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010中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2010山东理综·16)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
图乙中υ、a、f和s 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
图乙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知,在斜面和水平面受到的合力均为恒力,两段均为匀变速运动,所以A、B都不对;第一段摩擦力小于第二段,所以C正确;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始也是非线性变化,所以D错误。
17.(2010山东理综·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
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A.N =m1g +m2g−F sinθ B.N =m1g +m2g−F cosθC.f = F cosθ D.f = F sinθ【答案】AC【解析】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整体受摩擦力和F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所以C正确,D错误;在竖直方向受支持力N、重力和F在其方向的分力,解得N =m1g +m2g−F sinθ,所以A正确,B错误。
18.(2010山东理综·18)1970年4月24日,我过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试题(全国卷II,解析版)第Ⅰ卷【名师简评】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基础和能力的考查。
生物部分涉及遗传学、生态学、免疫、生命活动的调节、新陈代谢、细胞、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知识。
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又分为T 细胞和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T细胞可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而效应T细胞既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还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成效应 B细胞,效应B细胞可产生抗体;而一个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 1:2 C. 2:1 D. 3:15.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3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一些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后压在众人身上,造成人员伤亡.但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强并不会对演员们造成任何伤害.这是因为这种墙体的材料具有较小的( )A 、弹性B 、硬度C 、密度D 、延展性2、(2010•济南)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按照这一模型,原子的结构与图所示各物体的结构最接近的是( )A 、鸡蛋B 、西瓜C 、面包D 、太阳系3、(2010•济南)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CO 2)排放,强调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下列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 、使用太阳能热随其烧水洗澡 B 、上学、放学让父母开车接送C 、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D 、冬天和夏天长时间开着空调4、(2010•济南)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 ) A 、在高架路两旁建隔音墙 B 、房间墙壁上使用吸音材料C 、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D 、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5、(2010•济南)图所示各实例中的物体,使用时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拖拉机的履带B 、切蛋器的钢丝C 、书包的背带D 、铁轨的路枕 6、(2010•济南)纺织工人在检查纺织品的质量时,要观看纺织品的布纹是否有缺陷,应该使用()A、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以内B、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与二倍焦点之间C、凸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二倍焦之外D、凹透镜,并把纺织品放在它的焦点上7、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安全用电非常重要.图所示的各种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A、用时抹布擦拭亮着的台灯B、电器起火要先灭火后断电C、电冰箱的金属外壳没必要接地D、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8、(2010•济南)美丽的泉城济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以下对泉城美景的描绘,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千佛山,山林云遮雾罩B、趵突泉,泉水腾空跳跃C、植物园,园内花香浓郁D、大明湖,湖面波光粼粼9、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木球,以相同大小的速度运动,它们的动能分别为E K铜和E K木.比较铜球和木球动能的大小,则()A、E K铜<E K木B、E K铜>E K木C、E K铜=E K木D、无法判断10、(2010•济南)一个鸡蛋从餐桌上调到地上有时并不破碎,但有时也会破碎.老师要求同学们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发现并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同学们提出的下列四个问题中,通过探究最能揭示这一现象物理本质的是()A、鸡蛋落地后在什么情况下会破碎B、鸡蛋落地后是否破碎与哪些因素有关C、物体落地后收到的冲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D、鸡蛋落地后破碎还是不破碎的原因是什么11、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下列各情况下见到的“白气”,由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A、打开冰箱门时在门边看到的“白气”B、做饭是在沸腾的锅边看到的“白气”C、夏日的清晨在河面上看到的“白气”D、冬天在汽车排气管口看到的“白气”二、多项选择题12、(2010•济南)下面是小华同学写出的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量的大小,其中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A、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mgB、较为舒适的房间温度约为25℃C、对人体安全的电压约为36VD、教室用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13、继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山东省会济南又成功地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运动会上的许多比赛项目涉及到了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射击运动员瞄准时“三点成一线”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B、足球运动员的大力远距离射门,利用了物体具有惯性的知识C、乒乓球运动会员拉出的“弧圈球”,利用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D、皮划艇比赛运动员用船桨划水,利用了省力杠杆的知识14、电动车的动力来源于其核心部件﹣﹣电动机.