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1
××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部位标识制度与工作流程为加强我院对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管理,保证手术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方式正确,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出现识别错误,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并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根据卫生部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手术部位标识制度。
一、临床医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二、手术病人术前必须做好识别标示。
术前由手术医师用记号笔在手术部位进行体表标识;提倡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对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共同确认。
三、涉及有双侧、多重结构(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手术侧及部位均应做标记。
四、患者手术部位标记方法:(1)体表有皮肤切口的——在相应手术切口部位用记号笔画一直线。
(2)腹腔镜手术——在切口位置用记号笔画“×”。
(3)眼科——在患侧眼部覆盖纱布。
(4)会阴部经自然腔道或窦道手术——在耻骨联合上方用“↓”标示。
(5)骨科——开放性骨折以包扎或固定作为标识。
(6)对于不便在体表作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的患者,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患者左腕加一红色腕带作为标志,并于该腕带上注明患者姓名、性别、临床诊断和手术名称。
五、术前一日夜班护士认真检查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核对患者腕带标识是否与医嘱相符。
六、接病人时,手术室人员依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与病房护士及患者或家属三方共同核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体表标识,确认无误后双方签字,将患者送到手术室。
若无标示,禁止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八、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开始前和手术开始前,严格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三方核对,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体切口位置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切口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进行的手术部位一致,特别是涉及侧别和相邻的部位,再次确认手术患者及手术部位体表标示。
经反复核对后,方可开始麻醉、手术。
绿建标识简介、评价及评审流程图绿色建筑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一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评价范围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及公共建筑(包括超高层公共建筑),涉及办公、商场、宾馆等建筑以及工业建筑。
标识按阶段分类根据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营阶段分别为:1.“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报时间:施工图通过审查;2.“绿色建筑标识”申报时间:建筑竣工验收,运营满一年。
两个阶段标识的设置是中国绿色建筑评价的特色,与其他国家不同为什么要设置“设计标识”?1.绿色建筑标识的申报及获得需要建筑运营一年以后,时间较长;2.一些房地产项目在竣工以后房子已经卖出,对于在运营一年以后继续申请绿色建筑标识的热情较低;3.政府对绿色建筑推动的效果不能及时显现。
标识按星级划分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和“绿色建筑标识”均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 ★三星级★ ★ ★(等级最高)评定机构:中国绿色建筑标识评定由政府组织开展,直接委托以下机构进行评审确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从成立以来,共评审302个项目,面积为3182.8万平米,评审数量约占全国一半;2012年评审了 8个绿色工业建筑);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促进中心;地方相关机构(目前全国29个省市成立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公室和绿色建筑专家委员会,开展地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评审工作。
