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上海科技馆
- 格式:pptx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6
上海科技馆-2:奇妙机器人天地展开全文P1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时间:2019-07-18 10:37:05.74 快门:1/200 光圈:F/8.0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上海科技馆是重要的科普教育和精神文明基地。
科技馆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分为11个风格各异的主题展区、4个高科技特种影院、3个古今中外科学家及其足迹的艺术长廊、2个主题特展和若干个临时展厅,它们共同为四方游客生动地演绎着"自然、人、科技"的永恒话题。
P2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时间:2019-07-18 10:40:18.50 快门:1/320 光圈:F/8.0 焦距:44毫米感光度:100△上海科技馆的地面一层设有:动物世界、生物万象、地壳探秘、儿童科技园、视听乐园、设计师摇篮六个展区和一个四维动感影院;地面二层设有:地球家园、信息时代、机器人世界、蜘蛛展四个展区;地面三层设有:有探索之光、人与健康、宇航天地三个展区。
P3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时间:2019-07-18 11:43:38.24 快门:1/160 光圈:F/8.0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0P4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时间:2019-07-18 11:45:57.39 快门:1/2000 光圈:F/8.0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0△上海科技馆共有12个展区,其中,给前来参观的人们印象、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是“机器人世界”,它位于二楼,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展区。
P5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70mm f/2.8时间:2019-07-18 11:47:16.89 快门:1/250 光圈:F/8.0 焦距:24毫米感光度:1000P6器材:尼康D810(单机) [Nikon(尼康)数码相机] 镜头:24.0-70.0 mm f/2.8时间:2019-07-18 11:50:37.46 快门:1/320 光圈:F/8.0 焦距:36毫米感光度:1000△以简单的自动机械为基础的传统机器人技术开始转变为基于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机器人技术。
绿色建筑2013年 第3期31Energy Saving in Building 筑 节 能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光导照明技术的应用和分析Application and Analysis of Light Pipe Technology in Shanghai Nature Museum (Branch in Shanghai Science & Technology Museum)吴忠义 马小晶 李 莉(上海科技馆,上海 200127)摘要: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运用专业分析软件,模拟实际光照场景;定性定量仔细斟酌光导照明技术应用中的每个步骤和过程。
以该馆3楼办公区域为例,采用了39套索乐图日光照明系统,在满足室内平均照明的前提下,提供了舒适健康的光环境,节电节材效果明显。
这为博览类建筑采用光导照明技术有了一个完整的参考案例。
关键词:光导照明;自然采光;绿色建筑;计算机模拟中图分类号:TU5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14X(2013)03-31-03上海自然博物馆项目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石门二路,处在建雕塑公园北部,基地面积 12 000 m2,地下用地范围 16 000 m2,总建筑面积约 45 257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12 652 m2,地下建筑面积 32 605 m2。
建筑总高度 18 m,地上 3 层,地下 2 层。
为了减少建筑体量对城市街道和公园环境的影响,约 70% 的建筑面积在地下,其中公共使用部分自地下 2 层至地面 2 层设置;设备用房靠各层外墙设置;库房、车库等设于地下各层平面的北翼,独立成区;内部办公区设于地面3层。
下面着重介绍自然采光和光导照明技术。
1 自然采光应用的意义自然采光是直接利用太阳能,将适当的昼光引进室内照明,可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近几年的许多研究表明,太阳光的全光谱辐射,是人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长期感到舒适满意的关键因素。
上海科技馆观后感引言上周末,我有幸去到了上海科技馆进行参观。
作为科技爱好者,这次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我在上海科技馆的观后感,并对展览、设施以及参观体验进行评价和总结。
展览内容上海科技馆的展览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电子科技等多个领域。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生命科学和天文学展览。
在生命科学展览区,我了解了人类身体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交互式的模型和实验,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体的器官和细胞构造,这些都让我对生命科学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而在天文学展览区,我看到了宇宙中广阔的星空和各种神秘的星体。
观看模拟的恒星爆炸和行星运动的实景展示,我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这种震撼力令我难以忘怀。
除了这些主题展览,上海科技馆还有一些临时展览,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题,使人们能够持续地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
设施与互动体验上海科技馆的设施非常完备,为参观者提供了良好的观展体验。
首先,馆内的交通指引清晰明了,参观者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展览区域。
此外,馆内有舒适的休息区和饮食服务,为参观者提供了休憩和补充能量的场所。
上海科技馆还提供了许多互动体验,这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
例如,在物理展览区,我参加了一个模拟自由落体实验,通过实际体验,我亲身感受到了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加深了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此外,馆内还有模拟飞行、VR技术展示等互动体验,让参观者可以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
参观体验总结总的来说,上海科技馆是一个提供了丰富科学展览和互动体验的综合性科技馆。
