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分析考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生物分离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生物分离过程中,离心法主要依据的原理是()。
A. 颗粒大小B. 颗粒密度C. 颗粒形状D. 颗粒表面电荷答案:B2.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筛效应的依据是()。
A. 分子大小B. 分子电荷C. 分子极性D. 分子形状答案:A3. 离子交换层析法中,决定离子交换能力的主要因素是()。
A. 树脂的孔径大小B. 树脂的表面电荷C. 树脂的化学性质D. 树脂的物理性质答案:B4. 亲和层析法中,结合特异性最强的是()。
A. 抗原-抗体相互作用B. 酶-底物相互作用C. 配体-受体相互作用D. 核酸-蛋白质相互作用答案:A5. 逆流分配法中,分离效果最佳的是()。
A. 两相密度相近B. 两相密度差异大C. 两相粘度相近D. 两相粘度差异大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影响超滤分离效果的因素包括()。
A. 膜孔径大小B. 溶液浓度C. 操作压力D. 温度答案:ABCD2. 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有()。
A. 凝胶孔径B. 蛋白质分子量C. 蛋白质形状D. 蛋白质电荷答案:ABCD3. 离子交换层析法中,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包括()。
A. 离子强度B. pH值C. 温度D. 树脂类型答案:ABCD三、填空题1. 在生物分离过程中,______法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差异的分离技术。
答案:凝胶色谱2. 亲和层析法中,______是利用生物分子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进行分离的技术。
答案:配体-受体3. 在逆流分配法中,______是影响分离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答案:两相密度差异四、简答题1. 描述离心法在生物分离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答案:离心法在生物分离中主要用于分离不同密度的颗粒,如细胞、病毒和亚细胞组分等。
其优点包括操作简便、分离速度快、成本较低。
缺点是对于密度相近的颗粒分离效果不佳,且可能对生物分子造成损伤。
2. 简述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
现代分离分析复习题一、试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1)对被萃物有较高的分配比(2)萃取剂对被萃物的选择性要好(3)萃取剂对后面的分析测定没有影响(4)萃取剂应毒性小,容易制备(5)萃取剂应具有至少一个萃取功能团二、.当对动物蛋白质进行沉淀处理时,可能采用盐析、有机溶剂沉淀、等电点沉淀和选择性热变性沉淀等方法,请对其原理和适用性进行比较。
1、盐析原理(1)盐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争夺水分子,降低了用于溶解蛋白质的有效水量,减弱了蛋白质的水合程度,破坏了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导致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2)盐离子电荷的中和作用,使白质溶解度下降。
(3)盐离子引起原本在蛋白质分子周围有序排列的水分子的极化,使水活度降低,导致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盐析适用于蛋白质、酶、多肽、多糖、核酸等物质的分离纯化。
(适用于一般蛋白质的分离纯化)2、有机溶剂沉淀原理(1)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极性有机溶剂,降低水的介电常数,使蛋白质分子表面可解离基团的离子化程度减弱,水化程度降低,促进了蛋白质分子的聚集沉淀。
(2)是极性有机溶剂与蛋白质争夺水化水,而使蛋白质分子沉淀。
有机溶剂沉淀适用于蛋白质、酶、多糖、核酸等物质的提取。
(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3、等电点沉淀原理蛋白质在PH为其等电点的溶液中,以双极离子存在,总净电荷为零,颗粒无电荷间的排斥作用,易凝集成大颗粒,因而最不稳定,溶解度最小,易沉淀析出。
等电点沉淀法适用于疏水性较大的蛋白质(如酪蛋白),而对于亲水性很强的蛋白质(如明胶),由于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等电点的PH下不易产生沉淀。
4、选择性热变性沉淀原理选择变性沉析法原理是利用蛋白质、酶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敏感性不同,而有选择地使之变性沉析,以达到目的物与杂蛋白的分离。
选择性热变性沉淀法分离纯化热稳定性高的目标产物。
三、什么是协萃体系?为什么协同效应会显著提高萃取效率?试举例说明1、协萃体系(1)混合萃取剂同时萃取某一物质时,其分配比显著大于相同浓度下各单一萃取剂分配比之和,这一混合体系称协萃体系。
一、单选题1、凝聚与絮凝的主要原理为()。
A.破坏胶体粒子的稳定性B.重力沉降C.筛分作用D.水化层作用我的答案:A2、凝集是指发酵液中的胶体粒子相互凝集成为直径为()左右块状絮凝体的过程。
A.1mmB.3 mmC.5mmD.7mm我的答案:A3、生物悬浮液由()组成。
A.水,培养基B.代谢产物C.生物碎片D.A,B和C我的答案:D4、下列物质不属于凝聚剂的有()。
A.明矾B.石灰C.聚丙烯类D.硫酸亚铁我的答案:C5、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哪种固液分离手段()A.离心分离B.过滤C.沉降D.超滤我的答案:B6、不能用于固液分离的手段为()A.离心B.过滤C.双水相萃取D.超滤我的答案:D7、等密度区带离心的密度梯度中最大密度()待分离的目标产物的密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均可我的答案:A8、差速区带离心的密度梯度中最大密度()待分离的目标产物的密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均可我的答案:B9、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A.加热B.调pHC.絮凝和凝聚D.离心我的答案:D10、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A. 过滤B.萃取C.离子交换D.蒸馏我的答案:C11、过滤的透过推动力是()。
