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重要的十大军事要地(DOC)
- 格式:doc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16
世界十大战略要地第一战略要地: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东临安达曼海、西接南中国海。
是连接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国际通道,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第二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位于亚洲和非洲的交界处。
苏伊士运河北接地中海、南接红海。
是连接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国际通道。
第三大战略要地: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国家巴拿马。
横穿巴拿马地侠。
大大的缩短了太平洋西岸到大西洋东岸路程,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
世界第四战略要地: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南端和非洲西北部直接,直布罗陀海峡扼守大西洋和地中海交通要到。
世界第五战略要地: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连接大西洋和北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
世界第六战略要地: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亦是唯一能进入波斯湾水域的海峡。
中东国家生产的原油需要经过这里运往全世界。
霍尔木兹海峡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世界第七大战略要地:白令海峡白令海峡位于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白令海峡北接科楚起海、南接白令海。
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世界第八战略要地:好望角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由于苏伊士运河通航能力有限,来往与亚欧之间的船舶还要途经此地。
世界第九战略要地:土耳其海峡土耳其海峡位于亚洲和欧洲之间,是土耳其的内海,土耳其海峡是黑海连接地中海的唯一通道。
世界第十战略要地:台湾海峡台湾海峡是中国的内海,在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台湾海峡北连东海、南接南海。
UC头条:世界的四个咽喉——世界上最重要的四个军事战略要地航海运输是直到近日仍无法被取代的一项事业,海上运输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运输量大。
英国只有弹丸之地,如果仅仅依靠英国当地的资源,当初英国甚至根本就没有办法掀起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浪潮。
因此,英国重视海上运输。
当初,英国就是靠海上贸易和对其他国家的资源掠夺起家的。
因此,在那个时代,兴起了大航海时代的狂潮。
而由于地形的缘故,世界形成了只有狭隘的通道口的海峡,也出现了两边都是陆地,中间是一条航道的海峡风平浪静的航道。
因通过这些航道就不得不得到拥有国的国家同意、给付过路费等,所以这些海峡和运河就成了世界最重要的军事和经济战略要地。
一、直布罗陀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为纪念阿拉伯将领齐亚德以7000精兵对10万西班牙守军的渡海作战的胜利,城堡命名为“直布尔·塔里克”。
在阿拉伯语中,就是“塔里克山”的意思,海峡因此被称为“直布尔·塔里克海峡”,英文译名为“直布罗陀”。
美国产大型电子游戏英雄联盟中有一个英雄叫塔里克,名称正是来源于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尔(Trafalgar)角(海贼王中特拉法尔加劳角色的名称)与南部的斯帕特尔(Spartel)角之间,宽43千米;海峡东端,在北部的直布罗陀岩赫丘利斯柱与南部的休达(西班牙在摩洛哥的飞地)正东的阿科(Acho)山之间,宽23千米。
直布罗陀海峡最浅水深300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最窄处宽14.3公里,是欧洲地中海国家货物进出地中海必经的重要通道之一。
点击加载图片1979年6月,西班牙和摩洛哥两国国王在摩洛哥的非斯会晤,达成了协议,研究建立欧洲和非洲之间的通道可行与否,1980年,协议签订,虽然两国协议达成,但是遭到了英国人的反对,直布罗陀海峡原本是英国人的海外领土,英国人怎么可能坐视不管?有趣的一点是,从大西洋有流速为2节的表面洋流向东经过海峡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于在深约122米向西流动的较重、较冷的较咸的洋流,因此海峡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为一个萎缩的盐湖。
盘点美国境内建有军事基地的十大城市一、费耶特维尔.北卡罗莱纳这是一个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城市,有17.5万居民,是美国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和波普空军基地驻地。
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在费耶特维尔西部,这是全球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并且是美国陆军唯一的空降兵——第82空降师、美国特种部队和美国陆军最大的保障司令部所在地。
波普空军基地位于费耶特维尔北部,紧邻布拉格堡军事基地。
二、汉普顿锚地.弗吉尼亚弗吉尼亚州就是由数十个沿着宾夕法尼亚的城镇和城市建立起来的州。
汉普顿锚地最繁华的地区的人口大约有 170万,被划分成五个区域:诺福克、小石城、朴茨茅斯、新港和约克城。
汉普顿锚地有如下军事基地:.尤斯蒂斯堡基地:这是美国陆军运输师所在地,有9000英亩训练场地.门罗堡基地:是美国最后一个机动军事基地,计划在2011年9月关闭。
现在门罗堡基地最主要的“承租人”是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例司令部.兰利空军基地:美国空军第一支和第192支战机联队,和美国第480情报联队,以及空战指挥司令部所在地。
.诺福克海军站:是美国海军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海军站。
诺福克海军站保障美国海军在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上的任务。
三、杰克逊维尔.弗罗里达杰克逊维尔的海军站是沿着约翰河西岸建成的。
该海军基地是一个多任务基地,有17000名人员,占地大约3400英亩。
佛罗里达是梅波特海军基地——美国第三大舰艇集合地,也是美国海军一个主要基地之一。
