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汉转译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26
句子的翻译技巧第四章变译1、定义:所谓变译,在翻译中是指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原文作出不影响原文信息内容表达的、非原则性变通。
它的特点是,行文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在思维方式上,在表达形式上,在句子结构上都可以打破原文的程式,以独特的形式来完成语际间的转换。
1)词语的变通(参见第1章第1、2节)2)句型句式的变通◎被动句*汉语被动态汉语被动态的表现形式是由及物动词前加被动介词(如:被、叫、让、挨、遭、受、为…所等)构成,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三种:A 动作承受者、动作发出者、被动式(由被动介词和及物动词构成)三者俱全,为完全被动式例:弟弟被他们打了。
B 动作承受者、被动式(省略动作发出者,仍属完全被动式)例:小李家被盗了。
C 句中由及物动词作谓语,含有被动式意义,但形式上却无被动介词,称为简化被动式或不完全被动式例:王老师的文章发表了。
∕麦子收割了。
汉语被动式所表达的内容:多为受害、受损、或感到不快、不利。
但受外国文字的影响,现在汉语中被动句式的表达也已打破传统用法的限制。
如有时也用于中性场合。
例如:“他被选为代表”,另外无生物也可作动作的承受者,构成完全被动式,但仍以受害意义为限。
例如:可以说“信被人拆了。
”(受害),却一般不说“信被写好了。
”日语中使用被动句的场合比汉语多得多,很多情况下日语被动句需要译成汉语主动句,日译汉时一定要根据汉语表达习惯,结合上下文的关系和修辞要求进行翻译。
①日语中由自动词构成被动句很多时候需要翻译成主动句○君も現実離れしたそういう夢をみているから、女にも逃げられたりするんだ。
参考译文:你脱离现实在做梦,所以连老婆也跑掉了。
○猫の手も借りたいほど忙しい時に君に行かれたら、こっちはどうするんだ。
参考译文: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你一走叫我们怎么办啊!○夕べは一晩中子供に泣かれて一睡もできなかった。
参考译文:昨晚小孩子哭了一夜,吵得我一觉也没睡成。
▲注意:也有译成被动句的场合○雨に降られて、びしょぬれになった。
书信常用词汇●开头语与结束语的搭配以及使用方法开头语与结束语有许多组合搭配的方式,看起来似乎很繁杂,但是实际上经常使用的组合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可以先最低限度地记住一些基本组合,在日常生活中将之灵活运用。
当有特别郑重的场合可以事先记住一些其它的表达方法。
·「敬白」:敬上 「一筆啓上」:简略叙述「頓首」:以头叩地行礼「再拝」 :再次叩拜行礼 其他结尾词都为“敬上”的意思。
· 「走筆ご容赦」:潦草书写,敬请原谅开头语拝啓 拝呈 啓白 一筆啓上 謹啓 謹白 奉啓 謹呈 恭啓前略 冠省 略啓前略ごめんください 再呈 再啓 追啓 重ねて申し上げます 再度申し上げます失礼ながら再度申し上げます 拝復 拝答 謹答 敬復 拝誦 拝披 芳書拝見 貴翰拝読お手紙拝見(拝読.拝受)しまし た急啓 急白 急陳 急呈 走筆ご容赦结束语敬具 謹言 再拝 早々 不乙 敬具敬具拝具 敬白 謹白 謹上 頓首 恐惶謹言 敬具 怱怱 不一 不尽 不備 敬白 草 々 不一敬白 草 々 不一(特に丁重な場合) 敬答 拝答 貴酬 謹酬应用对象及 场合 一般的场合 郑重的场合 省略序文再次发信回信急件女性专用かしこ其他的同类开头语都是“匆匆奉闻”之意。
「不一」:意兴未尽「草々」:匆忙之中未能尽表心中之意·「冠省」与「前略」相同,都表示“请原谅我省略前言”的意思。
「不乙」「不尽」与「不一」同义,「怱怱」与「草々」同义·「拝誦」:拜读「拝披」:恭敬地打开来信「貴酬」「謹酬」:谨此回信·「かしこ」:谨上「あらあらかしこ」与「草々」同义常用季节寒暄语正式的书信以及业务往来的信函往往使用惯用的季节寒暄用语。
在日常的书信中则可以根据自己对季节的感受,尝试自创一些时令的寒暄语。
(●郑重场合使用的惯用语;■一般的例句)◇1月(厳冬)睦月 .祝い月●新春(迎春.年始)の候/厳寒(極寒.酷寒.厳冬.仲冬)のみぎり/年明け早々で はございますが/松の内とは申せ/寒気ことのほか厳しき折から/大寒の折から皆様に はいかがお過ごしかと■七草も慌しく過ぎ/穏やかなお正月を迎え皆様ご機嫌うるわしいことと存じます/街が賑やかさを取り戻し/大寒を迎え、 寒さが一段と身にしみます/一面の銀世界、 空の青 さが目に眩しく◇2月(晩冬) 如 月.梅見月●余寒 (晩冬) の候/春寒のみぎり/余寒なお厳しき折から/立春とは名のみの寒さ/暦 のうえでは春が立ちましたが/日毎に春めいて参りました■寒さのうちにも春の兆しが感じられます/春立では後はもう時間を読むばかり/梅一 輪ずつの暖かさと申しますが/なんとなく春の気配が漂い始めたような気がします/よ うやく日脚も伸び始め/春がおずおず顔をのぞかせ始めました ◇3月(早春)弥生.花見月●春暖 (早春. 