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厂自动加氯工艺优化_
- 格式:pdf
- 大小:263.89 KB
- 文档页数:9
净水厂加氯系统的技术改造与优化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净水厂建设逐渐增多,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液氯消毒一直是保障出厂水质安全的关键环节。
从实际运营角度出发,针对A水厂加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实施技术改造,通过增设加氯点和加氯辅助设备、闭环加氯控制改造及实施的方式,使水厂加氯系统更加准确和安全。
关键词:加氯系统;消毒;技术改造;闭环加氯;安全;水厂引言净水厂水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氯气的投放对于水质能否达标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
在加氯系统中,传统的控制方法为:前加氯采用流量比例控制,后加氯采用余氯反馈控制。
由于影响加氯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水质、天气、水厂的具体工艺特点等,而且后加氯存在时间滞后问题,同时对控制方法和投加氯氨存在的问题目前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对水射器安装位置和余氯取样位置的规范化确定目前尚无完整的理论,从而使加氯系统不够规范,实际运行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在有的系统中,虽然采用了一些其他控制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并未完全解决加氯系统存在的问题。
氯气投加自动控制系统可以使氯气良好准确安全的投加,既能得到良好的出水水质,又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给水厂水处理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氯工艺介绍由于原水污染严重,水厂采用滤前和滤后两次加氯的方式。
前加氯环节中投加的氯气相对比较少,而经混凝、沉淀、滤池过滤后水中几乎没有余氯,所以前加氯对出厂水的余氯基本没有影响;滤后加氯主要是补充第一次原水加氯后余氯的不足,保证管网末梢的余氯达到指标,因此后加氯尤为重要。
本文中所提到的加氯系统没有特别强调的都是指滤后水加氯。
在滤后水加氯工艺中,存储在氯瓶中的液氯经过管道送入液氯蒸发器,经过滤除去氯气中的杂质,然后到达自动加氯机,在投加点利用水射器进行氯气投加。
2原加氯系统存在的问题改造前,原加氯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不足:①切换氯瓶时会有液氯溢出,无法稳定供气;②沉淀池排泥、滤池反冲洗会引起水量的变化,进而引起余氯的突变;③在加氯量的调节方面,需手动改变加氯机开度,调节氯气流量,调节粗糙,反馈过慢,致使加氯不够可靠。
设备管理与维修2021№3(下)1某水厂现状及加氯控制优化意义重庆某水厂一、二期总规模日供水40万吨,采用沉砂、高密度澄清、砂滤池、活性炭滤池+臭氧结合深度的处理工艺,如图1所示。
目前,该水厂使用带1450型控制器的FX4000加氯机,采用前加氯和后加氯两点投加方式。
投加控制方式根据生产水量及出厂水余氯值,通过人工计算及个人经验在加氯机上手动操作调流阀调节投加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及较大偏差,人为因素影响大,影响供水安全。
在水厂消毒处理工艺中,加氯是水厂水质控制的重要环节。
因此,优化加氯控制方式尤为重要。
针对现有加氯设备,合理运用PLC 、在线测量仪表,以及生产监控电脑,实现液氯根据水量、水质的自动投加,能够使出厂水余氯值在一个较小的设定范围内波动,对保障供水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21450型加氯机控制系统简介1450型控制器自动加氯有3种投加模式。
(1)流量比例模式。
流量比例加氯用于恒定氧化剂要求的流量变化水流,流量×投加量=阀门位置。
(2)余氯控制模式。
余氯控制用于氧化剂需求量变化而水厂流量恒定的情况。
余氯通过在时滞期结束时进行纠正,提供积分控制。
(3)复合环路控制模式。
复合环路控制模式用于水厂流量和氧化剂需求量均变化的情况,兼具流量比例和余氯控制的优点。
3水厂加氯自动控制调试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自动控制特点,该水厂加氯自动控制优化方式如图2所示,前加氯采用流量比例控制模式投加,后加氯采用复合环路控制模式投加。
3.1系统校准3.1.1真空度实验通过手动调流阀调节,观察设备是否能够达到最大投加能力,稳定10min 后若真空度下降到30kPa 以下,此时需要检查水射器、负压管线、止回阀等,重新进行初始真空度试验。
3.1.2机械校准通过自动调节阀的电气手动开关进行阀门机械位置的调校。
(1)机械零位。
调节阀门位置,观察浮子流量计开始升高并离开最底部时,然后关闭阀门约阀杆的1/16~1/8转,这是阀门的底部挡块位置。
