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镀锌标准GBT-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GBT-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GBT-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GBT-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GBT-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

GB/T 13912-2002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461:1999((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根据ISO 1461:1999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对ISO 1461;1999作了下列修改,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按国内现有的系列标准,标准名称改为“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取消了ISO 1461的前言;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引用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

—将ISO 1461:1999中的4.2 和附录A的内容合并为本标准的4.1 ;

—将I SO 1461:1999中第6章的内容分解为本标准的第6章和第7章;

—对采用爆锌代替离心处理或同时采用爆锌和离心处理的热浸镀锌制件的镀层厚度提出了要求;

—对未经完全烘干的制件热浸镀锌提出了安全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3912-19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 1391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镀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的条件下,允许被镀制件表面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

—对热浸镀锌生产过程提出了安全要求;

—要求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 m,;

—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p m以上。

本标准的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铁塔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勇、李春燕。

GB/T 13912-200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其他合金元素总含量不超过20o)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a) 连续式热浸镀生产的板材、带材、线材、管材和棒材;

b) 采用特殊标准的热浸镀锌产品:

c) 有附加要求或有与本标准要求不一致的热浸镀锌产品。

注:某些产品标准可以通过引用本标准号或修改本标准的部分条款来规定产品的热浸镀锌层。

本标准对热浸镀锌产品的后处理和附加保护涂层未做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 470 锌锭(eqvI SO 752)

GB /T 4955 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eqvI SO 2177)

GB /T 4956 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eqvI SO 2178)

GB /T 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eqvI SO 1463) GB /T 9793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热喷涂锌、铝及其合金(eqvI SO 2063)

GB /T 12334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关于厚度测量的定义和一般规则(eqvI SO 206 4)

GB /T 13825 金属覆盖层黑色金属材料热镀锌层的质量测定称量法(nqvI SO 1460) GB /T 18253 钢及钢产品检验文件的类型(eqvI SO 10747)

IS O 28 59-1 特性检查的抽样程序第1部分:按可接受的质量水平(AQL)确定的逐批检查抽样

方案

IS O 28 59-3 特性检查的抽样程序第3部分:不连续批的抽样程序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334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热浸镀锌hotd ipg alvanizing

将经过前处理的钢或铸铁制件浸人熔融的锌浴中,在其表面形成锌和(或)锌一铁合金镀层的工艺过程和方法。

热漫镀锌层hot dip galvanized coatin g

采用热浸镀锌方法在钢铁件表面上获得的锌和(或)锌一铁合金镀层。

注:在本标准中简称为镀层

Gs/T 13912-2002

3.3

镀层的镀班f coatingm ass

钢铁表面上单位面积锌和(或)锌一铁合金镀层的总质量,以g/mz表示。

3.4

镀层厚度coatingt hickness

钢铁表面上锌和(或)锌一铁合金镀层的总厚度,以km表示。

3.5

主要表面significants urface

制件上被热浸镀锌或将被热浸镀锌的部分表面,该部分表面上的镀层对于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极为重要的。

3.6

样本controls ample

从检查批中随机抽取用于试验的热浸镀锌制件或制件组。

3.7

墓本测f面referencea rea

按规定次数进行检测试验的区域。

3.8

镀层局部厚度localc oatingt hickn ess

在某一基本测量面按规定次数用磁性法所测得的镀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或用称量法进行一次测量所测得的镀层镀覆量的厚度换算值。

3.9

镀层平均厚度meanc oatingt hickn ess

对某一大件或某一批镀锌件抽样后测得镀层局部厚度的算术平均值。

注:本标准中大件是指主要表面的表面积大于2m '的制件(见6.2,7.2).

3.10

镀层的局部镀彼f localc oatingm a ss

采用称量法进行一次测量所测得的某一区域镀层的镀覆量。

3.11

镀层的平均镀班f meanc oatingm ass

按第 5 章规定抽样,用称量法测得的镀层局部镀覆量的算术平均值,或镀层平均厚度的换算值。

3.12

最小值minimum value

在基本测量面上用称量法测得的镀层镀覆量厚度换算值中的最小值,或按规定次数用磁性法所测得的镀层厚度的算术平均值中的最小值。

3.13

检查批inspectionl ot

简称批。指一次订货或一次交货的热浸镀锌制件。

3.14

验收检查acceptancei nspection

在没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应在热浸镀锌生产厂家内对某检查批的热浸镀锌制件进行的检查。

3.15

漏镀面uncoated areas

钢铁制件表面未与熔融锌发生反应的区域。

GB/T 13912-2002

一般要求

4.1 褥方应向供方提供的资料

4.1.1 必要资料

本标准的标准号。

4.1.2 附加资料

需方若有特殊要求,则应提供下列资料:

a) 对热浸镀锌会产生影响的基体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性能(参见附录C);

b) 主要表面的标定,可利用图纸标明或提供标有适当标记的样品;

c) 表面平整与否将影响镀锌制件使用性能的区域用图纸或其他方法标明,这些不平整往往由镀

锌过程中形成的锌瘤、镀锌时制件相互接触形成的痕迹等因素造成;供需双方应协商解决这些

问题;

d) 用样品或其他方法说明产品要求的表面光滑程度;

e) 是否有特殊预处理要求;

f) 是否有特殊的镀层厚度要求(见6.2中注和附录C);

B) 是否允许经离心或爆锌处理的镀层厚度达到表3而不是表2要求;

h) 热浸镀锌后是否还要进行后处理或涂装(见6.2.3 ,附录C.4 和附录C.5);

)1 抽样方法(见第5章);

1) 合格证书是否要求与GB/T 18253的规定一致。

供方应根据需方要求提供包括修复方法(见6.3 .2 和附录C.5 ) 在内的有关资料。

4.2 基体金属

基体金属的化学成分、表面状况、制件的重量及镀锌条件都将影响镀层的外观、厚度、组织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能。本标准没有对这些提出具体的要求,供需双方可参照附录C 对基体金属的选择及镀锌条件进行协商。

4.3 热漫镀锌浴

用于热浸镀锌的锌浴主要应由熔融锌液构成。熔融锌中的杂质总含量(铁,锡除外)不应超过总质量的1.500。所指杂质见GB/T 470规定。

4.4 安全

在热浸镀锌的生产过程中应按附录D 的要求采取安全措施。

注I SO 14713给出了钢铁热浸镀锌层的选用指南。ISO 12944-5包含有关钢铁热浸镀锌层上涂装的信息(参见附录F)。

5 抽样

用于镀层厚度试验的样本应从每一检查批(见3-6)中随机抽取,应按表1要求从每一检查批中抽取不少于最小数量的制件组成样本。

表 1 按批的大小确定样本大小

检查批的制件数量样本所需制件的最小数量

除非订货时需方提出其他要求,验收检查应在产品离开镀锌厂家之前进行。

6 镀层的要求

6.1 外观

目测所有热浸镀锌制件,其主要表面(见3.5 ) 应平滑,无滴瘤、粗糙和锌刺(如果这些锌刺会造成伤害),无起皮,无漏镀,无残留的

溶剂渣,在可能影响热浸镀锌工件的使用或耐腐蚀性能的部位不应有锌瘤和锌灰。

注 1 :“ 粗糙”和“平滑”是相对概念,制件镀层的粗糙度不同于经机械辊挤或(和)吹、抹的镀锌制品(如镀锌钢板和镀锌钢丝)的

粗糙度。

只要镀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被镀制件表面允许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

区域。潮湿条件下储存的镀锌工件,表面允许有白锈(以碱式氧化锌为主的白色或灰色腐蚀产物)存在。

注2: 不可能确立一个能橙盖所有实际要求的关于外观和精饰的定义

目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制件应按6.