浅春) の候/春寒の折から/余寒も去りやらず/残寒の折ながら/春まだ 浅く/春とは名のみ/暑さ寒さも彼岸までと申しますが■桃の節句も過ぎて、ようやく寒さもゆるんで参りました/一雨毎に暖かくなり/春 が霞すみ もたなびく頃となりました/春一番が吹き抜け/野にも山にも春の使者が訪れ/ようや く雪解けの音が聞か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4月(仲春)卯月. 卯の花月●春暖 (仲春. 桜花) の候/陽春のみぎり/春たけなわの折から/春色とみに濃くなり/春眠暁を覚えずとか申しますが/花爛 漫 と咲き出てきさらぎ う め み づきう づき う はなづきや よ い は な み ず き ら んまんむ つ きにぎ◇5月(晩春)皐月. 菖 蒲月◇6月(初夏)水無月.五月雨月の下/ 紫陽花の美しさもやはり梅雨があってこそ/空梅雨 なのでしょうか一足とびに夏◇8月(晩夏)葉月.女郎花月■猛暑もようやく峠を越したようです/朝夕はしのぎやすくなって参りました/集 く虫 ◇9月(初秋)長月. 夜長月かな春の日差しを浴びて/春たけなわの季節に身も心も浮き浮きと/野も山もすっかり 春です/暖かな春雨が煙っています/はや葉桜の頃となりましたさ つ き しょう ぶ づき●新緑(晩春.暮春.老春.惜春.軽暑)の候/薫風の頃/風薫る爽やかな季節/春も衰 えて参りました/木の芽時ながら/夏も間近となり■浮かれておりますうちに春もふけ/木々の緑が目に鮮やかな/五月晴れの空を鯉のぼ りが悠然と泳ぎ/八十八夜も過ぎ/新茶の香りを楽しめる頃となり/緑の風が心身をリ フレッシュ/行く春を惜しむ心抑えがたく/夏の足音が近づいてみ な づき さ み だ れ づ き●梅雨 (初夏. 新緑. 麦秋)の候/向暑のみぎり/風薫る初夏の候/青葉若葉の爽やかな 季節/薫風の季節/入梅の折りながら■爽やかな初夏が訪れました/緑が日増しに濃くなっております/うっとうしい梅雨空あ じ さ い か ら つ ゆになったようです/思いがけない梅つ雨ゆにセーターを引っ張り出し/ 梅つ 雨ゆあ明けけ宣言が待ち焦がれます◇7月(盛夏)文月. 七夜月 ●炎暑 (盛夏. 猛暑) の候/酷暑のみぎり/梅雨明けを迎え/暑さ厳しき折りながら/緑 陰恋しき折■梅雨が明けたとたんに炎熱の太陽が照りつけて/からりと晴れた空に輝かしい太陽が 顔をのぞかせ/梅雨が上がってみますと、 庭の草木も一段と背を伸ばし/麦わら帽子や日 傘が目に涼しく映ります/土用に入り、 暑さも一段と厳しくなりました/今日は土用丑の 日、香ばしい匂いが漂って/夕立で一息ついたところですは づき お み な え し づ き●残暑 (晩夏. 秋夏. 新涼)の候/土用明けの暑さが厳しく/残暑厳しき折から/炎熱の 夏もしだいに遠のき/立秋とは名ばかり/秋近いこの頃すだの音に夏を惜しむようになりました/土用が明けたとたんに涼しい風が吹き始めました /そろそろ夏の疲れが出てくる頃となりましたがながつき よ るながつきふみづき なな や づき●新涼(清涼.秋涼.新秋)の候/初秋のみぎり/秋暑の折りながら/秋浅いこの頃■秋とはいえ厳しい残暑が続いております/ようやくしのぎよい季節となりました/日増しに空も高くなってきたようです/二百十日も無事に過ぎ/台風一過、抜けるような青空が広がって/少しずつ街が秋の色に染まり始めました/そろそろ衣替えの準備を始められる頃かとかんなづきしぐれづきもみじづき◇10 月(仲秋)神無月.時雨月.紅葉月●秋冷 (紅葉. 秋雨) の候/仲秋のみぎり/秋たけなわの候/灯火親しむの候/秋の長雨 の折から/天高く馬肥ゆる秋と申しますが■しだいに秋も深まって参りました/爽やかな秋晴れが続いております/秋の夜長を読 書にいそしまれている/実りの秋、 食欲の秋、 夏の疲れをすっかり回復/この月の月、 仲 秋の名月をご覧になりましたか/みるみるうちに日脚が短くなって参りました/秋雨が 寂しく感じられます◇11 月(晩秋)霜月.菊月.神楽月●暮秋 (秋冷) の候/晩秋のみぎり/向寒の折から/ゆの季節となり/菊花の薫る季節■冷たい風が吹き始めました/紅葉の便りが聞か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うららかな菊 日和が続いております/朝夕の水の冷たさに、 冬の間近なことを知り/銀杏 の樹が金色に 輝いています/新雪の便りも聞かれ、 暖かな火がなつかしくなって参りました/雪国では すでに冬支度を終えたとか/落ち葉が風に舞い、秋の終わりを告げています ◇12 月(初冬)師走.極月●寒冷 (初冬. 孟冬) の候/向寒のみぎり/木枯し季節を迎え/歳末多端の折から/年の 瀬もおしつまり/師走を迎えて何かとご多忙のことと存じます/日増しに寒さに向かう 毎日■人影もまばらな街中を木枯しが吹き抜けてゆきます/冬将軍到来、 寒さが本格的になりし もつき き くづき か ぐ ら づ きし わ す ご く げついちょう问安以及其他常用寒暄用语序文中,在时令寒暄语之后是互问安康的寒暄用语以及日常的道谢、道歉等寒暄用语。
日译汉翻译日译汉翻译是一种将日语文本翻译成中文的语言转换过程。
随着中日之间交流合作的不断增加,日译汉翻译在国际交流、商务合作、文化文学交流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相关参考内容,帮助读者了解日译汉翻译的一些基本要点。
1. 翻译理论与方法在日译汉翻译中,翻译理论和方法是基础和指导。
翻译理论的研究包括功能对等翻译理论、《金刚经》翻译论、失当翻译理论等。
