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四标土方调配重心计算
- 格式:xls
- 大小:447.50 KB
- 文档页数:7
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方法一、引言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是道路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路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土石方材料的使用。
正确的计算与调配方法能够确保道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二、土石方计算的目的土石方计算的目的是根据道路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对所需的土石方材料进行准确的计算,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具体而言,土石方计算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土石方的用量:根据路基的设计要求和断面形状,计算出所需的土石方总量。
2. 确定土石方的来源:根据地质条件和土石方的质量要求,确定土石方的来源地。
3. 确定土石方的调配方式: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要求,确定土石方的调配方式,使得土石方的使用最为合理和高效。
土石方计算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常见的土石方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自然坡度法:适用于较为简单的路基工程,根据路基的设计要求和地形条件,计算出路基的自然坡度,然后按照自然坡度进行挖填土的计算。
2. 引用坡度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路基工程,根据已有的路基断面和地质条件,引用已有的坡度设计,然后按照引用坡度进行挖填土的计算。
3. 斜坡法:适用于较为陡峭的路基工程,根据路基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计算出斜坡的坡度和高度,然后按照斜坡的设计进行挖填土的计算。
4. 剖面法:适用于较为复杂的路基工程,根据路基的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将路基剖面分为若干个细分的矩形或梯形,然后计算每个矩形或梯形的挖填土量,最后将各个矩形或梯形的挖填土量进行累加。
土石方调配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要求,合理安排土石方材料的来源和使用。
具体而言,土石方调配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时存储:对于大型工程,常常需要将土石方材料从远处的来源地调运到工地现场。
在调运过程中,可以选择在工地附近建立临时存储场地,将土石方材料进行暂时存放,以备后续使用。
2. 合理分配: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要求,合理分配土石方材料的使用量和使用位置,以保证土石方的使用效率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路基土石方调配土石方数量的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调配第一节调配的原则二、取土、弃土及纵向利用,一般可根据经济运距确定,有条件时也可考虑扩宽断面取土,减少远运和少占农田。
在特别工点或土方工程较集中地段,还应结合当地的农田建设、河渠的改移、隧道、站场、桥梁、施工程序、施工方法及干扰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尽可能减少施工方数。
三、取土场取土后应注意环境保护,根据协议情况能绿化的尽量绿化(种草、种树)。
四、弃土场弃土可选在低洼处,在不影响排水的情况下将弃土摊平,有条件生长草木的应种草或小树。
五、路基土石方调配采用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及运输方法等应根据地形条件、施工方法,合理采用相应的机械施工或人力施工。
六、合理地使用利用方。
尽可能减少施工方数,充分利用弃方,并要避免不切实际的长距离隔山、隔沟、河调配。
七、路基土石方调配段落的划分,以概算编制的施工段落为单元,中桥、隧道和车站的起讫点划分为小段落,必要的应结合标段进行划分。
第二节各设计阶段对土石方调配的精度在设计中,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是将站场与区间正线分开列算。
在调配时应注意两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合理的利用区间和站场之间的弃方量,以减少施工方。
一、调配前的准备(一)概算基础资料(工经提供)(二)施工方法(工经提供)(三)纵断面图及平面图(1∶50000)(四)路基土石方计算表(含特设路基)(五)土石方数量总表(九)予留复线位置及其他建筑区域资料二、施工运输方法及运距(一)人力施工在没有条件利用机械施工时(如既有线改建上不了机械等)采用人力施工,人力施工的方法一般有人力挑抬、手推车、人挖轻轨斗车运、人挖翻斗车运、人挖自卸汽车运输等。
采用人力施工,当运距在300m以内时,宜选用手推车和小型机动翻斗车运输,仅在既有线改建工程工程零碎及运输距离短(在50m以内)时才采用人力挑抬运输。
人力施工运输距离的计算见下表。
(表3-4-1、表3-4-2、表3-4-3、表3-4-4)人力挑抬坡度折算系数表3-4-1轻轨斗(平)车坡度折算系数表3-4-3铲运机、推土机坡度折算系数表3-4-4注:土石方的运输部分均按水平距离考虑。