3.2 进行修复或重镀后再交送重新检查。

若有特殊要求(例如镀锌后需要涂装),应按要求提供样品(见4.1.2和附录C.1. 4) ,

6.2 厚度

镀层的厚度试验应按第5章规定数量抽样,并按7.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根据热浸镀锌制件主要表面(见3-5)面积的大小,试验测得的镀层厚度应分别达到以下要求:

a) 对于主要表面(见3-5)面积大于2m,的制件(即大件),样本中每个制件的所有基本测量面(见3- 7) 内测得的镀层平均厚度应不低于表2或表3中相应的平均镀层厚度的最小值;

b) 对于主要表面(见3-5)面积小于或等于2m,的制件,在每个基本测量面(见3.7 ) 内测得的局部镀层厚度应不小于表2或表3中局部厚度最小值,在样品的所有基本测量面(见3.7 )测得镀层平均厚度应不低于表2或表3相应平均厚度最小值。

注:热浸镀锌层防腐蚀时间的长短大

致与镀层厚度成正比。在极严酷的腐蚀条件下服役和(或)要求更长的服役时间的制件,其镀层厚度要求可以高于本标准的规定要求。但是镀锌层的厚度要受基材的化学成分、制件的表面状况、制件的几何尺寸、热浸镀工艺参数等因素的限制。当需要较厚镀层时,供需双方应探讨热浸镀技术上的可能性并注明相关技术条件(参见附录C), 表 2 未经离心处理的镀层厚度最小值

制件及其厚度/mm

镀层局部厚度/}am m m

镀层平均厚度/um m m

钢厚度>6 70 85

.3<钢厚度<6 55 70

1. 5(钢厚度<3 45 55

钢厚度<1.5 35 45

铸铁厚度)6 70 80

铸铁厚度<6 60 70

注:本表为一般的要求,具体产品标准可包含不同的厚度等级及分类在内的各种要求,在和本标准不冲突情况下,可以增加更厚的镀层要求和其他要求.

GB/T 13912-2002

表3 经离心处理的镀层厚度最小值

制件及其厚度/mm

镀层局部厚度/y.

n i 卫n

铰层平均厚度/dam

口l l n

螺纹件

直径)20 45 55

6镇直径<20 35 45

直径<6 20 25

其他制件

(包括铸铁件)

厚度妻3 45 55

厚度<3 35 45

注1本表为一般的要求,紧固件和具体产品标准可以有不同要求(见4.1.2.g ),

注2采用爆锌代替离心处理或同时采用爆锌和离心处理的镀锌制件见附录C. 4.

6.3 漏镀和修复

6.3.,漏镀

热浸镀锌制件漏镀面的总面积不应超过制件总表面积的0.5 。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

10 Cm2。当供需双方没有其他协议时,若漏镀面积大于上述规定值,这些制件应予重镀。

6.3.2 修复

热浸镀锌制件表面若存在漏镀面,应采用热喷涂锌、涂敷富锌涂料或融敷锌合金等方法对漏镀面进

行修复(见附录C.5 ) 。除非需方另有特殊要求,如:热浸镀锌以后还要进行涂装处理或修复层的厚度必

须与原镀锌层的厚度相同,修复区域内锌的涂(覆)层厚度一般应比表2或表3中要求的相应的镀层局

部厚度厚30 tm以上。修复涂层应能在钢的使用过程中给予钢材以牺牲性阳极保护。

修复前,应去除漏镀区域内的氧化皮和其他污物,或采用其他前处理方法,以保证修复层与基体间

的附着力。若采用热喷涂锌修复,则应按GB/T 9793要求进行。

供方应将修复方法告之需方。若需方有特殊要求,则应在修复前要求供方告知修复方法。

破损面的修复方法建议参见附录C.5 ,

6.4 附着力

一般厚度的热浸镀锌工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应没有剥落和起皮现象。镀锌后再进行弯曲和变形加

工产生的镀层剥落和起皮现象不表示镀

层的附着力不好。

若需方有特殊要求,必须测试附着力,则由供需双方协商。

65 验收准则

按7. 2. 2的要求选取若干基本测量面,在这些基本测量面上按7.2.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所

测的镀层厚度不应小于表2和表3所规定的值。除非在有争议的情况下,或供方许可切割其制件做称量

法试验,否则都应采用非破坏性试验方法。当制件的钢材厚度不同时,则每一厚度范围的制件都应视为

单独的处理批次,其镀层厚度都应分别达到表2和表3中的相应的值。

如果样本的镀层厚度不符合这些要求,则应在该批制件中双倍取样(制件数少于最低取样数则取全

部制件进行试验)。若这一较大的样本通过了试验则视该批制件合格;若通不过,则不符合要求的制件应

报废,或经需方允许重镀。

试验方法

):

外观试验

采用校正视力在正常的阅读环境下目查。

镀层厚度试验

1 一般试验条件

GB/T 13912-2002

在制件的尺寸允许的情况下镀层的厚度测量不应在离边缘少于10m m的区域、火焰切割面或边角

进行(见附录C.1 .2 ),

7. 2.2 基本测f面(见3.7)

