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机技术参数对比表
- 格式:pdf
- 大小:106.13 KB
- 文档页数:2
太帅了有木有?中美俄未来隐身轰炸机设计对比太帅了!有木有?中美俄未来隐身轰炸机设计对比作为后苏联时代军事现代化计划的一部分,俄罗斯正在研制一款被称为PAK-DA的新型战略轰炸机。
与美国远程打击轰炸机一样,关于PAK-DA的具体细节公布得很少。
不过,近日一段PAK-DA轰炸机的模拟动画出现在网络上,画面中这款轰炸机采用隐形亚音速机翼设计。
据悉,PAK-DA轰炸机将通过利用先进材料和其他技术实现一定的隐身性能,而不是实现全向、多频段的隐身。
据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负责人介绍,PAK-DA战略轰炸机的研发工作在2014年年初就已经开始,预计将于2019年首飞,2023年完成新飞机的运行测试。
这与美国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联合研发的下一代轰炸机时间基本一致,俄罗斯同时对外界宣称PAK-DA轰炸机的采购将超出100架,力争在2040年后替代所有的图-95MS和图-160型轰炸机PAK-DA的设计与此前俄罗斯轰炸机的设计不一样,比如图-22M轰炸机和图-160轰炸机,这两款轰炸机都是依靠超音速来保证其生存能力。
俄罗斯最新曝光的PAK-DA轰炸机方案俄罗斯最新曝光的PAK-DA轰炸机方案俄罗斯最新曝光的PAK-DA轰炸机方案2016年2月,美国空军日前召开发布会,首次公开下一代远程轰炸机项目LRS-B的最终方案,并向全军征集绰号。
该轰炸机代号为“B-21”,采用了B-2轰炸机制造商诺斯洛普·格鲁门公司的设计方案,而波音洛马的轰炸机方案被淘汰。
此前,美国防部授予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发展下一代隐身轰炸机LRS-B项目合同。
目前LRS-B轰炸机的实际样机会具体是什么样子还只有想象图。
不过网上搜索“美国轰炸机”,却可以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照片。
不甘于被这个新计划排除在外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也迅速的设计了新的“快速战区攻击轰炸机”,这一概念是基于其YF-23设计方案,YF-23飞机在与F-22竞争美国空军先进战术战斗机项目时落败。
F-18“大黄蜂”战斗机(F-18 Hornet,编号亦作F/A-18)是美国诺斯罗普公司为美海军研制的舰载单座双发超音速多用途战斗第四代战斗/攻击机(国际第四代战斗机标准),它也是美国军方第一种兼具战斗机与攻击机身份的机种,基于这个原因,作为美国海军最重要的舰载机,F-18的用途广泛,它既可用于海上防空,也可进行对地攻击。
该机于1978年首飞,1983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2006年7月28日F-14“雄猫”战斗机退役后,F-18成为美国航空母舰上唯一的舰载战斗机。
中文名称F/A-18 “大黄蜂”战斗攻击机英文名称F/A-18 Hornet Fighter/Attacker研制时间1978年11月18日服役时间1983年1月7日国家美国制造方麦道/波音/诺斯洛普公司乘员1人(A型/C型);2人(B型/D型)产量1,458架以上目录1发展沿革2技术特点▪机载武器3性能数据4衍生机型▪F/A-18A“大黄蜂”▪F/A-18B“大黄蜂”▪F/A-18C“夜攻大黄蜂”▪F/A-18D“大黄蜂”▪F/A-18E/F“超级大黄蜂”▪F/A-18G“咆哮者”▪F-18 “沉默大黄蜂”5实战情况6装备情况7重要事件1发展沿革研发背景1975年1月13日,由诺斯罗普公司设计的YF-17在 ACF((Aerial Combat Fighter,空战战斗机)项目中被对手通用动力的 YF-16 击败,F-18飞行图[1]原因是 YF-16 的速度比 YF-17 略快,且其安装的 F-100 发动机已被 F-15 采用,可降低维护费用。
YF-16 即是后来大名鼎鼎的 F-16 战斗机,产量超过4500架,至今仍未停产。
失去了美国空军 ACF 合同之后,诺斯罗普公司原本打算就此打住,但美国海军对新战机的需求又使 YF-17 获得了一线生机。
因为70年代初,“雄猫”项目遭遇研发困难,成本不断超支,于是美国海军启动了VFAX(Naval Fighter Attack Experimental,舰载战斗攻击机)项目。
图160轰炸机,号称美丽的白天鹅,有何本
领竟可以空中戏谑f35?
