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呼吸系统的演化
- 格式:ppt
- 大小:14.54 MB
- 文档页数:38
动物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动物学物种双名法细胞器单位膜核糖体组织器官细胞分化细胞周期减数割裂神经元尼氏体原核生物原生动物食物泡鞭毛纤毛伪足包囊刺丝泡刺丝泡和刺细胞质应激性红血细胞前期胞饮作用渗透营养光合营养吞噬营养吞噬虫生物发生律同工器官同功器官趋同卵裂螺旋卵裂盘裂世代交替接合生殖裂体生殖孢子生殖孤雌生殖孤雌生殖与雌核发育出芽生殖幼体生殖领细胞和刺细胞领细胞水沟系中央腔胚层逆转胚胎发育中的逆转中胚层和中胶层辐射对称体制两辐射对称体制五辐射对称双侧对称次生性辐射对称皮肌细胞刺细胞触手囊细胞内消化细胞外消化不完全消化系统分节现象体节疣足环带黄色细胞盲道异沙蚕相中生动物侧生动物后生动物后口后口动物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皮肤肌肉囊细胞内管有管细胞焰细胞杆状体下沉上皮头冠(轮盘)寄生寄主中间寄主中间宿主终寄主闭管式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血窦血腔血体腔同律分节异律分节同律分节和异律分节胚胎卵休眠卵卵生和卵胎生卵生卵胎生胎生与卵生混交雌体不混交雌体需精卵非需精卵休眠卵浮浪幼虫担轮幼虫面盘幼虫钩介幼虫无节幼虫羽腕幼虫外衣膜晶杆齿舌茎化腕壳顶贝壳放射肋闭壳肌原体腔真(次生)体腔混合体腔原体腔和真体腔消化循环腔再生外骨骼书鳃书肺气管信息素多态蜕皮龄期蛹期X和Y器官内肢节重叠像眼咀嚼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口器舐吸式口器步行足捕捉足跳跃足开掘足游泳足休眠滞育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系统发育个体发育直接发育间接发育变态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渐变态半变态渐变态和半变态稚虫若虫神经网网状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索状神经系原贤管后肾管后肾原肾管和肾单位马氏管触角腺基节腺围血系统贴氏体管足皮鳃辐射管水管系统主辐管间辐管从辐管步带板共生潮间带赤潮环节动物学说栉鳃与栉鳞次生鳃洄游生殖洄游排解总担间歇生长芽球担轮动物鹦鹉颚年生活史角质膜外温动物脊索逆行变态次生颌泄殖腔动物区系同功器官门静脉双重呼吸羊膜卵洄游ridial symmetry,biridial symmetry,gastrovasuclar cavlty,pseudocoelom,true coelom,hemocoele,intracellular digestion,extracellular digestion,radula,vestigial organ二、问答题一、原生动物有何主要特征?为何它们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二、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试述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416科目名称:普通动物学和生态学第一部分:动物学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水螅的外胚层主要包括皮肌细胞、腺细胞、 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和间细胞。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毛蚓的神经系统包括由1对 ______________ 愈合成的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腹神经索,为典型的 ______________ 神经。
3、中国对虾(或日本沼虾)有20个体节,________ 对附肢。
其中第5对为_______________ 。
4、海参发育过程中要经历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五触手幼虫,变态成幼参。
5、鸟类仅具有_____ 体动脉弓,而哺乳类则仅具有_________ 体动脉弓。
6、原生动物的三种运动胞器分别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7、现存两栖类的体型大体可分为 _______ 、 _____ 和________ 。
其排泄器官以 ___ 为最重要。
8、文昌鱼的咽部为收集食物和呼吸场所,几乎占据身体的________ ,咽腔内的结构与尾索动物相似,包括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围咽沟等。
9、巴西龟属__________ 纲_________ 目的动物,石鳖属___________ 门__________ 纲的动物。
10、Phylum 为分类阶元中的______________ 。
Suborder为分类阶元中的_____________ 。
按照惯例,亚科、科和总科等名称都有标准的字尾,如字尾-oide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4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范文一》一、体制:无对称→球形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1)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无对称放射虫、太阳虫、团藻——球形对称(通过一个中心点,有无数对称轴,可将球体切成相等的对称面)→适应于悬浮在水中草履虫——两侧对称多孔动物、腔肠动物:基本上为辐射对称(通过身体中央轴有许多切面可以把身体分成相等的部分)→适应于固着在水中海葵——两辐对称(海葵由于有口、口道沟的存在,身体只能通过体轴作平行与垂直口道沟的两个对称面)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生活方式从固着、漂浮演化成爬行方式或游泳,身体呈两侧对称→适应于爬行生活,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胎层:单细胞→单细胞层→二胚层→三胚层(分化盲支:多孔动物门胚胎发育存在逆转)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没有胚层的概念;即使是团藻也只有一层细胞,;(真正地多细胞动物有胚层的分化)肠腔动物:二胚层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出现三胚层(在动物进化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三、体腔:无体腔→假体腔→真体腔(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无体腔线形动物(假体腔动物):假体腔(初生体腔,即直接跟体壁的肌肉层和消化管道的壁相接触没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包围,也不和外界相通)←胚胎时期的囊胚腔所形成的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真体腔退化): 