A.渗透压B.电位差C.自由扩散D.压力差我的答案:D12、颗粒与流体的密度差越小,颗粒的沉降速度()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我的答案:A二、填空题1、根据目标产物存在的位置:分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根据目标产物存在的形式:分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第1空:胞内第2空:胞外第3空:活性产物第4空:包含体2、固液分离的主要方法有______和______。
发酵液预处理中,体积较小的细菌和酵母菌,采用________分离;细胞体积较大的丝状体(霉菌放线菌),采用________分离。
我的答案:第1空:离心分离第2空:过滤分离第3空:离心第4空:过滤3、为使过滤进行的顺利通常要加入__________。
分离技术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种分离技术适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A. 蒸馏法B. 水平滤纸法C. 离心法D. 结晶法答案: B2. 分离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分离纯净物质B. 混合物的鉴定C. 物质的转化D. 实验室操作的简便答案: A3. 以下哪个分离技术适用于固液混合物?A. 撇渣法B. 吸滤法D. 蒸发法答案: B4. 下列几种分离技术中,哪一种属于物理变化?A. 固液分离B. 液液分离C. 固气分离D. 液气分离答案: A5. 分离技术中,通过浸泡和漂洗方法可以实现对混合物的哪种分离?A. 固液分离B. 液液分离C. 固气分离D. 液气分离答案: A二、填空题1. 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是______法。
2. 水平滤纸法适用于______。
答案: 固体与液体的分离3. 蒸馏法适用于______。
答案: 液体与液体的分离4. 高度纯净的物质通常通过______法进行分离。
答案: 结晶5. ______是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答案: 过滤三、解答题1. 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固液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答: 固液分离是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固液的不溶性或溶解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过滤法、离心法和吸滤法等。
过滤法是通过滤纸等过滤介质,使固体颗粒被滤纸截留,而通过滤液流出。
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产生高速离心力,使固体颗粒向外沉积在离心管底部,然后从上方倒出悬浊液。
吸滤法则是在过滤操作时,利用玻璃棒或真空泵等将滤液迅速抽尽,加快固体颗粒的分离速度。
2. 请说明蒸馏法的原理,并结合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答: 蒸馏法适用于液体与液体的分离。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蒸馏操作将混合物中的低沸点液体蒸发并冷凝,从而实现分离。
蒸馏操作一般包括加热蒸发、冷却冷凝和收集等步骤。
例如,将含有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进行蒸馏分离,首先将混合物倒入蒸馏瓶中,加热瓶底使其中的酒精蒸发。
化学分离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化学分离的方法?A. 蒸馏B. 萃取C. 离心D. 蒸发答案:C2. 蒸馏过程中,沸点较低的物质先被分离出来,这是基于什么原理?A. 物质的溶解度B. 物质的沸点差异C. 物质的密度D. 物质的电离度答案:B3. 在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依据是什么?A. 萃取剂的颜色B. 萃取剂的密度C. 萃取剂与被萃取物的相容性D. 萃取剂的沸点答案:C4. 层析法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是什么?A. 固定相固定混合物,流动相使混合物移动B. 固定相使混合物移动,流动相固定混合物C. 固定相和流动相共同分离混合物D. 固定相和流动相共同溶解混合物答案:A5. 离子交换法主要用于分离什么类型的混合物?A. 非极性分子混合物B. 极性分子混合物C. 离子混合物D. 同位素混合物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蒸馏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答案:蒸馏法是基于物质沸点差异的分离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沸点,沸点较低的物质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蒸馏法常用于分离沸点差异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例如石油的分馏。
7. 什么是色谱法?请列举两种常见的色谱技术。
答案:色谱法是一种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两种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
8. 解释什么是萃取法,并简述其操作步骤。
答案:萃取法是一种利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操作步骤通常包括:将混合物与萃取剂混合,使目标组分从原溶剂转移到萃取剂中;然后分离萃取剂,从而实现目标组分的分离。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有100ml的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0%,需要通过蒸馏法分离乙醇。
