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名著导读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文学中外名著导读导读一:西方文学经典名著西方文学中有许多经典名著,它们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本节将为大家介绍几部西方文学中的经典名著。
1.《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内特为视角,描绘了19世纪英国贵族社会的婚姻观念和社会风气。
通过描写班内特家五个姐妹的婚姻经历,展现了社会等级、经济地位和个人品德对婚姻的影响。
2.《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浪漫主义的杰作。
小说以15世纪巴黎为背景,以钟楼魔王卡西莫多和被他爱慕的吉普赛女郎埃斯梅拉尔达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对爱情的追求。
3.《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之一,被认为是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小说讲述了船员鲁滨逊在船只遇难后漂流到一个荒岛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生存下来并建立了自己的王国。
小说通过鲁滨逊的冒险经历,探讨了人类的生存意义和对自然的控制。
导读二:东方文学经典名著东方文学中同样有许多经典名著,它们展现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节将为大家介绍几部东方文学中的经典名著。
1.《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和封建社会的虚伪。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残酷。
2.《水浒传》《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宋江为主人公,描绘了108位好汉的英勇事迹和他们对抗封建统治的斗争。
通过描写水泊梁山上的英雄豪杰,展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3.《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孙悟空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与唐僧、猪八戒、沙僧一起西天取经的故事。
课题:第一节《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导读教学目的:1了解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方法、要求等。
2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外国文学知识。
教学重点:1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
2古希腊神话的内容及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的意义外国文学是介于外国文学史和作品选讲之间的基础学科,是各国文化交流的产物。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是《外国文学》主干课程之下的一门选修课程。
我国早在汉唐时代就与亚非国家进行交流,汉代文学影响了其他一些国家,周围国家的文化也影响了中国文化。
佛经翻译的过程中,在我国产生了严格意义上的外国文学,这就是《本生经》、《所生经》。
《本生经》是佛经中的故事集,收故事547个,作为一种宗教经典,对我国人民的思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和老庄思想互相渗透,促成了玄言诗(魏晋南北朝)的兴盛,严羽、王土慎的神韵派诗歌理论也都是在佛经影响下形成的。
晚清闭关锁国被打破,中外文学空前交流,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传入中国,著名翻译家林纾(林琴南),翻译了各国小说200多种,开了翻译外国小说的先河,为中国人了解世界作了重大贡献。
五四时期,新文化给旧文化以冲击,鲁迅、郭沫若不仅创作了大量著作,还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这些都为外国文学学科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外国文学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与我国文学相比,只是大树底下一颗幼苗,也是我国文化大合唱中的最后一个音符,这是历史的安排。
目前,世界大同,学习外国文学,研读外国文学名著,通过作品了解外国文化,以至通过文学了解其政治、经济状况,直到风土人情、心理状态等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有意义。
二、学习方法本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但更强调学生的实践,教师主要教授读书的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鉴赏,互相交流互动,并能撰写相应的赏析文字。
三、《古希腊的神话与传说》导读(一)外国文学的源头:“两希”:西方:欧美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东方:亚非文学古希伯莱——基督教文学(二)古希腊文学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三面环海、多良港——海洋文明(蓝色文明);气候温和;多产橄榄、葡萄——酒神崇拜。
1.第2题开创“随笔”这一文学形式的是()。
A.蒙田B.爱默生C.莎士比亚D.斯宾塞答案:A2.第3题()是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
A.《等待戈多》B.《恶心》C.《禁闭》D.《莫菲》答案:A 3.第4题()是萨特的“境遇剧”的代表作。
A.《等待戈多》B.《恶心》C.《禁闭》D.《莫菲》答案:C4.第11题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
A.《九三年》B.《悲惨世界》C.《海上劳工》D.《笑面人》答案:A5.第12题亨利•菲尔丁的小说()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结构最完美的作品。
A.《克拉丽莎》B.《汤姆•琼斯》C.《帕米拉》D.《劫发记》答案:B6.第16题《费德尔》的作者是()。
