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超微粉碎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21
中药超微粉技术应用及前景摘要中药现代化技术基础的研究热点之一是中药饮片的超细粉。
本文通过介绍中药传统剂型与超微粉碎相关名称与概念对二者进行对比,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概述了常用超微粉碎设备和工作原理,以及中药超微粉碎的特点,以这些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药;超微粉;应用前景II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Ⅱ)1. 前言 (1)2. 中药超微粉相关概念及讨论 (2)2.1 中药超微粉的概念 (2)2.2 中药材的超微粉碎 (2)3. 中药超微粉碎的优势 (4)3.1 提高生物利用率 (4)3.2 提高疗效 (4)3.3 微细粉碎的匀化作用 (4)3.4 提高中药的质量管理 (4)3.5 节省药材 (4)3.6 便于携带 (5)3.7 易于服用 (5)3.8 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技术 (5)3.9 改进中药制剂工艺 (5)3.10 开发中药新剂型 (5)4. 中药超微粉碎的前景 (6)3.3 市场的需要 (6)3.1 消费者与养殖者共赢的需要 (6)3.2 兽用中药现代化的需要 (6)5. 结论 (8)参考文献 (9)I1.前言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它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对提高中药疗效、药品质量、生物利用度和降低中药资源的浪费与损耗,以及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又称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或中药细胞破壁技术。
所谓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是指以中药材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粉碎后粒子的中心粒径为10~75μm,经细胞级微粉碎作业所获得的中药微粉,称为“细胞级中药微粉”,以细胞级中药微粉为基础生产的中药制剂,称为“细胞级微粉中药”,简称“微粉中药”。
中药绝大多数的品种是来源于动植物的生物体,其基本组成单元是细胞,药效成分通常分布于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且以细胞内为主。
中药材超微粉碎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微粉碎技术,学习并掌握中药材超微粉碎过程及其意义。
2.了解超微粉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YSC-701超微粉碎机的使用方法。
3.学习使用YSC-701超微粉碎机对中药材进行超微粉碎的具体操作过程。
4.复习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颗粒粒径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固形物料经过超微粉碎,使其处于微米甚至纳米的尺寸时,该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都将发生极大的变化,从而显著提高药品的溶出度,并能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
无论内服或外用,都能明显提高疗效。
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超微粉碎技术能够改变传统的中医手段,中药材经超微粉碎细化后,可直接用于口服,从而免除了饮片、煎煮等繁琐的工艺,大大方便了病人用药;不仅如此,经研究表明,超微细化后的中药用量,只相当于原方剂用药量的十分之一,从而大大节省了宝贵的中药材资源,也有效保护了中药材种植环境。
另外,通过超微粉碎技术,使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效成分,经细胞破壁,可明显提高药品的生物利用度。
这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开创了全新的途径。
超微粉碎技术是粉体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对粉体原料的超微粉碎,高精度的分级和表面活性改变等内容。
根据原料和成品颗粒的大小或粒度,粉碎可分为粗粉碎,细粉碎,微粉碎和超微粉碎。
