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 - 河南中医学院精品课程网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煎膏剂的制备实验报告雪梨膏
制法:
1、配料:按处方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
秋梨、冰糖单放。
2、煎汁:先将秋梨洗净切碎,压榨取汁,梨渣置锅内,加适量清水煎煮2小时,取出过滤,压榨取汁与原梨汁合并。
再将麦门冬等四味置锅内,加入高出药物表面的清水加热煎煮。
当水量减少时,适当续水,每煎3小时,取汁一次,残渣续入清水再煎。
如此反复三至四次,然后压榨去渣,合并药汁过滤,兑入梨汁,静置。
3、浓缩:取清汁加热煎炼,表面起有泡沫时,随时捞除,汁转浓时,即降低火力,用铜勺轻入锅底不停搅动,防止焦化。
炼成稠膏,取少许滴于能吸潮的纸上检视,以不渗纸为度。
再将冰糖六百四十两捣碎,用水溶化过滤,加热炼去水气,至用杆挑起垂成片状“挂旗”时,立即取出入前膏中,搅拌均匀,即成清膏。
4、收膏:每清膏十两,加入炼蜜十两,合并入锅,加热微炼,搅和均匀,取出过滤,除去泡沫,入缸待凉。
煎膏剂的制备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目的:研究煎膏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基本特性。
实验原理:
煎膏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通常由中药材煮汤浓缩而成。
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材料准备、煎煮、过滤、浓缩、加工等步骤。
煎膏剂的基本特性包括颜色、气味、质地等。
实验步骤:
1. 材料准备:选取适宜的中药材,并按照比例准备好。
2. 煎煮:将中药材放入适量的水中,加热至沸腾,继续煎煮一段时间。
3. 过滤:煎煮完成后,使用滤网或纱布将药渣过滤掉。
4. 浓缩:将过滤后的药液放入容器中,加热浓缩,使其达到预定的浓度。
5. 加工:根据需要,在浓缩的药液中加入辅料,并进行搅拌均匀。
6. 包装:将制得的煎膏剂灌装到适当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实验结果:
制备得到的煎膏剂呈棕黄色,具有中药的特有气味,质地黏稠。
实验分析:
通过对煎膏剂制备过程的实验研究,可以发现煎膏剂制备主要关键在于中药材的选择、煎煮时间的控制以及浓缩的技巧。
同时,煎膏剂的质地和颜色等特性可以反映出其浓缩程度、药材煎煮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煎膏剂,并研究了其制备方法及基本特性。
煎膏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具有独特的特点,对于中药的运用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三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3.糖浆剂的制备(1)单糖浆【处方】蔗糖42.5g蒸馏水适量全量50mL【制法】取蒸馏水20mL煮沸,加入蔗糖搅拌溶解后,继续加热至沸,用多层纱布或脱脂棉趁热过滤,自滤器上添加适量蒸馏,使其冷至室温时为50mL,搅匀,即得。
【用法与用量】本品含糖量为85%(g/mL)或65%(g/g),可用于制备其他含药糖浆,或作为液体口服制剂的矫味剂。
也可作片剂、丸剂的粘合剂。
作包糖衣物料时,浓度应为74%(g/g)左右。
(2)远志糖浆【处方】远志流浸膏(Extractum Polygalae Liquidum)5mL浓氨溶液(Ammonia Water)0.1mL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0.05g单糖浆(Simple Syrup)加至25mL 【制法】将浓氨溶液稀释成10%稀氨水,与远志流浸膏混合均匀,静置1天~2天备用,再将单糖浆在60℃以下加入远志流浸膏中至规定体积,混合均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同远志流浸膏。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 mL~5mL。
【贮藏】密封。
4.煎膏剂的制备益母草膏【处方】益母草(小段)50g 红糖50g【制法】取益母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煎沸后1小时,第二煎沸后30分钟,用纱布过滤,挤压残渣,滤液合并,浓缩,不断捞去泡沫,浓缩成清膏(比重为1.21~1.25,80~85℃热测),通常浓缩至1:1〈mL:g〉)。
另将红糖置小烧杯中,加入1/2量的开水,加热至全溶,用纱布滤过,置蒸发皿中,继续用文火炼至糖成深红色时,停止加热,慢慢将清膏加入其中,搅拌均匀,继续用文火加热收膏,待取少许能平拉成丝,或滴于纸上不见水迹,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
【鉴别】取本品10g,加水20ml,搅匀,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离心,取上清液,通过001´7型(732)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径0.9cm,柱高12cm)上,以水洗至流出液近无色,弃去水液,再以2mol/L氨溶液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中药糖浆剂的制备方法
制备中药糖浆剂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中药材的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这些中药材通常是经过煎煮提取得到药液或药浆的原料。
中药材的选择和配比是制备糖浆剂的关键,需要根据药方的要求和药效来确定。
2. 煎煮提取,将准备好的中药材放入适量的水中,经过煎煮提取,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到水中,形成药液或药浆。
煎煮的时间、温度和火候需要根据不同的药材和药方来进行控制,以保证药效的最大化。
3. 过滤和澄清,经过煎煮提取后的药液或药浆需要进行过滤和澄清,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使其变得清澈透明。
4. 加入糖浆基质,将经过过滤和澄清的药液或药浆加入糖浆基质中,糖浆基质通常是由蔗糖和水混合而成的。
加入糖浆基质后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和混合,使药液和糖浆基质充分融合。
5. 煮沸和浓缩,将混合好的药液和糖浆基质放入锅中进行煮沸
和浓缩,使其浓度适当,同时也可以杀灭细菌,延长保存期限。
6. 冷却和包装,经过煮沸和浓缩后的糖浆剂需要进行冷却,然
后进行包装。
包装时需要注意卫生,选择适合药液保存的容器,并
密封保存。
综上所述,制备中药糖浆剂的方法包括中药材的准备、煎煮提取、过滤和澄清、加入糖浆基质、煮沸和浓缩、冷却和包装等步骤。
