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0]
- 格式:ppt
- 大小:6.81 MB
- 文档页数:38
轮胎基本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轮胎基础知识一、轮胎发展简史:• 1493-1495年哥伦布发现橡胶• 1839年美国固特异轮胎公司发明硫化方法• 1888年英国邓录普公司开发充气自行车胎• 1900年使用棉帘线• 1905年在胎圈部位使用钢丝• 1912年使用碳黑• 1931年美国DUPONT公司成功地将合成橡胶用于工业化生产• 1938年使用人造丝帘子布 (RAYON CORD)• 1942年使用尼龙帘子布 (NYLON CORD)• 1948年法国米其林公司开发子午线轮胎• 1948年 B.F. GOOD RICH 开发无内胎轮胎• 1963年使用涤纶帘子布(POLYESTER)• 1971年皮列里公司开发VR轿车胎 (V-240Km/Hr)• 1979年费尔斯通公司开发微型备用胎• 1983年法国米其林公司开发飞机子午线轮胎• 1984年普利司通轿车轮胎的新断面设计理论RCOT发表二、轮胎用原材料轮胎制造的早期,采用基本的原料是天然橡胶,棉纱帘子线和钢丝。
未经加工的天然橡胶是塑胶形态,只有将其变为弹性状态,才能使它有足够的强度来抵抗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情况。
人造合成橡胶是以天然橡胶为基楚加配各种化学物品进行改良以达到硬度,耐磨,及抗热等特性。
在制造轮胎过程需要利用热和特定的化学品,作为引发变化的启动剂和加快变化的催化剂。
硫磺作为交叉连结的媒介(硫化)。
1( 橡胶:天然橡胶存在于橡树中的奶状树汁中。
割开橡胶树的树皮时,奶状树汁(胶乳)便会流出来。
这种橡树主要生长于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
在胶乳加入醋酸和甲酸三至四小时后,一块白色的海棉状凝结块便形成了。
凝结物被传送到压片机组,在这里它同时被压平和清洗,再被切割成1/8英寸厚的长片段,放在架上烘干,然后在工厂里进行混合或加工。
橡胶需要加入化学品变成人工合成橡胶具备一些截然不同的特性,以适应各种产品所需要的特性。
轮胎对橡胶有很多样化的要求,其中有:抗热,抗磨,抗油,抓地力,防渗透,及有弹性(全橡胶)。
车轮轮胎培训讲义一、概述车轮轮胎是车辆行驶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零部件。
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操控性、舒适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
因此,对车轮轮胎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培训将围绕车轮轮胎的基本知识、维护保养及常见问题进行讲解。
二、车轮轮胎的基本知识1. 轮胎结构车轮轮胎通常由胎体、保护层、胎层和胎面组成。
其中,胎体和保护层是轮胎的基本结构,决定着轮胎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损性;胎层则是影响轮胎强度和耐磨性的关键因素;胎面则是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也是影响车辆操控、制动和加速性能的重要部分。
2. 轮胎规格轮胎的规格通常由胎宽、扁平比、轮胎结构以及轮胎直径组成。
车辆使用规定的轮胎规格能够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并且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3. 轮胎花纹轮胎花纹是轮胎胎面上的凹凸状纹路,它能够对轮胎的排水、抓地力以及耐磨性产生显著影响。
合理的轮胎花纹设计能够确保车辆在不同路况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三、车轮轮胎的维护保养1. 气压检查轮胎气压的正常值会影响到车辆的操控性能、燃油经济性以及轮胎的寿命。
因此,建议定期检查轮胎的气压,并在必要时进行充气或放气。
2. 轮胎磨损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包括花纹深度、轮胎的侧面以及老化情况。
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可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3. 轮胎平衡定期进行轮胎的平衡调整,能够避免因轮胎不平衡而导致的车辆抖动、悬挂系统损坏以及轮胎不均匀磨损。
4. 轮胎定位定期进行轮胎定位调整,能够避免因轮胎定位不准确而导致的车辆偏斜、方向盘偏斜以及轮胎不均匀磨损。
5. 防止撞击避免轮胎撞击固定物或者溜胎,因为这样容易损坏轮胎的胎体和胎层,从而导致轮胎的爆胎和失控。
四、车轮轮胎的安全常识1. 轮胎的安全启示在行车过程中,当车辆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尽快停车检查轮胎:(1)行驶速度明显增加;(2)行驶时感觉到方向感不稳;(3)听到明显的轮胎异响;(4)方向盘明显偏斜。
2. 轮胎的更换轮胎的更换应该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限和里程进行,避免因为使用过期或者过度磨损的轮胎而导致车辆的安全隐患。
轮胎知识培训资料轮胎知识培训资料(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轮胎,不论是在汽车、自行车还是其他交通工具上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然而,对于轮胎的了解并不广泛,很多人只是将其视作交通工具的一部分,并没有深入了解它的功能和结构。
本文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轮胎的知识培训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轮胎。
一、轮胎的基本组成部分1. 胎面:轮胎的胎面是与地面接触的部分,通常由橡胶材料制成。
胎面的花纹不仅可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行驶稳定性,还可以有效排水,提高在雨天和湿滑路面上的抓地力。
2. 胎侧:轮胎的胎侧是连接胎面和内胎的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胎,并能够承受来自地面的冲击力。
3. 胎肩:轮胎的胎肩是胎侧与胎面的过渡部分,它在转弯和偏转时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
4. 内胎:内胎是轮胎的主要部分之一,由柔软的橡胶材料制成,具有密封性能,可以保持轮胎内部的气压稳定。
5. 钢丝束:钢丝束是轮胎的骨架部分,由多股钢丝组成,可以增加轮胎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6. 环带:环带是嵌入在胎面内部的一层橡胶带,它可以增强轮胎的结构稳定性,防止胎面过度变形,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以上就是轮胎的基本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协同工作,保障轮胎的正常运行。
二、轮胎的分类根据用途的不同,轮胎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普通轮胎:普通轮胎主要适用于普通汽车、自行车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其胎面花纹结构相对简单,既能满足日常行驶的需求,又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2. 高性能轮胎:高性能轮胎主要适用于高性能汽车和赛车等场景,具有较为复杂的胎面花纹结构和更好的抓地力,可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3. 冬季轮胎:冬季轮胎是专为在寒冷地区和路面条件较差时使用的轮胎,其胎面花纹结构更为复杂,可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冰雪路面上的操控性。
4. 雨季轮胎:雨季轮胎是为了在雨天行驶时提供更好的抓地力而设计的轮胎,其胎面花纹结构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