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粉碎设备在中药加工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超微粉技术应用及前景摘要中药现代化技术基础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中药饮片的超细粉。
本文通过介绍中药传统剂型与超微粉碎相关名称与概念对二者进行对比,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概述了常用超微粉碎设备和工作原理,以及中药超微粉碎的特点,以这些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药;超微粉;应用前景II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Ⅱ)1. 前言 (1)2. 中药超微粉相关概念及讨论 (2)2.1 中药超微粉的概念 (2)2.2 中药材的超微粉碎 (2)3. 中药超微粉碎的优势 (4)3.1 提高生物利用率 (4)3.2 提高疗效 (4)3.3 微细粉碎的匀化作用 (4)3.4 提高中药的质量管理 (4)3.5 节省药材 (4)3.6 便于携带 (5)3.7 易于服用 (5)3.8 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技术 (5)3.9 改进中药制剂工艺 (5)3.10 开发中药新剂型 (5)4. 中药超微粉碎的前景 (6)3.3 市场的需要 (6)3.1 消费者与养殖者共赢的需要 (6)3.2 兽用中药现代化的需要 (6)5. 结论 (8)参考文献 (9)I1.前言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它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对提高中药疗效、药品质量、生物利用度和降低中药资源的浪费与损耗,以及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
所谓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是指以中药材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粉碎后粒子的中心粒径为10~75μm,经细胞级微粉碎作业所获得的中药微粉,称为“细胞级中药微粉”,以细胞级中药微粉为基础生产的中药制剂,称为“细胞级微粉中药”,简称“微粉中药”。
中药绝大多数的品种是来源于动植物的生物体,其基本组成单元是细胞,药效成分通常分布于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且以细胞内为主。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中国·四川坤森微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亮·引言:中医药学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特色,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药是中医保健、预防、治疗的重要手段。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对中药的日趋重视,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相继应用了大量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中药传统产业进行了有效的改造,逐步实现了中药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现代化。
相比之下,我国中药制剂的研制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中药生产中的科技含量比较低。
要改善这种状况,就需要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推进研制、开发和生产工艺技术的现代化,以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超微粉碎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用于中药领域能把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
鉴于粉碎是中药生产及应用中的基本加工技术,超微粉碎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起步较晚,开发研制的品种相对较少,但已显露出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已成为近几年来中药界的研究热点什么是中药超微粉碎技术。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
所谓细胞级微粉碎,是指以生物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它不以粉碎细度为目的,而是追求细胞的破壁率,粉碎后粒子的中心粒径在75μm以下。
虽然细胞的破壁率越高,药材的细度越细,但细度作为一种宏观检测指标,无法表达药材的真实性状。
通过超微粉碎,能将原生材料的中心粒径从传统工艺的150~200目提高到300目以上,对于一般药材,在该细度条件下的细胞破壁率大于95%。
这项新技术适合于不同质地的各种药材,可使其中有效成分直接暴露出来,而不是使有效成分从细胞壁(膜)释放,从而使药物起效更加迅速、充分。
