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抗凝剂种类与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24
综述——常用抗凝剂对临床检测结果的影响严俊当前在临床上抗凝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常用抗凝剂的选择和使用对临床检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包括对标本、仪器等的影响。
正确及合理的选择和使用抗凝剂已成为确保临床检测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抗凝剂的种类较多,如选择不当,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介绍几种生化检验常用的抗凝剂及其用途:(1)草酸钾:常用于尿素、肌酐、纤维蛋白原等测定,不能用钾、钙等测定,对LDH、丙酮酸激酶、AKP和淀粉酶有抑制作用。
(2)肝素:常用于电解质、血气分析、血氨等测定。
抗凝剂比例为50~61u肝素/5ml血。
注意钠盐可使淀粉酶升高。
(3)氟化钠:常用氟化钠—草酸钠混合抗凝剂作血糖测定的抗凝剂,氟化钠可以抑止烯醇化酶,它可避免血细胞葡萄糖酵解酶的作用,延长标本的保存时间。
(4)二乙胺四乙酸钠盐(EDTA-Na2):生化常用的抗凝剂,但不能用于钙、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对淀粉酶、肌酸激酶、AKP、ALP、5’-核苷酸酶等可抑制,对丙酮酸激酶有明显升高的作用。
(5)枸橼酸钠,测定血沉用3.8%枸橼酸钠抗凝,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4,凝血试验需用3.2%枸橼酸钠抗凝,比例为1:9。
(6)实验室使用抗凝剂种类较多,血细胞分析及红细胞比积测定宜用EDTA·K2抗凝,保证室温下6小时RBC体积不变,抗凝剂比例为1.0~2.0mg/1ml血。
在使用全血细胞计数仪时,抗凝剂的选择对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影响很大。
本文就两种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肝素及草酸盐四种抗凝剂对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进行了初探,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四种抗凝剂对全血细胞分析结果影响的比较注:△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5,***P<0.005根据ICSH推荐,全血细胞分析仪采用EDTA-K2作为抗凝剂,但价格较贵。
实验结果(1)EDTA-Na2对细胞计数几乎没有影响,与EDTA-K2结果比较,七项结果P>0.05,表明:并且试剂容易购到。
常用抗凝剂种类及临床应用
抗凝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
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常用抗凝剂和使用方法如下。
1.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常用有钠盐或钾盐,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建议,CBC抗凝剂用量为EDTA-K.2H2O
1.5~
2.2mg/ml血液。
不适于凝血检查、血小板功能试验。
2.草酸盐常用有草酸钠、草酸钾、草酸铵,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离子能与样本中钙离子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
2mg草酸盐可抗凝lml血液。
但不适于凝血检查。
而且,草酸盐浓度过高还会导致溶血、改变血液pH,干扰血浆钾、钠、氯和某些酶活性的测定。
双草酸盐抗凝剂:适用于血细胞比容、CBC、网织红细胞计数等检查,不适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
3.肝素是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并阻止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肝素是红细胞透渗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
但不适于CBC、细胞形态学检查。
每毫升血液肝素用量为(15±2.5)U,多为肝素钠盐或钾盐。
4.枸橼酸盐常用有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阻止血液凝固。
枸橼酸盐抗凝剂的抗凝力不如上述抗凝剂。
枸橼酸钠与
血液的抗凝比例为l:9或1:4.适用于红细胞沉降率、凝血检查,是输血保养液的成分。
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抗凝----应用化学或物理学的方法,抑制或除去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抗凝剂----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
一、枸橼酸钠【原理】枸橼酸钠(柠檬酸钠)是枸橼酸钠的三钠盐。
它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应用范围】血沉、凝血象、血小板功能检查及血液保养液。
【用量】凝血象: 109mmol/L水溶液,与血液之比为1:9;血沉: 106mmol/L水溶液,与血液之比为1:4。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原理】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从而阻止血凝。
【应用范围】一般血液学检查和血液粘度测定。
不适于凝血象及血小板功能检查。
【用量】其有效抗凝浓度为1~2mg/ml血液。
血细胞分析仪用EDTA-K2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2H2O 1.5~2.2mg/ml血液。
三、肝素【原理】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可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和阻止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液凝固。
【应用范围】血细胞比容测定、血液粘度测定和多种生化分析。
【用量】通常用肝素的钠盐或钾盐粉剂配成1g/L肝素水溶液。
取0.5ml置小瓶中,37~50℃烘干后,能抗凝5ml血液。
四、草酸盐草酸盐也是常用的抗凝剂,优点是溶解度大,作用原理是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与标本中的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
血液采集中用何种抗凝剂1、乙二胺四乙酸(EDTA)EDTA有二钠、二钾和三钾盐。
均可与钙离子结全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Na2C10H14O8N2+CA2+CAC10H12O8N2+2NA++2H+ EDTA盐经1000C烘干,抗凝作用不变,通常配成15g/L水溶液,每瓶0.4ml,干燥后可抗凝5ml血液。
EDTA盐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很小,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公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 standard of hematology ,ICSH)1993年文件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二钾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
实验室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枸橼酸盐、草酸盐等4种,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现将它们的应用特点分述如下:一、肝素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
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
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
