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控制室的设计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265.50 KB
- 文档页数:10
目 次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定义与缩写 (3)4 中央控制室 (3)4.1 总图位置的选择 (3)4.2 布置和面积 (4)4.3 环境条件 (4)4.4 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5)4.5 采光与照明 (5)4.6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6)4.7 进线方式与室内电缆敷设 (6)4.8 设备的安装固定 (6)4.9 安全保护 (7)4.10 通讯 (7)5 现场机柜室 (7)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关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标准研究与编制项目启动会议纪要》(集团公司[2006]第1号)编制的。
本标准共分5章。
本标准主要内容有:中央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设计规定和最低要求。
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南京石化设计院主要起草人:贾铁虎 冯 欣 林 融本标准于2008年首次发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央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设计和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化新建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中央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设计,现场控制室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160-1992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1999年修版)3 定义与缩写3.1中央控制室 Central Control Room, 缩写为CCR位于石油化工厂(装置)区域内的集生产操作、过程控制、安全保护、先进控制与优化、信息管理、仿真培训、仪表维护、生产管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物。
中央控制室可分为装置、联合装置及全厂性三类。
3.2现场控制室 Local Control Room,缩写为LCR位于石油化工装置或公用工程区域内的某特殊工艺(设备)单元现场的控制室,设有操作岗位。
中央控制室的要求根据《关于做好污染减排核查水平衡分析和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建设的通知》(浙环办函〔2010〕410号)与《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减排核查核算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8〕90号)的要求,做好中控系统的建设,中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处理、显示4个部分。
数据采集有否备注1 进出水水量必须具有2 进出水水质必须具有3 曝气设备电流强度必须具有4 提升泵电流强度5 液位6 溶解氧浓度必须具有7 PH8 污泥浓度必须具有9 氧化还原电位备注要求中控系统至少包含其中8个参数数据存储有否备注1 数据格式分钟数据小时数据日数据2 存储内容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有效性(正常、校准、故障)3 存储周期一分钟数据应保存最近7天一小时数据应保存最近3个月(90天)日数据应保存最近一年以上4 数据备份一小时数据备份周期不低于30天日数据备份周期不低于30天数据处理有否备注1 采用最佳的处理线路和方法,根据数据显示的要求和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处理数据显示有否备注1 在同一曲线界面中最多可同时显示8条及以上曲线,并用不同颜色区分2 可以设置曲线的起始、终止时间3每个曲线段之间的显示采用折线图,游标移动时可显示各条曲线任意点的时间和对应数值4 可选择绝对数值和量程百分比两种方式进行显示5 可以按选择的时间段进行前后推移6 选择多条曲线时,需有多坐标显示,量程设置要合理7 