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毕业设计指导(2014)泵站
- 格式:doc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27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给排水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泵与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了解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掌握其设计原则和运行管理方法;3. 学生能掌握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并运用泵的性能曲线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泵与泵站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给排水系统设计;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泵的选型、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3. 学生能够运用流体力学知识,分析泵站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泵与泵站知识,培养对给排水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能够认识到泵与泵站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泵与泵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流体力学初步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从事给排水工程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泵与泵站基础知识- 泵的分类、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泵站的类型、作用及设计原则2. 流体力学基础- 流体的性质、流体静力学和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泵的性能曲线及其分析3. 泵的选型与安装- 泵的选型原则、步骤及方法- 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4. 泵站运行与管理- 泵站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泵站运行管理的原则和措施5. 给排水系统设计- 给排水系统的基本构成、设计原则和方法- 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泵与泵站基础知识,流体力学基础第二周:泵的性能曲线分析,泵的选型原则与方法第三周:泵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泵站运行与管理第四周:给排水系统设计,泵站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教材章节及内容:第一章:泵与泵站概述第二章: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第三章:泵站的类型与设计原则第四章:流体力学基础第五章:泵的选型、安装与调试第六章:泵站运行与管理第七章: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应用实例分析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结合教材章节和进度安排,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泵与泵站相关知识,为实际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给排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排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给排水系统中的作用;2. 了解给排水泵站主要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3. 掌握给排水泵站的设计原则、流程和主要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给排水泵站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学会分析给排水泵站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 能够独立完成给排水泵站的初步设计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给排水泵站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给排水泵站的基本知识、设计原则和运行管理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给排水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对给排水泵站的深入了解和实际操作尚需加强。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3. 强化课程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设计的机会。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泵站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泵站的概念、分类及各自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给排水泵站主要设备:讲解泵、阀门、管道等主要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给排水泵站设计原则与流程:阐述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及主要技术要求,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给排水泵站运行与管理:分析泵站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泵站的运行管理策略,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给排水泵站工程案例: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泵站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泵站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周:泵站主要设备(泵、阀门、管道等)第三周:泵站设计原则与流程第四周:泵站运行与管理第五周:给排水泵站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进度:1. 第一周:完成教材第一章的学习;2. 第二周:完成教材第二章的学习;3. 第三周:完成教材第三章的学习;4. 第四周:完成教材第四章的学习;5. 第五周:结合教材第五章,进行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
给排水系统的泵站设计与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给排水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
