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题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86.00 KB
- 文档页数:11
2021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2021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2021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另外选取作为标准的物体。
1.质点:在物理学中,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而无大小和形状的点。
2.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可能是直线,可能是曲线,也可能是折线。
3.位移:是从运动物体除位置只想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4.矢量:有大小有方向。
5.标量:有大小无方向。
6.匀速直线运动:若一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
7.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他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 的比值,用V表示,则有:V=s/t。
速度的单位元是m/s,或者km/h。
8.平均速度:不知道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用物体位移与所用的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注:平均速度也是向量,其方向也和位移一致)9.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10.加速度:加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通常是1秒)速度的改变。
如果用a表示加速度,vo表示初速度,vt表示末速度,时间隔为t,则有:a=(vt-v0)/t,加速度的单位是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
11.匀速直线运动: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由加速度公式可以推出vt=v0+at,vt是t 的一次函数,其图像是一条倾1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s=v0=1/2at2,它表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与时间成二次方关系。
14.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1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1)对现象的一般观察(2)提出假设(3)运用逻辑得出推论(4)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5)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16.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021年陕西省中考物理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质量为5 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A.密度、比热容、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一半;B.密度不变,比热容、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C.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D.密度、比热容、热值都不变.2.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
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 ()A.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B.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C.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用都是省力杠杆;D.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3.杠杆OA< OB, A、B两端各挂一个重物, 杠杆平衡.若把重物从A、B两端都向支点移动相同距离,即AA'=BB', 重物分别悬挂在A点和B点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仍然保持平衡;B.杠杆不能平衡, A端上升;C.杠杆不能平衡, B端上升 ;D.杠杆不能平衡, 但不能确定哪端上升.4.将小电动机与小灯泡用导线连接起来,在小电动机转轴上绕线,然后用力拉线,使电动机转动,小灯泡发光,有关这种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产生了磁,使电动机转动B.磁产生了电,使小灯泡发光C.电动机相当于电源D.转动停止,灯泡熄灭5.图3所示是课本中的几个实验.演示电磁感应的是()6.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下列措施中必要的是()A.开关应接在靠近电源正极的地方B.一定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逐个顺次连接元件C.一定要从电源的负极出发,逐个顺次连接元件D.连接过程中开关应断开.7.雨季乌云滚滚,常有雷电发生,这是因为()A.乌云滚动,摩擦生热B.带有相同电荷的云团相遇相互作用C.带有异种电荷的云团相遇发生相互作用D.乌云将积蓄的大量太阳能一下子释放出来.8.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10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A.a B.b C.c D.d9.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
试题一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学校: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1.探究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2.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检查实验器材(10分)1.清点器材:铁架台、弹簧、相同规格的钩码若干、刻度尺、夹子;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操作步骤(70分)1.按图1将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在弹簧旁边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测量弹簧的原长l0,记入表格;2.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当钩码静止时,记录弹簧的长度l和弹簧弹力大小F,将数据记入表格;图13.改变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将数据记入表格(g取9.8 N/kg);钩码个数0 1 2 3 4 5 弹簧长度l/cm弹簧的伸长量x/cm弹力F/N4.在图2中用描点法做出F-x图像。
四、实验结论及反思(10分)1.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与伸长量x关系式为:F=。
2.实验反思:五、整理实验器材(10分)图2试题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检查实验器材(10分)1.清点器材:电源、打点计时器、重物、铁架台、夹子、纸带、刻度尺;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操作步骤(70分)1.按图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使限位孔沿竖直方向;2.将纸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固定在重物上;3.将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待稳定后释放纸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断开电源,取下纸带;4.重复以上实验步骤两次;5.选择一条初始两点距离约为2mm 点迹清晰的纸带,标记初始点为O ;6.任意选择一个计时点A ,测出其与点O 的距离h OA ,并计算出A 点的速度;7.分别计算p OA ∆=E mgh 与2k A 12∆=E mv ,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四、实验结论与反思(10分)1.实验结论:2.实验反思:五、整理实验器材(10分)图1图2试题三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学中的物理量学校: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的阻值。
试题一测量木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学校: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1.会根据平衡条件利用重力沿斜面的分量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求出动摩擦因数;2.体会动摩擦因数只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与物体质量、压力等无关。