可以显示区段范围内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8 时间范围可以调整,同一界面最长应显示90天以上其他要求有否备注1 有条件的可以预留数据接口,为以后做好准备2 中控系统应与台帐记录数据结合,尤其对异常数据要有记录,有措施,有结果3应有厂区总平面图或者管道布置图,并分别列出各流程段的界面,界面上需显示各设备的运行工况(包括控制方式、运行情况、故障情况等)4 相关的数据参数,如仪表参数、主要设备电流、阀门开度等,5 整个厂区的参数一览表、历史趋势以及报表系统界面,各画面之间能实现任意切换“南昌鹏鹞污水处理厂监控系统软件”可以实现对污水处理厂的主要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测和控制。
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 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
中央控制室及调度指挥中心室内设计范围及基本技术要求:
一. 设计范围
1.中央控制室内灯光、墙面、地面的设计,室内布置设计
2.大屏幕的设计
3.操作台的设计
4.调度指挥中心的设计
5.参观通道的时间
6.消防、火警、监控视屏、可燃 / 毒气监测、广播系统的集成(仅对外部进来的信号集成)
7.其它
二. 中央控制室基本要求
1.配置壁装式大屏幕显示器 1 或 2 个。
2.配置钢木结构的操作台,需要 80----100 个工位,每个操作台双屏显示,左右放置。
3.部分操作台需要配置用于 SIS系统的辅操台,预计需 32 个辅操台。
4. 操作台按弧形摆放,分8 个区(己内酰胺装置I 期,己内酰胺装置II 期,环己酮装置
I 期,环己酮装置 II 期,硫酸装置I 期,硫酸装置 II 期,公用工程,备用区域)
三. 调度指挥中心(监控中心)基本要求
1.配置壁装式大屏幕显示器 1 个。
2.配置钢木结构的操作台,需要 8 个工位,每个操作台双屏显示,左右放置。
3.需要将以下子系统集成到监控中心的系统中:
1.)FS
2.) GDS
3.) CCTV
4.) PA
5.)其它。
名称基础工程设计(初步设计)详细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系统技术规格及一般要求通信接口及通信网络要求系统维护与故障诊断DCS硬件配置(操作站)DCS硬件配置(控制站)工程师站DCS软件配置DCS报价要求技术评估DCS应用软件组态工厂验收现场验收DCS中央控制室供电,现场接线及接地设计要求《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SH/T3092-1999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设计院发布时间:1999-09-22 实施时间:2000-01-011.拟定DCS监控方案:根据基础工程设计(初设)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统计DCS的点数检测回路及复杂控制的要求,初步做出DCS的配置2.完成初步询价3.向有关专业提交初步设计资料:根据DCS的配置提出DCS中央控制室的面积,房间划分,以及向结构,暖通,电气,消防,电信,及概算专业提交初步设计资料,初步制定控制室设备平面图本阶段有关DCS的工作分为:1.技术谈判 2.工程设计 3.应用软件组态1.技术谈判阶段应完成: a.编制DCS系统配置条件,I/O点一览表; b.编制DCS询价书的技术部分c.进行DCS技术谈判,技术评估d.确认合同技术附件e.参与DCS工程设计条件会议2.工程设计阶段应该完成: a.复杂控制系统框图 b.顺序控制,逻辑控制,时序控制原理图c.系统配置图d.机柜硬件配置图e.控制室设备平面布置图f.各类机柜的布置及接线图g.辅助仪表,操作台布置及接线图h.室内仪表电缆,电线平面布置图 i.I/O卡件接线表或回路接线图j.供电系统图 k.接地系统图l.向有关专业提出详细设计技术条件(暖气,消防等)3.应用软件组态阶段应完成:a.系统配置组态 b.DCS监控数据库(包括数据输入调试及修改)c.工艺流程图画面d.顺序控制,逻辑控制时序控制,批量控制等的组态e.当前和历史数据记录分组f.报警分组,分级g.报表h.外围设备接口组态 i.历史数据库的组态 j.其他组态1.所选用DCS应是集成的,标准化的过程控制和生产管理系统,且必须是具有运行经验,成熟可靠的系统2.DCS系统的硬件,软件配置及其功能要求应与装置的规模和控制要求相适应3.控制器应满足过程控制要求,具备PID参数的自整定4.系统应具有存储功能,可将各种工艺参数,检测信号,操作过程,报警事件等按需要存入硬盘5.过程I/O接口应包含AI AO DI DO 串行和并行通信接口,常用可编程控制器接口6.控制器的中央处理器,通信,电源等主要部件必须要1:1配置冗余7.控制器中用于控制的多通道I/O卡应有冗余配置,控制回路的I/O点应有独立的A/D或D/A转换器8.操作站是监视控制生产过程的主要人机接口,应具备高可靠性9.