在给排水系统中,泵站作为重要的设施,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从泵站设计与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进行高效可靠的给排水系统泵站设计与管理。
一、泵站设计1. 设计原则泵站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布置:泵站应根据地形和管道条件进行合理布置,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佳的泵站效果。
(2)可靠性和安全性:泵站设计应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故障和事故。
(3)节能与环保:泵站设计应注重节能和环保,选择高效节能的泵和设备,并合理利用再生能源。
2. 设备选择在泵站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设备非常重要。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泵和控制设备,考虑以下因素:(1)流量与扬程:根据所需流量和扬程选择泵的类型和功率,确保泵能满足工作要求。
(2)自动化程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控制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和管理。
(3)可靠性和维护性:选择经过验证的品牌和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性。
3. 管道设计在泵站设计中,管道设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应合理设计管道系统,考虑以下因素:(1)管道材料:根据水质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确保管道的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
(2)管道布局:合理布置管道,减少管道阻力和压力损失,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管道直径:根据流量和阻力计算确定合适的管道直径,避免过大或过小造成能耗浪费或系统堵塞。
二、泵站管理1. 运行监测泵站应定期进行运行监测,及时掌握泵站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1)泵站参数监测:监测泵站的流量、压力、电流等参数,确保泵站正常运行。
(2)设备巡检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延长设备寿命。
2. 故障预防与处理泵站管理应加强故障预防和处理:(1)定期维护保养: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维护手册,做好泵站设备的定期保养,避免设备故障。
给排水泵站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泵站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泵站的基本原理、类型、构造及其在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理解泵站的工作原理,熟悉不同类型的泵站及其选型依据,了解泵站的设计与运行管理。
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具备泵站系统的基本计算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泵站运行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泵站在现代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泵站工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将围绕泵站的基本概念、类型、工作原理、设计与运行等方面展开。
具体包括:泵站工程的基本概念,泵与泵站的分类和性能,泵站的工作原理与系统构成,泵站的选型与设计方法,泵站的运行管理与维护,以及泵站工程案例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泵站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方面,将选择内容全面、适合学生水平的专用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参考书籍则包括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多媒体资料包括泵站工程的图片、视频等,用于形象生动地展示泵站的工作场景。
实验设备则是进行泵站实验教学的重要工具,包括泵站模型、泵的实验装置等,以确保学生能够亲手操作,加深对泵站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内容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旨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作业则主要包括练习题、案例分析报告等,用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何奇专业:12级给排水工程学号:1251450指导教师:唐玉霖日期:2014.1.10目录说明 (3)设计任务书 (3)附图1 河床断面图 (6)参考资料 (7)第一部分:一泵站 (8)1.设计依据 (8)2.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的估算 (8)3.初选泵和电机 (9)4.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10)5.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10)6.机组与管道布置 (10)7.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11)8.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13)9.附属设备的选择 (14)10.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4)11.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5)12.个人感想 (15)说明该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为A城一泵站和二泵站的设计。
其中一泵站进行了完整的设计计算,并附有设计图纸二号图一张(包括一泵房平、剖面图及水泵基础详图);二泵站进行了流量扬程计算及选泵方案的比较。
设计任务书附表1最大日用水量变化情况河床断面图河床断面图参考资料1 GB50013-200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2 姜乃昌. 泵与泵站(第五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3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3、9、11册等.4 严煦世, 范瑾初. 给水工程. 第4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5. GBT50106-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6.GBT50265-2010 泵站设计规范第一部分:一泵站1.设计依据(1)A 城最高日用水量Q=130000 m 3/d ;(2)河流百年一遇最高水位40.36 m ,最低水位32.26 m, 正常水位36.51 m (系黄海高程);(3)采用岸边式取水构筑物,现状地面标高37.00 m ,进水间与泵房合建,进水间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为0.1 m ;(4)自来水厂配水井最高水位标高47.5 m ,采用两条直径为1000 mm 的钢管将水从取水泵房送入自来水厂,全长1000 m ;(5)地震等级:五级;地基承载力2.5Kg/cm 2;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使得人们对生活、饮用水质和水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与之相反的是,伴随着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也使得自然水质降低,这就要求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人员对城市给水工程有更专业和更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本设计为XX省XX镇给水工程初步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水管渠、城市管网、泵站以及其它调节构筑物。