中药超微粉碎对药物体内吸收的影响中药经超微粉碎处理后,其粒度更加细微、均匀,因此表面积增加,孔隙率增大,吸附性和溶解性增强,药物能较好地分散、溶解于胃液中,增大与胃黏膜的接触面积,从而更易被胃肠道吸收,大大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相当一部分矿物类药材是水不溶性物质,经超微粉碎处理后,因粒度大大减少而可加快其在体内的溶解、吸收速度,提高其吸收量。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方面的运用超微粉碎一般是指将物料颗粒粉碎至粒径在30μm以下的一种粉碎技术。
物料处于超微状态时,其粒径尺度介于原子、分子和块粒之间,有时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超微粉碎技术通常又可分为微米级粉碎(1~100μm)、亚微米级粉碎(0.1~1μm)、纳米级粉碎(0.001~0.1μm,即1~100nm)。
在中药资源开发中应用的超微粉碎技术一般达到微米级粉即可使组织细胞壁结构破坏,获得所需的物料特性。
颗粒的微细化导致的表面积和孔隙率增加、细胞壁的破坏使超微粉体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如良好的吸收性、吸附性、溶解性、化学活性、生物活性等。
超微粉碎技术是中药现代化技术中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
研究发现,将中药牛黄进行超微粉碎后,其理化性质和疗效会发生惊人的变化,在治疗疑难绝症中具有极强的靶向作用。
超微粉碎不仅可以提高中药的生物利用度,有效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增强临床疗效,而且更方便、经济。
1 超微细胞破壁粉碎技术及设备简介中药的超微粉碎当前主要指细胞级破壁微粉碎。
中药的主要药效成分通常分布于细胞内与细胞间质,以细胞内为主。
当细胞破壁后其细胞内有效成分暴露出来,药物的释放速度及释放量增加,药效可大幅度提高,而且起效速度快。
药材经细胞级微粉碎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仅有极少量完整细胞存在。
细胞破壁超微粉碎是以破坏动植物类药材细胞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并不以细度为目的。
细度作为一种宏观的检测手段,不能确切表达药材粉末的真实情况,但细胞的破壁率越高其细度越细。
超微粉碎的设备主要有振动磨、球磨机、振动磨、气流磨等。
1.1 球磨机常规球磨机一直是细磨过程中的主要加工设备,主要靠冲击进行破碎。
当物料粒径小于20μm时,其效率低、耗能大、加工时间长。
由于球磨机生产效率低,粉碎时间长,一般在中药资源的开发中不采用。
搅拌球磨机是超微粉碎机中有前途而且能量利用率高的一种超微粉碎设备。
它主要由搅拌器、筒体、传动装置和机架组成。
中兽药超微粉应用的八大优势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它大多是指对中药细胞级微粉碎和细胞级微粉中药制备,是以打破中药材细胞为目的的粉碎作业。
中兽药经超微粉碎后,微细化颗粒的表面积和孔隙率增加,细胞壁的破坏使超微粉体具有良好的吸收性、溶解性、独特的物理化学与生物活性等。
如将牛黄超微粉碎后,具有极强的靶向作用。
超微粉的应用优势,具体来说,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增大比表面积,加快溶出,提高生物利用度超微粉碎技术可以将中药材从传统粉碎工艺得到的中心粒径75μm以上的粉末(150~200目),提高到中心粒径达5~10μm以下,在该细度条件下,一般药材细胞的破壁率≥95%。
而中药的主要药效成分通常分布于细胞内与细胞间隙中,且以细胞内为主。
当中药细胞经超微粉碎破壁后,破壁细胞中可溶物能直接接触溶媒,其有效成分可以全部直接进入溶媒被机体吸收。
与之相比,在一般粉碎颗粒中细胞是完整的,其粒子由数个、数十个细胞集团组成,细胞中的有效药用成分的溶出需穿过数个甚至数十个细胞壁后才能进入溶媒中,而后被机体吸收。
同时有一部分细胞因为有效成分在达到溶解平衡时,仍留在细胞内而被浪费。
所以,中药超微粉碎后其比表面积增大,溶出加快,细胞内的有效成分释放量和释放速度,以及单位时间内机体吸收药物有效成分的量都会比普通粉碎方法所获得的中药粉末提高,其释放的药物有效成分的种类也要比普通粉碎方法完全。
另外,由于超微颗粒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效应和宏观隧道效应,使其对物质的吸附性较大,因而细胞级微粉中药对肠壁的黏附作用增强,使中药粉粒增加了在肠内的停留时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2、提高中兽药有效成份的提取率中兽药经超微粉碎,一方面,细胞破壁,细胞内有效成份溶出阻力减小,溶出速度因而加快;另一方面,微细化的物料具有很强的表面吸附力、亲和力、分散性和溶解性,从而提高有效成份的溶出速度及溶出率。
实践证明,细胞级破壁超微粉碎技术,可显著提高有效成份的提取率,特别是大分子成份的提取率。
超微粉碎技术与细胞级微粉中药
中药因其具有生物活性部位或活性化学组分而具有防病治病作用。
因此,医药学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寻找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上面。
但是,生物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药产生的药理效应不能唯一地归功于该药物特有的化学组成,还应与药物的物理状态等密切相关。
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药物的物理状态改变上。
