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 格式:ppt
- 大小:16.62 MB
- 文档页数:15
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是对关节活动的一种专业性的评价,其目的是评估病人的机体健康状况。
一、定义:关节活动度评定,简称活动度评定,是一种检测身体关节及其附属结构的运动范围大小以及运动性能特性的护理评估方法。
二、评估过程1. 观察病人的行为,发现关节运动和功能改变;2. 触摸按摩或用手进行操作,感受关节能否完整活动;3. 用特定的仪器对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4. 通过评估结果,施加适当治疗,改善关节活动度;5. 对改善情况,进行反复检测;三、优点:1. 关节活动度评估无需特殊的仪器,它可以仅仅靠观察病人的行为和触摸感受到关节的状态;2. 能够对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做出精确的判断,避免过度活动或滞后;3. 在治疗关节的同时,能够给患者更佳的运动表现,达到有效疗效;4. 可以有效地评估和改善关节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 关节活动度评估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病人,可以帮助专业医师获取客观而准确的信息。
四、缺点:1. 活动度评估本身不能及时发现关节的病理变化和变形;2. 活动度评估是一种不可逆的操作,必须要注意在实施过程中需精心控制力度;3. 需要具有相当专业性的技能才能进行活动度评估,不能由个人进行评估;4. 活动度评估受到病人的年龄、体质、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必须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评估;5. 对某些慢性或恢复期的病人,存在一定的能力偏差,容易误诊。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评估前,应向病人介绍评估的要求的内容和步骤;2. 在实施活动度评估时,评估者应对病人充满耐心与热情,避免因力量太大而给病人造成伤害;3. 对于较脆弱的病人,应慎重增加评估过程中的活动幅度,以免产生过度运动;4. 关节活动度评定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病人的反馈,实时调整活动度评估的难度和评估时间;5. 在结束关节活动度评估后,可以给病人施加适当放松护理,以免病人出现出现活动不良和不适。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一、概述(一)关节解剖(1)关节的形成骨连结是骨与骨联系的纽带,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类。
1.直接连结骨与骨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紧密地连结起来,两骨之间没有关节腔,这种关节基本上不活动或活动甚微。
根据连接两骨的组织的不同,又分为纤维连结、软骨结合和骨性结合三种。
2.间接连结又称滑膜关节或关节,骨与骨之间没有直接的连结,活动度大,结构复杂。
(2)关节的结构关节都具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关节面构成关节的骨面光滑,都有一层关节软骨覆盖。
关节软骨的作用是减轻摩擦、吸收震荡和使关节面更相符合。
2.关节囊是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包囊,附于关节面周围的骨膜将构成关节的各骨连结起来。
分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
3.关节腔有关节囊的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
4.辅助结构关节的支持韧带(关节囊韧带、副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液囊及滑液鞘。
(二)关节的生理学运动1.关节的生理学运动形式滑动运动、角运动(屈伸运动,内收、外展运动)、旋转运动和环转运动。
2.关节的运动模式包括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内翻、外翻、背屈、跖屈、环转等。
(三)关节的副运动为了进行正常的运动,关节囊必须松弛,此时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组织处于运动状态,这种运动成为副运动。
是人体不能随意控制的运动,也成为关节囊内运动。
一般分为构成运动和关节间隙运动。
构成运动是随着主动运动而产生的关节囊内的运动。
关节间隙运动是关节在放松地体位时出现的一种关节囊内的运动。
副运动包括滑动、转动和轴旋转。
二、测量工具与基本测量方法关节活动度检查时测量在特定的体位下,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其测量工具和方法有多种,如量角器测量、力矩-角度运动范围测量、电子角度计测量等。
临床上最多的是量角器测量。
(一)测量工具——量角器量角器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规格不等的测量尺。
长度从7.5cm 到40cm 不等。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定义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一种用来评估关节运动范围和灵活性的测量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制定出针对性的康
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这项评定主要检测关节能够完成的各种运动,比如屈曲、伸展、
旋转等等。
通过测量关节的可活动范围,评估关节功能和肌肉灵活性,可以得出对于此关节的正常范围和可接受范围以及与正常范围偏差的
程度,在人体生理的正常考量范围内的活动度,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
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出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以及参考治疗效果的评估。
在评定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决定需要评估的关节,然后通过观察患者运动的过程中是否有疼痛和不适感等症状来确
定评估的难度。
接着,医护人员会用专业的动作测量仪器进行具体的
测量,测量完毕后,将结果与左侧同样关节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数据的判断。
总体来说,关节活动度评定需要医护人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
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准确地评估出患者的关节运动范围和灵活性,并
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更快速地恢复到正常
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同时建议,为了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患
者在接受关节活动度评定时应该与医护人员配合,遵守评估前的准备
和注意事项,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第二章关节活动度评定第一节概述关节活动度ROM固定骨移动骨概述关节活动度评定概述▪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AROMPROM ▪略大于概述生理因素概述病理因素关节本身的疾病概述概述概述概述关节脱位、骨折未愈合不进行ROM测量。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解剖位或中立位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中心轴心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必须测量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必须准确记录运动开始时以及运动结束时的角度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应健侧、患侧双侧对比或与参考值对比第二节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肩关节屈曲和伸展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内旋和外旋肩关节主要活动范围肘关节屈曲和伸展前臂旋前和旋后肘关节屈曲、伸展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测定腕关节掌屈和背伸腕关节桡偏和尺偏返回目录腕关节活动度测定拇指掌指关节活动度测定手指掌指关节手指近端指骨间关节活动度测定髋关节屈伸髋关节的活动度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膝关节屈曲、伸展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返回目录踝关节活动度测量三、脊柱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脊柱活动度的评定关节运动受检体位测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颈部前屈坐或立位,在侧方测量肩峰平行前额面中心线头顶与耳孔连线0~60°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50°左旋右旋坐或仰卧,于头顶测量头顶后方头顶中心矢状面鼻梁与枕骨结节的连线各0~70°左侧屈右侧屈坐或立位,于后方测量第7颈椎棘突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头顶中心与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各0~50°胸腰前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0~45°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30°左旋右旋坐位,臀部固定头顶部中点双侧髂棘上缘连线的平行线双侧肩峰连线的平行线0~40°左侧屈右侧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两侧髂嵴连线中点的垂线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各0~50°颈屈曲的ROM测量颈伸展的ROM测量颈侧屈的ROM测量颈旋转的ROM测量躯干屈曲的ROM测量躯干伸展的ROM测量躯干侧屈的ROM测量躯干旋转的ROM测量返回目录思考题。
简述关节活动度评定的目的。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检查和评价关节活动的一种诊断方法,其目的在于:
1.了解患者的身体机能状况:通过评定关节活动度,可以获知患者的肢体活动完整程度、各关节的活动受限程度及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
2.诊断肌肉和关节病变:通过对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可以诊断肢体肌肉和关节病变,从而从根源上减少患者的病痛。
3.确定患者治疗方案:通过对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恢复健康所需的治疗方案,从而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