结合设计规范以及实际情况,本设计采用如下净水流程:管式静态混合——隔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清水池。
关键词水质,水量,给水工程,净水工程,城市管网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greatly improved, and makes people's lif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nd water volume is increased. By contras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aused by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lso makes the natural water quality decreased, which requires the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personnel is more professional and more reasonable for urban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planning and design.This design for the XXX province XXX town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preliminary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includes water engineering, water purification, water pipe canal, city piping systems and pumping stations, and other structures adjustment.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this design USES the following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 tubular static mixed - clapboard flocculation pool - inclined tube sedimentation tank - clear water reserviors.KEY WORDS water quality, water quantity,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water engineering, urban pipe network目录第1章绪论 (6)1.1前言 (6)1.2设计原始资料 (6)1.2.1设计题目 (6)1.2.2原始资料 (6)1.2.3毕业设计内容 (9)第2章管网计算 (9)2.1供水方案的确定 (9)2.1.1设计后的工程要求 (9)2.1.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10)2.2城市管网设计计算 (10)2.2.1城市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10)2.2.2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计算 (12)2.2.3消防用水量计算 (12)2.2.4绘制全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13)2.3管网定线 (15)2.3.1布置原则 (15)2.3.2管网布置要点 (15)2.3.3输水管定线 (16)2.3.4配水管定线 (16)2.4方案管网水力计算 (17)2.4.1统一供水管网水力计算 (17)2.4.2方案二管网水力计算 (24)2.5方案的管网经济技术比较 (31)2.5.1统一供水方案管网预算 (31)2.5.2并联分区管网预算 (32)2.5.3给水管网方案确定 (33)2.6绘制等水压线图 (33)2.6.1控制点的确定方法和节点地面标高 (33)第3章取水工程设计 (35)3.1进水间设计 (35)3.1.1一泵站设计水量 (35)3.1.2格栅的设计 (36)3.1.3格网的设计 (37)3.2取水头部及尺寸计算 (38)3.2.1 取水头部及高程计算 (38)3.2.2 进水间平面尺寸及吸水间平面尺寸的计算 (38)3.2.3格栅起吊高度计算 (39)3.3取水泵房的设计 (39)3.3.1 泵设计扬程的确定 (39)3.3.2选择水泵和机组 (40)3.3.4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计算 (41)3.3.5水泵机组和道路布置 (41)3.3.6吸水管在吸水间布置 (43)3.3.7水泵安装高度的确定 (43)3.3.8吸水管中的水头损失 (44)3.3.9 压水管路水头损失∑h d (44)3.3.10水泵实际扬程 (45)3.4泵房设计及附属设备的选择 (45)3.4.1附属设备的选择计算 (45)3.4.2 泵房高度计算 (47)第4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 (48)4.1设计供水量 (48)4.2配水井计算 (48)4.3投药系统计算 (49)4.3.1用药量计算 (50)4.3.2加药间和仓库 (50)4.3.3 混合设备(管式静态混合器) (51)4.4絮凝设备 (51)4.4.1设计参数 (51)4.4.2絮凝池参数的确定 (52)4.4.3设计计算 (52)4.5斜管沉淀池的计算 (54)4.5.1斜管沉淀池的设计要点 (54)4.5.2设计计算 (54)4.6普通快滤池计算 (59)4.6.1滤池的设计计算 (59)4.7液氯消毒系统的计算 (63)4.7.1加氯量 (63)4.7.2加氯设备 (64)4.7.3加氯间 (64)4.8清水池设计 (65)4.8.1清水池容积计算 (65)4.8.2清水池设计计算 (66)4.9吸水井 (68)4.9.1设置吸水井的原因 (68)4.9.2吸水井计算 (68)4.10二级泵站扬程的确定 (69)4.10.1计算水泵扬程 (69)4.10.2管道特性曲线 (70)4.10.3泵型号的选择 (70)4.10.4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71)4.10.5水泵的有关设计计算和校核 (72)第5章水厂平面布置 (76)5.2水厂平面和高程布置 (77)5.2.1平面布置 (77)5.2.2高程布置 (78)第6章给水工程经济概算 (79)6.1工程总概算 (79)6.1.1取水部分 (79)6.1.2净水厂部分 (79)6.1.3输配水部分 (79)6.1.4附属构筑物部分 (80)6.2制水成本计算 (81)6.2.1 计算资料: (81)6.2.2 制水成本计算 (82)总结 (85)参考文献 (86)附录1 (87)附录2 (88)附录3 (89)附录4 (90)附录5 (92)附录6 (94)附录7 (96)附录8 (97)附录9 (98)附录10 (99)附录11 (100)附录12 (101)第1章绪论1.1前言XX镇,坐落XX省XX地区的一座正在开发发展的城市,在城市的中央有一条河流由东南方向流向西北方向,并有一条自西向东延伸的铁路。