每个地区设置一个评审机构,只评审一星级、二星级绿色建筑。
)评审方式:采取由评审机构组织各专业专家进行评审的方式。
评审依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由住建部于2006年颁布,适用范围仅包含了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目前正在进行修订,预计2012年完成修订版。
在此基础上有《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绿色超高层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流程图符号含义流程图是一种常用的图表,用于展示某个流程或过程中各个步骤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在流程图中,各种符号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流程图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流程图中常见的符号及其含义,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流程图。
1. 开始/结束符号。
开始/结束符号通常用来标识流程图的起点和终点。
它通常是一个圆圈或椭圆形,内部写有“开始”或“结束”字样。
这表示流程图的开始或结束点,标志着整个流程的起点和终点。
2. 流程符号。
流程符号用来表示流程中的具体步骤或操作。
它通常是一个矩形,内部写有具体的操作内容。
每个流程符号代表着一个具体的操作步骤,按照流程图的顺序排列,表示了整个流程中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
3. 判断符号。
判断符号用来表示流程中的判断条件,通常是一个菱形。
内部写有判断条件,表示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不同的操作。
判断符号常常出现在流程图中,用来表示流程中的分支和条件判断,帮助流程图更加灵活和具有选择性。
4. 连接线。
连接线用来连接各个符号,表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执行顺序。
连接线通常是直线或箭头线,表示流程中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和顺序。
连接线的走向和连接方式决定了整个流程图的逻辑关系和执行顺序。
5. 输入/输出符号。
输入/输出符号用来表示流程中的输入和输出操作,通常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内部写有输入或输出的内容,表示流程中的数据输入和输出。
输入/输出符号帮助流程图更加清晰地表示流程中的数据流动和交换。
6. 注释符号。
注释符号用来添加一些额外的说明和解释,帮助理解和使用流程图。
它通常是一个矩形,内部写有注释内容。
注释符号可以用来解释流程中的一些特殊情况或说明一些细节,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流程图。
以上就是流程图中常见的符号及其含义。
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对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流程图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流程图,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流程图框含义流程图是一种用来描述流程、程序或者系统中各个步骤和操作之间关系的图形化工具。
在流程图中,各种不同的图形符号代表不同的操作、决策、输入/输出等,通过连接线将它们连接起来,以展示整个流程的逻辑和顺序。
流程图的框含义一般指的是流程图中常用的各种图形符号的含义和用法,下面将对流程图中常见的几种框进行介绍。
首先,流程图中最常见的框是矩形框,它通常代表流程中的操作步骤。
矩形框中的文字描述了具体的操作内容,例如“开始”、“结束”、“处理数据”等。
矩形框中的操作步骤通常按照流程的逻辑顺序排列,以展示整个流程的执行步骤和顺序。
其次,流程图中还常见菱形框,它通常代表流程中的判断或决策。
菱形框中的文字描述了具体的判断条件或者决策依据,例如“是/否”、“满足条件”、“不满足条件”等。
菱形框通常用于展示流程中的分支和循环,通过判断条件的不同来确定流程的执行路径。
另外,流程图中还会出现椭圆框,它通常代表流程中的起始和结束。
椭圆框中的文字描述了流程的开始和结束标识,例如“开始”、“结束”等。
椭圆框通常用于标识整个流程的起始和结束点,以便清晰地展示整个流程的范围和边界。
此外,流程图中还会出现箭头,它通常代表流程中操作步骤或者判断条件之间的流向。
箭头连接不同的框,表示了流程中操作步骤和判断条件之间的逻辑顺序和执行路径。
箭头的连接方式和走向通常代表了流程的执行流向和顺序。
最后,流程图中还可能出现其他一些特殊的框,如圆角矩形框、平行四边形框等,它们通常代表流程中的特殊操作或者特殊情况。
这些特殊的框通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以便更清晰地展示流程的逻辑和执行步骤。
综上所述,流程图中的框含义主要包括矩形框、菱形框、椭圆框、箭头和其他特殊框等。