为了获得尽可能具有代表性的镀层平均厚度(见3-9)或镀覆量(见3.11),采用磁性法或称量法测

量镀层的厚度时,基本测量面的数量、位置及尺寸应根据制件形状和大小确定。对样本中较长制件,其基

本测量面应在离其每端大约100m m,大致接近中心线的位置获取,并应包括制件的整个横截面。

基本测量面的数量取决于样本中各制件的尺寸,应按以下规定确定:

a) 主要表面(见3.5)面积大于2m ,的制件(即大件) 样本中的每个制件至少应取3个基本测

量面;

b) 主要表面(见3.5 )面积大于100 00 m m'-2m 2(包括2m 2)的制件样本中每个制件应至少取

一个基本测量面;

c) 主要表面(见3.5 )面积为10 00m m'- 100 00m m,(包括100 00m m2)的制件样本中每个制件

应取一个基本测量面;

d) 主要表面(见3-5)面积小于10 00m m,的制件应由足够数量的制件共同提供至少10 00m m2

的面积作为一个单独的基本测量面。基本测量面的总数应按表1最后一列来取。因此,用于测量的制件

采购产品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采购产品技术要求和验 收标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采购产品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元器件入库前检验 严格执行采购控制程序,从合格的供方采购合格产品。 对进厂的采购产品都要按下面的检验项目、方法和标准进行 检验,。对安全件,至少应抽取10%的样品按表中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和试验:对关键元器件,至少应抽取5%的样品进行检验:对一般材料,只须进行确认。 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1.2.1 断路器: 依据标准:《低压断路器》 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1.2.2 隔离开关、熔断器: 依据标准:《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1.2.3 接触器: 依据标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1.2.4电流互感器: 依据标准:GB1208《电流互感器》 依据标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依据标准:GB55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依据标准:GB502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1.2.8绝缘支撑件、母线框、母线夹板 依据标准:GB1408《固体绝缘材料工频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写入库前的检验记录。出现不合格则全检,合格放行,不合格退货。 如在出厂检验中出现机械或性能或电性能的缺陷时,最终判定为不合格产 品,在出厂检验中作记录。 外协件入库前检验 外协的各种零部件必须按图纸检验相关尺寸及外观。 各种型号的低压柜柜体,到厂后都必须按图纸检验外型尺寸、漆的表面、 门的开启、接地螺栓的焊接、防护等级等,合格后方可入库。 生产过程中的自检 操作者在生产工程中应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工艺标准,也不得随意执行未经批准而制定的其他标准。 在每个工序完成后,转入下道工序前,操作人应进行自检,确认该工序合 格后,在产品随工卡上加盖自己的工序章,并向检验员口头报验,检验员检验合 格,在随工卡盖章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若检验人员检验后,判定某一项不合格,应进行返工,返工后必须重新检验,直到判定合格为止,加盖检验章,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 对采购产品和外协件初步判定为不合格品的,由检验员将检验结果(缺陷 描述)等,填写在采购产品进厂检验单中,做出标识,另行存放,按不合格品控 制程序执行。 过程产品发生不合格时,由检验员通知操作工返修,并在随工卡上作记 录,返工返修的产品重新报验合格为止,若产品确定为不合格,则应作好标识, 另行存放,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过程产品发生不合格时,由检验员将检验结果,填写在成品检验记录中, 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热镀锌标准GBT 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 GB/T 13912-2002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461:1999((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根据ISO 1461:1999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 61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对ISO 1461;1999作了下列修改,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按国内现有的系列标准,标准名称改为“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取消了ISO 1461的前言;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引用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 —将ISO 1461:1999中的4.2 和附录A的内容合并为本标准的4.1 ; —将I SO 1461:1999中第6章的内容分解为本标准的第6章和第7章; —对采用爆锌代替离心处理或同时采用爆锌和离心处理的热浸镀锌制件的镀层厚度提出了要求; —对未经完全烘干的制件热浸镀锌提出了安全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3912-19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 1391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镀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的条件下,允许被镀制件表面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 —对热浸镀锌生产过程提出了安全要求; —要求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 m,; —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p m以上。 本标准的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铁塔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勇、李春燕。 GB/T 13912-200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其他合金元素总含量不超过20o)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镀锌卷板材质及规格明细详解

镀锌板材质 钢板的分类及国内外钢板牌号表示方法 一、钢板(包括带钢)的分类: 1、按厚度分类:(1)薄板(2)中板(3)厚板(4)特厚板 2、按生产方法分类:(1)热轧钢板(2)冷轧钢板 3、按表面特征分类:(1)镀锌板(热镀锌板、电镀锌板)(2)镀锡板(3)复合钢板(4)彩色涂层钢板 4、按用途分类:(1)桥梁钢板(2)锅炉钢板(3)造船钢板(4)装甲钢板(5)汽车钢板(6)屋面钢板(7)结构钢板(8)电工钢板(硅钢片)(9)弹簧钢板(10)其他

二、普通及机械结构用钢板中常见的日本牌号 1、日本钢材(JIS系列)的牌号中普通结构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材质,如: S (Steel)表示钢, F(Ferrum)表示铁;第二部分表示不同的形状、种类、用途,如P(Plate) 表示板,T(Tube)表示管,K(Kogu)表示工具;第三部分表示特征数字,一般为最低抗拉强度。如: SS400——第一个S表示钢(Steel),第二个S表示“结构”(Structure),400为下限抗拉强度400MPA,整体表示抗拉强度为400MPa的普通结构钢。 2、SPHC——首位S为钢Steel的缩写,P为板PLate的缩写,H为热 Heat的缩写,C为商业Commercial的缩写,整体表示一般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3、SPHD——表示冲压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4、SPHE——表示深冲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5、SPCC——表示一般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Q195-215A牌号。其中第三个字母C为冷 Cold的缩写。需保证抗拉试验时,在牌号末尾加T为SPCCT。 6、SPCD——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13237)优质碳素结构钢。 7、SPCE——表示深冲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5213)深冲钢。需保证非时效性时,在牌号末尾加N为SPCEN。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调质代号:退火状态为A,标准调质为S,1/8硬为8,1/4硬为4,1/2硬为2,硬为1。表面加工代号:无光泽精轧为D,光亮精轧为B。如SPCC-SD表示标准调质、无光泽精轧的一般用冷轧碳素薄板。再如SPCCT-SB表示标准调质、光亮加工,要求保证机械性能的冷轧碳素薄板。 8、JIS机械结构用钢牌号表示方法为: S+含碳量+字母代号(C、CK),其中含碳量用中间值×100表示,字母C:表示碳 K:表示渗碳用钢。如碳结卷板S20C其含碳量为。 三、我国及日本硅钢片牌号表示方法 1、中国牌号表示方法: (1)冷轧无取向硅钢带(片)表示方法:DW+铁损值(在频率为50HZ,波形为正弦的磁感峰值为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 100倍+厚度值的100倍。如DW470-50 表示铁损值为kg,厚度为的冷轧无取向硅钢,现新型号表示为50W470。 (2)冷轧取向硅钢带(片)表示方法:DQ+铁损值(在频率为50HZ,波形为正弦的磁感峰值为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有时铁损值后加G表示高磁感。如DQ133-30表示铁损值为,厚度为的冷轧取向硅钢带(片),现新型号表示为30Q133。 (3)热轧硅钢板热轧硅钢板用DR表示,按硅含量的多少分成低硅钢(含硅量≤%)、高硅钢(含硅量> %)。表示方法:DR+铁损值(用50HZ反复磁化和按正弦形变化的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时的单位重量铁损值)的100倍+厚度值的100倍。如DR510-50表示铁损值为,厚度为的热轧硅钢板。家用电器用热轧硅钢薄板的牌号用JDR+铁损值+厚度值来表示,