常用的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意译、加译等。
翻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目的和读者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
2. 翻译技巧与策略翻译技巧和策略对于完成高质量的日译汉翻译工作至关重要。
常用的翻译技巧包括掌握专业知识、灵活运用语言工具、词汇精确匹配等。
翻译策略包括上下文重构、语境转换、保留涵义等,帮助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文化背景与语言环境在进行日译汉翻译时,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有助于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符合读者的需求。
翻译者需要熟悉日本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语言特点,融入到翻译中,同时还需要考虑汉语的表达习惯和特点,使译文更符合中文读者的习惯和理解。
4. 技术和工具的应用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对于提高日译汉翻译的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
翻译工作者可以使用翻译软件、在线词典、术语数据库等工具,辅助翻译过程中的词汇查找、语言对比等操作。
同时,熟练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日译汉翻译的需求。
5. 翻译实践与经验在进行日译汉翻译之前,有一定的翻译实践和经验对于提高翻译质量非常有帮助。
翻译者可以参考其他经典翻译作品,了解不同领域的翻译要求,并尝试进行实际的翻译练习和训练,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和能力。
总之,日译汉翻译是一门复杂而有挑战的语言转换过程。
翻译者需要掌握翻译理论和方法,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理解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并应用技术和工具。
通过不断的翻译实践和经验积累,翻译者可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更好地满足中日交流合作的需求。
日汉互译翻译前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跨国交流的增多,日汉互译翻译在日中两国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日汉互译翻译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日汉互译翻译。
什么是日汉互译翻译日汉互译翻译是指将日语文本翻译成中文或将中文文本翻译成日语的过程。
互译翻译在日中两国之间的交流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语言和文化。
日汉互译翻译的重要性1.促进日中两国交流:日汉互译翻译能够帮助日中两国的人民沟通交流,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加深彼此理解:通过日汉互译翻译,可以帮助日本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也可以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日本的文化、历史、传统等方面,从而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3.促进旅游业发展:对于愿意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来说,了解一些基本的日语词汇和交流方式是非常有用的。
而通过日汉互译翻译,可以为这些游客提供便利,使其在旅游中遇到问题时能够顺利解决。
4.推动国际化发展:今天的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通过日汉互译翻译,可以使日本的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信息更好地传递给中国,同时也可以将中国的文化、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信息传递给日本,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化发展。
