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金属表面除锈处理方法

常用金属表面除锈处理方法

常用金属表面除锈处理方法
常用金属表面除锈处理方法

常用金属表面除锈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除锈的方法很多,对于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其表面的锈是不同的,因此其除锈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不同的表面工程技术,如电镀、涂装等,对于表面除锈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实际选择除锈方法的时候,要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及具体表面工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除锈方法及工艺。常用的表面除锈方法有化学浸泡法、超声波法、电化学除锈法、机械法以及手工除锈法等。

一、化学浸泡法

化学浸泡法除锈是将金属工件浸泡在相应的除锈溶液中,利用溶液中的酸、碱等化学物质与工件表面的氧化皮及锈蚀产物等的化学反应,使氧化皮及锈蚀产物等溶解到溶液中,从而起到除锈的目的。

化学浸泡法是小型工件常用的除锈方法,除锈速度快、效果明显,尤其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可以除去一些内孔、内腔等死角处的锈蚀。由于化学浸泡法要将工件浸泡在溶液中,因此对于一些大型结构、设备的除锈,不能够采用这种方法。

在选用化学浸泡法除锈时,还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材料种类,比如钢铁、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等不同的材料选择合适的除锈溶液,甚至同一类的材料,合金元素不同,其除锈溶液的组成也有区别。另外,为了防止金属材料基体的过腐蚀,在除锈溶液中,往往需要添加一定种类及含量的缓蚀剂。

二、化学浸泡加超声波法

在化学浸泡法除锈时,如果同时引人超声波,能够提高除锈的速度与效果。利用超声波振荡的机械能使除锈液中产生无数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在形成、生长和闭合时产生强大的机械力,使工件表面的氧化皮、锈蚀污垢迅速脱离,从而加速除锈过程,使除锈更彻底。

加超声波除锈对处理形状复杂,有微孔、盲孔、窄缝以及除锈要求高的零件更为有效。复杂的小零件可采用高频率低振幅的超声波;表面较大的零件则使用频率较低(15-30kHz)的超声波。

三、电化学法

钢结构表面除锈的五种常用方法

钢结构表面除锈的五种常用方法 金属表面除锈方法有:手工处理、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和火焰处理四种。 (1)手工处理: 手工处理主要用铲刀、钢丝刷、砂布、断钢锯条等工具,靠手工敲、铲、刮、刷、砂的方法来达到清除铁锈,这是漆工传统的除锈方法,也是最简便的方法,没有任何环境及施工条件限制,但由于效率及效果太差,只能适用小范围的除锈处理。 (2)机械除锈法 机械除锈法主要是利用一些电动、风动工具来达到清除铁锈的目的。常用电动工具如电动刷、电动砂轮;风动工具如风动刷。电动刷和风动刷是利用特制圆形钢丝刷的转动,靠冲击和摩擦把铁锈或氧化皮清除干净,特别对表面铁锈,效果较好,但对较深锈斑很难除去。电动砂轮实际是手提砂轮机,可以在手中随意移动,利用砂轮的高速旋转除去铁锈,效果较好,特别对较深的锈斑,其工作效率高,施工质量也较好,使用方便,是一种较理想的除锈工具。但在操作中须注意,不要把金属表皮打穿。 (3)喷砂、喷丸处理法 喷砂、喷丸处理法同前节清除旧涂膜使用法。 (4)火焰处理法火焰处理法是利用气焊枪对少量手工难以清除的较深的锈蚀斑,进行烧红,让高温使铁锈的氧化物改变化学成份而达到除锈目的。使用此法,须注意不要让金属表面烧穿,以及防止大面积表面产生受热变形。 (5)化学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实际是酸洗除锈法,利用酸性溶液与金属氧化物(铁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盐类,而脱离金属表面。常用的酸性溶液有:硫酸、盐酸、硝酸、磷酸。操作中将酸性溶液涂于金属铁锈部位让其慢慢与铁锈发生化学反应而去掉。铁锈去除后应用清水冲洗,并用弱碱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再用清水冲洗后揩干、烘干,以防很快生锈。 对酸洗过的金属表面须要经粗糙处理或磷化处理,主要是增加金属表面与底漆的附着力。 在稀释浓硫酸时,应慢慢把硫酸倒入容器的水中,并不断搅拌,切勿相反操作,以免硫酸液溅出伤人。