A.高乃依B.莫里哀C.拉辛D.狄德罗答案:C7.第32题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书名来自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段独白。
A.《哈姆雷特》B.《麦克白》C.《罗密欧与朱丽叶》D.《李尔王》答案:B8.第35题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
A.《九三年》B.《悲惨世界C.《海上劳工》D.《笑面人》答案:A9.第5题巴尔扎克“风俗研究”的分类整理方法又分为的六个场景是()。
A.私人生活场景B.外省生活场景C.巴黎生活场景D.政治生活场景E.军事生活场景F.乡村生活场景G.城市生活场景答案:A,B,C,D,E,F10.第6题拜伦的一组“东方叙事诗”塑造了著名的“拜伦式英雄”,这包括()。
A.《异教徒》B.《莱拉》C.《唐璜》D.《海盗》E.《巴西里耶》F.《科林斯的围攻》答案:A,B,D,E,F11.第7题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它主要由()两大史诗组成。
A.《埃涅阿斯记》B.《伊利昂记》C.《奥德修记》D.《变形记》答案:B,C12.第13题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辉煌的代表,一直被看作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它主要由()两大史诗组成。
1.第3题()是卡夫卡的荒诞主题的代表作。
A.《等待戈多》B.《恶心》C.《禁闭》D.《变形记》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第4题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的核心思想是()。
A.反对个人主义B.宣扬“幸福在人间”C.倡导英雄主义D.宣扬封建迷信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3.第5题“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中的句子。
A.《云雀》B.《西风颂》C.《麦布女王D.《解放了的普洛米修斯》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4.第6题戏剧()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戏剧的胜利。
A.《九三年》B.《悲惨世界C.《海上劳工》D.《欧那尼》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5.第7题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书名来自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段独白。
A.《哈姆雷特》B.《麦克白》C.《罗米欧与朱丽叶》D.《李尔王》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6.第9题亨利·菲尔丁的小说()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结构最完美的作品。
A.《克拉丽莎》B.《汤姆·琼斯》C.《帕米拉》D.《劫发记》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7.第10题玛丝洛娃是( )中的人物。
A.《舞会之后》B.《教育的果实》C.《复活》D.《黑暗的势力》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19题拉斯科尔尼科夫是( )中的人物。
A.《群魔》B.《少年》C.《罪与罚》D.《白痴》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9.第44题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
A.一出阴沉的喜剧B.一出乐观的喜剧C.一出乐观的悲剧D.一出阴沉的悲剧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0.第45题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A.阿那克瑞翁B.品达C.荷马D.萨福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11.第46题《巴马修道院》的作者是()。
西方文学名著导读与深度解析西方文学名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几部西方文学名著进行导读与深度解析,带领读者一同领略其中的魅力。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风貌,让读者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小说主要讲述了伊丽莎白·班内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伊丽莎白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的存在,以及人们对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追求。
奥斯汀以幽默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虚伪,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现实。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主线,通过七代人的故事展示了一个虚构的马奇亚多镇的历史变迁。
马尔克斯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将现实与幻想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他们的命运交错纠葛,展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
通过对时间、孤独、爱情等主题的探讨,马尔克斯向读者传递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青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视角,描绘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成人世界的反叛。
霍尔顿在纽约的冒险经历中,他对虚伪、不真实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小说以幽默而又深沉的语言,勾勒出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和对人生的思考。
