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阶段审计工作底稿_1_
- 格式:xls
- 大小:118.00 KB
- 文档页数:1
培训内容1、审计得基本流程2、审计工作底稿得编制(包括审计工作中应关注得重点)3、审计工作中表得填制及其使用(库存现金监盘表、固定资产盘点表、固定资产折旧测算表、无形资产摊销表)1、审计得基本流程(1)、审计得初步阶段(2)、审计计划阶段第一、总体审计策略第二、项目组内部讨论第三、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第四、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第五、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第六、风险评估第七、进一步审计程序(3)审计实施阶段第一、控制测试第二、实质性程序第三、项目组内部讨论第四、完成现场复核第五、汇总错报等第六、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并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第七、试算平衡(4)审计完成阶段第一、总体分析性复核第二、审计完成工作核对第三、编制审计报告等、复核财务报表附注第四、审计总结第五、复核审批第六、出具报告第七、整理装订档案第八、归档办理交接手续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工作底稿得编制)审计实施阶段一般按照程序表中得程序一般来说均需要执行,除非某程序不适用或考虑重要性水平不执行。
一、基本得得审计程序及底稿1、无论任何科目,获取或编制明细表,进行账账表得核对,包括资产负债表年初数与上期末审定数得核对,利润表上年同期数与上年审定数得核对,复核明细表合计数就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与报表数核对,记录核对得结果,如果不相符,应查明原因,并做适当调整或披露。
2、往来款必须实施得程序与取得或编制得底稿①在明细表上标识重要得往来单位,计算其欠款合计数占应收账款余额得比例。
②检查就是否存在往来款多边挂账情况,核算内容就是否重复,必要时做调整。
③分析反方向余额得往来款,查明原因,必要时做重分类调整。
④选择往来款中账龄长、余额大得项目、重要客户、有纠纷得项目、关联方项目得发函询证。
⑤对回函不符得要请被审计单位查明原因,考虑就是否进行调整,如属错报,应推算本科目错报金额,考虑就是否需要调整审计程序。
⑥在明细表上标注已经收付得往来款,作常规检查。
⑦对未回函得实施替代程序。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审计工作提供了审计工作实际执行情况的记录,并形成审计报告的基础。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目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实现下列目的:(1)提供充分、适当的记录,作为出具审计报告的基础;(2)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已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
除上述目的外,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还可以实现下列目的:1.有助于项目组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2.有助于负责督导的项目组成员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履行其指导、监督与复核审计工作的责任;3.便于项目组说明其执行审计工作的情况;4.保留对未来审计工作持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的记录;5.便于会计师事务所根据质量控制准则的规定,实施质量控制复核与检查;6.便于监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相关要求,对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执业质量检查。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注册会计师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应当使未曾接触该项审计工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清楚地了解:1.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2.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和获取的审计证据;3.审计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得出的结论,以及在得出结论时作出的重大职业判断。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性质(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存在形式存在形式:纸质电子介质其他介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的应可以通过打印等方式,转换成纸质形式的审计工作底稿,并与其他纸质形式的审计工作底稿一并归档,同时,单独保存这些以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审计工作底稿。
事务所对底稿的控制的目的:1.使审计工作底稿清晰地显示其生成、修改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2.在审计业务的所有阶段,尤其是在项目组成员共享信息或通过互联网将信息传递给其他人员时,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3.防止未经授权改动审计工作底稿;4.允许项目组和其他经授权的人员为适当履行职责而接触审计工作底稿。
计划阶段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工作中,计划阶段是至关重要的起点。
就如同建造一座大厦,在破土动工之前,需要精心设计蓝图,明确目标、策略和步骤。
审计工作的计划阶段亦是如此,而在此阶段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则是这一蓝图的详细记录和指南。
审计工作底稿,简单来说,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作记录。
在计划阶段,它主要涵盖了对审计项目的初步规划、风险评估、审计策略的制定等重要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为什么计划阶段的审计工作底稿如此重要。
其一,它为整个审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框架。
好比是旅行前的行程规划,明确了要去的目的地、途径的路线以及预计的停留时间。
有了这份详细的规划,审计人员在后续的工作中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迷失方向或出现重复劳动。
其二,有助于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在计划阶段对审计范围、重点领域、审计程序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使得审计工作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成本内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三,它是审计工作的重要证据。