日汉互译翻译的挑战与对策1.语言差异:日语和汉语在发音、语法、词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给互译翻译带来了困难。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翻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丰富的翻译经验,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2.文化差异:日本与中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这也是日汉互译翻译中的一大挑战。
为了做好日汉互译翻译工作,翻译者需要了解和熟悉日本和中国的文化背景,尊重和注重文化的差异性,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3.行业专业性:日汉互译翻译的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行业术语和专业性。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翻译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并在需要时候能够及时查找和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日译汉翻译什么是日译汉翻译?日译汉翻译是指将日语文本翻译成中文的过程。
这项任务要求翻译者具备良好的日语语言能力和对中文表达的理解能力,以准确、流畅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日译汉翻译的重要性随着中日两国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深,对于进行日语到中文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商务文件、学术论文、旅游指南还是娱乐媒体,都需要专业的翻译来确保信息准确传达,并促进两国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在跨国企业合作中,准确翻译商务文件可以避免误解和错误,提高工作效率。
在学术领域,及时准确地将日本学者的成果翻译为中文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
而在旅游和娱乐领域,好的翻译可以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日本文化。
日译汉翻译的难点尽管中日两国的语言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历史、文化和语言结构的差异,日译汉翻译仍然存在一定的难点。
首先,日语和中文的语法结构不同。
日语通常以主谓宾的顺序表达,而中文则更注重修饰成分的排列顺序。
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句子结构,以保持原文意思的准确传达。
其次,日本和中国有许多不同的文化习俗和观念。
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在翻译时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因此,在进行日译汉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对两国文化有一定了解,并根据目标读者群体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此外,日语中还有许多汉字假借字(即音义借用),这些字在中文中与原本意思不同。
如果翻译者不了解这些特殊用法,可能会产生误解或错误理解。
日译汉翻译的技巧为了提高日译汉翻译质量,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巧:1.理解原文:在开始翻译之前,仔细阅读和理解原文的内容、语境和意图。
只有准确理解原文,才能准确传达其意思。
2.逐句翻译:将原文分成逐句翻译的小段落,以确保每个句子都得到准确的翻译。
3.保持语言流畅:尽量避免过于直译或生硬的表达,保持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性。
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衔接词或调整句子结构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4.注意上下文:考虑到整个文章或对话的上下文是非常重要的。
有时候某个词在某种语境下有特定含义,但在其他语境下可能不同。
句子的翻译技巧第四章变译1、定义:所谓变译,在翻译中是指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原文作出不影响原文信息内容表达的、非原则性变通。
它的特点是,行文不拘一格,灵活多变,在思维方式上,在表达形式上,在句子结构上都可以打破原文的程式,以独特的形式来完成语际间的转换。
1)词语的变通(参见第 1 章第1、2 节)2)句型句式的变通◎被动句*汉语被动态汉语被动态的表现形式是由及物动词前加被动介词(如:被、叫、让、挨、遭、受、为所等)构成,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三种:A 动作承受者、动作发出者、被动式(由被动介词和及物动词构成)三者俱全,为完全被动式例:弟弟被他们打了。
