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中国旅游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10
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1月目录一、收入增长、城镇化推进、交通改善均利好旅游业发展 (5)1、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步提高,我国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出游率有望继续提高 (5)2、城镇化推进,旅游市场有望继续扩张 (6)3、交通改善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6)二、国内游散客化趋势明显,多元业态应运而生 (7)1、周边游热度渐高,线上预订、自助出游成趋势 (8)2、亲子游、自驾游产品热度高、前景好 (10)三、欧洲游快速增长,韩国游明年有望复苏 (14)1、欧洲游复苏明显,休闲游、深度游产品受青睐 (14)2、中韩关系现改善迹象,明年韩国游有望好转 (16)四、行业供需改善结构调整,中端酒店发展势头良好 (17)1、供需改善,有限服务型酒店龙头经营回暖 (17)2、酒店市场面临结构调整,中端酒店市场广阔 (20)3、中端酒店市场发展良好 (22)4、中端酒店盈利能力较强 (24)五、免税品市场空间大,龙头竞争优势明显 (25)1、中产阶级壮大、高净值人群消费力强、消费回流利好免税品销售 (25)2、中免规模扩张,毛利率提高值得期待 (27)六、重点公司简析 (30)1、中国国旅:规模效应有望提升毛利率,三亚免税业绩快增值得期待 (30)2、锦江股份:行业复苏还未结束,中端龙头轻资产扩张持续 (32)3、黄山旅游:内生增长动力充足,外延扩张利好景区扩容 (33)4、宋城演艺:公司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静待业绩释放 (34)5、中青旅:门票提价利好明年业绩增长,轻资产扩张模式有望开启 (36)6、凯撒旅游:旅游资源优质,关注公司控股权之争 (37)收入增长、城镇化推进、交通改善利好旅游业发展。
预计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程度和交通便利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这些因素和全国出游人次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预计我国旅游业将继续较快增长。
国内游散客化趋势明显,多元业态应运而生。
在国内游客数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向散客化发展的趋势。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
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万亿元。
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
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
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
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
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亿人次,同比增长%。
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
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
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
2017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8月目录一、行业概况 (3)1、旅游行业市场情况 (3)(1)出境游人数高速增长 (3)(2)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4)(3)旅游行业同期水平 (5)2、旅游行业产业链上下游情况 (6)(1)产业链上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发展的影响 (6)(2)产业链下游行业发展对本行业发展的影响 (6)二、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7)1、行业产业政策 (7)2、行业主要产业政策与法律法规 (8)三、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1)1、有利因素 (11)(1)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 (11)(2)行业扶持政策不断推出 (11)(3)航空因素 (11)(4)中国良好的外交形象与国际关系 (12)2、不利因素 (12)(1)外部环境 (12)(2)季节性影响 (13)四、行业风险特征 (13)1、不可抗力风险 (13)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14)3、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15)4、监管政策风险 (15)一、行业概况目前国内的旅行社根据所处产业链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组团社、批发商、地接社。
(1)组团社直接面向散客,将散客组成单个的旅行团,主要掌握下游终端客户资源;(2)批发商主要面向部分组团社,将从小型组团社接来的散客组成单个的旅行团,统一提供服务;(3)地接社处于产业链中端,直接面向组团社及批发商,接待来自于组团社与批发商的旅行团,负责对旅行团在目的地的一切服务,主要掌握上游供应商资源。
目前旅行社市场存在较多的都是组团社,其将散客组成旅行团后再递交给地接社。
公司属于地接社,客户主要为各大组团社与批发商,接待各大组团社及批发商的旅行团在境外旅行。
1、旅游行业市场情况(1)出境游人数高速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国内旅游,中国出境游市场今年来发展火爆,2014年出境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到1.07亿人;2015年突破到1.5亿,较2001年增长1.5倍,平均每天有29.3万人出境。
2018年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目录CONTENTS 01旅游行业发展背景--------------------0302国内旅游市场分析--------------------1203出境旅游市场分析--------------------3104入境旅游市场分析--------------------4905旅游行业发展趋势--------------------571旅游行业发展背景GDP 增速放缓,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年以来,GDP 增速逐年放缓,传统的外需驱动型经济模式受到挑战,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与2013年对比,2017年,第一和第二产业增长相对缓慢,以商品和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59.5264.4068.9174.3682.717.80%7.30% 6.90% 6.70% 6.90%201320142015201620172013-2017年中国GDP及其增长速度GDP(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第一产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第三产业增长18.3%27.7%53.6%5.536.5526.2033.4627.8042.7020132017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3 vs 2017年中国各产业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化单位:万亿元6.617.348.199.1310.39%10.80%11.01%11.04%20142015201620172014-2017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GDP 的综合贡献(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对GDP 的贡献额持续增长。
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11.04%,与2014年对比,旅游业对GDP 的综合贡献增长了2.52万亿元,占GDP 总量的比重亦有所提升。
17年旅游发展报告总结引言旅游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最新的报告显示,2017年旅游业再次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本报告将对17年旅游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发展情况国内旅游市场2017年,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增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0%,达到10亿人次。
同时,旅游收入也增长了12%,达到了1.2万亿人民币。
这显示出国内旅游市场的强劲发展态势。
国际旅游市场国际旅游市场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3亿人次,同比增长15%。
出境旅游支出也增长了5%,达到了1.4万亿元人民币。
这显示出中国公民对境外旅游的热情不减。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国内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促进了旅游需求的增长。
2.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