随着中药行业引入了超微粉碎的概念,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一、中药超微粉碎与超微粉概念
中药粉体原料大多为动植物的细胞,虽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尺度差异很大,但通常来说中药材(植物)的细胞直径在10~100μm左右。
中草药超微粉的粒径一般粉碎到粒径为48μm(300目)~25μm(500目)的粉末。
因超微粉粉碎技术用于中药材时,主要目的是破坏中药材的细胞结构,因此超微粉也叫细胞级微粉。
药典所记载的超细粉指95%上通过9号筛(200目)及100%通过八号筛(150目)破壁率约在10%左右。
而超微粉通常指的是将中草药粉碎至300目至500目之间,综合破壁率约90%左右或者更高。
具体目数对应破壁率与细胞尺度大小有中药有关。
二、中药超微粉的特点
1、药物释放速度快,生物利用度提高
普通粉碎的中药:因药材细胞破壁率低(破壁率大多在10%以下)药物。
中药超细粉碎的优势目前,超微粉体技术在中药制备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植物中药有效成分多储藏于植物各种细胞组织中,受到细胸壁的阻隔难于被浸出。
超微粉碎的作用是使细胞壁破碎,有效成分充分裸露,可直接被浸出。
从植物细胞受到粉碎角度出发,中药超微粉碎也曾被称为细胞级粉碎。
中药超微粉碎的作用可否仅限于破碎植物细胞,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已有研究结果及使用经验,中药的超细粉碎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在一定温度下,固体药物的的溶出速率与固体的比表面积成正比,比表面职的增大,溶出速率随之增加。
中药饮片的超细化显著地提高有效成份的溶出速率。
中药中的散剂,谓其“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都是取其溶出快,道理是一样的。
(2)提高有效成份的溶出量由于超微粉碎能使中药植物的多种细胞及多种组织被粉碎,有效成份可以充分溶出,比饮片及粗颗粒的溶出量明显增加,因而用药量比传统饮片可有较大幅度降低。
中药散剂的使用已说明这一点,有人从40部历代中医药代表性著作中,收集到400多种散剂,其用药量为汤剂中饮片用量的20.9%-41.9%。
在对28味常用中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散剂用量为汤剂的1/3-1/5。
中药超微粉碎可以较大幅度减少用药量,这对节省贵重及稀少中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提高产品的均匀度中药的超细粉化,由于粉粒很小,在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中,可充分混合均匀。
一般来说,在中药复方中,贵重或毒性中药含量都较少或很少,诸药之间充分混合均匀龙为重要。
(4)中药超细粉体若用于直接口服,无砂粒感,有入口即化的感觉。
若用于制备外用制剂,由于粉碎很小,而分布均匀,有助于黏膜或皮肤的吸收利用。
(5)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中,有制霜及水飞两法,要做到“捣烂如泥”、“研细”和“研磨成糊状”,传统方法均是小量手工操作。
在批量加工时,可考虑选用JFC气流超微粉碎,该超微粉碎技术采用净化干燥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特殊的超音速喷咀向粉碎室高速喷射,该气流携带物料高速运动,使物料与物料之间产生强烈碰撞、磨擦从而达到粉碎1000目以细的目的,进入收集系统。
浅析超微粉碎技术及其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优势陆旺发布时间:2021-08-22T09:06:40.18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5期作者:陆旺[导读]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具有哪些优势,并对应用超微粉砕技术的中药业的未来进行思考。
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 223001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具有哪些优势,并对应用超微粉砕技术的中药业的未来进行思考。
在此次研究中,查阅了大量关于中药制药和超微粉碎技术相关的文献,为文章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文章的研究可知,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提高药效、帮助药物吸收、减少成本,值得在中医药领域推广。