常见金属表面处理的种类

金属表面处理的种类 电镀 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电泳 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电泳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 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电泳工艺优于其他涂装工艺。 镀锌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现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 电镀与电泳的区别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电泳: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电泳又名——电着 (著),泳漆,电沉积。 发黑 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提高钢件的防锈能力。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在高温下(约550℃)氧化成的四氧化三铁呈天蓝色,故称发蓝处理。在低温下(约3 50℃)形成的四氧化三铁呈暗黑色,故称发黑处理。在兵器制 造中,常用的是发蓝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是发黑处理。 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处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内层为氧化亚铁。 发蓝(发黑)的操作流程: 工件装夹→去油→清洗→酸洗→清洗→氧化→清洗→皂化→热水煮洗→检查。 所谓皂化,是用肥皂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浸泡工件。目的是形成一层硬脂酸铁薄膜,以提高工件的抗腐蚀能力。 金属表面着色 金属表面着色,顾名思义就是给金属表面“涂”上颜色,改变其单一的、冰冷的金属色泽,代之以五颜六色,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 给金属着色后一般都增加了防腐能力,有的还增加了抗磨能力。但表面彩色技术主要的应用还在装饰领域,即用来美化生活,美化社会。 抛丸 抛丸的原理是用电动机带动叶轮体旋转(直接带动或用V型皮带传动),靠 离心力的作用,将直径约在0.2~3.0的弹丸(有铸钢丸、钢丝切丸、不锈钢丸 等不同类型)抛向工件的表面,使工件的表面达到一定的粗糙度,使工件变得 美观,或者改变工件的焊接拉应力为压应力,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通过提高工件表面的粗糙度,也提高了工件后续喷漆的漆膜附着力。其寓意即为抛丸处理可以为喷漆工艺的前道工序。 喷砂 喷砂是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以形成高速喷射束将喷料(铜矿砂、石英砂、金刚砂、铁砂、海南砂)高速喷射到需要处理的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外 表面的外表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及流程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一)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在各种热处理、机械加工、运输及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氧化,产生一层厚薄不均的氧化层。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油类污染和吸附一些其他的杂质。 油污及某些吸附物,较薄的氧化层可先后用溶剂清洗、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或直接用化学处理。对于严重氧化的金属表面,氧化层较厚,就不能直接用溶剂清洗和化学处理,而最好先进行机械处理。 通常经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具有高度活性,更容易再度受到灰尘、湿气等 的污染。为此,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应尽可能快地进行胶接。 经不同处理后的金属保管期如下: 湿法喷砂处理的铝合金,72h; 铬酸-硫酸处理的铝合金,6h; 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30 天;硫酸处理的不锈钢,20 天; 喷砂处理的钢,4h; 湿法喷砂处理的黄铜,8h。 、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 方法1] 脱脂处理。用脱脂棉沾湿溶剂进行擦拭,除去油污后,再以清洁的棉布擦 拭几次即可。常用溶剂为:三氯乙烯、醋酸乙酯、丙酮、丁酮和汽油等。 [ 方法2] 脱脂后于下述溶液中化学处理:

浓硫酸27.3重铬酸钾7.5水65.2 在60-65°C 浸渍10-30min 后取出用水冲洗,晾干或在80°C 以下烘干;或者在下述溶液中洗后再晾干: 磷酸10正丁醇3水20 此方法适用于酚醛-尼龙胶等,效果良好。 [ 方法3] 脱脂后于下述溶液中化学处理: 氟化氢铵3-3.5氧化铬20-26磷酸钠2-2.5浓硫酸50-60 硼酸0.4-0.6水1000 在25-40°浸渍4.5-6min,即进行水洗、干燥。本方法胶接强度较高,处理后4h 内胶接,适用于环氧胶和环氧-丁腈胶胶接。 [ 方法4] 脱脂后于下述溶液中化学处理: 磷酸7.5 氧化铬7.5 酒精 5.0 甲醛(36-38%)80 在15-30 °浸渍10-15min,然后在60-80 °下水洗、干燥。 [ 方法5] 脱脂后于下述溶液中进行阳极化处理: 浓硫酸22g/l 在1-1.5A/dm2的直流强度下浸渍10-15min,再在饱和重铬酸钾溶液中,于95-100 C下浸渍5-20min,然后水洗,干燥。 [ 方法6]

常用金属表面除锈处理方法

常用金属表面除锈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除锈的方法很多,对于不同种类的金属材料,其表面的锈是不同的,因此其除锈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不同的表面工程技术,如电镀、涂装等,对于表面除锈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实际选择除锈方法的时候,要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及具体表面工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除锈方法及工艺。常用的表面除锈方法有化学浸泡法、超声波法、电化学除锈法、机械法以及手工除锈法等。 一、化学浸泡法 化学浸泡法除锈是将金属工件浸泡在相应的除锈溶液中,利用溶液中的酸、碱等化学物质与工件表面的氧化皮及锈蚀产物等的化学反应,使氧化皮及锈蚀产物等溶解到溶液中,从而起到除锈的目的。

化学浸泡法是小型工件常用的除锈方法,除锈速度快、效果明显,尤其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可以除去一些内孔、内腔等死角处的锈蚀。由于化学浸泡法要将工件浸泡在溶液中,因此对于一些大型结构、设备的除锈,不能够采用这种方法。 在选用化学浸泡法除锈时,还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材料种类,比如钢铁、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等不同的材料选择合适的除锈溶液,甚至同一类的材料,合金元素不同,其除锈溶液的组成也有区别。另外,为了防止金属材料基体的过腐蚀,在除锈溶液中,往往需要添加一定种类及含量的缓蚀剂。 二、化学浸泡加超声波法 在化学浸泡法除锈时,如果同时引人超声波,能够提高除锈的速度与效果。利用超声波振荡的机械能使除锈液中产生无数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在形成、生长和闭合时产生强大的机械力,使工件表面的氧化皮、锈蚀污垢迅速脱离,从而加速除锈过程,使除锈更彻底。 加超声波除锈对处理形状复杂,有微孔、盲孔、窄缝以及除锈要求高的零件更为有效。复杂的小零件可采用高频率低振幅的超声波;表面较大的零件则使用频率较低(15-30kHz)的超声波。 三、电化学法