操作站的所有外设接口应该是通用的(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显示器,通用键盘,鼠标,打印机10.操作站的操作系统应是通用的标准的11.操作站的硬件配置(略)12.操作站的软件操作环境应该:能对网络上的任一控制器数据进行存取,还应具备不同级别的操作权限13.操作站可运行组态软件或作为工程师站的终端14.操作站的数据处理应满足所有数据的记录需要,可由用户选定记录的参数采样时间15.操作站应具有完善的报警功能,对过程变量报警和系统故障报警应有明显区别1.DCS通信网络应符合IOS/IEEE的通信标准,具有开放系统的特点,通信速率应不低于1Mb/S,有长距离 通信能力(1KM)2.通信总线的负荷不应超过60%3.通信速度至少为1Mb/s4.通信距离应满足装置(或工厂)的实际要求5.DCS通信网络必须能与工厂管理网(如:TCP/IP)相连,系统应能与工厂管理网上的设备进行数据通6.通信总线(包括接口设备和电缆)必须1:1冗余配置7.通讯总线应符合国标标准 《工业通信网络现场总线国家标准》发布时间2010.11.16 标准号GB/Z2 ~.3-2010该规范是新一代基于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自动化总线标准,囊括了 网,分布式自动化网络安全等当前自动化领域的热点,是实现装备制造业 进的重要技术之一。
漫谈现代化工厂中控室的设计对于一个现代大型化工厂来说,中控室(全称中心控制室或者中央控制室)应该是神经中枢了,所有仪表信号都连到这里,所有重要的控制决策都从这里发出。
这里一般也是大人物或者新员工参观的必经之地,自然光鲜度也较高。
不过,中控室设计很容易陷入误区,尤其被科幻电影或者形象工程所误导,现在很多中控室的设计都不符合人机工程的原则,包括全新建造的工厂,国内国外都如此。
大而无当的控制大厅里,一排排控制台像列队的士兵,光洁的大理石地面反射着满天星斗的灯光,人们在忙碌地穿进穿出。
这其实是很糟糕的控制室设计。
中控室是控制集中化的结果。
原始自动控制由现场的气动仪表实现,工人需要在现场巡回检视,抄录数据,调整参数。
控制技术进步到单元仪表后,控制信号开始引入中控室,操作工可以全面掌控整个工厂的情况,作出最优的操作决定。
气动单元仪表需要接通气动信号管线(一般是铜管或者铝管),安装、维修、重组十分麻烦。
电动单元仪表进了一大步,但也很快落后于化工控制的需要。
计算机控制才解决了集中控制的问题。
现代化工厂的最大特点是:1、大型化,规模出效益,所以化工厂都是越造越大2、单系列化,能够用一台大型设备的地方,绝不用两台中型设备。
单系列在可靠性上有所损失,但在效率、占地、维修上利远远大于弊3、参数极端化,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工艺参数都全面向设备极限逼近,使得操作的差错余地极小4、能量和物料的流动高度整合化,热尽其用,物尽其用,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特点决定和监测和控制参数越来越多,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反应时间越来越短。
所以,中控室首先是一个工作场所,首要的设计考虑是人机效率,舒适是次要的,光鲜更加是非常地不重要。
中控室的设计考虑从地理位置开始。
再现代化的化工厂业也不可能全盘自动化,除了中控室操作工,还有现场操作工。
很多关键设备不容许远程启动,必须现场目视确认设备状态后,才能由现场开关启动,或者把现场开关设到“容许远程”才由DCS启动。
控制室设计规定⽬次前⾔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件 (3)3 定义与缩写 (3)4 中央控制室 (3)4.1 总图位置的选择 (3)4.2 布置和⾯积 (4)4.3 环境条件 (4)4.4 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5)4.5 采光与照明 (5)4.6 采暖、通风和空⽓调节 (6)4.7 进线⽅式与室内电缆敷设 (6)4.8 设备的安装固定 (6)4.9 安全保护 (7)4.10 通讯 (7)5 现场机柜室 (7)前⾔本标准是根据《关于中国⽯化⼯程建设标准研究与编制项⽬启动会议纪要》(集团公司[2006]第1号)编制的。
本标准共分5章。
本标准主要内容有:中央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设计规定和最低要求。
主编单位:中国⽯化⼯程建设公司参编单位:中国⽯化集团洛阳⽯油化⼯⼯程公司中国⽯化上海⼯程有限公司中国⽯化宁波⼯程有限公司中国⽯化南京⽯化设计院主要起草⼈:贾铁虎冯欣林融本标准于2008年⾸次发布。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央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设计和最低要求。
本标准适⽤于中国⽯化新建⽯油炼制、⽯油化⼯⼯程项⽬的中央控制室和现场机柜室的设计,现场控制室的设计可参照执⾏。
