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技术与创新-0314发-PPT说课稿
- 格式:ppt
- 大小:21.42 MB
- 文档页数:20
大家好!我是中交二公局马鞍山大桥项目部一名专职安全员。
在这里我把我们在路桥建设工作的一天介绍给大家来分享和交流。
我的警句是:做为安全管理者,工地平安、健康、零伤亡,是我的目标;远离违章,是我最大的心愿;确保他人安全是我的责任。
我们的路桥建设工程点多、面广、线长、施工难度大,人员流动性频繁,尤其对于我们建造的世界一流的桥梁,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何控制好每一天;如何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是我们专职安全员日常工作的关键。
如何保证几百人来时满怀希望,走时安全返乡,是平安工地建设的宗旨,同时也是我们安全员的最终目标。
我们修建的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效果图我们修建的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边塔主体完成一、自创建“文明施工、平安工地标准化建设”以来,作为一名专职安全员,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个人都是不容忽视的。
安全工作关系到广大工友的生命和他们家庭的幸福,同时也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和效益。
项目部施工危险源发布牌预警信息,是在预案齐全和预控措施完善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工艺,经过专家评审,发布本项目主要危险源、等级及对应的防控措施。
单元预警法:通过对单元范围内的施工工艺、施工环境和天气状况等安全隐患的综合分析,向作业人员提出相应的安全风险超前警示。
预警级别根据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蓝色)”、“较重(黄色)”、“严重(橙色)”、“特别严重(红色)”4个等级。
预警发布形式为班前会口头告知和单元预警牌信息发布。
单元预警采用定点预警和流动预警相结合,色彩预警和文字预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是对各个工区点根据施工工艺、施工环境和施工天气发布当天的“安全生产警示牌”、“单元预警牌”。
让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就能清楚地知道当天存在的危险源和防控措施。
2、我们每个工区都配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我主要负责的是南边塔和钢筋班施工区3、监督、召开班前会。
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班组的班前会,强调当日施工时存在的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突出安全防范措施。
马鞍山长江大桥马鞍山长江大桥位于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金家庄镇和铜陵市铜陵县之间,是横跨长江的一座公路大桥。
该桥全长约5.2公里,是安徽省第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也是中国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之一。
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马鞍山长江大桥的设计与建造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程。
由于长江流域地区气候复杂多变,水流湍急,这对大桥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工程团队经过精密计算和充分试验,设计出了适应当地特殊环境的大桥结构。
大桥采用了混凝土拱桥和悬索桥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中间主桥为悬挂式悬索桥,两侧为混凝土拱桥,整体结构稳固而美观。
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工程团队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大桥施工期间,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并采用了生态坡道和植被覆盖等技术手段来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质。
此外,大桥还建有鱼道等设施,方便鱼类迁徙和繁衍,保障了水生物的生态平衡。
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成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大桥的建成缩短了马鞍山市与铜陵市之间的交通距离,方便了人员和货物的流通,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两地经济的互通互联。
其次,大桥还成为了当地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这为马鞍山市和铜陵市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马鞍山长江大桥还对当地的生态旅游产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大桥附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成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开发和规划周边的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马鞍山长江大桥的生态旅游品牌。
总体而言,马鞍山长江大桥的建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为旅游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座大桥的建设不仅是一项工程技术的壮举,更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体现。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承台施工技术研究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位于安徽省东部,起自巢湖市和县姥桥镇省道206,接规划中的马鞍山至合肥高速公路,跨江后进入马鞍山市,终点止于马鞍山市当涂县牛路口(皖苏界),与规划中的马鞍山至溧水公路(江苏段)相接,路线全长约36.14公里。
其中跨江主体工程长11公里,南岸接线长19.49公里,北岸接线长5.65公里。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桥型方案为主跨2×1080m三塔两跨悬索桥。
桥跨布置为360+1080+1080+360=2880m,主桥净宽33m,设计车速100km/h。
北边塔承台为带切角的矩形,平面尺寸为69.6m×32.1m。
承台顶在最高通航水位以下,标高为+7.0m,承台厚6m。
承台分2m、2m、2m三层浇注,平面不分块。
塔座下部50cm(高程+7.0~+7.5)与承台顶层同时浇筑。
承台钢筋总量1480t,混凝土标号为C35、总方量12757m3。
左汊主桥北边塔承台施工从2009年12月5日开始找平封底混凝土顶面,至2010年2月3日,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承台钢筋1480t、混凝土12757m3施工,其工程质量也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一、承台施工的准备工作北边塔钢套箱封底完毕,立即着手封底混凝土顶面的找平、护筒割除及桩头凿除等工作。
在对封底混凝土找平时,先找平套箱下游部分,套箱上游区域则可割除护筒及凿桩头工作,然后再施工套箱下游区域。
由于该承台有54根桩基,即有54根护筒割除及其桩头凿除工作。
在短时间内(10天以内)要完成所有护筒、桩头工作,需有良好的组织及规划。
1)、在每根桩基混凝土刚浇筑完毕时(桩头混凝土初凝前),可清除桩头混凝土及浮浆至设计桩顶标高30cm处,剩余30cm待护筒割除后再凿除;2)、将承台分上下游两部分进行施工,尽量减小各工序的影响,以此促进施工进度。
如在找平下游封底砼时,可对上游区域割除护筒、凿桩头。
下游封底砼找平层终凝后,正好可对下游区域进行护筒割除及凿桩头。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缆设计、制造与架设技术
吴志刚;汪成龙
【期刊名称】《桥梁建设》
【年(卷),期】2013(43)6
【摘要】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主桥采用主跨1 080m的三塔悬索桥,该桥主缆采用预制平行钢丝索股,每股由91根φ5.2 mm镀锌高强钢丝组成,单根索股无应力长约3 045.53 m,重46.2 t.主缆单根丝采用冷拔工艺制作,主缆索股制造过程中,采取了合理制作标志钢丝,控制索股灌锚、顶压等制造工艺.主缆架设采用PPWS法,在索股架设过程中,通过改进主缆放索装置、索股架设牵引连接装置、索股支撑结构、主缆形状保持装置,制定合理的索股扭转控制措施等,保证了主缆架设的进度、质量和安全.实践证明该桥主缆架设速度快,索股放出和成形状况好.
【总页数】5页(P106-110)
【作者】吴志刚;汪成龙
【作者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25;U443.38
【相关文献】
1.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J], 江舟
2.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设计指标分析 [J], 詹成根;王民;张昭
3.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方案设计与论证 [J], 詹成根;王民;刘克
4.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悬索桥主缆线形控制探讨 [J], 朱瑞允
5.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左汊悬索桥主缆缠丝技术 [J], 汪成龙;党彦峰;张国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