水厂加氯自动控制系统优化发布时间:2021-04-30T07:17:10.80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4期作者:励志明[导读] 随着工业及生活用水量的增加以及供水区域的扩大,很多水厂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随之需要对原有的运行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以满足生产能力扩大的要求。
慈溪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摘要:文章根据某水厂的生产实际情况,对加氯机量程及射水器搭配使用方式进行了改造,同时增加了系统远程控制功能。
通过改造,使水厂加氯系统更加准确地自动控制投药量,降低了药耗及射水器用水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量程;远控;射水器;加氯机;可编程控制器随着工业及生活用水量的增加以及供水区域的扩大,很多水厂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随之需要对原有的运行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以满足生产能力扩大的要求。
在自来水生产流程中,加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出厂水水质和水厂的经济效益。
由于水厂的产能扩大,投加量和投加方式发生改变,该水厂根据实际情况对加氯系统进行了量程改造,并在加氯机复合环自动控制的基础上创新添加了中央控制室远程控制加氯机投加量的功能,同时改变了加氯射水器和加氨射水器的搭配使用方式,有效推动了安全生产、优质供水及节能降耗。
1加氯系统1.1加氯系统的构成该水厂加氯系统主要包括:原水流量计、PLC控制系统、触摸屏、余氯计、加氯机、射水器、真空调节器等。
加氯机主要由控制器、差动压力调节器、高低压保护真空开关、电动调节阀、手动针阀、流量管、浮子及流量管上、下底座组成。
1.2加氯系统的工作原理该水厂加氯系统包括沉淀池前加氯和清水池后加氯两部分。
前加氯系统根据原水流量信号的变化控制投加量,原有的后加氯系统采用原水流量信号变化和出厂水余氯信号变化进行复合环控制。
前加氯、后加氯的相关输入输出信号通过PLC系统进行通讯和控制。
前加氯、后加氯均可在设备现场手动调节投加量。
2加氯系统量程优化改造2.1改造原因在该水厂第三期扩建前,水厂全部选用40kg的加氯机,采用一台加氯机投两期的方式。
自来水厂加氯工艺流程一、自来水厂加氯的重要性1.1 杀灭病菌咱们都知道,水里面可能藏着好多病菌呢,像大肠杆菌之类的。
加氯就像是给这些病菌来一场“大围剿”。
氯一进去,就像勇猛的战士,把病菌一个个消灭掉,让水变得安全,能放心地让大家喝。
这要是不加氯啊,那水里面的病菌就会像“野草”一样疯长,喝了这样的水,人就容易生病,那可不得了。
1.2 防止藻类滋生水厂里的水有时候会有藻类想在里面“安家落户”。
这藻类一长起来啊,水就变得绿绿的,还会有股怪味。
加氯呢,就像是给藻类设了一道“防火墙”,不让它们有机会生长繁殖。
就好比咱们家里防老鼠,得提前做好措施一样,加氯就是防止藻类这个“小老鼠”在水里捣乱的好办法。
二、加氯工艺流程2.1 氯的来源与储存自来水厂用的氯啊,一般是液氯或者次氯酸钠。
液氯是像瓶子一样储存起来的,不过这液氯可不好惹,就像个“小炸弹”,得小心翼翼地保管。
次氯酸钠相对就温和点。
这些氯的储存地方得特别安全,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就像守护宝藏一样,不能有一点马虎。
2.2 加氯量的控制2.3 加氯的方式加氯有好几种方式呢。
有在原水进水口加的,这就像是在敌人还没大规模入侵之前就先设下防线。
还有在沉淀池后加的,这是进一步巩固“战果”,把可能在沉淀过程中又滋生的病菌再消灭一波。
不同的加氯方式都是为了让水在各个环节都能保持干净卫生。
三、加氯后的检测与保障3.1 余氯检测加氯之后啊,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
得检测水里的余氯量。
余氯就像个“小尾巴”,它能告诉我们之前加的氯是不是足够,有没有起到作用。
如果余氯量不合适,就得赶紧调整加氯的操作。
这检测就像考试检查答案一样,得认真仔细。
3.2 水质安全保障虽然加氯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一环,但自来水厂可不会只靠这一招。
还会有其他的处理工艺配合,像沉淀、过滤这些。
就像一个团队作战,加氯只是其中一个很厉害的队员,但也需要其他队员一起努力,才能让大家喝到安全、干净、好喝的自来水。