四、杰克逊维尔.北卡罗来纳乐洁恩海军基地和海军陆战队新河航空港(全球最大的海军力量)均在此地。
乐洁恩海军基地由400公里长的公路和6500栋建筑物组成的,占地约246平方公里,保障着133568名水兵、陆战队员、退休人员和他们的家庭。
海军陆战队新河航空港同时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直升机基地。
五、华纳.罗宾森/森特维尔/凯思林.佐治亚州罗宾森空军基地位于佐治亚州森特维尔、凯思林和华纳.罗宾森的繁华地带。
罗宾森空军基地有超过25500名军人和其他人员,并且是佐治亚州最大的工业地区。
世界地理上十大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孙子兵法·九地篇》:“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围地,有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泛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孙子所说的“争地”就是现在人所说的战略要地!战略要地是随着地区局势而定的,也会随着局势的改变而改变.就象三国时期的兵家必争之地荆州,而晋统一中国后,荆州也就失去了战略要地的头衔,朝廷把重兵集结在了北方的边境.神雕侠侣中的襄阳也是一样,如果在北宋的时候,雁门关是战略要地而不是荆州.而如今的世界,中东是各强国必争的战略要地,主要是因为他的石油资源和苏伊士运河.还有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这些也都是战略要地.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台湾是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世界陆上10大战略要地:1.东欧:英国著名地理学家与地缘政治家麦金德曾经说过: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麦金德提出的“陆权论”,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
学习世界地理的人都知道欧洲位于亚洲的西面,是亚欧大陆的一部分。
它的北、西、南三面分别濒临着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和黑海,东部和东南部与亚洲毗连,宛如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一个大半岛。
当年那些骁勇善战的匈奴人和蒙古人就是从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由东向西发起对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大半岛——欧洲的进攻而征服世界的,但是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拿破仑和希特勒正好相反,由西向东发起的进攻,就是因为没有占据世界心脏地带这个战略制高点而一败涂地的!一般认为,麦金德理论是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之一。
一些人认为,麦金德的理论为纳粹德国向东扩张创造的理论基础。
同样麦金德理论也是布什政府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理论依据!2.中亚:地缘政治学中有一个流传很久描述——要控制世界必先控制中亚。
世界历史上的几个兵家必争之地世界历史,从巴比伦的两河流域诞生最初的文明,到古希腊、华夏、印度、埃及等地文明遍地开花,再到后来的封建帝国与宗教文化,再然后是蒸汽文明、电气文明和信息文明的几次伟大工业革命。
历史的进程既是文明的进程,但是这中间也经历过一次又一次战争的洗礼。
人类文明数千年,大小战争从来不间断,从远古石器时代的棍棒相交,再到青铜器和铁器时代的兵戈相向,乃至后来,海陆空全方位的热兵器时代的炮火连天。
战争的破坏力,也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愈演愈烈。
人类历史巅峰的一战和二战,就造成了上亿人的死亡和无数家庭的破碎。
既然历史上战乱从未间断过,那么自然也有着无数战略要地成为各方势力之间长期角逐的兵家必争之地。
它们占据着世界范围内的军事要冲,扼守着通商或者行军的必经之路,这是因为地理上的优越,才被更多人觊觎,所以更是成为引发多方势力抢夺的根源。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了解下,世界历史上那些兵家必争之地。
土耳其土耳其海峡1、土耳其位于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半岛之间的土耳其,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主要是因为这块地方乃欧洲和亚洲陆上最佳通道,而且土耳其海峡更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扼住土耳其海峡就等于扼住了俄罗斯黑海舰队的咽喉。
自古以来,各方势力围绕土耳其展开过无数次争夺战,希腊和波斯曾有过百年纷争,波斯人和马其顿人在此连番大战,罗马人来过,塞尔柱人来过,土耳其人也来过,最终建立起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再后来,为了控制远东,英国人和法国人也在此展开过大战。
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土耳其在大航海时代之前,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连通欧亚,更是占据着土耳其海峡的天险。
对于东西方贸易来说,几乎是必经之地,来自中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绸,来自印度的香料。
正是通过土耳其海峡,才最终远销欧洲。
而且,正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崛起,中断了东西方连接的商路,致使东亚和南亚与欧洲的贸易中断,才促使了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兴起。
阿富汗地理帝国坟场阿富汗2、阿富汗位于中亚、西亚、东亚、南亚四块区域交界点上的阿富汗,有着帝国坟场之称,无数闪耀一时的大国甚至是霸主都曾在这里折戟,这块多山且贫瘠的土地,占据着亚洲的中心,向南便是肥沃的南亚次大陆,向东通过帕米尔高原的峡谷连接着中国新疆,向北,高原之下乃是一望无际的中亚大草原,往西则是波斯文明的发祥地伊朗高原。
世界六大兵家必争之地1、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地图马六甲海峡:是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道,西岸是印度尼西亚所属的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西马来西亚和泰王国的南部,面积为65000㎞²。
海峡长度为800千米,状似漏斗,其南口宽只有65千米,向北渐宽,到印度尼西亚的沙璜市和泰王国南部的克拉地峡之间的北口已宽达249千米。
马六甲海峡因在马来亚海岸上的贸易港口马六甲(Melaka,原称Malacca)而得名,该城在16和17世纪时是重要的港埠。