有关电动车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轮胎用橡胶制成是因为它的绝缘性能好B、车座呈扁平状是为了减小对人体的压强C、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D、蓄电池充电的时候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5、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隐含条件.下面关于隐含条件的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滑下”的隐含条件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零”B、“物体浸入液体中”的隐含条件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它的体积相等”C、“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20℃的水烧开”的隐含条件为“水的末温度为100℃”D、“用电器接到家庭电路中”的隐含条件为“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220V”三、填空题16、为了确保国庆周年庆典活动的正常进行,参加天安门简约、有幸、表演活动的车来那个、人员都配备了GPS通信系统.GPS通信系统是通过实现信息传送的.17、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间,游客可以乘坐游船领略世界园区的美景.以游船为参照物,岸上的中国馆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在阳光照射下,有船甲板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的途径改变了它的内能.18、由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的撑杆,已经成为决定撑杆跳高胜负的关键.这主要是因为这种高性能复合材料比传统撑杆材料具有更好的(填一种物理性质);在撑杆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之后下落的过程中,他的转化为动能.19、当导线中通入由右向左的电流时,会发现到线下方小磁针的N极向纸面外、S极向纸面内转动,并停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如图所示,若把小磁针放在导线的上方,则小磁针的N极向纸面内、S极向纸面外转动,并停在垂直于直面的方向上.通过对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出:(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2)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感线的形状是.三、解答题20、重6N的一只篮球在空中飞行的路线如图所示.请你在该图中画出篮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1、电冰箱是现代家庭中常见的家用电器,它内部的电路其实非常简单.冰箱的压缩机(其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和冷藏室内的照明灯能各自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温控开关S1控制压缩机,与冰箱门联动的开关S2控制照明灯.图的方框内已画出了冰箱电源插头所连接的电源,请你在该图中完成电冰箱内部的电路图.22、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市的很多学校都在教室里安装了多媒体投影机.在某型号投影机的使用说明书中,给出了该投影机的一部分有关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当“灯泡设定”为“全亮度”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多大?此时灯泡的电阻多大?(2)如果该投影机一直以“灯泡设定”为“节能+静音”模式工作,从开始使用到灯泡的寿命结束灯泡大约消耗多少电能?(3)投影机更换一套灯泡组件需要千元以上,在使用时耗能也较多.为了不造成浪费,在使用投影机时应该怎样做(说一个具体的做法)23、小刚乘坐的出租车一直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出租车重约1.5×104N,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图式他达到目的时的乘车发票.通过计算回答:(1)出租车的行驶速度多大?(2)出租车的牵引力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3)出租车的牵引力在这段时间内做功的功率多大?24、小明同学要用“伏安法”测量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的电阻,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接.(2)闭合开关S之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端(填“左”或“右”).(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小明开始实验.通过实验,他记录了三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你帮他将表中空白格内的数值补上.(4)小明知道,在一般情况下都认为灯丝电阻是不变的.但他从上表中的数据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请你帮他说明原因..25、小刚班的同学准备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1)在准备实验器材时,应选择的两个酒精灯.(2)在此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比较的.(3)其中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他们得出的结论是:.(4)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第1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26、小军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进行了下面的思考:设想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水球A,如图所示.因为他在容器中是静止的,所以它与它自身的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用一个受到的其他部分水对它的浮力F浮大小相同的其他球体替换水球A,那么该球体受到的浮力应当与水球A受到的浮力F完全相同.由此他提出了对浮力大小的一种猜想.浮(1)小军的猜想是:浸没在水中的球体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跟它大小相同的水球A所受重力的大小.(2)小民想:如果小军设想的不是“水球”二是“水立方块”或其他任意“不规则形状的水块”,他的猜想也可表述为:浸没在水中的任意形状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的水块所受重力的大小.(3)小民进一步推断:不管你设想的“水块”在容器中水的哪个部位,甚至是在靠近水面或容器壁的地方,上述的猜想都应该是正确的.于是,他又把这个猜想补充为:浸入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总是与跟它浸在水中的那部分体积相同的水所受重力的大小.(4)小军和小民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进行了图所示的实验.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请你就该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一条建议:.(5)为了更全面地总结浮力大小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他们还必须换用几种不同的进行实验.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一些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后压在众人身上,造成人员伤亡.但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强并不会对演员们造成任何伤害.这是因为这种墙体的材料具有较小的()A、弹性B、硬度C、密度D、延展性考点:物质的物理特征。