公路工程中的土石方调配与计算范本一:1. 土石方调配与计算1.1 背景介绍公路工程中的土石方调配与计算是指根据施工需要,对项目的土石方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各个施工段所需的土石方数量及其来源,并进行合理的调配,从而满足公路工程建设的需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石方调配与计算的方法及步骤。
2. 土石方计算方法2.1 基本概念在土石方计算中,需要了解以下基本概念:- 原始地表:指公路工程建设前的地表高程。
- 工程地表:指公路工程建设后的地表高程。
- 开挖深度:指工程地表下开挖的深度,即工程地表高程减去原始地表高程。
- 填方区域:指需要进行填方的区域,其面积可通过勘测数据计算得出。
- 开挖区域:指需要进行挖方的区域,其面积可通过勘测数据计算得出。
2.2 计算步骤土石方计算的基本步骤如下:1. 根据勘测数据,计算出填方区域的面积和平均填方高度。
2. 计算填方区域的总体积:填方区域面积乘以平均填方高度。
3. 根据勘测数据,计算出开挖区域的面积和平均开挖深度。
4. 计算开挖区域的总体积:开挖区域面积乘以平均开挖深度。
5. 计算土石方的净体积:填方区域的总体积减去开挖区域的总体积。
6.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各个施工段的土石方调配方案。
3. 土石方调配方案3.1 调配原则土石方调配的原则包括:- 尽量在工程现场周边寻找土石方来源,以减少运输成本;- 调配土石方时应考虑土石方的质量和工程要求;- 尽量减少土石方的转运次数,提高施工效率。
3.2 调配步骤土石方调配的基本步骤如下:1. 根据勘测数据确定土石方的可利用性及质量;2. 在工程现场附近寻找土石方来源,包括借方区、余方区等;3. 根据调配原则,确定土石方调配方案;4. 制定土石方调配计划,包括调配的时间、量、来源等;5. 根据调配计划进行土石方的调配和运输;6. 定期检查调配情况,及时调整调配方案。
4.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 勘测数据- 土石方调配方案- 土石方调配计划- 调配情况记录册5. 法律名词及注释- 借方区:指从该区域借用土石方填方到其他区域。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作者:未知来源:本站原创时间:2006-8-22 点击数:593 【字体:小大】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工程的一项主要工程量,在公路设计和路线方案比较中,路基土石方数量的多少是评价公路测设质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
在编制公路施工组织计划和工程概预算时,还需要确定分段和全线路基土石方数量。
地面形状是很复杂的,填、挖方不是简单的几何体,所以其计算只能是近似的,计算的精确度取决于中桩间距、测绘横断面时采点的密度和计算公式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等。
计算时一般应按工程的要求,在保证使用精度的前提下力求简化。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的填挖断面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
通常采用积距法和坐标法。
1.积距法:如图4-5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Ai=b hi则横断面面积:A =b h1+b h2 +b h3 +… +b hn =b∑ hi当 b = 1m 时,则 A 在数值上就等于各小条块平均高度之和∑ hi 。
2.坐标法:如图4-6已知断面图上各转折点坐标(xi,yi), 则断面面积为:A = [∑(xi yi+1-xi+1yi ) ] 1/2坐标法的计算精度较高,适宜用计算机计算。
二、土石方数量计算路基土石方计算工作量较大,加之路基填挖变化的不规则性,要精确计算土石方体积是十分困难的。
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近似计算。
即假定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则其体积为:V=(A1+A2)式中:V —体积,即土石方数量(m3);A1、A2 —分别为相邻两断面的面积(m2);L —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m)。
此种方法称为平均断面法,如图4-7。
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土石方体积简便、实用,是公路上常采用的方法。
但其精度较差,只有当A1、A2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
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V= (A1+A2) L (1+ )式中:m = A1 / A2 ,其中A1 <A2 。
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方法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工程是修建公路、铁路以及其他交通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石方工程是路基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涉及到土壤的开挖、填筑、调配等工作。
本文将介绍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方法,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土石方计算方法土石方计算是确定路基开挖和填筑需要的土砂量的过程。
在计算土石方量时,需要考虑路基的截面形状、纵横坡度以及交通量等因素。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土石方计算方法:1. 三角法三角法是最常用的土石方计算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计算平面上的土石方量。