塞林格通过霍尔顿的内心独白,让读者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引发对真实与虚假、成长与困惑的思考。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
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托尔斯泰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入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1.谈谈你对外国文学名著导读这门课程的认识500字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是一门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
本课程全面简要地介绍日、俄、法、英、美等国家的文学发展脉络,点评其经典作品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并透过文学文本及其作家了解异域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感情和风土人情。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础的文学欣赏和批评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习外国名著导读,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机会去接触更多有关外国文学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我本来是缺少读文学的热情的,但是这门课程却点燃了我的热情。
跟着老师学习几个月以来,老师的激情深深的感染了我们每一位学生,感觉我们的心灵接受了一次外国文学与文化的洗礼,真是受益匪浅。
学习古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让我们从文学中对外国历史有了一个深度的了解;学习但丁的《神曲》让我们了解了关于宗教的点点滴滴,;学习《哈姆雷特》,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莎士比亚大师以及他的写作风格,而且也让我们学会了认识自己。
不同的名著,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西方思想家的智慧熏陶,这些名著都是前人思想智慧的结晶,学习着这些智慧的结晶,我们会不断的发现一个又一个惊喜,在这些惊喜中,我们自身的思想也得到不断的扩充,不断的提高。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第一篇: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单项1.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
A.《九三年》2.“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中的句子。
B.《西风颂》3.戏剧()的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戏剧的胜利。
D.《欧那尼》4.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有“悲剧之父”之称号。
B.埃斯库罗斯6.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有“舞台上的哲学家”之称号。
C.欧里庇得斯5.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有“戏剧界的荷马”之称号。
A.索福克勒斯5.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书名来自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段独白。
B.《麦克白》6.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D.萨福7.《巴马修道院》的作者是()。
A.司汤达8.()是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之作。
A.《等待戈多》9.()是萨特的“境遇剧”的代表作。
C.《禁闭》3.()是卡夫卡的荒诞主题的代表作。
D.《变形记》2.“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的作品是()。
B.《百年孤独》4.但丁最早的一部作品是题为()的诗歌和散文合集。
B.《新生》5.《费德尔》的作者是()。
C.拉辛7.开创“随笔”这一文学形式的是()。
A.蒙田8.桃丽娜是()中的人物。
D.《伪君子》8.玛丝洛娃是()中的人物。
C.《复活》2.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中的人物。
C.《罪与罚》4.欧洲文学中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形象的是小说()。
A.《勒内》8.亨利•菲尔丁的小说()被誉为英国小说中结构最完美的作品。
B.《汤姆•琼斯》多项9.弥尔顿的三大诗作均取材于《圣经》,它们是()。
A.《失乐园》B.《复乐园》D.《使徒行传》10.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是()。
C.索福克勒斯D.欧里庇得斯E.埃斯库罗斯11.欧里庇得斯创作的代表作有()。
B.《美狄亚》D.《特罗亚妇女》12.意识流小说流行于20世纪20——40年代的法、英、美诸国,主要代表作家有()。
外国文学名著概论“欧美文学”是指欧洲和美洲地区的文学,由于欧美各国在文化传统上有明显的统一性与相似性,因而通常又称为“西方文学”。
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艺理论和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
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有旧神和新神之分。
命运是注定的,人是抗拒不了的。
抗拒不了命运,但是这并不影响希腊人的生活态度,他们仍然积极明朗欢快地生活着。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
从神的形象看神人同形同性,主要神祗都经历了相当彻底的“人化”。
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诸神也样样具备。
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和感受。
