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342农业综合知识四(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285.35 KB
- 文档页数:13
农业政策学(一)农业政策学导论1、政策与政策科学农业政策的定义内涵。
政策科学的内涵。
2、农业政策的本质与内涵农业的概念、地位及作用。
农业政策及其重要性。
3、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政策形成的逻辑起点。
政府政策干预的目标及缺陷。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政策。
(二)农业政策分析的经济原理与方法1、农业政策分析中的经济福利制定农业政策相关的经济理论简介。
农业政策与经济福利的关系。
经济福利的概念及其内涵。
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
福利变化的测度。
2、农业政策分析模型理性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
系统模型。
过程模型。
精英模型。
3、农业政策分析的方法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内容。
农业政策分析方法的基本内容。
农业政策分析的具体方法。
(三)农业政策的制定1、农业政策问题的确定农业政策问题的内涵。
农业政策问题的基本特征。
农业政策问题的认定与论证。
构建农业政策问题的方法。
2、农业政策目标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含义。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原则。
确定农业政策目标的基本思路与要求。
不同经济制度下的农业政策目标。
3、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方案设计农业政策手段的选择。
农业政策方案的设计。
4、农业政策方案的论证与决策农业政策方案的比较论证。
农业政策方案的决策。
农业政策方案的修正与完善。
农业政策方案的采纳与合法化。
(四)农业政策的执行过程1、农业政策执行的内涵、特点和作用农业政策执行的内涵。
农业政策执行的特点。
农业政策执行的作用。
2、农业政策执行模型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浴盆模型。
互动模型。
循环模型。
3、农业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农业政策方案的优劣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农业政策资源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农业政策执行环境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农业政策执行机构与人员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农业政策对象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4、农业政策的具体执行农业政策执行的主要原则。
农业政策执行的方法和要求。
农业政策执行的基本程序。
(五)农业政策的评估及调整1、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和标准农业政策评估的原则。
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业知识综合四
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农业知识综合四是为招收农业硕士研究生(农业管理)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管理学原理》、《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农业管理理论知识并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拨。
Ⅱ.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涵盖管理学原理、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等课程。
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管理学原理、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等各占三分之一。
四、试卷题型结构
简述题 90分(6小题,每小题15分)
论述题 60分(3小题,每小题2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管理学原理
(一)管理学基本范畴
1、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2、管理活动的基本职能;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精都考研()——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
2017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342农业知识综合四适用领域:农业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①本试题由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政策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5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分值50分,由考生任选三部分作答,并注明所选部分,以及序号和科目名称。
如考生作答多于3个部分,则以答题纸上前三部分计分。
②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③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发展经济学(50分)一、释义与比较(共计12分,每小题6分)1、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2、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二、简述题(共计20分,每小题10分)1、简述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内容2、简述区域分工的经典理论。
三、论述题(共计18分,每小题18分)2013年5月1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动员政府机构改革,部署“简政放权”,明确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
2015年8月26日常务会上,李克强总理要求有关部门要严查“简政放权”改革中“玩花样”等现象,逐项清理收费项目,建立公开透明的“收费清单”。
2016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2016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要点》。
请运用制度创新与政府干预理论,阐释你对政府机构“简政放权”改革的认知。
(二)农村社会学(50分)一、论述题(共3题,共50分)1、结合《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实施意见》,论述完善农村基层信息服务体系的措施。
(15分)2、请结合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试述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途径。
(15分)3、根据2016年《网络扶贫行动计划》,试述如何统筹协调,推进网络扶贫政策。
