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6.46 MB
- 文档页数:16
2020版:结直肠癌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最全版)摘要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结直肠癌, 有助于辅助检出和诊断病变、评估疗效和预后并进行随访等,从而使患者受益。
为了规范结直肠癌数据标注,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落地临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腹部学组和磁共振学组联合编写结直肠癌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从结直肠癌的定义和影像表现、标注类别和方法、注意事项、标注原则、标注要求、标注人员要求及流程等各个方面达成的共识,有助于提高数据标注的一致性,进而建立鲁棒性好、泛化能力强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提升结直肠癌诊疗水平。
结直肠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18年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策3和第5位。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CT和MRI已经成为结直肠癌诊疗流程中重要的检查手段并产生了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
在医学大数据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多种疾病的检出和辅助诊疗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越性。
在目前医学影像数据来源不一致、采集方法不统一和图像质量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如何规范地采集数据和标注病变,从而提高算法的鲁棒性和泛化性,未来真正应用于临床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基于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作委员会、腹部学组和磁共振学组携手组织业内专家编写结直肠癌CT和MRI标注专家共识。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20 )及直肠癌欧洲肿瘤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 ESMO )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18 )推荐结直肠癌常规行CT检查评估,直肠癌行MR检查评估,因此本共识分别详述基于CT图像的结直肠癌及基于MRI图像的直肠癌标注方法。
本共识适用于结直肠癌医学影像图像的质量控制、病变检出、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和随访等研究目的,适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对结直肠癌医学影像大数据的高维度挖掘、分析和利用,旨在向广大放射科医师、人工智能算法团队推荐结直肠癌标注规范,期望逐步统一规则,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影像学研究结直肠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人。
早期发现和诊断结直肠癌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影像学检查是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角度出发,介绍影像学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一、X线检查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X线检查是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最早应用之一。
早期结直肠癌病变一般表现为轻微的粘膜隆起,这种病变电子钡剂灌肠造影检查往往难以显示。
但是,当病变进一步发展,形成肿块时,X线检查就可以清晰地显示出来。
结直肠癌较早期的特点是局部病变增厚和肠壁紊乱,X线钡剂造影检查可以显示出这种病变。
但是,X线检查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而且容易漏诊早期肿瘤。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在早期发现结直肠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而且准确度较高。
另外,计算机断层扫描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分期,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计算机断层扫描在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三、钻石类PET扫描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钻石类PET扫描通过检测葡萄糖代谢情况,可以帮助医生搜索结直肠癌的转移和复发。
另外,PET扫描还可以评估治疗效果,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近年来,随着PET技术的发展,PET-CT扫描已经被用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
研究表明,PET-CT扫描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四、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信息,而且没有X线辐射损伤。
磁共振成像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
另外,磁共振成像还可以评估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磁共振成像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直肠癌术前影像学诊断的作用和意义关键词:直肠癌,手术,影像学诊断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5%以上[1]。
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有资料显示Ⅰ期直肠癌手术治愈率可达90-95%以上,Ⅱ、Ⅲ、Ⅳ期的术后五年生存率分别为64-78%、27-33%和5-14%[2]。
准确的术前诊断及术前分期对于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肿瘤根治性切除可能性的评估以及对预后的预测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直肠癌常用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包括:结肠镜检查、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直肠腔内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
由于各种检查的机理不同对于肿瘤的定性、定位以及判断肿瘤侵犯的深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的判断作用也不相同。
结肠镜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肠镜是直肠癌诊断最常用、最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直观的观察病变情况,对病变性质进行评估,并可以方便的在结肠镜下对病变进行活检,行病理检查,尤其是对结直肠早期病变的发现率高,是结直肠癌诊断的首选方法。
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则可从整体上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同时具有简单经济、易于接受的优点,但缺点是对微小病变的漏诊率较高,不能进行活检定性。
另外,无论是结肠镜检查还是结肠气钡双重造影,都无法显示病变的深度、壁外浸润范围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无法在术前对病变进行准确的分期。
直肠腔内超声腔内超声始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应用于前列腺检查,由于图像质量较差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60-70年代后随着超声技术的稳步发展,80年代初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直肠癌术前检查。
直肠腔内超声能清晰显示正常直肠境界较为清楚的五层结构,自内向外分别为黏膜面、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下脂肪及浆膜层。
安徽医科大学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直肠癌MRI与肠镜对照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作者姓名 20112619指导老师刘影副教授学科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研究方向磁共振影像诊断论文工作时间 2012年1月-2013年12月2014年3月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英文缩略词表 (1)中英文摘要 (2)第一部分高分辨率MRI对直肠及周围解剖结构的影像学观察前言 (8)材料与方法 (9)结果 (10)讨论 (13)结论 (18)第二部分直肠癌多序MRI与肠镜对照及与术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前言 (18)材料与方法 (19)结果 (21)讨论 (27)结论 (30)附图 (31)参考文献 (38)附录 (42)致谢 (43)综述 (44)英文缩略词表英文缩英文全称中文全称TME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全直肠系膜切除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AJCC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TSE Turbo Spin Echo 快速自旋回波T1Longitydinal Relaxation Time 纵向驰豫时间T2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 横向驰豫时间T1WI T1 Weighted Image T1加权成像T2WI T2Weighted Image T2加权成像TR Repetition Time 重复时间TE Echo Time 回波时间FOV Field of View 视野CRM 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环周切除边缘HR-MRI High Resolution MRI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DWI Diffusion-weighted Image 弥散加权成像ADC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表观弥散系数MVD Micro-vessel Density 微血管密度EPI Echo Planar Imaging 平面回波成像USPO 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particles 超微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直肠癌MRI与肠镜对照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中文摘要目的1、应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观察直肠肠壁及其周围解剖细节,总结其磁共振表现及信号特点;评价重要解剖结构的显示率,为部分解剖结构提供影像学依据。
CT、MRI影像诊断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价值的分析发表时间:2019-03-28T09:08:26.71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1期作者:蒋绪春[导读] 目的: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CT、MRI影像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湘潭市二医院放射科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对直肠癌临床术前分期中CT、MRI影像诊断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收治经病理证实直肠癌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80例术前接受CT诊断,80例术前接受MRI诊断,依据术后病理临床分期结果,对比不同方法对直肠癌术前临床T分期及淋巴结诊断准确率。
结果:术前MRI检查分期诊断总准确率及对T1~2期、T3期、T4期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P<0.05)。
MRI诊断淋巴结正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
结论: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淋巴结转移诊断中MRI准确率显著高于CT,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CT;MRI;直肠癌;术前分期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T and MRI imaging in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rectal cancer.Methods:choose 1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wa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all the patients were in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including 80 cases of preoperative CT diagnosis of 80 cases of preoperative MRI diagnosis,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pathology,clinical staging,compare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colorectal cancer preoperative clinical T stage and lymph node diagnosis accuracy.Results:the total diagnostic accuracy of preoperative MRI in staging and t1-2,T3 and T4 stag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T(P<0.05).The accuracy of MRI in lymph node diagnos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T diagnosis(P<0.05).Conclusion:the accuracy of MRI in preoperative T staging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rectal cancer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T.【Key words 】CT;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Rectal cancer;Preoperative staging直肠癌为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手术方案制定以有效术前分析为基础,其可有效减少复发和改善患者预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