2010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2分)1.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是A.电熨斗B.电磁铁C.电动机D.发电机2.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由于A.光在水中不沿直线传播B.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3.如图1所示电路中,A、B、为两个金属夹,分别在两金属之间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或塑料尺,闭合开关后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在观察到小灯泡发光时,两金属夹之间接入的可能是A.硬币或橡皮B.铅笔芯或硬币C.橡皮和塑料尺D.塑料尺或铅笔芯4.如图2所示电路中,甲、乙是两只电表。
闭合开关S后,两灯泡都能发光,则A.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B.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C.甲、乙都是电流表D.甲、乙都是电压表5.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的效率越高,做功越多B.机械的效率越高,做功越快C.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D.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快6.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致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用采用的办法是A.减小气压降低沸点B.增大气降低沸点C.微火加热缓慢沸腾D.尽量缩短加热时间7.一根铜线和一根镍铬合金线,长短粗细都相同,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铜导线中的电流为I1,两端的电压为U1,镍铬合金线中的电流为I2,两端的电压为U2。
则I1与I2、U1与U2的关系正确的是A.I1=I2、U1=U2B.I1=I2、U1<U2C.I1>I2、U1=U2D.I1>I2、U1<U28.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C.冰和水的质量都没有变化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9.晚上,在桌上铺上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因为发生了镜在反射D.白纸比较亮,因为发生了漫反射10.在图3中画出了杠杆受到的各力的力臂,其中错误的是1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D.温度为0℃的物体,内能为零12.一人用200牛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600牛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到300牛,则地板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100牛B.200牛C.300牛D.600牛13.某同学家中的三盏电灯突然全部熄灭了,经检查保险丝并未熔断,用测电笔测试室内各处电路时,氖管都发光。
绝密★启用前2010年4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Ⅰ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 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 TP、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B.mRNA是翻译的模板,DNA是复制和转录的模板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2.2009年4月12日~17日是第15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规范癌症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射性治疗可以引发癌细胞凋亡B.癌变的实质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D.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引发癌症的危险因素3.观察某细胞的局部结构时,看到的细胞器包括中心体、线粒体和核糖体等。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B.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C.线粒体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因为有中心体,该细胞在有丝分裂的末期一定不会出现细胞板4. 下图是某种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三个图解,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体同一器官B.乙、丙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体同一器官C.乙、丙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体不同器官D.甲、丙可以发生在同一个体不同器官5.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
山东省济南市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理科综合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 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1.下列各项中通过接种疫苗能够预防的疾病是( ).A.遗传病 B.佝偻病 C.侏儒症 D.传染病2.明水香稻的代表品种为“大红芒”,“大红芒”的籽粒洁白这一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 ).A.基因 B.染色体 C.DNA D.遗传物质3.右图是根据生物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实线框和虚线框分别代表一种分类法,下列选项中为此图分类依据的是( ).A.有无细胞核 B.有无细胞壁C.是否自养 D.是否单细胞4.下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的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为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②光合作用需要CO2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⑤5.人类的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用e表示)控制的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 ).A.Ee,ee B.Ee,Ee C.EE,Ee D.EE.EE6.甲、乙、丙、丁、戊五人旅游途中发生意外,甲因受伤而急需输血,血型鉴定结果如下:注:“+”表示红细胞凝集,“-”表示红细胞不凝集.据表分析输血时应首先考虑( ). A.戊 B.丁 C.丙 D.乙7.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A.汽油燃烧 B.食物霉变 C.煤气中毒 D.酒精挥发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误服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B.“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污染的食品C.