真体腔(体腔的位置处于中胚层之间,外围由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所包围)→造成了各种器官的进一步特化四、体节和身体分布:同律分节→异律分节(身体分节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不分节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原始分节(机体各部分结构和机能分化,但身体不分节)环节动物:同律分节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异律分节(导致了动物的身体分部)五、体表和骨骼:细胞膜→细胞外有壳→外有纤毛→有角质层→体外有壳→体外含几丁质原生动物:仅细胞膜(部分植物性鞭毛虫有细胞壁,部分有壳肉足虫具外壳、含角质、石灰质等); 扁形动物:有体表纤毛;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体表有角质层;软体动物:有石灰质壳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有几丁质外壳(骨骼是维持体形的支架,无脊椎动物的骨骼一般由外胚层分化而成,故称外骨骼;但棘皮动物的骨骼是起源于中胚层;软体动物头足类的软骨也是起源于中胚层)六、运动器官和附肢原生动物:鞭毛、伪足和纤毛;多孔动物:鞭毛;腔肠动物:有了原始的肌肉细胞;幼虫以纤毛运动;扁形动物:中胚层形成的肌肉使动物体得以蠕动;体表有纤毛用于运动;寄生种类的幼体有纤毛;线形动物:用体壁纵肌作蛇行运动;环节动物:用肌肉、刚毛和疣足运动;软体动物:用肉质的足作爬行运动;节肢动物:用附肢运动棘皮动物;用腕和管足运动。
动物学(乙)问答题1.原生动物有何主要特征?为什么它们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2.试比较原生动物门各纲的运动器官。
3.试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4.试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5.中胚层和两侧对称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重要意义?6.试述中胚层形成的意义7.试述疟原虫的生活史。
8.羊肝蛭的生活史。
9.猪带绦虫的生活史。
10.十二指肠钩虫的生活史。
11.比较实验中观察到蛔虫和蚯蚓体壁横切面上的主要不同点。
12.吸虫纲主要特征13.假体腔动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14.假体腔与真体腔有何不同?15.何谓次生体腔?它有何意义?16.线虫动物门的简要特征是什么?17.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8.试述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9.河蚌适于埋栖生活的特点20.试述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1.对节肢动物现有的6个纲作一分析比较22.以对虾为例说明甲壳纲的主要特征23.举例说明昆虫的生殖和变态24.试述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趋势25.简述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6.简述半索动物主要特点和半索动物在动物系统上的地位。
27.脊索动物门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8.试述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29.试述鱼类主要特征和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30.鱼类的亚纲分类情况。
31.软骨鱼和硬骨鱼的特征32.简述侧线器官的作用33.试述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34.试述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35.羊膜卵的结构及羊膜卵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36.为什么说爬行动物的循环系统也是不完善的双循环?37.试述鸟纲的主要特征。
如何适应飞翔生活?38.今鸟亚纲的有哪三个总目?特征如何?39.鸟类双重呼吸特点40.试述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41.哺乳动物三个亚纲的主要特征。
42.哺乳动物可分为哪三个亚纲,及其主要特征?并举代表种43.简述比较脊椎动物各系统:循环、呼吸、排泄44.比较脊椎动物呼吸系统的进化?45.比较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进化?46.鸟类的形态结构如何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47.为什么说从爬行动物开始,才算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动物学(乙)问答题1.原生动物有何主要特征?为什么它们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从单细胞动物(细胞器)、分布广、营养(自养、异养)、呼吸、排泄、应激性和运动、生殖、包囊等方面阐述。
