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pdf
- 格式:pdf
- 大小:176.97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常用物理量及其常见数值1.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共有7个物理基本量,初中涉及到的有4个:物理基本量名称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物理量符号l m t I基本单位名称米千克秒安单位符号m kg s A 初中所学的力学和电学物理量的单位均可由这4个基本单位导出,如1N=1kg·m·s-2,1W= 1kg·m2·s-3,1Ω=1kg·m2·s-3·A-2等。
2.国际单位制(SI)词头名称吉兆千毫微纳符号G M k mμn倍数10910610310-310-610-9举例GHz吉赫MPa兆帕kW千瓦mg毫克μA微安nm纳米3.常用物理量(1)长度l①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的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其它还有尺(1尺=1/3m)、寸(1寸=1/30m)、英尺(1ft=0.3m)、英寸(1inch=0.025m)等。
②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单位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③光年是长度单位,表示光在真空中传播一年所经过的距离,1ly≈9.46×1015m。
④常见的长度:项目长度折算为SI单位(m)备注日地平均距离 1.5亿千米 1.5×1011地月平均距离38万千米 3.8×108赤道周长4万千米 4.0×107上海至南京距离300千米 3.0×105中学跑道周长400米 4.0×102住宅楼层高3米3写字桌高度75厘米7.5×10-1乒乓球直径40毫米 4.0×10-2打印纸厚度100微米 1.0×10-4流感病毒直径100纳米 1.0×10-7(2)面积S①SI中单位是平方米(m2),常用的有平方千米(km2)、平方厘米(cm2),其它还有亩(1亩=2000/3 m2,1km2=1500亩)等。
②常见的面积:项目面积折算为SI单位(m2)备注地球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5.1×1014中国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9.6×1012北京各区总面积 1.64万平方千米 1.64×1010故宫面积1080亩7.2×105普通教室56平方米 5.6×107m×8m普通卧室14平方米 1.4×10 3.5m×4mA4打印纸1/16平方米 6.25×10-2A0纸(1m2)对折四次中学生单只鞋底200平方厘米 2.0×10-28cm×25cm成人拇指指甲1平方厘米1×10-4(3)体积V①SI中单位是立方米(m3),常用的有立方厘米(cm3)、升(l)、毫升(ml)等,升和毫升用于容器的容积和液体的体积。
初中物理常见物理量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理量,这些物理量是描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工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初中物理中常见的一些物理量吧。
首先,长度是一个非常基础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用到长度的测量,比如测量书本的长度、桌子的宽度、房间的长度等等。
除了米,长度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单位。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 = 1000m,1m =10dm = 100cm = 1000mm,1mm =1000μm,1μm = 1000nm。
时间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物理量。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除此之外,还有小时(h)、分钟(min)。
1h =60min,1min =60s。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钟表来测量时间,而在科学研究中,会使用更加精确的测量工具。
质量是描述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常见的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我们可以通过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公式为 v = s/t,其中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的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有很多种类,比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式为G =mg,其中G 表示重力,m 表示质量,g 是重力加速度,约为 98N/kg。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压强的定义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公式为 p = F/S,其中 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常量、概念汇总§1、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单位和公式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m 千克kg m=ρv温度t 摄氏度°C速度v 米/秒m/s v=s/t密度p 千克/米3kg/m3p=m/v力(重力)F 牛顿(牛)N G=mg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功W 焦耳(焦)J W=Fs功率P 瓦特(瓦)w P=W/t电流I 安培(安) A I=U/R电压U 伏特(伏)V U=IR电阻R 欧姆(欧)ΩR=U/I电功W 焦耳(焦)J W=UIt电功率P 瓦特(瓦)w P=W/t=UI热量Q 焦耳(焦)J Q=cm(t-t°)比热容c 焦/(千克°C)J/(kg°C)§2、常用数据:§3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103秒,1秒=103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⒊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初中物理所有物理量及单位汇总物理量单位
力牛顿
光速米/秒
长度米
质量千克
动能牛顿米
质能焦耳
时间秒
速度米/秒
加速度米/秒²
位移米
势能焦耳
力矩牛顿平方米
重力加速度米/秒²
动量千克米/秒
物体总能量焦耳
受力点移动距离米
热能焦耳
能量焦耳
压强帕
功焦耳
电荷库仑
电流安培
电势差伏特
电阻欧姆
真空电容法拉
复变量度
相位差度
相位速率度/秒
调制度无量纲
平均功率瓦
机械效率无量纲
发射功率瓦
标准大气压帕
动摩擦力牛顿
绝对温度开尔文
温度的单位开尔文
温差开尔文
膨胀系数无量纲
定容体积立方米
摩擦系数无量纲
热传导系数瓦每平方米每秒开尔文折射率无量纲
折反比无量纲