通过参观,我不仅了解到了更多科学知识,还亲身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馆内的展览内容全面而深入,设施和服务也很完备。
不过,由于参观者较多,有时候会出现人流拥挤的情况,希望馆方能够优化参观流程,提高观展效率。
综上所述,我对上海科技馆的参观体验非常满意,并愿意再次来访。
我相信,这样的科技馆能够激发更多的人对科学的兴趣,推动科学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教育活动案例征集方案(第一批)一、背景概况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的教育理念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三者内在联系的诠释和解读,将恰当的自然观、科学观和人文观传播给公众。
“自然·科学·社会”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开展科普教育的核心所在。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内容方案、展示方案、教育方案三者是互相递进、互相依托的,内容方案通过展示方案和教育方案为载体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教育理念一以贯之地传递给公众。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教育规划拟科学地配置博物馆内的各种展教资源,并且合理地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出适合本馆展示特色的教育项目,让观众能够更好地利用各种标本、展品、展项等,挖掘展示的科学内涵、拓展展示的科学外延、彰显标本背后的故事。
根据教育实施的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教育可规划为展示教育、科学教室和拓展教育活动三个子系统。
本次征集的教育活动案例属于展示教育和科学教室范畴。
二、征集要求1.案例需依托常设展示或科学教室主题,拓展延伸提出命题,需充分体现社会热点和研究前沿,适当考虑与学校课程的关联。
2.案例需以“问题”为切入点(提倡以小见大)进行拓展,通过释疑一个或几个问题,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产生更多的问题。
3.本次征集的教育方案的案例目标人群限定为家庭亲子类、同伴、师生,具体规模以小组为单元。
4.参与方式以互动为主,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媒体图片、模型组装、道具演示、标本制作、形态观察、互动游戏、绘画临摹、角色扮演等。
5.组织形式需体现三个层面,一为明确活动的组织者,是科学教育人员、家长或教师;二为明确活动场地的管理方式,是正常开放或局部暂时封闭,每场时间控制一般不超过40分钟;三为明确活动道具的进退场方式、现场安装固定方式及现有展示资源的使用情况。
6.应征者需至少选择一个建议主题,此外也可自行另拟主题。
三、教育活动场所和主题1.围绕常设展示的教育活动在各个常设展区内(含实验室、研究室)的教育活动点,依托展区现有的展示资源,以移动式小推车(或其它可移动载体)的形式,对相应的科学内容进行延伸、拓展。
《科技传播》23作者简介:李今,助理馆员,上海科技馆,研究方向为科学传播、博物馆教育。
浅析如何打造科技馆临时展览的“科普软文”——以“光影魔术”展为例李 今摘 要 临时展览已经成为目前科技馆、博物馆等非正式学习场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往往由于宣传的不够不能为观众所熟知。
上海科技馆的临时展览“光影魔术”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艺术家的创造,而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支撑又都有关光学和全息学,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之作。
文章以“光影魔术”展为例,介绍了“科普软文”的定义,以及如何将科普文中融入临时展览的内容形成科普软文,并探究了科普软文的意义与实现形式,最后对如何打造优质的科技馆临时展览的“软文”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科普软文;临时展览;科技馆;微信公众号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83-0023-031 研究背景上海科技馆既是国家5A 级旅游景点,也是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公益性机构,同时是中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上海科技馆下设13个常设展区,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位于全国前列。
但是由于开馆十几年来更新改造速度慢、展品又相对固定,再新奇有趣的基本展览陈设对于本地的观众来说也缺少持续的吸引力,而临时展览内容聚焦、形式多样、容易更换,可以作为常设展的有效延伸,因此举办有特色的临时展览,对提升科技馆的社会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临时展览的宣传也是活跃科技馆对外科普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影魔术”展的展品是由俄罗斯和希腊两家光学研究机构引进的,其中的每一件展品其实都可以称之为“作品”,它们都是艺术家的创造,而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支撑又都是光学和全息学的,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之作。
此次展览近150件作品,从1974年到2018年的全息技术发展历程都隐含其中,大部分是利用全息术制作,少部分是利用透视法、视错觉创作的作品。
尤其特别的是,“光影魔术”展虽然是由上海科技馆研究设计院担任执行策划,但是科学家也参与了内容的策划和现场搭建,100多件展品的组装和调试都是由俄罗斯圣光机大学的物理学科带头人和他的研究生团队、俄罗斯光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希腊信息学研究所所长及其研究人员一起进行的。
描绘未来科技魅力:详尽解析上海科技馆的探索之旅Title: The Enchanting Journey Through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 Futuristic ExplorationIn the ever-evolving landscape of innovation and discovery,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stands as a beacon of scientific wonder and technological prowess. As we delve into its captivating exhibits, it becomes clear that this modern marvel is not just a repository of knowledge, but a portal to the future, inviting visitors to embark on an exhilarating exploration.Upon entering the museum, one is immediately struck by the futuristic architecture, a blend of sleek lines and interactive design that seamlessly integrates technology with aesthetics. The exterior, adorned with dynamic light