不同的框代表了流程图中不同的操作步骤、判断条件、起始/结束点以及流向,通过这些框的组合和连接,可以清晰地展示整个流程的逻辑和执行顺序。
因此,在绘制流程图时,需要准确理解和使用各种框的含义,以便更好地描述和展示流程的执行过程和逻辑关系。
标准程序流程图的符号及使用约定一,引言程序流程图(Progran flowchart)作为一种算法表达工具,早已为工国计算机工作者与广大计算机用户十分熟悉与普通使用、然而它的一个明显缺点在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符号表示与严格的使用规则、最近,国家标准局批准的国家标准(GB1525-89)<<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与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为我们推荐了一套标准化符号与使用约定、由于该标准就是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标准ISO5807--85 Information processing--Documentation symbols and comventions for data,program and system flowcharts,program network charts and system resources charts就是一致的,这里将其中程序流程图部分摘录出来,并做了一些解释,供读者参考、根据这一标准画出的程序流程图我们称为标准流程图、二,符号程序流程图表示了程序的操作顺序、它应包括:(1)指明实际处理操作的处理符号,包括根据逻辑条件确定要执行的路径的符号、(2)指明控制流的流线符号、(3)便于读写程序流程图的特殊符号、以下给出标准流程图所用的符号及其简要说明,请参瞧图1、图1 标准程序流程图符号1、数据---- 平行四边形表示数据,其中可注明数据名,来源,用途或其它的文字说明、此符号并不限定数据的媒体、2、处理---- 矩形表示各种处理功能、例如,执行一个或一组特定的操作,从而使信息的值,信息形世或所在位置发生变化,或就是确定对某一流向的选择、矩形内可注明处理名或其简工功能、3、特定处理---- 带有双纵边线的矩形表示已命名的特定处理、该处理为在另外地方已得到详细说明的一个操作或一组操作,便如子例行程序,模块、矩形内可注明特定处理名或其简要功能、4、准备---- 六边形符号表示准备、它表示修改一条指令或一组指令以影响随后的活动、例如,设置开关,修改变址寄存器,初始化例行程序、5、判断----- 菱形表示判断或开关、菱形内可注明判断的条件、它只有一个入口,但可以有若干个可供选择的出口,在对符号内定义折条件求值后,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出口被激活、求值结果可在表示出口路径的流线附近写出、6、循环界限---- 循环界限为去上角矩形表示年界限与去下角矩形的下界限构成,分别表示循环的开始与循环的结束、图2 两种循环表示一对符号内应注明同一循环标识符、可根据检验终止循环条件在循环的开始还就是在循环的末尾,将其条件分别在上界限符内注明(如:当A>B)或在下界限符内注明(如:直到C<D)、图2给出了当终止条件成立时进入循环与直到终止条件成立退出循环的两种不同的表示、7、连接符---- 圆表示连接符,用以表明转向流程图的它处,或从流程图它处转入、它就是流线的断点、在图内注明某一标识符,表明该流线将在具有相同标识符的另一连接符处继续下去(参瞧以下关于连接符使用的约定)、8、端点符---- 扁圆形表示转向外部环境或从外部环境转入的端点符、例如,程序流程的起始或结束,数据的外部使用起点或终点、9、注解符---- 注解符由纵边线与虚线构成,用以标识注解的内容、虚线须连接到被注解的符号或符号组合上、注解的正文应靠近纵边线、请参瞧图3给出的注解符使用示例、图3 注解符的使用10、流线----- 直线表示控制流的流线、关于流线上表示流向的箭头,其使用方法见后面的约定、11、虚线---- 虚线用于表明被注解的范围或连接被注解部分与注解正文,也参瞧图3、12、省略符---- 若流程图中有些部分无需给出符号的具体形式与数量,可用三点构成的省略符、省略符应夹在流线符号之中或流线符号之间,参瞧图4、图4 省略符的使用13、并行方式---- 一对平行线表示同步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并行方式的操作、并行方式的示例如图5,图中在处理A完成后才能进行处理C,D与E;同样,处理F要等处理B,C,D完成以后进行、但处理C可以处理D开始与(或)结束前开始与(或)结束、图5 并行方式示例三,使用约定关于流程图符号的使用约定,简要地说明以下几点:1、图的布局流程图中所用的符号应该均心地分布,连线保持合理的长度,并尽量少使用长线、2、符号的形状流程图中多数符号内的空白供标注说明性文字、使用各种符号应注意符号的外形与各符号大小的统一,避免使符号变形或各符号大小比例不一、3、符号内的说明文字应使符号内的说明文字尽可能简明、通常按从左向右与从上向下方式书写,并与流向无关、如果说明文字较多,符号内写不完,可使用注解符、若注解符干扰或影响到图形的流程,应将正文写在另外一页上,并注明引用符号、4、符号标识符为符号规定标识符就是为了便于其它文件引用该符号、便如,程序清单中引用到流程图中的特定符号、符号标识符一般写在符号的左上角,参瞧图6(a)、图6 符号标识符与符号描述符5、符号描述符为便于进一步理解符号的功能,可标注符号描述符、通常描述符写在符号的右上角,如图6(b)所示、6、详细表示在处理符号或数据符号中画一横线,表明该符号在同一文件集中的其它地言有更为详细的表示、横线在符号内靠近项端,详细表示的标识符写在符号内横线之上,见图7(a)、端点符用作详细表示的开始符号与结束符号,在此符号中应给出加横线符号中的标识符,见图7(b)、图7 