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ITS)概论(下)80分
- 格式:docx
- 大小:67.25 KB
- 文档页数:3
交通工程总论学习心得ITS——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或者Intelligent Transportion System,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前身是智能车辆道路系统(Intelligent Vehicle highway syste m,IVHS)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所包含的三个主要方面。
首先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它包括人工输入、GPS车载导航仪器、GPS导航手机、车辆通行电子信息卡、CC TV摄像机、红外雷达检测器、线圈检测器和光学检测仪等方面;其次是信息处理分析系统,它主要包括信息服务器、专家系统、GIS应用系统和人工决策等方面;最后是信息发布系统它包括互联网、手机、载终端、广播、路侧广播、电子情报板和电话服务台等。
智能交通系统在短短的二三十年中之所以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这和它发展的背景与动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是汽车发展的社会化,工业化国家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大都经历了经济的发展促进汽车的发展,而汽车产业的发展又刺激经济发展的过程,从而这些国家尽早实现了汽车化的时代。
汽车化社会带来的诸如交通阻塞、交通事故、能源消费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日趋恶化,交通阻塞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所以旨在借助现代化科技改善交通状况达到"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目的的ITS概念也就逐步形成;二是人类环境的可续化,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问题,这一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在大量土地、燃油等资源占用和消耗的同时,不但交通需求没有完全满足,而且还造成汽车尾气由于道路拥挤排放量剧增,不仅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给环境带来恶劣影响。
第一章测试1.智能交通系统简称是()A:CPUB:ITC:ITSD:AI答案:C2.智慧出行是指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将传统交通运输业和互联网进行有效渗透与融合,形成具有“线上资源合理分配,线下高效优质运行”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A:对B:错答案:A3.ATIS是什么简称?()。
A:先进的公共运输系统B: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C: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D:先进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答案:C4.实时交通信息是出行者在什么时间获得的()。
A:出行前B:出行途中C:出行后D:计划出行前答案:B5.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人们将先进的以下哪些技术有效综合起来,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
A:电子自动控制技术B:信息技术C:传感器技术D:计算机处理技术答案:ABCD6.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
()A:对B:错答案:A7.2019年,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并要求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
()A:错B:对答案:B8.公共交通信息,有助于出行者合理选择出行路线,公共交通作为人们出行的一种重要方式,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一个有效手段()A:错B:对答案:B9.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按运营服务方式,即按运营线路和站点的设置可分为:()。
A:定线定站服务B:定线不定站服务C:不定线不定站服务D:不定线定站服务答案:ABC第二章测试1.自动驾驶汽车主要依靠哪些技术,不包括以下哪项技术,让电脑可以在没有任何人类主动的操作下,自动安全地操作机动车辆。
()。
A:视觉计算B:人工智能C:雷达D:汽车维修技术答案:D2.以下哪个级别可以称为无人驾驶。
()。
A:L1-L2B:L2-L4C:L4-L5D:L1-L3答案:C3.V2X交互的信息模式包括:以下哪个是车与车之间的交互的英文缩写。
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分析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智能交通系统(ITS)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对交通运输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ITS融合了计算机、通讯、传感、定位等多种技术,可以实现高效、安全、智能的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
ITS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许多城市解决交通运输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分析1.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数据采集是ITS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对交通流量、车速、路况、道路设施等信息进行准确、实时的采集。
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包括无线传感器、视频监控、全球定位系统等。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预处理、分析和建模,以实现对交通运输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2.车路协同技术车路协同技术是ITS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实现车辆与道路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
车路协同技术主要包括智能交通信号控制、车辆自动导航、道路信息提示等。
通过车路协同技术能够实现交通流自适应调整、交通事故预警等功能,提高交通安全性和效率。
3.交通模拟与仿真技术交通模拟与仿真技术是ITS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基于现实交通情况和不同的交通管理策略,进行交通运输的模拟和分析。
通过交通模拟与仿真技术,可以更好地预测和预防交通瓶颈、拥堵等问题,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是ITS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处理大量的交通数据和信息,并实现对这些数据和信息的存储、分析和处理。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支持车辆自组网、交通数据的交互和共享等功能,为交通运输的智能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是ITS中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对车辆和交通流的智能预测和控制。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支持交通拥堵预测、智能信号控制、自动驾驶等功能,为交通运输的智能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前景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缓解环境污染等问题。