如果乙醇的沸点为78.37℃,水的沸点为100℃,且蒸馏过程中乙醇的回收率为95%,请计算可以回收多少毫升的乙醇?答案:首先计算混合物中乙醇的体积:100ml * 40% = 40ml。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离心分离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差速离心B. 密度梯度离心C. 过滤离心D. 沉降离心答案:C2. 在生物分离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细胞破碎?A. 高压均质机B. 超声波C. 酶解法D. 渗透压调节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适合作为色谱分离的固定相?A. 硅胶B. 离子交换树脂C. 活性炭D. 聚丙烯酰胺凝胶答案:C4. 在蛋白质的盐析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盐类是?A. 高浓度的氯化钠B. 高浓度的硫酸铵C. 低浓度的氯化钠D. 低浓度的硫酸铵答案:B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蛋白质纯化中常用的层析技术?A. 凝胶渗透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亲和层析D. 电泳答案:D6. 以下哪种设备不适用于大规模生物分子的分离?A. 超滤膜B. 离心机C. 色谱柱D. 微孔滤膜答案:D7. 在蛋白质的提取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缓冲液pH值范围是?A. 4-5B. 6-8C. 8-10D. 10-12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分离过程中常用的稳定剂?A. 甘油B. 蔗糖C. 氯化钠D. 柠檬酸钠答案:C9.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蛋白质的定量分析?A. 紫外-可见光谱法B. 比色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电泳答案:D10. 以下哪种设备在生物分离过程中不常用于浓缩和纯化?A. 蒸发器B. 冷冻干燥机C. 超滤膜D. 蒸馏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过滤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微滤B. 超滤C. 纳滤D. 反渗透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蛋白质的沉淀?A. 温度B. pH值C. 离子强度D. 蛋白质浓度答案:A、B、C、D3.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些是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因素?A. 固定相的性质B. 流动相的流速C. 温度D. 样品的浓度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生物分离过程中常用的浓缩技术?A. 蒸发B. 冷冻干燥C. 超滤D. 离心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A. 紫外-可见光谱法B. 比色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电泳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沉淀技术有哪些?答: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沉淀技术包括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和变性沉淀法。
生物分离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物分离过程中,离心法主要依据的原理是()。
A. 重力沉降B. 离心力C. 电泳D. 过滤答案:B2.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分离的主要依据是()。
A. 分子大小B. 分子电荷C. 分子形状D. 分子重量答案:A3. 离子交换层析法中,蛋白质的分离主要依据是()。
A. 蛋白质的分子量B. 蛋白质的电荷C. 蛋白质的疏水性D. 蛋白质的溶解度答案:B4. 亲和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基本原理是()。
A. 蛋白质的分子量B. 蛋白质的电荷C. 蛋白质的疏水性D. 蛋白质与特定配体的特异性结合答案:D5. 反相层析法中,溶剂的极性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是()。
A. 极性越大,分离效果越好B. 极性越小,分离效果越好C. 极性越大,分离效果越差D. 极性越小,分离效果越差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生物分离过程中,______法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分离的。
答案:萃取2. 电泳法中,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与其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电荷量、分子大小3.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的分离主要依据分子的______,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凝胶孔隙,因此移动速度快。
答案:大小4. 离子交换层析法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在______离子交换剂上吸附较强。
答案:阴5. 亲和层析法中,配体与蛋白质的结合具有______性,因此可以实现特定蛋白质的分离。
答案:特异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离心法在生物分离中的主要应用。
答案:离心法在生物分离中主要应用于细胞、细胞器、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化。
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不同密度和大小的颗粒在离心管中形成不同的沉淀层,从而实现分离。
2. 描述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及其优缺点。
答案: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基于蛋白质分子大小的差异。
蛋白质通过凝胶柱时,小分子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的孔隙,路径长,移动速度慢;而大分子蛋白质则主要沿颗粒间隙流动,路径短,移动速度快。