纯碱的水溶液显碱性,可用于去除油污D.碘元素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人患骨质疏松症9.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硫化氢由两种元素组成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氢硫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10.《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 CO2+4Na xR+C(金刚石),则x、R分别为( )A.2,Na2CO3 B.4,Na2CO3 C.2,Na202 D.1,Na2CO311.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用托盘天平称量20.5 g NaCl固体时,左盘放20 g砝码,游码移至0.5 g处C.把98%的浓硫酸沿器壁注入盛有水的量筒内稀释D.测试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润湿pH试纸,再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12.“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能、太阳能、氢能等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B.制造“神舟五号”宇宙飞船,使用了大量新型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D.人类应与环境和谐相处,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化石燃料等矿物资源13.2005年5月15日《齐鲁晚报》(A5)报道:某工厂一位打工姑娘,由于经常接触到含有正己烷(C6H14)的粘合剂,几个月之后中毒瘫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己烷是一种有毒的化合物B.正己烷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正己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7D.正己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3.7%1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操作均合理的是( )A.N2(02):木炭、点燃B.Cu(CuO):稀硫酸、过滤C.NaCl固体(KCl):水、过滤D.NaOH溶液(Na2CO3):CaCl2溶液、过滤15.在锥形瓶甲中放入10 g块状CaCO3,在锥形瓶乙中放入10 g粉末状CaCO3,分别同时加入等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如图中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描述合理的是( )16.在由CuCl2、HCl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滤液中舍有Cu2+ B.反应中一定有气体产生C.滤出的固体可能是纯净物 D.溶液的质量一定会减小17.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t3℃时,将A、B分别溶于100 g水中,各自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降温.试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3℃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降至t2℃时,A物质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C.降至t1℃时,B物质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降至t l℃时,两种溶液的质量均不变18.取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分别加入同一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溶质均为NaCl.若与氢氧化钠反应用去盐酸a g,与碳酸钠反应用去盐酸b g,则a 与b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 B.a<b C.a<b D.a>b19.下列设备与电磁波的应用有关的是( )A磁悬浮列车 B.电磁继电器 C.移动通讯网 D.电磁起重机20.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硬度C.良好的导电性 D.较好的延展性21.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22.许多高档轿车中都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如图所示.安全气囊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 )A高速公路上疾速行驶时B.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C.刚开始突然起动时D.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济南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30分)1、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作技术。
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
若一个原子的直径为10-10米,把个原子一个挨一个地排列起来长度是1纳米。
2、某飞机做匀速直线飞行,在10分钟内飞行了了120千米,则飞机的飞行速度为千米/时。
经过半小时,飞机的飞行路程是米。
3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乘客,若选取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若选取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4、子弹离开枪堂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的缘故;上抛的石子要落回地面是因为石子受到的缘故。
5、大型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这是为了,车轮胎上刻有花纹是为了6、弹簧秤下吊着重力为14.7牛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9.8牛,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为牛,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为米3。
7、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看到的是鱼的像(填“虚”,“实”)8、冬天,双手捧着热水袋会感到暖和,双手反复摩擦也会感到暖和。
前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9、电能表是测量的仪表。
1千瓦时的电能可供“220V 40W”的灯泡正常工作小时。
10、下表是某型号抽油烟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这台抽油烟机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安,工作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能。
额定电压(伏)220额定频率(赫兹)50额定功率(瓦)18011、班级组织登楼比赛活动,比一比谁登楼的功率大。
为此,在活动中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
12、2001年3月23日,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坠落太平洋,在坠落的过程中它的高度逐渐降低,这时它的________能逐渐减少;由于跟大气的摩擦,它的______能逐渐增加。
13、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1)电路中用电器的_______过大;(2)电路发生______。