马六甲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
是缅甸海里的东南狭长海域,东南端通过新加坡海峡连接中国南海。
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最窄处37千米,水深25至150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也是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马来西亚的著名古城马六甲而得名。
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3国共管。
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因此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
海峡底质平坦,多为泥沙质,水流平缓。
马六甲海峡东端有世界大港新加坡,海运繁忙。
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大多数为油轮)通过海峡。
日本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这里运往国内的。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历史远达两千多年。
它是亚、非、澳、欧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发达国家从外国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运出。
由于海运繁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Malacca Strait)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南海与安达曼海,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水道。
西北至东南走向,长约九百公里。
北口宽,南口窄。
峡底较平坦,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往西递减,一般为25-27米。
航道最窄处在东岸波德申港附近的1.8米浅滩处,宽约5.4公里。
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可航吃水20米的巨轮。
两岸地势低平,多红树林海滩,淤积旺盛,东西海岸线每年可伸展60-500米。
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事基地曾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
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驻在国人民的反对,美军事基地的数量大大减少。
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万人;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
美建立军事基地需考虑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设施条件和政治条件等几个方面,选址颇为精心。
目前美军事基地布局的主要特点是;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
既重视前沿基地,又重视战略运输线上的中间基地以及后方基地。
“前沿少量存在,本土重兵机动”。
控制战略要点,扼守海上咽喉。
美军目前控制的海上咽喉包括:阿拉斯加湾、朝鲜海峡、印尼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红海南端曼德海峡、北端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与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古巴以北的佛罗里达海峡、从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兰——冰岛——英国航道。
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基地可分为3个区域:即欧洲、中东和北非区;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南北美洲区。
一、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历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也是美驻军人数较多、军事设施最集中的地区,该区基地数量占美军海外基地总数的53%,并呈两线配置:中欧基地群、南欧基地群以及中东、西亚、北非基地群构成第一线的前沿基地;英国、冰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欧基地群构成第二线的中间基地。
1、中欧基地群:该区为欧洲心脏地带,冷战期间是对抗苏联的前沿。
冷战结束后,中欧地区美军的主要任务是对地区冲突做出快速反应,同时也有防范俄罗斯的战略意图。
该区美军事基地分布于德国、比利时与荷兰三国。
陆军基地:德国斯图加特(欧洲美军总部驻地)、海德堡(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部)、维尔茨堡(美陆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驻地)、巴特克罗伊茨纳赫(美陆军第1装甲师驻地)。
空军基地:德国拉姆施泰因(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部驻地)、施潘达勒姆、森巴赫、莱茵—美茵等;荷兰苏斯特堡;比利时希埃夫雷斯。
全球10大军事强国必争之地,5个和中国息息相关战争,无一不是围绕“地”展开的,地理位置在战争中的作用已无需赘述。
现代战争在形式上看似越来越脱离地面行动,但实质上制天、制空、制海最终都是为“制地”服务的,具备战略意义的要地,往往都会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由此引发的争夺战只会愈演愈烈,以下是军机图盘点的全球10大兵家必争之地。
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北部,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亚洲、非洲通往欧洲的最直接海上通道,具有极高的航运价值和军事意义,历史上多国曾因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发生争夺战争,目前运河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埃及手中。
吉布提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角,隔曼德海峡与也门隔海相望,扼守红海与印度洋之间的关键水道,往来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船只必须通过曼德海峡,其战略地位重于苏伊士运河。