(20分)(三)农业政策学(50分)一、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题5分,共计10分)1、农业政策2、农业政策评估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题8分,共计24分)1、为什么需要农业政策,农业政策有何作用?2、简述我国为什么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请分析我国目前科技支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农业政策学(一)农业政策概述1.农业政策学的基本内涵、研究对象2.农业政策的含义、特征、类型与功能3.农业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与评估(二)农业补贴政策1.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概述;2.我国农业补贴政策执行及其偏差;3.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建议;(三)农村义务教育政策1.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概述;2.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3.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评估与调整;(四)农业科技政策1.农业科研政策;2.农业技术推广政策;3.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五)农村文化管理政策1、农村文化管理政策;2、文化政策与农村文化发展;3、深化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六)农村合作医疗政策1.农村医疗政策的发展历程;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评估;3.医疗改革新方案的评估;(七)农村城镇化政策1.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城镇化政策的演变;2.农村城镇化政策的绩效评估;3、城乡统筹发展与全面城镇化建设;(八)农村环境政策1.农村环境政策制定;2.农村环境政策执行;3.农村环境政策评估;(九)农村养老政策1.农村养老政策的演进;2.农村养老政策的执行情况分析;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十)农村行政体制改革1.乡镇村建制的变迁及其发展现状;2.乡镇公共服务与行政改革方向;3.撤乡并镇改革;(十一)农村选举与村委会发展1.农村村委会选举的现状;2.村委会选举和村委会的合法性分析;3.村委会选举制度执行存在的问题;(十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1.土地流转政策变迁;2.全国土地流转现状;3.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及约束性条件分析。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农业推广硕士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大纲农村政策学第一章公共政策与公共政策系统1.公共政策的概念2.公共政策系统的主体(政策主体)3.公共政策系统的客体(政策客体)4.公共政策环境5.公共政策系统的划分第二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2.1公共政策分析的不同模式、理论和方法2.2公共政策分析的构成要素2.3公共政策分析的程序第三章公共政策问题界定3.1政策问题的性质3.2问题界定的过程3.3问题界定的方法3.4农村公共政策问题界定的特殊性第四章公共政策目标、指标和标准4.1公共政策目标4.2公共政策指标4.3公共政策评估标准4.4农村公共政策目标、指标和标准的特殊性第五章农村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变化5.1农村公共政策的概念5.2农村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5.3农村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第六章农村公共政策过程6.1政策过程6.2农村公共政策的制定6.3农村公共政策的执行6.4农村公共政策的监控6.5农村公共政策的结果评估6.6农村公共政策的调整、终结与变化参考书:《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陈振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管理学主要内容:管理的理论概述、管理组织、管理过程、管理方式、管理绩效等五大部分。
一、管理概述(一)重要概念管理定义,管理创新,管理人,管理主体和客体,管理角色,(二)基本考点1.管理的的内涵和基本特征;2.管理的目标和手段;3.管理中的人性假定;4.现代管理理论特征;5.管理主体能力结构;二、管理组织(一)重要概念组织概念,组织的类型,管理幅度,组织权变,组织整合,科层制,现代公司制度(二)基本考点1.管理组织的类型、功能;2.组织目标制定与管理;3.组织设计理论与原则;4.组织结构特性与基本类型;5.组织制度体系、特点;6.组织变革动因、阻力与发展方向;7.组织的运行机制。
三、管理过程(一)重要概念决策的本质,计划、领导者、激励、控制(二)基本考点1.决策内涵与决策方法2.计划的特点、内容、和类型;3.领导的类型、权利与领导风格;4.激励本质与激励理论;5.控制的模式、方式与要点;四、管理方式(一)重要概念共同愿景,目标管理,人际沟通,管理流程,管理效率,管理成本(二)基本考点1.建立共同愿景的方式与步骤;2.目标管理的方式;3.人际沟通的模式与改进;4.再造工作流程的基本路径;5.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2012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342 农业知识综合四适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①本试题由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村政策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 5个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分值 50分, 由考生任选三部分作答, 并注明所选部分, 以及序号和科目名称。
如考生作答多于 3个部分,则以答题纸上前三部分计分。
②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③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发展经济学(50分一、释义与比较(共计 14分,每小题 7分1.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2.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二、简述题(共计 20分,每小题 10分1.什么是“环境的库次涅茨曲线”?经济学上解释这一曲线的理由有那些?2.简述“双缺口”模式,并阐释其理论指导意义和缺陷。
三、论述题(共计 16分有人认为:中国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时有发生的“民工荒” ,说明中国劳动力供给曲线已经接近“刘易斯拐点” 。
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二农村社会学(50分一、简答题(共计 30分,每小题 10分1、简述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2、简述现阶段农村社会流动的主要特点。
3、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关系的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论述题(共计 20分,每小题 20分当前我国农村基层的正式组织主要有哪些类型?请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共 3页第 1页组织体系的发展趋势。
(三农村政策学(50分一、名词解释(共计 10分,每小题 5分1、农业政策问题2、农业政策调整二、简答题(共计 20分,每小题 10分1、农业政策执行的作用有哪些?2、农业政策评估的内容有哪些?三、论述题(共计 20分试分析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四农业经济学(50分一、名词解释(共计 10分,每小题 5分1.循环农业2.农业家庭经营二、简答题(共计 20分,每小题 10分1.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简述如何完善与发展我国农业教育体系。
管理学(一)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的定义;2、管理的必要性;3、管理的职能;4、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5、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管理环境1、管理的内部环境(文化环境与非文化环境)与外部环境(一般环境与具体环境);2、经济全球化与文化融合的内涵。
