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5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现象。
B. 政治制度。
C. 政治行为。
D. 政治思想。
答案,A。
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历史研究法。
B. 实证研究法。
C. 比较研究法。
D. 逻辑研究法。
答案,B、C。
3. 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包括()。
A. 国家。
B. 政府。
C. 政治权力。
D. 政治制度。
答案,A、C、D。
4. 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
B. 政治制度的形式与运作。
C. 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
D. 政治决策与政治行为。
答案,A、B、C、D。
5.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阶段。
A. 古典政治学阶段。
B. 近代政治学阶段。
C. 当代政治学阶段。
D. 未来政治学阶段。
答案,A、B、C。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政治学?答,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政治权力的来源与性质、政治制度的形式与运作、政治参与与政治社会化、政治决策与政治行为等内容。
2.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逻辑研究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进行研究。
三、论述题。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思想。
政治现象包括国家、政府、政治权力、政治参与等;政治制度包括政治组织、政治程序、政治规则等;政治行为包括政治决策、政治行动、政治交往等;政治思想包括政治哲学、政治理论、政治意识等。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主要通过对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实证研究法主要通过实证数据和统计分析进行研究,以验证和检验政治理论和观点;比较研究法主要通过对不同国家或地区政治制度和政治现象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其异同和规律;逻辑研究法主要通过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进行研究,以探讨政治现象和问题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政治学原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2.使神学和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意大利思想家____________。
3.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就其内容来说,主要是指____________。
4.在体制下,立法机构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5.政府是公共权力的象征,代表____________行事,它以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为职责。
6.稳定的政治共识在社会____________上表现为政治秩序的合法性,而政治体系的运转则是依靠治理来实现的。
7.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___的政治行为。
8.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选择题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西塞罗2.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A.孔子 B.韩非 C.庄子 D.荀子3.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而展开。
A.合法性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4.()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5.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国家 B.共产党 C.民族认同 D.利益6.()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7.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8.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行政机构 B.国家元首 C.司法机构 D.立法机构9.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为特征。
A.组织的多元化 B.两院制 C.多党制 D.社会权力的多中心 10.政党以其()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政治权力的基本形式包括()。
A. 立法权和行政权B. 行政权和司法权C. 立法权和司法权D.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答案:D2. 社会契约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托马斯·霍布斯B. 约翰·洛克C. 让-雅克·卢梭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民主政治的核心原则是()。
A. 人民主权B. 权力分立C. 社会平等D. 法治原则答案:A4. 国家利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于()。
A. 军事力量B. 外交手段C. 经济实力D. 意识形态答案:C5.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
A. 选举投票B. 社会运动C. 政治捐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政治制度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框架,它决定了国家权力的分配与运作方式。
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能够保证政府的有效运作,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它还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通过法治手段实现社会公正。
此外,政治制度对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也有着重要影响。
2. 描述现代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
现代民主政治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第一,人民主权,即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
第二,权力分立,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部门的相互制衡,防止权力过于集中。
第三,法治原则,即所有公民和政府机构都必须遵守法律,确保公正和秩序。
3. 阐述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作用。
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关于政治生活的观念、价值和态度的总和。
它对政治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的、健康的政治文化能够促进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增强社会凝聚力。
相反,一个消极的、分裂的政治文化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和政治动荡。
政治文化还影响着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对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