由于吉布提如此重要的战略区位因素,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在此驻军,中国也在吉布提设立了海上保障基地。
土耳其海峡还接黑海与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北约军舰进入黑海要经过土耳其海峡,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军舰进入地中海也要经过土耳其海峡,谁控制了土耳其海峡就等于赢得了一半战争。
对于土耳其海峡的战略价值,中国的体会可能比美苏两国都要深刻,中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当年在这里可没少受欺负。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和阿曼湾之间的狭窄海峡,同时是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唯一水道,名副其实的“石油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内暗礁密布,浅滩甚广,安全航道极窄,比较容易遭到封锁,这也是伊朗姿态强硬的一大筹码。
阿富汗位于西亚、南亚和中亚交汇处,沟通东西方,连接中亚、西亚、南亚和东亚,东南西北都是文明古国,百年来无休无止的战争已经充分说明了这块内陆宝地的“兵家必争”属性。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东亚三国最重要的海上石油通道,战略价值甚于霍尔木兹海峡的“海上石油生命线”,中国海军舰艇进入印度洋必经之地。
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狭窄水道,欧洲到亚洲最近航线的必经之地,战略价值等同于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
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事基地曾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
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驻在国人民的反对,美军事基地的数量大大减少。
目前美海外军事基地374个,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军30多万人;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
美军目前控制的海上咽喉包括:阿拉斯加湾、朝鲜海峡、印尼望加锡海峡、巽他海峡、马六甲海峡、红海南端曼德海峡、北端苏伊士运河、地中海与大西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古巴以北的佛罗里达海峡、从非洲南端到北美的航道、格陵兰——冰岛——英国航道。
美国在全球的军事基地可分为3个区域:即欧洲、中东和北非区;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南北美洲区。
美国长期部署在全球基地的军队超过23万,其中主要集中在德国(7.5万)、日本(4.5万)和韩国(3.75万)。
另外还有部署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14.5万人。
一、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欧洲、中东和北非地区历来是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也是美驻军人数较多、军事设施最集中的地区,该区基地数量占美军海外基地总数的53%,并呈两线配置:中欧基地群、南欧基地群以及中东、西亚、北非基地群构成第一线的前沿基地;英国、冰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欧基地群构成第二线的中间基地。
一共驻有约11.7万美军。
在驻欧美军的总数中有75603人驻在德国。
驻在德国基地的第一步兵师正在伊拉克服役。
美国还在德国驻有第一装甲师,并设有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美国空军在欧洲的总部和重要的后勤中心。
美国的作战飞机从德国的施庞达勒姆空军基地起飞。
美国在意大利驻有1.33万部队。
美海军第六舰队总部设在那不勒斯附近。
阿维亚诺空军基地是美国空军的作战基地,第173空降旅驻在维琴察。
大约有1.2万美军驻在英国,其中大部分是空军人员。
美国第三航空队的总部设在英国的米尔登霍尔。
在西班牙驻有约2000名美军。
世界上最大的十个美国军事基地(NO.10-NO.1)10.迭戈加西亚海军支援设施>基本规模: 7,000英亩>基本成本: 45亿美元>服务部门:海军>最近的城市:迭戈加西亚迭戈·加西亚(Diego Garcia)是海军支援设施的所在地,是印度洋的一个斑点,印度洋是恰戈斯群岛环礁位于赤道以南。
该基地为部署在印度洋和阿拉伯海湾地区的美国和北约船只以及飞机提供服务,安装和后勤支持。
1966年,美国和英国签署了一项正式协议,将迭戈·加西亚用于相互防御的需要。
9.日本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站>基本规模: 7,111英亩>基础成本: 72亿美元>服务部门:海军陆战队>最近的城市:岩国日本岩国海军陆战队航空站位于本州岛东京西南约600英里处。
该基地约有总部位于冲绳的第一海军陆战队联队的一半,以及其他海军陆战队成员。
该站约有15,000名人员,包括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日本国民雇员。
与美国在日本的许多基地一样,该设施的根源是日本帝国,日本帝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就将其农田发展为航空站。
战后,基地由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指挥,然后移交给美军的几个分支,直到海军陆战队于1958年接管了该基地。
8.韩国平泽Cpx军事基地>基本规模: 7,640英亩>基本成本: 1,000万美元>服务部门:陆军>最近的城市:平泽2018年6月,美国在首尔以南约40英里的平泽市开设了韩国最大的军事基地。
该设施名为汉弗莱斯营,是韩国美军(USFK)的新总部。
1950年代初期,韩国与美国盟国对北朝鲜和中国进行了战争,这里有9个美国最大的海外基地。
7.日本佐世保司令部舰队基地>基本规模: 7733英亩>基本成本: 18亿美元>服务部门:海军>最近的城市:佐世保日本佐世保位于长崎县九州岛上,是美国与日本合作的一个例子,日本海上自卫队和美国第七舰队的舰船共享港口。
大英帝国的10个全球军事基地英国在1756年到1763年七年战争击败宿敌法国后,成为世界头号霸主,成为继西班牙以来的第二个“日不落帝国”。
1939年到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创了英国,美国继英国之后成为第三个“日不落帝国”。
控制海域的全球性帝国,在其最鼎盛的1900年前后,领土面积达到3467万平方公里,而在一战胜利后的1921年,达到其有史以来最大的面积,3550万平方公里。
1、朴茨茅斯(40.25平方公里)朴次茅斯(Portsmouth),别名庞培(Pompey),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南部汉普郡,南临索伦特海峡,拥有城市地位,英格兰的单一管理区之一,人口188,500,面积40.2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683每平方公里,只比英国的首都伦敦略低一点。