产品设计制造技术标准和检验标准

产品设计制造技术标准和检验标准 一.规程、规范、规则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3.《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 4.《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 5.《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6.《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 7.《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9. 《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 10. GB50273-2009《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1. GBJ211-1987《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 TSGG7001-2004《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 13. TSGG3001-2004《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 14. JB/T10354-2002《工业锅炉运行规程》 15. GB/T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16. TSGG1004-200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 17. GB24500-2009《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18. DL/T964-2005《循环流化床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二.设计、制造标准 1.GB1576-2008《工业锅炉水质》 2.GB/T1921-2004《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 3.GB/T9222-200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4.GB/T16508-1996《锅壳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5.GB/T11943-2008《锅炉制图》 6.JB/T1626-2002《工业锅炉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7.JB/T2190-1993《锅炉人孔和头孔装置》 8.JB/T2191-1993《锅炉手孔装置》 9.JB/T5341-1991《烟道式余热锅炉技术文件及其主要内容》10.JB/T6503-1992《烟道式余热锅炉通用技术条件》11.JB/T6734-1993《锅炉角焊缝强度计算方法》 12.JB/T6736-1993《锅炉钢构架设计导则》 13.JB/T9560-1999《烟道式余热锅炉产品型号编号方法》14.JB/T3191-1999《锅炉锅筒内部装置技术条件》15.JB/T10094-2002《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16.JB/T1609-1993《锅炉锅筒制造技术条件》 17.JB/T1610-1993《锅炉集箱制造技术条件》 18.JB/T1611-1993《锅炉管子制造技术条件》

国标热镀锌钢管规格尺寸理论重量表

镀锌管相关资料

镀锌钢管尺寸规格表 公称口径外径壁厚镀锌管壁黑铁管增加的重量系数MM MM MM 普通钢管加厚钢管 6 10.0 2 1. 064 1.059 8 13. 5 2.75 1.056 1.046 10 17.0 3.50 1.056 1.046 15 21.3 3.15 1.047 1.039 20 26.8 3.40 1.046 1.039 25 33.5 4.25 1.039 1.032 32 42.3 5.15 1.039 1.032 公称口径外径壁厚镀锌管壁黑铁管增加的重量系数MM MM MM 普通钢管加厚钢管 40 48.0 4.00 1.036 1.030 50 60.0 5.00 1.036 1.028 65 75.5 5.25 1.034 1.028 80 88.5 4.25 1.032 1.027 100 114.0 7.00 1.032 1.026 125 140.0 7.50 1.028 1.023 150 165.0 7.50 1.028 1.023 镀锌钢管尺寸规格表说明:W=C×[0.02466×(D-S)×S] W--镀锌管每米重量:kg/m

C--镀锌管比黑铁管增加的重量系数 D--黑铁管的外径 S--黑铁管的壁厚 镀锌管的分类 镀锌钢管分冷镀管、热镀管,前者已被禁用,后者还被国家提倡暂时能用. 热镀锌管: 热镀锌管是使熔融金属与铁基体反应而产生合金层,从而使基体和镀层二者相结合。热镀锌是先将钢管进行酸洗,为了去除钢管表面的氧化铁,酸洗后,通过氯化铵或氯化锌水溶液或氯化铵和氯化锌混合水溶液槽中进行清洗,然后送入热浸镀槽中。热镀锌具有镀层均匀,附着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冷镀锌管: 冷镀锌就是电镀锌,镀锌量很少,只有10-50g/m2,其本身的耐腐蚀性比热镀锌管相差很多。正规的镀锌管生产厂家,为了保证质量,大多不采用电镀锌(冷镀)。只有那些规模小、设备陈旧的小企业采用电镀锌,当然他们的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些。目前建设部已正式下文,淘汰技术落后的冷镀锌管,今后不准用冷镀锌管作水、煤气管。 热镀锌钢管:钢管基体与熔融的镀液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形成耐腐蚀的结构紧密的锌一铁合金层。合金层与纯锌层、钢管基体融为一体。故其耐腐蚀能力强。 冷镀锌钢管:锌层是电镀层,锌层与钢管基体独立分层。锌层较薄,锌层简单附着在钢管基体上,容易脱落。故其耐腐蚀性能差。在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作为给水管。 镀锌钢管的用途

热镀锌工艺标准规程

FEE有限公司 热镀锌工艺规程 版本/状态:A/0 受控状态: 使用人: 编制张文卫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2006年1月4日实施日期 2006年1月5日

热镀锌工艺规程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输电线路铁塔、钢管杆、钢管塔及钢管变电构支架镀锌应遵守的基本规则。 本规程适用于输电线路铁塔、钢管杆、钢管塔及钢管变电构支架热浸镀锌。 2热浸镀锌操作工艺流程图: 2.1 黑件检查 凡需进行热浸镀锌的工件应进行黑件检查,有以下情况的不得进行镀锌生产: a、构件外形尺寸大于镀锌池允许加工尺寸的; b、无合适排气工艺孔的; C、无合适排泄锌液孔的镀件,无合适热浸镀锌悬挂点的镀件; d、有油漆、矿物质、合成树脂、柏油、油污等附着物的镀件; e、叠合面的构件,其联接焊缝没有全部焊接的(既未进行密封焊); f、焊接件上,焊渣未清理干净的,有较严重焊接表面缺陷的; g、钢材表面有裂纹、折迭、气泡、结疤、夹渣等缺陷的。 上述各条须经处理或经过技术部门制定特殊工艺措施后,方能进行镀锌生产。特殊制件(超大、修旧、有配合公差的),热镀锌加工方与热镀锌委托方,应对热镀锌工艺及热镀锌质量进行协商一致后才能加工。 2.2挂料 2.2.1 吊具:吊具应焊接牢固,设计合理,使用前必须检查,如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继续使用。 a、变形严重影响使用的 b、裂口 c、腐蚀严重 d、脱钩 2.2.2 分类吊挂:镀件应该按以下情况分类吊挂、不得混挂。 a、材质分类 b、材料形状分类 c、材料规格分类 d、表面锈蚀程度分类