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范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给水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及运行维护方法,掌握给水泵站的设计和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给水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掌握给水泵站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了解给水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3)学会给水泵站的设计和计算。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给水泵站的运行状况,并进行调整优化;(2)能够独立完成给水泵站的设计和计算;(3)具备给水泵站施工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给水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泵站的基本原理、结构及运行维护方法,给水泵站的设计和计算等。
具体安排如下:1.给水泵站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给水泵站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其功能;2.给水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讲解给水泵站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和故障处理;3.给水泵站的设计和计算:教授给水泵站的选型、设计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给水泵站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给水泵站的运行维护方法;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完善的实验设备,便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查其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完成情况,检查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设置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给排水送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给排水系统中水泵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水泵站主要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
3. 学生能够掌握水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流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水泵站设计的相关知识,独立完成小型给排水泵站的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工具,分析和解决水泵站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或工具,进行水泵站设备的选型及性能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给排水泵站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给排水工程的兴趣。
2. 学生能够理解水泵站设计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关系,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实践操作和综合运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给排水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完成水泵站设计任务,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水泵站概述:介绍水泵站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其在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 水泵站概述2. 水泵站主要设备:讲解水泵、阀门、管道、配电设备等主要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水泵站主要设备3. 水泵站设计原则及流程:阐述水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流程及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水泵站设计原则及流程4. 水泵站运行与维护:分析水泵站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介绍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 水泵站运行与维护5. 水泵站设计实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水泵站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给水工程毕业设计城建学院2008届专业:给水排水班级:水082班目录摘要 (3)Abstract (3)第1章:毕业设计任务书 (5)序言 (5)1.1基本资料 (6)第2章:城市用水量与管网计算 (11)2.1城市最高日用水量计算 (11)2.2城市最高日最大时水量计算 (13)2.3全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 (14)2.4管网定线 (14)2.5管网水力计算 (16)第3章:取水和一泵站 (30)3.1岸边式取水构筑物设计 (31)第4章:水处理工艺 (39)4.1投药 (40)4.2混合 (42)4.3稳压配合井流量的计算 (42)4.4絮凝沉淀 (43)4.5过滤 (49)4.6清水池设计计算 (59)第5章:二泵站的设计 (62)第6章:净水厂工艺设计 (62)6.1平面设计 (62)6.2高程布置 (63)第7章:经济预算 (67)7.1计算数据 (74)7.2制水成本的计算 (75)第8章:设计总结 (81)第9章:参考文献 (83)ABSTRACTThis time design topic stays in the city water supply catchment engineering design for the east city in Pek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Should construct to belong to a comprehensive sex mansion, for win dangerous grade building.Concretely design item for:Indoor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indoor catchment engineering, indoor fire fight engineering(include the penstock system and spray to pour system automatically), indoor hot water engineering, total 5 parts.The living cold water water supply system the cent