朴次茅斯海军基地(HMNB Portsmouth)为皇家海军三个现役海军基地之一,是英国皇家海军总部所在地。
朴次茅夫海军基地建于朴次茅斯港的东岸,威特岛以北,皇家海军近 60% 的水面舰艇长期停泊于此基地。
基地内设有英国海军总指挥部,舰只维修设备与及供乘务员使用的设施如宿舍及医疗,全部均由英国国防部提供。
朴次茅斯海军基地为皇家海军最古老的海军基地,近几个世纪中于大英帝国扩张时期与保卫英伦三岛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基地内亦有旅游景点胜利号(HMS Victory)与及战士号(HMS Warrior)。
2、直布罗陀(5.8平方公里)直布罗陀(Gibraltar),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城市和港口。
在直布罗陀海峡东端的北岸,扼大西洋和地中海交通咽喉,南对西班牙的北非属地休达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虽然直布罗陀的面积只有5.8平方公里,总人口不足3万,但它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海上要冲,在战略上具有重要价值。
直布罗陀海峡长90公里,宽12公里至43公里,是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唯一的海上通道。
1704年起被英国占领为殖民地。
1830年,直布罗陀正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主要海军基地。
战争之城全球经典战争中的战略要地在全球历史长河中,战争一直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古代的希腊城邦间的战争,还是现代的世界大战,战争都是国家和民族争夺利益、扩张疆土的重要手段。
而在战争中,占领和控制战略要地往往成为胜利的关键。
本文将对全球历史上一些经典战争中的战略要地进行探讨。
一、古代战略要地1. 特洛伊城特洛伊城位于现今土耳其境内,是古代希腊与特洛伊战争的重要战场。
特洛伊城以其强大的城墙和坚实的防御设施而闻名,成为古代战争中的战略要地之一。
特洛伊战争中,双方争夺特洛伊城的控制权,历经十年的战争终以希腊联军的胜利告终。
2. 罗马城罗马城是古罗马帝国的首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罗马城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地中海,交通便利,成为古代战争中的战略要地。
罗马帝国利用其地理优势,在战争中迅速扩张,最终成为西方世界的霸主。
二、现代战略要地1. 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位于俄罗斯的伏尔加河畔,是二战期间苏德战争中的重要战场。
斯大林格勒地理位置重要,控制该地意味着能够掌握整个伏尔加河流域,从而对德军的进攻构成威胁。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浴血奋战,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德军,改变了战争的局势。
2. 珍珠港珍珠港位于太平洋中部的美国夏威夷群岛,是二战时期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
1941年,日本对珍珠港进行了突袭,摧毁了大部分美国舰艇。
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国被迫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改变了战争的走向。
三、现代世界的战略要地1. 北约欧洲防线北约欧洲防线是冷战时期西方国家对抗苏联和东方集团的主要防线。
欧洲防线尤其是德国的位置至关重要,因为它位于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是两个对立阵营之间重要的战略要地。
冷战期间,欧洲防线成为东西方军事对抗的前线。
2. 中东石油区中东石油区是全球石油供应的重要来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控制中东石油区,意味着能够掌握全球能源的命脉,并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现代战争中,许多国家都争夺对中东石油区的控制权,使其成为战略要地。
全世界10大战略要地,各国都想染指,其中5个与中国相关如今战争虽然已经从最开始的一维空间,转变为了现在的多维,从地面衍生到了海面,海底,天空甚至是太空中,不过这些看似已经脱离地面的战争,最终的归位点还是地面。
所以说地理位置从古至今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些通往胜利的必争之地,曾一次又一次的上演着历史悲剧。
在全球10大军事必争之地中,其中有5个与我国息息相关。
吉布提我国首个海上保障基地就建立于此,作为扼守红海与印度洋之间关键水道的吉布提,其战略地位重于埃及北部的苏伊士运河。
吉布提不仅是我国军事基地的建立地,并且已经有多个国家在此驻军,其中包括美国、日本等国。
土耳其海峡掌握战争胜利一半主动权的土耳其海峡,是黑海与地中海之间唯一的海上通道,无论是北约军舰还是俄罗斯海军黑海舰队军舰,只要他们想从黑海进入地中海,那就一定要经过土耳其海峡,当初我国从乌克兰购买我国第一艘航母时,就在这里受了土耳其不少欺负。
马六甲海峡这是一条我国十分熟悉的海峡,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曾在我国海军多次进入印度洋进行远洋军事演习中,都曾提及到的海峡,是我国海军舰艇进入印度洋必经之地,其战略价值高于“海上石油生命线”的霍尔木兹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2017年我国运载S-400导弹的货船,就是在此地遭遇强烈风暴,所以被迫返回俄罗斯。
连接大西洋和地中海的狭窄水道的直布罗陀海峡,其战略价值等同于马六甲海峡。
北极水域连接着欧洲、北美和亚欧大陆的北极,具有巨大的航运价值,如果在此部署战略导弹核潜艇,将实现快速打击对手的目标。
北极不仅是我国争夺的领地,还是未来50年内各大国争夺的战略新高地。
剩余五个战略要地分别为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阿富汗、克里米亚半岛以及那个半岛。
全球十大海军基地有些地方你绝对没有去过,甚至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去!小编列出世界十大绝密海军军事基地,能不能勾起你的好奇心呢?10.加埃塔海军基地(意大利)位于意大利西海岸中南部伸向加埃塔湾的一个海岬上,距离罗马120公里,那不勒斯80公里。
加埃塔是一个油港、渔港,以及著名旅游胜地。
北约在此设有海军基地,为美国海军那不勒斯海军支援设施的附属基地。
1967年,美国第6舰队从法国的维尔弗朗什迁到了意大利的加埃塔港。
9.塞瓦斯托波尔海军基地(俄罗斯)位于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西南岸,滨黑海,港湾优良,是乌克兰南部最大的不冻港。
