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艺术欣赏课:名画欣赏——向日葵
- 格式:ppt
- 大小:13.56 MB
- 文档页数:21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梵高《向日葵》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艺术欣赏”中经典作品——梵高《向日葵》。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将详细解梵高生平事迹,深入剖析《向日葵》这幅画作艺术特色,包括色彩、构图、笔触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梵高生平和创作背景,感受画家独特艺术风格。
2. 通过对《向日葵》欣赏,培养学生对色彩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使学生掌握基本绘画技巧,激发创作欲望,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梵高生平事迹、《向日葵》艺术特色及绘画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知色彩,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图片、画笔、颜料、画纸等。
学生准备:画笔、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梵高其他作品,引导学生猜测画家,进而引入本课。
2. 讲解梵高生平(5分钟)讲述梵高生平事迹,着重介绍他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3. 欣赏《向日葵》(10分钟)展示《向日葵》画作,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笔触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实践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向日葵》局部,进行临摹。
5. 例题讲解(5分钟)以《向日葵》为例,讲解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讲解,自行创作一幅以“向日葵”为主题画作。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向日葵》2. 内容:梵高生平《向日葵》艺术特色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向日葵”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点:运用色彩表达情感注意构图和笔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梵高及其作品解程度,以及对色彩感知能力。
2. 拓展延伸:布置学生查阅梵高其他作品,解其艺术风格。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近距离欣赏名画,提高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2. 实践环节指导与反馈3. 例题讲解针对性与实用性4. 作业设计合理性与拓展性一、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在讲解教学内容时,我要确保对梵高生平事迹介绍得既详细又生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画家艺术追求和生活经历。
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课程,以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为教学素材,详细讲解画作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背景。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5章《色彩与情感》的第2节,通过欣赏《向日葵》,让幼儿对色彩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梵高及其代表作品《向日葵》,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
2. 通过对《向日葵》的欣赏,使幼儿掌握基本的色彩知识和绘画技巧,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激发幼儿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向日葵》画作、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向日葵》画作,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画中的内容。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画作的感受,引导幼儿关注画作中的色彩。
2. 例题讲解(1)讲解梵高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让幼儿了解名画的来历。
(2)详细讲解画作中的色彩搭配和绘画技巧,引导幼儿学习并掌握。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在画纸上尝试用所学色彩知识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幼儿进行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向日葵》画作展示2. 梵高生平简介3. 色彩搭配与绘画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运用课堂所学,创作一幅以《向日葵》为灵感的画作。
2. 答案:无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色彩,鼓励幼儿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幼儿的审美和创造力。
同时,可组织家长参与活动,共同欣赏幼儿的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4. 作业设计。
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说课稿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内容分析-《向日葵》是一幅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在幼儿美术欣赏教材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这幅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中向日葵的色彩鲜艳浓烈,笔触奔放有力。
从画面的布局来看,向日葵在花瓶中的排列疏密有致,花朵的形态各异,有的盛开,有的含苞待放。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在美术欣赏的教材体系中,《向日葵》有助于幼儿认识不同的艺术风格。
与之前幼儿可能接触过的较为写实、色彩柔和的绘画作品不同,梵高的《向日葵》属于后印象派绘画,它强调画家对事物的主观感受,通过强烈的色彩和独特的笔触来表达情感。