(三)管理思想的发展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2、法约尔的六项经营活动、五项管理职能和管理十四条原则;4、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5、梅奥的霍桑试验的内容及其结论;6、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贡献与局限性;7、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8、现代管理理论各学派的基本要点;9、中国当代管理思想的演进。
(四)计划1、计划的概念、类型及其内容;2、计划工作四大原理的内涵;3、计划编制过程与方法;4、目标管理的内涵、特征及其优缺点。
(五)决策1、决策的概念、分类;2、决策的原则与步骤;3、确定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的内涵与计算。
(六)组织1、组织的含义、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原则;2、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组织结构各自的特点与优缺点;3、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4、部门划分的形式、特征及原则;5、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基本内容、高层结构及扁平结构的含义及优缺点;6、职权的含义与种类、授权的内涵及原则;7、集权与分权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七)人员配备1、人员配备的内涵、原则和基本内容;2、主管人员选聘的标准及程序;3、外部招聘与内部提升的概念、方式及各自优缺点;4、主管人员考评的内容、程序与方式方法。
(八)领导1、领导的含义、构成要素及功能;2、领导者的素质、权力的实质与来源;3、领导特质理论的主要内容;4、领导方式理论(勒温理论、连续统一体理论、密执安理论)和领导行为理论(俄亥俄理论、管理方格理论)的内容与应用;3、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式、情景领导理论及路径——目标理论的内容;4、领导艺术的基本内涵与应用。
(九)激励1、激励的内涵和过程;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与观点;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内容与观点;4、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的内容与观点;5、期望值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内容与观点;5、强化理论、归因理论及挫折理论的内容与观点;6、激励原则与方法应用。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范围说明
一、考试性质
《农业知识综合四》是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农业知识综合入学考试是为招收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农业管理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察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四》主要是对考生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发展经济学、农村政策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测试考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现代经济管理学理念和知识的能力,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参考书目
1.《发展经济学》第四版,马春文,张东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农业经济学》第三版,李秉龙,薛兴利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
3.《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周三多、陈传明等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
五、是否需使用计算器
否。
农业经济学(一)导论1、农业的概念、特征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农业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西方农业经济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农业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现代农业的微观组织1、现代农业中的产权结构产权内涵与产权结构内容。
现代农业产权结构的基本特征。
2、现代农业中的家庭经营现代农业中家庭经营的客观必然性。
现代农业中农户经营的特点。
我国农户家庭经营的特点。
现阶段家庭承包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3、农业中的合作经济农业合作经济的含义及类型。
合作经济的基本原则。
农业合作经济的功能。
(三)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1、农业的发展阶段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2、现代农业概述现代农业的特点。
现代农业的典型形式。
3、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四)农业市场化1、我国农业市场化的现状和障碍农业市场化的内涵。
农业市场化的评判标准。
测量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方法。
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农业市场化的内容推动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铲除农业市场化的瓶颈。
加强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为中国的农业市场化提供支持。
3、农业市场化的动力发挥农业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推力作用。
发挥农业中介组织在农业市场化中的引力作用。
聚合政府和民间两方面力量,形成促进中国农业市场化的合力。
(五)农业国际化贫困的含义及测量。
我国农村贫苦的现状。
我国扶贫进展以及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扶贫政策及扶贫方式的选择。
4、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与功能。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的目标与政策选择。
(十四)“三农”方面的新政策1、当前一段时期内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保持农业政策学研究的时效性和前沿性。
(如:近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要战略规划、重要领导讲话)。
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农业的外向型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发展经济学(一)导论1、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与比较。
衡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尺度。
实际生活质量指数与人文发展指数。
引起“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无发展的增长”出现的情况。