图160轰炸机,号称美丽的白天鹅,是中国空军的一款先进轰炸机,拥有卓越的性能和优秀的战斗能力,而且在某些方面,它还可以
空中戏谑f35。
第一步,了解图160轰炸机的性能特点。
图160轰炸机是一款双发、长航时、大型战略轰炸机,具有较高的飞行速度和大范围的打击
能力。
它采用隐身技术,可以有效地规避敌方雷达监测,降低被敌方
拦截的概率,而且拥有超远程空对空导弹,可以对迎面而来的敌机进
行攻击。
第二步,比较图160轰炸机和f35的差异。
f35是美国最先进的
第五代战斗机,其拥有强大的机动性和隐身能力,而且装备了先进的
武器和设备。
但是,与图160轰炸机相比,f35的航程和打击半径都要小得多,其飞行速度也不能与图160相比。
第三步,分析图160轰炸机可以空中戏谑f35的原因。
首先,图160轰炸机拥有先进的隐身技术和较高的飞行速度,可以更有效地规避敌方雷达监测,并且具有更远的打击范围,可以在远离敌机的情况下
对其实施空中打击。
其次,在空中,图160轰炸机可以搭载大量的武
器设备,并且拥有先进的导航和通信系统,可以更快地获取情报和指
挥作战。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图160轰炸机是一款性能卓越、拥有
先进技术和优秀战斗能力的先进战机,其可以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f35,但两款战机各自适用于不同的作战环境和任务需求,我们应该根据实
际情况来选择使用不同的战机。
世界八大现役轰炸机一览,B-2依旧是最先进的本期一起来了解一下世界8大轰炸机,其中美军的B2隐形轰炸机,仍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8、苏-24“击剑手”战斗轰炸机苏-24的北约代号为“击剑手”,也被通称为“苏霍伊苏-24”,是由前苏联在上世纪60年代期间所研制的一种双座战斗轰炸机,并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超音速飞行、以及变后掠翼能力,苏-24在64年进行设计工作,68年设计出原型,70年进行首飞,最后在74年进入苏联空军服役,除此之外,也出口到中东、非洲等地区,苏-24搭载了当时苏联最先进的数字化攻击瞄准系统和航电系统,在飞行时还能切换后掠翼模式,它能以1马赫的速度低空突防,或者以1.3马赫的速度高空突防,苏-24也能搭载各类武器,包括空对空导弹、空对地导弹、航空制导炸弹、火箭弹甚至“核弹”,在高空中也能与战斗机进行空中格斗,在70年代算是比较优秀的战斗轰炸机。
苏-24的动力部分搭载两台P-29-300双转子加力涡喷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8300公斤,加力推力能达到12500公斤,最高飞行速度每小时1654公里,也就相当于1.35马赫,机身内部燃料箱可承载9000公斤的燃油,上面还带有可伸缩式软管系统,既能在空中通过加油机补充燃料,必要时还可以为旁边的友军战机补充燃油,在进行远距离任务时,机翼下面还可携带4个额外的1250升副油箱,苏-24的最大航程能达到2775公里,作战半径为700公里。
苏-24机身全长22.53米,全翼展开17.64米,机翼后掠为10.37米,高度6.19米,机翼面积为55.2平方米,空重22.3吨,最大起飞重量43.75吨,机组成员为2人,在武器部分,在机头前部配有一门GSH-6-23型23毫米6管机炮,机翼两侧共带有8个武器外挂点,可搭载4枚KH28反舰导弹或KH23制导导弹,自卫武器还能选配两枚R-60红外近距离空对空导弹,还可装备各类型的制导炸弹,以及各类火箭弹等。
7、轰-6“獾”轰炸机轰-6是我国空军服役时间最长的轰炸机,它的原型是前苏联的图-16中型轰炸机,我们曾在上世纪50年代期间引进了这个机型,然后在60年代期间对图-16进行仿制研究,在它的基础上就仿制出了轰-6型轰炸机,在68年定型,69年加入空军服役,并到至今,轰-6系列仍在不断改进,并一直处于服役状态,未来还将继续服役下去。
轰炸机为什么被称为“空中堡垒”?