3.旅游目的地的丰富多样性,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到访。
国际因素1.境外旅游目的地的宣传力度增加,吸引了更多中国游客。
2.中国公民对国际旅游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出境游意愿增强。
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均衡,一些地方资源闲置,而一些热门景点过度开发,出现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
2.旅游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地方存在服务态度不好、旅游设施陈旧等问题,影响了旅游体验。
3.旅游产业链条不完善,旅游相关产业之间协同效应不明显,限制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虽然旅游业面临一些问题,但展望未来,旅游业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将得到更好的利用。
2.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旅游服务质量将得到提高,一些地方将加强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4.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深,形成更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条。
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发布《2017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中国日报3月1日电 3月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集团联合发布《中国游客中国名片,消费升级品质旅游——2017 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
双方专家团队基于全年旅游业数据,结合携程3亿会员以及业内规模最大得跟团游、自由行订单数据,对全年出境游情况与游客行为进行了全面监测。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3亿人次,花费达1152、9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出境旅游呈现“消费升级、品质旅游”得特征与趋势。
选择升级型、个性化得旅游产品,深度体验目得地得游客占比提升。
出国目得也从观光购物转向享受海外优质生活环境与服务。
出境旅游已成为衡量中国城市家庭与年轻人幸福度得一大标准。
O1F59rP。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旅游年”推动下,旅游合作更加紧密,跨越国境得旅行越来越便利。
走出国门旅游,更像就是“串门儿”,去别人得城市住上几天,换另一种生活方式。
游客越来越强调对城市生活方式得体验,目得地则成为本地居民与游客共享得生活空间。
中国游客就就是行走得中国名片,丰富着世界对中国人与中国得认识。
IOEPLOg。
一、1、3亿人次,花费1152、9亿美元,蝉联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得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0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0%。
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6mrR55g。
国人出境旅游花了多少钱?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7年我国国际旅游支出达1152、9亿美元,相比2016年1098亿美元增长5%。
D8IK8Yx。
在线旅游平台与手机端成为中国旅游者得首选。
根据携程旅游集团得统计,每5个中国出境游客人中,就至少有1位就是在携程上进行得预订。
F2P4WnD。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我国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最大得客源国。
2018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3)1、行业管理部门 (3)2、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4)二、行业发展概况 (6)1、行业发展现状 (6)2、行业发展趋势 (9)三、行业市场规模 (14)1、市场规模 (14)2、上下游产业关系及市场空间 (18)3、旅游客源市场预测 (19)四、行业竞争格局 (20)五、行业进入壁垒 (20)1、资质壁垒 (20)(1)资源障碍 (21)(2)制度性障碍 (21)2、漂流、攀岩、射击等特种设备运营的进入壁垒 (21)3、资金壁垒 (21)六、行业风险特征 (22)1、经济周期风险 (22)2、旅游项目开发的风险 (22)3、重大疫情、自然灾害、天气等不可抗力对公司经营的影响风险 (22)4、安全性风险 (22)一、行业管理1、行业管理部门对于资源类旅游项目,涉及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许多不同类型的资源范畴。
按照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旅游资源按不同属性,分别由建设、文物、林业、国土资源、旅游等有关主管部门归口管理。
我国对旅游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主管旅游业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委)是地方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省、地(州、市)、县旅游局三级地方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地方各级旅游局是当地旅游工作的行业归口管理部门,受同级地方政府和上一级旅游局的双重领导,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负责辖区内的旅游行业管理工作。
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能是:研究拟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各项旅游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运行;研究拟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培育和完善国内旅游市场;组织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研究拟定旅游涉外政策;制订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和等级制度并监督实施等。
中国旅游协会是旅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由中国旅游行业的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全国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
2017旅游业行业分析2017年旅游业在国内外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本文将对2017年旅游业行业进行分析。
首先,2017年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
根据统计数据,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5.9%。
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带动居民收入提升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人们对于休闲度假和旅游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国内旅游业还受益于政府对于旅游业的大力支持和发展,如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举措,鼓励旅游产业发展。
其次,2017年出境旅游呈现出增长态势。
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出国旅游,2017年出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32亿人次,同比增长7%,其中自由行成为主流。
出境旅游市场也逐渐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热门目的地如泰国、韩国等,新兴目的地如东南亚国家、欧洲国家也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再次,互联网技术为旅游业带来了极大的变革。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在线预订机票、酒店、旅行团等方式进行旅游。
在线旅游平台的兴起和发展,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也为旅游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
此外,2017年旅游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旅游业的价格战日趋激烈,为了吸引游客,一些旅行社和酒店降低价格,导致利润减少。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品质和服务问题也亟需解决。
一些旅游景区存在着环境脏乱差、服务不周等问题,这给游客的满意度和游客对于旅游业的信心带来了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2017年旅游业在国内外都呈现出增长态势。
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出境旅游市场增长,互联网技术带来新的商机。