3、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和演变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发展经济学演变的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观点和特点。
寻租与寻利的概念与比较。
(二)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1、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及其意义和假设条件。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观点。
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新剑桥增长模式的特点。
新增长理论的重要贡献。
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
基尼系数的含义。
库兹涅次曲线的含义及应用。
经济增长的阶段。
罗斯托经济起飞理论及其关于经济起飞的条件。
2、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比较四种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滴流效应、扩散效应与回荡效应的概念。
(三)资本形成1、资本匮乏对经济发展的障碍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2、促进资本形成的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可分性”的表现。
利本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3、资本形成的来源资本形成的概念及其主要来源。
影响储蓄率的因素。
分析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反而比资本丰裕的发达国家的利率低的原因。
(四)人力资源1、控制人口的重要性人口转变理论。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理论的阶段。
马尔萨斯的“人口陷阱”理论。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联系。
生育的微观经济理论。
资本宽化与资本深化的概念与比较。
2、人力资源的闲置爱德华兹的失业理论(劳动力资源的不充分利用)。
就业增长率。
3、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作用。
个人教育投资的成本。
教育投资是否最合算的判断。
4、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教育问题及其对策。
智力外流的分类。
(五)人口流动1、刘易斯模式刘易斯模式的图示、含义及其两种形态假定。
342《农业知识综合四》考试内容范围一、考试目的《农业知识综合四》是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的基础性、综合性科目。
侧重于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知识考查,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要求考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掌握,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为学生在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发展经济学。
1、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2、经济发展速度及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3、经济发展计划和规划;4、农业和工业的配合及关系;5、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农业经济学。
1、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及趋势;2、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3、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主要问题。
第三部分:管理学1、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2、企业的基本概念及管理决策、3、管理职能的基本知识;4、管理学的基本理论;5、企业文化理论及现代企业制度理论;6、管理学的决策方法和一般管理方法。
三、参考书目1、《发展经济学》,赵邦宏编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2、《农业经济学》,朱道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主编;3、《管理学》,张正河、陆娟,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真正好的朋友,从来不需要这些表面功夫。
走在这漫漫俗尘,形如微尘的我们,每天忙碌的像只蝼蚁,哪有时间去整那些虚假的表面文章。
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真情实意,哪一个不是无事各自忙,有事时,却又从不问回报几何的真心相助?至于那些平日里看上去可以一起打闹,一起吃喝,一起厮混,看似好成一片的人,或许,只是你在多少次的四目相对之时,动了真心,存了真义,是你默默认定对方可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是你愿意伸以援手,但未必对方一样。
多少看似热情的人,内心是薄情的。
湖南农业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农业知识综合四》发展经济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发展经济学考试是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农村发展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学校自主命题招生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考生运用发展经济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经济理论专业素质,有利于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Ⅱ.考查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以反映考生对发展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相关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要求考生: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发展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分析发展问题。
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释义与比较12分(2小题,每小题6分)
简述题20分(2小题,每小题10分)
论述题18分(1小题,每小题18分)
Ⅳ.考查内容
一、导论
1.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的概念。
发展中国家的特征。
2.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与比较。
衡量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尺度。
实际生活质量指数与人文发展指数。
引起“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无发展的增长”出现的情况。
3.发展经济学的兴起和演变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
发展经济学演变的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观点和特点。
寻租与寻利的概念与比较。
精都考研()——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
二、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