超微粉碎是近2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能把原材料加工成微米甚至纳米级的微粉,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鉴于粉碎是中药生产及应用中的基本加工技术,超微粉碎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起步较晚,开发研制的品种相对较少,但已显露出特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超微粉碎机一般为无筛式粉碎机,粉碎物料粒度由气流速度控制,粉碎粒度要求95%通过0.15mm(100目),超微粉碎通常由超微粉碎机、气力输送、分级机配套来完成。
本实验使用的是YSC-701超微粉碎机,纤维性物料经过超微粉碎后细度可以达到300—2000目,大比重脆性物料超微粉碎后细度可以达到1000—13000目。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1、中药超微粉碎相关概念及讨论中药超微粉碎主要是指中药材的细胞级微粉碎,直接将中药材的细胞打碎。
由于植物药、动物药的药效成分主要分布于细胞内与细胞间质,以细胞内为主,因此将打破中药材细胞为目的粉碎作业称为中药的“细胞级微粉碎”;采用细胞级微粉碎方法所获得的中药微粉称为“细胞级中药微粉”;以细胞级中药微粉为基础制出的中药称为“细胞级微粉中药”,简称“微粉中药”。
细胞级中药超微粉碎是指以生物细胞破壁为目的的粉碎作业,它不以粉碎细度为目的,而是追求细胞的破壁率。
虽然细胞的破壁率越高,药材的细度越细。
但细度作为一种宏观检测指标,无法表达药材的真实性状。
通过超微粉碎,能将原生材料的中心粒径从传统工艺的150~200目提高到300目以上,对于一般药材,在该细度条件下的细胞破壁率大于95 %。
细胞经破壁后细胞内的有救成分充分暴露出来、药物的释放速度及释放量会大幅提高。
药材粒子经细胞级中药超微粉碎后,显傲镜下观察仅有极少量完整细胞存在。
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固体物质粉碎成直径小于10μm(即300目以上)粉体的高科技含量的工业技术,具有速度快、时间短、粒径细、分布均匀、节省原料等特点。
粒径大于1μm 粉体称为“微粉”,而粒径小于1μm 的细粉称“超微粉”;还有人认为,粒径小于0.1μm 的微粉才称得上“超微颗粒”。
另外从颗粒的粒径而言,微米、纳米中药制剂亦应属于中药超微制剂,“微米中药制剂”属细胞级微粉制剂,是采用现代高科技与传统炮制技术和制剂技术研制出来的一种中药新剂型,一般认为其粒径应在1~75μm 范围内,能保持传统中药固有药效学物质基础的粒度。
“微米中药”包括微米中药材、中药微米提取物、微米中药制剂,它使中药材细胞破壁率提高达90 %以上。
至于“纳米中药”,它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径粒小于100 nm 的中药有效成分、有效部位、原药、复方制剂,是中药通过纳米化后的一种笼统叫法。
现在,大多数资料及企业所认可的中药超微粉碎是指中药经超微粉碎机粉碎后的细胞级微粉碎(即细胞破壁)。
中药粉碎方法范文中药粉碎是将中药材粉碎成细粉的过程。
中药材粉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中药材的表面积,方便其释放有效成分,提高药效。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粉碎方法。
一、手工研磨法手工研磨法是将中药材放在研钵中,用研钵和研杵搅拌摩擦,直至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少量中药材的粉碎。
但受人力的限制,研磨效率较低。
二、机械研磨法机械研磨法是将中药材放在研磨机中,通过高速旋转的刀片或砂轮将中药材研磨成细粉。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量中药材的粉碎,效率高且粉碎均匀。
常见的机械研磨设备包括研磨机、砂轮研磨机等。
三、超微粉碎法超微粉碎是将中药材经过多道粉碎和分类过程,使其达到亚微米或纳米级的细度。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破坏中药材的细胞壁,释放有效成分,提高药效。
超微粉碎常见的设备有超微粉碎机、球磨机等。
四、冷冻研磨法冷冻研磨是将中药材冷冻至低温状态,再使用研磨设备进行粉碎。
低温可以降低中药材的软化温度,减少粉碎过程中的热量产生,有助于保护中药有效成分的活性。
冷冻研磨常用的设备有冷冻研磨机、低温研磨机等。
五、流化床粉碎法流化床粉碎是将中药材放在流化床反应器中,通过高速气流的作用,使中药材在床层中不断碰撞、磨擦和摩擦,达到粉碎细化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天然纤维和脆性中药材的粉碎,可以保持中药有效成分的活性。
流化床粉碎常见的设备有流化床反应器、高速喷射床等。
六、超声波粉碎法超声波粉碎是将中药材放置在超声波振荡器中,受到高频声波的作用,使中药材迅速颗粒化、破碎和分散。
这种方法可以将中药材粉碎成纳米级的细粉,有助于提高中药材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
超声波粉碎常用的设备有超声波振荡器、超声波乳化机等。
总结来说,中药粉碎方法有手工研磨法、机械研磨法、超微粉碎法、冷冻研磨法、流化床粉碎法和超声波粉碎法等。
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粉碎方法可以提高中药材的药效和药用价值。
超微粉碎技术与细胞级微粉中药
中药因其具有生物活性部位或活性化学组分而具有防病治病作用。