首先,在设计图纸上标定出路基的截面形状,并确定高程点及其坐标。
然后,将截面形状分割成多个三角形,通过计算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再求和得到总土石方量。
2. 梯形法梯形法适用于计算有较大坡度的路基斜坡或边坡的土石方量。
与三角法类似,首先需要标定出截面形状,并确定高程点及坐标。
然后,将截面分割成多个梯形,通过计算每个梯形的面积,再求和得到总土石方量。
3. 平均填挖法平均填挖法适用于计算路基填方和挖方平均高度相等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路段进行测量,确定填方和挖方的平均高度,再通过路段长度与平均高度的乘积,即可得到土石方量。
二、土石方调配的方法土石方调配是按照实际工程需求合理安排土砂的运输和调配工作。
合理的土石方调配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土石方调配的方法:1. 运输方式选择根据工程地理环境和道路条件,选择适当的土砂运输方式,如自卸车、泥浆泵等。
同时,要考虑土砂运输的距离、运输时间和运输能力,以确保土砂能够及时、安全地运达目的地。
2. 堆场设置根据工程需要,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土砂堆场。
堆场应远离水源、河道等敏感区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应合理规划堆场的面积和容量,确保能够储存足够的土砂。
3. 施工进度管理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及时调配土砂资源,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通过与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合作,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合理调整土砂的供应和使用,避免出现运输堵塞或土石方闲置等问题。
浅析公路工程土石方工程量计算及调配摘要:路基土石方数量是公路工程的重要工程量之一,是路线设计方案比选的一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直接影响公路建设的造价、劳动力、机具设备和施工期限,为准确计算工程量与调配数量,以下就浅析公路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方案作浅析。
关键词:公路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方法调配2011年我国新建公路通车里程将达7.1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万公里, 新改建农村公路19万公里。
201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8.5万公里, 按照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发展规划,至2015年,我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45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0.8万公里,今后几年内每年将新增建公路里程5万公里左右,可见未来的几年中是公路建设的高速期。
公路建设是资金密集型项目,投资大,每建设一条公路的投资少则上百万,多则几十甚至几百亿,工程的预算投资以设计工程量为基础计算所得,于是对公路工程设计工程量的准确计算十分重要。
在公路建设中公路的土石方工程是公路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之一,土石方工程占工程总投资比例较大,新建公路工程中土石方投资约占总体工程投资的35%或更多,公路改造工程的土石方投资约占总体工程投资的20%左右,土石方工程是设计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之一,土石方造价的编制与控制直接影响到公路的投资与建设,准确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及调配方案是控制造价主要因素之一,以下就计算土石方工程量方法和调配方案浅作分析,以供设计与编制造价时参考。
一、土石方数量计算(一)、横断面面积计算公路是一种线型结构,在计算土石方工程量时,先分段计算各断面挖填方面积,再计算其体积,其中断面积的计算方法如下:积矩法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梯形和三角形,每个小条块的近似面积为:Ai=b×hi或Ai=b×hi/2,全断面积为:A=∑Ai,b值越小,精度越高。
计算图如下坐标法坐标法计算精度较高,适用于计算机计算,,为断面上各转折点坐标,计算图如下:几何图形法以设计线的各折点向地面引竖直线,同时以地面线的各折点向设计线引竖直线,竖直线与设计线、地面线围成梯形或三角形,按梯形和三角形计算累计面积得到各横断面的面积,A=∑Ai该方法主要用于公路CAD横断面设计中采用。
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简介: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确定在土地开发和建设项目中所需的填方或挖方的数量、质量和位置。
通过合理的土石方计算和调配,可以确保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操作建议。
一、土石方计算土石方计算是指根据工程设计要求,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土地上需要挖方和填方的数量。
土石方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地形图,将地面划分为一定的网格或面积单元,然后测量每个单元的高程差异,进而计算出挖方和填方的体积。