塞瓦斯托波尔市是乌克兰两个直辖市之一;是乌克兰南部工业、科技、文化中心;是乌克兰南部铁路终点和公路枢纽。
8.海参崴海军基地(俄罗斯)位于乌苏里江以东,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城市和港口,清朝时属于中国。
海参崴虽然位置很靠北,却基本上是一个不冻港。
每年冬季海面上会结冰,但不严重,借助破冰船可以全年通航。
海参崴港区由金尾湾和俄罗斯岛沿岸港湾组成,金角湾呈“厂”字形,长7千米,水深4~24米;入口处宽2千米,水深20~30米。
7.布雷斯特海军基地(法国)位于法国布列塔尼半岛西端,布雷斯特湾的北岸,是布列塔尼大区菲尼斯泰尔省的城市,是法国最大的海军基地和重要的贸易港。
布雷斯特早年是法国对美洲进行黄金输送的最主要的吞吐港,并带动了当地的造船工业。
这座城市的造船厂以建造大型战舰著称,修建过许多驱逐舰、运输舰、潜艇等。
6.樟宜海军基地(新加坡)位于新加坡岛的东端的填海造陆区域,距市区约30公里,经过扩建改造成为深水良港,可供包括航空母舰、巡洋舰等在内的大型舰艇编队进泊。
樟宜基地具有功能先进的自动储存和检索功能的仓库、基地自动监视和电子安全系统。
5.横须贺海军基地(美国)位于东京西南50公里神奈川县东京湾畔。
北与横滨市相连,南和横须贺市东岸接壤,港内的停泊设施、修船能力、油料和弹药贮存设备及兵员休整设施等方面的条件得天独厚,具备了海军基地所需的各种条件。
全球十大绝密军事基地全球十大绝密军事基地1.夏威夷群岛:美国海空军事基地“人间天堂”夏威夷群岛,拥有世界上最迷人的天然海滩浴场。
这里海水清澈,水深风大,巨浪翻滚,是绝佳的冲浪场所。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从美洲西海岸到亚洲、大洋洲的航海线、横跨太平洋的航空线、穿过太平洋的海底电缆,都由此通过,所以这里常被人们称为“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夏威夷向来是军事战略要地。
美国在该群岛中的瓦胡岛(珍珠港就在其南岸)建立了太平洋地区的主要海空军事基地。
2.开普敦:大洋交界处的战略要地开普敦背山面海,风光绮丽,多文化古迹,是海滨游览胜地。
这里有壮观的峡谷、美丽的沙滩、原始的渔村、古老的城堡和历史悠久的葡萄园。
人们可以乘缆车观赏著名的桌状山。
开普敦的海军基地西蒙斯顿(Simon's town),扼守好望角航线要冲。
1814年,英军在这里设立了海军总部。
该镇主街被称为“历史纪念碑”。
现在,这处南大西洋和西印度洋交界地区的军事要地,设有现代化海上监听系统,由南非和英国共同使用。
3.亚历山大港:北非军事要地亚历山大港是埃及最大海港。
在其最北端的法罗斯岛上,曾矗立着一座被称为古代西方七大奇迹之一的航海灯塔。
如今按原样复制的灯塔仍巍然屹立。
亚历山大港处于亚、非、欧海上交通要道。
19世纪初,该港被建为海军基地。
英国在迫使埃及于1936年割让此港后,将其作为皇家海军基地,借此控制苏伊士运河。
现在埃及军队驻扎于此。
4.不来梅港:德国海军基地每年2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德国社会名流会被邀请到不来梅市政厅参加船员和船主们传统的“聚餐”。
市场广场旁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市政厅、罗兰德雕像、哥特式的圣彼特利大教堂和著名的伯特歇尔大街,是每年吸引数百万游人的名胜;德国航海博物馆,则在港口陈列了各个时期的航海收藏品和老船。
这座海港城市是德国海军的军事基地。
5.鹿特丹:欧盟海军司令部所在地“欧洲的门户”鹿特丹位于荷兰西南部莱茵河和新马斯河河口,跨北海28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港口和荷兰第二大城市。
世界六大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俗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果放眼世界,也有这样六个地区,就像陆地上的关隘一样,战略意义非常重大,谁控制了,谁就掌握了全球的经济命脉,堪称兵家必争之地战略要地,从古至今,都是战争中双方的必争之地,虽然说这些战略要地的经济可能不怎么富裕,不过只要是发生了战争,那么双方一定想要拿下它们。
对于战争双方来说,战略要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旦能够得到这个地方,那么就能够在本次战争之中掌控主动权。
一个战略要地的存在,可以让掌控它的那一方,退可守进可攻,基本上是不会失败的太惨。
而且不少的城市,更是重要地区的关键命脉,有的地方被敌对势力入侵之后,甚至会改变广大地区的战斗形势。
一、中东地区是亚欧非三大陆的心脏中东地处五海三洲两洋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地处亚欧非三洲的接合部,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
中东周围环绕着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和波斯湾等国际海域,这些海域大大便利了中东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沟通上述海域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等,是重要的国际航道,也是扼守这些航道的重要门户。
中东地区这种适中、临海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欧洲经西亚、北非通往东亚、东南亚的联系纽带和十字路口,从而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它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还有曼德海峡都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中东地区的重要石油产地波斯湾和阿曼湾的狭窄的海峡,亦是阿拉伯海进入波斯湾的唯一水道,是波斯湾石油海运的咽喉。
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当今全球最为繁忙的水道之一,霍尔木兹海峡又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霍尔木兹海峡被誉为西方的“海上生命线”、“世界油阀”。
(2)、丰富的石油资源方面: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而中东是目前世界石油储藏量最大的区域,它是世界石油的宝库。
世界上10个戒备最森严的地方10、51区:内华达州的绝密空军基地是守护很深严的,任何人都不可以进入,甚至禁止飞越该地区。
此区被认为是美国用来秘密进行新的空军飞行器的开发和测试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因为许多人相信它与众多的不明飞行物阴谋论有关而闻名。
9、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大约25%的全球黄金是存储在这里。
那么多钱需要保护,难怪它会这么谨慎。
存储库是在城市地下的80英尺(约24米),有50英尺(约15米)低于海平面,周边的建筑都有训练有素的追击手把守。
8、诺克斯堡:高度戒备的诺克斯堡是美国国库黄金存放处。
它不仅存储成千上万吨的黄金,还有重要的历史文献,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独立宣言》和《大宪章》。