关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的几种方法

【紧固件的表面处理——电镀、热镀锌、机械镀及达克罗】 紧固件的表面处理,按照其产品的要求,有许多处理的方法和种类。按表面处理方法,譬如有:涂漆、电镀、化学镀、真空涂镀、浸镀、阳极氧化、化学被膜处理、化学抛光、电解抛光、镀覆、珩磨、喷砂硬化、涂层、气相沉积、渗碳、氮化、表面淬火等;按加工技术,有物理的、化学的、电加工的、机械的、冶金的等等。目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种,介绍如下: 一、电镀: 将接受电镀的部件浸于含有被沉积金属化合物的水溶液中,以电流通过镀液,使电镀金属析出并沉积在部件上。一般电镀有镀锌、铜、镍、铬、铜镍合金等,有时将染黑,磷化等也包括其中。电镀中易产生氢脆,对工件机械强度影响大。 二、热镀锌(H.D.G.): 通过将碳钢部件浸没温度约为510℃的熔化锌的镀槽内完成。其结果是钢件表面上的铁锌合金渐渐变成产品外表面上的钝化锌。但因热镀中因温度过高,钢材易产生高温退火不良影响。 三、机械镀(Mechanical plating): 机械镀是将活化剂、金属粉末、冲击介质(玻璃微珠)和一定量的水混合为浆料,与工件一起放入滚筒中,借助于滚筒转动产生的机械能作用,在活化剂及冲击介质(玻璃微珠)机械碰撞的共同作用下,常温下在铁基表面逐渐形成锌镀层的过程。 四、达克罗(dacromet): 1.锌铬膜(达克罗)防腐机理简述: 锌铬膜(达克罗)涂复工艺是一种全新的表面处理技术,又称达克罗、达克乐、达克锈、锌铬膜(达克罗)、达克曼等。在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土木建筑、电力、化工、海洋工程、家用电器、铁路、公路、桥梁、地铁、隧道、造船、军事工业等多种领域已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随着该技术的逐步推广,已在汽车、电力、锚链、公路、海洋工程等方面开始大量使用,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锌铬膜(达克罗)液是一种水基处理液,金属件可以采用浸涂、喷刷或刷涂处理,然后送进加热炉炉固化,固化温度在300℃左右,经四十五分钟到一小时的烘烤,形成锌铬膜(达克罗),铬固化时,涂膜中的水份、有机类(纤维素)物质等挥发份在挥发的同时,依靠锌铬膜(达克罗)母液中的高价铬盐

除锈处理方法

除锈处理方法 1、处理方案选择 目前市场上除锈的方法较多,喷砂除锈曾被广泛使用,但效率并不高,成本也大(光喷砂机至少上万),如果遇到多弯折钢筋或箍筋,除锈效果更加不理想;机械除锈机实际上问题很多,首先大多数机械质量低下,除锈速度慢;其次除锈效果差(特别是螺纹钢),除锈不彻底,最困难的是不能对弯折钢筋进行除锈;钢筋除锈剂除锈--除锈所用溶液量较大,但能有效的将锈蚀除去;人工除锈主要为人工使用钢丝刷和磨砂纸除锈,所需劳动力巨大,效果一般,能够把一些死角除锈得比较干净;经过比较,本项目选用了除锈剂除锈、电刷除锈和人工除锈相结合,经济省时,单人就可以操作,刷头可以随时更换,小电机只有600W,除锈效果比较理想。根据钢筋锈蚀程度的不同,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案: (1)对锈蚀比较严重的钢筋,采取除锈剂进行清除的方法; (2)对锈蚀轻微的钢筋,采取用手工和动力工具清除的方法,如手工或动力钢丝刷、动力砂纸盘或砂轮等工具除锈。 1.1、除锈剂清除 (1)简介 由深圳市佩佳清洁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钢筋除锈剂,是由多种抑制剂、促进剂、有机与无机酸类、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能在较短时间内,更安全、更有效,将严重锈蚀除去。恢复金属本色,对母材无损作。可洗净钢筋表面严重锈蚀。 铁锈等物质可以自动溶解下来,在细微缝隙处也可发生作用。无需加温,常温下即可发挥最佳效果,不燃不爆。处理过的金属表面对焊接、电镀、喷漆及钢筋握裹力不会产生影响。(2)使用方法 除锈剂应根据钢筋锈蚀程度、厚度等因素选择合理浓度和清洗时间,可稀释3~10倍使用,对于浮锈,稀释20倍以上仍有良好的效果。采用浸泡、浸渍、涂刷、喷雾、强制循环、超声波清洗均可。一般浸泡10分钟就可清除干净。可有效地渗入锈层内,溶解顽固的氧化物、沉积物、渣垢等。涂于锈蚀金属表面数分钟,即可露出金属本色,然后将除锈处理钢筋用清水冲洗干净。该产品宜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3)注意事项: ①浓度适当增加可提高清洗除锈能力和缩短除锈时间;除锈液可反复使用。 ②本品可生物降角,不宜接触皮肤,如不慎溅入眼中需立即用清水冲洗或就医。 ③手工清洗时须戴防护眼镜和橡胶手套,以避免清洗时溅入眼中和长时间与皮肤接触。

金属表面处理方式详解

电镀/电泳/锌镀/发黑/金属表面着色/抛丸/喷砂/喷丸/磷化/钝化电镀 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电泳 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之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电泳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 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 镀锌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现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 电镀与电泳的区别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电泳: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电泳又名——电着 (著),泳漆,电沉积。