土石方计算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 剖面法:根据工程剖面图,将地面划分为若干等宽剖面,然后通过测量每个剖面的高程差异进行计算。
2. 平均面法:将地面划分为若干等宽带状面,然后通过测量每个带状面的高程差异进行计算。
3. 等高线法: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将地面划分为若干等高线闭合区域,然后通过计算每个闭合区域的面积和高程差异进行计算。
土石方计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在进行土石方计算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测和测量,包括地面高程、坡度、土质等方面的数据。
2. 土石方计算时应考虑工程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合理安排土方的挖掘和填充顺序,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3. 在进行土石方计算时,应充分考虑工程的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合理利用周边的土方资源,减少土石方的运输和消耗。
二、土石方调配土石方调配是指根据土地开发和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土方的挖掘、运输和填充,以实现土石方的最佳利用和工程效益的最大化。
土石方调配不仅需要考虑土方的数量和质量,还需要考虑土方的位置和布置,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和地质条件。
土石方调配的基本原则如下:1. 合理安排挖方和填方的位置: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要求,合理选择挖方区和填方区的位置,确保土方的运输距离和工程施工的效率。
2. 统筹挖方与填方的数量:根据工程剖面图和工程设计要求,合理安排挖方和填方的数量,确保挖方和填方的平衡和平稳进行。
引言:在道路工程中,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正确计算和合理调配路基土石方,对于确保道路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效率和节约资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相关内容,从计算方法、调配原则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道路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和指导。
概述: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是根据道路设计要求以及地质条件,确定并合理分配所需土石方量的过程。
其目的是确保路基的稳定性、承载力和排水性能,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并节约土石方资源。
正文:一、路基土石方计算方法1.设计要求和标准- 了解道路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包括道路基层、填方坡度、路基宽度等。
- 温敏路基土石方计算方法:根据路基土石方的厚度和剖面宽度,应用剖面平均填筑高度法、规模系数法等进行计算。
2.土石方计算公式- 土石方计算常用公式有体积平均法、面积平均法、平均截面面积法等。
- 通过计算,确定道路路基的填方体积、挖方体积和净挖方体积。
3.土石方计算软件- 利用专业的土石方计算软件,可以快速精确地计算土石方量。
- 常用的软件有锐像土石方计算软件、中海集团土石方计算软件等。
4.地质勘探和取样- 进行地质调查,了解地质条件,包括土层厚度、土性等。
- 根据地质调查结果,进行取样分析,确定土石方计算参数。
5.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土石方计算时,应注意计算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误差。
- 根据土石方计算结果,合理安排工期和施工量,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路基土石方调配原则1.合理分布- 根据路基土石方计算结果,合理安排填方和挖方的位置和分布,保证整个路基的平衡和稳定。
- 路基土石方的分布应遵循“填浸挖浸”、“高随低填”原则。
2.就地取材原则- 尽量利用路基附近的土石方资源进行填方,避免远距离调运土石方,降低施工成本和环境影响。
- 根据地质情况和土石方质量要求,合理选择就地取材的位置和深度。
3.分层填筑原则- 对于土层较厚的路基,应分层填筑,每层填筑厚度不宜过大,以保证填方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工程形式之一。
它是指在公路或铁路建设中,为了满足设计要求,对路基进行补强或修筑所使用的土石材料。
路基土石方数量的正确计算和合理调配,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的相关内容。
一、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的基本原则1. 路基土石方的数量计算应基于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
在进行数量计算时,需要明确设计要求中给出的填方和挖方的标高和断面形状,同时要了解相关的规范要求,如填方和挖方的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等。
2. 路基土石方的数量计算应考虑工程的实际需求。
在进行数量计算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填方和挖方的位置、形状和数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土石方调配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填方或挖方工程。
