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电路图讲解
- 格式:docx
- 大小:116.57 KB
- 文档页数:7
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电工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内容,详细讲解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元件的识别及电路图的绘制。
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的状态、电路图的基本符号、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及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和状态。
2. 学会识别电路图中的基本符号,能绘制简单的电路图。
3. 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路图的绘制,电路元件特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图的识别,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路元件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电工基础教材,笔记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工作原理。
2. 理论讲解:a. 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路的组成和状态。
b. 讲解电路图的基本符号,让学生学会识别和绘制电路图。
c. 分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具体例题,使学生加深对电路概念的理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给定电路图的简化图,并分析电路元件的作用。
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电路搭建实验,验证电路理论。
六、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状态。
2. 电路图的基本符号。
3. 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及作用。
4. 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给定电路图的简化图,并分析电路元件的作用。
2. 答案:电路图的简化图及各元件作用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了解更多电路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等。
b. 探索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家庭电路、电子设备等。
c. 学习电路分析方法,如节点电压法、支路电流法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2. 电路元件特性的理解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4. 作业设计与答案解析一、电路图的识别与绘制1. 熟悉电路图的基本符号:讲解各类元件的符号表示,如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电流源等,并通过示例进行展示。
并联从字面上理解便是并在一起的连接,有两个以上的电阻,他们的一端接在一起,另一端也连接在一起,两个节点是以外加的电压,形成一个又分支的电路,这就叫做并联电路。
如上图中的两个灯泡便是并联关系,当然了控制灯泡的两个开关相互之间也是并联。
并联电阻及电流和电压的大小这里用右图来说明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电压:由于各个支路一段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也连接在一起,承受同一电源的电压,所以各支路的电压是相同的。
并联电路电流:由于各个支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便可知电阻小的支路电流大;电阻大的支路电流小。
即并联各支路的电流与对应的电阻成反比分配;因为:I1=U/R1;I2=U/R2;I3=U/R3所以:I1:I2:I3:=1/R1:1/R2:1/R3并联电路电功率:由于各个并联支路电压相同,各支路电流又与电阻成反比分配,所以各个支路电功率与电阻也成反比例分配;P1:P2:P3=U²/R1:U²/R2:U²/R3=1/R1:1/R2:1/R3并联电路总电流: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知,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I3并联电路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证明如下:因为:I=I1+I2+I3所以:,即:在实际电路中,常遇到两个电阻并联的电路,这时总电阻可以用下式计算:,故:当R1≥R2时;两个组织相差很悬殊的电阻并联后,其等值电阻更接近与小电阻值。
当R1=R2时,R=R1÷2,如果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其等值电阻值为:R=R1÷n。
这说明并联电阻数越多,等值电阻越小。
若总电流为已知,则分电流可由下式计算:,并联电路计算题题目:有两个电阻并联,R1=2Ω,R2=18Ω,电源电压为126V。