2.3 脱脂与漂洗:待镀件表面附有明显油污的需进行脱脂处理。 2. 3.1 脱脂液的配方为:氢氧化钠 50—150克/升 硅酸钠 30—50克/升 其余为水 脱脂液温度为60摄氏度—80摄氏度,脱脂时间为10—15分钟。 2.3.2 脱脂液应保持清洁,表面油脂液浓度根据化验结果调整,每周化验一次并及时补充碱液,脱脂液由换热器间接加热。 2.3.3 对表面附有脱脂液不能去除的矿物质、合成树脂、柏油等附着物的镀件应采用其它特殊方法清除。 2.3.4 脱脂后的镀件必须在流动的清水中进行漂洗,上下串动三次以上,漂洗水应保持清洁,PH 值小于9。 2.4 酸洗与漂洗 2.4.1 配制酸洗液前须把酸池冲洗干净,不允许有铁锈及泥沙等附着物存于池中。 2.4.2 酸洗液为稀释盐酸,工作浓度为40—200克/升溶液,工作温度为常温。 2.4.3 酸洗液的配制:使用28%浓度以上的工业盐酸,按2∶1比例加水配制成200克/升溶液浓度的酸洗液,使用期间一般不加酸,直至其浓度降至40克/升以下,其氯化亚铁含量上升到200克/升溶液时,作废酸进入中和池进行处理,达标后进行排放(排放要求由环保部门规定)。如氯化亚铁含量不到200克/升,盐酸浓度低于40克/升,可适当加入浓盐酸继续使用。 2.4.4 酸洗液每周化验两次,测量结果报镀锌车间带班车间主任以指导酸洗操作者工作。 2.4.5 酸洗时间应根据镀件表面氧化层情况及酸洗浓度有关,一般为30—40分钟,在酸洗过程中,将工件上下串动二至三次,并提出液面检查酸洗质量,对局部欠酸洗的表面可用砂轮、钢丝刷等工具去除后再酸洗干净,以达到钢材表面无残余氧化层和其它污染物附着,表面呈灰白光泽。 2.4.6 酸洗合格的镀件必须进入漂洗工艺槽经流水冲洗,去除表面残留的酸洗液,镀件从漂洗槽吊出后,在槽上停留不少于15秒,待滴去表面积水后,应立即进入助镀剂槽进行溶剂处理。 2.4.7 漂洗水应清澈,保持流动,保持清洁,PH 值应大于6。 2.5 助镀剂处理 2.5.1 助镀剂是氯化锌、氯化氨(ZnCL 2、NH 4CL )配制的水溶液,工作温度为60—80℃,

镀锌卷板材质及规格明细详解

镀锌板材质

钢板的分类及国内外钢板牌号表示方法 一、钢板(包括带钢)的分类: 1、按厚度分类:(1)薄板(2)中板(3)厚板(4)特厚板 2、按生产方法分类:(1)热轧钢板(2)冷轧钢板 3、按表面特征分类:(1)镀锌板(热镀锌板、电镀锌板)(2)镀锡板(3)复合钢板(4)彩色涂层钢板 4、按用途分类:(1)桥梁钢板(2)锅炉钢板(3)造船钢板(4)装甲钢板(5)汽车钢板(6)屋面钢板(7)结构钢板(8)电工钢板(硅钢片)(9)弹簧钢板(10)其他 二、普通及机械结构用钢板中常见的日本牌号 1、日本钢材(JIS系列)的牌号中普通结构钢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材质,如:S (Steel)表示钢,F(Ferrum)表示铁;第二部分表示不同的形状、种类、用途,如P(Plate) 表示板,T(Tube)表示管,K(Kogu)表示工具;第三部分表示特征数字,一般为最低抗拉强度。如:SS400——第一个S表示钢(Steel),第二个S表示“结构”(Structure),400为下限抗拉强度400MPA,整体表示抗拉强度为400MPa的普通结构钢。 2、SPHC——首位S为钢Steel的缩写,P为板PLate的缩写,H为热Heat的缩写,C 为商业Commercial的缩写,整体表示一般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3、SPHD——表示冲压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4、SPHE——表示深冲用热轧钢板及钢带。 5、SPCC——表示一般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Q195-215A牌号。其中第三个字母C为冷Cold的缩写。需保证抗拉试验时,在牌号末尾加T为SPCCT。 6、SPCD——表示冲压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13237)优质碳素结构钢。 7、SPCE——表示深冲用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相当于中国08AL(5213)深冲钢。需保证非时效性时,在牌号末尾加N为SPCEN。冷轧碳素钢薄板及钢带调质代号:退火状态为A,标准调质为S,1/8硬为8,1/4硬为4,1/2硬为2,硬为1。表面加工代号:无光泽精轧为D,光亮精轧为B。如SPCC-SD表示标准调质、无光泽精轧的一般用冷轧碳素薄板。再如SPCCT-SB表示标准调质、光亮加工,要求保证机械性能的冷轧碳素薄板。 8、JIS机械结构用钢牌号表示方法为:S+含碳量+字母代号(C、CK),其中含碳量用中间值×100表示,字母C:表示碳K:表示渗碳用钢。如碳结卷板S20C其含碳量为 0.18-0.23%。

产品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产品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一、验收程序: 1.外形包装验收:每件物品有独立的包装,包装外观完好,无破损、变形,否则视为产品不合格。包装箱有防潮设计,符合设备运输和存储要求。 2.开箱检验:根据包装箱中的装箱单查验设备及其附件,包装箱中应有产品合格证、保修卡和保修站点联系方式。根据技术配置要求,从设备外观检验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外观是否有划伤或者磨损,否则视为不合格。 二、验收标准、方法: 1.本项目采购人将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四川省政府采购项目需求论证和履约验收管理办法》(川财采〔2015〕32号)的要求进行验收。 2. 验收结果合格的,中标人凭“验收结果”办理履约保证金的退付手续;验收结果不合格的,履约保证金将不予退还,也将不予支付采购资金,还可能会报本项目同级财政部门按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及《四川省政府采购当事人诚信管理办法》(川财采〔2015〕33号)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或者以失信行为记入诚信档案。 3.竣工移交: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单位。中标人与采购人应严格按照投标产品的行业标准及国家相关验收标准的要求进行验收。 4.开箱检验时双方皆应派员参加,严格按照“项目清单”中的技术参数要求提供产品,所提供的所有产品均符合国家产品的有关质量标准。安装完毕后由采购人验收,验收标准按照各生产厂家的标准执行,验收合格后双方及时签署《货物验收单》;验收不合格时,双方应签署书面证明,供方应根据证明材料及时补足或更换,费用由供方承担。 5.货物的保修期从签署《货物验收单》之日起算。 投标人名称(公章):成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 投标日期:2018年2月7日