关键词:超微粉碎技术;中药药效;经济效益Abstract: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advantages of ultra-fine pulverization techn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to think about the future of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fine pulverization technolog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is study,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s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and ultrafine grinding technology were consul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cle.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article,we can know that the ultra-fine grinding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 efficacy,help the drug absorption,reduce the cost,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superfine comminution technology;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conomic performance前言:相比于其他药类,我国的中药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先进行粉碎工作,再经过其他处理才能使用,为此,粉碎技术对于中药十分重要,尤其是超微粉碎技术这种新颖的技术,受到了各方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西医面对细菌抗药性、抗菌素过敏、广谱抗菌素引发的人体的正常菌群失调,面对人工合成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引发的大量药源性、医源性疾病,面对艾滋病、癌症等疾病治疗久攻不克等问题,越来越感到其局限性,转而重视中医药学,并逐渐认识到中医药学是一个有待于挖掘的“金矿”[1],这是因为中医重整体、重综合,中药重配伍、重协同的特点正好与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相吻合。
然而,当前中国传统中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使我国的中医药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实现中药现代化。
长期以来,国内广大医药工作者和部分相关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为中药现代化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目前,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药纳米化。
纳米中药一般不是简单地将中药材进行粉碎至纳米量级,而是针对组成中药方剂的某味药的有效部位甚至是有效成分进行纳米技术加工处理,赋予传统中药新药的功能。
(2)单味中药做成浸膏。
(3)单味中药的某一种或几种有效成分的提取。
(4)中药颗粒化。
采用现代制药工业的先进设备及工艺,将中药饮片加工成不同粒度的颗粒。
在以上几个方向中都涉及到将原料细化的过程,用粉碎设备来实现这个功能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现介绍如下。
1中药粉碎设备的现状
1.1中药粉碎的目的中药入药剂前一般要经加工炮制成饮片,在制剂时再将饮片或干燥提取物粉碎成不同细度的药粉,以供制备各种剂型之用。
粉碎是制药生产中的基本操作之一,也是药剂制备的基础。
中药粉碎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为制备各种药物剂型奠定基础,如片剂、散剂、冲剂、丸剂、胶囊剂等剂型需以药粉或颗粒成型。
(2)增加药物表面,利于药物的溶解与吸收进而提高药效,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3)有利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
(4)便于调剂和服用,节省原材料。
鉴于以上粉碎的目的,开发合适的中药超微粉碎设备是必要的。
1.2常用粉碎设备(1)辊碾:是将单根或多根研棒或环装入磨腔内,借助某种特殊力使磨腔内的棒或环作旋转运动,棒与棒之间或环与环之间以及它们与磨腔内壁之间产生的碰撞、挤压、研磨、剪切等作用使物料粉碎。
(2)高速旋转撞击式粉碎:主要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部件产生的强冲击力、剪切力摩擦而使物料被粉碎。
常见的有销棒粉碎机、摆锤式粉碎机、轴流粉碎机、离心分级磨、筛分磨等。
(3)球磨:其种类有普通球磨机、振动磨、搅拌磨等。
普通球磨机是用于超微粉碎的传统设备。
振动磨是用电机使筒体内的研磨体产生抛射、冲击和旋转运动,物料在研磨体的冲击和磨剥下获得均匀粉碎。
搅拌磨是一种内部有动件的球磨机,靠内部动件带动磨介运动来对物料进行粉碎。
(4)气流粉碎:它是在高速气流作用下,物料通过本身颗粒之间的撞击,气流对物料的冲击剪切作用以及物料与其它部件的冲击、摩擦、剪切而使物料粉碎。
(5)液流粉碎:用高压液体通过喷射器加速,形成高速流动,带动其中固体颗粒作高速运动,然后与靶板或相反方向的另一股射流形成高速碰撞,使物料破碎。
除此之外,还有辊压、超声粉碎、高压膨胀式粉碎等设备。
1.3中药粉碎设备药品的生产有其严格的质量检测标准,一般的粉碎设备并不直接适用于药品的生产,目前研制生产的设备大多由矿物粉碎设备改进而来,国外专用于中药的粉碎设备资料较少,以下仅对国产的部分中药粉碎设备做一些分析。
(1)振动磨粉碎机:济南某粉体公司研制的新型第3代振动磨,利用高强度的振动使物料在磨筒内受到高速度的撞击、切磋,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粉碎效果,并可使物料达到精密的混合(分散)效果。