发黑 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其原理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提高钢件的防锈能力。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 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在高温下(约550℃)氧化成的四氧化三铁呈天蓝色,故称发蓝处理。在低温下(约3 50℃)形成的四氧化三铁呈暗黑色,故称发黑处理。在兵器制造中,常用的是发蓝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是发黑处理。 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称为“发蓝”。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处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内层为氧化亚铁。 发蓝(发黑)的操作流程: 工件装夹→去油→清洗→酸洗→清洗→氧化→清洗→皂化→热水煮洗→检查。 所谓皂化,是用肥皂水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浸泡工件。目的是形成一层硬脂酸铁薄膜,以提高工件的抗腐蚀能力。 金属表面着色 金属表面着色,顾名思义就是给金属表面“涂”上颜色,改变其单一的、冰冷的金属色泽,代之以五颜六色,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给金属着色后一般都增加了防腐能力,有的还增加了抗磨能力。但表面彩色技术主要的应用还在装饰领域,即用来美化生活,美化社会。 抛丸

常见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金属表面处理种类简介 电镀 镀层金属或其她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得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得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得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得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得浓度不变。电镀得目得就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得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得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与表面美观。 电泳 电泳就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电泳表面处理工艺得特点: 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得优点,电泳漆膜得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电泳工艺优于其她涂装工艺。 镀锌 镀锌就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得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得表面处理技术。现在主要采用得方法就是热镀锌. 电镀与电泳得区别 电镀就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得过程。 电泳: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得现象。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得现象。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得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电泳又名—-电着 (著),泳漆,电沉积。 发黑 钢制件得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得。其原理就是将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使之形成致密得氧化膜保护层,提高钢件得防锈能力.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得方法有传统得碱性加温发黑与出现较晚得常温发黑两种。但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得效果不太好。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除锈等级标准

钢材除锈等级标准 表面处理是取得良好涂装效果的关键。表面处理的投资相当可观,因此,对选择表面处理方法和油漆配套必须作周密的考虑。 用国际标准来衡量表面处理也是很重要的,如瑞典标准SIS055900或 ISO8501。 锈蚀等级 表面处理标准的根本点是四个不同的锈蚀等级: A级钢材表面完全覆盖粘附的氧化皮,几乎无铁锈。 B级钢材表面已开始锈蚀,氧化皮开始成片状脱落。 C级钢材表面上的氧化皮已锈蚀或可刮除,但裸眼可看到轻微锈点。 D级钢材表面上的氧化皮已锈蚀剥落,裸眼可看到大量锈点。 根据SIS055900,这些锈蚀等级的表面处理是根据以下质量标准进行钢丝刷除锈和喷砂除锈的: St-钢丝刷除锈标准 St2,St3 Sa-喷砂除锈标准Sa1,Sa2,Sa2.5,Sa3 喷砂除锈-Sa 喷砂除锈前应凿去所有的厚锈层,可见的油、脂和污物也应去除。喷砂除锈后,表面应清洁,无灰尘和碎悄屑。 Sa1级轻度喷砂除锈 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物、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 Sa2级彻底的喷砂除锈 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物,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基本清除,残留物应附着牢固。 Sa2.5级非常彻底的喷砂除锈 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物、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残留物痕迹仅显示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Sa3级喷砂除锈至钢材表现洁净 表面应无油脂、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表面具有均匀的金属色泽。 钢丝刷除锈-St St2 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物、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 St3 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同St2,但应比St2处理得更彻底,金属底材呈现金属光泽。 这些标准对表面处理有很大的帮助。油漆供应商一般对每种类型的油漆规定相应的表面处理标准。 确定要求 表面处理的方法和设备的选择应考以下因素: 1、表面破损的程度如何? 2、哪种设备适用? 3、油漆配套是何种类型? 4、表面结构如何? 5、施工的油漆是何类型? 6、所需的结果是什么? 操作要点 如要做好保养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去除铁锈和氧化皮 2、去除锌盐。 3、去除油、脂和污物。 4、去除不需要的油漆,如旧漆膜过厚已无弹性,或需要更换使用较高一级的油漆配套,或原油漆配套质量较差。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常见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有哪些_常见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哪些 金属表面在各种热处理、机械加工、运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腐蚀、随着油污和杂质等,产生氧化现象,这就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金属表面处理有很多种,按照其特性的不同可分为溶剂清洗、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三大类。根据不同氧化程度的金属表面,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对于较薄的氧化层可采用溶剂清洗、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或者直接采用化学处理,对于严重氧化的金属表面,由于氧化层较厚,如果直接采用溶剂清洗和化学处理,不但处理不彻底,还会浪费大量的清洗剂和化学剂,最好先采用机械处理。 溶剂清洗是对使用溶剂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的一种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杂质和氧化层,使工件表面获得清洁。经溶剂清洗后的金属表面具有高度活性,更容易受到灰尘、湿气的污染,所以处理后的工件还要进行喷涂、喷涂等表面处理,提高工件的抗腐蚀能力。 金属的表面处理有哪些? 不锈钢:电镀、抛光、拉丝、电泳、PVD、蚀刻、彩色钝化 铝合金:阳极氧化、电镀、蚀刻 镁合金:电镀、钝化皮膜 钛合金:电镀、阳极氧化 锌合金:电镀、钝化 铸铝:电镀、阳极氧化 钢铁:钝化、磷化 电镀 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成镀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质或尺寸。电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 电泳 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电泳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 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电泳工艺优于其他涂装工艺。 镀锌 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现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热镀锌。 电镀与电泳的区别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表面在各种热处理、机械加工、运输及保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氧化,产生一层厚薄不均的氧化层。同时,也容易受到各种油类污染和吸附一些其他的杂质。 油污及某些吸附物,较薄的氧化层可先后用溶剂清洗、化学处理和机械处理,或直接用化学处理。对于严重氧化的金属表面,氧化层较厚,就不能直接用溶剂清洗和化学处理,而最好先进行机械处理。 通常经过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具有高度活性,更容易再度受到灰尘、湿气等的污染。为此,处理后的金属表面应尽可能快地进行胶接。经不同处理后的金属保管期如下: (1)湿法喷砂处理的铝合金,72h ; (2)铬酸-硫酸处理的铝合金,6h ; (3)阳极化处理的铝合金,30天; (4)硫酸处理的不锈钢,20天; (5)喷砂处理的钢,4h ; (6)湿法喷砂处理的黄铜,8h 。 一、铝及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