求总电阻R和总电流I以及两支路电流I1和I2,如右图所示;解题:由公式:代入计算:(2×18)÷(2+18)=36÷20=1.8Ω(并联电路总电阻),总电流等于电压被总电阻除(欧姆定律),即:I=U/R=126÷1.8=70A流过R1的电流I1=U/R1=126÷2=63A,流过R2的电流I2=U/R2=126÷18=7A。
电工电子基础数字电路分析及应用任务1 逻辑门电路及应用观看周围事物,提显现象:(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教室前门锁若有两把,如何样锁才能保证每来一个有其中一把钥匙人都能把门打开?(摸索) 如何样锁才能保证只有两人同时用钥匙才都能把门打开?(摸索)[答案略] 对生活进行与专业进行联系提问:(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电子学中有哪个专业知识有类似作用?串联和并联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符合上述现象(课外完成) 依照生活中的一些量用逻辑电平来表达,提出正逻辑与负逻辑。
为了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在学习中少用到负逻辑故不要求学生把握负逻辑。
5.1.1 与门电路 一、 与逻辑关系当一件情况的几个条件全部具备之后,这件情况才能发生,否则不发生。
如此的因果关系称为与逻辑关系。
举例说明:以开锁为例和书上的开关串联为例。
让学生联系生活说明有哪些常见的与逻辑。
(讨论) 二、 与门电路1、 电路图 电路如右图8-9所示图8-9 二极管与门电路2、真值表输 入 输出 A B Y 0 0 0 0 1 0 1 0 0 1113、逻辑符号图5-2 与门逻辑符号关于与门电路要重点讲解,但关于其他门电路在相同内容和相似的分析过程中不再重复。
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摸索空间,也为学生的个性化进展提供的前提。
4、逻辑函数式当V a 、V b 为高电平(5V ):V o 为高电平(4.7V );当V a 、V b 有一个是低电平(0V ): V o 为低电平因此该电路完成“与”逻辑功能,称为“与门”该符号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订的标准,(既IEEE 标准)。
这是目前常用的标准,在新版杂志和书籍中广泛采纳。
但在阅读资料时可能还会遇到往常的资料采纳的往常的国际标准符号,我会在以后给同学们列出,期望同学们在现在阅读资料时不要感到生疏。
所谓真值表是指说明逻辑门电路输入端状态和输出端状态逻辑对应关系的表格从真值表能够看出:与门电路的逻辑功能是:“有0出0,全1出1”。
零基础学电工之常用电气符号和举例认识电路图要学会看电路图,必须先学会电工专业常用电气符号,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工基础理论识图,结合电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识图,结合电路图的绘制特点识图,就能看明白电路图了。
本文以CA6140型车床电路图为例讲解识图技巧。
一、常用电气符号二、识图的基本要求1、结合电工基础理论识图要想搞清电路的电气原理,必须具备电工基础知识,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是由通入电动机的三相电源的相序决定的,改变电源的相序可改变电动机的转向。
2、结合电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识图看电路图时应搞清楚电器元件的结构、性能、在电路中的作用、相互控制关系,才能搞清电路的工作原理。
3、结合典型电路识图一张复杂的电路图细分起来是由若干典型电路组成,因此熟悉各种典型电路,能很快分清主次环节。
4、结合电路图的绘制特点识图绘制电气原理图时,主电路绘制在辅助电路的左侧或上部,辅助电路绘制在主电路的右侧或下部。
同一元件分解成几部份,绘在不同的回路中,但以同一文字符号标注。
回路的排列,通常按元件的动作顺序或电源到用电设备的连接顺序,水平方向从左到右、垂直方向从上到下绘出。
了解电气图的基本画法,就容易看懂电路的构成情况,搞清电器的相互控制关系,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
三、识图的基本步骤1、看图样说明搞清设计内容和施工要求,有助于了解图样的大体情况、抓住识图重点。
2、看电气原理图按先看主电路后看辅助电路的顺序识图。
看主电路时,通常从下往上看,即从负载开始经控制元件顺次往电源看。
主要是搞清负载是怎样取得电源的,电源经那些元件到达负载的。
看辅助电路,则从上而下,从左到右看,即先看电源,再顺次看各条回路。
主要是搞清它的回路构成,各元件的联系、控制关系和在什么条件下构成通路或断路。
3、看安装接线图先看主电路再看辅助电路,看主电路从电源引入端开始,顺次经控制元件和线路到用电设备;再看辅助电路,要从电源的一端到电源的另一端,按元件的顺序对每个回路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2.1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1.1 放大的概念以扩音机为例说明一下问题: 如图2.1.1所示:一、 放大电路放大的本质是能量的控制和转换。
二、 电子电路放大的基本特征是功率放大。
三、 放大电路组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能够控制能量的元件,即有源元件。
四、 放大的前提是不失真,即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放大才有意义。
五、 放大电路的测试信号为正弦波,因为任何稳态信号都可以分解为若干频率正弦信号的叠加。
2.1.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一、 放大电路示意图:(图2.1.2)任何一个放大电路都可以看成一个两端口网络,解释放大电路作为负载相当于一个电阻,作为前级相当于电源。