轰炸机的载弹量很大,多是亚音速飞机,能投掷包括常规炸弹、鱼雷、核弹在内的各种炸弹,也能发射空对地导弹。
轻型轰炸机载弹3~5吨;中型轰炸机载弹5~10吨;重型轰炸机载弹10~30吨。
轰炸机的威力惊人,美国的B-52飞机,能在几秒钟之内投下100多枚炸弹,破坏范围可达长1 500米、宽400米,轰炸形成的弹坑间隔约为15~20米左右,弹坑的直径6~7米,深约3米。
几架轰炸机投下数十吨的炸弹,就能把一个中小城市炸毁。
轰炸机投弹方式主要有低空投弹、中空俯冲投弹、高空水平轰炸等。
美国的B-1、B-2A、B-52,俄罗斯的图-26等都是现在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轰炸机。
美国B-52轰炸机。
概述B-17轰炸机,是二战初期美军的主要轰炸机,波音公司制造,共生产12700架。
它拥有13挺重机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飞行堡垒”。
虽然B17航程短,但它有较大的载弹量和飞行高度,并且坚固可靠,常常在受重创后仍能“晃晃悠悠”的飞回机场,因此挽救了不少机组成员。
[1]编辑本段参数主要性能:b17类型:重型轰炸机成员:10人(5名机枪手)武器:13 X 12.7mm载弹量:8 吨长:22.66 m高:5.82 m翼展:31.65 m全重:25 吨发动机:4 X 1200马力航程:2979公里巡航速度:273 公里/小时最大速度:483 公里/小时高度:10,667 m波音(Boeing)B-17飞行堡垒也许是二战中美国制造的最著名的重型轰炸机,她的声望远超过了生产数量更多的同袍:联合公司的B-24解放者。
美国一共生产了12,677架B-17,到1944年8月,美国陆军航空军(USAAF)至少已有33个B-17轰炸机大队部署在海外作战。
编辑本段研发飞行堡垒的起源一直可以追溯到1934年,当年2月美国陆军航空队(USAAC)提出了一种能装载2,000千克炸弹以322公里的时速飞行8,045公里的轰炸机的设计招标,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新的轰炸机将可以横越美国东西两个大洋。
这项招标被称为“A计划”,偏重于可行性研究,但是如果设计被证明是成功的话,军方会订购生产型样机。
马丁(Martin)飞机公司和波音提交了初步设计。
马丁的设计在进入实质阶段前出局,波音的设计(Model294)赢得了制造一架样机的合同,军方指定型号XBLR-1(ExperimentalBomber-LongRange之缩写),后改为XB-15,在设计过程中,波音获得了制造四发飞机的丰富经验。
通过XB-15,USAAC认识到“A计划”性能指标脱离实际,于是降低了要求。
在1934年5月,USAAC开始了第二次招标,这次要求是:能够装载907千克炸弹以322公里的时速飞行3,218公里的多发轰炸机。
二战中德国的重型轰炸机•二战中,纳粹德国军队以“闪电战”为指导思想,空军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直接或间接支援陆军和海军,所以德国不像英美那样重视重型轰炸机的发展,而是集中精力发展中型和轻型轰炸机。
因此,尽管德国的航空工业水平在二战期间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其重型轰炸机的发展仍然非常有限(至少在产量和投弹量这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上是如此),不用说与美国相提并论,甚至比英国都差之甚远。
亨克尔He 177 、He 274 和He 277He 177 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唯一成批量生产的重型轰炸机,一共制造了1,094 架。
尽管产量不算太小,但由于设计和使用思想上的错误(德国空军部和航空技术局要求其在保持水平轰炸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以60 度角进行俯冲轰炸的能力),使得该机没有发挥重型轰炸机应有的作用。
此外,动力装置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He 177,由于该机使用的DB606 发动机是由两台DB601 发动机合成的,而该发动机一直在可靠性上存在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该机结构超重、发动机经常起火。
在西线,He 117 主要用于对英国的报复性轰炸,其次是挂上FX1400 滑翔制导炸弹和Hs 293 反舰导弹等武器执行反舰攻击以及海上巡逻任务。
