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1
肩关节活动范围:A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xx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40°-50°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30°-40°外旋40°-45°E:外展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130°-140°伸展5°-10°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xx0°-30°左右旋转0°-30°。
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一、肩关节上臂下垂为中立位。
关节活动度a前屈:70°-90°b后伸:40°-45°c前屈上举:150°-170°d上举:160°-180°e外展:80°-90°f内收:20°-40°g内旋:70°-90°h外旋:40°-50°二、肘关节与尺桡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
a屈曲:135°-150°b过度伸直:10°c旋前:80°-90°d旋后:80°-90°尺桡关节拇指在上为中立位。
a旋前(手掌向下):80°-90°b旋后(手掌向上):80°-90°三、腕关节及手部各关节范围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
关节活动度:a背伸:30°-60°b掌屈:50°-60°c桡侧倾斜:25°-30°d尺侧倾斜:30°-40°拇指: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a外展:40°b屈曲:掌拇关节20°-50°。
指间关节可达90°c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手掌之程度d内收:伸直位可与食指桡侧并贴手指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a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b近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c远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四、颈椎活动范围中立位为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a前屈:35°-45°b后伸:35°-45°c左右侧屈:45°d左右旋转:各60°-80°五、腰椎活动范围腰部中立位不易确定a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呈弧形。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为准)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腕关节评残活动度标准一、掌屈度在腕关节自然位置,掌屈曲角度正常值为20°-90°。
测量时,让患者手指紧贴手掌,掌心向下,手腕用力向下压,此时手腕向上的活动角度即为掌屈度。
二、背伸度在腕关节自然位置,背伸曲角度正常值为0°-80°。
测量时,让患者手指紧贴手掌,掌心向上,手腕用力向上抬,此时手腕向下的活动角度即为背伸度。
三、桡偏度在腕关节自然位置,桡偏角度正常值为0°-3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紧贴桌面,然后弯曲手腕并用力向左侧压,此时手腕向右的活动角度即为桡偏度。
四、尺偏度在腕关节自然位置,尺偏角度正常值为0°-9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紧贴桌面,然后弯曲手腕并用力向右侧压,此时手腕向左的活动角度即为尺偏度。
五、腕关节旋转在腕关节自然位置,腕关节旋转正常值为0°-9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下并紧贴桌面,然后缓慢旋转手腕,此时手腕旋转的角度即为腕关节旋转。
六、桡骨远端关节面旋转在桡骨远端关节自然位置,桡骨远端关节面旋转正常值为0°-1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上并弯曲手腕,此时桡骨远端关节面向下压的角度即为桡骨远端关节面旋转。
七、尺骨远端关节面旋转在尺骨远端关节自然位置,尺骨远端关节面旋转正常值为0°-2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下并弯曲手腕,此时尺骨远端关节面向上抬的角度即为尺骨远端关节面旋转。
八、尺桡骨茎突关节旋转在尺桡骨茎突关节自然位置,尺桡骨茎突关节旋转正常值为0°-30°。
测量时,让患者将手臂放在桌子上,手掌向上并缓慢旋转手腕,此时尺桡骨茎突关节旋转的角度即为尺桡骨茎突关节旋转。
各个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2007-07-17 16:20:44)之所以说是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而没有说是正常值,是因为关节活动度在个体之间差异太大,很难统一出所谓的正常值,就是去查书本,每本书上写的数据也都不太一样,有的会相差二三十度。
所以把这些数据列出来仅供参考,真要想知道自己的关节活动度是否恢复正常了,最简单但是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和自己没有伤病的另外一侧肢体比较。
如果和健康的一侧达到一样的角度,自然就是恢复正常了。
任何书籍啊数据啊都是很多人的平均值,不一定适合自己,但自己的胳膊腿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关节活动度的数值肯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髋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屈曲:屈曲就是弯曲,膝盖去接触胸口就是髋关节的屈曲。
大约130°,但是也有观点认为髋关节的屈曲只有90°,90°之后再向更大的角度就不是髋本身的活动了,而是下腰部的参与完成的。
后伸或者伸展:就是后踢腿的动作,大约10-15°,有人会觉得角度比这个大,象武术和舞蹈演员可以踢得很高,杂技里柔术演员甚至能脚踩在自己的头顶上。
这也是下腰部的伸展帮助完成的,髋本身就只有20°之内的后伸角度。
内收:交叉步的时候右腿向左迈步左腿向右迈步就是髋关节的内收,大约20-30°。
外展:两腿分开就是髋关节的外展。
大约30-45°。
系统训练之后角度能增大很多,能“劈叉(横叉)”就是练习效果的体现。
外旋:“翘二郎腿”和踢毽子的时候,小腿翻转向里的动作就是外旋。
大约30-40°。
内旋:和外旋相反的方向翻转小腿就是内旋。
大约40-50°。
膝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屈曲:屈曲就是弯曲,下蹲的时候就是膝关节屈曲角度接近最大的时候。
大约135-150°。
伸展:伸展就是伸直腿,呈一条直线就是0°。
大多数人都存在过伸,就是比0°再伸直一点,大约5-10°。
踝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坐在床上伸直腿,小腿平放在床面上足尖向正上方,就是踝关节的0°位。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 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 °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 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 40°-50 °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 30°-40 °外旋40°-45°E:外展 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 130°-140 °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 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 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 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 °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 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 40°-50 °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 30°-40 °外旋40°-45°E:外展 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 130°-140 °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 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 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 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40°-50 °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 30°—40 °外旋40°-45°E:外展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130°-140 °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 20°-30°跖屈40°-50°ﻩ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谢阅...。