热镀锌板知识

2#镀锌铝线---耐指纹板 耐指纹板是在镀锌板表面进行耐指纹处理后得到的一种复合涂层板。耐指纹板的研究和生产起源于日本,在80年代初期进入商品化生产。耐指纹处理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家电领域内用户的要求。在家电生产过程中,由于工序需要,许多部件经工人多次触摸,工人手上的汗渍将在零件表面形成污染,影响美观,由此研究开发了耐指纹板。 最初的耐指纹处理是在镀锌铬酸盐钝化膜上形成一层无机系列膜,一般为硅酸盐膜,由此使钢板表面具有耐指纹性。近年来,用户对镀层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耐指纹性的同时,还要求接地性、更高的耐指纹性和涂装性能。由此开发了在镀锌钢板铬酸盐皮膜上形成薄膜型有机复合膜的涂层板。有机型和无机型两种耐指纹钢板的性能不同,有机型耐指纹钢板的耐蚀性和接地性比无机型耐指纹钢板好,但耐指纹性指标却差一些。但这两种耐指纹钢板的耐蚀性都能满足家电行业的要求。 耐指纹处理工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镀锌板经钝化处理后,再在钝化膜上涂有机涂层(耐指纹膜),其涂敷方式主要采用辊涂。另一类是在镀锌的钝化液中添加有机树脂和胶态二氧化硅,镀锌带钢通过钝化槽后在其表面形成具有耐蚀性和耐指纹性的复合涂层,其涂敷方式主要有电解涂敷和辊涂方式。目前国内外一般均采用第一种工艺生产耐指纹板。 传统的耐指纹板基本是以电镀锌板作为基板。随着热镀锌技术和工艺的不断改进与发展,目前热镀锌板的表面质量达到了与电镀锌板相当的程度,而热镀锌板价格低廉,且具有更好的耐蚀性,因此以热镀锌板作耐指纹基板正逐渐成为主流。此外,近年来具多种性能于一体(如耐指纹性,导电性,自润性。涂装性等),能同时满足多种使用要求的有机复合涂层板正得到快速发展。 具有耐指纹性的薄有机涂层钢板的主要用途是各种家电产品的内外板,国内目前对耐指纹板需求量最大的是电脑机箱制造业,估计年消费量在40~50万吨之间。 2#镀锌铝线---小锌花热镀锌板

采购产品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采购产品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1.0 元器件入库前检验 1.1 严格执行采购控制程序,从合格的供方采购合格产品。 1.2 对进厂的采购产品都要按下面的检验项目、方法和标准进行 检验,。对安全件,至少应抽取10%的样品按表中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和试验:对关键元器件,至少应抽取5%的样品进行检验:对一般材料,只须进行确认。 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1.2.1 断路器: 依据标准:GB14048.2《低压断路器》 1.2.2 隔离开关、熔断器: 依据标准:GB14048.3《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1.2.3 接触器: 依据标准:GB14048.6《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1.2.4电流互感器: 依据标准:GB1208《电流互感器》 依据标准:GB14048.5《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1.2.6母线: 依据标准:GB5585《电工用铜、铝及其合金母线》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依据标准:GB502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1.2.8绝缘支撑件、母线框、母线夹板 依据标准:GB1408《固体绝缘材料工频电气强度试验方法》 检验/验证项目、方法和标准:

1.3凡符合1.2条的初步判定为合格品,如有一项不符即为不合格品,并 填 写入库前的检验记录。出现不合格则全检,合格放行,不合格退货。 1.4 如在出厂检验中出现机械或性能或电性能的缺陷时,最终判定为不合 格产 品,在出厂检验中作记录。 2.0 外协件入库前检验 2.1 外协的各种零部件必须按图纸检验相关尺寸及外观。 2.2 各种型号的低压柜柜体,到厂后都必须按图纸检验外型尺寸、漆的表面、 门的开启、接地螺栓的焊接、防护等级等,合格后方可入库。 3.0 生产过程中的自检 3.1 操作者在生产工程中应严格执行工艺文件,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工艺标准,也不得随意执行未经批准而制定的其他标准。 3.2 在每个工序完成后,转入下道工序前,操作人应进行自检,确认该工序 合格后,在产品随工卡上加盖自己的工序章,并向检验员口头报验,检验员检验 合格,在随工卡盖章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3.3 若检验人员检验后,判定某一项不合格,应进行返工,返工后必须重新检验,直到判定合格为止,加盖检验章,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4.0 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 4.1 对采购产品和外协件初步判定为不合格品的,由检验员将检验结果(缺 陷描述)等,填写在采购产品进厂检验单中,做出标识,另行存放,按不合格品 控制程序执行。 4.2 过程产品发生不合格时,由检验员通知操作工返修,并在随工卡上作记 录,返工返修的产品重新报验合格为止,若产品确定为不合格,则应作好标识, 另行存放,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3 过程产品发生不合格时,由检验员将检验结果,填写在成品检验记录中, 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热镀锌标准样本

热镀锌标准 镀锌标准 GB/T 13912-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461:1999((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根据ISO 1461:1999重新起草, 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对ISO 1461;1999作了下列修改, 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按国内现有的系列标准, 标准名称改为”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取消了ISO 1461的前言;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引用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中国标准; —将 ISO 1461:1999中的4.2 和附录A的内容合并为本标准的4.1 ; —将 I SO 1461:1999中第6章的内容分解为本标准的第6章和第7章; —对采用爆锌代替离心处理或同时采用爆锌和离心处理的热浸镀锌制件的镀层厚度提出了要求; —对未经完全烘干的制件热浸镀锌提出了安全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3912-19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 1391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镀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的条件下, 允许被镀制件表面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

—对热浸镀锌生产过程提出了安全要求; —要求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 m,; —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p m以上。 本标准的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 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铁塔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勇、李春燕。 GB/T 1391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其它合金元素总含量不超过20o) 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a) 连续式热浸镀生产的板材、带材、线材、管材和棒材; b) 采用特殊标准的热浸镀锌产品: c) 有附加要求或有与本标准要求不一致的热浸镀锌产品。 注:某些产品标准能够经过引用本标准号或修改本标准的部分条款来 规定产品的热浸镀锌层。 本标准对热浸镀锌产品的后处理和附加保护涂层未做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CaiNi accessories factory
第 1 页 共 1 页
采 妮 饰 品 厂
产品品质检验标准
一、目的: 产品及产品用料检验工作,规范检验过程的判定标准和判定等级,使产品出货的品质满足顾 确保本工厂产品和产品用料品质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二、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采妮工厂所有生产的产品及产品用料的品质检验。 三、权责: 1、品质部:检验标准及检验样本的制定,产品检验及判定、放行。 2、生产车间、物控部:所有产品及产品用料报检和产品品质异常的处理。 3、总经理:特采出货及特采用料的核准。 四、定义 1、首饰类: A、项链/手链/腰链 F、发夹 G、手表带 B、耳环 H、领夹 C、胸针 D、介子 E、手镯 J、皮带扣
规范工厂
客需求,
I、袖口钮/鞋扣钮
K、其他配件类(服装、皮包、眼镜等等) 2、产品用料: A、铝质料类 F、钛金属 B、铜料类 G、皮革类 C、铅锡合金 H、不锈钢类 D、锌合金 E、铁质料类 J、包装用料类
I、水晶胶类
K、硅料类(玻璃珠、玻璃石、宝石、珍珠、玛瑙) 3、客户品质等级分类及说明: 1)客户品质等级分类: 品质部根据客户订单注明的: “AAA”、“AA”、“A”三个等级分别对客户品质标准进 行分类 。 2)客户品质等级说明: A、 “AAA”: 品质标准要求比较严格,偏高于正常标准和行业标准。 B、 “AA”: 品质标准要求通用国际化标准和行业标准吻合。 C、 “A”: 品质要求为一般市场通用品质标准。
第 1 页 共 1 页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一、概述 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较厚的纯锌层,而且还生成一种锌一铁合金层。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特点,而且由于具有锌铁合金层。还具有电镀锌所无法相比拟的强耐蚀性。因此这种镀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二、原理 热镀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 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锌—铁合金相层; 2、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锌铁互溶层; 3、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 三、镀锌层厚度 参照GB/T 13912-2002国家标准,热镀锌层厚度的标准如下: 1、工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85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70微米; 2、工件的厚度小于6毫米大于3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70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55微米; 3、工件的厚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55微米,局部应大于45微米; 4、本标准不包括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 四、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 1 工艺过程 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 2 有关工艺过程说明