一、体制:无对称→球形对称→辐射对称→两侧对称(1)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无对称放射虫、太阳虫、团藻——球形对称(通过一个中心点,有无数对称轴,可将球体切成相等的对称面)→适应于悬浮在水中草履虫——两侧对称多孔动物、腔肠动物:基本上为辐射对称(通过身体中央轴有许多切面可以把身体分成相等的部分)→适应于固着在水中海葵——两辐对称(海葵由于有口、口道沟的存在,身体只能通过体轴作平行与垂直口道沟的两个对称面)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生活方式从固着、漂浮演化成爬行方式或游泳,身体呈两侧对称→适应于爬行生活,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胎层:单细胞→单细胞层→二胚层→三胚层(分化盲支:多孔动物门胚胎发育存在逆转)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没有胚层的概念;即使是团藻也只有一层细胞,;(真正地多细胞动物有胚层的分化)肠腔动物:二胚层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出现三胚层(在动物进化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三、体腔:无体腔→假体腔→真体腔(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无体腔线形动物(假体腔动物):假体腔(初生体腔,即直接跟体壁的肌肉层和消化管道的壁相接触没有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包围,也不和外界相通)←胚胎时期的囊胚腔所形成的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真体腔退化):真体腔(体腔的位置处于中胚层之间,外围由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所包围)→造成了各种器官的进一步特化四、体节和身体分布:同律分节→异律分节(身体分节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不分节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原始分节(机体各部分结构和机能分化,但身体不分节)环节动物:同律分节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异律分节(导致了动物的身体分部)五、体表和骨骼:细胞膜→细胞外有壳→外有纤毛→有角质层→体外有壳→体外含几丁质原生动物:仅细胞膜(部分植物性鞭毛虫有细胞壁,部分有壳肉足虫具外壳、含角质、石灰质等); 扁形动物:有体表纤毛;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体表有角质层;软体动物:有石灰质壳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有几丁质外壳(骨骼是维持体形的支架,无脊椎动物的骨骼一般由外胚层分化而成,故称外骨骼;但棘皮动物的骨骼是起源于中胚层;软体动物头足类的软骨也是起源于中胚层)六、运动器官和附肢原生动物:鞭毛、伪足和纤毛;多孔动物:鞭毛;腔肠动物:有了原始的肌肉细胞;幼虫以纤毛运动;扁形动物:中胚层形成的肌肉使动物体得以蠕动;体表有纤毛用于运动;寄生种类的幼体有纤毛;线形动物:用体壁纵肌作蛇行运动;环节动物:用肌肉、刚毛和疣足运动;软体动物:用肉质的足作爬行运动;节肢动物:用附肢运动棘皮动物;用腕和管足运动。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与演变张明月20141641067(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内江;641112)摘要:无脊椎动物总的演化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分散到集中。
对这个总的趋势,起柱石作用的是无脊椎动物各大系统的演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二十多个门,从进化树上来看,越高等一点的类群,其神经系统越发达;越低级一点的类群,其神经系统就越简单。
消化系统也从不完整进化为完整,然后出现专门的消化腺,今天我们谈论无脊椎动物的进化与演变,主要从神经系统与消化系统两个方面来探究。
关键字: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引言:无脊椎只动物在地球上的总数和数量远远多于脊椎动物。
种类多样化,结构也多样化。
换而言之,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由原生动物开始,无脊椎动物经过了细胞数量,形态,受精卵裂,囊胚及原肠胚的形成,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胚层的分化。
由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开始逐渐发展,出现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实现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的生物进化。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与演变原生动物是真核单细胞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因此也称单细胞动物。
它没有像高等动物那样的器官,系统而是由细胞分化出不同的部分来完成各种生理活动。
如有些种类分化出鞭毛和纤毛完成运动的机能,有些种类分化出胞口,胞咽摄取食物后在体内形成食物泡进行消化,完成营养的机能等。
从腔肠动物起出现了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
神经网是动物界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一般认为它基本上是由二极和多极神经的细胞组成。
这些细胞具有形态上的相似突起,相互连接形成一个输送的网,因此称神经网。
有些种类只有一个神经网存在于外胚层的基部,有些种类则有两个神经网分别存在于内,外胚层的基部。
还有些除了内外胚层的神经网外,在中胶层也有神经网,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经电子显微镜证明,一般是以突触相连接。
详解呼吸系统来源:网络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经呼吸系统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由循环系统将氧运送至全身的组织和细胞,同时将细胞和组织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再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因此,呼吸系统由气体通行的呼吸道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成。
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分支所组成。
从鼻到喉这一段称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的分支这一段为下呼吸道。
其中,鼻是气体出入的门户,又是感受嗅觉的感受器官;咽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是食物的通道;喉兼有发音的功能。
呼吸道要很好地完成气体通行的任务,必须保持通畅,这是怎样实现的呢?它是依靠骨和软骨作支架来保证的。
例如,鼻腔就是由骨和软骨围成的;喉的支架全部由软骨构成;气管和支气管的壁上也少不了软骨。
一旦呼吸道的软骨消失,就移行为肺组织。
