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81 MB
- 文档页数:9
第一章残疾人与康复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残疾的基本知识一、残疾的基本概念残疾是指由于疾病、意外伤害等各种原因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的异常或丧失,从而导致部分或全部丧失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的能力,无法履行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为了便于理解,根据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国际残损、残疾、残联分类》标准,将残疾发生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残损残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人的生理、心理和解剖结构某个部位受到损害。
包括:智力、心理、语言、视力、内脏、骨骼残损及畸形等。
这是残疾发生、发展过程的第一步。
它既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残疾或直接导致残联,也有可能是永久的或暂时的,即日趋严重或好转的可能是并存的。
(二)残疾残疾是指由于残损或某些疾病而导致人体某些功能的减弱或丧失,以至不能以正常的主要从事某种活动。
包括:行为、听力语言、运动及各种活动残疾等。
这是残疾发生、发展的第二步,它可能会发展为残联。
但如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与治疗,也可使残疾得到康复。
(三)残障残障是指由于残损或残疾而导致个人参与正常社会生活活动的障碍,影响其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
包括:识别残障(无法辨别人、地、时)、躯体残障(无法活动、生活不能自理)、运动残障、职业残障.、社交活动残障、经济自给残障等。
这是残疾发生、发展的不良结局。
这时,社会、家庭和环境对残障的影响很大,良好的“社会一家庭”支持系统和合理的康复治疗可以减轻残障的程度,反之则会加重。
因此,残障的康复和社会支持是不容忽视的。
举例翻:丢旅位高典年患著发生脑卒中一,侧从而导琴右侧偏瘫抖严蚕语言障碍,其残损是指因脑卒中导致大脑组织受损;其残疾是指说话、行走、右手及体力等功能下降;其残障则表现为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的部分或完全丧失。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残疾的表述是按照一般残疾发生、发展的过程加以描述的,但实际生活中不一定都要经过三个阶段。
比如,有时残损可以直接导致残障,而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与社会活动的参与。
残疾人康复知识培训残疾人康复知识培训欢迎参加残疾人康复知识培训。
本培训旨在提供相关专业知识,以帮助残疾人实现自我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以下是本次培训的详细内容:第一章:残疾人康复概述1.1 残疾人康复的定义1.2 残疾人康复的目标1.3 残疾人康复的原则1.4 残疾人康复的重要性第二章:常见残疾类型及评估方法2.1 运动功能障碍残疾2.1.1 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残疾- 评估方法:2.1.2 脊髓损伤残疾- 评估方法:2.1.3 脑瘫残疾- 评估方法:2.2 器官功能障碍残疾2.2.1 视力残疾- 评估方法:2.2.2 听力残疾- 评估方法:2.2.3 言语残疾- 评估方法:2.3 智力障碍残疾2.3.1 智力发育迟缓残疾- 评估方法:2.3.2 学习困难残疾- 评估方法:第三章:残疾人康复技术与方法3.1 物理疗法3.1.1 运动疗法- 方法:3.1.2 理学疗法- 方法:3.1.3 电疗法- 方法:3.2 言语和职能疗法3.2.1 言语疗法- 方法:3.2.2 职能疗法- 方法:3.3 康复辅助器具3.3.1 助行器具- 介绍:3.3.2 残疾人辅助设施- 介绍:第四章:心理康复与社会融合4.1 心理支持与辅导4.1.1 残疾人心理需求- 内容:4.1.2 心理康复方法- 方法:4.2 残疾人社会融合4.2.1 社会融合的重要性- 理由:4.2.2 融合途径和策略- 措施:第五章:残疾人权益与法律保障5.1 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体系5.1.1 国际法律法规- 框架:5.1.2 国内法律法规- 框架:5.2 残疾人权益保障相关机构和项目 5.2.1 相关机构介绍- 机构名称:5.2.2 国内外典型项目案例- 案例:附件:1.残疾人康复评估表格2.康复辅助器具目录3.心理支持与辅导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体系:指包括国际法律法规和国内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权益及提供相关服务的法律体系。
2.相关机构:指负责残疾人事务的部门、非营利组织、专业服务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