一旦在审计过程中出现争议或者需要对审计结论进行解释和说明,计划阶段的工作底稿可以清晰地展示审计工作的初衷和思路,为审计结论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计划阶段的审计工作底稿中,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包括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经营规模、组织架构、财务状况等。
例如,如果被审计单位是一家制造业企业,那么了解其生产流程、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是一家服务型企业,关注的重点可能就会转向客户群体、服务项目、收费模式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基本情况的掌握,审计人员可以初步判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
风险评估是计划阶段的核心内容之一。
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这些风险可能包括内部风险,如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人员的道德风险等;也可能包括外部风险,如市场竞争的加剧、政策法规的变化等。
在评估风险时,审计人员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
计划阶段审计工作底稿一、引言在进行审计工作之前,审计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以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审计工作计划阶段的底稿内容和编写要点。
二、审计目标和范围确定1. 审计目标确定根据客户需求和审计要求,明确审计目标。
例如,确定审计目标为核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审计范围确定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包括审计对象(例如企业整体还是某个部门)、审计时间段和审计所涉及的业务流程等。
确保明确审计范围有助于后续的工作安排和资源调配。
三、审计风险评估根据对审计对象的了解和以往的审计经验,对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评估。
审计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方面:1. 内部控制评估:评估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以及可能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
2. 客户经营环境评估:评估客户所处的经营环境,包括行业竞争状况、经济形势等对企业财务状况可能产生的影响。
3. 审计对象特点评估:评估审计对象的特点,如业务规模、组织架构、重要业务流程等,确定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四、审计程序设计1. 确定审计程序根据审计目标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包括但不限于: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执行内部控制测试等。
2. 审计程序详细说明对每个审计程序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审计目标、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技术、执行的时间和地点、参与审计的人员等。
五、审计资源安排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所需的人员和其他资源,并进行充分的安排。
确保审计人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六、工作计划编制将前面确定的审计目标、范围、风险评估、审计程序和资源安排等内容整合,编制详细的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应包括但不限于:工作内容、起止时间、责任人、工作重点等。
七、遗留问题和行动计划记录在编制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遗留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决策的事项。
将这些问题和行动计划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跟进和解决。
八、审计工作底稿整理和归档编制完工作计划后,对底稿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和备查。
索引号:
BE-3
被审计单位:
编制人:编制日期:截止日期:
复核人:复核日期:总体审计策略编制说明
在编制审计策略前请先完成以下底稿: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
2、整体层面
3、舞弊风险评估及应对
4、重要性水平,重大帐户和重大流程
5、信息系统应用规模问卷一、总体审计策略内容
从以下方面完成内部控制审计总体审计策略
1.确定审计业务特征 ,以界定审计范围;
2.明确审计业务的报告目标 ,以计划审计的时间安排和所需的沟通;
3.根据职业判断,考虑用以指导项目组工作方向的重要因素。
4.考虑初步业务活动的结果,并考虑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其他业务时获得的经验是否与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相关(如适用);
5.确定执行业务所需资源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
(四)被
审计单位
采用的内部控制标
准请选择请选择
被审计单位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请选择
其他内部控制标准(请列举)内部控制审计总体审计策略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审计实操流程
审计实操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 审计准备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包括接收委托、确定审计项目、组成审计小组了解和调查被审计单位、确定审计工作重点、制订审计工作计划方案、编制审计通知书和被审计单位承诺书、下发审计通知书等步骤。
2. 审计实施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有关会计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实施财务审计程序,整理汇总审计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有关情况,审计小组汇报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有关情况,确定需进一步核实的问题,实施相关的追加审计程序。
3. 审计报告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包括审计小组归集审计工作底稿、并编制审计报告初稿,审计小组按审核后的要求,对审计报告进行修改,审计小组汇报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并对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进行定稿,将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出具正式审计报告等步骤。
4. 审计报告的终结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包括审计小组将审计档案归档等步骤。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咨询专业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