水厂加氯的自动控制连庆聪林文鹏(泉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362000)An automatic chlorine-dosing control system in water works[提要]本文介绍在水处理过程中,应用控制器控制加氯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并详述了其系统构成、控制原理、参数整定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比例控制;复合控制; PID控制;参数整定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automatic chlorine dosing control system in a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by using controller.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heory of control and parameters adjustment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Several important points were presented as well.Keywords: Proportional control;Compound control;PID control;Parameter adjustment1 前言在水处理过程中,加氯消毒是水厂水质控制的重要环节。
消毒时在水中的加氯量,可以分为两部分,即需氯量和余氯。
对于生活饮用水工艺而言,原水加氯后经过一定时间接触,用于灭活水中微生物、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等所消耗的氯量称为需氯量。
为了抑制水中残余微生物的再度繁殖,管网中尚需维持少量的余氯。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出厂水游离余氯在接触30min后不低于0.3mg/L,管网未稍不低于0.05mg/L。
后者的余氯量虽然仍具有消毒能力,但对再次污染的消毒尚嫌不足,而可作为预示再次污染的信号。
此点对于管网较长枝状管网有死水端的情况,尤为重要。
氯化消毒时,投氯量一般应满足杀灭细菌以达到指定的消毒指标和氧化有机物等所消耗的需氯量及抑制水中残存致病菌的再度繁殖所需的余氯量。
水厂自动控制加氯系统压力水的优化改造
冯昭钧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本文论述了自动控制加氯系统中,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加氯压力水的优化改建及如何达到自控的目的.
【总页数】1页(P92)
【作者】冯昭钧
【作者单位】淄博市引黄供水有限公司,山东,淄博,25508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水厂自动控制加氯系统压力水的优化改造 [J], 冯昭钧
2.基于iFIX的后加氯自动控制系统在城北水厂的应用 [J], 徐海斌;尹燕妮
3.水厂加氯系统自动控制的设计与实现 [J], 赵士琦
4.净水厂水处理工艺中加矾加氯的自动控制 [J], 张百敏; 徐振
5.水厂加氯设备自动控制调试 [J], 薛淋鐘;王未;徐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进加氯系统稳定出厂水余氯值——提升出厂水水质合格率摘要:胜利油田供水分公司民丰水厂是油田最早建设第一座,经过数次工艺改进,现在水质合格率受出厂水余氯影响较多,水厂新工艺2008年底投入运行,新工艺加氯系统对滤前加氯控制比较理想,而滤后投加点要经过清水池,系统滞后相对较大,采用手动和流量配比,控制系统的调节特性不好,尤其是当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时问题更明显;且民丰水厂原水供应和水厂水处理距离较远分属两个单位,协调相对反应较慢。
民丰水厂滤后加氯取样点位置距离滤后加氯点4米左右,按流量计46厘米/秒计算,氯气从投加到取样管线返回到余氯仪只有10多秒时间,氯气在管线混合反应时间短,影响滤后余氯值测量准确度。
后加氯取样管线在主管线上部,清水池水位低时,管线不满管或有空气,返冲洗2台反冲泵用水量比较大,主管线里只有很少水流过,影响到余氯测量结果,造成加氯量忽高忽低,加氯曲线上下波动。
现在民丰水厂加氯控制方式为就地手动控制加中控室远程流量配比控制,这种方式随值班人员的经验、每次旋转的力度、清水池的停留时间等差异造成每次调节结果都不一样,调节方式很难保持出厂水余氯的恒定,影响出厂水合格率,增加了水厂职工劳动强度,同时因人为操作不及时调整加氯量造成氯气资源的浪费。
水厂相关人员针对水厂实际情况,采取了四方面措施来改进加氯系统稳定水厂出厂水余氯。
关键词:加氯流量位置余氯一、民丰水厂加氯系统简介1、加氯系统包括2部分:前加氯和滤后加氯图1前加氯和滤后加氯机图2 水厂氯库新工艺加氯系统对滤前加氯控制比较理想,而滤后投加点要经过清水池,系统滞后相对较大。
前加氯部分主要杀灭水中细菌、微生物、也起到部分助凝、助滤作用;滤后加氯是保证出厂余氯的最重要环节,主要是起消毒作用,直接关系到出厂水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2、加氯控制方式采用手动和流量配比方式前加氯采用流量配比控制比较理想,而后加氯也采用手动控制、流量配比、控制系统的调节特性不好;这两种方式随值班人员的经验、清水池的停留时间等差异造成每次调节结果都不一样,这样调节很难保持出厂水余氯的恒定.影响出厂水合格率,增加了水厂职工劳动强度;同时因人为操作不及时调整加氯量造成氯气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