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
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
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
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
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
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 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
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
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
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
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
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测。
但如果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
EDTA 溶液pH与盐类关系较大,低pH可使细胞膨胀。
常用抗凝剂的原理和应用1. 引言在医学领域,抗凝剂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延长血液凝固时间,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凝剂,并分析其原理和应用。
2. 肝素•原理:肝素是一种多糖类抗凝剂,通过与抗凝血酶、补体C1酯酶抑制剂等多种凝血因子结合,干扰凝血因子的功能,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应用:肝素广泛用于心脏手术、血液透析、急性冠脉综合征等需要迅速抗凝的临床情况。
此外,肝素还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如深静脉血栓栓塞症。
3. 华法林•原理: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循环再生,减少维生素K对凝血因子的活化,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应用: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剂,常用于长期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复发,如心房颤动患者。
此外,华法林还用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治疗和预防。
4. 磺达肝癸钠•原理:磺达肝癸钠是一种直接抑制凝血酶活性的抗凝剂,通过与凝血酶结合,阻止凝血酶催化凝血因子的活化,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应用:磺达肝癸钠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特别适用于手术后、肿瘤患者和长途旅行者。
此外,磺达肝癸钠还可用于心肌梗死后的栓塞的治疗。
5. 小分子肝素•原理:小分子肝素是肝素的低分子量衍生物,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和更可预测的抗凝作用。
它通过与抗凝血酶结合,干扰凝血因子的功能,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应用:小分子肝素常用于手术后、血液透析、低分子肝素诱导排卵等需要迅速抗凝的情况。
此外,小分子肝素还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如高危术后患者。
6. 新型口服抗凝剂•原理:新型口服抗凝剂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类抗凝剂,与传统的华法林不同,它们直接作用于凝血酶或凝血因子Xa,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应用:新型口服抗凝剂逐渐应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特别适用于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
其优点包括方便口服、快速有效和不需要常规的凝血监测。
7. 总结常用抗凝剂包括肝素、华法林、磺达肝癸钠、小分子肝素和新型口服抗凝剂等。
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血液凝固,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类血栓形成的临床情况。
常用抗凝剂种类及应用一、基本概念凝固:将血液从血管中抽出,如果未经抗凝,也不做其她处理,通常在几分钟内便自动凝固。
一定时间分离后上层析出得淡黄色液体为血清。
血浆与血清得区别就是:血清中无FIB抗凝:应用物理得或化学得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得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
离心分离后得上层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抗凝剂:能够阻止血液凝固得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促凝:帮助血液快速凝固得过程。
促凝剂:帮助血液快速凝固以达血清快速析出得物质。
一般成分为胶类物质。
二、常用抗凝剂得抗凝原理及适用1、肝素就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得首选抗凝剂。
肝素就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得粘多糖,就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
其抗凝原理主要就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
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
常用肝素抗凝剂就是肝素得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得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得含量。
通常用肝素抗凝得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红积及普通生化测定。
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
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与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与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
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
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2、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
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
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得就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
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就是15%得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
抗凝剂规格
抗凝剂规格及其应用
抗凝剂在医疗、实验室和工业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功能是阻止或延缓血液的凝固过程。
抗凝剂的规格和种类因用途而异,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抗凝剂及其规格。
首先,让我们关注CPD抗凝剂。
CPD(枸橼酸钠、磷酸盐、葡萄糖)抗凝剂主要用于血液保存。
其规格通常为100ml,适用于各种血液采集和保存的需求。