然而,旅游业仍面临价格压力和服务问题等挑战。
未来,旅游业需要进一步提升品质和服务,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发布《2017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中国日报3月1日电3月1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携程旅游集团联合发布《中国游客中国名片,消费升级品质旅游——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
双方专家团队基于全年旅游业数据,结合携程3亿会员以及业内规模最大的跟团游、自由行订单数据,对全年出境游情况和游客行为进行了全面监测。
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突破1.3亿人次,花费达1152.9亿美元,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出境旅游呈现“消费升级、品质旅游”的特征与趋势。
选择升级型、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深度体验目的地的游客占比提升。
出国目的也从观光购物转向享受海外优质生活环境和服务。
出境旅游已成为衡量中国城市家庭和年轻人幸福度的一大标准。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旅游年”推动下,旅游合作更加紧密,跨越国境的旅行越来越便利。
走出国门旅游,更像是“串门儿”,去别人的城市住上几天,换另一种生活方式。
游客越来越强调对城市生活方式的体验,目的地则成为本地居民与游客共享的生活空间。
中国游客就是行走的中国名片,丰富着世界对中国人和中国的认识。
一、1.3亿人次,花费1152.9亿美元,蝉联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05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7.0%。
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地位。
国人出境旅游花了多少钱?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2017年我国国际旅游支出达1152.9亿美元,相比2016年1098亿美元增长5%。
在线旅游平台和手机端成为中国旅游者的首选。
根据携程旅游集团的统计,每5个中国出境游客人中,就至少有1位是在携程上进行的预订。
(数据来源:中国旅游研究院、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我国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最大的客源国。
据报告统计,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柬埔寨、俄罗斯、马尔代夫、印尼、朝鲜、南非等10个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中国游客在这些国家国际游客中的占比最高达30%。
2017旅游数据报告在过去的 2017 年,旅游行业继续保持着蓬勃的发展态势,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出境游,都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年的旅游市场动态,我们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国内旅游1、旅游人数2017 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了 50 亿人次,同比增长 128%。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意识的增强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2、旅游消费国内旅游消费总额达到 45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59%。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交通、住宿和餐饮,购物、娱乐和文化体验等方面的消费也有显著增长。
3、热门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依然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同时,一些新兴的旅游城市如成都、重庆、西安等也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这些城市凭借着独特的美食文化、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
4、旅游方式自助游和自驾游成为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旅游信息的便捷获取,游客更加倾向于自主规划行程,追求个性化和深度的旅游体验。
二、出境旅游1、旅游人数2017 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 13 亿人次,同比增长 70%。
2、热门目的地泰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依然是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门选择。
同时,欧洲、北美和澳洲等地也吸引了不少中国游客。
3、旅游消费出境旅游消费总额达到 11529 亿美元,同比增长 5%。
中国游客在境外的消费更加注重品质和体验,购物消费逐渐趋于理性。
4、旅游方式跟团游和自由行的比例逐渐趋于平衡。
定制游和小包团等个性化的旅游方式也开始兴起。
三、旅游市场特点1、旅游消费升级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愿意为更好的住宿、餐饮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
高端旅游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2、旅游与科技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旅游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线预订、智能导游、虚拟现实等技术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旅游体验。
2017旅游数据报告第一点:2017年全球旅游市场概述2017年,全球旅游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数据,全球国际旅游人次达到了13亿,同比增长7.1%,创下历史新高。
旅游业的全球经济贡献达到了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10%以上,旅游业对全球就业市场的贡献也达到了2800万个工作岗位。
欧洲地区继续领跑全球旅游市场,国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有所增长。
其中,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成为2017年最受国际游客欢迎的三个国家。
亚洲地区则以中国的增长最为显著,中国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也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
此外,新兴旅游目的地的崛起也为全球旅游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
例如,泰国的旅游人次增长了12%,土耳其和埃及等国的旅游市场也逐步回暖。
在旅游形式上,2017年自由行和个性化定制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
旅游者们更愿意选择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追求文化、探险、健康和美食等多元化旅游产品。
第二点: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分析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旅游业的整体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达到了50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达到了4.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在2017年也表现出色,出境旅游人次达到了1.31亿,同比增长7%。
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全球,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中,泰国、日本和越南成为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三个出境旅游目的地。
在旅游产品和服务方面,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
首先,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线上旅游平台和移动应用成为游客规划旅行的重要工具。
其次,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化和差异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前往小众旅游目的地。
最后,旅游市场的监管和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第三点:2017年旅游行业创新趋势分析2017年,旅游行业的创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旅游体验: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旅游体验逐渐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