生物分离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适合作为生物分离过程中的稳定剂?A. 氯化钠B. 硫酸铵C. 尿素D. 甘油答案:C2.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大小与洗脱速度的关系是?A. 分子越大,洗脱越快B. 分子越小,洗脱越快C. 分子大小与洗脱速度无关D. 分子越大,洗脱越慢答案:D3. 电泳法中,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主要取决于?A. 粒子的大小B. 粒子的电荷量C. 粒子的密度D. 粒子的电荷量和电场强度答案:D4. 离心分离法中,沉降速度最快的是?A. 细胞B. 病毒C. 核酸D. 蛋白质答案:A5. 离子交换色谱法中,离子的洗脱顺序是?A. 阳离子先洗脱B. 阴离子先洗脱C. 电荷量多的先洗脱D. 电荷量少的先洗脱答案:C6. 亲和色谱法中,配体与目标蛋白的结合是?A. 非特异性的B. 特异性的C. 可逆的D. 不可逆的答案:B7. 反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极性与固定相的极性关系是?A. 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B. 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C. 流动相极性等于固定相极性D. 流动相极性与固定相极性无关答案:A8. 等电聚焦电泳法中,蛋白质的迁移方向是?A. 向正极迁移B. 向负极迁移C. 向等电点迁移D. 不迁移答案:C9. 疏水相互作用色谱法中,疏水性最强的蛋白质会?A. 最先被洗脱B. 最后被洗脱C. 不被洗脱D. 无法确定答案:B10. 膜分离技术中,根据膜孔径的大小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微滤B. 超滤C. 纳滤D. 反渗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技术中常用的稳定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氯化钠、硫酸铵、甘油2.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的洗脱速度与分子的______成反比。
答案:大小3. 电泳法中,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与粒子的______和电场强度成正比。
答案:电荷量4. 离心分离法中,沉降速度与粒子的______成正比。
生物分离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生物分离过程中,离心分离法主要依据的原理是什么?A. 密度差异B. 电荷差异C. 分子大小差异D. 温度差异答案:A2.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大小较小的蛋白质会先被洗脱出来,还是分子大小较大的蛋白质?A. 分子大小较小的蛋白质B. 分子大小较大的蛋白质答案:A3. 离子交换色谱法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会向哪个方向移动?A. 阴离子交换柱的正极B. 阴离子交换柱的负极C. 阳离子交换柱的正极D. 阳离子交换柱的负极答案:C二、填空题1. 离心分离法中,_________越大,沉降速度越快。
答案:颗粒密度2. 在层析过程中,样品的分离主要依赖于分子间的_________。
答案:亲和力3.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大小较大的蛋白质会通过凝胶颗粒的_________。
答案:间隙三、简答题1. 请简述超滤技术在生物分离中的应用。
答案:超滤技术通过半透膜的选择性渗透作用,能够分离出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品的浓缩和纯化。
2. 描述一下亲和层析法的原理。
答案:亲和层析法利用特定的配体和目标分子之间的特异性亲和力,通过固定化配体的层析柱,将目标分子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四、计算题1. 假设在一次离心实验中,样品的沉降速度与颗粒密度成正比,已知颗粒密度为1.2g/cm³,离心力为10000g,求颗粒的沉降速度。
答案:沉降速度 = 颗粒密度× 离心力 = 1.2g/cm³ × 10000g = 12000g·cm³/cm·s2. 在凝胶色谱法中,如果已知分子大小较小的蛋白质的洗脱体积为100ml,分子大小较大的蛋白质的洗脱体积为150ml,柱床体积为50ml,求两种蛋白质的相对分子大小。
答案:分子大小较小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大小 = (洗脱体积 - 柱床体积) / 柱床体积 = (100ml - 50ml) / 50ml = 1分子大小较大的蛋白质的相对分子大小 = (洗脱体积 - 柱床体积) /柱床体积 = (150ml - 50ml) / 50ml = 2五、论述题1. 论述生物分离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生物分离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 蛋白质和脂质B. 蛋白质和糖类C. 脂质和糖类D. 蛋白质和核酸答案:A2.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内质网D. 核糖体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核糖体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染色体答案:D4.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A. 有丝分裂前期B. 有丝分裂中期C. 有丝分裂后期D.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答案:C5.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A.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B. 脂质的种类和数量C. 膜上的糖类D. 膜上的离子答案:B6. 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内质网D. 高尔基体答案:B7.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主要发生在: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 核糖体答案:C8.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9. 细胞凋亡是由以下哪个过程控制的?A. 细胞分裂B. 细胞分化C. 细胞衰老D. 细胞程序性死亡答案:D10. 细胞膜上的受体主要功能是:A. 传递信号B. 运输物质C. 细胞识别D. 细胞间连接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由双层______构成的。