在东线,该机主要用于夜间轰炸,但也执行反坦克和对地支援任务。
He 274(原He 177A-4)是由He 177A-3发展而来的高空轰炸机,虽然德国空军对其不感兴趣,但亨克尔公司仍在法国舒斯尼斯的法曼工厂继续发展。
二战结束后,该型机仍在法国生产并使用到1953 年。
He 277 则是He 177B-0 的发展型,装有四台1,750 马力的DB603A 发动机,一共制造了8 架。
He 177A-1三面图,这是该机的第一种正式生产型He 177A-5 侧面涂装表1:He 177 的两种主要机型性能对比战后法国空军使用的He 274,该机在法国称为AAS.01A 型轰炸机He 277 远程轰炸机•容克斯Ju 290 和Ju 390Ju 290 由Ju 90 运输机发展而来,准备用于取代Fw 200“秃鹰”,但由于生产能力所限,仅仅制造了65 架(实际投入使用的更是只有大约20 架,而Fw 200 共生产了276 架)。
【资料整理】侵华战争期间的日军轰炸机一、Ki-1九三式重型轰炸机研发背景:九三式重型轰炸机是三菱公司在日本从德国引进的容克K37双发轻型轰炸机大型化后的产物,日本人终于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仿制了,要求采用全金属下单翼飞机。
性能简介:九三式重型轰炸机在侵华战争初期是日本轰炸机的主力机型,但是由于速度低,加上本身出动率低,陆军对九三式重型轰炸机非常不满意,于是提出了新轰炸机的招标计划,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九七式重型轰炸机。
技术参数:最大速度:220千米/时;重量:8100千克;航程:1100千米;乘员:4人;输出功率:2×691千瓦;载弹量/对地攻击武器:1000千克炸弹,3×7.7毫米MG机枪。
- . -考试文档---------------------------------------------------------------------------------------------------- - . -考试文档-二、Ki-2九三式双发轻型轰炸机研发背景:九三式双发轻型轰炸是三菱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应日本陆军的要求开发的一种轻型轰炸机,盟军方面代号“路易斯”。
Ki-2的原型机K37于1933年首飞,首飞后三菱方面修改了机身外形,大型机翼保持不变,但增设了副翼投入生产。
三菱总共生产了113架本机,川崎方面生产了13架本机。
性能简介:九三式双发轻型轰炸机是三菱公司按许可证生产的容克S36双发轻型轰炸机日本版本。
机身采用波纹铝结构,下单翼结构。
九三式双发轻型轰炸机是日本侵华战争早期的主力轻型轰炸机。
但是1937年新的九七式服役后,马上就被新的轰炸机取代,被打发去滨松陆军飞行学校做轰炸教练机使用。
总产量174架。
技术参数:最大速度:255千米/时;重量:4550千克;航程:900千米;乘员:3人;输出功率:2×441千瓦;载弹量:500千克。
- . -考试文档-- . -考试文档----------------------------------------------------------------------------------------------------三、Ki-3九三式单发轻型轰炸机研发背景:该机由川崎公司开发,由于和三菱的九三式双发轻型轰炸机同年被陆军采用,所以为了区别,就在名称里加了双发和单发。
A ATTACK 攻击机F FIGHT 战斗机B BOMB 轰炸机美军飞机型号分类:A-攻击机A-4 A-6 A-10B-轰炸机型号B-17,波音公司设计,重型轰炸机发动机4发,莱特R-1820活塞发动机,1200马力航程1850英里(2979 公里)巡航速度170英里(273公里)/小时最大速度300英里(483公里)/小时升限35000英尺(10667米)总重55000磅(20吨)最大载弹17600磅(8吨)长度74英尺(22.7米)翼展103英尺(31.7米)机组人员10人,机长、副驾驶、机械员、投弹手、通讯员和5名机枪手。
价格约20万美元(1942)B-24“解放者”轰炸机是美军在二战中的一种主力轰炸机。