2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期的引⽤⽂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标准。
GB 50160-1992 ⽯油化⼯企业防⽕设计规范(1999年修版)3 定义与缩写3.1中央控制室 Central Control Room, 缩写为CCR位于⽯油化⼯⼚(装置)区域内的集⽣产操作、过程控制、安全保护、先进控制与优化、信息管理、仿真培训、仪表维护、⽣产管理等多项功能为⼀体的综合性建筑物。
中央控制室可分为装置、联合装置及全⼚性三类。
3.2现场控制室 Local Control Room,缩写为LCR位于⽯油化⼯装置或公⽤⼯程区域内的某特殊⼯艺(设备)单元现场的控制室,设有操作岗位。
控制室设计与布局规范及注意事项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控制室已成为许多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控制室的设计与布局对工作效率、操作安全和员工舒适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控制室设计与布局的规范和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1. 控制室设计的基本原则1.1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控制室的布局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方便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和调整。
工作台、显示屏等设备的位置可以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运营需求和工作流程。
1.2 合理的空间规划:控制室的空间规划应合理布局,确保员工能够自由行动和操作设备,避免拥挤和堵塞。
工作台与显示器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便员工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和视觉空间。
1.3 舒适度与人体工程学:控制室的设计应考虑员工的舒适度和人体工程学原理。
工作椅的高度、角度与背部支撑等要符合人体工程学标准,以减少工作压力和身体不适。
2. 控制室布局的要点2.1 布局结构:控制室的布局结构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
一般而言,操作台应位于中央位置,以方便员工观察和操作各类设备。
显示器、监控系统和通信设备应分别安置在操作台的侧边或靠近墙壁的位置。
2.2 设备摆放:不同类型的设备在控制室中的摆放位置要根据使用频率和操作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常用设备和控制器应靠近操作员,而不常用的设备可以放置在远离操作台的位置,以减少干扰和混乱。
2.3 设备接线与隐蔽布线:为确保控制室的整洁美观,设备的接线和布线应进行合理的隐蔽处理。
可以采用地板槽、电缆槽等方式隐藏线缆,避免绊倒和纠缠,同时降低电磁干扰的风险。
3. 控制室注意事项3.1 照明设计:控制室的照明设计应满足工作的视觉需求,保证员工能够清晰地观察屏幕和操作设备。
应避免过强或过弱的照明,以免产生眩光或影响操作准确性。
合适的照明设备应采用柔和的光线,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3.2 噪音控制:控制室通常会有许多设备同时运行,会产生噪音。
为确保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应对控制室进行良好的噪音控制。
控制室设计技术要求
●温度要求:200C±20C
●湿度要求:相对湿度保持35%~75%
●工作照明:一般工作时,照明度不低于100LUX
●防火设施:防火系统应与中央警报系统相连,当报警响起时只放出非助燃气
体灭火,以防止损害贵重器材。
●观察窗:对主席台一面为可推拉窗,面积越大越佳。
敞开部分面积不小于
1/2窗面积。
玻璃为5mm双层,两层玻璃间隔5cm。
●地台要求:地台应为防静电活动地板,地台与地面空间理想高度为250mm,
以方便室内管道安排,另每件活动地板用边长610mm见方为佳,承重不小于500kg/㎡。
●装饰要求:要求有吸音及隔音处理。
●管道要求:弱电线槽应远离强电线槽为佳,尽量避免平行排列,管槽用电镀
金属密封式排列。
●稳压要求:电源要求经过稳压后再送入各系统设备,音频设备还需要滤波。
●地线要求:扩声系统要求一独立地线供所有器材接地,其内阻应不超过1欧
姆。
●电量要求:控制室提供60KVA延时30分钟不间断电源,为会议室设备提供
后备电源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