三、论述题1. 论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及其对政治秩序的影响。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传统权威,即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二是法理权威,即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法律和宪法的规定。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经济基础B. 政治权力C. 社会结构D. 文化传统2. 以下哪一项不是政治权力的来源?A. 法律B. 传统C. 暴力D. 教育3.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A. 君主制B. 民主制C. 独裁制D. 所有以上4. 政治参与的途径不包括:A. 投票B. 抗议C. 网络舆论D. 个人修养5. 政治文化是指:A. 政治制度的总和B. 政治行为的规范C. 政治观念和价值观D. 政治权力的分配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
7. 解释政治制度与政治过程的区别。
8. 描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政治意识形态对政治行为的影响。
10. 分析政治制度变迁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政治权力2. 答案:D. 教育3. 答案:D. 所有以上4. 答案:D. 个人修养5. 答案:C. 政治观念和价值观二、简答题6.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主要包括法律、传统、民主选举和道德认可。
法律为政治权力提供了明确的规范和界限;传统是历史沿袭下来的政治行为模式;民主选举体现了民众对政治权力的授权;道德认可则是基于社会价值观对政治权力的认同。
7. 政治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中政治权力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如君主制、民主制等。
而政治过程则是指政治权力如何被运用、政治决策如何形成以及政治行为如何展开的动态过程。
8. 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它不仅能够反映民众的意愿和需求,还能够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
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投票、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参与社会组织等,这些途径有助于形成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政治环境。
三、论述题9. 政治意识形态是一套关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组织的观念体系,它影响着个人和集体的政治行为。
不同的政治意识形态,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等,会引导人们支持不同的政策和政治行动,从而影响政治决策和社会变革。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政治制度B. 政治行为C. 政治思想D. 政治文化答案:B2. 政治权力的来源是()。
A. 法律赋予B. 人民授权C. 个人能力D. 历史传统答案:B3.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包括()。
A. 选举投票B. 社会运动C. 政治讨论D. 所有以上答案:D4. 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是()。
A. 经济发展B. 社会公正C. 政治制度D. 军事力量答案:B5. 政治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A. 资源分配B. 社会控制C. 权力运作D. 价值整合答案:D6. 政治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政策评估答案:B7.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是()。
A. 法律B. 传统C. 民意D. 权力答案:C8. 政治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 经济增长B. 政治民主化C. 社会稳定D. 国际地位提升答案:B9. 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 经济理论B. 政治哲学C. 社会制度D. 文化价值观答案:B10. 政治沟通的主要目的是()。
A. 信息传递B. 利益协调C. 权力分配D. 社会动员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
A. 君主制B. 共和制C. 民主制D. 独裁制答案:ABCD2. 政治行为的主体可以是()。
A. 个人B. 政党C. 政府D. 国际组织答案:ABCD3. 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A. 政治信仰B. 政治价值观C. 政治知识D. 政治行为模式答案:ABCD4. 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
A. 投票B. 抗议C. 游说D. 参政答案:ABCD5. 政治权力的表现形式有()。
A. 强制力B. 影响力C. 权威D. 资源控制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
()答案:正确2. 政治权力是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
第一单元1.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单项选择题.(1)西方神权政治观的代表人物是:A. 洛克 B.亚里士多德 C.托马斯·阿奎那D.卢梭(2)政治的首要功能是:A.维护社会秩序B.化解阶级矛盾C.有效地治理国家D.消灭集权政治(3)下列选项,属于中国法家学派政治学特征的是:A.重视道德教化 B.强调法术治国 C.主张无为而治 D.尊崇克己复礼(4)提出“为政以德”,强调为政者道德力量的思想家是:A.孔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5)开辟政治学学科的第一人是:A.亚里士多德 B.孔子 C.老子 D.庄子(6)下列选项,一般不属于政治权力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A.功利性权力 B.合法性权力 C.强制性权力 D.民主性权力(7)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A.荣誉B.统治C.利益D.政权(8)权威与权力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被认为是:A.合法的权力B.强制的权力C.正当的权力D.合理的权力(9)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核心方法论是:A.阶级分析 B.利益集团理论 C.政治文化分析 D.国家分析(10)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础是:A.经济决定论 B.政治决定论 C.制度决定论 D.文化决定论2.多项选择题(每题均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的时期有:A.古典主义时期 B.传统主义时期 C.行为主义时期 D.后行为主义时期(2)中国儒家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包括:A.君权神授 B.为政以德 C.无为而治 D.克己复礼(3)儒家的经典著作有:A.《孟子》B.《论语》C.《说难》D.《道德经》(4)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包括:A.阶级斗争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C.政治决定论 D.文化决定论(5)西方行为主义时期政治学的基本特征包括:A.关注法律 B.关注政治活动者的行为 C.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 D.主张“价值中立”(6)在政治过程中,政治权力主要表现形式有:A.强制性权力B.功利性权力C.操纵性权力D.人格型权力(7)政治权力的基础:A.武力B.财富C.技能D.知识(8)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包括:A.历史制度主义B.行为主义C.理性制度主义D.理性选择制度主义(9)政治学的分支学科有:A.政治理论与方法论B.行政管理C.国际政治D.比较政府与政治(10)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A.自愿的服从B.自愿的支持C.被迫的服从D.被迫的支持3.判断题(正确的打V,错误的打X)(1)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公平、平等、正义、自由、民主。
《政治学原理》一、选择题1、( C 道德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B 德治 C 礼治 )。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 B 法自然 )为思想核心。