有7道电网围护,全副武装的保安,一道重24吨的安全门。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界河,下游为朝鲜与俄罗斯界河。
在1.6公里内,你可以从朝鲜,穿越中国到达俄罗斯。
以至于不少从朝鲜逃脱的难民就在这一段边境越江而进入中国边境。
因此,它通常是由北韩士兵守卫。
6、朝鲜非军事区:普遍称为“三八线”。
朝鲜非军事区是一个狭长地带,是朝鲜和韩国的边界线。
这条非军事区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多军人驻守的国界地带。
长257公里,宽4公里。
因为边界周围的防御墙很高,很少有人敢跨越它,同时,它已成为一个自然保护区。
5、西兰公国:由个人宣称建立而未被国际普遍承认的国家。
坐落于英吉利海峡的一个小岛。
该国自建立以来一直由其元首派迪罗伊·贝茨和他的家人以及合作伙伴占据。
4、绿蔷薇度假村:这个独特的度假胜地,占地6500亩,位于西弗吉尼亚州的森林深处。
然而,它真正的秘密在地下,在地下面隐藏着一个25吨重的防爆门。
地面也修建了名为“西弗吉尼亚新翼”的新建筑群作为掩护,地堡里一直常备物资和食品。
3、夏延山军事基地:是世界上防备最森严的洞穴军事基地。
由于夏延山位于北美大陆深处,便于隐蔽,而且这里有数百米厚的花岗岩作掩护,足以抵御敌人的核进攻。
1958年5月,美国和加拿大决定共同成立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
1、琉球群岛:琉球群岛是西太平洋一系列岛屿,位于台湾岛与日本九州岛之间。
呈东北-西南向。
琉球群岛从北到南,包括大隅诸岛、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统称“萨南诸琉球群岛岛”,属鹿儿岛县),冲绳诸岛和先岛诸岛(统称“琉球诸岛”,属冲绳县)。
面积共4,600多平方公里。
人口140多万(1985)。
多低山,最高点宫之浦岳海拔1,935米(在大隅诸岛的屋久岛)。
亚热带气候,为常夏岛,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多台风。
甘蔗和菠萝是两大特产,还产甘薯。
猪、牛亦多。
近海渔业发达。
主要城市有那霸、名濑等。
旅游业甚盛。
1875年被日军武力占领,1945年被美军占领,成为美国在远东最重要的海空军军事基地,驻有2.5万名美军,包括普天机场(海军陆战队直升机机场)、巴特勒海军陆战队基地、嘉手纳空军基地(美国远东最大的空军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2、关岛:关岛是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南端的岛屿,面积549平方公里,人口15.8万(2002年),夏莫罗人占绝大多数。
首府阿加尼亚,在岛屿西部。
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6—27℃,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8—9月有台风。
地势南高北低,西南面的兰兰山是最高峰,海拔407米。
西部沿海有肥沃平原,1565年起被西班牙占领。
1898年美西战争后为美国所占。
1941年被日本占领,1944年美国重行占领,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重要的军事基地。
美军在关岛的军事用地约27000英亩(包括已归还民用的部分),约占关岛陆地总面积的20%。
关岛的安德逊空军基地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一个重要战略空军基地。
美海军在阿加尼亚设有航空站,在阿卜拉港有潜艇基地。
美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在岛上有驻军。
1996年,岛上有美国空军人员2100人,海军人员4600人。
2000年8月28日,五角大楼证实已于月初从本土调防60多枚AGM-86型空射巡航导弹至关岛,这是美国首次在其大陆以外部署这种先进导弹。
美海军也开始就在关岛部署攻击核潜艇进行研究。
主要有安德森战略空军基地(最多可容纳150架B-52轰炸机),阿普拉海军战略基地(美国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潜艇基地)、阿加尼西亚海军航空站(可容纳180架各种飞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3、瓦胡岛:是夏威夷群岛中第三大岛,美国夏威夷州的政治、经济和交通中心。
面积1,554平方公里。
人口876,151(2000)。
全州80%的人口集中于此。
火山岛,岛上有两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山脉,群峰耸立,最高点达1,228米。
海岸曲折,但沿岸多珊瑚礁。
火奴鲁鲁在其南岸,是州首府所在地。
岛上盛产甘蔗、菠萝、香蕉等。
工业有制糖、水果罐头、水泥、钢筋、炼铝、服装等。
旅游业发达。
西部的珍珠港是美国在太平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
主要有珍珠港海军基地(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前进基地、核潜艇基地)、斯密斯军营(海军陆战队基地)、薛夫斯堡和斯科菲尔德兵营(驻有2个步兵旅)。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4、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为分隔白令海与太平洋的火山岛群。
东起乌尼马克岛,西接阿图岛,由70多个小岛组成。
长约2250多千米,面积1.8万平方千米。
1741年俄国派遣丹麦人白令(Vitus Bering)和俄国人奇里科夫(Aleksey Chirikov)发现该群岛,1867年俄国将阿拉斯加连同该群岛卖给美国。
阿留申群岛埃达克岛的小海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的战略重要性人所共见。
1942年日军侵占阿图和基斯卡(Kiska)岛。
一年後,经过19天激战美国收复阿图岛。
冷战时期,阿留申群岛各军事基地是北美大陆战略防御的重要环节。
人口11,942(1990)。
美国在群岛的乌尼马克岛和阿图岛之间建有占地1.1万平方千米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
居民主要居住在乌纳拉斯卡、埃达克和谢米亚3岛,从事渔业和驯养毛皮兽。
群岛战略位置重要,是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海空军基地。
埃达克岛和谢米亚岛为空运中继站;乌纳拉斯卡岛的荷兰港为一天然深水港,海军基地。
地图上的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是以上弦月的形式横断着北太平洋,为美国在太平洋迤北一带的战略要地,处于日本和远东通往北美、北欧最短的路途上,又是美俄之间距离最近的地方。
阿留申群岛由福克斯、安德烈亚诺夫、四山、拉特和尼尔五组群岛组成,共有大小岛屿159个,总面积约1万8千平方公里,人口约8千,其中主要是驻军,其余皆为土著人。
群岛中,仅有3个优良港口,其中靠近阿拉斯加半岛东岸原荷兰港,在军事上具有战略上的价值,向来为美国海、空军基地。
在阿留申群岛的西北顶端为阿图岛,是美国领域中最终的岛屿,也是毗邻俄罗斯最近的一个岛。
