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3、4章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30
工程测量学习笔记1 水准测量第三章水准测量※内容概述: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来直接测定地面上各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其中一点的高程推算出其他各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所用仪器为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并能照准水准尺进行读数。
因此,水准仪构成主要有望远镜、水准器及基座三部分。
水准测量包括路线的选择、实施、检核及内业计算等。
※教学目的: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熟练掌握水准仪及施测步骤。
并通过实习能够进行简单的水准测量。
※内容详述:地面点的位置是用平面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测量地面上各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三类。
§3.1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一条水平视线,并借助水准尺,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这样就可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图3-1水准测量原理如图所示,欲测定A、B两点间的高差h,可在A、B两点上分别竖立带有刻划的水准尺,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一台能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的水准仪。
根据水准仪的水平视线,设后视A尺读数为a,前视B尺读数为b,则A、B两点高hAB=a-b如果水准测量是由A到B进行的,如图中的箭头所示,由于A点为已知高程点,故A点尺上读数a称为后视读数;B点为欲求高程的点,则B点尺上读数b为前视读数。
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高差的符号有正有负。
当高差为正值时,表示前视点B高于后视点A;当高差为负时,表示前视点B低于后视点A。
所以计算高差时,一定要用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次序不能颠倒。
有了高差,就可根据A点高程求得B点高程,即:高差法:高程测量的实质就是测量高差。
另外还可通过仪器的视线高Hi计算B点的高程,即:视线高法:HB=(HA+a)-b§3.2水准仪器及其使用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为水准仪,工具为水准尺和尺垫。
如图:图3-2水准仪图3-3DS3微倾式水准仪一、水准仪的结构根据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并能照准水准尺进行读数。
工程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总则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一般规定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内业计算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地形测量一般规定图根控制测量一般地区地形测图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工矿区现状图测量水域地形测量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线路测量一般规定铁路、公路测量架空索道测量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绘图与复制一般规定绘图编绘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打样与胶印第7章施工测量一般规定施工控制测量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一般规定竣工总图的编绘竣工总图的实测第9章变形测量一般规定水平位移监测网垂直位移监测网水平位移测量垂直位移测量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测量规范-总则工程测量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 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对于测图面积大于50K㎡的1∶5000比例尺地形图,在满足工程建设对测图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宜按国家测绘局颁发的现行有关规范执行。
第条工程测量作业前,应了解委托方对测绘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踏勘,并应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合格资料,制定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设计书或勘察纲要。
工程测量第三版复习题答案工程测量是土木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测量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程测量的知识,许多学生会购买教材并进行复习。
本文将针对《工程测量第三版》的复习题进行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巩固知识。
第一章:测量概论1. 测量的定义:测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物理量进行定量的比较和判断的过程。
2. 测量的基本要素: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被测量的对象、测量的目的、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3. 测量的分类:测量可以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直接测量是指通过测量仪器直接读数得到的测量结果,而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仪器的读数和一定的计算公式得到的测量结果。
第二章:测量误差1. 测量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
2.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或测量方法本身的不准确性引起的误差,而随机误差是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3. 测量误差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测量仪器的精度、增加测量次数并取平均值、进行数据处理等。
第三章:水准测量1. 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平线的性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在水准测量中,通过观测水平线上的测站点的高程差,可以确定地面上各点的高程。
2. 水准测量的仪器:水准测量常用的仪器包括水准仪、水准尺等。
3. 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测量可以分为直接水准测量和间接水准测量。
直接水准测量是通过观测水准尺的读数得到高程差,而间接水准测量是通过观测水准仪的读数和一定的计算公式得到高程差。
第四章:角度测量1. 角度测量的原理:角度测量是利用角度的性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在角度测量中,通过观测测站点之间的角度,可以确定地面上各点的位置关系。
2. 角度测量的仪器:角度测量常用的仪器包括经纬仪、全站仪等。
3. 角度测量的方法:角度测量可以分为直接角度测量和间接角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