4、孙中山先生是( A 管理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5、美国政治学家( B 戴维·伊斯顿 )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 亚里士多德 ) 7、 1880 年美国( D 哥伦比亚大学 )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 华盛顿大学B 康奈尔大学C 哈佛大学 8、根据(D 亚里士多德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 A 柏拉图)10、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ABCD )。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于( ABCD )。
12、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 A 经济秩序 )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13、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 A 法 B 势 C 术),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14、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 B 权力研究途径 )。
15、马克思主义创立的( C 历史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 。
16、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 D 治国之道 )而展开。
17、 1949 年— 1978 年,中国基本上实施( D 民众主义 )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 无政府主义C 精英主义 18、 1978 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精英主义 )的自上而下的相对 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19、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 国家)。
20、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社会伦理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 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___社会时期。
2、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3、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____________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4、直到____________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
6、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____________和有意识两个方面。
7、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____________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8、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____________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对于政治的价值形态、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制度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
9、政治行为研究属于____________政治研究。
10、西方现代政治的学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___________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____________上层建筑和____________三大结构。
12、微观的政治科学研究技术,指的是在政治科学____________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13、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____________的政治学。
14、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_____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15、_____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二、选择题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社会时期。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政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 政治权力的分配B. 政治制度的变迁C. 政治文化的传承D. 政治行为的规范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的根源是()。
A. 经济基础B. 政治制度C. 政治文化D. 政治行为3. 政治学中,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于()。
A. 法律B. 传统C. 暴力D. 人民4. 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是()。
A. 选举B. 游行C. 抗议D. 投票5. 政治学中,意识形态是指()。
A. 政治信仰C. 政治行为D. 政治权力6. 政治学研究方法中,定量分析是指()。
A. 通过统计数据进行分析B. 通过历史文献进行分析C. 通过理论推导进行分析D. 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分析7. 政治学中,利益集团是指()。
A. 政治组织B. 经济组织C. 社会集团D. 军事组织8. 政治学中,政治制度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
A. 法律的完善B. 政治文化的认同C. 政治权力的分配D. 政治参与的广泛性9. 政治学中,政治决策的过程通常包括()。
A. 问题识别B. 政策制定C. 政策执行D. 所有选项10. 政治学中,政治文化主要包含()。
A. 政治信仰B. 政治制度D. 政治权力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
A. 政治理论B. 政治制度C. 政治行为D. 国际政治2. 政治学中,政治权力的来源包括()。
A. 法律B. 传统C. 暴力D. 人民3. 政治学中,政治参与的途径包括()。
A. 选举B. 游行C. 抗议D. 投票4. 政治学中,政治制度的类型包括()。
A. 民主制B. 君主制C. 共和制D. 独裁制5. 政治学中,政治决策的影响因素包括()。
A. 利益集团B. 政治文化D. 经济状况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政治学是一门研究政治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国家政治。
政治学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
A.政治B.政府C.国家D.法律。
答案,A.政治。
2.政治学的基本任务是()。
A.描述B.解释C.预测D.指导。
答案,B.解释。
3.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A.历史法B.比较法C.实证法D.逻辑分析法。
答案,C.实证法。
4.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是()。
A.政治合法性B.政治平等C.政治权力D.政治正义。
答案,C.政治权力。
5.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
A.政治参与B.政治社会化C.政治制度D.政治权力。
答案,D.政治权力。
二、问答题。
1.请简要解释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答,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包括政治的本质、形式、内容、发展规律等方面。
其范围涉及政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政治文化等。
2.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一种方法。
答,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法、比较法、实证法和逻辑分析法。