is high,low mark area.Low area 1-4 layers is taken care of a net by the city to supply water directly, the adoption descends to go to ascend to supply water a way to the type;High area 5-16 layers is pumped consociation water supply by the water tank,water, adopting north bound to descend to supply water a way to the type.The ground floor establishes the pond and water pump house.The roof establishes a high water tank, living the water tank and the fire fight water tank to establish for cent.The penstock system doesn't divide area, adopting the temporary high pressure water supply system that the water tank and water pump the consociation water supply.Each penstock box inside establish the fire fight pump bootstrap button, fire fight can start a water pump directly.The roof water tank contains fire fight the water quantity for 10 minutes.A fire continues time to be account with 2 hours.Adopt a wet type to spray a water to extinguish fire system automatically.Each four the layers is an areas, establish a the root sign a tube, total four the roots sign a tube.The water tank highly dissatisfied foot request of that system to water pressure, so establish to increase to press by the side of the water tank steady press an equipments.The wet type reports to the police the valve constitution is indoor in the underground, the water power alarm bell pack Be reporting to the police a valve neighborhood.A fire continues time to be account with an hour.The indoor hot water adoption concentrates the type hot water a supply a method, dividing high and low two areas, the low area 1-4 layersadoption descends to go to ascend to supply water a way to the type;High area 5-16 layer adoption descend to go to ascend to supply water a way to the type.Adopt dry tube circulation.Drain an adoption confluence system, divide the area and water supply system homology.Each one signs tubes all alone a door.Low area 1-4 layers is frowsty, high area 5-16 layer adoptions stretch a crest to ventilate, low areas are all frowsty.This design manual introduced the design,the calculation process of the system in detail.And elaborated several kinds to defend the 噪measure to provide a reference.Keywords:Water supply、catchment、hot water、penstock、spray to pour and divide area、the water pump、water tank、pond.序言给水系统是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泵与泵站设计名称:送水泵站的设计专业班级:2014级给排水一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6 年12 月13 日《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所给定的原始资料设计某城市新建给水工程的送水泵房。
一、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泵与泵站》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培养同学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的独立工作能力。
二、设计基本资料1、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4万m3/d,时变化系数Kho=1.6,日变化系数K d=1.3,管网起点至最不利点水头损失为12m,最不利点地面标高为20m,楼房一般四层(服务水头20m),泵站至管网起点设两条输水管(均为铸铁管),每条长500m,管径500mm,泵站处地面标高为17.2m,吸水井最高水位17.70m,最低水位14.20m,按一处火灾核算,消防流量30L/s,发生火灾时管网起点至最不利点水头损失为17.50m,管网中无水塔。
水泵流量和扬程的估算根据最高日流量为4万吨那么:Qmax=40000÷24*1.6=2666.7m^3/h=740.7L/S.Qcommon=4000÷24÷1.3=1282.0m^3/h=356.1L/S输水为两条输水管,但是输水管的水头损失为总流量的75%(一条管坏了另一条管输水流量为总流量75%)来计算。
Q`=0.75Qmax=0.55555m^3/S=555.55L/S根据Q`=555.55L/S我们选择铸铁管DN500×9在560L/S时V=2.75m/s,1000i=19.5,Ki=0.99。
根据H=KIL得H=9.6525m。
通过上述我们得到Hmax=20+12+5.8+2+2+9.6525=51.4525H(消防)=20+2+5.8+2=29.8m这些都知道了我们就可以在选泵参考特性曲线上面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泵了,连接(30,29.8)和(740.7,51.4258)我们连线上面有20sh-9A,14sh-13,12sh-9A,12sh-9B,10sh-9和8sh-13A。