该岛多港湾,形势险要,是天然的舰船停泊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5、迪戈加西亚岛:印度洋中部查戈斯群岛的主岛。
在南纬7°20′、东经72°25′,距南亚次大陆最南端1,900多公里。
位处好望角、新加坡、红海、澳大利亚间多条航路的会合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陆地面积约27平方公里。
人口约4,500,主要为军事设施服务和从事渔业、采集椰子、龟壳与制盐。
全岛为向北开阔的V字形珊瑚环礁,中央潟湖长24公里,宽6.4公里,是天然良港。
1532年葡萄牙人迪戈加西亚到达,1810年被英国占领,为英属毛里求斯属地, 1965年成为英属印度洋领地的一部分。
向为远洋轮船的燃料补给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英国空军基地和重要海军停泊港。
1966年英美签订协议后,成为美国在印度洋的重要海空军基地。
还建有现代化的军火库和通讯中心。
岛上机场包括B-52这类的超大型战略轰炸机也能顺利起降,在美国对伊拉克与阿富汗的战争期间,就是以迪戈加西亚岛作为战略轰炸机的前线基地,进行远距离空中支援。
6、马耳他岛:位于地中海中部,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面积246平方公里,多天然良港,海岸线长180公里。
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年平均气温21.3度,最高气温40度,最低气温5度。
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
1798年,拿破仑率远征埃及的土伦舰队强占马尔他。
1800年英国继法国之后进驻该地,而在1815年的巴黎条约,将马尔他划归英国所有,从此马尔他成为大英帝国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
1947年,英国允许马尔他成立自治政府,而仍然保留其殖民地位,但随后在1958年撤销自治政府,1974年正式成立马尔他共和国。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7、亚速尔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东中部的火山群岛。
为葡萄牙共和国领土。
北纬36°55′~39°43′,西经25°01′~31°07′,这块葡萄牙领土与里斯本之间的空中运输很畅通。
这片群岛绵延640多公里,由9个火山岛成。
面积共2,247平方公里,亚速尔群岛距离葡萄牙海岸约1450公里,距欧洲1600多公里,离北美3200多公里。
东南距马德拉群岛770公里,东距葡萄牙罗卡角约1200公里。
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飞往亚速尔群岛大约需要两个半小时。
欧、美、非洲之间海、空航线中继站,战略和交通位置极其重要。
由西北-东南走向延伸的3组火山岛群组成,主要岛屿有10个,面积2344平方千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拉日什(Lajes)和圣玛丽亚曾是重要的空军基地和美国与欧洲之间的交通中心。
根据与葡萄牙的协议,美国自1951年起在当地保留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空军基地。
气象卫星问世之前,从亚速群岛收集和传送的气象资料对欧洲的气象预报至关重要。
人口约253,100(1990)。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8、直布罗陀: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城市和港口。
在直布罗陀海峡西端的北岸,当大西洋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南对非洲的摩洛哥。
位于石灰岩高地。
面积 5.8平方公里。
人口3.1万(1984),66.2%为当地生长居民,10%为西班牙人,11%为英吉利人,9.5%为摩洛哥阿拉伯人,3.3%为犹太人和印度人。
居民信罗马天主教占77.7%,伊斯兰教占8.8%。
1704年起被英国占领为殖民地。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战略地位加强。
是重要的要塞和海空军基地,有现代化装卸设备、船舶修理厂和大船坞,并有钟表制造、酿酒等业。
自最南端的欧罗巴角灯台,天气晴好时能望见对岸的非洲大陆。
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时从直布罗陀登陆。
直到1410年才被西班牙人收复,1501年正式纳入其版图。
1909年英国在直布罗陀与西班牙本土之间的中立地带修筑军事基地并设栅栏,形成现今的边界。
然而西班牙从未放弃收复直布罗陀的要求。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9、关塔那摩:是古巴的一个省,位于古巴东南部,省会关塔那摩市,是重要港口城市。
1819年,关塔那摩建市,关塔那摩市面积6186平方公里,主要为山地。
北部坡地被热带雨林覆盖,而南岸则是干旱的陆地。
关塔那摩省人口为51万(1999年),市区人口18万(1996年)。
主要工业为制糖、咖啡加工等。
有铁路、公路通往内地。
关塔那摩湾在市区南面30公里处,是世界最大、屏障最佳的海湾之一。
该湾长约19公里,宽约9公里,靠近连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向风水道,战略位置重要。
1898年美西战争时期,美国海军就登上这个天然良港,并在此建起营地。
1903年,美国与古巴签订协议,美国在关塔那摩湾内建立一个大型的美国海军基地,后来又增建了要塞和机构。
该基地面积为118平方公里,其中的49%是陆地,其余的是水域和沼泽。
当时规定美国使用此地每年向古巴支付2000美元租金。
1934年,美国将年租金增到4000美元。
美国军队在关塔那摩拥有两个机场,一个码头,一家医院,一家大商场和一个海水淡化厂等服务设施。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之后,古巴政府一直反对该军事基础的存在,并拒绝接受美方租金,要求美国军队撤出关塔那摩。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10、横须贺:日本本州东南部港口城市,属神奈川县。
位于东京湾西岸,北邻横滨。
面积99.1平方千米,人口约43万。
原为小渔村。
1865年建铁厂,1871年改为造船厂。
1884年成为扼守东京湾保卫首都的军港。
1907年设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美国海军基地。
1948年定为贸易港。
工业以造船、汽车工业为主。
日本海上自卫队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东部有横须贺、长浦两处优良港湾。
长浦亦为南极捕鲸基地之一。
设有军事学校、军事研究机构和原子能研究所等。
市街沿湾岸延伸,呈长方形。
市中心为商业和住宅区。
市北的追滨、浦乡地区是汽车、造船和化学工业区;田浦、长浦地区为电机和汽车工业区;市东南的浦贺地区是传统的造船工业区;久里滨地区是水产加工和火力发电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