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134.65 KB
- 文档页数:2
颈椎病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发表时间:2015-03-06T17:27:07.9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9期供稿作者:邵爱平[导读] 术前及术后病人的监测及护理对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邵爱平(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224001)【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总结78例颈椎病前路手术患者除进行常规骨科护理外,还应注重术前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呼吸功能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呼吸道通畅情况,及时发现颈部血肿,给予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
结果78例患者术后2~3d可佩戴颈围床边坐起或下地,平均住院8d,痊愈出院。
所有患者无因护理不当而发生护理并发症。
结论术前及术后病人的监测及护理对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颈椎病前路手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386-02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年轻患者也不少见,男女均可发病。
以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致的失稳和压迫邻近组织而引起的颈、肩、背部疼痛、手指麻木和感觉运动障碍、行走不稳为主要临床特征。
以神经根型和脊髓型多见。
颈椎前路开窗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前路颈椎手术较复杂且较危险,不仅周围与颈动脉、气管、食管、甲状腺等重要器官为邻,而且还有容易导致脊髓损伤,加重神经症状,极易造成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术后进行详细的监测及细致的护理,实施科学的管理,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愈率[1]。
1.临床资料本组男40例,女38例,年龄41~70(平均58)岁,病程3~16 a。
术前根据病史、体征、颈椎X线片及磁共振(MRI)检查,诊断为脊髓型、神经根或二者混合型颈椎病。
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
62全麻下行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6例行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
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要点。
方法回顾性解析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50例颈椎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术前训练、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
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3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4%。
结论对于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疾病的恢复,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重要。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颈椎前路手术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切除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增生的骨刺,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直接解除对神经根、脊髓及椎动脉的压迫;二是通过椎体间植骨,使椎体间融合,达到稳定颈椎,消除对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的刺激。
此手术方法适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骨折、脱位病人,我科从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该类型疾病,作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病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8岁,颈椎间盘突出(脊髓型颈椎病)22例,颈椎骨折脱位28例,属单个椎间盘摘除43例,2个椎间盘摘除7例,44例取自身骼骨植入融合,6例取人工骨植入,住院天数14-31天,平均住院日21天。
2、护理要点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颈椎手术风险高,术前病人心理负担重,对病人应视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
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如手术效果、治疗效果、疾病预后等给予明确、有效、积极的信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请脊髓型颈椎病、颈椎骨折治愈患者现身说法,介绍手术期间无痛,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止痛方法,使患者有充分心理准备,配合治疗。
(3)说明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向病人婉言说明焦虑对身心健康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并利用护理手段给病人身心方面良好的照顾,从而使焦虑程度减轻。
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15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颈椎病15例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结果:经6~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15例给予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无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
结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临床资料年1月~8年月收治颈椎病患者15例男95例女例年龄~75岁平均5.6岁。
其中单纯神经根型6例单纯脊髓型7例混合型6例。
术前护理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疏导。
术前准备与训练:①气管、食管推移训练:术前1周协助患者进行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以适应手术中的牵拉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用一侧手的四指将气管向非手术切口侧推移要使气管和食管推移过正中线。
患者感到轻度憋气为宜推移时注意力量适中体胖颈短者应适当延长练习时间只要能耐受宁多勿少以尽量减少术后喉头刺激症状。
②呼吸功能训练:为防止肺部无感染和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增强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方法:深慢膈、腹肌式呼吸训练;人工阻力呼吸训练;有效咳嗽训练。
术前种呼吸训练方法交替进行~5次/日5分钟/次8~1次/分使肺功能处于正常状态。
③术前常规准备术前天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术前1天做好皮肤准备术前1小时禁食术晨半小时前给予病人留置导尿及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
④准备合适的颈部支具术前应选好合适的颈部支具使用支具主要是限制颈部伸屈活动避免植骨块移位使患者在术后获得良好的外在稳定为帮助颈部切口愈合是很有必要的。
术后护理体位的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向床上搬动时至少需人同时搬动动作要协调一致一人固定头部保证搬动时保持头、颈胸部的一致防止旋转及摆动。
术后第1天开始为患者翻身应用轴线翻身法。
也可采用左、右侧卧位和仰卧位。
当侧卧位时注意将头枕垫高度与脊柱保持同一水平。
仰卧位时头下不垫枕肩下垫5cm厚的薄枕使下颌抬起头后仰防止颈前受压使开大的椎管再次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