因此,医药学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寻找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上面。
但是,生物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药产生的药理效应不能唯一地归功于该药物特有的化学组成,还应与药物的物理状态等密切相关。
因此,近年来人们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药物的物理状态改变上。
随着中药行业引入了超微粉碎的概念,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一、中药超微粉碎与超微粉概念
中药粉体原料大多为动植物的细胞,虽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尺度差异很大,但通常来说中药材(植物)的细胞直径在10~100μm左右。
中草药超微粉的粒径一般粉碎到粒径为48μm(300目)~25μm(500目)的粉末。
因超微粉粉碎技术用于中药材时,主要目的是破坏中药材的细胞结构,因此超微粉也叫细胞级微粉。
药典所记载的超细粉指95%上通过9号筛(200目)及100%通过八号筛(150目)破壁率约在10%左右。
而超微粉通常指的是将中草药粉碎至300目至500目之间,综合破壁率约90%左右或者更高。
具体目数对应破壁率与细胞尺度大小有中药有关。
二、中药超微粉的特点
1、药物释放速度快,生物利用度提高
普通粉碎的中药:因药材细胞破壁率低(破壁率大多在10%以下)药物。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概况随着生产技术和检验科技的不断提升,提高药物的吸收、利用和治疗效果已成为药物研发的重要方向。
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和冷却的方法将物质粉碎为微米级粒子的技术。
由于其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等特点,在中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从超微粉碎技术的原理、中药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超微粉碎技术原理超微粉碎技术是一种利用高速旋转和冷却的方法将物质粉碎为微米级粒子的技术。
具体过程为:将物质加入粉碎室,通过高速旋转的刀片碾磨并冷却加入的物质,从而达到超微粉碎的目的。
因此,在不同的粉碎条件下,超微粉碎技术能够制备出不同粒度大小的物质,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对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利用率有重要意义中药中的活性成分通常分布不均,而且很小一部分才具有治疗作用。
通过超微粉碎技术,能够将其它成分过滤掉,提取出小分子活性成分,并将其制成超微粉末,以达到更高的吸收率。
对难溶性中药成分颗粒化有利中药中的一些成分难溶于水,难于溶解和吞咽。
通过超微粉碎技术,能够将这些难溶的成分制成微粒,提高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
对药物的口服途径和制剂形式有重要意义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制成的超微粉末可以更好地吸附在肠胃道上,避免被肠道吸收,从而增加药物的口服途径。
同时,由于超微粉末的表面积大,可以直接制成片剂、胶囊等制剂形式,从而减少加工过程和药品的管理成本。
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实现浸出液中提取柿温内酯的纳米级分散柿温内酯是一种新型的抗癌活性成分。
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将其制成纳米粉末,利用纳米分散剂制成纳米颗粒溶液,可以实现浸出液中柿温内酯的提取和分散,从而提高药效。
制备黄芩黄酮水分散粉末的研究黄芩黄酮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成分。
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将其制成水分散粉末,可以提高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从而增加药效。
利用超微粉碎技术提取黄杨苷黄杨苷是一种抗肿瘤活性成分。
中药超细粉碎的优势目前,超微粉体技术在中药制备中的应用,主要是基于植物中药有效成分多储藏于植物各种细胞组织中,受到细胸壁的阻隔难于被浸出。
超微粉碎的作用是使细胞壁破碎,有效成分充分裸露,可直接被浸出。
从植物细胞受到粉碎角度出发,中药超微粉碎也曾被称为细胞级粉碎。
中药超微粉碎的作用可否仅限于破碎植物细胞,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已有研究结果及使用经验,中药的超细粉碎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速率在一定温度下,固体药物的的溶出速率与固体的比表面积成正比,比表面职的增大,溶出速率随之增加。