答案:磷脂2. 细胞内负责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______。
答案:核糖体3. 细胞周期中,细胞体积增大的阶段是______。
答案:G1期4.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______。
答案:有丝分裂后期5. 细胞内负责蛋白质折叠和修饰的细胞器是______。
答案:内质网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答案: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细胞的形状,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以及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描述细胞凋亡的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生物分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中常用的层析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凝胶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亲和层析D. 离心分离答案:D2. 凝胶层析中,分子通过凝胶颗粒的孔隙时,以下哪种分子最先被洗脱?A. 分子量最大的分子B. 分子量最小的分子C. 分子量中等的分子D. 所有分子同时被洗脱答案:B3. 离子交换层析中,哪种离子的蛋白质会最先被洗脱?A. 带正电荷的蛋白质B. 带负电荷的蛋白质C. 电荷中性的蛋白质D. 电荷最少的蛋白质答案:A4. 亲和层析中,目标蛋白质与哪种物质的结合最为特异?A. 配体B. 凝胶颗粒C. 缓冲液D. 杂质蛋白答案:A5. 在蛋白质分离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去除核酸?A. 凝胶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超滤D. 亲和层析答案:C6. 离心分离中,哪种离心机适用于分离细胞和细胞碎片?A. 低速离心机B. 中速离心机C. 高速离心机D. 超速离心机答案:A7. 电泳技术中,哪种电泳可以用于分离蛋白质和核酸?A. 纸电泳B. 凝胶电泳C. 等电聚焦电泳D. 毛细管电泳答案:B8. 在蛋白质纯化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确定蛋白质的纯度?A. SDS-PAGEB. Western blotC. ELISAD. 质谱分析答案:A9. 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A. 凝胶层析B. 质谱分析C. 等电聚焦电泳D. 紫外光谱分析答案:B10. 在蛋白质纯化过程中,哪种方法可以用于去除蛋白质中的盐分?A. 凝胶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亲和层析D. 透析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的目的是将目标________从复杂的生物样品中分离出来,并去除________杂质。
答案:分子,非目标2. 凝胶层析的原理是基于分子的________大小差异进行分离的。
答案:分子量3. 离子交换层析中,蛋白质的分离是基于其________性质的差异。
生物分离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提取生物样品B. 纯化目标分子C. 分离细胞D. 以上都是2. 离心分离技术中,最常用的离心方式是什么?A. 差速离心B. 等速离心C. 密度梯度离心D. 速率区带离心3. 凝胶色谱法中,分子大小与洗脱速度的关系是什么?A. 分子越大,洗脱越快B. 分子越小,洗脱越快C. 无关系D. 以上都不对4. 电泳技术中,电场强度与带电粒子迁移速度的关系是什么?A. 电场强度越大,迁移速度越慢B. 电场强度越大,迁移速度越快C. 无关系D. 以上都不对5. 亲和层析法中,配体与目标分子的结合方式是什么?A. 非特异性结合B. 特异性结合C. 随机结合D. 以上都不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描述离子交换层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分离中的应用。
7. 简述超滤技术在蛋白质纯化中的作用。
8. 阐述亲和层析法在生物分子纯化中的优势。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你正在进行凝胶色谱法实验,已知蛋白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蛋白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000。
如果蛋白质A的洗脱体积为100ml,求蛋白质B的预期洗脱体积。
10. 在电泳实验中,已知样品带电粒子的迁移距离为15cm,电场强度为100V/cm,迁移时间为30分钟。
求该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A3. 答案:A4. 答案:B5. 答案:B二、简答题6. 离子交换层析是利用带电粒子在离子交换介质上的吸附能力不同,通过改变介质的离子强度或pH值,实现分离。
在生物分离中,常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的纯化。
7. 超滤技术通过半透膜的孔径大小,实现分子大小的筛选,常用于去除小分子杂质或浓缩大分子样品。
8. 亲和层析法利用目标分子与特定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实现高度选择性的分离,具有纯化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三、计算题9. 假设洗脱体积与分子质量的对数成反比关系,即Ve = V0 / (Mw)^n。
生化分离工程实验试题答案生化分离1.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加入NaCl-SSC缓冲液的原因答:①形成等渗液②PH中性,维持DNA稳定③抑制DNA酶活2.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如何鉴定分析DNA的纯化答:当A260/A280=→DNA最纯,<混有Pro,>混有RNA,~→较纯3.DNA提取实验中,加氯仿-异戊醇的作用是什么震荡离心后,分几层每一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答:使核蛋白质变性、乳化;分三层;上层为DNA和核蛋白的水层,中层为变性蛋白凝胶,下层为氯仿二异戊醇的有机溶剂层。