14、一个“12V 6W”的灯泡,如果接在36伏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_____的电阻,该电阻消耗的功率是______瓦。
济南市200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包括12题,每题2分,共24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9.图4是我国第一个太空漫步的航天员翟志刚在“神舟七号”飞船外活动的图片。
这一图片信息从太空传回地球靠的是A.电磁波 B.次声波C.超声波 D.声波20.利用橡胶来制造汽车轮胎,可以减轻汽车行驶时的震动与颠簸。
这是因为橡胶具有A.较好的导热性 B.较好的弹性C.较大的密度 D.较大的硬度21.为纪念“五三惨案”,我市在每年的5月3日上午10时至10时30分都试鸣防空防灾警报。
警报声能传播很远的距离,这是因为它的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22.在图5所示的四种情形中,两个力能够平衡的是23.如图6所示,在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
对金属盒进行下列操作时,能使高度差增大的是A.在原位置转动180° B.向上移动一段距离C.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D.放入酒精中的同一深度处24.我国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安全、清洁”是今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向。
下列能源中最符合这一要求的是A.石油 B.太阳能 C.煤炭 D.核能25.炎热的夏天在公路上开车行驶,有时会看到远处路面上有“一洼水”,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却发现路面上并没有水,这是公路上的“海市蜃楼”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光通过路面附近密度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了A.直线传播 B.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色散现象26.图7所示是一种在少年儿童中广泛流行的有趣玩具——“悠悠球”(也称“溜溜球”),它实际上是滚摆的变形。
当“悠悠球”由最低点上升时,它的A.动能转化为势能,速度越来越小B.动能转化为势能,速度越来越大C.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小D.势能转化为动能,速度越来越大图 12图10图 1127.如图8所示,当手握哑铃向上曲肘时,动力由肱二头肌收缩提供,阻力是哑铃对手的压力。
济南市2010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英语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I. 听力测试(删除)II.选择填空从每题A、B、C、D四个选项中, 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30分)21. —Have you seen _______ pen? I left it here this morning.—Is it _______ black one? I think I saw it.A. a, theB. the, theC. the, aD. a, a22. —Is this your mp3? —No, it is John‟s. _______ is smaller.A. MeB. IC. MyD. Mine23. There is good _______. Another little girl was pulled alive from an apartment.A. newsB. adviceC. ideasD. thoughts24. —What do you call it in English? —A stamp! It is used _______ sending a letter.A. ofB. forC. aboutD. to25. Follow the traffic rules and try to protect yourself. _______ is more important than life.A. NothingB. SomethingC. AnythingD. Everything26. —Tom said he knew everybody‟s business better than they knew_______.—I don‟t think so. If true, why did he fail so may time.A. himselfB. itselfC. themselvesD. oneself27.We had great fun _______ football yesterday.A. playB. to playC. playedD. playing28.This story talks about a king _______is called Arthur.A. whoB. whichC. heD. his name29.—The windows are broken and need to be repaired.—I think so. They can hardly _______ the cold now.A. keep outB. give outC. take outD. put out30. —Can you guess if he _______to her birthday party this Sunday?—I think he will come if he _______ free.A. comes, isB. comes, will beC. will come, isD. will come, will be31.—Why didn‟t you open the door for me, dear?—Oh, sorry, I _______ to loud music and I couldn‟t hear you.A. listenedB. would listenC. am listeningD. was listening32.—The math problem is too hard. Could you help me _______?—Ok, Let me try.A. look after itB. work it outC. think of itD. put it on33.The injured boy _______ to hospital at once and he was saved at last.A. takeB. is takenC. was takenD. took34.—Where is the school? —It is _______.A next to the parkB in front of the bankC between the library and the hotelD across from the library 35. —What are you going to give your mother for he birthday?—I am not sure. I want to buy her _______.A. special somethingB. anything specialC. special somethingD. something special36. —If you win the competition, you will be given a _______ to Beijing.—Wow. I‟ll try my best.A. six day tripB. seven-day tripC. eight days tripD. nine-days trip37. —Jack, I am sorry to tell you _______ Lucy _______ Lily want to go hiking with you.—That‟s OK. I have to go alone.A. both, andB. either, orC. neither, norD. so, that38.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 ?—OK. Action movies.A. what kind of movies you like bestB. who is your favorite actorC. if you often go to the moviesD. why you like action movies39. There are also _______ poor people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A. ten millions ofB. ten millionsC. millions ofD. millions40. We have two rooms_______, but I can‟t decide_______.A. to live, to choose which oneB. lived, to choose which oneC. to live in, which one to chooseD. will to live in, which one to choose41. —I will go to Qingdao for a visit with my family during the long holiday of May.