CPD抗凝剂的主要优点是它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血液的新鲜度和活性,从而确保实验室检测或输血时的血液质量。
接下来是枸橼酸钠抗凝剂,这是另一种常见的抗凝剂。
枸橼酸钠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其规格多样,包括180ml:7.2g、160ml:6.4g 等多种选择。
枸橼酸钠抗凝剂主要用于血液学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此外,EDTA(乙二胺四乙酸)盐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凝剂。
它的主要优点是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小,因此在血细胞计数等实验中常常被使用。
EDTA盐的规格通常以每毫升血液所需的EDTA-K2·2H2O的毫克数来表示,如1.5-2.2mg。
总的来说,抗凝剂的规格因种类和用途而异。
在选择抗凝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或医疗需求来确定最合适的规格和类型。
同时,正确的抗凝剂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是确保实验或医疗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常用抗凝剂阻止血液凝固的原理抗凝----应用化学或物理学的方法,抑制或除去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抗凝剂----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
一、枸橼酸钠【原理】枸橼酸钠(柠檬酸钠)是枸橼酸钠的三钠盐。
它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应用范围】血沉、凝血象、血小板功能检查及血液保养液。
【用量】凝血象: 109mmol/L水溶液,与血液之比为1:9;血沉: 106mmol/L水溶液,与血液之比为1:4。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原理】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从而阻止血凝。
【应用范围】一般血液学检查和血液粘度测定。
不适于凝血象及血小板功能检查。
【用量】其有效抗凝浓度为1~2mg/ml血液。
血细胞分析仪用EDTA-K2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2H2O 1.5~2.2mg/ml血液。
三、肝素【原理】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可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和阻止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液凝固。
【应用范围】血细胞比容测定、血液粘度测定和多种生化分析。
【用量】通常用肝素的钠盐或钾盐粉剂配成1g/L肝素水溶液。
取0.5ml置小瓶中,37~50℃烘干后,能抗凝5ml血液。
四、草酸盐草酸盐也是常用的抗凝剂,优点是溶解度大,作用原理是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与标本中的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
血液采集中用何种抗凝剂1、乙二胺四乙酸(EDTA)EDTA有二钠、二钾和三钾盐。
均可与钙离子结全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Na2C10H14O8N2+CA2+CAC10H12O8N2+2NA++2H+ EDTA盐经1000C烘干,抗凝作用不变,通常配成15g/L水溶液,每瓶0.4ml,干燥后可抗凝5ml血液。
EDTA盐对红、白细胞形态影响很小,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公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standard of hematology ,ICSH)1993年文件建议,血细胞计数用EDTA二钾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
实验室常用血液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在实验室检验中,有许多检测项目的血液标本是需要抗凝才可以检测的。
而抗凝剂种类较多,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实验室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枸橼酸盐、草酸盐等4种,现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分别叙述如下:一、肝素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
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
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
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
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
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
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
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
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
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
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
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 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
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
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测。
抗凝---—应用化学或物理学的方法,抑制或除去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
抗凝剂---—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
一、枸橼酸钠
【原理】枸橼酸钠(柠檬酸钠)是枸橼酸钠的三钠盐.它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可溶性的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应用范围】血沉、凝血象、血小板功能检查及血液保养液.
【用量】凝血象:109mmol/L水溶液,与血液之比为1:9; 血沉:106mmol/L水溶液,与血液之比为1:4.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
【原理】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从而阻止血凝。
【应用范围】一般血液学检查和血液粘度测定。
不适于凝血象及血小板功能检查。
【用量】其有效抗凝浓度为1~2mg/ml血液. 血细胞分析仪用EDTA-K2作抗凝剂,用量为EDTA—K2•2H2O 1.5~2.2mg/ml血液。
三、肝素
【原理】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增强抗凝血酶的作用,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可阻止凝血酶的形成和阻止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液凝固。
【应用范围】血细胞比容测定、血液粘度测定和多种生化分析。
用量通常用肝素的钠盐或钾盐粉剂配成1g/L肝素水溶液。
取0.5ml置小瓶中,37~50℃烘干后,能抗凝5ml血液。
四、草酸盐
草酸盐也是常用的抗凝剂,优点是溶解度大,作用原理是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与标本中的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