[方法1] 脱脂处理。用脱脂棉沾湿溶剂进行擦拭,除去油污后,再以清洁的棉布擦拭几次即可。常用溶剂为:三氯乙烯、醋酸乙酯、丙酮、丁酮和汽油等。 [方法2] 脱脂后于下述溶液中化学处理: 浓硫酸重铬酸钾水 在60-65°C浸渍10-30min 后取出用水冲洗,晾干或在80°C以下烘干;或者在下述溶液中洗后再晾干: 磷酸10 正丁醇 3 水20 此方法适用于酚醛-尼龙胶等,效果良好。 [方法3] 脱脂后于下述溶液中化学处理: 氟化氢铵氧化铬20-26 磷酸钠浓硫酸50-60 硼酸水1000 在25-40°C浸渍,即进行水洗、干燥。本方法胶接强度较高,处理后4h 内胶接,适用于环氧胶和环氧-丁腈胶胶接。 [方法4] 脱脂后于下述溶液中化学处理:

金属表面喷漆除锈等级划分

金属表面喷漆除锈等级划分 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前,厚的锈层应铲除,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也应清除。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后,钢材表面应清除去浮灰和碎屑。用手工和动力工具,如用铲刀、手工或动力钢丝刷、动力砂纸盘或砂轮等工具除锈,以字母“St”表示。对于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过的钢材表面,有两个除锈等级。 1)St2: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z; ^, Q4 V; S& V 除去钢材表面疏松的氧化皮、锈和污物,然后用吸尘器、干净的干燥压缩空气清理表面,处理后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表面应有淡淡的金属光泽,其标准照片BSt2、CSt2、DSt2见附录中的标准照片。 2)St3: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除锈要求与St2相同,除锈应比St2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其标准照片BSt3、CSt3、DSt3见附录中的标准照片。 ) B1 \- J$ c( m; l 喷射或抛射除锈前,厚的锈层应铲除。可见的油脂和污垢也应清除。喷射或抛射除锈后,钢材表面应清除浮灰和碎屑。喷射或抛射除锈以字母“Sa”表示。对于喷射或抛射除过锈的钢材表面,有四个除锈等级:Sa1、Sa2、、Sa3,参见附录中的标准照片。 9 y" J" g$ h% h" r2 H

1)Sa1:轻度的喷射或抛射除锈/ y+ y0 m! A" S) r7 Z& S. S l 应除去疏松的氧化皮、锈及污物,处理后的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2)Sa2: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 s; R$ @! u' k4 b 应除去几乎所有的氧化皮、锈及污物,然后用压缩空气或干净刷子清理表面,使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已基本清除,其残留物应是牢固附着的,处理后的表面应稍呈灰色。! w5 m+ \, D" a9 O) n' w6 Z 3):非常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 c1 J( I2 V4 c0 o 氧化皮、锈及污物应清除至仅剩轻微的点状或条纹状痕迹的程度,然后用吸尘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或干净的刷子清理表面,使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应仅是点状或条纹状的轻微色斑。- z7 k4 v$ n$ b 4)Sa3:使钢材表观洁净的喷射或抛射除锈6 a" k' z* k2 W2 N; B7 D' V# g 完全除去氧化皮、锈及污物,然后用吸尘器、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或干净的刷子清理表面,使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表面应显示均匀的金属色泽(白色)。