WORD格式肩关节活动范围:A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40°-50°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30°-40°外旋40°-45°E:外展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130°-140°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专业资料整理。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为准)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一、肩关节上臂下垂为中立位。
关节活动度a 前屈:70°-90°b 后伸:40°-45°c 前屈上举:150°-170°d 上举:160°-180°e 外展:80°-90°f 内收:20°-40°g 内旋:70°-90°h 外旋:40°-50°二、肘关节与尺桡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
a 屈曲:135°-150°b 过度伸直:10°c 旋前:80°-90°d 旋后:80°-90°尺桡关节拇指在上为中立位。
a 旋前(手掌向下):80°-90°b 旋后(手掌向上):80°-90°三、腕关节及手部各关节范围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
关节活动度:a 背伸:30°-60°b 掌屈:50°-60°c 桡侧倾斜:25°-30°d 尺侧倾斜:30°-40°拇指: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a 外展:40°b 屈曲:掌拇关节20°-50°。
指间关节可达90°c 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手掌之程度d 内收:伸直位可与食指桡侧并贴手指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a 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b 近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c 远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四、颈椎活动范围中立位为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a 前屈:35°-45°b 后伸:35°-45°c 左右侧屈:45°d 左右旋转:各60°-80°五、腰椎活动范围腰部中立位不易确定a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呈弧形。
简述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及正常范围肩关节是人体上肢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的活动度测量是评估肩关节功能和某些疾病情况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从活动度测量的目的、方法以及正常范围等方面对肩关节活动度测量进行简述。
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目的主要是评估肩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和功能障碍,帮助医生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
常见的测量项目包括肩关节内外旋、屈曲伸展、前后屈曲活动度等。
测量肩关节活动度通常采用测量仪器和特定的测量方法。
测量仪器可以选择通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器、角度测量器或者显微镜。
测量方法包括主动作动和被动作动两种,主动作动是指被测者自身通过肌肉力量进行活动,被动作动是由医生或治疗师通过外力的作用来帮助被测者完成活动。
测量时需要保证测量环境安静、光线充足,并且被测者的姿势正确,例如保持身体直立、关节处于自然位置等。
肩关节的各项活动度正常范围是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因素而有所差异的。
通常情况下,肩关节的各项活动度正常范围如下:1. 内外旋活动度:正常情况下,肩关节的内外旋活动度分别为70至90度。
被测者的上臂应与体正交时,手掌可向内旋70至90度,向外旋90度以上。
2. 前屈活动度:肩关节的前屈活动度通常为170至180度。
被测者应平举上臂,手臂能够从后方完全伸展至前方,手指尖能够接触到前方或锁骨。
3. 后屈活动度:肩关节的后屈活动度通常为50至60度。
被测者应将手臂从前方向后伸展,直至背部,被测者间可以贴紧背部。
4. 屈曲和伸展活动度:正常情况下,肩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分别为180度。
被测者的上臂应平伸在身体两侧,手臂可向前屈曲和向后伸展至与身体平行。
以上是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些参考内容,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对于评估肩关节功能障碍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测量方法的不同,正常范围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测量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若对肩关节活动度测量不确定或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意见。
手指各关节的主动活动度之正常值手指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们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对于我们进行各种日常活动至关重要。
手指的正常运动范围是由各个关节的活动度所决定的,因此了解手指各关节的主动活动度的正常值,对于评估手指功能和诊断手指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手指的主动活动度是指在自主运动的情况下,手指能够完成的最大活动范围。
手指主要由掌指关节、近节指关节、远节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四个关节组成。
每个关节的主动活动度都有其正常范围,下面将逐个介绍。
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掌指关节是指手掌和手指相连的关节,也称为掌指关节。
掌指关节的主动活动度是指手指在自主运动的情况下,掌指关节能够完成的最大活动范围。
正常情况下,掌指关节的主动活动度为20-30度。
当掌指关节的活动度超出这个范围时,可能会出现手指过度伸展或过度弯曲的情况。
近节指关节主动活动度近节指关节是指手指中部的关节,也称为近节关节。
近节指关节的主动活动度是指手指在自主运动的情况下,近节指关节能够完成的最大活动范围。
正常情况下,近节指关节的主动活动度为45-60度。
当近节指关节的活动度超出这个范围时,可能会出现手指过度伸展或过度弯曲的情况。
远节指关节主动活动度远节指关节是指手指末端的关节,也称为远节关节。
远节指关节的主动活动度是指手指在自主运动的情况下,远节指关节能够完成的最大活动范围。
正常情况下,远节指关节的主动活动度为45-60度。
当远节指关节的活动度超出这个范围时,可能会出现手指过度伸展或过度弯曲的情况。
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指间关节是指两个相邻手指之间的关节,也称为指间关节。
指间关节的主动活动度是指手指在自主运动的情况下,指间关节能够完成的最大活动范围。
正常情况下,指间关节的主动活动度为45-60度。
当指间关节的活动度超出这个范围时,可能会出现手指过度伸展或过度弯曲的情况。
手指各关节的主动活动度的测量方法手指各关节的主动活动度可以通过测量来确定。
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量时应让被测者保持放松状态,不要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