这些步骤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糖浆剂的质量和药效。
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流程糖浆剂是一种常见的药品辅料,广泛应用于药品、食品和饮料等行业。
它具有增甜、保湿、稳定药品配方等作用,因此在制备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工艺流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糖浆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
糖浆剂的主要原料是水和蔗糖。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准备足够的水和高质量的蔗糖。
蔗糖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验,确保没有杂质和污染物质。
2. 溶解蔗糖。
首先,在一个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逐渐加入蔗糖,同时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搅拌速度,以确保蔗糖能够充分溶解,不产生结晶和沉淀。
3. 过滤。
溶解蔗糖后,需要进行过滤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杂质颗粒。
可以使用特制的过滤设备或者纯净纱布进行过滤,确保糖浆剂的纯净度。
4. 杀菌。
过滤后的糖浆剂需要进行杀菌处理,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可以使用高温杀菌或者添加防腐剂等方法进行处理。
5. 包装。
经过杀菌处理的糖浆剂可以进行包装。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并严格控制包装环境的卫生条件,避免二次污染。
6. 质检。
最后,需要对包装好的糖浆剂进行质量检验。
主要包括外观检查、PH值检测、防腐剂含量检测等项目,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通过以上的工艺流程,糖浆剂的制备过程就完成了。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并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安全可靠的糖浆剂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煎膏剂的制备工艺【煎膏剂的制备工艺】一、煎膏剂的历史其实啊,煎膏剂这种剂型在咱们国家可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呢。
早在古代,聪明的先辈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类似的方法来制作药物和滋补品。
在那个时候,没有现代这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人们凭借着生活中的经验和智慧,发现将药材反复煎煮、浓缩,能够提取出精华成分,并且保存较长时间。
比如说,在唐朝时期,就有关于煎膏剂的记载,像“益母草膏”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说白了,煎膏剂就是古代人们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一个重要成果,它经过了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二、煎膏剂的制作过程1. 配方与选材制作煎膏剂的第一步,那当然是确定好配方并且挑选优质的原材料啦。
这就好比我们要做一道美味的菜肴,首先得选好食材不是?比如说,如果要制作一款滋补的阿胶膏,那阿胶就得是正宗的、品质好的。
而且,还得根据需要搭配其他的药材或者食材,比如红枣、核桃、黑芝麻等等。
2. 浸泡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得让它们泡个“澡”。
把药材放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可以让药材充分吸收水分,变得柔软。
这就像我们洗衣服之前先泡一泡,后面才能洗得更干净。
一般来说,浸泡的时间根据药材的种类和质地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泡个一两个小时,有的则需要更长时间。
3. 煎煮泡好了之后,就开始煎煮啦。
把药材和水一起放在锅里煮,这可是个需要耐心的活儿。
就像煮汤一样,要小火慢慢煮,让药材里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到水里。
而且,这个过程通常不是一次就完事儿的,可能要反复煮好几次,把每次煮出来的药液收集起来。
4. 过滤与浓缩煮好了药液,还得过滤掉里面的杂质。
可以用纱布或者专门的过滤器,把那些渣渣都去掉,留下纯净的药液。
然后就是浓缩的环节,把药液放在锅里继续煮,让水分慢慢蒸发掉,药液变得越来越浓稠。
这个过程就好比把一锅稀粥煮成浓稠的八宝粥。
5. 收膏等到药液浓缩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收膏啦。
这时候往往会加入一些辅料,比如蜂蜜、冰糖等等,一方面可以改善口感,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存。
除炼糖和炼蜜外,其⼯艺流程为:煎煮→浓缩→收膏→分装等。
(1)煎煮:根据⽅中药材性质,将其切成⽚、段或粉碎成粉末,加⽔煎煮2~3次,每次2~3⼩时,滤取煎液,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滤液合并,静置,⽤适宜的滤器滤净。
若为新鲜果类,则宜洗净后榨取果汁,其渣加⽔煎煮,合并果汁与⽔煎液备⽤。
(2)浓缩:将上述滤液加热浓缩⾄规定的相对密度,或以搅棒趁热蘸取浓缩液滴于桑⽪纸上,以液滴的周围⽆渗出⽔迹时为度,即得“清膏”。
(3)收膏:取清膏,加规定量的炼糖或炼蜜。
除另有规定外,⼀般加⼊糖或蜜的量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
收膏时随着稠度的增加,加热温度可相应降低,并需不断搅拌和除去液⾯上的浮沫。
收膏稠度视品种⽽定,⼀般相对密度在1.4左右。
实际⽣产中,判断正在加热的清膏及成品膏是否达到规定的相对密度。
通常⽤波美计测量、因膏的稠度⼤,波美计的刻度不易看准,同时,波美计的标准温度为20℃,所以,⽤波美计测“收膏”的相对密度⽅法如下:
准确量取15℃~30℃的⽔400ml置500ml量筒中,滴加正在浓缩的稠膏⾄500ml,搅匀后,⽤波美计测其相对密度数值,按下式求得稠膏的相对密度:
d=(D-1)×N+1
例如,上述稀释⾄5倍的稠膏,测得波美度为10.7,则此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40.