(1)脱脂 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 采用H2SO4 15%,硫脲0.1%,40~60℃或用HCl 25%,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浸助镀剂 也称溶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NH4Cl100-150g/L,ZnCl250-80g/L,70~85℃,1~2min。并加入一定量的表活剂. (4)烘干预热 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80~140℃。 (5)热镀锌 要控制好锌液温度、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引出的速度。引出速度一般为1.5米/min,温度过低,锌液流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度高,锌液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减少流挂及皱皮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生产效率高;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浸锌层质量并且容易造成色差使表面颜色难看,锌耗高。 锌层厚度取决于锌液温度,浸锌时间,钢材材质和锌液成份。 (6)整理 镀后对工件整理主要是去除表面余锌及锌瘤,用采用热镀锌专用震动器来完成。 (7)钝化 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大气腐蚀性能,减少或延长白锈出现时间,保持镀层具有良好的外观。都用铬酸盐钝化,如Na2Cr2O7 80~100g/L,硫酸3~4ml/L,但这种钝化液严重影响环境,最好采用无铬钝化。 (8)冷却 一般用水冷,但温度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一般不低于30℃不高于70℃, (9)检验 镀层外观光亮、细致、无流挂、皱皮现象。厚度检验可采用涂层测厚仪,方法比较简便。也可通过锌附着量进行换算得到镀层厚度。结合强度可采用弯曲压力机,将样件作90~

五金产品加工知识培训

五金产品加工知识培训(针对我司常用)1.五金产品常用材料: 纯铜、青铜/黄铜、硬铝、防锈铝、纯铝、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覆铝锌板、电镀锌板、热度锌板、冷轧钢板、热轧钢板。 压铸材料的价格从高至低的排列顺序为:镁合金、铝合金、锌合金。 材料种类图纸标注 牌号 实际可 使用的 材料牌 号 材料状 态 生 产 厂 商 抗拉 强度 Mpa 屈服 强度 Mpa 延伸 率% 硬度HV 拉 延 性 ( 杯 突 mm) 可 焊 性 材 料 耐 蚀 性 与涂 结合 冷轧钢 板Fe,08 Fe,20 CRS SPCC 退火+平 整,麻面 表面 不 限 300-37 200-2 70 39-50 88-106(HRB=45 -60) ≥9 .3 A C 热轧钢 板SPHC 08 SPHC 酸洗表 面 不 限 275-41 ≥25 HB≤108 ≥1 1.0 A C 耐指纹 电镀锌钢板Fe,DX2 SECC-N2 MSE-CC- U 耐指纹 表面 宝 钢、 日 本 300-37 200-2 70 39-50 88-106 (HRB=45-60) ≥9 .3 A B 电镀锌 钢板批 料替代材料SECC-P 不 限 替代材料,价格便宜,但抗腐蚀能力差,只适用于小面积喷涂保护零件, 工程师选材时慎用. 热浸锌 板SGCC St01Z SGCC 小锌花 或无锌 花表面 不 限 360 240 37 104(HRB=58) A B ? 镀锡钢 板(马口铁)SPTE SPTE2.8 2.8T-2. 5 光亮表 面 日 本 300-37 200-2 70 39-50 90-106 (HR30T=48-56) ≥8 .5 A B C

镀锌钢管国标质量标准要求

镀锌钢管质量标准要求 图纸用料:热镀锌管:DN25~DN100,热镀锌无缝管:φ108×4,φ159×5一、镀锌钢管规格、外形及重量 (一)、镀锌钢管规格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二)、外形及重量 1、通常长度 镀锌钢管的长度为6m,每批允许体重量不大于总重量5%,长度不小于2m的短尺钢管。 2、定尺长度 镀锌钢管的主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其长度允许偏差为

+20mm。 3、倍尺长度 镀锌钢管的倍尺长度应在通常长度范围内其余长允许偏差为+20mm。每个倍尺应留5mm-10mm的切口余量。 4、弯曲度 镀锌钢管应具有使用性的直度。 5、端头形状 镀锌钢管的两端应在镀锌前与钢管轴线切成直角,切口内外毛刺高度均不得大于0.5mm。 6、交货重量 镀锌钢管以实际重量交货。 7、标记 镀锌钢管应注明国标标准编号和尺寸及厂家名称。 二、镀锌钢管质量技术要求: 1、牌号和化学成份 镀锌钢管用钢的牌号和化学成分应符合GB-3092所规定的黑管用钢的牌号和化学成份。 2、制造方法 黑管的制造方法(炉焊或电焊)由制造厂选择,镀锌采用热浸镀锌法。 3、交货状态 镀锌钢管以不带螺纹交货。 4、螺纹及管接头

(1)带螺纹交货的镀锌钢管,螺纹应在镀锌后车制。螺纹应符合YB822的规定。 (2)钢制管接头应符合YB238的规定,可铸铁管接头应符合YB230的规定。 5、力学性能 钢管镀锌前的力学性能应符合GB3092的规定。 6、镀锌层的均匀性 镀锌钢管应做镀锌层均匀性的试验,钢管试样在硫酸铜溶液中连续浸渍5次不得变红。 7、冷弯曲试验 公称口径不大于50mm的镀锌钢管应做冷弯曲试验。弯曲角度为90。,弯曲半径为外径的8倍。试验时不带填充物,试样焊缝处应置于弯曲方向的外侧或上部。试验后,试样上不应有裂缝及锌层剥落现象。8、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应在黑管进行,也可用涡流探伤代替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及涡流探伤对比试样尺寸应符合国标GB3092的规定。 9、表面质量 镀锌钢管的内外表面应有完整层,不得有未镀上锌的黑斑和气泡存在。允许有不大的粗糙面和局部的锌瘤存在。 10、镀锌层重量 镀锌层重量平均值应不小于500g/㎡,其中任何一个试样不得小于480g/㎡。