主要性能(D型)类型:重型轰炸机成员:8—10人武器:10 X 12.7mm载弹量:6 吨长:20.22m高:5.46m翼展:33.53m总重:27.7 吨发动机:4 X 1200 马力航程:5152 公里巡航速度:281 km/h最大速度:487 km/h高度:8534 m型号B-25J制造商北美公司发动机2发,莱特R-2600活塞发动机,每发1700马力航程1350英里(2173 公里)巡航速度230英里(370公里)/小时最大速度272英里(438公里)/小时升限25000英尺(7619米)总重28460磅载弹3000磅+18挺0.5英寸机枪长度52.1英尺(16.13米)翼展67.7英尺(20.6米)机组人员5人:机长、副驾驶、投弹员兼领航员、通讯员兼机枪手、机枪手B26“掠夺者”类型中型轰炸机成员7 人武器11 X 12.7 mm载弹量2 吨长17.09 m高 6.20 m翼展21.64 m重18.3 吨发动机2 X 1920 马力航程1771 km巡航速度348 km/h最大速度458 km/h高度6034.7 m机高:14.25公尺最大离陆重:185970公斤最高时速:705公里上升能力:13725公尺续航能力:15000公里(B-29)一般规格- 乘员: 10: 机师, 副机师, 飞行工程司, 轰炸手, 领航员, 无线电员, 侧炮手(二人), 上方炮手, 尾炮手- 长度: 99 呎0 吋(30.2 米)- 翼展: 141 呎3 吋(43.1 米)- 高度: 27 呎9 吋(8.5 米)de:Boeing B-29- 空载重量: 74,500 磅(33,800 公斤)- 满载重量: 120,000 磅(54,000 公斤)- 最高起飞重量: 133,500 磅(60,560 公斤)- 发动机: 4×莱特R-3350-23 超级增压星形发动机,每个2,200 匹马力(1600 千瓦) 性能- 最高速度: 每小时357 英里(574 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 每小时220 英里(350 公里/小时)- 作战续航距离: 3,250 英里(5,230 公里)- 运输续航距离: 5,600 英里(9,000 公里)- 实用升限: 33,600 呎(10,200 米)- 爬升: 900 呎/分钟(270 米/分钟)- 翼面负载: 69.12 磅/呎²(337 公斤/米²)- 功率/重量比: 0.073 匹/磅(121 瓦/公斤)B-32统治者动力装置:4具2,200马力莱特R-3350-23A双旋风18缸空冷星形发动机,每具发动机装备有两具涡轮增压器。
B-2轰炸机采用翼身融合、无尾翼的飞翼构形,机翼前缘交接于机头处,机翼后缘呈锯齿形。
机身机翼大量采用石墨/碳纤维复合材料、蜂窝状结构,表面有吸波涂层,发电机的喷口置于机翼上方。
这种独特的外形设计和材料,能有效地躲避雷达的探测,达到良好的隐形效果。
B-2轰炸机有三种作战任务:一是不被发现地深入敌方腹地,高精度地投放炸弹或发射导弹,使武器系统具有最高效率;二是探测、发现并摧毁移动目标;三是建立威慑力量。
B-2轰炸机细分为三种型号。
“布洛克10”型,最多能携带16枚B-83型核炸弹和16枚MK84型常规炸弹,巡航速度0. 8马赫,升限19240米,航程11675公里,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则航程超过18500公里;“布洛克20”型,最多能携带16枚B-61核炸弹,有携带防空区外对地攻击导弹的能力,还可携带36枚集束炸弹及16枚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制导的炸弹,并具有某些自动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布洛克30”型,最多能携带80枚MK80炸弹、36枚M117炸弹、80枚MK62炸弹、16枚联合正面攻击炸弹,还可携带8枚防空区外攻击导弹,具有全自动完成飞行任务的能力。
B-2隐身轰炸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78年,1989年最确定的采购计划包括1架原型机和132架作战型飞机(其中5架是由原型机改装的)。
总费用达600亿美元(1989年币值),平均每架 4.5亿。
隐身B—2A轰炸机机身长21.03米,高5.18米,翼展为52.43米,最大载弹量22680公斤。
机上装有4台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出产的F118—GE—100型涡扇发动机。
飞机在空中不加油的情况下,作战航程可达1.2万公里,空中加油一次则可达1.8万公里。
每次执行任务的空中飞行时间一般不少于10小时,美国空军称其具有“全球到达”和“全球摧毁”能力。
B—2A集各种高精尖技术于一体,更因隐身性能出众,被行家们誉为“本世纪军用航空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B—52轰炸机的雷达反射截面为1000平方米,米格—29为25平方米,B—lB为不足l平方米,而B—2A只有不到0.1平方米,仅仅相当于天空中的一只飞鸟的雷达反射截面,这就使一般雷达很难发现它。