反射率无量纲
机械等效电路中的电感亨
机械等效电路中的电容法
工程热力学中的温室效应无量纲
光度勒克斯。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及常数一、基本物理量:二、常用公式:见表格后三、常用数据:四、初中物理单位换算:物理公式求时间——v s t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 1 - F 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压强公式:p =S F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 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滑轮组:F = n 1G 总对于动滑轮而言: ∵ n =2 ∴F = G s =2 h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00%物体吸热或放热Q = c m △t(保证 △t >0)燃料燃烧时放热W = U I t??W = U I t 结合U =I R →→W = I 2W = U I t 结合I =U /R →→W = R U 2t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P = W /t ?P = I UI 2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分压原理:2121R R U U =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 1+ W 2各部分电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正比。
2121R R W W =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 1+ P 2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分流原理:1221R R I I =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中,电流在电路中做的总功等于电流在各支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W = W 1+ W 2各支路的电功与其电阻成反比。
1221R R W W = 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表达式:P = P 1+ P 2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中考物理总复习基本物理量、公式、定律规律总结及专题题型归类精讲、训练【物质】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一是实体物质,如空气、水、铁等。
二是场物质,如电场、磁场、电磁场。
2、物质的状态变化⑴判断发生何种状态变化时,3、熔化和凝固⑴描述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图像。
如图各点表示什么状态?各段表示什么过程?⑵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⑶晶体熔化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4、汽化和液化⑴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能发生,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
液体蒸发的快慢:①在相同条件下,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得快.②对于同种液体,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通得越快,蒸发越快。
如建造坎儿井,减少水的蒸发。
沸腾是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上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意:①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②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要能继续吸到热,才能沸腾。
③液体的沸点跟液面上的气压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如高压锅内压强为两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升为120℃。
⑵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液化时要放热,如蒸汽熨斗。
液化有两种方法:①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②气体液化的温度跟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气体能在较高的温度下液化。
如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加压液化成液体。
5、升华和凝华⑴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如舞台上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降温,制造“白雾”。
⑵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如电灯泡发黑是气态钨遇冷,在灯泡壁直接变成固态钨。
6、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其中水的位置不断变动着,水的状态不断转变,在这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因此,水循环影响地球各地的气候和生态,我们应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记住云、雨、雾、露、霜、雪、雹的形成过程:①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低空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低空形成雾.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低空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草木等物体上形成露.②大气中的水蒸气,由于夜间降温,在地面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草木等物体上形成霜。
物理概念总复习一测量的初步知识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2使用刻度尺的规则:(1)"看"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放"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尽量靠近被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测量值是由和组成,测量结果的记录形式为:、、;测量结果的倒数第二位是值,最末一位是值,包括估计值在内的测量值称为有效数字。
