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代谢物——存在于某些生物中 (植物和微生物),并在一定的生 长期内出现的一类代谢类型,对基 本生命活动几乎无作用,产量较低, 但他们在抵抗恶劣环境,伪装躲避, 消除自身毒素等方面发挥作用.次级 产物的合成途径和产物的结构通常 是错综复杂、各不相同的,如抗生 素、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生长 调节剂等。
复筛:
作平行样,多次实验,确证其所产 活性物质的能力和稳定性。
(四)、生产菌的改良
1、自然选育:对于退化、产量下 降,菌种不纯等现象,常进行自然 选育进行纯化。
2、诱变选育:诱变剂有物理和化 学两类,物理诱变剂常为紫外线、 X射线,激光等;化学诱变剂主要 是烷化剂、碱基类似物等。
3、杂交育种:优良性状的集中体 现,原生质体融合——遗传物质的 交换重组,再生后得到正常菌株。
4、基因工程改良菌种:目的基因, 载体,重组体,产量增加。
第三节 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
(一)、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代谢是指微生物体内的化学
反应(包括合成和分解代谢)。 根据微生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
的代谢产物在机体的不同作用,可 分为初级和次级代谢物。
初级代谢物——使营养物转变为机 体的结构物质和对机体具有生理活 性作用的物质。包括供机体进行生 物合成的各种小分子单体,前体和 多聚物。如酶、氨基酸等。
(5)糖肽类抗生素,抗革兰氏阳性 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细胞
壁粘肽的合成。如万古霉素。
(6)多烯类抗生素,作用于真菌, 与细胞膜中的固醇结合,膜受损, 胞内的一些物质钾离子、氨基酸和 核苷酸外漏,影响正常代谢,细胞 死亡。两性霉素合酶从而抑制转录)、氯霉素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磷霉素 (抑制肽聚糖前体的形成)。
(三)、新微生物药物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