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脑血管疾病
- 格式:doc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5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归纳总结内科脑血管知识点归纳总结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它包括脑血管缺血病变和脑血管出血病变两大类,以及脑血管痉挛等其他综合征。
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的创伤,甚至危及生命。
在内科专业中,脑血管疾病的正确理解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内科脑血管疾病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脑血管缺血病变脑血管缺血病变是指脑血管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
其主要原因包括血管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动脉痉挛等。
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缺血病变是脑梗死,其特点是急性起病、呈现脑血管供应区域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缺损症状。
常见的症状有面瘫、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
脑血管缺血病变的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抗凝治疗可通过药物抑制血液凝固,预防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
手术治疗则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修复或绕开血管病变,恢复脑血流。
根据病情和病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提高患者治愈率的关键。
二、脑血管出血病变脑血管出血病变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内出血。
其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畸形和脑血管炎等。
临床上最常见的脑血管出血病变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特点是突发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等。
此外,脑出血和脑外伤性出血也是常见的脑血管出血病变。
脑血管出血病变的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压、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等。
控制血压可以通过药物降低血压,减少出血风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修复或止血,减少进一步出血。
辅助治疗包括神经保护和康复治疗,可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三、其他脑血管病变除了脑血管缺血和脑血管出血病变外,还有一些其他脑血管病变也值得关注。
其中,脑血管痉挛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
脑血管痉挛可导致脑血流减少,引起缺血性脑损害。
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包括血管扩张药物和钙拮抗剂等。
此外,脑血管栓塞和脑血管瘤也是重要的脑血管病变。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总结汇总导言:脑血管疾病是一类临床常见、危害大的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这些疾病既来临突然,又危及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精通内科脑血管疾病的知识,对于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内科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知识点进行汇总总结,以援助医务人员深度了解和提高对脑血管疾病的认知水平。
一、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因1. 流行病学特点: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呈不息增长趋势。
2. 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食习惯等。
3. 其他诱因:酗酒、缺乏运动、心血管疾病等。
二、脑血管疾病的分类和临床表现1. 脑梗死:依据病情发生的快慢和程度,可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 脑出血: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3. 其他类型:包括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
4. 临床表现:依据脑区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如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偏瘫等。
三、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 临床病史:包括患者主诉、病史回顾、家族史等。
2. 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心脏听诊、血压测量等。
3. 试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
4. 影像学检查:包括脑CT、脑MRI、颈动脉超声等。
5.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脑脓肿等进行鉴别。
四、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 急性期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等。
2. 溶栓治疗禁忌证和安全性思量:包括颅内出血、大面积梗死、手术后出血等。
3. 血液减容和降压治疗:针对脑出血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特点进行治疗。
4. 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对于合适的患者,可思量行手术治疗,如动脉瘤栓塞或手术切除等。
5.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康复、心理支持等。
五、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1. 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改善饮食、戒烟限酒、定期练习等。
2. 药物预防:如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抗血脂药物等。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患的总称。
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考点:脑血管疾病,希望对大家有用。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第一节概述一、定义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是指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患的总称。
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伴发动脉病变,还有一些少见病因如心脏病、血液病、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肿瘤等。
脑血管疾病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两种。
二、特点脑血管疾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特点为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
与心脏病、肿瘤一起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
脑代谢非常活跃,其重量在成人约为1400克,占体重的2-3%,而其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
脑组织几乎没有能量储备,缺氧5分钟,脑组织便可有不可逆损害。
因此争取时间就是挽救脑功能。
三、脑部血液供应脑血流由两个动脉系统供应,即椎基动脉系统和颈内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由颈总动脉发出,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3/5部分,即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等的血液。
其入颅后依次发出:眼动脉,供应眼部血供。
后交通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吻合,是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
大脑前动脉,供应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和额叶底面的.一部分以及额顶两叶上外侧面的上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核内囊前肢。
大脑中动脉,供应大脑半球上外侧面大部分和岛叶,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部和后肢的前上部。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穿第6-1颈椎间孔入颅,在脑桥与延髓交界处两侧椎动脉合并为基底动脉。
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的部分,即枕、颞叶的基底面,枕叶的内侧面和丘脑等。
该两动脉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脑底形成动脉环(Willis环),以调节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及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血液供应。
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一、概述二、TIA 三、脑梗死四、脑出血五、珠网膜下腔出血概述—概念♦脑血管病(C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总称,包括管腔闭塞、血管破裂、血管壁的任何损害等。
♦脑卒中(stroke)指急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
概述—流彳丁病学CVD是3大多发病之一发病率:(120-219)/1077 患病率:(500-740) /10万死亡率:(110-140)/10万/年脑血管病是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概述一分类急性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1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等I t-\I、颈内动脉系统(刖循环):起自颈总动脉,供应眼部和大脑半球前3/5部分(额叶、颖叶、顶叶和基底节)3概述—脑部的血M攵供应£概述—脑部的血M 攵供应天一脑后动脉lis Wil 环小脑上动脉内听动脉厂小脑后下动脉脑桥支小脑前下动脉£(蓝色区域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概述一脑血液循环调节大脑前动脉脊髓前动脉图8-1 脑部各动脉分支示意图颈内动脉和椎-基底 动脉系统有丰富的 吻合支形成侧支循 环,具有脑血流供 应的代偿和调节作 用,最重要的是脑 底动脉(W 订1 is 环)。
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概述一脑血液循环调节血液循环丰富,无能量储备自动调节分布不均不同部位对缺血、缺氧损害的敏感性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述一病因概述—危险因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最重要的和独立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心脏病糖尿病颈动脉狭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咼脂血症其他危险因素.肥胖、吸烟和酗酒、口服避孕药等。
如咼龄、性别、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种族、遗传因素等。
内科脑血管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脑血管疾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1. 脑血管疾病的分类: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等。
2. 流行病学数据:脑血管疾病是造成疾病肩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章: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之一,引起脑动脉内膜增厚、纤维化和斑块形成。
2. 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血浆凝固因子增加等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脑血管。
3. 动脉痉挛:动脉痉挛导致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脑缺血。
4. 脑血管壁结构异常: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第三章: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1.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颅内压增高等。
2.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偏瘫等。
3.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等。
4.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视神经损害、颅内压增高等。
5. 常用的诊断方法:神经影像学检查(MRI、CT等)、脑脊液检查、脑电图等。
第四章: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1.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
2. 溶栓治疗:通过溶解血栓恢复脑血流,常用的溶栓药物有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等。
3. 血管内治疗:介入手术治疗,如血管成形术、血管内支架等。
4. 手术治疗:开颅手术、动脉瘤夹闭术等。
5. 预防措施: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等。
第五章:脑血管疾病的护理和康复1. 护理措施:保持患者安静、卧床休息,定期观察血压、呼吸和意识状态等。
2. 合理用药:按医嘱赐予药物治疗,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禁忌症。
3. 康复训练: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援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第六章: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和预后1. 并发症:脑水肿、颅内感染、脑积水等。
2. 预后评估:依据患者的临床状况、治疗效果和康复状况综合评估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