金属表面除锈—化学除锈法

金属表面除锈—化学除锈法 除锈就是除去钢铁基底表面除锈产物的过程。不同的钢铁制件、不同的锈蚀程度,有不同的除锈要求,应采用不同的除锈方法。 化学除锈法 化学除锈是利用酸对铁锈氧化物的溶解作用进行的酸洗处理,主要采用盐酸、硫酸、硝酸、磷酸及其他有机酸和氢氟酸的复合酸液。 化学除锈的原理:钢铁表面的锈蚀物基本由FeO,Fe2O3和Fe3O4组成,是钢铁在外界的腐蚀环境下氧化造成的,以硫酸处理除锈为例,其反应机理如下: FeO+H2SO4→Fe SO4+H2O (1) Fe2O3+3 H2SO4→Fe2(SO4)3+3 H2O (2) Fe3O4+4 H2SO4→F e SO4+ Fe2(SO4)3+4 H2O (3) Fe+H2SO4→F e SO4+H2↑(4) 通常反应(1)比较容易进行,而反应(2)与反应(3)相对较慢。因为氧化铁与磁性氧化铁在酸中不易溶解,但当他们与铁同时存在会组成腐蚀电池,铁为阳极,发生反应(4)。与氧化铁接触的铁首先溶解生成氢气,通过氢气外逸的压力使氧化皮从制件表面脱落。但由于酸对钢铁的腐蚀作用,同时生成的氢气会渗入到金属内部易产生氢脆,降低金属的韧性、塑性,通常在酸液中加入缓冲剂、润湿剂等加以改善。 (1)酸洗液 1)硫酸。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具有很强的氧化性。硫酸酸洗时,金属过腐蚀严重,同时产生大量氢气,易造成材料氢脆;另外,有部分作为氢气泡从表面逸出,对铁锈层产生机械剥落作用,块状锈渣沉底形成淤泥,使槽子的清理工作量加大。因此常温下硫酸除锈能力较弱,必须升至中温才能对铁锈产生较强的直接溶解作用。 尽管硫酸非发挥性酸,但浓度增大时具有氧化至钝性,因此硫酸除锈的适宜浓度时20%~40%。 硫酸除锈由于成本低、酸雾小,工业应用也比较广泛,尤其是用于除重锈和氧化皮。 2)盐酸。氯化氢气体溶解在水中就形成了盐酸,他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酸味的挥发性强酸。盐酸酸洗应用比较广泛,其特点是:①锈溶解力强,溶解速度快,处理时间短;②成本低;③材料不易发生过腐蚀,氢脆作用小。 盐酸是挥发性酸,在<10%以下,挥发性不明显;>20%时,挥发性显著增加。因此只限常温使用,没有必要(也不允许)加热处理,用他酸洗时,其溶液中盐酸的体积分数一般为15%~20%,在室温下操作即可,一般适用于铸钢件和高合金钢件。 3)硝酸。硝酸是一种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性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钢铁件发生反应时产生大量的含氮有害气体,因此涂装前极少采用硝酸进行除锈。 用硝酸进行酸洗时,硝酸的体积分数为20%~30%,在常温下用来清洗不锈钢加热器和铜锈,效果显示。 4)磷酸。磷酸是一种无色粘稠状液体,是一种中强酸,磷酸盐的溶解度较低,除锈能力

几种常见金属表面处理工艺设计

金属表面处理种类简介电镀镀层金属或其他不溶性材料做阳极,待镀的工件做阴极,镀层金属的阳离子在待镀工件表面被还原形 成镀层。为排除其它阳离子的干扰,且使镀层均匀、牢固,需用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做电镀液,以保持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浓度不变。电镀的目的是在基材上镀上金属镀层,改变基材表面性 质或尺寸。电、增加硬度、防止磨耗、提高导电性、润滑镀能增强金属的抗腐蚀性(镀层金属多采用耐腐蚀的金属) 性、耐热性、和表面美观。电泳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 电泳是电泳涂 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电泳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电泳工艺优于其他涂装工艺。 镀锌镀锌是指在金属、合金或者其它材料的表面镀一层锌以起美观、防锈等作用的表面处理技术。现在 热镀锌。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电镀与电泳的区别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 的现象。利电泳: 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著(), 泳漆,电沉积。电泳又名——电着 发黑使之形成致密的氧, 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其原理是将 钢铁制品表面迅速氧化化膜保护层,提高钢件的防锈能力。 发黑处理现在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但常温 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A3钢用碱性发黑好一些。 )形成的550℃)氧化成的四氧化三铁呈天蓝色,故称发蓝处理。在低温下(约3 50℃在高 温下(约。在兵器制造中,常用的是发蓝处理;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是发黑发黑处理四氧化三铁呈暗黑色,故称处理。采用碱性氧化法或酸性氧化法;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以防止金属表面被腐蚀,此处理过程 处理后所形成的氧化膜,其外层主要是四氧化三铁,内层为氧化”“发蓝”。黑色金属表面经“发蓝称为亚铁。发蓝(发黑)的操作流程:。→检查皂化→清洗→氧化→清洗→→热水煮洗酸

金属表面前处理-除油、除锈、磷化工艺设计

金属表面前处理-除油、除锈、磷化工艺设计 专业系:应用化工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近年来,金属表面处理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在表面处理技术及工程中,前处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不仅作为表面处理前的一种"预处理工序"不可或缺,而且与后续表面处理的成败密切相关。 除油、除锈、磷化、防锈等基体前处理是为金属涂层技术、金属防护技术做准备的,基体前处理质量对此后涂层制备和金属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对有磷化和无磷化处理的同一涂层进行盐雾试验,其结果是防腐蚀能力相差大约一倍。可见除油、除锈、防锈、磷化等前处理对涂层的防锈能力和金属的防护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体前处理的目的:一是增加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既加大附着力,二是增加涂层的功能如防腐蚀、防磨损及润滑等特殊功能。 关键词除油; 除锈; 磷化; 防锈 ;发黑。

目录 摘要 (2) 第1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金属表面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课题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金属表面工程技术日益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表面技术的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表面技术的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金属表面前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钢铁表面的除油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钢铁表面的除锈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钢铁表面的磷化处理 (2) 2.4 钢铁表面的除锈处理 (2) 2.5 钢铁表面的发黑处理 结论 (3) 参考文献 (4) 1 绪论 1. 1金属表面技术处理 金属表面工程是在传统表面技术的基础上,应用材科学、冶金学、机械学、电子学、物理学、化学、摩擦学等等学科的原理、方法及最新成就综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研究材料表面、界面的特征、性能及改质过程的相应方法。是直接与各种表面现象或过程有关的,能为人类造福或被人们利用的技术。