3误差与错误:叫做误差,测量时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
二简单的运动1 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需要明确是以哪个物体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2速度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内通过的。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的单位是:,读作:;1m/s= km/h。
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可用来计算路程,从速度公式变形得到公式可用来计算时间。
三声现象1声音是由产生的,声音靠传播,中不能传声。
2 声音的三要素是:①(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四热现象一、温度计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原理制成的,2摄氏温度是把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3 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1、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2、分清它的分度值和零刻度;3、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不接触,待温度计示数后再读数;4、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相垂直。
二、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变为叫做熔化,要热;从变为叫做凝固,凝固过程要热。
2晶体都有一定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分别叫做、。
初中物理基本物理量、公式及常数过关检测中考物理复习记忆提纲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反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使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 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ρ水=ρ人=103kg/m3 ρ水>ρ冰ρ铜>ρ铁>ρ铝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一、凸透镜成像规初中物理公式、规律、物理量律物距(u )像距(v )正倒大小虚实应用特点特点u>2f 2f>v>f 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摄像机-物像异侧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测焦距成像大小的分界点物像异侧2f>u>f v>2f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投影仪-物像异侧u=f---不成像强光聚焦手电筒成像虚实的分界点-f>u v>u 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虚像在物体的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物像同侧记忆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记忆规律: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处,物像等大,成倒立的实像;像和物体移动方向相同,向左移动,像变小;向右移动,像变大二、热学部分名称公式/内容名称公式/内容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燃料燃烧mq Q =(适用于固体或液体)q Q V =(适用于液体或气体)比热容)(0t t m Q c -=放吸Q Q 热平衡方程式=吸热)(0t t cm Q -=吸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放热)(0t t cm Q -=放热效率燃料有效Q Q =η速度t s v =重力mg G =(g=9.8N/kg)密度V m =ρ压强SF P =gh P ρ液体压强=浮力排液排浮gV G F ρ==功FsW =功率tW P =G F >浮(或物液ρρ>)时,物体上液体的沉浮条件(实心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浮G F =浮(或物液ρρ=)时,物体漂浮G F <浮(或物液ρρ<)时,物体下沉漂浮在液体上的物体,其G F =浮,但物液ρρ>功的原理使用机械和用手对同个物体做功,其大小相等(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杠杆平衡条件2211l F l F ⋅=⋅斜面lhG =F 滑轮定滑轮21F F =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动滑轮2121F F =滑轮组竖直面上水平面上(1)不计绳重,以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有:动物G n +=G F ,动G G GnF G Fs Gh W W 总有+====η(2)当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则有:动拉G F n +=F ,物浮拉G F F =+,动浮浮拉拉G G G nFFsh W W 总有+--====F F F F η(1)忽略绳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nFf =(2)忽略绳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能忽略,则:nFf Fs fs W W 总有===绳物η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图电流关系⋯⋯⋯====321IIII⋯⋯⋯+++=321IIII电压关系⋯⋯⋯+++=321UUUU⋯⋯⋯====321UUUU电阻关系⋯⋯⋯+++=321RRRR总⋯⋯++=3211111RRRR总只有R1和R2并联时,2121RRRRR+⋅=总(并的越多,总电阻反而越小,且小于任意支路电阻)若R21=⋯==RR nRR=总nRR=总比例关系2121RRUU=(RUPW∝∝∝)1221RRII=(RIPW1∝∝∝)电功⋯⋯⋯+++=321WWWW总电功率⋯⋯⋯+++=321PPPP总电流公式tQI=RUI=(欧姆定律公式)电功UIttPW=⋅=(普遍适用)RtItRUW22==(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电功率UItWP==(普遍适用)RIRUP22==(适用于纯电阻电路)焦耳定律RtIQ2=(普遍适用)PtUIttRUQ===2(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序初中物理基本公式(一)---热学和电学公式号公式应用各物理量及单位1tcm ∆=Q 可求出物体吸收或方出的热量、比热容、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物理量热量(Q )比热容(c )质量(m )温度变化量(△t )主单位焦耳(J )J/(kg·℃)Kg℃2mqQ =可求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固体燃料的质量物理量热量(Q )质量(m )热值(q )主单位焦耳(J )Kg J/kg 3VqQ =可求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液体和气体燃料的体积物理量热量(Q )体积(V )热值(q )主单位焦耳(J )m 3J/kg 4t Q I =可求流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和时间物理量电流(I )电荷量(Q )时间(t )主单位安培(A )库伦(C )秒(s )5RU I =可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物理量电流(I )电压(U )电阻(R )主单位安培(A )I伏特(V )欧姆(Ω)6⋯⋯++=21R R R 串可求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和各部分电阻物理量电阻(R )主单位欧姆(Ω)7⋯⋯++=21111R R R 并可求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和个之路的电阻物理量电阻(R )主单位欧姆(Ω)82121R R R R R 并+⋅=2个电阻并联的总电阻和这两个电阻物理量电阻(R )主单位欧姆(Ω)9UItW =可求电功、电流、电压、和时间物理量电功(W )电压(U )电流(I )时间(t )主单位焦耳(J )伏特(V )安培(A )秒(s )10W=Pt可求功(或电功)、功率(或电功率)、时间物理量电功(W)电功率(P)时间(t)主单位J (或KW.h 或度)瓦特(W )或KW 秒(s )10UI P =可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物理量电功率(P )电压(U )电流(I )主单位瓦特(W )伏特(V )安培(A )11RtI Q 2=可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物理量热量(Q )电流(I )电阻(R )时间(t )主单位焦耳(J )安培(A )欧姆(Ω)秒(s )序初中物理基本公式(二)---力学公式号公式应用各物理量及单位1t s v =可求物体的速度、路程和时间物理量速度(v )路程(S )时间(t )主单位m/s m s 常用单位km/h km h 2Vm ρ=可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物理量密度(ρ)质量(m )体积(V )主单位Kg/m 3Kg m 3常用单位g/cm 3g cm 33G=mg可求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物理量重力(G )质量(m )重力常量(g )主单位NKgN/kg4方向相同21F F F +=合可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物理量合力(F )、分力(F 1、F 2)方向相反21F F F —合=主单位N5排液排浮gV ρG F ==可求物体受到的浮力、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理量浮力(F 浮)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液体的密度(ρ液)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主单位NNKg/m 3m 36ρgh P =可求液体压强、密度和深度物理量压强(P )液体密度(ρ)重力常数(g )深度(h )主单位Pa Kg/m 3N/kg m7SFP =可求物体的压强、压力和受力面积物理量压强(P )压力(F )受力面积(S )主单位PaNm 282211L F L F =可求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和力臂物理量动力(F 1)和阻力(F 2)动力臂(L 1)、阻力臂(L 2)主单位Nm9Fs W =可求做功的多少、力和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物理量功(W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在力方向通过的距离(S)主单位JNm10tW P =可求功率、功和做功的时间物理量功率(P )功(W )时间(t )主单位瓦特(W )焦耳(J )秒(s )12Fv P =可求平均功率、力和速度物理量功率(P )力(F )速度(v )主单位W Nm/s 13%100W W⨯=总有η可求机械效率、有用功和总功物理量机械效率(η)有用功(W 有用)总功(W 总)主单位无单位焦耳(J )焦耳(J )14额有总W W W +=可求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物理量总功(W 总)有用功(W 有)额外功(W 额)主单位焦(J )焦(J )焦(J )初中物理常数、常用估测值和单位换算常见物物理量体数值物理量常见物体数值长度分子直径约10-10m 压强一张报纸平放在桌面的压强大约0.5Pa 成年人的腿长约1m 人站立是对地面的压强约104Pa 课桌高约80cm 标准大气压1.0135×105Pa 普通教室长度约10m 电荷量电子带的电荷量1.6×10-19C 住宅楼一层楼高约3m 电流计时器约100μA 1光年约9.46×1015m 普通白炽灯约0.2A 头发丝直径约70μm 空调约5A 速度人走路约1.1m/s 电压干电池 1.5V 中学生长跑约5m/s 蓄电池2V 空气中声速340m/s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真空、空气中光的传播3×108m/s 家庭电路电压220V 时间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时间大于0.1s 工业用电电压380V 1小时3600s 电功率计算器约0.5mW 面积成年人单只脚底面积约250cm 2试验用小灯泡0.625W 质量一元硬币6g 电冰箱平均功率约100W 一个鸡蛋约50g 洗衣机约500W 一瓶矿泉水约600g 空调约1000W 一位中学生约50kg 电热水器约3000W 密度水 1.0×103kg/m 3比热容水 4.2×103J/(kg.℃)人体约1.0×103kg/m 3冰 2.1×103J/(kg.℃)空气1.29kg/m3温度人体正常体温37℃冰0.9×103kg/m3体温计的刻度范围35——42℃汞(水银)13.6×103kg/m 3冰水混合物温度0℃油约0.8×103kg/m3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100℃体积人约0.05m 3频率人耳听觉范围20—20000Hz教室约180m 3我国交流电50Hz 力2个鸡蛋的重力约1N 声音响度保证休息和睡眠不超过50dB 一个初中生的体重约500N正常工作和学习不超过70dB单位换算长度1m=103mm=106μm=109nm面积1m2=102dm2=104cm2=106mm体积1m3=103dm3(L)=106cm3(mL)=109mm3密度 1.0×103kg/m3=1g/cm3质量1t=103kg;1kg=103g,1g=103mg大气压强1atm=1.013×105Pa=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mmHg)=10.3m水柱产生的压强压强1MPa=106Pa,1kPa=103Pa速度1m/s=3.6Km/h电流1A=103mA=106μA电压1kv=103v;1V=103mV=106μV电阻1MΩ=106Ω;1KΩ=103Ω电能1度电=1KW.h=3.6×10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