B 动作承受者、被动式(省略动作发出者,仍属完全被动式)例:小李家被盗了。
C 句中由及物动词作谓语,含有被动式意义,但形式上却无被动介词,称为简化被动式或不完全被动式例:王老师的文章发表了。
∕麦子收割了。
汉语被动式所表达的内容:多为受害、受损、或感到不快、不利。
但受外国文字的影响,现在汉语中被动句式的表达也已打破传统用法的限制。
如有时也用于中性场合。
例如:“他被选为代表”,另外无生物也可作动作的承受者,构成完全被动式,但仍以受害意义为限。
例如:可以说“信被人拆了。
”(受害),却一般不说“信被写好了。
”日语中使用被动句的场合比汉语多得多,很多情况下日语被动句需要译成汉语主动句,日译汉时一定要根据汉语表达习惯,结合上下文的关系和修辞要求进行翻译。
①日语中由自动词构成被动句很多时候需要翻译成主动句○君も現実離れしたそういう夢をみているから、女にも逃げられたりするんだ。
参考译文:你脱离现实在做梦,所以连老婆也跑掉了。
○猫の手も借りたいほど忙しい時に君に行かれたら、こっちはどうするんだ。
参考译文: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你一走叫我们怎么办啊!○夕べは一晩中子供に泣かれて一睡もできなかった。
参考译文:昨晚小孩子哭了一夜,吵得我一觉也没睡成。
▲注意:也有译成被动句的场合○雨に降られて、びしょぬれになった。
中译日分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译日,即中文翻译成日文,是在中日两个文化背景中进行的一种翻译活动。
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中译日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
中译日既是一种语言交流方式,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中译日的意义不仅限于汉字和假名的转换,更涉及到中日两国文化、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翻译和传达。
通过中译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了解日本文化,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
同时,中译日也有助于加强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促进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
然而,中译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日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这就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其次,中译日还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背景和文化差异,以确保译文能够被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译日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中译日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和技巧。
首先,译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不仅要熟悉中文和日文,还要了解两国文化的差异和特点。
其次,译者需要积极学习和更新知识,关注社会热点和文化动态,以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和文化素养。
此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翻译工具,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之,中译日在中日两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中译日,我们可以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同时,中译日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译者具备深厚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我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中译日的意义和挑战,为中译日的发展和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题——中译日,即将中文翻译成日文的过程和方法。