所以,希腊神话是人话。
马克思赞美说:古希腊的神话和艺术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美丽的诗,具有永久性的魅力。
代表作品有:《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等等。
在某种意义上说,希腊哲学的精神是一种乐观主义的悲剧精神,它的主题是命运、必然性和规律,不过在命运面前,希腊人不是消极的,他们对现实生活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形成了崇尚知识的理性主义和人文精神。
基督教哲学则正好相反,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中、古时代的人们逃避、抛弃和否定了现实生活,以否定现实的方式谋求灵魂的救赎,视人间为走向天国的“天路历程”,试图通过信仰上帝使灵魂得到永生。
因此,他们对现实生活采取了悲观主义的态度,而对来生来世却采取了乐观主义的态度。
人文主义文学针对中世纪教会压倒一切的思想主流、教会以神为宇宙中心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人是宇宙的中心的学说:认为人是压倒一切的中心思潮。
对“人”的肯定,构成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提倡人权人性,反对神权神性。
中世纪神学和宗教统治一切,神权与神性具有至高无尚的地位。
人文主义者则用人性来反对神性,他们竭力提倡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
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人文主义者对教会的禁欲主义进行了全面的反击。
他们热情地歌颂现世生活,认为现世生活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
讴歌理性才智,反对蒙昧主义。
中世纪封建社会推行蒙昧主义,其核心是以愚民政策维护封建制度与其经济秩序。
人文主义者与教会针锋相对,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
他们大声急呼:“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快乐的源泉”……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
针对当时中世纪各自为政、诸侯战乱、闭关自守的纷争局面,人文主义者提出了“反割据、求统一”的政治要求。
由于当时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顺乎历史潮流的,所以人文主义者所主张的国家统一的理想也具有进步意义。
启蒙文学启蒙文学是18世纪西方文学的主潮。
基本特征:(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
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论性和分析性。
(2)塑造新人物。
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
(3)创作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
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
举例《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
他有才华,有热情,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工作。
但是,社会却是丑恶的:庸俗麻木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保守腐败的官场……这一切就像一张无形的灰暗的网,罩在维特的心头。
他不断地与之冲突、逃避,性格也日甚一日的内向和忧郁。
他逃离城市的庸俗与烦闷,来到了乡村,在大自然的怀抱和淳朴的民风中得到了短暂的安慰;他同绿蒂一见钟情,但面对她及其未婚夫,只能给他再添上一层精神苦闷。
于是他回城到外交部门工作,可又受到上司的歧视和贵族的当面侮辱,他再次逃离城市,又回到绿蒂的身边。
面对已婚的绿蒂,他更陷入嫉妒的忧伤。
最后,他感到无处可逃,生命已无价值,精神崩溃,饮弹自尽。
《维特》这本书主要是在描写感情过程中描写主人公对自然和生活的健康的爱,对世俗社会由衷的革命性义愤。
维特恼恨社会的偏见、社会的清规戒律、社会对天才的恐惧,维特就是被这些偏见清规戒律杀死的。
浪漫主义文学浪漫派是反对古典主义,它是在反对古典主义的斗争中登上历史舞台的,把它和古典主义作一对比,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主张。
对历史动力的认识:古典主义是一元的,它强调在整个宇宙中,有一个太阳作为中心,所有的星球都是围绕太阳旋转的。
自然界是如此,社会也是如此,而浪漫派认为历史动力应该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发光的小太阳,不能说谁围绕谁来旋转。
对待理性的态度:古典主义崇尚理性、崇尚道德;浪漫派鼓吹非理性,鼓吹反抗传统道德,强调唯美。
文学艺术的目的:古典主义强调文学要起到道德劝善的作用,而浪漫派认为文学不应该强调文学有服务于客观世界的目的;在人物方面,古典主义强调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应该是高贵的、近乎完美的,一般来说应该是君主、大臣,或者至少是贵族,总之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而浪漫派在主要人物的塑造上喜欢一些畸形的、特殊的、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在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强调严整、典雅,而浪漫派比较强调多样、出新,特别对诡橘、华丽的形式情有独钟;在文学语言方面,浪漫主义恰恰反对古典主义的所谓规范化,强调出新。
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偏重于对现实的描绘,力图冷静客观真实展示生活画面,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现实主义文学不是醉心于描写非凡的人物,杜撰非凡奇异的故事,而是冷静的观察和客观的描绘社会现实,抨击社会弊端和实证哲学,剖析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社会罪恶的根源,主张文学要像镜子那样如实反映现实,力避主观性。
在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用具有典型性的细节来表现时代的或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从而达到艺术的真实。