displays, hints at the wonders within, while the spacious atrium greets you with a holographic display that seems straight out of a science fiction novel.The exhibits are arranged in thematic zones, each showcas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renewable energy. In the 'Future City' exhibit, visitors can interact with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s, envisioningsustainable urban landscapes and the role of smart technologies in shaping our cities of tomorrow. This immersive experience allows us to grasp the potential of technology in creating a greener, more efficient world.One cannot miss the 'Human Machine Interface' section, where cutting-edge research on robotics an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s showcased. Here, humanoid robots demonstrate their ability to learn and adapt, blurring the line between man and machine. It's a glimpse into the realm where our bodies and digital interfaces merge, hinting at the possibilities for enhanced human capabilities.The 'Quantum World' exhibit, on the other hand, takes us into the realm of microcosms, where the laws of physics bend in ways that challenge our understanding. Interactive displays allow us to grasp the principles of quantum entanglement and superposition, opening up doors to unimaginable computing power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But the true charm lies in the hands-on experiences, where learning is not just passive observation but active engagement. Children and adults alike can participate in workshops,experimenting with basic coding or designing their own simple machines. These activities foster a sense of curiosity and encourage the next generation to embr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essential tools for the future.As we journey through the museum, it's evident that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s not just a static collection of artifacts, but a living, breathing testament to the relentless pursuit of knowledge and progress. It serves as a reminder that the future we seek is not遥不可及, but a tangible reality that can be shaped through our collective imagination and the relentless application of science.In conclusion, a visit to 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is a journey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offering a vivid glimpse into the mesmerizing world of tomorrow. It is a place where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onverge, inspiring awe, wonder, and a renewed commitment to the quest for scientific advancement. Whether you're a tech enthusiast, a student, or simply curious about the world, this museum offers an unforgettable exploration that will leave you with a deep appreciation for the power of technology and its potential to shape our collective destiny.中文翻译:标题:描绘未来科技魅力:详尽解析上海科技馆的探索之旅在不断进化的创新与发现领域,上海科技馆是一座科学奇观和技术创新的灯塔。
应用文观光上海科技馆-精选观光上海科技馆今日,我和郑璐姐姐、妈妈还有阿姨一同去上海,观光上海科技馆。
上海科技馆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落实“科教兴国”重要国策投资兴建的重要社会文化项目,是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第一,我们到达了“生物万象”,里面有一座仿制的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中的树木生气勃勃,葱翠欲滴,泉水顺着岩石往下贱。
热带雨林里还有几座用木头搭起的小桥,使热带雨林变得古香古色。
我们到达一个灰暗的石洞,里面有对于热带雨林的知识,使我详尽地认识了热带雨林。
而后,我们又到达了蝙蝠洞,蝙蝠洞时时传来蝙蝠恐惧的喊声,这类喊声让人毛骨悚然、瑟瑟颤抖。
接着我们到达蝴蝶谷,蝴蝶谷上空悬挂着很多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蝴蝶,让人应接不暇,头晕眼花。
“生物万象”让我们领会雨林风光,认识物种众相,揭露基因神秘。
走出“生物万象”,我们到达了“小孩科技园”,这里是我们青少年小孩的天地。
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
我先玩了“喊泉”,有一只青蛙,张开着大嘴,它旁边有一个莲盘,你只需瞄准莲盘大叫,从青蛙嘴里就会喷出水柱,喊得时间越长,喷水柱的时间也就会越长。
发电机也很风趣,发电机上有一个方向盘,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方向盘,发电机上的轮子便会转动起来,这跟平时发电机发电的原理是同样的。
最好玩的就数开飞机了。
在天花板上悬挂着四架飞机,这些飞机底部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在地上装有四个灯管。