4.在DNA提取时,RNP(脱氧核糖核蛋白)是如何去除的答:用氯仿一异戊醇剧烈震荡10min,使其乳化,然后离心除去变性蛋白。
5.茶叶咖啡因提取实验中,加生石灰的作用答:①吸水②吸收单宁酸③使提取液受热均匀(热缓冲)6.索氏提取和传统提取有何不同答:传统提取耗时,效率低。
索氏提取利用溶剂回流、虹吸原理,反复多次纯萃取,减短提取时间,节省材料,效率高。
7.茶叶咖啡因提取的原理是什么答:利用咖啡因易溶于乙醇,易升华等特点,以95%乙醇作溶剂,通过索氏提取、浓缩、焙炒、升华得到纯化咖啡因。
8.离子交换柱层析实验中,离子交换剂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答:①使离子交换剂充分溶胀②酸碱除杂③把活性离子(反离子)转型为clˉ。
9.离子交换柱层析实验中,TCA和丙酮的作用是什么答:在PH在±时,TCA:使杂质蛋白变性,多得黏蛋白。
丙酮:沉淀黏蛋白10.离子交换柱层析实验中,加TCA后,为什么要将PH调答:①TCA变性能力与PH值密切相关;PH↑,TCA变性能力减弱;PH↓,TCA 变性能力增强②当PH在时,黏蛋白是最稳定的,卵清蛋白等杂质蛋白不稳定易沉淀,可得到相对较纯的黏蛋白。
11.离子交换柱层析实验中,为什么要维持PBS的PH在答:黏蛋白的PI值约,小于,蛋白质带负电,又由于大多杂蛋白PI值约为10,不易于转型的离子交换剂交换而被洗脱时利用交换剂与蛋白结合程度不同而把它们分离开来,达到纯化的目的。
分离分析化学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前言分离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样品中不同成分的分离和测定。
在这门学科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以及掌握一些基础理论知识。
本文将提供一些分离分析化学的课后练习题,并附有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题目题目一某实验室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水样中的钡(Ba),测定结果如下:样品编号钡(mg/L)1 2.342 1.983 2.054 2.01求样品中钡的平均浓度及标准偏差。
答案:平均浓度为 2.095 mg/L,标准偏差为 0.145 mg/L。
题目二某矿石中含有铜、铅、锡三种金属元素,为了测定这三种元素的含量,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1.先将矿石中的铜和锡用盐酸和硝酸混合酸解,然后将产生的溶液用水定容至 100 mL。
2.取 10 mL 上述溶液,用 0.05 mol/L 硫代硫酸钠滴定,直至添加萘酚指示剂,出现红色,记录滴定的用量(V1,单位:mL)。
3.取 10 mL 上述溶液,加入盐酸至 pH 值为 1,然后以过量的苯甲醇作为萃取剂,将铅萃取出来,重复两次,将三次萃取每10 mL 合并,加入适量的盐酸和硝酸混合酸解,然后用水定容至100 mL。
4.取 10 mL 上述溶液,加入两滴甲基红指示剂,用 0.1mol/L 次亚磷酸钠溶液滴定,直至颜色由红变黄,记录滴定的用量(V2,单位:mL)。
现测定了一批矿石中三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如下:样品编号铜含量(mg/L)铅含量(mg/L)锡含量(mg/L)1 2.50 1.60 × 10^-3 3.202 6.20 8.1 × 10^-4 2.853 4.18 1.30 × 10^-3 1.904 8.00 1.00 × 10^-3 4.50请计算样品中铜、铅、锡的质量分数(%)。
答案:铜的质量分数为 0.169%,铅的质量分数为4.97×10^-5%,锡的质量分数为 0.291%。
1. 在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中,为什么加CaO?答:吸取水分,防止咖啡因蒸汽溶于水;中和鞣酸;2.索氏提取装置有哪几部分组成?(画图)3. 咖啡因升华过程中用到了什么?咖啡因的升华结晶应注意哪些操作?答:用升华装置包括:蒸发皿、电热套、漏斗(滤纸、牙签、棉花)注意:1.要控制好温度,始终都需用小火间接加热,如温度太高,会使产物发黄。
2. 漏斗颈部棉花松紧适宜。
3.滤纸的孔数适宜,也不能将滤纸放反了。
4.若漏斗上有水蒸气应用滤纸擦干4. 茶叶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中,浓缩去除乙醇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设备?答:旋转蒸发器、水浴锅、循环水式真空泵等5.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蛋白质是如何去除的?答:用含辛醇或异戊醇的氯仿振荡核蛋白溶液,使其乳化,然后离心除去变性蛋白质,6.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如何鉴定DNA的纯度?答:DNA在紫外区有强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为260nm,而Pro 在280nm处有强吸收,若其中含有Pro,则A260 /A280小于1.6,若含有RNA,则大于2.0,纯的DNA溶液为1.8左右,据此可判断DNA纯度。
7.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RNA是怎样去除的?答:在浓NaCl溶液(1~2mol/L)中,D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大,R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小;而在稀NaCl溶液(0.14mol/L)中,D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小,RNA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大。
将提取的细胞核物质先溶解与浓NaCl溶液中充分搅拌一定时间后,加水稀释,降低DNA溶解度使DNA沉淀出来,倒去上清即除去RNA。