二、检查实验仪器(10分)1.清点仪器:长木板,可以在其上面加减砝码的木块、垫块、砝码、刻度尺;2.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操作步骤(70分)1.将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垫块将木板一端垫起来,构成斜面;2.再将木块放在斜面上,慢慢的向斜面底端移动垫块,增加斜面的倾斜程度,直到斜面上的木块能匀速下滑,停止移动垫块;3.在斜面被垫高的一端板的下表面任选一点,用刻度尺测量该点与水平桌面间的高度h,及该点与斜面末端的水平距离S;4.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µ= ;5.在木块上加砝码改变滑块的质量重做1次;6.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7.四、实验结论与反思(10分)1.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因数的平均值为: µ= 。
2.反思:五、整理实验仪器(10分)试题一评分细则试题二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学校: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1.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会使用在弹性范围内橡皮筋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的关系。
二、检查实验仪器(10分)1.清点仪器:木板、三根相同的橡皮筋、图钉、直尺、白纸、铅笔;2.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备,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操作步骤(70分)1.用图钉将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将第一根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另一端拴接第二根橡筋,用直尺量一下第二根橡皮筋的长度L;2.拉伸第二根橡皮筋的另一端,用铅笔标记一下第一根橡皮筋的末端位置O,标记第二根橡皮筋的末端位置A,移去橡皮筋,将A与O点相连,标为L1,从L1末端截去L;3.然后再用第三根与第一根末端拴接,用第二根与第三根同时互成夹角拉动第一根橡皮筋,将第一根的末端拉至同一位置O,标记第二根与第三根橡皮筋的末端位置,做O点到此两位置线段L2、L3,从L2、L3末端截去L;4.分别以L2、L3剩余部分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看L1剩余部分的长度是否为其对角线;5.重做1-4步1次;6.做出的图形粘贴在下面。
试题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校: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实验器材(10分)1.实验器材:光具座、蜡烛(或其它光源)、凸透镜(f =10cm)、光屏、火柴。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操作过程及结论(80分)1.组装器材,调整烛焰(或其它光源)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及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整刻度位置。
3.把烛焰(或其它光源)放在较远处,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u>2f),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4.将烛焰(或其它光源)靠近凸透镜,使物距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f<u<2f),将光屏远离凸透镜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f =10cm 5.实验结论: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四、整理实验器材(10分)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 像的性质像距v/cm正倒大小实虚u>2ff<u<2f试题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学校: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1.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
2.掌握测量固体密度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10分)1.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及砝码一套、量筒一个(100ml)、烧杯一个、水、固体(小石块或金属螺母等)、细线。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操作过程及结论(80分)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2.用天平称出被测固体的质量m。
3.把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水的体积V1。
4.用细线系住被测固体慢慢地放入量筒中,使被测固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被测固体和水的总体积V2。
5.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计算被测固体的体积V。
陕西省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试题一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轮组座位号
一、实验目的
1.知道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10分)
1.实验器材: 木块、木板、棉布、弹簧测力计(量程合适)、钩码。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
三、实验过程及结论(80分)
此实验中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原理是。
1.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实验条件及读数记录在表格中。
2.在木块上放上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实验条件及读数记录在表格中。
3.在木块上增加一定数量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实验条件及读数记录在表格中。
4.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四、整理实验器材(10分)。
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 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3分,计6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研究下列运动的物体时,可看作质点的是A .某学生做课间操的动作B .地球绕太阳的公转C .自行车车轮的转动D .乒乓球的旋转 2.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必须选择地面B .必须选择匀速运动的物体C .必选择静止的物体D .可以选择任何物体 3.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速度B .时间C .质量D .路程 4.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则质点A .从静止开始运动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增大5.石块从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石块A .下落的速度不变B .下落的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C .重量越大,下落越快D .体积越大,下落越快6.英国科学家胡克通过精确实验研究发现,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F 与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的关系。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该关系的是 A B C D7.如图所示,质量g=2kg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达向右做直线运动。
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tv 0xxx x动摩擦因数 =0.5,在运过程中物体变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分别为(g 取10m/s 2)A .10N ,水平向左B .0N ,水平向右C .20N ,水平向左D .20N ,水平向右 8.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 .JB . kgC .m/sD .m/s 2 9.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超重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增大B .在失重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小C .在完全失重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为零D .无论在超重还是失重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都不变 10.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不同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D .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仍然存在 11物体在做曲线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A .大小一定变化B .大小一定不变C .方向一定变化D .方向一定不变12.如图所示,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v 1为4m/s ,河水的流速大小v 2为3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