加横线符号及其详细表示7、流线(1)标准流向与箭头的使用流线的标准流向就是从左到右与从上到下、沿标准流向的流线可不用箭头指示流向,但沿非标准流向的流线应用箭头指示充向、(2)流线的交叉应当尽量避免流线的交叉、即使出现流线的交叉,交叉的流线之间也没有任何逻辑关系,并不对流向产生任何影响,如图8(a)所示、(3)流线的汇集两条或多条进入线可以汇集成一条输出线,此时各连接点应要互错工以提高清晰度,并用箭头表示流向,如图8(b)所示、图8 汉线的交叉与流线的汇集(4)符号流线进出一般情况下,流线应从符号的左边或项端进入,并从右边或底端离开、其进出点均应对准符号的中心、(5)连接符为避免出现流线交叉与使用长线,或某个流程图能在另一页上延续,可用连接符将流线截断、截断始端的连接符称为出口连接符,载断末端的连接符称为入口连接符、两连接符中用同一标识符、换页截断可用与连接符相连的注解符表示,如图9所示、图9 出口连接符与入口连接符8、多出口判断的两种表示方法(1)直接从判断符号引出多条流线,如图10(a)所示、(2)从判断符号引聘条流线,再从它引出多条流线,如图10(b)所示、图10 多出口判断多出口判断的每个出口都应标有相应的条件值,用以反映它所引出的逻辑路径,如图11所示、图11 多出口判断出口处标出条件值四, 示例。
工艺流程图符号工艺流程图是指将工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便于人们理解和操作。
在工艺流程图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来代表不同的操作和设备。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工艺流程图符号及其含义:1. 矩形框:代表工序或操作步骤。
矩形框中一般会标识出具体的操作内容。
2. 圆圈:代表检测或测试的步骤。
圆圈中一般会注明检测或测试的内容。
3. 菱形:代表决策的步骤。
菱形中一般会注明需要进行决策的条件或因素。
4. 倒三角:用于代表存储或暂存物料或产品的设备。
倒三角中一般会注明存储或暂存的物料或产品名称。
5. 圆角矩形:用于代表文件或文档的设备。
圆角矩形中一般会注明文件或文档的名称。
6. 直线箭头:表示物料或产品的流动方向。
箭头指向流动的方向。
7. 平行直线箭头:表示多个物料或产品的并行流动。
箭头指向流动的方向。
8. 弯曲箭头:表示物料或产品的转向。
箭头弯曲的方向表示转向的方向。
9. 黑色块状箭头:表示物料或产品的输送方向。
箭头指向输送的方向。
10. 红色块状箭头:表示物料或产品的排放方向。
箭头指向排放的方向。
11. 闪电图标:表示电力的输入或输出。
闪电箭头的方向表示电力的流动方向。
12. 点状图标:用于表示压缩空气的输入或输出。
点状图标的方向表示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
除了上述符号,工艺流程图中还可以加入文字和数字,以进一步说明和描述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总而言之,工艺流程图通过使用符号和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工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方便人们了解和操作。
通过熟悉和理解这些符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工艺流程图,提高工艺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手术部位【2 】辨认标示轨制为了确保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防止手术进程中患者及手术部位消失辨认差错.特制订本轨制.一.涉及有双侧.多重构造(手指.脚趾.病灶部位).多平面部位(脊柱)的手术时,敌手术侧或部位应做标记.二.临床大夫在医疗运动中要严厉履行《术前评论辩论轨制》及《手术进程治理规范》.三.经治大夫在术前要明白手术瘦语地位.手术方法及手术目标.四.手术患者在分开病区到手术室前,主治大夫必须期近将手术的患者身材瘦语地位用蓝色记号笔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形体表标识.标示,并与患者或家眷配合确认及查对.五.手术室工作人员到病区接患者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患者的身材瘦语地位是否有记号笔标示,若无标示,制止将患者接到手术室.六.麻醉大夫在为手术患者进行麻醉术前,严厉遵照《查对轨制》,同时必须查看即将手术的患者身材瘦语地位是否有标示,并查对术前瘦语标示是否和患者即将的手术部位一致.若无标示或标示与手术部位不一致,麻醉大夫谢绝为患者进行麻醉手术,直至经治大夫标示清楚方可进行麻醉.手术部位辨认.标识工作流程图患者身份辨认轨制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使患者权益及性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特制订本轨制.门诊患者身份辨认一.患方带城镇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或公司医保卡就诊挂号的,以挂号单子上显示的医保或医疗卡的卡号作为患者的独一标识进行相干的诊疗运动.二.患方带身份证就诊挂号的,以挂号单子上显示的身份证号作为患者的独一标识进行相干的诊疗运动.三.患方就诊挂号时未能出示以上任何一种证件的,门诊部挂号人员按患方本身填写的姓名.年纪.出诞辰期.住址.德律风号码等作为患方的就诊卡信息出具就诊卡和挂号单子,当应用姓名.年纪辨认患者身份有艰苦时,可选择出诞辰期.住址.德律风号码等这些补充信息来确认病人.四.