接着,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内容安排,让读者对文章的组织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最后,我们将说明本文的目的,即通过探讨中译日的意义、挑战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译日的需求。
摘要作为外语的日语自然在很多方面和汉语存在着不同。
在这些相异点中,就包含着中日两语主语表达方式的差异。
在将Et语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怎样处理译文主语对翻译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稿旨在从日语小说以及它的汉语译文中选取例句,来探讨翻译者是如何处理译文主语的。
通过本文可以看到,日语的汉语译文中主语的翻译是被翻译者尝试过各种翻译方法的,译者运用了“加译”、“不译”、“转译”、“句子结构的调整”等技巧,很好的处理了译文主语,从而将日语翻译成了汉语。
通过分析这些翻译技巧,旨在从语法角度更深一层理解汉日两语在主语表达上的不同,使人理解到翻译中译文主语处理的重要性。
关键词:b;章弘娥罾,}j,{主语(加译不译转译分译‘倒译夕_概要外国螽匕L/ToD日本器}二法o、乃o、乃拯面℃中国器已连弓巳:乃力s扬否④屯当然苊。
二④连0、④中℃法中日而言话④主话④表现。
遘o、力s含丧机(b、否。
日本嚣老中国话}二翻积中否畴、主话老0、力、汇姐理L危岛上o、力、芑"弓二匕法欹者}二兰哆-'C大变重要按④℃易否。
本稿法主汇日本④小就岂毛④中国籍④欹文力、岛用例老取哆上咿、欹者力;Pl弓o、弓岳弓I=主器叠姬理L7:力、}=oo、<梭衬乙/(务危0、七思弓。
日本器④中国话欹}二书}寸否主瑟④翻歌法岂丧苎丧敬职L方℃弑净害扎-C言允。
歌者力sr分欹j、r耘积J、r逆歃J拴P④手法老用0、<、上手I=日本话老中国籍k欹1j把④℃扬否。
二扎岛中八<力;扫扎扫扎及掺翻欹者力i学尽及掺参考}=敬才乙否二匕℃法拯0、力、七思弓。
二扎屯本稿④目的℃扔否。
年一罗一F:主藉加欹不欹耘欹分歌逆欹太连理王太堂亟±生坚业监立—————————一序论一本研究的主旨和目的语言载负着使用它的那个集团的社会、文化的历史,所以不同的语言都各自反映了它所在集团的考虑问题的方法、价值观、自然观等各自的独特性。
不同的语言通常未必拥有相互对应的词汇和句型。
随着中日两国在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交流的频繁展开,两国间的翻译工作也变得B益重要。
日译汉翻译日译汉翻译,是指将日语文本翻译成中文的过程。
该过程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和翻译技巧,同时也需要对文化差异有深刻的理解。
下面将就日译汉翻译进行介绍和参考内容的概括。
一、日译汉翻译的基本思路日语和中文虽然源于不同的语系,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因此,想要做好日译汉翻译,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思路:1. 把握整体意思。
在进行日译汉翻译时,要先明确整体意思,掌握文章的大意。
这个过程需要仔细阅读原文,理解其主要内容和思想,然后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
2. 注意语法准确。
中日两种语言的语法结构不同,需要翻译者在翻译时灵活运用中文的语法结构,保证翻译的语句通顺、流畅。
3. 科学使用辅助工具。
在进行日译汉翻译时,可以辅助使用一些工具,如在线翻译软件、词典、术语表等,提高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二、日译汉翻译的常用技巧为了保证翻译的质量和效率,需要掌握一些常用技巧,如下:1. 注意掌握上下文。
日文表达文化程度高,使用较多隐喻,将其翻译成汉语时需注重上下文语境,在意译与字面翻译间妥善权衡。
2. 恰当运用汉语语汇。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适时使用汉语中的一些独特用词,较好地表达日文的含义,更好地传达其想要表达的准确信息。
3. 翻译思路与原文对应。
翻译的时候,需将原文中的段落进行分析,明确各段落或句子的主要内容和语义,然后根据汉语语言习惯,将其精准化合理的表达出来,找到原语言思路与汉语表达对应的方法,做到精准翻译。
三、日译汉翻译的实际应用日译汉翻译的实际应用覆盖了诸多领域,包括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经济,政治和法律法规等。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翻译法规、规程和协议等文件时,要严格把握各类法条的含义和描写,而避免过多的自主理解,保证翻译的准确。
2. 翻译技术、科技文献时,要特别加强对技术术语和专业词汇的掌握,避免出现错误或误解。
3. 在翻译文化、历史、艺术等领域的文字时,要注重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的理解,注重词语之间的自然转化,确保翻译的准确地传达意思。