例如《简·爱》:简·爱是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
她不愿放弃做人的尊严,敢于反抗傲慢无理和专制自私的男人,不愿意接受以男性为中心的妇女观,不作“家里的天使”。
她对爱情有独特的理解,认为爱情的前提不是门第,不是金钱,而是人格的平等。
尽管简·爱只是一个“矮个子,脸色不佳,不好看”的女孩子,但她却具有伟大的人格力量。
简·爱的出现,标志着欧洲文学史上新女性的诞生。
吉尔伯特和古芭立足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并运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重新解读了《简·爱》,她们指出:“《简·爱》是一部弥漫着愤怒的、从逃脱中找到健康与健全人性的安格利亚狂想曲。
”简·爱的人生经历就是从形成双重人格意识和人格分裂到靠自身的力量治愈分裂创伤的历程。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的混乱、战争的恐怖、社会道德的衰落,使人们深感失望与不安,作为西方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观念开始崩溃。
尼采提出的“上帝死了”、“打倒偶像”、“一切价值重估”等口号,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
他们不再坚守传统的理性原则,不相信人道主义的理想,也不寄希望于“理性王国”的实现,而是站在生命本体论的立场,思考世界与人类的前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认为现有的文化传统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有悖于人的生命欲求、人的价值的实现,应予摈弃。
现代主义作家在“一切价值重估”中批判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也批判了西方的传统文化观念。
因此,如果说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偏重于社会批判、经济批判的话,那么,现代主义文学则更倾向于文化批判。
但是,现代主义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批判也有走极端的现象,表现出了虚无主义的倾向。
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异化主题。
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现代主义文学倾向于文化批判,本质上是基于对文化的反思,来进行人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
人类创20世纪高度发展的西方现代文明使人处于严重的异化之中。
现代主义文学对文化与文明的批判,异化就成了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
这种异化主题,主要从自然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我的关系4方面表现出来。
现代主义与自己的“对立面”现实主义也有所承袭。
在继承19世纪的文学传统时,还超越了它的局限性。
对传统文学的超越集中体现在文学真实性原则的增变。
现代主义作家认为,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作家们所描绘的现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真实。
我们说我们非想说,我们做我们非想做,我们说话是为了掩饰自己,做事是为了给别人看,只有无意识才是真实的,艺术家的根本任务是表现主观意义上的超现实的真实。
现代主义文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的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第二个时期的主要流派有: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表现主义文学“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主张文学不应再现客观现实,而应表现人的主观精神和内在激情,表现作家透过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质,因而对事物外在形态的精确描绘毫无意义。
表现主义文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主观的自我表现。
反对对外界现象作细致入微的观察,认为外界现象的存在,是由人的感觉所决定的,它本身并无什么规律可言,所以研究它没有意义。
他们提倡“自然隔离”,以反对自然主义和印象主义的“自然接近”。
(二)在表象与本质的关系上,表现主义主张突破表象,直接表现本质。
但是,这个“本质”,并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内部联系,而只是创作者的主观感觉、意念、体验。
它是一种直觉的东西,要接近它,不需要依赖于一般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程序。
因此,逻辑和语法往往是不必要的。
由于直接表现本质和传达主观感觉的需要,表现主义的语言常常失去常规,极度的夸张,形象的变形,大段的内心独白,即所谓“原始语”,是他们最惯于使用的艺术手段;在戏剧中,则常常出现乖戾和疯子一般的动作,莫名其妙的对话,以至呓语和嚎叫等等。
(三)在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上,表现主义不注意单个人的特征,而注重表现全人类的普遍的东西。
他们的创作常常涉及重大题材,反映与人类命运有关的事情,比如战争、和平、劳动、解放以及人的各种处境等等;写人,则总是一般的人,往往不表明人物的姓名、年龄.外貌.出身等。
卡夫卡作品的主人公的最常见的名宇是K,它实际上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
总括上述,表现主义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表现抽象的品质和精神。
自文艺复兴始,欧美的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启蒙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文学现象,形成了流派更迭、思潮相继的发展模式,而这些思潮流派的深层始终蕴含和贯穿着深沉而深进的“人”的母题。
对人的自我生命之价值与意义的探究,是西方文化的传统,也是西方文学演变的深层动因。
西方文学的每一个层面都透射着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