信息工程中的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用于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安全性和便利性的系统。
它是信息工程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以及实时调控和管理,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和优化的交通服务。
本文将从ITS的定义、关键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智能交通系统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交通管理为核心,实现交通运输系统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系统。
它通过不同部门、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交通方式的综合优化和交通流的高效控制。
ITS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车辆与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服务,将道路、交通工具和用户相互连接起来,达到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输的目的。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1. 通信技术:包括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定位和导航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等,实现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
2. 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通过车载传感器、交通摄像头等设备,采集和处理道路、车流等交通相关的数据,实现实时监测和分析。
3. 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通过实时调控和优化交通信号控制、路线规划等方法,实现交通流的高效控制和管理。
4. 车辆识别和智能监控技术:利用视频分析、车辆识别等技术,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控和处理,提高交通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5. 信息服务技术:通过交通信息查询、导航系统等,为用户提供实时的道路状况、最佳路线等信息,提升出行便利性和效率。
三、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领域1. 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通过交通信号控制和路况调度,实现交通拥堵的缓解和交通流的优化。
2. 公共交通:通过实时车辆调度和乘客服务,提高公共交通的准点率和服务质量,提供乘客出行信息和便利的支付方式。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等问题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系统,简称 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繁多,涵盖了多个领域和技术。
首先是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摄像头、雷达、地磁等,实时收集道路上的车辆流量、车速、车型等信息。
这些传感器就像交通系统的“眼睛”,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
其次是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
收集到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这一过程中,运用了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技术,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对拥堵状况进行评估等。
然后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根据处理和分析后的信息,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智能控制,以优化交通流。
例如,在高峰期自动延长绿灯时间,增加道路通行能力;在低峰期缩短周期,减少等待时间。
智能交通系统还包括智能车辆技术。
这包括车辆的自动驾驶、辅助驾驶功能,以及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V2V、V2I)。
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交通事故。
而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则可以让车辆提前获取道路状况信息,做出更合理的行驶决策。
在公共交通领域,智能交通系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智能公交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公交车辆的位置、运行状态,为乘客提供准确的公交到站时间预测,方便乘客合理安排出行。
同时,还可以根据客流量优化公交线路和调度车辆,提高公交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智能交通系统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出行者来说,能够减少出行时间,提高出行的可靠性和舒适性。
通过实时获取交通信息,出行者可以选择最优的出行路线,避开拥堵路段。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目前,我国()个省市高速公路都开通了不停车收费系统。
A.21
B.24
C.27
D.32
2. 能提供方便的服务和初级管理系统的地区是()
A.东北部
B.西部
C.中部
D.东部
3. 美国的交通信息服务是以()为主体的。
A.ETC
B.GPS
C.车载导航
D.511信息服务系统
4. 智能交通系统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是()
A.1996年
B.1995年
C.1994年
D.1993年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2003年伦敦实施交通拥堵收费后的结果包括()
A.收费区内交通延误降低30%
B.进入收费区的主要道路交通延误降低20%
C.进入收费区域的交通量减少18%
D.收费区域外存在明显的交通冲突
2. 根据本讲,我国智能交通仍面临着那些考验?()
A.智能交通发展理念有待转变和提升
B.公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服务以及交通安全等民生需求关注不足
C.自主创新少,缺乏适合国情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
D.市场化推进机制缺乏,智能交通产业链、价值链尚未形成
三、判断 ( 共 3 小题,总分: 40 分)
1. 伦敦实施交通拥堵收费后,收费区域外存在明显的交通冲突。
正确
错误
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明确中国ITS的总体需求。
正确
错误
3. 国内第一次国际性的智能交通交流展示会于1996年由公路所和丰田公司共同举办。
正确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