战斗机基本参数战机分类按用途,可分为制空战斗机和多用途战斗机两大类;按重量,可分为重型和轻型两种。
广义上还包括专门用于国土或地区防空的截击机和对空对地两用的战斗轰炸机。
发展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法国率先把地面机枪装在飞机上用于空战,随后出现了专门的战斗机。
这期间的战斗机多是双翼木质结构,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主要武器为机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战斗机的结构发展为单翼全金属结构,机上装机枪或航空机关炮,机内装有无线电通信设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活塞式战斗机的飞行速度为750千米/时,升限12000米。
较著名的战斗机有美国的P-51、英国的“喷火”、苏联的拉-7、德国的Fw.190和日本的“零”式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喷气式战斗机开始投入使用,如德国的Me-262,速度达到900千米/时左右。
20世纪50年代初,喷气式战斗机已基本取代活塞式战斗机。
到60年代,喷气式战斗机的最大速度为M2.0左右,实用升限接近20000米,并开始装备空空导弹,机载设备日趋完善。
较著名的战斗机有美国的F-104、F-4,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法国的“幻影”Ⅲ等。
70年代,根据多次局部战争的经验研制出一批机动性好、格斗能力强的战斗机,如美国的F-15、F-16,法国的“幻影”2000,苏联的米格-29、苏-27等。
这些飞机均已大量装备部队。
80年代以后,新型战斗机已试飞或装备使用的有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联合研制的“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39“鹰狮”、俄罗斯的苏-37和美国的F/A-22、F-35等。
这类战斗机的共同特点是布局新颖,发动机推力超过飞机重量,放宽静稳定度、火力和机动能力强,起降滑跑距离短,F/A-22还具有隐身特性和不开加力进行超声速巡航的能力。
中国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建立起生产歼击机的航空工业。
1956年7月,歼-5歼击机试飞成功。
1958年,歼-6歼击机首次试飞。
1966年,开始生产歼-7歼击机。
二战时期的一些黑科技(战斗机,轰炸机和直升机)战斗机:一、Me262喷气战斗机(德国)研发背景:Me-262“飞燕”是德国梅塞施密特飞机公司在二战末期为德国空军制造的一种喷气战斗机。
该机于1944年夏末首度投入实战,成为人类航空史上第一种投入实战的喷气机,与同一时期英国制造的流星式喷气战斗机(Gloster Meteor)齐名。
性能简介:由于德国被不断轰炸,所以Me262生产都被移到一些不起眼的工厂中进行,有时甚至在树林中生产。
德军也开始建设一座巨大和受到严密保护的地底工厂,让Me262生产能够不受轰炸影响,无间断地进行,但到战争结束时仍未建成。
除了德国以外,因为轴心同盟关系因此德国对日本提供了Me262的设计图,日本获得之后制造出“橘花”攻击机和“火龙”战斗机,但直到日本战败投降为止并未服役。
技术参数:空重:3800千克;类型:单发单座喷气战斗机;武器装备:30毫米MK108机炮×4;发动机:Jumo004B-1发动机;最大速度:870千米/时;最大航程:1050千米。
二、He162喷气战斗机(德国)研发背景:He162战斗机是德国于二战时第二架量产的喷射战斗机,期望以简单的设计大量生产,配合低飞行训练时间的飞行员拦截美国的轰炸机群,因此又有“国民战斗机”的昵称,参与了“火精灵”计划。
第一架原型机He162V1于1944年12月底以前试飞,而第一批1000架将于1945年4月生产完毕,同年5月时每个月的产量要提升至2000架。
1945年3月26日1架由飞行员格哈德驾驶的He162遇上1架落单的英军“台风式”战斗机,但由于方向舵故障而未能把其击落。
性能简介:飞机的重量很轻、结构简单、尺寸较小。
机身为钢管构架,外蒙铝皮;机翼除以55度下反的翼梢外,均为木质结构,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也为木质结构;但装备了当时罕见的弹射座椅,以避开发动机进气口逃生;采用前三点式起落架。