这对于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提高他们对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感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能够识别《向日葵》这幅作品的主要元素,如向日葵的花朵、花茎、花瓶等。
例如,在观察画面时,幼儿可以准确指出哪些是盛开的向日葵,哪些是还未完全开放的。
幼儿能够描述出《向日葵》画面的色彩特征,如黄色为主色调,还有少量的绿色、蓝色等辅助色。
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这些色彩给他们带来的感觉,像黄色让他们感觉很明亮、很温暖。
-幼儿能够尝试模仿梵高的笔触,用油画棒或彩笔在纸上画出简单的向日葵形状和线条。
比如,幼儿可以用短而粗的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花蕊,用弯曲的线条来表现花瓣。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模仿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观察《向日葵》时,幼儿可以发现向日葵花瓣的不同形状,然后通过讨论,想象这些向日葵在不同情境下的样子,如在风中摇曳或者被小昆虫围绕。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感受。
例如,幼儿可以说“我觉得这些向日葵像在跳舞”或者“向日葵的颜色像太阳一样”。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喜爱之情,让幼儿感受到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力和情感。
中班美术教案《向日葵》【优秀5篇】中班美术教案《向日葵》篇一活动目标:1、欣赏名画向日葵,并仔细观察向日葵的形状、色彩、动态。
2、认识梵高,简单了解梵高。
3、引导幼儿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向日葵。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1、教师:大范例一张,白纸一张,油画棒一盒。
2、幼儿:幼儿用书、油画棒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小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宋老师。
今天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
你们想知道这位新朋友是谁吗?好,我们一起拍起小手请他出来吧。
(春之声音乐响起,出示梵高图片)这位新朋友是荷兰的大画家梵高叔叔。
让我们一起跟梵高叔叔打个招呼吧。
梵高叔叔好。
小朋友们他是谁呀?小朋友们真聪明。
他是梵高叔叔。
二、激趣创作梵高叔叔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支小蜡烛,(加示范画)被一个神奇的火柴点着了,高兴地跳着火花舞。
(加火光音乐)它跳呀跳,(老师动作示范)变成了一朵漂亮的花。
小花怎么画呢?(先画一个小圆,再加上半圆形的花瓣)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画了几个小花瓣,一起数数一、二、三、四、五,一共是五个小花瓣。
(加示范画)小蜡烛跳的越来越高兴,又变出一朵美丽的花。
这朵花是这样画的。
先画一个圆,再画上三角形的花瓣,一朵长着三角形花瓣的花画好了。
(加示范画)小朋友们,让我们和小蜡烛一起跳,让它跳的更高兴,看看它还能变出什么花?(小朋友一起做动作)哇,它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怎么画呢?我们先画一个大大的圆,圆里长满了瓜子,还长了好多花瓣,我们一起数数长了几个花瓣呀?!来自教案。
!一、二、三……一共是十个花瓣,好漂亮的向日葵呀。
(加示范画)小蜡烛还在跳,变成一朵聪明的小花,正低头思考问题呢。
它在这里。
(加示范画)小花还少点什么呢?小叶子还没画呢。
(示范叶子画法)小蜡烛跳着跳着突然听到了一声鸡叫。
鸡叫声在哪?(播放鸡叫音乐并出示教具)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梵高叔叔打开窗户看见了一个小花瓶。
梵高的《向日葵》赏析
《向日葵》是梵高的杰作,属于他的《向日葵系列》之一。
此画被认为是梵高抽象表现主义的杰出作品,为他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基础。
它在世界上知名,也是艺术史上最重要的绘画之一。
外观上,画面是极具表现力的,用深浅不一的蓝色勾勒出玫瑰,仿佛将梦与现实穿越在一起。
画中明显地表现出梵高对自然万物密切关注,俯瞰花朵和平行叶脉的细节,以及周围的藤蔓。
画面中历历呈现出细微而抽象的线条,展现出梵高非凡的绘画技巧。
梵高的艺术以其极具创新性的表现手法受到国际艺术家的赞赏。
他绘制的《向日葵》画作深受全世界艺术爱好者的喜爱,它以其出色的画面表现出梵高对自然的仰慕之情。
此画中梵高表现出来的“点、线、面”这几种元素,这也是他后来发展自己创作时一直采用的方式,这也正是他最终能够达到艺术上的峰值的关键原因。
梵高采用的“点”代表古时候所说的“凝视”,
这种“凝视”的视角穿越自然,从而把他的作品融合到自然的环境中,有着难以言喻的震撼力。
画面中的“线”则表达出梵高对和谐一致性的渴望,这里清晰地显示出自然和人类都有着其独特的精神态度和审美构思。
梵高把画面完全浸泡在蓝色朦胧的气氛中,这也是他创造性的绘画理念之一。
蓝色这种特殊的色调被冠以“魅力之色”的称号,这正是梵高作品中所普遍存在的色彩。
蓝色象征着梵高在艺术上所追求的深度与无尽的探索,也反映出梵高的内心渴望破解自然之谜的激情。
梵高的《向日葵》画作历久弥新,给每一个观众都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同时,它也启发着人们对艺术追求的深思,让观者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梵高的艺术深度,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把艺术与自然的融洽相处的精髓。
大班美术欣赏公开课教案与评课稿:向日葵《大班美术欣赏公开课教案与评课稿:向日葵》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目标:1、引导幼儿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中鲜明亮丽的色彩和极富特色的线条,让幼儿感受作品的美。
2、培养幼儿善于观察的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述与评价,增强幼儿对艺术作品的感受能力。
3、激发幼儿创作的愿望,感受绘画带给自己的快乐。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准备:1、PPT课件。
画有花瓶的背景画一张。
2、油画棒每人一盒,绘画纸一张,剪刀。
过程:一、出示向日葵实物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向日葵)向日葵是什么样子的?小结:因为向日葵的脸总是一直向着太阳,太阳到哪里,它的脸就向哪里。
所以叫向日葵。
二、出示梵高作品《向日葵》,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一幅美丽的向日葵绘画,这是外国的一位画家画的,世界上许多人都喜欢他画的向日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三、幼儿欣赏作品。