日汉互译基础与技巧常波涛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9
1、顺译:顺译就是按日语原文的语序进行汉译,其译文与日语原文的语序基本相同。
即,在语言结构上,两种语言的结构基本相对应(或相似)。
2、分译:分译就是把一个长句子译成多个句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3、合译:合译就是把多个句子译成一个句子或几个句子。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4、变译(变序译):日译汉时,往往因为两种语言在表达习惯、句法表现、语法修辞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要用变译方法,改变原来的语序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含义。
5、加译:两种语言表达同一内容的词量不可能完全相等,那是因为语法、修辞、表达习惯各异的原因。
加译就是补充日语中可以省去的某些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6、减译:为了把原文译得比较简洁就必须删去原文中的某些词语或对译文进行提炼。
减译包括名词、指示词、形式名词、动词等。
减译的原则是不能改变日文的原意。
7、明译:日本人说话含蓄,往往在语言表达上语气委婉、含蓄不露。
相反中国人的言谈举止豪放直率、语言干练、文字表达清楚。
翻译时,必须把日语语言中的含蓄部分明朗化,让读者一看便懂表达的内容。
汉译日技巧~~~汉译日, 技巧顺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进行翻译,译文与原文语序基本相同。
但是,特别强调的是,只有在保证原文信息内容能够准确无误地再现出来的前提下,顺译才是人们可以选择的翻译技巧之一。
从句子结构上说,两种文字的结构对应,或相近、相似,是顺译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从意义转达上说,对应或相似的句型、句式转换不影响原文信息内容的再现是顺译得以运用的根本条件。
但是,仅仅具备了上述两大条件,有时也不宜采用顺译技巧进行翻译,因为译文与原文之间还存在着审美条件。
简言之,满足了顺译的基本条件和根本条件,可以保证达意,满足其审美条件,才能够做到传神。
富豪的三个漂亮女儿,穿着华贵的藏族服饰,十分惹人注目。
この富豪のきれいな三人の娘が華やかなチベット族の衣装をまとっていて、人々の注目を集めた。
从审美角度出发,变通一点:華やかなチベット族の衣装をまとっているこの富豪のきれいな三人の娘が、人々の注目を集めた。
中日文有无对应或相似相近的句子结构是能否进行顺译的基本条件,但是,如果仅仅在字面上做文章,追求绝对的同序,忽视原文信息内容转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算不上顺译的。
因为顺译的另一个要求就是忠实原文,不能趁语言转换之际,破坏原文信息内容。
然而在翻译工作中经常能见到死抠原文的语序,不顾原文信息内容再现的误译。
例近年来太平无事的黄河,并不能代表真正的黄河,这只是黄河比较平静的一个短暂的时段。
译文一近年来、太平で無事な黄河は真正な黄河を代表できない。
これは黄河にとって、比較的に平静的な時間帯である。
这个译文有两大毛病,一是照般原文语序,二是挪用同形汉字词,让人不知所云。
日语里没有这样的表达形式。
这是地道的中国式日语。
译文二近年、黄河は事無く流れているが、これは決して真の姿ではなく、一時的な平静状態にすぎない。
近来,生活方式问题引起了理论界的重视,不少文章对人们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形式进行了指导。
误译:最近、生活方式の問題は理論界の重視を引き起こしたが、少なくならぬ文章は人々の衣食住などの物質消費について、有益な指導を与えている这例译文的问题主要是出在前半句,虽忠实于原文的语序,但日本人却不这样说。
如何提高日汉互译的基础与技巧在日汉互译中,有些基础和技巧可以让我们更快速、更准确地完
成翻译任务。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
1. 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在翻译中,语法、词汇、拼写和标点符号
都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缺乏这些基础知识,就难以做到准确翻译。
2. 熟悉专业术语:无论是在中文还是日语中,专业术语都是经常
出现的。
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能够让我们更加顺利地完成翻
译任务。
3. 熟悉文化差异:日本和中国文化有很多不同之处。
了解文化差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并且把它准确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4. 注重细节:在翻译中,细节非常重要。
要注意每一个单词的含