技术参数:空重:1750千克;类型:单发单座喷气战斗机;武器装备:20毫米MK151机炮×2;发动机:BMW003E-1发动机;最大速度:890千米/时;最大航程:620千米。
轰10 隐形战略轰炸机基本资料空重:47880-52912 千克,长:24.03 米,,高:4.51 米,翼展:65.27 米,最大载弹量:25254 公斤巡航速,度:1.1 马赫航程:13328 公里,最大起飞重量:205740 千克。
武器系统:核弹,常规炸弹, 集束炸弹,巡航导弹,空空导弹。
雷达反射截面:小于0.2 平方米。
而中国目前已经在试验一种类似美国“飞马M”空射火箭的武器,他是类似于AGM109G 的空射型巡航导弹。
可以在战区外实施突击打击。
而中国将在今后把这种导弹应用于Tu22 轰炸机。
因此,在中国与南亚国家争端的2200 海里的南部中国海域,中国将可以在空中战略打击上出现绝对威慑优势。
而对于目前东部海域与日本纷争下,中国并没有采用远程轰炸机的先兆。
而中国目前不断把大批先进战舰派驻东海。
说明中国要在海上对抗日本海军。
科洛菲尔:中国这样的举动似乎具有他自己的理由,但是,这对于平衡南亚和平局势,以及美国海空军在南亚势力存在位置十分不利。
而因此会引发新的一轮的亚洲南部军备竞赛。
而中国作为一贯的陆地王国,在2006 年开始,关注他的远洋的海域。
而且把把主要目光放在前苏联形式上的:“战略轰炸机+航母舰队”用来暂时弥补中国缺乏海外基地的窘迫。
而中国大型飞机计划。
目前至少有3 个项目在运作中,其中以早期名义命名Y10 多用途客机。
可是其中项目之一。
而中国在不断对法国航空业侵蚀中,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手段,因此,目前中国会借用这种手段来发展自主的大型飞机。
揭秘日军空袭重庆所使用的飞机作者:唐学锋来源:《红岩春秋》2016年第06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空军不是一个独立的军种,而是分别隶属于陆军和海军。
在日军对重庆实施大轰炸过程中,其陆军航空兵主力部队为第1、第3飞行团,其基地为武汉和山西运城两地。
而海军航空兵主力部队为第1、第2、第3联合航空队,其基地为武汉、孝感和宜昌等地。
为达到所谓“政略轰炸”的目的,日军陆海军航空部队都曾将最新研发的战机运用在对重庆的空袭中,企图以恐怖的手段,迫使我国军民屈服。
在重庆大轰炸期间,曾有哪些日机飞临过重庆上空,对重庆人民犯下滔天罪行?这正是笔者将一一向读者介绍的。
日军空袭重庆的主要轰炸机1 . 三菱 9 6 式陆上攻击机(G3M)三菱96式陆上攻击机,又称中攻机,是日本海军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研制的远距离岸基轰炸机,原是以海军远距离跨洋轰炸和对敌舰队决战为目的发展而来,其研制和生产均由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完成。
该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可收放起落架的单翼飞机之一,机身为全金属结构。
三菱96式陆上攻击机具有飞行速度快(与当时的战斗机飞行速度不相上下)、续航能力强、火力猛等特征,是日本海军航空队在中国战场上使用的主力轰炸机。
在日军对重庆实施大轰炸中,绝大多数空袭都是由该机型完成。
1938年2月18日,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在其队长佐多直大少佐率领下,驾驶3架三菱96式陆上攻击机首次对重庆近郊的广阳坝机场进行轰炸。
1939年5月3日,45架三菱96式陆上攻击机第一次飞临重庆主城上空,结果遭到中国空军的顽强抵抗,当场被击落2架。
该机曾配属部队有横须贺、馆山、大凑、木更津、鹿屋、高雄、千岁、美幌、元山、新竹、宫崎,第1、4、11、13、14、15、203、210、221等飞行队。
三菱96式陆上攻击机22型(G3M2)主要技术参数翼展:25米机长:16.45米机高:3.68米空重:4965公斤总重:8000公斤最大速度:348公里/小时发动机:三菱“金星”3型910马力×2升限:7480米航程:4550公里武装:20毫米机炮×1;7.7毫米机枪×2;鱼雷×1;炸弹800公斤×1,500公斤×1,250公斤×2,60公斤×12乘员:7人2.三菱一式陆上攻击机(G4M)1937年9月,日本海军以“十二式陆上攻击机”计划向三菱重工下达开发命令,拟开发96式陆上攻击机的后继机,针对其在中国战场上作战暴露出的缺失进行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