给排水取水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给排水系统中取水泵站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取水泵站的设计原则、设备选型及运行维护知识;3. 学生能了解我国给排水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政策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给排水工程案例,提出合理的取水泵站设计方案;2. 学生能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并整理取水泵站相关数据;3. 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能与他人共同完成取水泵站课程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给排水工程及环保事业的热爱,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意识;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工程伦理的认识,明确工程师的社会责任;3. 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学会尊重事实、严谨求实,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设计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创新实践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为我国给排水事业贡献力量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系统概述:介绍给排水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给排水系统的分类及特点2. 取水泵站基础知识:讲解取水泵站的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及选型,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取水泵站的作用及分类- 水泵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泵站设备的选型原则及方法3. 取水泵站设计原则与方法:阐述取水泵站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及要求,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设计原则与设计标准- 设计步骤及主要任务- 泵站土建及设备布置要求4. 取水泵站运行与维护:介绍取水泵站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及故障处理,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泵站的运行管理要点- 维护保养的基本要求-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5. 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取水泵站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给水加压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二、工程范围三、施工组织1.人员组织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组织协调施工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施工队伍由高级工程师、施工员、技术工人等组成。
2.物资准备按照施工计划和需求,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施工物资,包括水泵、管道、电气设备、工具等。
3.施工方法(1)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干燥、无杂物。
(2)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泵房基础,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3)管道施工:施工前,按照设计要求制定管道施工方案,采用管道焊接、连接等方法进行施工。
(4)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水泵和电气设备,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5)电气布线:合理布置电气线路,确保设备正常供电。
(6)调试运行: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调试,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四、施工安全1.设置施工安全标志,明确施工区域,保证工人安全。
2.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方案,进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3.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期间人员、设备的安全。
4.要求工人必须佩戴相关安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5.设立专人负责检查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实,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五、施工进度1.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工期。
2.施工前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
3.制定施工专业工序标准,详细划分施工任务,分配责任。
4.定期召开施工会议,及时了解施工进度,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5.根据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六、质量控制1.施工前,编制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质量要求。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每个工序施工完毕后进行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4.设立专人负责每个工序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及时处理。
5.及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异议,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
七、环境保护1.施工现场应设置垃圾箱,及时清理施工产生的垃圾。
送水泵站设计()摘要泵站是为水提供势能和压能,解决无自流条件下的排灌、供水和水资源调配问题的唯一动力来源,是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的重要工程措施和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送水泵站也称为二级泵站,其作用是净水构筑物净化后的水输送给千家万户。
本设计主要是送水泵站,根据设计资料,通过流量和扬程,反复分析比较,参考水泵型谱图,最终选择300S58型水泵五台,四台工作,一台备用。
由钢管水力计算表,吸水管管径选择D=500mm,压水管管径选择D=400mm,输水干管D=600mm。
根据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和水泵H S的条件,确定泵房为矩形半地下式。
水泵机组采用单排横向排列形式布置泵房左端设一进出设备的大门,控制室、配电室、值班室设在泵房右侧地上一层。
水泵间距2.5m,水泵与配电设备间距2.5m,水泵距大门口7.0m;水泵距吸水管侧墙2.0m;泵房长21.0m,宽7m,高6.0m;清水池长11.0m,宽2.6m,高7.0m;将吸水井长度确定为12m,吸水井宽度最终调整为2.7m,吸水井高度为2.8m。