改机型有其不足的地方,产品粒度与给料最大粒度有关,当给料最大粒度为10mm左右时,产品粒度大于10μm;另外,在无法工作时,对中药的水分较敏感,水分增加,生产能力下降。
(2)机械剪切式粉碎机:无锡某大学研制成功的机械剪切式超微粉碎机能高效地使纤维微粒化,成功地用于大豆全粉、绿豆全粉的生产,可得到粒径小于2μm的微细纤维[3]。
该机型不适宜粉碎含糖含油多的中药。
(3)气流粉碎机:南京某大学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GQF型超音速气流超细粉碎分级系统,集多项喷管技术、流化床技术及卧式分级系统于一体,有良好的自动分级功能,产品
粒度细且均匀,粉体粒度小于2μm。
浙江省某机械厂将高精度涡轮式分级和高速冲击微粉碎机相结合,开发出新一代高效节能CWJ超微粉碎机,通过气流的膨胀较成功地解决了粉碎过程中的温升问题,且具有非常好的使用可靠性,粉碎粒度达10μm以下,粒度无级可调。
该类机型不足之处在于,设备制造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能耗高,能量利用率较低,故产品的成本高。
(4)低温粉碎机:江阴市某低温设备厂于1994年开始开发生产DFZ一系列超低温粉碎机,并成功地将此技术应用于甲鱼、魔芋、枸杞、茶叶、南瓜、胡椒、核桃仁、牛骨、羚羊角等原料的粉碎。
杭州某制药厂与浙江某大学共同开发了ZU-1型低温粉碎装置,该机选用SF-170型锤式粉碎机为粉碎机械。
以液氮为冷剂,可以进行多种类、小批量中药材以及食品的粉碎。
该机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该粉碎装置可直接出料或经旋风分离后出料,视产品粒度的不同要求而定。
以上两种机型的不足之处在于产量低,对投料粒径要求高;在需要分级系统时,有产生混粉和杂菌污染的可能。
2中药粉碎设备存在的问题
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当前的中药粉碎设备虽然较成功的实现了中药粉碎粒度的要求,但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效率低。
粉碎机械中的物料只有一部分受到外力而破碎,而另一些物料因接受的外力不足不能破碎。
在一般情况下,粉碎机械的效率很低,其余的能量消耗在:未粉碎粒子的弹性变形;物料在粉碎室内的迁移;粒子间的摩擦;粒子与粉碎机械间的摩擦;生热;振动与噪音;电机与传动装置的损耗等。
因此,粉碎设备的效率常常很低。
(2)温度升高。
粉碎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转变为热能,导致温度过高,造成某些物料的损失,或有的受热而分解,或有的变枯、变软,影响粉碎的正常运行,在粉碎过程必须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
对热敏性、含糖含油的中药,一般采取低温粉碎,冷却方法主要有喷淋法、浸喷法、喷淋和浸渍的混合法、气冷法等,商品化的低温粉碎机,大都采用液氮作冷剂,这却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3)细粉过多。
粉碎系统中如有过多已达到某种细度的粉末,混在粗粒中间起缓冲作用,消耗了大量机械能,引起升温等不利的影响。
因此应随时排除已达到粒度的粉末,在粉碎机上装筛子或使用其它措施进行分级分离[3]。
但是对于某些类型的粉碎设备进行实时排除已达粒径的粉末,还有许多困难。
(4)重新结块。
粉碎引起表面能的增加,由于表面自由能会趋向降低,已粉碎的粉末有重新结聚的倾向,故不稳定。
重新结块在粉碎过程中和粉碎后都会存在,在粉碎过程中的危害主要是使效率过低,温度升高;在粉碎之后的危害主要是成品在使用时浸出率的降低。
(5)设备选材不适当。
中药的质量控制是药品生产和安全使用的保证。
在粉碎过程中,涉及到机械磨损的问题,要防止机械磨损的微粒混入药材中,影响药性,对人体有害,在选材时往往选用耐磨材料,同时还考虑所选材料与被粉碎物料是否会发生不良反应。
低温粉碎时,还要使用耐低温的材料,一次性投资高。
3中药超微粉碎设备的发展趋势
由于中药材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国家对药品加工的严格要求,必将促进中药粉碎设备的不断发展,其发展和研究主要包括:(1)开发粉碎与分级相结合的闭路工艺及设备,从而降低能耗,提高生产率[4]。
(2)提高和改进现有粉碎设备的性能,降低成本。
(3)实现工艺研究和设备开发的一体化,根据中药材的性能进行设备的开发设计。
(4)从节能和安全性方面考虑,针对不同的粉碎设备,提取一个或几个状态参量作为监测参量,由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这些监测参量的
分析,来判断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采用控制机械对设备进行智能控制以保持设备的最佳工作状态。
如低温粉碎设备中,可以对冷却温度、进料量、原料的粒度分布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5)为防止中药挥发性成分的丢失以及生产结块,在粉碎设备内部设计能对中药采取表面处理的机械。
(6)提高物料在粉碎中的破碎比例,可通过工艺流程“前处理→粗粉碎和筛分→细粉碎和筛分→成品”来提高效率[5]。
(7)开发出的设备除了具有可行性、可靠性、经济性、生产能力大、产量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外,还要使设备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体系化,使产品质量监控贯穿整个粉碎工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