—_______.A. So do IB. So I doC. So will ID. So I will42. I never seem to lose any weight, _______hard I try.A. even thoughB. no matter howC. whateverD. as if43.—I didn‟t see you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 Why?—I _______ for a long distance call then from my girl friend in Canada.A. waitedB. have waitedC. was waitingD. had waited44. —Have you decided which you‟d like to buy, the black skirt or the pink one?—Of the two, the pink one is _______.A. the nicestB. the nicerC. niceD. nicer45. You _______open the door before the train gets into the station.A. don‟t have toB. mustn‟tC. needn‟tD. may not46. Though she is rich, she spends _______on clothes.A. muchB. manyC. littleD. few47. You were _______ hurt. You‟d better _______ in the bed.A. bad, layB. badly, to lieC. badly, lieD. bad, lie48. _______of the teachers in our school is 118, _______ of them are women teachers.A. The number, first fourthB. The number, one fourthC. A number, one secondD. A number, three quarters49. —The problem is too difficult, can you show me _______, Wang Le? —Sure.A. what to work it outB. what to work out itC. how to work it outD. how to work out it50. Jim‟s brother has _______ for almost three years.A. bought the bikeB. left schoolC. joined the armyD. kept the petIII. 完形填空 阅读短文,掌握其大意, 然后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可以填入文章中相应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一、试卷概述通读2006年北京高考理综物理试题,我们不难发现或感觉到,命题人在今年的命题设计中,做到了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坚持了三个有利的原则,即“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命题原则,在考题立意上强调注重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考查,真正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理科综合命题指导思想,试题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就物理试题而言,它是一份适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让中学师生满意的成熟的高考试题。
总的说来,2006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的物理试题符合《北京卷考试说明》的要求,符合考试要求的定位。
试卷既体现了考试要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宗旨,也体现了会学物理比学会物理更重要的理念,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它对于今后的高中物理教学一定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的一般统计分析1、试卷题型分布特点今年的北京理综试卷中,物理均为12道题共120分,占理综卷的40%,连续保持了三年的稳定态势,12道物理试题中前8道均为单项选择题,共48分,占物理总分的40%;非选择题共72分,占60%:实验题由2个小题构成,共18分,占15%,3道计算题按由易到难梯度分布,依此分值为16分、18分、20分,共54分,占45%。
12道物理试题全部为学科内综合题,符合当前北京中学教学的实际现状。
这种稳定而具有北京教育特色的题型分布和框架设计,已普遍受到北京物理同行的一致认可,在今后高考中将会继续保持。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试题加大了图象、图形和信息题的考查力度,从而增加了物理试题的相对难度,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和效度.对学生能力的甄别更有效。
该份物理试卷中总共出现了13幅图(其中有些图源于教材的原图或是变形图),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从而对今后教师的物理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试题内容的分布比例—份优秀试卷一定是既突出学科主干知识、又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有利于继续深造和发展的一个整体系统.不仅对学生的素质考查是全面的,而且对学科要求也是全面的,符合教学与学习实际。
组卷不在于面面俱到,贵在整体规划、知识覆盖、有机结合、分布合理。
今年的北京理综物理试题内容分布情况如表一所示。
表一 2006年北京理综物理试题内容分布比例力学(分值/比例)热学(分值/比例)电磁学(分值/比例)光学(分值/比例)原子物理(分值/比例)实验(分值/比例)总分12052/43.3%6/5%47/39.2%9/7.5%6/5%18/15%从表一明显看出,卷中属于物理学科核心主干内容的力学和电学,总分为82.5%。
力学所占比分均明显大于电学,若考虑电学试题中用到的力学知识,则力学实际所占比例大约在60%左右,超过了一半,这也反映了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
而热、光、原子三部分分别只有一道选择题,各占5%,这种比例分配结构可以说是北京命题专家经过多年的理综命题实践总结的,并被社会普遍认可的模式,对今后的高三物理复习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三、试题的整体特征分析综观今年北京理综试卷的物理试题,试卷命题素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整套物理试卷具有“巧而不难、新而不偏、活而不怪的优点,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的特点,试题既保持了良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体现出命题创新性和灵活性。
严格杜绝了偏题、怪题、难题现象。
试题有许多亮点,仔细品味,很受启发。
真正体现了北京的教育特色。
1、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双基落实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双基落实,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这既是北京理综命题的重点、热点,也是今年物理试题的一个特征。
虽然“理综”试卷中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覆盖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但仍充分注意了考查物理学科主干知识。
试题整体难度较去年略有降低,大部分是常规题、典型题、基础题,试题的起点和切入点较低,设置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都是学生熟悉的,具有亲切感。