字数不够关键词送水泵站;参数;泵房;辅助设备;设计计算;IDesign of water pump station()AbstractPump station is to provide potential energy water and energy, under no-flow conditions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water supply and water resource allocation problem in single power source. Pump station is to address important measures of floods, droughts and water shortages and realizing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of 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Also known as the second-stage pumping station of water pumping st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structures whose role is to purify water after being administered to millions of households.This design is mainly a water pump st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data through the flow and lift, repeate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refer to the pump-spectra before choosing the type 300S58 pumps five.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pipe form, select D=500mm suction pipe diameter, pipe diameter selection D=400mm, water pipe D=7600mm. Under the pool minimum water level elevation and water pump HS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pump room is rectangular half-underground. Pumps with single row of transverse arrangement features pumping stations left one in and out of the door, control room, switch room, call room located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pumping station on the ground floor. Water pump 2.5m interval, water pumps an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spacing 2.5m, pumps from the gate of 7.0m side wall of water pump from the suction pipe 2.0m. Pumping station 21.0m, width 7m, high6.0m, and clear water ponds 11.0m, width 2.6m, high7m. The suction wells length of 12m. Wells eventually adjusted to the width 2.7m, wells is2.8m.IIKey words: The pumping station; Parameter; Pump room; Auxiliary equipment; Design computingIII目录1前言 (1)1.1 泵 (1)1.2泵站 (2)1.3送水泵站 (7)2设计内容 (9)2.1设计资料 (9)2.2工艺流程 (9)2.3设计内容 (9)3设计计算 (12)3.1水泵机组的选择 (12)3.2 泵站设计参数的确定 (13)3.3选择水泵 (13)3.4水泵机组的基础设计 (16)3.5水泵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设计 (18)3.6布置机组 (19)3.7吸水井的设计 (22)3.8各工艺标高的设计 (22)3.9复核水泵和电机 (24)3.10消防校核 (24)3.11辅助设备的选择 (25)3.12泵房形式、建筑高度和平面尺寸的确定 (27)4.结论 (30)致谢 (31)参考文献 (32)IV1 前言1.1 泵1.1.1 泵的定义和作用从能量的观点来看,泵是一种能量转换机械,它将动力机的机械能量转给液体。
毕业设计指导书(管网部分)设计步骤一、设计准备1、了解及明确设计任务书有关管网与泵站部分的各项内容与任务要求。
2、分析设计任务书中提供的设计资料。
3、生产设计在熟悉资料基础上,需深入现场实地踏勘,核实并补充有关资料和数据。
4、在教师指导下,拟定给水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总体安排,制定较详细的设计计划。
二、设计计算1.给水管网设计计算1.1用水量计算(1)确定用水量标准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按城市分区用水量标准计算,见表1。
工厂最高日生产用水量,由所给资料,按用地性质不同分别取不同标准进行计算,见表1。
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由园区的中水系统供应,不在自来水系统内考虑。
此外,未预见水量按总用水量的20%考虑。
表1 设计采用的各类用水标准(高日)(2)最高日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包括综合用水(居民生活+公建用水)、工业生产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和管网漏失水量。
该园区在天津,总人口XX 万人,查《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可知该城市位于X 分区,为特大城市。
居民生活用水定额采用上限L/cap.d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Q 1 :d m f N b Q /3111=⨯⨯=Q 1―—城市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m 3/d ;b 1――城市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由表1取值,L/cap.d ; N 1――城市设计年限内计划用水人口数; f ――城市自来水普及率,采用f=100% 由表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为:d m b Q /170000311=⨯⨯=2)公共建筑用水Q 2 :d m N b Q /3222=⨯=3)工业用水量为:d m N b N b Q /344333=⨯+⨯=4) 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20%计算:d m Q Q Q Q /)(20.033214=++⨯=最高日设计流量Q d :d m Q Q Q Q Q Q Q Q d /)(20.1)(33214321=++⨯=+++=(3)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取区内综合生活用水(生活与公建)时变化系数K h =1.23。
设其24小时用水量变化如下表2表2 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变化表 %表3 高日逐时用水量计算表从表3城市用水量逐时变化情况表中可以看出,XX —XX 点为用水最高时,最高时用水量为:s L h m Q h //3===(4)计算消防时用水量。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该城市消防用水量定额为XX L/s ,同时火灾次数为n次。