3. 路基土石方的数量计算应准确、可靠。
在进行数量计算时,需要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土石方的计算结果进行核对和校验,确保计算的可靠性。
二、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的步骤1. 确定路段的填方和挖方断面形状和标高。
在进行数量计算前,需要先确定路段的填方和挖方断面形状和标高。
这可以通过设计图纸或现场勘测得到。
根据断面形状和标高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填方和挖方的面积和体积。
2. 计算填方和挖方的面积。
在进行数量计算时,需要计算填方和挖方的面积。
填方的面积可以通过将填方断面形状投影到平面上,计算出填方面积。
挖方的面积可以通过将挖方断面形状投影到平面上,计算出挖方面积。
3. 计算填方和挖方的体积。
在进行数量计算时,要计算填方和挖方的体积。
填方的体积可以通过填方面积与填方的高度(或厚度)相乘得到。
挖方的体积可以通过挖方面积与挖方的深度相乘得到。
4. 核对和校验计算结果。
在计算填方和挖方的数量之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核对和校验。
核对的目的是确保计算的准确性,校验的目的是发现和修正可能存在的错误。
如果发现计算结果有误,应及时修改和调整。
三、路基土石方的调配原则1. 合理利用现有土石资源。
土方平衡与调配计算(土方工程)场地平整土方调配是使土方运输量或土方运输成本最低的条件下,确定填挖方区土方的调配方向和数量,从而达到缩短工期、提高效益的目的。
土方平衡调配的计算一般按以下步骤、方法进行:1. 划分调配区在场地平面图上先划出挖、填区的分界线,并在挖方区和填方区适当划出若干调配区,确定调配区的大小位置(应满足土方机械操作要求)。
2.计算各调配区土方量用方格网法计算各调配区土方量,并标注在图上。
3.求出每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即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土方重心的距离。
方法是取场地或方格网中的纵横两边为坐标轴,以一个角作为坐标原点(图1—8),分别求出各区土方的重心位置,即:iii o i i i o V Y V Y V X V X ∑∑=∑∑=; (1-23) 则填、挖方区间的平均运距Lo 为22)()(OW OT OW OT o Y Y X X L −+−= (1-24)式中X o 、Y o ——挖方调配区或填方调配区的重心 坐标;X i 、Y i ——i 块方格的重心坐标; V i ——i 块方格的土方量;X oT 、Y oT ——填方区的重心坐标; X ow 、Y ow ——挖方区的重心坐标。
为简化X o 、Y o 的计算,可假定每个方格上的土方是各自均匀分布的,用图解法近似地求出调配区形心位置(即几何中心),以代替重心位置。
重心求出图1-8 土方调配区间的平均运距后,标于图上,用比例尺逐一量出每对调配区的平均运输距离(L11、L12、L13……)并将计算结果列于土方平衡与运距表内(表1—9)。
注:1.L 11、L 12……挖填方之间的平衡运距; 2.x 11、x 12……调配土方量。
4.进行土方调配,确定最优方案一般采用线形规划中的“表上作业法”求解,使总土方运输量ij ij nj m i x L W ·11∑∑===为最小值,即为最优调配方案。
5.绘制土方调配图根据表上作业法得出的调配方案,在场地土方地形图上,标出调配方向、土方数量及平均运距(再加上施工机械前进、倒退和转弯必须的最短操作长度)。
一般情况下.横断面的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小数后一位,土石方的体积以立方米为单位,取至整数。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围成的面积,一般常用的计算方法如下。
1.积距法积距法的原理是把断面面积垂直分割成宽度相等的若干条块,由于每一条块的宽度相等所以在计算面积时,只需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然后乘以宽度,即可得出每一条块的面积.如图1-4-13。
由此可见,积距法求面积就是在实际操作中转化为量取hi的累加值,这种操作可以用分规按顺序连续量取每一条块的平均高度hi;分规最后的累计高就是∑hi,将条块宽度乘以累计高度∑hi,即为填或挖的面积。
积距法也可以用厘米格纸拆成窄条作为量尺,每量一次hi ,在窄条上画好标记,从开始到最后标记的累计距离就是∑hi,然后乘以条块宽度b,即为所求面积。
2.坐标法如图1-4-14建立坐标系,给定多边形各顶点的坐标,由解析几何可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式中:x,y——分别为设计线和地面线围成面积的各顶点的坐标,m。
坐标法精度较高,方法较繁,适用计算机计算。
3.几何图形法当横断面的地面线较规则且横断面面积较大,可将路基横断面分为几个规则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各图形面积后相加得到总面积。
3.混合法在一个较大的横断面中,几何图形法和积距法共用,以加快计算速度。
在横断面面积计算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填方和挖方的面积应分别计算。
(2)填方或挖方中的土石也应分别计算,因为其工程造价不同。
(3)有些情况下横断面上的某一部分面积可能既是挖方面积,又要算做填方面积(不良地质换填),例如,遇既要挖除,又要回填其他材料。
二、填挖方体积计算1.平均断面法2.棱台法目前一般仍采用平均断面法计算填挖方体积。
三、路基土石方的调配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就某一断面的土石方而言,会发生三种情况。
一是挖去多余的土,形成路基,或者本桩有填有挖,利用了本桩的土后,还有多余,需要调走(挖余);二是借其他地方的土,形成路基,或者本桩有填有挖,利用了本桩的土后,还不够,需要借土(填缺);三是本桩有填有挖,利用本桩的土填挖平衡(本桩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