金属件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金属件常用表面处理方法 自行车常用的表面处理方式分类 1.涂装,包含电泳涂装、静电涂装、手工涂装、静电粉末涂装及流化床粉末涂装等; 2.电镀,常用的有普通镀锌(台资企业叫UCP,有蓝锌与白锌)、彩色镀锌、镀铬(又叫CP,有亮面与雾面之分); 3. 化学镀,主要用于塑料件,先在工件表面化学镀一层铜或镍,然后再进行后续的电镀,最后一层大多为镀铬; 4. 阳极氧化、电解着色或染色,主要是针对有色金属之铝合金,以及现在新兴起的镁合金,处理后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是金属本色,也可以染成不同的颜色,由于具有坚硬耐磨,耐腐蚀性优良的特点,一般外边不在涂装油漆或粉末; 5. 抛光、磨花、拉丝,也是针对铝合金的一种处理方式,通过机械(手工或震动抛光)或化学的(三酸或两酸化学抛光或电化学抛光)处理方式,使得铝合金表面微观变得平整,达到不同级别的平滑光亮效果,然后喷透明漆,或继续在抛光的工件表面磨花或拉丝等处理后改变外观效果再进行涂装; 6. 防锈磷化与发黑处理,不具有装饰性,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工件的防锈性能,主要用在花鼓、轴承的处理; 7. 达克罗处理,又叫达克锈处理或锌铬膜,即片状锌基铬盐防护涂层,是国际上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高新技术,一种防锈性能很好的涂装方式,达克罗不用电沉积方法而将工件直接浸入达克罗处理液中,或用刷涂、静电喷涂法使处理液粘附于工件表面,然后经烧结而成的含锌、铝及铬元素的无机转化膜。主要用在小零件的防锈处理上,如螺丝螺帽等,也可应用在链条、支撑、泥除脚、车首竖杆、货架、停车架 ED电著处理意思金属表面电着色 一般来说,电镀的成膜物质是金属,电泳的成膜物质是树脂. 非金属(如塑料)可以电泳,但要求先电镀,再电泳,因为塑料的耐温较低,对电泳漆的选择就要多注意了 BED电泳, -----电泳的成膜物质是树脂

金属表面除锈

金属表面除锈 的作用与方法 深圳雷邦磷化液工程部编辑 摘要:在工业发达国家,每年因锈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4%,远远超过每年因地质等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因此,金属表面除锈的意义重大。 一、金属表面除锈的作用 1.镀件镀前除锈的作用 电镀的前处理是电镀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基体材料表面镀前除锈处理 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镀层的质量,所以应给予电镀前除锈处理相当的重视。 对于通过电镀形成的金属镀层,不管品种和性质如何,人们对它们都有一 些共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①镀层应结构致密、表面光滑平整,有的甚至要求具有一定的光亮度。致密无孔的镀层,不仅有利于防护基体金属免遭腐蚀,有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着镀层的良好装饰性外观,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发挥镀层所具有的各种功能。 ②在基体的不同部位上,镀层厚度要均匀,或者是基体表面各部位镀层厚度的差异要尽可能地小。为了保证制品及零件的使用寿命,这一要求十分重要,否则,在遭受腐蚀或磨损时,镀层最薄的部位会首先露出基体材料,致使整个制品和零件提前报废。 ③镀层与基体材料间的结合必须是牢固的,不允许出现镀层起皮、鼓泡等现象。与基体结合不牢固的镀层,根本没有任何的使用价值,即使镀层并没有从基体材料上脱落,在使用过程中这种镀层的性能也是很靠不住的。 为了满足镀层上述3 项最主要的基本要求,必须对被镀的制品及零件表面的镀前处理工序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电镀产品实际的质量检验中,常常会发现局部镀层脱落、鼓泡或花斑以及局部无镀层等现象,究其原因,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基体材料镀前处理不良造成的。电镀是

发生在被镀基体材料与镀液相接触的界面间的电化学反应。为了确保电镀层的质量,与镀液相接触的被镀零件表面必须是基体材料本身,被镀零件表面不能有锈蚀产物膜层存在。这样,基体材料表面才能很好地被镀液所润湿,镀出的金属才能与平整光滑的基体材料表面牢固结合。 可见,电镀前金属基体材料表面的除锈前处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 疑的。 2.涂装前除锈的作用 除锈的目的是使被涂物表面光滑、清洁,增加涂料与被涂表面的附着能 力,充分发挥涂料抵抗腐蚀因素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除锈质量直接影响涂膜的附着力达到优良除锈质量的被涂物表面,可获得清洁的、有一定粗糙度的被涂物表面,有利于涂膜的形成和良好附着。喷砂、喷丸和高压水磨料射流除锈工艺,可使被涂工件表面获得底材与涂层形成最佳附着力的40-75 E的粗糙度。 除锈质量不好,是引起涂层脱落和剥离的主要原因。 (2)除锈质量直接影响磷化等工艺磷化膜是不能在氧化皮和锈层上生长的,所以彻底除锈是磷化的必要条件。在各种除锈方法中,强酸除锈(酸洗)对磷化的影响程度最大,因为酸洗时间过长,工件表面会出现过腐蚀,表面粗糙,磷化膜结晶就会过于粗大多孔;反之,强酸除锈时间过短,工件表面活化不够,同样使磷化膜结晶粗大。除锈质量的高低,对于获得密集活化点、形成致密的磷化膜有着重要作用。 3.金属表面转化膜处理前的除锈作用 通常状态下,金属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皮及锈蚀产物的结构是疏松的,同 时夹杂着有害的杂质,对金属本身的保护作用较弱,甚至起不到防护作用。 在对金属表而进行化学或电化学转化膜处理(阳极氧化、钢铁氧化、不锈钢 钝化氧化等)前,一也必须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皮及锈蚀产物,使新鲜的金属基体 暴露出来,以便形成均匀、致密、与基体金属结合良好、防护性能优良的化学或电化学转化膜。