当医师发明患方应用别人的身份信息为患者就诊或应用成人身份信息为未成年就诊的,应劝告患方应用患者本人信息从新挂号,但假如患者病情属于急危重症,则不得影响患者的实时诊治.五.对无法确认身份的无名患者,接诊医务人员根据当时患者的有关情形制造“腕带”牌,上面记录患者信息包括:科别.性别.诊断等,并在门诊病历上注明,待明白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住院患者身份辨认一.住院患者必须树立床头卡.住院病人一卡.二.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运动中,必须严厉履行查对轨制,应至少同时应用2种(姓名.性别.床号等)办法(制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辨认根据)确认患者身份,确熟悉别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三.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急诊室.产妇.手术患者;对病情危重.意识不清.急救.输血.沉着时代患者;对不同语种说话交换障碍.身份无法辨认患者;对成批救治的伤员(≥2人时);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患者必须应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辨认信息的载体.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说话交换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本身姓名的患者,若有陪伴人员,还必须由陪伴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四.腕带填写的信息笔迹清楚规范,精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纪.住院号等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查对后方可应用,若破坏需更新时,须要经两人从新查对.五.患者应用腕带舒适,松紧度合适,皮肤完全无破损.六.医务科和护理部增强对患者腕带应用情形的检讨并有记录.七.患者转床.转科时,严厉履行患者身份辨认和交代划定,必须实时更新床头卡.病历牌(卡).住院病人一览卡等信息,卖力做好辨认和交代记录,并做到二人查对,确保患者身份辨认各类信息的一致性;急诊科与病房.急诊科与手术室.手术室与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与其他科室.产房与病房.新生儿室交代病人或新生儿时还必须实时制造并改换新的“腕带.”附:重点环节患者身份辨认的办法和流程一.急诊科.病房.手术室.产房之间以及转科患者的身份辨认及查对程序1.患者由急诊科收入病房,由急诊科人员.病房值班护士按照《住院患者身份辨认轨制》的有关划定配合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送病人登记本”中.2.患者出入病房之间,由病房护士和另科护士按照《住院患者身份辨认轨制》的有关划定配合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转科交代登记本”上.3.患者出产房进入病房,由妇产科双人配合确认患者身份并双签名于护理记录中.4. 患者转科时,必须实时更新床头卡.病历牌(卡).住院病人一览卡等信息,并由转出科.转入科护士在“转科交代登记本”上签字,卖力做好辨认和交代记录.5.病房与手术室间互相转接患者:手术前一天由病房主班护士确认患者身份,戴“腕带”.主管大夫进行手术部位标记.手术患者查对:根据手术通知单和患者病历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纪.病案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等.接患者之前: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还必须与苏醒的患者攀谈查对,进行“患者姓名.性别.年纪.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的确认.进入手术间之后严厉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请求查对,并实时规范填写相干内容,入病案保存.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与病区护士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代,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分开.6.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说话交换障碍.身份无法辨认患者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本身姓名的患者,在交代时,除应用“腕带”对患者进行辨认交代外,若有陪伴人员,还必须由陪伴人员陈述患者姓名或确认患者身份.二.输血患者身份辨认.办法.查对程序:采用“患者姓名.性别.年纪.住院号”以及陪护人确认的办法辨认患者身份.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成品的申请单,病房护士需经二人查对患者姓名.病案号并与患者核实后方可抽血配型.输血科须经二人查对输血申请单和配血血样,同时检讨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决裂落后行交叉配血.病房护士检讨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含Rh因子)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聚.输血前需两人查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含Rh因子),无误后方可输入.三.标本采集.给药.发放特别饮食患者身份辨认.办法.查对程序:采用“患者姓名.性别.年纪.住院号”以及陪护人确认的办法辨认患者身份,严厉履行“三查七对”轨制为患者进行相干办事.。