8.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氯仿—异戊醇的作用是什么?离心后分哪几层?答:氯仿—异戊醇的作用使核蛋白乳化变性分三层:上层为DNA和DNA核蛋白的水层中间层为变性蛋白凝胶下层为氯仿-异戊醇的有机溶剂层9.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为什么用0.1MNacl—柠檬酸间歇式的搅拌猪肝?答:与细胞等渗溶液,在搅碎时,保持细胞内外渗透压,防止细胞核破碎;间歇性搅拌是为了避免搅碎细胞核(剪切力)10.离子交换层析分离鸡卵粘蛋白实验(上半部),粗提过程中用哪种试剂去除杂蛋白?用哪种试剂沉淀得到粗黏蛋白?答:10%TCA去除杂蛋白预冷丙酮沉淀黏蛋白以得粗提取物11.鸡卵黏蛋白离子交换层析实验中,所用的树脂是哪种?树脂为什么预处理?如何预处理?答:1.DEAE—纤维素树脂2. ①去除交换剂中存在的杂离子②使其充分溶胀3. DEAE—纤维素→碱性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洗至中性→酸性溶液中浸泡一定时间→水洗至中性→保存在缓冲溶液中备用补充:对于OH型:先碱洗,再洗至中性,再酸洗,再洗至中性。
化工分离工程考试题目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分离操作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A. 过滤B. 萃取C. 蒸馏D. 吸附答案:A2. 在吸收操作中,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吸收效率?()A. 吸收剂的种类B. 吸收剂的流量C. 气体流量D. 温度答案:A3. 下列哪种塔适用于分离易挥发组分的混合物?()A. 填料塔B. 板式塔C. 固定床塔D. 流动床塔答案:B4. 在分离过程中,下列哪种方式可以提高分离效果?()A. 增加压力B. 降低温度C. 增加流量D. 减小塔径答案:B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实现气体的净化?()A. 吸附B. 吸收C. 冷凝D. 膜分离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离过程中,平衡分离系数是衡量分离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其表达式为_________。
答案:α = (y_out / y_in) / (x_out / x_in)2. 在蒸馏操作中,塔内液相的组成与塔顶液相组成之比称为_________。
答案:回流比3. 吸收操作中,吸收剂的选择应考虑其_________。
答案:溶解能力、挥发性、成本等4. 填料塔的塔内压降主要与填料的_________、_________及操作条件有关。
答案:形状、材质、流速等5. 在分离过程中,提高_________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答案:塔板效率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萃取和吸附的区别。
答案:萃取是利用溶剂将目标组分从混合物中溶解出来,而吸附则是利用吸附剂将目标组分固定在表面。
萃取适用于在溶剂中有较高溶解度的组分,而吸附适用于在吸附剂上有较高吸附能力的组分。
2. 简述板式塔和填料塔的优缺点。
答案:板式塔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稳定,适用于气液两相流动;缺点是塔板效率较低,压力降较大。
填料塔优点是塔内压降小,塔板效率高,适用于气液两相流动;缺点是结构复杂,安装困难,填料的堵塞和磨损问题。
3. 简述膜分离的原理及应用。
化学分离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化学分离中,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物理分离技术?A. 蒸馏B. 萃取C. 沉淀D. 离子交换答案:C2. 萃取分离中,溶剂的选择主要依据是:A. 颜色B. 气味C. 溶解度D. 密度答案:C3. 蒸馏过程中,沸点较低的物质会:A. 先蒸发B. 后蒸发C. 不蒸发D. 无法判断答案:A4. 在沉淀分离中,加入沉淀剂的目的是:A. 增加溶液的pH值B. 降低溶液的pH值C. 增加溶液的浓度D. 减少溶液的浓度答案:B5. 离子交换分离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是:A. 吸附离子B. 释放离子C. 吸附和释放离子D. 过滤离子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化学分离中,______分离法是通过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来实现分离的。
答案:沉淀2. 萃取分离法中,萃取剂的选择原则是与被萃取物质的______相容性差。
答案:溶剂3. 蒸馏分离法中,______是影响物质沸点的主要因素。
答案:分子间作用力4. 在离子交换分离中,______是实现离子交换的关键。
答案:离子交换树脂5. 化学分离过程中,______是影响分离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操作条件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蒸馏分离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答案:蒸馏分离法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差异,通过加热使沸点低的组分先蒸发,再通过冷凝收集,从而实现分离。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等领域的混合物分离。
2. 描述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操作步骤。
答案: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目标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
操作步骤包括:混合、分离、洗涤和萃取剂的回收。
3. 沉淀分离法有哪些优缺点?答案:沉淀分离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处理。
缺点是分离效率可能不高,需要后续的过滤或离心操作,且可能引入新的杂质。
分离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分离技术中,常用的色谱法包括哪些类型?A. 液-液色谱B. 液-固色谱C. 离子交换色谱D. 所有以上答案:D2. 在进行蛋白质分离时,以下哪项不是常用的方法?A. 凝胶过滤B. 亲和层析C. 离心D. 聚合酶链反应答案:D二、填空题1. 根据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常用于蛋白质和多肽的分离。
答案:凝胶过滤2. 亲和层析是一种特异性很强的分离方法,它利用了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答案:配体;目标分子三、简答题1. 请简述电泳技术在生物分子分离中的应用及其原理。
答案:电泳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场力驱动带电分子在电介质中移动的分离技术。