其中,比较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或时期的政治现象,揭示其共性和差异性,从而推导出普遍规律。
3.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解释其中一条基本原理。
答,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政治权力、政治合法性、政治平等和政治正义等。
其中,政治权力是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一种对人的行为的控制能力,是政治活动的核心内容。
4.政治学的研究内容与其他社会科学有何区别?请简要说明一个方面的区别。
答,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在于其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特殊性。
政治学主要研究政治领域的现象和规律,而其他社会科学则更多关注其他领域的内容,如经济学关注经济领域,社会学关注社会领域等。
三、论述题。
请论述政治学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政治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政治学研究政治现象和规律,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政治的本质和运行机制,为政治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其次,政治学研究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等内容,有助于揭示政治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模式,为政治改革和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政治学原理一、填空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一门科学的理论,其最突出的特点是。
2.1848年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完全形成。
3.权力从其存在和作用的领域来划分,可分为私人权力和。
4.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
5.一个国家公民的程度及其水平,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和政治发展程度的基本标志。
6. 不等于政治选举,前者不仅包括公民的政治选举,还包括公民在罢免、复决等领域表达自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
7.在国家层次和范围内,政治权力表现为至高无上的和唯一的。
8.国家机构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
9.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10.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的本质属性在于其。
11.以政党的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12.195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首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
13.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由自然人变成的过程。
14. 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公民不参加政治生活,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15. 可以说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它会改变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价值取向。
16.政治革命的核心问题和政治特征是的变易。
17.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和政治革命。
18. 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是政治权力主体智力和体力的总和。
1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把历史上存在过的统治分为两大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与。
20.剥削阶级国家的共和政体可以分为共和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
民主共和政体又可分为议会共和政体和共和政体。
21.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可以把它们分为执政党、和反对党。
22.政党制度由决定,是政体的组成部分,同选举制度、议会制度和政府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23.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
这是与一般文化显著不同的特质。
24.政治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25.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有两个最显著的特色:一是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是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设立,实行“一国两制”。
26. 是介于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之间的一种政治变革。
27.实行资产阶级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国家,另一种是国家。
28.资本主义民主主要包括民主原则、和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9.暴力斗争的最高形式是。
30.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接触包括和两种主要形式。
31.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的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8个民主党派是党。
32. 主要指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的独立与制衡。
33.近代社会的政治权利,主要表现为公民的自由权、和参政权等。
34.政治改革以不损害的根本利益和现存的基本制度为前提。
35.政治管理在内容上体现为把转化为政治和社会后果。
二、单选题:1.第一个使政治学获得独立、同伦理学彻底分家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B.马基雅维利C.马丁·路德D.马克斯·韦伯2.近代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创始人是[ ]A.博丹B.霍布斯C.洛克D.孟德斯鸠3.提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单独在几个或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的是 [ ]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布哈林4.( )是最为普遍存在的权力形式。
[ ]A.功利性权力B.合法性权力C.人格型权力 D.强制性权力5.政治权利的根本特性是[ ]A.权利主体的相对个体性B.阶级特性C.权利主体的自主性D.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6.( )是指公民通过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
[ ]A.政治投票B.政治选举C.政治表达D.政治接触7.国家契约说发源于思想家[ ]A.格劳秀斯B.卢梭C.伊壁鸠鲁D.洛克8.根据( ),把历史上的国家划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 ]A.阶级分类法B.国家和社会的关系C.政治治理形式D.统治人数和服务对象9.把政体分为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君主政体的是[ ]A.博丹B.孟德斯鸠C.洛克D.亚里士多德10.( )是实行两党制的国家。
[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11.首先使用“政治文化”这一概念的是[ ]A.美国学者B.法国学者C.英国学者D.日本学者12.根据( ),政治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政治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