从卷中不难看出,在2006年的北京理综试卷中,物理命题专家对考生着重考查了:力学中的物体平衡、平抛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振动等;电磁学中的静电场的场强、静电感应、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的选择、电功率、安培力、电阻定律、洛伦兹力、电磁感应、感应电动势等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这些知识占到全卷的80%~85%。
而对于高中物理的其它部分,如分子热运动和内能、光的传播与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等,虽然不可能全面考查,但也有题目涉及。
这种重点考查学科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并兼顾其他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的确对中学物理教学会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2、强调能力立意,关注科学素质以能力立意命题,加强对能力的考查.把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上,这是近几年来“理综”物理试题的重点、热点和最主要特点,也是今年物理试题的一个特征。
2006年北京“理综”试卷中的物理试题,就特别突出体现了以能力立意和对能力的考查。
2006年的“理综”物理试题加强了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考查,特别注重考查是否理解这些概念、规律;是否会在具体问题中灵活应用。
一般高考中的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都不会太多,物理过程也不复杂,主要考查的就是对某个概念或规律的理解程度,2006年“理综”试卷中的物理选择题,大多是通过应用来考查理解能力的。
例如:北京卷第13题对比区别从裂变和聚变两个途径获取核能的反应原料问题,题目不难但有实际意义且设问角度新颖。
再如北京卷第15题是考查最常见的静电感应问题,题目很简单,但考查了电荷通过电场所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考查理解能还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和鉴别概念规律似是而非的说法。
北京卷第20题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运动与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9题在所给条件下分析物理状态,通过分析推理得出A、B都应处于静止状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今年的实验试题共18分,大题之下含2小题,虽然难度降低,但题型多样、设问灵活、给分合理、重点突出、常考常新,体现了人文关怀,真正找准了中学教学与学生实际水平切合点,使实验能力的考查具有了效度和区分度,成为理综卷物理试题的又一个亮点。
从2006年试卷来看,实验试题既体现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又不脱离当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
实验题中仍然以电学试题为主导,其中北京卷除考查电学外还都考查了一道光学题,北京卷在单缝衍射的帽子下考查的是游标卡尺的读数和改变狭逢的宽度来判断衍射条纹的宽窄。
特别是它的第二题除了考查基本实验仪器的选择外,还考查了学生对图象的理解,给出的是学生不常见的R-U图,考查学生理解图象的意义并能从图象的截距、斜率获得信息,应用到P-U图象之中去,且要求考生能够正确理解此两图象纵轴截距的不同含义,否则很难得高分。
此题设计巧妙,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实验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理解和应用图象的能力,考查物理学课的综合能力,具有很好的区分度。
试卷的电学实验题虽然是近年来反复考过的内容,但常考常新,也更切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和中学生的实际水平。
虽连年从不同角度考查电阻的测定,但问题角度的变换,使许多能力不强、理解不深的考生无从下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试题年年新,但都源于课本的加工和深化,这是一种能更好体现综合能力的高层次考核。
这些试题有利于指导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重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的理解,进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总之,物理试题注重考查理解能力,绝大部分试题的考查方向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
高考中物理学科提出了要考查考生五个方面的能力,可具体归纳为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特别要指出的是,理解能力是基础,只有理解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才能深入、透彻,理解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3、注重过程分析,提高识图能力如何把握好理解关呢?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注重识图表、析图表、用图表、绘图表的能力培养。
获取知识的能力,是《考试说明》(理科综合)中明确要求考查的一种能力,广义地讲,它也是理解能力的一部分,但一般指题目中含有没有学过的新信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试题,理解信息,并提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所谓新信息,可能是新的情景、新的装置、新的概念或新的规律,甚至是一种新的组合。
如:北京卷第24题是利用磁流体推进船的模型综合考查电阻决定因素的计算、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以及感应电动势和电路中的欧姆定律等多个知识点,要正确解题必须弄清其中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再运用知识求解。
北京卷第20题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运动与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图象就容易了。
20题是电荷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这是常规题。
对于23题,除了过程复杂外,还要求学生能描绘出电子运动规律的图象。
而这—点正是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课改要求,也是今年物理试题的一个特征。
值得提醒的是,图象、图形和图表是常用的基本物理语言,在今年北京理综卷的物理试题中,涉及图象、图形、图表的试题达13幅,足以说明了理解,运用图象,图形、图表的重要性。
4、理论联系实际,巧设问题情景联系生产、生活、社会和科技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STS),联系中学生实际,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这也是今年理综物理试题的特征之一。
如北京卷第17题通过小鸟在树枝上的振动估算小鸟的质量题目新颖贴近生活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和估算的能力。
再如22题这是一道有趣的与体育运动知识相结合(体现北京新奥运)的问题。
题目避免了死记硬背现象,或巧设问题情境,或用活知识规律,使所学知识鲜活了起来。
有些则着眼于科技前沿,立足于高中课本知识的考题,一方面考查了学生联想、迁移、分析的能力和科学素养、思维、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到:高新技术虽然“高”,而且“新”,可是同样是依赖于我们熟悉的传统的基础知识,并非空中楼阁,高不可攀。
例如13题核电站和24题磁流体推进器。
多数题目是使知识处在一定的情境中的理解和应用。
如卷中的15题是两个相通容器、16题点光源的全反射、18题飞船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