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复习专题讲座
- 格式:pdf
- 大小:4.23 MB
- 文档页数:26
中考复习方法讲座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
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一、重视构建知识网络——宏观把握数学框架要学会构建知识网络,数学概念是构建知识网络的出发点,也是数学中考考查的重点。
因此,我们要掌握好代数中的数、式、不等式、方程、函数、三角比、统计和几何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的概念、分类,定义、性质和判定,并会应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问题。
二、重视夯实数学双基——微观掌握知识技能在复习过程中夯实数学基础,要注意知识的不断深化,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逐步形成和扩充知识结构系统,这样在解题时,就能由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从记忆系统中检索出有关信息,选出最佳组合信息,寻找解题途径、优化解题过程。
三、重视强化题组训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除了做基础训练题、平面几何每日一题外,还可以做一些综合题,并且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
而总结出它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题目编成一组,不断提炼、不断深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逐步学会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四、重视建立“病例档案”——做到万无一失准备一本数学学习“病例卡”,把平时犯的错误记下来,找出“病因”开出“处方”,并且经常地拿出来看看、想想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么改正,这样到中考时你的数学就没有什么“病例”了。
我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一定数量的数学习题,积累解题经验、总结解题思路、形成解题思想、催生解题灵感、掌握学习方法。
五、重视常用公式技巧——做到思维敏捷准确对经常使用的数学公式要理解来龙去脉,要进一步了解其推理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自行探究。
初中数学总复习专题讲座 篇一: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专题资料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专题资料 专题 1:方程与几何相结合型问题 解决方法:1、先根据题设条件及有关知识设法求出两条线段的和与积,然后利用根与系 数的关系达到解题的目的。
2、根据题设条件中告诉的两条线段应满足的二次方程,逆推出两线段的和与积各应该是 什么,然后按照此目标探寻解题途径。
3、由题设条件及根与系数关系的关系得出两条线段的和与积,然后综合运用代数、几何 等相关知识求解。
2 例题:1、已知:a,b,c 是△ ABC 三条边的长,那么方程 cx??a?b?x?c?0 的根的情况 4 是()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数根 D、有 两个异号实数根 2、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恰好是方程 2x2?8x?7?0 的两个根,则这个直 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是() A B、3C、6D、9 3、在 Rt△ ABC 中,∠C=90°,斜边 C=5,两直角边的长 a,b 是关于 x 的一元二次 2 方程 x?mx?2m?2?0 的两个根,求 Rt△ ABC 中较小锐角的正弦值。
2 练习:1、如果两个圆的半径的长分别是方程 x?5x?6?0 的两个实数根,且圆心距为 5, 那么这两个圆的位置关系是()A、外离 B、相交 C、外切 D、内切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三边的长为 a,b,c,且 a?c,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 程 ax2?c? 0) A、15° B、30°C、45°D、60° 3、如图,C 在以 AB 为直径的半圆 O 上,CD⊥AB 于 D,cosA? 24,BD、AC 的长分别 5 是关于 x 的方程 x??m?1?x?2m?0 两根之和与两根之差,求这个 方程的两个根 、如图,已知⊙O 的半径是 2,弦 AB 所对的圆心角∠AOB=120°,P 是 AB 上一点 4 OP O 的两条切线 AC 和 BC 交于 C,PE⊥AC 于 E,PF⊥BC 于 F,设 PE=a, PF=b,求以 a、b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