1、让幼儿叙述对画面的第一感受。
师: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鼓励幼儿用完整、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充分肯定每一个幼儿的感觉、感受,并让所有的幼儿能够分享到同伴的不同审美体验。
教师小结。
2、色彩的感受。
师:(1)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幅画什么颜色?(2)你们最喜欢画中的哪一种颜色?为什么?(3)哪种最多?(黄色)(4)你们喜欢这种颜色吗?(5)你们看到黄色有什么感觉?(高兴,激动、热情…….)幼儿分别回答。
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感受到画面中黄色为主、其他色为辅,同时关注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及对比色的使用比例。
这样画面才能饱满、好看。
3、构图的感受。
师:(1)小朋友,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除了向日葵,还有什么?(花瓶)(2)那么有几朵向日葵,我们来数一数吧。
(14朵)(3)这些向日葵都一样吗?(有的低下了头,有的仰着头)是不是都朝着一个方向?(不是)那都有哪些方向呢?我请小朋友用红色的箭头标志把向日葵的方向标出来,而且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向日葵各个方向的姿态,哪个小朋友愿意?(幼儿操作)4、线条的感受。
2024年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色彩与情感》中的《向日葵》。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向日葵的绘画技法、色彩搭配、情感表达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向日葵的外形特征,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向日葵作品。
2. 学习色彩搭配,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向日葵的生命力,培养审美能力。
3. 感受向日葵所象征的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向日葵的绘画技法和色彩搭配。
2. 教学重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向日葵实物、图片、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等。
2. 学具:画笔、颜料、调色板、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向日葵,引导他们关注向日葵的外形特征。
讨论向日葵的颜色和形状,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向日葵的喜爱。
2. 新课导入(10分钟)展示向日葵图片,讲解向日葵的绘画技法。
演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使向日葵更加生动。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向日葵作品为例,分析绘画步骤和技巧。
讲解如何观察实物,抓住向日葵的特点进行绘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向日葵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绘画过程中的问题。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向日葵绘画步骤观察实物,了解向日葵的外形特征确定构图,勾勒向日葵的基本形状涂抹底色,注意色彩搭配细节描绘,突出向日葵的生机与活力2. 色彩搭配技巧冷暖色搭配,使画面更具层次感邻近色搭配,使画面和谐统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向日葵作品。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表达对向日葵的喜爱和赞美。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参观植物园,观察其他植物的形态和色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大班美术欣赏《向日葵》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美术欣赏课程,以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为赏析对象。
教材章节为《走进名画,感受色彩之美》。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梵高及其代表作《向日葵》的背景知识;欣赏《向日葵》的色彩、构图、线条等特点;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和创作灵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梵高及其代表作《向日葵》,拓宽幼儿的艺术视野。
2. 感受《向日葵》的色彩、构图、线条等特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幼儿创作灵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理解并感受梵高《向日葵》中的色彩搭配和构图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向日葵》高清图片、PPT、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梵高的《向日葵》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邀请幼儿分享对画面的初步感受。
2. 讲解《向日葵》背景知识(10分钟)(1)介绍梵高及其代表作《向日葵》。
(2)讲解《向日葵》的色彩、构图、线条等特点。
3. 例题讲解(15分钟)(1)以《向日葵》为例,分析画面中的色彩搭配。
(2)讲解如何运用线条和构图表现画面。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引导幼儿动手实践。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向日葵》。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2)组织幼儿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向日葵》美术欣赏2. 板书内容:(1)梵高及其代表作《向日葵》(2)色彩、构图、线条特点(3)实践创作:动手画《向日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以《向日葵》为题材的画作。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幼儿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色彩、构图、线条等技巧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向日葵》,让幼儿了解了梵高的艺术风格,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