(4)分装:待煎膏充分冷却后,再分装于洗净(或灭菌)⼲燥的⼤⼝径容器中,盖严,以免长霉变质。
实验三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
3.糖浆剂的制备
(1)单糖浆
【处方】蔗糖42.5g
蒸馏水适量
全量50mL
【制法】取蒸馏水20mL煮沸,加入蔗糖搅拌溶解后,继续加热至沸,用多层纱布或脱脂棉趁热过滤,自滤器上添加适量蒸馏,使其冷至室温时为50mL,搅匀,即得。
【用法与用量】本品含糖量为85%(g/mL)或65%(g/g),可用于制备其他含药糖浆,或作为液体口服制剂的矫味剂。
也可作片剂、丸剂的粘合剂。
作包糖衣物料时,浓度应为74%(g/g)左右。
(2)远志糖浆
【处方】远志流浸膏(Extractum Polygalae Liquidum)5mL
浓氨溶液(Ammonia Water)0.1mL
苯甲酸钠(Sodium Benzoate)0.05g
单糖浆(Simple Syrup)加至25mL 【制法】将浓氨溶液稀释成10%稀氨水,与远志流浸膏混合均匀,静置1天~2天备用,再将单糖浆在60℃以下加入远志流浸膏中至规定体积,混合均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同远志流浸膏。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 mL~5mL。
【贮藏】密封。
4.煎膏剂的制备
益母草膏
【处方】益母草(小段)50g 红糖50g
【制法】取益母草加水煎煮两次,第一煎沸后1小时,第二煎沸后30分钟,用纱布过滤,挤压残渣,滤液合并,浓缩,不断捞去泡沫,浓缩成清膏(比重为1.21~1.25,80~85℃热测),通常浓缩至1:1〈mL:g〉)。
另将红糖置小烧杯中,加入1/2量的开水,加热至全溶,用纱布滤过,置蒸发皿中,继续用文火炼至糖成深红色时,停止加热,慢慢将清膏加入其中,搅拌均
匀,继续用文火加热收膏,待取少许能平拉成丝,或滴于纸上不见水迹,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
【鉴别】取本品10g,加水20ml,搅匀,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离心,取上清液,通过001´7型(732)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径0.9cm,柱高12cm)上,以水洗至流出液近无色,弃去水液,再以2mol/L氨溶液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盐酸水苏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m 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盐酸-乙酸乙酯(8: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稀碘化铋钾试液。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相对密度取本品10g,加水20ml稀释后,依法测定,应为1.10~1.12。
其他应符合煎膏剂项下的各项规定(附录IF).
【含量测定】取本品3g,置烧杯中,精密称定,加水10ml使溶解,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1~2,通过001´7型(732)Na-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内径2cm,柱高15cm)上,用水洗至流出液近无色,弃去洗脱液,再用2mol/L氨溶液150ml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在105℃干燥3小时的盐酸水苏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8m l、对照品溶液3m l 与8m l,分别交叉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盐酸-乙酸乙酯(8: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105℃加热15分种,放冷,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稀碘化铋钾试液(1:10)混合溶液至斑点显色清晰,晾干,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进行扫描,波长:λs=510nm,测量供试品吸光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光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每1g含盐酸水苏碱不得少于3.6mg。
【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
用于经闭,痛经及产后瘀血腹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 g~15g,一日2次~3次。
四、思考题
1.煎膏剂、糖浆剂、合剂均为含糖制剂,三者有何区别?
2.哪些浸出制剂需做含醇量检查?控制其含醇量有何意义?
6.流浸膏剂在中药制剂中有何重要作用?
7.以渗漉法浸提药材有效成分时,操作要点有哪些?
8.结合实验谈谈应从哪几个方面控制浸出制剂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