除锈标准

除锈作业规范 物理除锈 一、铲具除锈法之除锈分级: St 0 未做除锈处理之钢铁表面。 St 1 使用钢刷做轻度的全面刷除浮锈与松懈黑皮。 St 2 使用人工或电动铲具,钢刷或研磨机等将松懈黑皮与浮锈以又其它外界异物,除去后用吸尘器或压缩空气,毛刷等将灰尘除去,处理后的表面近似SIS St 2标准图样。 St 3 用电动铲具、钢刷、或研磨机等彻底将浮锈、松懈黑皮以及异物除尽,并经除灰尘后,其表面应有金属光泽之出现,如同SIS St 3标准图样。 二、喷砂除锈法之除锈度分级: Sa 0 未做除锈处理之钢铁表面。 Sa 1 轻度喷砂,除去松懈黑皮,浮锈以及外异物,其表面相等于SIS Sa 1标准图样。 Sa 2½ 中度喷砂除去大部份之黑皮,铁锈以及外界异物,并经过吸尘器或压缩空气,毛刷等灰尘清除,处理后表面呈金属灰色,如同SIS Sa 2标准图样,适用于一般防锈工程之表面处理标准。 Sa 3 彻底的喷砂,完全除去黑皮,铁锈与外界异物,并经过吸尘器或压缩空气,毛刷等之灰尘清除,仅有微少之班点异物留存,钢铁表面呈近似白金属色泽(Near White),如同SIS Sa 3标准图样,为最高表面处理标准。 钢铁表面处理 钢铁表面黑皮、铁锈、水份、油污及其它附着物如不予除去即涂刷油漆,纵使油漆再好也不能发挥其功效,所以表面处理适当与否,可能比油漆之选择更为重要。这种从钢铁表面除去铁锈及其它附着异物之工作可分为五种方法:自动喷砂法(Shot Blasting)、人工喷砂法(Sand Blasting)、酸洗法(Pickling)、钢刷或铲具除锈法、铁钢敲打法。下表系上最五种方法之特性与处理能力比较:

钢材表面锈蚀和除锈等级标准

【摘要】一、钢材表面锈蚀和除锈等级标准为国家标准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二、标准将除锈等级分成喷射或抛射除锈、手工和电动除锈、火焰除锈三种类型。 三、喷射和抛射除锈,用字母“sa”表示,分四个等级: 一、钢材表面锈蚀和除锈等级标准为国家标准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二、标准将除锈等级分成喷射或抛射除锈、手工和电动除锈、火焰除锈三种类型。 三、喷射和抛射除锈,用字母“sa”表示,分四个等级: sa1——轻度的喷射后抛射除锈。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无附着的不牢的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等附着物。 sa2——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等附着物基本清除。 sa21/2——非常彻底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等附着物,任何残留的痕迹仅是点状或条状的轻微色斑。 sa3——使钢材表面非常洁净的喷射或抛射除锈。钢材表面无可见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等附着物,该表面显示均匀的金属色泽。 手工除锈等级: St2 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St3 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污垢,并且没有附着不牢的氧化皮、铁锈和油漆涂层等附着物。除锈应比St2更为彻底,底材显露部分的表面应具有金属光泽。 表面处理是取得良好涂装效果的关键。表面处理的投资相当值得。因此,对选择表面处理方法和油漆配套系统必须作周密的考虑。 用国际标准来衡量表面处理程度是很重要的,如瑞典标准:SIS055900或ISO08501。 锈蚀等级 表面处理标准的根本点是四个不同的锈蚀等级: A级钢材表面完全覆盖粘附的氧化皮,几乎无铁锈。 B级钢材表面已经开始锈蚀,氧化皮开始呈片状脱落。 C级钢材表面上的氧化皮已锈蚀,或可刮除,但裸眼可看到轻微锈点。 D级钢材表面上的氧化皮已锈蚀剥落,裸眼可看到大量锈点。 根据SIS055900,这些锈蚀等级的表面处理是根据以下质量标准进行钢丝刷除锈和喷砂除锈的: St - 钢丝刷除锈标准St2,St3 Sa - 喷砂除锈标准Sa1,Sa2,Sa2.5,Sa3 钢丝刷除锈- St St2 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污物、氧化皮、铁锈、油漆涂层和杂质。 St3 非常彻底的手工和动力工具除锈 同St2,但应比St2处理得更彻底,金属底材呈金属光泽。 这些标准对表面处理有很大的指导和帮助,油漆供应商一般对每种类型的油漆规定有相应的表面处理标准和要求。 喷砂除锈- Sa 喷砂除锈前应去除表面所有的厚锈层,可见的油,脂和污物也应去除。喷砂除锈后表面应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