二、 放大倍数i u uu U U A A 0== i i ii I I A A 0== i ui I U A 0= iiu U I A 0= 注: (1)在实测时,只有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2)当输入信号为缓慢变化量或直流变化量时,输入、输出量都用△表示,如:I u ∆、I i ∆。
三、 输入电阻 iii I U R =四、 输出电阻 (图2.1.3) L R U U R ⎪⎪⎭⎫⎝⎛-=10'00,0U 与0U '分别代表空载和带负载时的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解释输入、输出电阻在多级放大电路中的作用。
五、 通频带(图2.1.4)1. 通频带产生原因:放大电路中存在电容、电感及半导体器件结电容等电抗元件。
2. 通频带的定义:L H bw f f f -= 上限截止频率、下限截止频率。
3. 通频带的意义:用于衡量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能力。
4. 通频带的宽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六、 非线性失真系数1. 产生原因:放大器件具有非线性特性,线性放大范围有一定的限度,当输入信号幅度超过一定值后,输出电压将会产生非线性失真。
2. 定义:输出波形中的谐波成分总量与基波成分之比,+⎪⎪⎭⎫ ⎝⎛+⎪⎪⎭⎫ ⎝⎛=213212A A A A D七、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1. 定义:当输入电压再增大就会使输出波形产生非线性失真时的输出电压。
按钮开关内部结构图解 - 电工基础按钮开关分为启动开关(绿色按钮),停止按钮(红色按钮)和复合按钮(颜色不肯定),其不同的功能是由内部桥式动触头的位置不同打算的。
什么是桥式动触头呢?如上图,其中1是按钮,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绿色红色等颜色;2是弹簧,是按钮开关必需协作接触器使用的关键;3就是桥式动触头;4,5是静触头。
2弹簧的特性大家都清楚,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外力挤压的时候,会自动复位。
这样一来就会发生一种状况——按压1按钮时,会挤压2弹簧,使得3动触头向下移动;松开1按钮时,2弹簧会自动复位,带动3动触头向上移动。
这样一来,就消灭了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
启动按钮没有4静触头,只有5静触头。
这样一来,当2弹簧压缩时,3动触头会与5静触头接触,形成通路;松开后,2弹簧自动复位,3动触头与5静触头断开,形成断路。
这种按钮的接线柱,就是5静触头的两侧,共两个接线柱。
这样一来,就有了启动按钮的特性:按下按钮时,电路通电,松开按钮后,电路断电。
即不操作时,按钮属于常开状态。
启动按钮在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如下:停止按钮没有5静触头,只有4静触头。
这样一来,当2弹簧压缩时,3动触头会与4静触头分别,形成断路;松开后,2弹簧自动复位,3动触头与4静触头接触,形成通路。
这种按钮的接线柱,就是4静触头的两侧,共两个接线柱。
这样一来,就有了停止按钮的特性:按下按钮时,电路断电,松开按钮后,电路通电。
即不操作时,按钮属于常闭状态。
停止按钮在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如下:复合按钮就是所谓的机械互锁,它是把停止按钮和启动按钮结合在一起了,因此叫“复合”。
其内部结构与讲解用图完全相同,即4静触头和5静触头同时存在。
这样一来,当2弹簧压缩时,3动触头会与4静触头分别,同时与5静触头接触,使4静触头两端的接线柱形成断路,使5静触头两端的接线柱形成通路;松开后反之。
这种按钮在4静触头和5静触头两侧各有两个接线柱,共4个接线柱。
在连接时,可以将4个接线柱接入两个回路中,使这两个回路形成机械互锁;亦可从4个接线柱中选择需要的两个接线柱连接,使之成为启动按钮或停止按钮。
电路图基础知识讲解
对一个没有电工基础,或者刚入门的从业者,都比较迷茫,都会有这么一个问题,看到电路图,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哪边学起,下面简单介绍下一些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了解各个元件的有什么功能,有什么特点。
说白了就是要了解各个元件有什么作用。
其次,要了解各个元件间的组合有什么功能。
再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电路,比如:基本的电压源与电流源之间的相互转换电路,基本的运算放大电路等等。
然后,就是可以适当的看一点复杂的电路图,慢慢了解各个电路间电流的走向。
以上所说的模拟电路,还有数字电路就是要多了解一些‘门’的运用,比如说:与非门,与或门等等。
还有在一些复杂的电路图上会有集成芯片,所以,你还要了解给个芯片引脚的作用是什么,该怎么接,这些可以在网上或书上查到,再有,提到一点就是一些电路中的控制系统,有复杂的控制系统,也有简单的控制系统,我说一个简单的,比如说单片机的,你就要了解这个单片机有多少引脚,各个引脚的功能是什么,这个单片机要一什么铺助电路想连接,这样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想学会电路图就是要你多看,多去了解,多去接触,这样更容易学会。
一、电子电路图的意义
电路图是人们为了研究和工程的需要,用约定的符号绘制的一种表示电路结构的图形。
通过电路图可以知道实际电路的情况。
这样,我们在分析电路时,就不必把实物翻来覆去地琢磨,而只要拿着一张图纸就可以了;在设计电路时,也可以从容地在纸
