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21例
- 格式:pdf
- 大小:171.58 KB
- 文档页数:2
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97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MIPPO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方法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16.97±4.89)d、出血量(123.98±85.79)ml、愈合时间(5.84±5.32)个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缩短治疗和康复时间。
关键词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胫骨中下段骨折胫骨骨折是由高能量损伤(车祸、运动损伤、高处坠落等)引起的,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骨折后髓内滋养动脉断裂,胫骨表面软组织薄弱和局部软组织血供差,导致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皮肤感染的并发症[1,2]。
本文分析MIPPO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6年2月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9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47例)。
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9.58±9.46)岁,病程2~12个月,平均病程(6.68±4.65)个月;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5.61±9.33)岁,病程2~15个月,平均病程(7.89±5.94)个月。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固定方法治疗。
研究组采用MIPPO治疗,操作如下:将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医生应仔细观察患者骨折情况,选择皮肤软组织损伤较小的一侧进行切口,C型臂透视下复位,多段骨折应注意功能复位,避免下肢力线的成角和旋转。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对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
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以往的手术骨折复位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予以观察组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伤口长度、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后骨骼的康复状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伤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使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骨骼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6.00%,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6.00%,存在明显的差异,使其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结论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的方式能有效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现象,而且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在医学领域可以不断采纳与推广。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锁定钢板;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由于胫腓骨中下段部位的结构十分复杂,而且软组织比较少,血管的分布也比较少,进而加大了手术治疗的难度,延长了术后的恢复时间[1]。
现阶段,临床上针对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就是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联合锁定钢板的做法,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是医学上一种创新型的技术手段,此方法具有切口小、创伤小、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技术完善的特点,因此在我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对此,笔者在本文中选取我院50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
具体研究报告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5例,有男性患者12例,有女性患者13例,年龄分布在24-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14±4.32)岁;而对照组患者同样为25例,有男性患者14例,有女性患者11例,年龄分布在23-4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6±4.34)岁。
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胫腓骨下段骨折的治疗分析摘要:观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
本文对近几年应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30例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骨折全部愈合,下肢功能正常。
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胫腓骨;锁定钢板;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近年来,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增多,高能损伤导致下胫腓骨骨折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
由于胫骨下端血供差,软组织薄,不能提供良好的血供和保护。
因此,对此类损伤的治疗不当容易导致骨不连、畸形愈合、皮肤坏死、感染、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
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对38例下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LCP)内固定。
报告如下。
本组30例患者,男21例,女9例。
年龄20~68岁,平均42岁。
交通事故致伤25例,重物砸伤5例。
开放性骨折12例(Gustilo分型:Ⅰ型2例,Ⅰ型6例,碟型4例),闭合性骨折18例(AO分型:A型6例,B型16例,C型4例)。
胫腓骨双骨折25例,占83%。
1.2手术治疗方法本组病历入院后根据受伤情况及皮肤情况分别予以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跟骨牵引/皮牵引,待肿胀消退后接受手术治疗。
复合阻滞麻醉采用仰卧位,大腿上中段充气止血带。
以骨折为中心,在胫骨前缘胫骨前嵴外侧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显露骨折复位端,尽量保持骨膜完整。
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和螺钉固定骨折。
骨折复位后,采用腓骨远端钢板固定。
对于严重粉碎性骨折或骨缺损,从体内取髂骨移植物。
采用分层缝合切口,胫骨切口下放置硅胶管引流。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抬高患肢,引导患肢屈伸活动,48小时内拔除引流管,12天拆线。
骨折愈合后每月复查一次X线片,可以帮助伤者落地,逐渐负重行走。
2结果30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范围8-24个月)。
3例开放性骨折切口红肿,及时用碘伏纱布湿敷,加强抗感染治疗,伤口愈合,无化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