流程图标准符号规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流程图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化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而为了能够保证流程图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制定符合一定规范的流程图标准符号也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流程图标准符号规范。
一、基本符号1. 开始符号:圆形或椭圆形符号,表示开始进行某个过程。
在流程图的开始位置,必须放置一个“开始”符号。
2. 结束符号:与开始符号类似,用于表示完成某个过程的位置。
3. 操作符号:用来表示流程中的处理步骤,如信息的输入、输出、计算、判断等等。
通常使用矩形或圆角矩形符号表示。
4. 判断符号:用于表示流程的判断条件,通常使用菱形符号表示。
二、箭头符号箭头符号是流程图中非常重要的符号之一,它对流程的关系和流程的执行过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般来说,箭头符号的方向表示流程的流向,箭头的类型和长度表示流程的性质和重要程度。
1. 直线箭头:用于表示流程的基本顺序关系。
箭头方向从左向右,表明流程的执行方向。
2. 指针箭头:用于表示流程的重要程度或执行顺序。
箭头的指向可以表示流程的重要程度或执行的优先级。
3. 端点箭头:用于表示流程的分支或合并。
端点箭头的指向可以表示分支的方向,也可以表示合并的方向。
三、连线符号连线符号是把流程图中的各个过程、分支、合并等不同的部分连接起来的符号。
它是流程图中用来传递流程信息的关键。
连线符号具有连接性、分离性、平稳性、灵活性等特点。
1. 直线连线:用于表示流程的基本顺序关系。
它是一种水平或垂直方向的连线方式。
2. 曲线连线:用于表示流程的非基本顺序关系。
它是一种由曲线线段组成的连线方式。
3. 直角连线:用于表示流程的转移或分支合并。
它是一种由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的连线方式。
四、流程图中的其他符号1. 数据存储符号:用于存储数据的符号,表示在流程中需要对某些数据进行存储或传输。
2. 表示文本符号:用于在流程图中插入注释说明。
它通常使用长方形符号表示。
3. 标记符号:用于在流程图中标识特定的点或重要的过程。
流程所使用的流程框1. 简介流程框是指在流程管理中用于表示流程步骤、环节、活动等的一种图形元素。
流程框通常用于展示和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先后关系、依赖关系以及执行顺序。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流程框及其使用方法。
2. 常见的流程框2.1 开始框开始框是流程图中的第一个框,在流程的开始处使用。
开始框通常用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图标表示,表示流程的起点或初始化的开始。
开始框通常包含一个操作符号,用于标识流程的名称或类型。
2.2 结束框结束框是流程图中的最后一个框,在流程的结束处使用。
结束框通常用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图标表示,表示流程的结束或终止。
结束框通常包含一个操作符号,用于标识流程的结果或状态。
2.3 判断框判断框用于在流程中进行条件判断,并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执行不同的分支。
判断框通常用一个菱形或矩形图标表示,表示流程的分支判断点。
判断框通常包含一个条件判断符号,用于标识判断条件,并在不同的条件下连接到不同的分支。
2.4 操作框操作框用于执行具体的操作或任务。
操作框通常用一个矩形图标表示,表示流程的操作步骤。
操作框通常包含一个操作符号,用于标识操作的名称或类型。
2.5 等待框等待框用于表示流程中的等待时间或等待条件。
等待框通常用一个长方形图标表示,表示流程的等待状态。
等待框通常包含一个等待符号,用于标识等待的条件或时间。
2.6 连接线连接线用于连接流程框之间的关系和顺序。
连接线通常用一条直线或曲线表示,表示流程框之间的流动路径。
连接线通常包含一个箭头指示方向,并标识流动的顺序。
3. 使用流程框的方法使用流程框进行流程设计和管理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1.确定流程的起点和终点,并在开始框和结束框中填写相应的操作符号;2.根据流程步骤和先后关系,确定操作框和判断框的数量和位置;3.在操作框中填写具体的操作步骤,并在判断框中填写判断条件;4.按照流程的先后顺序,使用连接线连接各个流程框;5.根据需要,使用等待框表示等待的条件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