在生物分子分离中,电泳技术常用于蛋白质、核酸等分子的分离。
其原理是基于不同分子的电荷性质和大小差异,使得它们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 描述离子交换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分离过程中的应用。
答案:离子交换色谱是一种利用固定相上的离子与样品中的离子之间发生可逆的离子交换反应来实现分离的技术。
在分离过程中,样品中的离子根据其与固定相离子交换能力的强弱,会在色谱柱中移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这种方法常用于氨基酸、多肽、核酸和蛋白质等带电生物分子的分离。
四、计算题1. 如果在凝胶过滤色谱中,已知蛋白质A的Kav值为0.2,蛋白质B 的Kav值为0.4,假设柱子的总体积为100 mL,洗脱体积为50 mL时蛋白质A被洗脱,求蛋白质B的洗脱体积。
答案:根据Kav的定义,Kav = (Ve - V0) / Vc,其中Ve是洗脱体积,V0是死体积,Vc是柱床体积。
假设死体积V0为0,蛋白质A的洗脱体积为50 mL,可以计算出Vc = 50 mL / 0.2 = 250 mL。
因此,对于蛋白质B,其洗脱体积Ve = Vc * Kav(B) = 250 mL * 0.4 = 100 mL。
五、论述题1. 论述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现代分离分析复习题
一、试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
(1)对被萃物有较高的分配比(2)萃取剂对被萃物的选择性要好(3)萃取剂对后面的分析测定没有影响(4)萃取剂应毒性小,容易制备(5)萃取剂应具有至少一个萃取功能团
二、.当对动物蛋白质进行沉淀处理时,可能采用盐析、有机溶剂沉淀、等电点沉淀和选择性热变性沉淀等方法,请对其原理和适用性进行比较。
1、盐析原理
(1)盐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争夺水分子,降低了用于溶解蛋白质的有效水量,减弱了蛋白质的水合程度,破坏了蛋白质表面的水化膜,导致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2)盐离子电荷的中和作用,使白质溶解度下降。
(3)盐离子引起原本在蛋白质分子周围有序排列的水分子的极化,使水活度降低,导致蛋白质溶解度下降。
盐析适用于蛋白质、酶、多肽、多糖、核酸等物质的分离纯化。
(适用于一般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2、有机溶剂沉淀原理
(1)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与水互溶的极性有机溶剂,降低水的介电常数,使蛋白质分子表面可解离基团的离子化程度减弱,水化程度降低,促进了蛋白质分子的聚集沉淀。
(2)是极性有机溶剂与蛋白质争夺水化水,而使蛋白质分子沉淀。
有机溶剂沉淀适用于蛋白质、酶、多糖、核酸等物质的提取。
(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3、等电点沉淀原理
蛋白质在PH为其等电点的溶液中,以双极离子存在,总净电荷为零,颗粒无电荷间的排斥作用,易凝集成大颗粒,因而最不稳定,溶解度最小,易沉淀析出。
等电点沉淀法适用于疏水性较大的蛋白质(如酪蛋白),而对于亲水性很强的蛋白质(如明胶),由于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在等电点的PH下不易产生沉淀。
4、选择性热变性沉淀原理
选择变性沉析法原理是利用蛋白质、酶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敏
感性不同,而有选择地使之变性沉析,以达到目的物与杂蛋白的分离。
选择性热变性沉淀法分离纯化热稳定性高的目标产物。
三、什么是协萃体系?为什么协同效应会显著提高萃取效率?试举例说明
1、协萃体系
(1)混合萃取剂同时萃取某一物质时,其分配比显著大于相同浓度下各单一萃取剂分配比之和,这一混合体系称协萃体系。
(2)由于两种萃取剂同时使用,使萃取效率比单独使用时大为提高的现象程协同效应,这种萃取体系称协萃体系。
(3)两种或两种以上萃取剂的混合物同时萃取某物质时,其分配比显著地大于每一种萃取剂在相同浓度条件下单独萃取的分配比之和,这一混合体系称协萃体系。
2、提高萃取效率:(1)生成了更为稳定的含有两种以上配位体的可萃物;(2)生成的配合物疏水性更强,更易进入有机相中。
3、举例:钒与N—羟基—N,N'—二芳基苯甲脒络合,如果体系中有对甲氧基苯甲醛存在,形成绿蓝色的三元络合物,较易萃取。
四、什么是正向层析?什么是反向层析?
(1)固定相为极性基团,流动相为非极性或极性较小的溶剂的层析方法,称正向层析。
(2)固定相为非极性基团,流动相用强极性溶剂的层析方法,称反向层析。
五、为什么制备去离子水时,总是先让自来水通过H+—型阳离子、OH——型阴离子交换柱以后再通过混合柱?
原因:由于交换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进行达到平衡为止。
因此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后的水中存在着微量未交换的离子。
如果把阳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在一根交换柱中,制成混合柱,则当水流过混合柱时,由于两种交换过程同时进行,离子交换后生成的H+和OH—结合成水而除去,可使离子交换反应进行到底。
六、什么是离子浮选法?影响离子浮选效率的主要因素?
1、在待分离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加入适当的络合剂,调至一定的酸度,使它们形成稳定的络离子,然后加入具有带相反电荷离子的表面活性剂,生成疏水性的离子络合物,从而使它们附着在小气泡上而被浮选,根据反应机理此方法称离子浮选法。
2、影响因素
(1)溶液的酸度(2)表面活性剂 (3)溶液中的离子强度(4)络合剂(5)气体流速和气泡大小 (6)有机溶剂
七、什么是膜污染?什么是浓差极化?两者关系如何?
1、膜污染: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大分子、胶体粒子或其他溶质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2、浓差极化:膜分离过程中,由于膜的选择透过性,被截留组分在进料侧的表面累积而形成的浓度边界层现象。
3、两者关系:膜污染与浓差极化是不同的概念,两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浓差极化使膜表面被截留组分浓度提高,从而加速了膜污染过程的发生,而膜污染使部分膜孔堵塞,又会促使局部浓差极化的加剧,因而,膜污染与浓差极化互成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