上或电脑上进行,确认完善后再进行实际安装,通过调试、改进,直至成功;而现在,我们更可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来进行电路的辅助设计,甚至进行虚拟的电路实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电子电路图的分类
常遇到的电子电路图有原理图、方框图、装配图和印板图等
( 一) 原理图
原理图就是用来体现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的一种电路图,又被叫做“电原理图”。
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
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的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时情况。
图1 所示的就是一个收音机电路的原理图。
图一
( 二) 方框图( 框图)
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从根本上说,这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就没有别的符号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详细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
件和它们的连接方式,而方框图只是简单地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将每一个部分描绘成一个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在方框间用连线(有时用带箭头的连线)说明各个方框之间的关系。
所以方框图只能用来体现电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图除了详细地表明电路的工作原理之外,还可以用来作为采集元件、制作电路的依据。
下图所示的就是上述收音机电路的方框图
图二
( 三) 装配图
它是为了进行电路装配而采用的一种图纸,图上的符号往往是电路元件的实物的外形图。
我们只要照着图上画的样子,依样画葫芦地把一些电路元器件连接起来就能够完成电路的装配。
这种电路图一般是供初学者使用的。
下面就是初学者常有看到的装配图:
图三
装配图根据装配模板的不同而各不一样,大多数作为电子产品的场合,用的都是下面要介绍的印刷线路板,所以印板图是装配图的主要形式。
如下图:
图四
在初学电子知识时,为了安全和扩大普及面,让更多年龄更小的学生能早一点接触电子技术,我们选用了螺孔板作为基本的安装模板,因此安装图也就变成另一种模式,如图:
图五
( 四) 印板图
印板图的全名是“印刷电路板图”或“印刷线路板图”,它和装配图其实属于同一类的电路图,都是供装配实际电路使用的。
下面图6 是某控制电路印刷线路板的正面,图7 是它的反面。
图六
图七
印刷电路板是在一块绝缘板上先覆上一层金属箔,再将电路不需要的金属箔腐蚀掉,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金属箔作为元器件之间导电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由于这种电路板的一面或两面覆的金属是铜皮,所以印刷电路板又叫“覆铜板”。
印板图的元件分布往往和原理图中大不一样。
这主要是因为,在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中,主要考虑所有元件的分布和连接是否合理,要考虑元件体积、散热、抗干扰、抗耦合等等诸多因素,综合这些因素设计出来的印刷电路板,从外观看很难和原理图完全一致;而实际上却能更好地实现电路的功能。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印刷线路板的制作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单面板、双面板外,还有多面板,已经大量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国防建设、航天事业等许多领域。
在上面介绍的四种形式的电路图中,电原理图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能够看懂原理图,也就基本掌握了电路的原理,绘制方框图,设计装配图、印板图这都比较容易了。
掌握了原理图,进行电器的维修、设计,也是十分方便的。
因此,关键是掌握原理图。
三、电路图的组成
电路图主要由元件符号、连线、结点、注释四大部分组成。
元件符号:表示实际电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状与实际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样。
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点,而且引脚的数目都和实际元件保持一致。
连线:表示的是实际电路中的导线,在原理图中虽然是一根线,但在常用的印刷电路板中往往不是线而是各种形状的铜箔块,就像收音机原理图中的许多连线在印刷
电路板图中并不一定都是线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状的铜膜。
结点:表示几个元件引脚或几条导线之间相互的连接关系。
所有和结点相连的元件引脚、导线,不论数目多少,都是导通的。
注释:在电路图中是十分重要的,电路图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归入注释—类。
细看以上各图就会发现,在电路图的各个地方都有注释存在,它们被用来说明元件的型号、名称等等。
四、电路图- 电脑绘制软件
用电脑绘制电路图有几种软件,专业的有Protel 2004,它不但能画电路图,还可以根据画好的电路图,生成印刷电路。
由于Protel 2004 太专业,初学者一般比较难掌握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