由于有软骨的支撑,使呼吸道的每一部分都不致于塌陷,使气体得以畅通无阻,因此,如果呼吸道的某一部位发生狭窄或阻塞都会影响气体的通行,使病人发生呼吸困难。
任何生物都必须呼吸,只是呼吸的方式和结构不同而已。
一些低等动物的呼吸极其简单,而高等动物和人的呼吸极为复杂。
呼吸系统的进化和演变也是随动物的演化逐步形成的。
单细胞动物和二胚层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分别通过细胞膜和体壁细胞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三胚层动物才出现了专门的呼吸器官。
随着动物的演变,代谢增高,出现了比较完整的呼吸器。
气体交换的方式也有了改变,外界的氧不是直接进入细胞,而是通过呼吸器官进入血液,由血液运送至全身的组织和细胞,再把它们的代谢产物之一,即二氧化碳带至肺排出去。
鱼类用腮呼吸;两栖类幼体动物用腮呼吸,成体后由于生活在陆地上,出现了囊状的肺;爬行类肺呈蜂窝状,呼吸面积进一步扩大;哺乳类的肺分化更为复杂,呼吸面积更加扩大,呼吸道也逐渐分化完善。
人类由于劳动和语言的影响,呼吸器官发展到了更高级更完备的阶段。
它不仅执行着气体通行和交换的任务,而且具有嗅觉和协助语言等多种功能。
第三节呼吸系统2.3.1动物呼吸系统的演化1、无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低等无脊椎动物大多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体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高等的无脊椎动物,出现了多种专门行使呼吸功能的器官,由表皮演变而来。
2、脊椎动物的呼吸系统鱼类等水生脊椎动物用鳃呼吸。
陆生脊椎动物出现了专门的呼吸器官——肺。
两栖类的幼体在水中生活, 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两栖类是用肺呼吸。
肺的结构简单,由于肺呼吸不完善,还需要皮肤呼吸加以辅助。
爬行类和哺乳动物,肺的结构出现蜂窝状的褶或肺泡。
鸟类的呼吸系统:具有发达的气囊系统,气囊与肺气管相通。
鸟类的呼吸方式为独特的双重呼吸,效率更高。
双重呼吸:无论是呼气还是吸气,空气都是按照一个方向连续进入肺部。
2.3.2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人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等器官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
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各级分支。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主要功能:进行气体交换,还包括发音、嗅觉等功能。
肺的结构:由肺实质和肺间质组成。
肺实质包括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和肺泡,间质包括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结和神经等。
肺的呼吸部是肺泡管和肺泡囊和肺泡。
肺泡:半球形的囊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结构单位。
2.3.3呼吸运动呼吸:机体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了吸气和呼气。
呼吸过程:外呼吸、气体在血液内运输和内呼吸。
外呼吸:外环境与血液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是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内呼吸(组织呼吸):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也包括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细胞呼吸)。
呼吸运动: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的扩大和缩小。
胸式呼吸:由肋间肌舒张和收缩引起的呼吸动。
腹式呼吸:由横隔膜升降引起的呼吸动作。
事实上,一般人进行的是混合呼吸。
肺活量:尽力吸气之后,从肺内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95-99年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考研试题1995年(每题10分)1. 试述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2. 人体下列组织那些来源于外胚层:A.口腔上皮B.胃粘膜C.呼吸道上皮D.真皮3. 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时,如果观察不清楚,应如何操作调试才能获得清晰效果。
4. 简述华枝睾吸虫的生活史,并说明人和动物是如何感染该吸虫的。
5. 解释名词真体腔同律分节水管系统后位肾(opisthonephros)韦伯氏器(Weberian organ)6. 指出始祖鸟化石的似鸟类与似爬行类的特征7. 试述动物命名法规中,有关新种订名的要点,并举出一动物的拉丁学名8. 海洋鱼类及鸟类如何排出饮入体内海水中的过量盐分9. 指出下列动物所分布的动物地理界:营(土冢)鸟蜂鸟朱鹮狮犰狳黑猩猩弓鳍鱼大熊猫喙头蜥虎10.简述种群的存活曲线1996年1. 两侧对称,三胚层是在哪类动物最早出现的,有何进步意义?2. 昆虫纲特征。
3. 举例说明体腔的类型。
4. 浮浪幼虫,牟勒氏幼虫,担轮幼虫各出现于哪类动物,对了解动物进化有何意义?5. 试述文昌鱼的摄食及食物在消化道内运送的途径。
6. 肺鱼亚纲、总鳍亚纲和辐鳍亚纲鱼类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
7. 一头骨化石经鉴定是哺乳动物,试述其主要依据。
8. 绘制模式图说明脊椎动物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特征。
(以上每题10分)9. 说明以下动物的分类地位,或解释有关名词:(20分)海蜇海参栉红蜘蛛日本血吸虫鲍鱼生态位动物区系洄游种群增长曲线弧胸型肩带1997年1. 体腔有哪几种类型?说明各种体腔的结构特点和生物学意义,并分别指出存在于哪些动物类群。
(10分)2. 软体动物门中的主要类群生活方式差异显著,试述它们在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性特征。
(15分)3. 简述显微镜观察未染色的草履虫活体时,应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5分)4. 水管系统和水沟系分别是哪个门动物特有的结构?功能各是什么?(5分)5. 指出无脊椎动物有哪些对称形式?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