义以及上下文的语境,从而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5. 利用辅助工具:现在有很多翻译软件和在线工具可以帮助我们
完成翻译任务。
然而,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判断力,了解如何合理使
用这些工具,从而避免出现错误。
总之,要想提高日汉互译的基础与技巧,我们需要通过学习语言、专业术语和文化差异,注重细节,合理利用辅助工具,从而提升我们
的翻译能力。
汉译日:1.图书馆总是很安静図书馆は静かだった2.那种红苹果不太好そんな「赤いリンゴはあまりよくない3.邮局在什么地方?在银行旁边邮便局はどこですか?外換(ウェフゔン)銀行でのそばに4.那本词典上有什么东西吗?有,圆珠笔あの辞書で何かあるのか?は、ボールペン5.他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他是中国人彼は中国人は日本人です。
彼は中国人で6.这是老师的包吗?不,那不是老师的包。
那么老师的包是哪个?是那个これは先生のかばんですか。
いいえ、それは先生のに包まれていた。
それでは先生のかばんはどれですかあの7. 日本是一个以樱花而著称的国家,山河水都很漂亮日本はひとつを桜ことで有名な国、山河水がとてもきれいです8.那个旧砖瓦建筑是什么?那是美术馆,有名的美术馆あの古いれんが造りの建物は何ですか。
それは美術館で有名なの美术馆です9.这是一家大工厂呀,这是什么工厂?这个工厂是汽车厂これはある大手工場ですね、これは何工場だったのだろうか。
この工场は自動車工場だった10.那张桌子下面是啥?是杂志和书机の下にはへ行きましょう。
雑志や本は小短文:私は、河南の蒋小康、みんなが見たのは私が私の内在的な外見と同じように、温厚とは本当に私は、私の最高の要約した。
うともせずに、私はありませんて、足が漂っていた我慢しない、だるい。
私の内心が充実し、物質を楽しめると精神的刺激が私の趣味です。
私、诚実にしたことはなかったが、誠意やとめる甘言だ。
私は総に胜つことができる友达の信頼されています。
私の専攻がしっかりしており、本を読んでは私の最大の楽しみ方、気が欠かせない刻苦コンピュータ。
私は何か実用的な、小さなことはもきちんと律儀に完成した。
私は修理しているパソコン、管ネットワークで、インターネットの経営とオンライン販売も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です。
重要なのは1种の執念刻苦の精神をわかってないおうの首筋に頭を下げる。
私の名前は春雨が、春の雨润物細静かな、立ちたいひっそりと、音もなくからいただいたフリをして少しずつグリーン。
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姚巧云.高中英语教学中关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研究[J].英语教师,2015,15(11):126-127,136.[3]高研.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一、通过主动与被动语态之间相互转化来使用修辞手法根据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文化差异,两种语言在语态使用上也具有很多差异,所以除了句式的转换我们在进行转译的时候还要注意语态的变幻。
下面进行列举例句详细说明:原文:已经到深秋了,树木的叶子都落得差不多了,那棵树居然依旧绿意盎然。
译文:それは晩秋に来ています木々の葉はほとんど来ています実際にはまだ緑の木。
原文树木为被动语态,而在译文中换成了主动语态,采用拟人化手法将树木描述的仿佛有了灵性,生动形象。
原文:苹果比较适合种植在靠北的地方,因为干燥寒冷的气候可以使苹果生长的更好。
译文:アップルは、北部の植栽に適しています乾燥した寒い気候は、リンゴをより良く生育させることができるためです。
这句话本是一个主动语态,在进行日语转译的过程中变成了被动语态,这是因为在日本的语言习惯中,主动语态一般是针对具有主动意识的主语的,比如人和动物。
原文:我的双亲在意外中身亡了,原打算过来寻求亲戚的帮助,但是我迷路了,请问可以暂时的让我借助一段时间吗?译文:私の両親は事故で殺されたもともと親戚の助けを求めようとしたしかし、私は失われている这私は、それによって、時間の一時的な期間となります,这句话在开始就将主动语态“双亲在意外中身亡”翻译成了被动语态,通过语态的巧妙转换,更能表达出孩子对父母不幸去世的悲痛。
二、通过句式使译文更加符合日本人的特点汉语向来都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句式,而日本人说话的句式跟中国人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两国间的文化差异导致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日语翻译时需要注意句式之间的灵活转换,译文要符合日本的文化特点。
下面进行举例说明:原文:那个人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弯着腰,眼睛有些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