城市消防用水量为:XX==⨯Q/nsL消(5)管网事故时用水量。
略1.2绘制城市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由城市逐时用水量表3,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如下图1。
最图1最高日小时用水变化曲线然后,按管网中无水塔确定二泵站的供水曲线。
1.3清水池容积容积计算。
此时清二级泵站供水情况与管网用水情况一致,则水池调节容积计算如下表4:表4 清水池调节容积计算因此清水池调节容积W 1按最高日用水量的XX%计算。
清水池中除了储存调节用水外还存放消防用水等,则清水池有效容积W 为:34321m W W W W W =+++=W 1-调节容积;m 3;W 2-消防储水量m 3,按2小时火灾延续时间计算;W 3-水厂冲洗滤池和沉淀池排泥等生产用水,取最高日用水量的10%计算; W 4-安全贮量,按经验取值。
一般清水池应设计成体积相同的两个,如仅有一个,则应分格或采取适当措施,以便清洗或检修时不间断供水。
1.4管网定线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园区背景图、水厂的位置以及用水的分布情况,进行管网定线和输水管定线。
定线的方法、原则详见有关教材和规范,并要进行定线方案比选。
定线后示例的园区管网图见下图2或附图1(CAD格式的管网计算图)。
在图上要进行节点的编号和管段的编号工作,具体方法见有关教材。
图2 某工业园区管网定线图1.5管段设计流量计算(1)集中用水量集中用水量主要为工厂的生产用水量。
从表3城市高日逐时用水量计算表中可知: 最高时集中流量为:s L q /∑=(2)比流量计算??计=-=∑∑l qQ q h sQ h ——为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 L/s ∑q ——为各大用户集中流量L/s ∑L 计——管网总的计算长度 m 。
(3)沿线流量计算计ij s ij l q q ⨯=计ij l —管段计算长度;mq s —比流量表5 管段沿线流量计算表(4) 节点流量先由比流量计算出沿线流量,再用沿线流量算出节点流量。
ijj j q q q ∑⨯+=α集折算系数取α=0.5表6 节点流量表(5)进行流量分配,初拟管径首先将各节点流量按编号逐一标在管网图上,然后拟定各管段的流向,并根据节点进出流量的平衡条件进行流量分配,最后按经济流速初拟管径。
(这部分工作主要在附图1上进行)参考流量分配步骤:①按照管网的主要供水方向,初步拟定各管段的水流方向,并选定整个管网的控制点。
②为了可靠供水,从二级泵站到控制点之间选定几条主要的平行干管线,这些平行干管中尽可能均匀地分配流量,并且符合水流连续性即满足节点流量平衡的条件。
③与干管线垂直的连接管,其作用主要是沟通平行干管之间的流量,有时起一些输水作用,有时只是就近供水到用户,平时流量一般不大,只有在干损坏时才转输较大的流量,因此连接管中可以分配较少的流量。
管径的确定:①管径与设计流量的关系v D q ⋅=24π②管径确定vq D π4=公式中 D —管段管径,m ; q —管段计算流量,m 3/s ; v —设计流速,m/s ;设计中可按平均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进行平差,确定实际管径。
表7 平均经济流速与管径的关系1.6管网平差(1)进行管网定线方案的高日高时平差计算按以上各步结果及管网计算图(附图1),整理管网原始数据如下表表8低压管网原始数据表注:nj—管网的节点数;Np—管网的管段数。
如果要用到粗糙度,还需准备各管段的粗糙度n(i),放在上表管长和节点流量数组之间。
然后即可以使用软件进行管网水力平差计算。
平差结束后,由程序给出管网最高用水时平差结果。
据此可以将管段计算结果(管段流量、水头损失、流速)和节点计算结果(节点水压、自由水头)一一标到附图1上。
(2)进行管网定线方案的校核工况计算1)消防校核平差最高用水时加消防流量初步分配,即在最高时用水的节点流量分布图上,在控制点处以及在大用户节点上分别加上(一处火灾的)消防流量,然后重新进行管段流量的初步分配,其他计算同高日高时平差计算的步骤。
2)事故校核平差首先选定事故时的最不利破坏的管段,其次将高日高时的节点流量分布乘70%作为事故时的设计流量,然后重新进行管段流量的初步分配,其他计算同高日高时平差计算的步骤。
校核工况平差结束后,由程序给出管网对应工况的平差结果。
据此可以将管段计算结果(管段流量、水头损失、流速)和节点计算结果(节点水压、自由水头)一一标到附图1的拷贝,形成不同校核工况的平差结果图。
2.送水泵站设计计算2.1泵站设计控制值出水量及扬程的确定(1)设计工况点的确定Q max采用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同管网平差结果(l/s)H p=(Z0-Z P+H0+h管网+h输水+h站内)×1.05(m)式中Z0—管网最不利点的标高;Z p—泵站吸水池最低水面标高;H0—管网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最高日最高时管网水头损失;h管网h输水—最高日最高时输水管水头损失;有时输水管很短,这部分常内;包括在h管网h站内—泵站内吸、压水管管路系统水头损失,估算为2~2.5 m;1.05—安全系数;H P—泵站按Q max供水时的扬程。
(2)校核工况点的确定高日高时加消防时校核Q'= Q max+ Q消(l/s)H p'=(Z0-Z P+10+ h'管网+ h'输水+ h站内)×1.05(m)——城市消防用水量;式中Q消Q'——消防时泵站总供水量;h'管网——消防时管网的水头损失;h'输水——消防时输水管水头损失;10——低压制消防时应保证的最不利点自由水头(m);H p'——消防时泵站的扬程。
如果:H P≥H p'则满足要求,否则要调整管网。
高日高时加事故时校核Q''=0.7 Q max(l/s)H p''=(Z0-Z P+ H0+ h''管网+ h''输水+ h站内)×1.05(m)式中Q''——事故时泵站总供水量;h''管网——事故时管网的水头损失;h''输水——事故时输水管水头损失;H p''——事故时泵站的扬程。
如果:H P≥H p''则满足要求,否则也要调整管网。
注:①泵站吸水井最高、最低水位标高可由水厂清水池最高、最低水位加二个构筑物之间的管道水头损失推算得来;②泵站至管网间的输水管水头损失由同学自行设计与计算;③管网最高日最高时和校核工况的水头损失分别见管网平差的结果。
2.2水泵的选择水泵的选择包括确定水泵的型号和台数。
必须注意所选定的泵站中工作泵(并联)的最大供水量和扬程应满足Q max和H P,同时要使水泵的效率较高。
建议工作泵的台数采用4~6台,备用泵一般采用1~2台(本次设计可采用1台),其型号与泵站内最大的工作泵相同。
若现有水泵不合适时,可以采用调节水泵性能的方法,如切削叶轮等。
(1)画设计参考线为选择时作为参考,可以按下法进行。
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如下页图3,也可以用其他类型的离心泵)通过以下两点连直线,得选泵时可参考的管路特性曲线——设计参考线。
b点:Q=30(l/s),H=Z0-Z P+H0+5a点:Q=Q max,H=(Z0-Z P+H0+h管网+h输水+h站内)×1.05 式中:5m是管网流量为最低时的总水头损失。
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与设计参考线相交的且并联后能满足设计工况点的泵型,都可作为拟选泵,在组成方案时加以考虑(可考虑2-3种方案)。
(2)选泵方案比较参考教材第75页表4-1的方法用表9列出各方案每台泵或泵的组合在那种用水量变化范围内使用,其能源浪费情况及效率的高低。
必须强调:在选泵时,一定要根据高日24小时用水量变化曲线,注意出现用水机率高的范围。
使选定方案在该用水范围内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同时要考虑远近期结合,水泵的吸水性能以及泵型台数的多少等因素,最后确定出最佳方案。
选泵方案比较内容可列成下表进行说明,其中水泵运行效率为水泵效率与水泵扬程利用率的乘积。
表9 选泵方案比较选泵后,还必须按照发生火灾的供水情况,校核泵站是否能满足消防要求,校核时,应把泵站中备用泵与最大供水时所用的工作泵并联起来,画出并联曲线,如消防时所需工况点(Q',H P')位于并联曲线之下则校核合格,说明泵站的备用泵开动后总流量和扬程都超过消防时的要求,如开动备用泵后仍满足不了消防时的总流量要求,可再设一台备用泵以增加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