只需把灯光的光柱瞄准飞机底部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汲取了光,产生了太阳能,太阳能带动螺旋桨,使飞机往前飞。
“小孩科技园”能够让青少年小孩在娱乐中增加科学知识。
以后,我们又去了“地壳探秘”、“视听乐园”等展区。
此次观光上海科技馆使我得益匪浅,我不单玩了很多风趣的东西,还懂得了很多科学知识。
我观光着上海科技馆,内心暗暗自下了信心:我必定要学好科学知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2019年 05月 27日。
上海科技馆单层网壳结构节点受力分析赵金城 许洪明(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0030) 摘 要:采用ANSY S 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上海科技馆单层网壳结构典型节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节点上的连接杆件、节点板、螺栓的受力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单层网壳结构 节点 有限元分析STRESS ANA LYSIS OF THE JOINT OF A E LLIPSOI DA L DOME STRUCTURE INSHANGHAI SCIENCE AN D TECHN OLOG Y MUSEU MZhao Jincheng Xu H ongm ing(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Abstract :The typical joint of a huge ellips oidal alum inum dome in the m iddle part of the Shanghai Science &T echnology Museum isanalyz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program ANSY S.The stress distributions in the structural alum inum member ,the gusset plate ,the lockbolt fastener are studied respectively.Based on the analysis ,s ome conclusions are made in the paper.K eyw ords :ellips oidal alum inum dome structure join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第一作者:赵金城 男 1965年4月出生 博士 副教授收稿日期:2001-06-15 上海科技馆建筑中部为一巨型椭球体单层网壳结构。
上海科技馆事故调查报告总结
近日,上海科技馆发生了一起游客跌落电梯井的意外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经过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的总结:
1. 事故原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游客在玩耍过程中,误闯禁区,跌落电梯井。
但是,事故的根本原因是上海科技馆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足。
具体表现在:
(1) 缺少有效的警示标识,未能提醒游客不要进入电梯井;
(2) 缺少专人值守,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游客的违规行为;
(3) 缺乏有效的紧急救援措施,未能及时将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2. 责任追究
上海科技馆是一家公共场所,对于游客的安全负有重要的责任。
事故发生后,上海科技馆应该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救援措施,并向受害者及其家属道歉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同时,上海科技馆也应对自身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全面自查,并加强安全措施,以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3. 改善建议
为了提高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我们提出以下的改善建议:
(1) 在安全管理上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2) 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增加警示标识、加强巡查值守、做好紧急救援准备工作;
(3) 加强游客教育,提高游客安全意识,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总之,上海科技馆事故敲响了安全管理的警钟,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加强安全意识,共同努力,创造更加安全的公共场所。
【原】上海科技馆-2:奇妙机器⼈天地【原】上海科技馆-2:奇妙机器⼈天地——“洪哥警影”2011-3-25摄尊敬的管理员:您好!⾸先,真诚感谢您们对咱转发本⼈发帖在《中关村ZOL数码摄影论坛》的百多篇原创摄影习作评为"原创"投稿。
请问:为何⾃⼰在《360图书馆》版⾯直接重新编发并注明拍摄时间、地点、作者与使⽤相机类型的近百篇原创摄影组照,在您们审核时却都不能评为“原创”呢?故咱不得不在此类重编的实拍组照标题前⾃⾏注明为【原】也!为在“馆藏园地”完整留存咱所拍上海科技馆见闻图⽚,近⽇⾃⼰将分11期编发当⽇拍摄的科技馆原创组照,包括⾃⼰今后陆续重新编发的原创摄影投稿,劳驾、敬请您们⼀并给予加“原”吧!致敬啦!多谢啦!摄影\编发作者:洪哥警影2013-10-13(周⽇)P1上海科技馆是上海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
上海科技馆项⽬占地⾯积6.8万多平⽅⽶,总建筑⾯积9.8万平⽅⽶,展⽰内容由天地馆、⽣命馆、智慧馆、创造馆、未来馆等五个主要展馆和临展馆组成,总投资17.55亿元⼈民币。
作为上海市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明建设基地,使每个来参观的观众能在赏⼼悦⽬的活动中,接受现代科技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P2P3以简单的⾃动机械为基础的传统机器⼈技术开始转变为基于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机器⼈技术。
机器⼈的适⽤范围渗透到⼈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那么什么是机器⼈?机器⼈技术是如何让机器⼈承担⼀些复杂⼯作?机器⼈的智能化本质⼜是什么?机器⼈技术在我们的学习、⽣活、⼯作、研究中有怎样的应⽤呢?上海科技馆机器⼈世界展区让游客在各种与机器⼈有关的活动中,找到这⼀系列问题的答案,并从中了解机器⼈技术是结合了多学科技术的综合性技术。
在⾥⾯,你可以看机器⼈做操,跟机器⼈⽐射箭,看机器⼈跳舞,还可以让机器⼈给你画像,从中强烈感受亲⾝体会到机器⼈给你带来的奇妙乐趣。
P4神奇梦幻、精彩⽆限的上海科技馆机器⼈展厅概览P5机器⼈演⽰展厅概览P6您知晓机器⼈的定义与含义吗?!什么是机器⼈?机器⼈技术是如何让机器⼈承担⼀些复杂⼯作?机器⼈的智能化本质⼜是什么?机器⼈技术在我们的学习、⽣活、⼯作、研究中有怎样的应⽤呢?上海科技馆规划设计机器⼈世界展区的⽬的就是要让游客在各种与机器⼈有关的活动中,找到这⼀系列问题的答案,并从中了解机器⼈技术是结合了多学科技术的综合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