热镀锌标准GBT-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GBT-13912-2002

热镀锌标准 GB/T 13912-2002 前言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461:1999((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根据ISO 1461:1999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对ISO 1461;1999作了下列修改,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按国内现有的系列标准,标准名称改为“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取消了ISO 1461的前言;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引用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 —将ISO 1461:1999中的4.2 和附录A的内容合并为本标准的4.1 ; —将I SO 1461:1999中第6章的内容分解为本标准的第6章和第7章;

—对采用爆锌代替离心处理或同时采用爆锌和离心处理的热浸镀锌制件的镀层厚度提出了要求; —对未经完全烘干的制件热浸镀锌提出了安全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3912-19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 1391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镀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的条件下,允许被镀制件表面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 —对热浸镀锌生产过程提出了安全要求; —要求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 m,; —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p m以上。 本标准的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塑料产品验收标准

塑胶产品来料检验标准规范版次:N01 共5页 1.0目的 明确塑料产品外观印刷品质的检验标准,促使生产单位按标准要求生产,有利于检验者对来料品质控制,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品质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于加工厂品质部门QC/QA人员、生产部有关人员检验的塑胶品外观、结构时使用。 3.0参考文件 参照PHILIPS、SONY、COMPAQ、VTECH、MOTOROLA塑胶件外观标准。 4.0名词解释 4.1检查面是指塑胶件能看见的表面,它包括正面、侧面和底面的三种表面。 ①正面(A面):是指在最经常能被看到的主面。 ②侧面:是指要在某种方向的视线才能看到的表面。 ③底面:是指很少被见到或者要在拆装时才能见到的表面。 4.2缺陷: 就是指成型后的塑胶件存在的某种不良现象和问题点。它包括灾难、主要和次要三种性质。 ①灾难缺陷(Critical):是指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产品缺陷或严重缺陷。 ②主要缺陷(Major):是指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有影响或降低其使用性能的缺陷,外观一般指表面缺陷。 ③次要缺陷(Minor):是指对产品的使用功能无影响的缺陷,外观一般指侧面或反面。 4.3缺陷术语: ①轻微褪色:轻微变色或光泽度变化,一般出現在注入口上, 或者厚度的突变处, 或是其他流 程中的结构。 ②毛边(批锋):模具分型面处的过量材料。 ③结合线;(焊接线) 熔化塑胶結合形成一种部件表面的暗线, 结合线通常表现为一条相对明 显的穿过产品表面的线条. ④超范围喷涂:在非指定喷涂表面喷漆。 ⑤刮伤:表面上除去或置换材质的印记, 表现为细长形,其长度相对于深度和宽度是很长的。 ⑥缩水:由材料收缩不一致引起的表面中断, 下陷, 凹洞. ⑦变色:(银色条纹, 氧化皮 ) 部件表面由水气或材料切割引起的轻微变色 ⑧直浇口:位于直浇门上的由注入口內的空泡引起的洞. 直浇口只可在清理焊缝或转动直浇 门时被发现。

热镀锌第1节基础知识

第一节热镀锌基础知识 一、热镀锌带钢的性能 热镀锌带钢是锌与冷轧钢板结合的复合材料,其兼有锌层的防腐性能和冷轧钢板的机械性能,可以大幅度提高冷轧钢板的使用寿命,是节能型经济钢材之一,广泛用于建筑、汽车、电器、容器、交通、能源、农业等行业。 除了防腐性能和机械性能的要求外,由于镀锌带钢一般要加工成制品或零件后再使用,因此对镀锌板还有锌层粘附性、焊接性能、涂漆性能、装饰性能等要求。表8-1示出了不同行业对镀锌板的性能要求。 表8-1 不同行业对镀锌板的性能要求 指锌层与带钢的结合强度,通常以钢板的弯曲半径的倍数来衡量,0a为最好。镀锌带钢在使用过程中要经过开卷、剪切、折边或冷弯成形或冲压成形等工序,因此要求镀锌带钢要有足够的锌层附着力,保证在加工过程中锌层不脱落。由于镀锌板的加工变形条件不同,对其锌层附着力也不尽相同,复杂的深冲成形对锌层附着力的要求最高。 1.2镀锌带钢的机械性能 指带钢的强度与韧性,通常以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硬度、n值、r值等表示。根据镀锌板的加工变形条件及最终用途,对其机械性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镀锌板的品种按机械性能可分为CQ、DQ、DDQ、SS、FH、DP、TRIP等。 1.3防腐性能(分短期防腐性能和长期防腐性能)

短期防腐性能指在线采用钝化、涂油、钝化+涂油等表面处理方式,保证镀锌带钢在包装后到用户使用前不发生白锈、黑斑的能力。 长期防腐性指镀锌板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红锈的时间,也称镀锌板的使用寿命。 1.4涂漆性能 指镀锌板适应不同涂漆工艺保证涂漆质量的能力。 1.5装饰性能 装饰性能主要指锌花的尺寸和形状,从广义上讲也包括无缺陷的表面质量。 1.6焊接性能 指焊接成功率、焊接电流、电极的打点次数等。 二、带钢热镀锌的工艺方法 自从1836年法国把热镀锌应用于工业以来,已开发了惠林法、森吉米尔法、改良森吉米尔法、美钢联法、赛拉斯法、莎伦法。目前主要以改良森吉米尔法和美钢联法为主。其工艺流程为: (清洗)→明火加热→辐射管加热→保护气冷却(1) 原板准备→镀前处理→ 清洗→辐射管加热→保护气冷却(2) →热浸镀→镀后处理(含冷却→光整→拉矫→钝化→涂油等)→成品检验 (1)为改良森吉米尔法,(2)为美钢联法。 改良森吉米尔法是由森吉米尔法发展而来,其主要特点是,把森吉米尔法中各自独立的氧化炉和还原炉,由一个截面积较小的过道连接起来。与森吉米尔法相比,改良森吉米尔法工艺中,带钢出明火段的氧化膜薄,易还原,锌层粘附性好,还原炉中的氢气含量低,安全性高。 美钢联法是采用全辐射管加热,在炉前有清洗段,优点是表面质量更好,带钢受热更均匀,缺点是炉子热效率低,炉子较长,生产成本与机组投资都较高。 三、镀锌层的防护原理 1、镀锌板的防护原理 镀锌层以覆盖保护和牺牲阳极保护两种方式保护钢基。 覆盖保护指镀锌层覆盖在钢板表面,首先与腐蚀介质接触,在镀锌层被腐蚀掉前,基体钢材不会发生腐蚀失效的保护方式。 牺牲阳极保护是指铁,当锌层钢基同时暴露在腐蚀环境中时,锌与铁可形成原电池,锌由于电极电位(-0.762V)低于铁(-0.439V)而成为原电池中的阳极首先被腐蚀,从而保护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