[ ]A.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B.对政治文化功能的认识C.政治文化的历史演进D.人们的参政倾向和政治体系开放程度13.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从根本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矛盾B.政治腐败C.阶级矛盾激化D.社会矛盾激化14.革命是教育和锻炼人民群众的大学校。
因此,( )指出:“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
”[ ]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15.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制度的中心环节是[ ]A.普选制B.议会制C.政党制D.分权制16.主张“精英民主理论”的是[ ]A.熊彼特B.柯尔C.达尔D.卢梭17.当今世界上,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 ]A.一党制B.多党制C.两党制D.主从党制18.政治参与的主体是[ ]A.全体公民B.普通公民C.政府官员D.职业政治活动家19.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产生于[ ]A.19世纪20 年代B.19世纪30 年代中C.19世纪30 年代末D.19世纪40年代末20.在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中,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媒介是[ ]A.家庭B.学校C.大众传媒D.社会实践三、名词解释:1.行为主义政治学2.政体3.卡里斯马(Charisma)4.政治心理5.利益关系6.政治参与7.国家契约说 8.政治社会化9.精英统治论 10.政治文化11.国家结构形式 12.政治冷漠四、简答题:1.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有何消极影响?2.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3.简述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4.简述政治改革的作用。
5.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6.简述古希腊雅典政治民主的特征。
7.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8.简述政治统治的本质。
9.简述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10.简述政党的基本特征。
11.简述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12.简述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社会化的几种不同界定。
五、论述题:1.试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加强政治民主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基本途径。
2.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有哪些?试分析现阶段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水平和程度不高的原因。
3.什么是政治改革?为什么说政治改革与政治改良和政治革命相比,是一种难度更大的政治变革?4.什么是政治革命?为什么说革命是政治的最高行动?5.试论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6.什么是政治权利?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马克思语)?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实践性2.《共产党宣言》3.公共权力4.国家政权问题 5.政治参与 6.政治投票7.国家主权 8.国家元首 9.公民大会10.阶级性 11.法律地位 12.阿尔蒙德13.政治人 14.政治冷漠 15.政治事件16.政治权力 17.社会革命 18.能力素质19.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20.贵族;总统 21.参政党 22.国体 23.民族性 24.暴力革命25.国家特别行政区26.政治改革 27.法西斯;当代民族主义28.民主制度;民主权利规定29.战争 30.个别接触;院外活动31.参政32.三权分立 33.平等权 34.统治阶级35.权力制约关系二、单选题:1.B2.A3.B4.D5.B6.C7.C8.A9.C 10.A11.A 12.C 13.A 14.C 15.B 16.A17.B 18.B 19.D 20.D三、名词解释:1.行为主义政治学是指运用实证方法对个人或团体政治行为进行研究的西方政治思潮的总称。
它产生于20世纪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发展,达到鼎盛期。
行为主义政治学没有统一的政治理论,各种学派林立,较有影响的有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西蒙的决策理论、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等。
2.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国家政体,它是指统治阶级以什么样的政权组织形式实行统治。
例如,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政治权力的一种类型,即人格型权力或影响力。
卡里斯马(Charisma)原指古代的宗教先知、战争英雄,是马克斯·韦伯把它引人政治学的。
在现代政治学中,具有人格魅力的政治家都被称为卡里斯马型的政治家。
这种人具有超凡的品质、个人魅力、启示力。
4.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主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5.利益关系就是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利益在内容上是人们对客观外部条件的反映,而形式上则是以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因而任何利益都是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所以,利益关系主要是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
6.政治参与又称参与政治,是指一个国家的普通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国家政权行使的活动,尤其是影响政治决策,国家立法过程的政治行为。
7.关于国家本质的一种学说。
这种观点发源于古希腊的思想家伊壁鸠鲁,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格劳秀斯、洛克、卢梭等人完善了这一学说。
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并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由于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生活不方便或不安全,因而相互订立社会契约,交出自己的部分权利,由此形成了国家。
8.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9.精英统治论起源于古代的能人治国思想。
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精英统治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西方的一些思想家完成的,创始人是意大利的政治社会学家V.帕累托(1848—1923)和莫斯卡(1858-1941)。
认为无论是在君主制、贵族制还是在民主制中,其共同点都是由少数人或精英统治的。
精英之所以获得统治地位,是因为他们具备了社会所推崇的才能和品质。
10.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社会成员在长期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国家政治生活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总和。
11.国家的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内部构成模式,即体现国家纵向的权力划分关系和权利的协调制约关系。
具体说就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
按照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