中药饮片的超细化显著地提高有效成份的溶出速率。
中药中的散剂,谓其“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都是取其溶出快,道理是一样的。
(2)提高有效成份的溶出量由于超微粉碎能使中药植物的多种细胞及多种组织被粉碎,有效成份可以充分溶出,比饮片及粗颗粒的溶出量明显增加,因而用药量比传统饮片可有较大幅度降低。
中药散剂的使用已说明这一点,有人从40部历代中医药代表性著作中,收集到400多种散剂,其用药量为汤剂中饮片用量的20.9%-41.9%。
在对28味常用中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散剂用量为汤剂的1/3-1/5。
中药超微粉碎可以较大幅度减少用药量,这对节省贵重及稀少中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3)提高产品的均匀度中药的超细粉化,由于粉粒很小,在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中,可充分混合均匀。
一般来说,在中药复方中,贵重或毒性中药含量都较少或很少,诸药之间充分混合均匀龙为重要。
(4)中药超细粉体若用于直接口服,无砂粒感,有入口即化的感觉。
若用于制备外用制剂,由于粉碎很小,而分布均匀,有助于黏膜或皮肤的吸收利用。
(5)传统中药炮制方法中,有制霜及水飞两法,要做到“捣烂如泥”、“研细”和“研磨成糊状”,传统方法均是小量手工操作。
在批量加工时,可考虑选用JFC气流超微粉碎,该超微粉碎技术采用净化干燥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特殊的超音速喷咀向粉碎室高速喷射,该气流携带物料高速运动,使物料与物料之间产生强烈碰撞、磨擦从而达到粉碎1000目以细的目的,进入收集系统。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应用前景如何,将会遇到哪里问题呢?需要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1、改进中药固体制剂工艺,提高剂型品质
中药丸、散剂在固体类制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传统的加工技术使其药物粒度多在125~180μm,不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吸收,一些外用散剂甚至会产生局部刺激作用。
采用中药超微粉碎,可使中药物细度达到300目以上,甚至更小,可明显增加内服制剂在体内的溶解吸收程度,并有可能用较小剂量达到或超过原方的疗效。
外用散剂引入超微粉碎技术将增加药物的分散性,有利于涂布、附着,使有效成分更易于透皮吸收,并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性。
在冲剂、胶囊剂、片剂、膜剂等固体制剂中,根据处方性质,在制备工艺的某些环节引入超微粉碎技术,亦有可能在溶解度、崩解度、吸收率、附着力及生物利用度方面改善其品质。
2、丰富和完善中药炮制技术
中药炮制的目的之一,是使药材质地酥碎,使于有效成分溶出和吸收,提高药效。
超微粉碎技术使碾末冲的药材和中药制剂达到适宜粒度,可更好地发挥药效而节省药材,大大丰富和完善了中药炮制技术。
3、开发中药新剂型
对于灵芝、鹿茸、珍珠、羚羊角、冬虫夏草等珍贵中药材,均可通过超微粉碎直接制成中药口服散剂、胶囊剂、微囊等,还可以将某些药材超微粉碎后直接与基质混合制备成外用透皮吸收制剂或混悬药剂。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法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工作原理一般包括对物料的冲击,碰撞,摩擦、剪切、研磨和同步断裂等。
选择粉碎方法时,需根据物料的性质和要求的粉碎程度而定:粒度较大或中等的坚硬物料采用压碎,冲击方式;粒度较小的坚硬物料采用压碎,冲击、碾磨方式;粉状或泥状物料采用剪切、压碎、碾磨方式,韧性物料采用剪切或快速打击的方式。
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设备
中药超微粉碎设备种类繁多.目前应用的主要有3大类:振动磨.气流式超微粉碎机,机械式超微粉碎机。
因为振动磨工作效率高,气流粉碎机在粉碎过程中对物料无污染,产品细度高,所以这两种设备应用较为广泛。
1、振动磨
振动磨即高频振动式超微粉碎设备,其工作原理是:用弹簧支撑机体,由带有偏心块的主轴使其振动,运转时通过介质和物料一起振动粉碎研磨物料。
其特点是介质填充率高,单位时间内的作用次数多,粉体粒径小.分布均匀,适用于大部分中药材的粉碎。
此设备还可以与低温技术结台,得到粒径分布窄,流动性好的超微粉,解决了振动磨的升温问题。
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振动磨是山东倍力BMF系列,最近还有其他新型改良设备推出。
如浙江丰利的MTM型冲击磨,上海协科的HGM型重压研磨式超徽粉碎机,北京环亚天元的HMB型三环中速微粉磨。
这种方法不足的地方在于:产品粒度与给料最大粒度有关,当给料最大粒度为10 mm左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