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靶向治疗新进展
- 格式:pptx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3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多瘤促活化因子3与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新进展刘田田(综述);韩旭(审校)【摘要】Because of lacking of early symptoms,early detection methods and unfavourable prognosis, ovarian cancer is a leading threat to women′s health.However,conventional surgery treatment and chemother-apy do not have satisfactory long-term effect.In recent years,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study on ovarian cancer related signal pathways,targeted agents treatment have been developed.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and polyoma enhancer activator 3 (PEA3) are well studied which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metastasis of ovarian cancer.Their specific inhibitors have shown benefits in clinical trials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f the role of EGFR and PEA3 in the patho-genesis of ovarian cancer and the related targeted therapies .%卵巢癌起病隐匿、缺乏早期诊断手段、预后不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卵巢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俞弋【摘要】Ovarian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from gynecological cancer. Although some advances in surgical and chemotherapeutic strategies have been made, there still remains a significant risk for recurrence and resistance to therapy. Targeted therapy become a effective method against ovarian cancer, which coul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kill cancer cells and to reduce the damage to normal tissues. Targeted therapy has gradually applied to clinical treatment and shown an advantage to tranditional ones. This paper review targeted therapies in ovarian cancer in form of molecular targeted and gene targeted, in order to know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spective research of the treatment in ovarian cancer.%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卵巢癌病死率居第1位.尽管手术及化疗技术有所改进,但是复发率和耐药性仍居高不下.靶向治疗成为治疗卵巢癌的一种有效手段.靶向治疗能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目前逐步应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且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显示出优势.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和靶向基因治疗两个方面对近年来卵巢癌靶向治疗的研究现况、治疗应用进行总结以及展望.【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2(039)002【总页数】6页(P152-157)【关键词】卵巢肿瘤;抗体,单克隆;基因疗法;遗传载体;信号传导;分子靶向治疗;PARP抑制剂【作者】俞弋【作者单位】200011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在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中,卵巢癌发病率居第3位,病死率居第1位[1]。
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杜 江 尹会友 陈宝文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237400关键词 卵巢癌 分子靶向性 治疗进展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85(2012)14-1714-02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组织学类型多、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及放化疗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死亡率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首,严重威胁着妇科肿瘤患者的生命。
在其治疗方法的探索中,寻找常规手术、放化疗之外新的治疗方法或药物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从细胞、分子水平对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某些分子、酶、基因或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为靶点(主要包括肿瘤细胞表面受体,参与血管形成、信号转导、凋亡、细胞周期调节等过程中的分子以及癌基因、抑癌基因等)[1],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进展及转移的效果。
靶向药物通过单药、化疗联合靶向、靶向联合靶向等各个方面寻求更多的卵巢癌治疗手段。
目前卵巢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临床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生长因子抑制剂生长因子信号通道的变异与肿瘤的发生有关,与卵巢癌相关的生长因子EGFR和HER-2,其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拮抗剂效果不理想,而生长因子受体激活后信号通道的阻抑实验却有一定效果。
1.1 EGFR 吉非替尼(易瑞沙)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拮抗剂,属小分子化合物,与其同类的还有特罗凯。
临床研究表明单剂吉非替尼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有效率为4%,对EGFR阳性患者有效率为9%,EGFR阳性与无进展生存期(PFS)正相关,治疗毒副反应可耐受但疗效有限。
另外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拓扑替康)对铂类耐药型EGFR阳性的复发性卵巢癌治疗有效率36.4%,且毒副反应轻微,吉非替尼联合他莫西芬对难治型和耐药型复发性卵巢癌无效[2]。
另一种是西妥昔单抗目前临床上最为先进的抗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Ⅱ期临床试验发现单剂西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无效。
《癌症进展》2021年4月第19卷第7期ONCOLOGY PROGRESS,Apr2021V ol.19,No.7*综述*卵巢癌分子标志物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李荔枝1,谭亚琴2#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研究生院,内蒙古包头0140402内蒙古包头市肿瘤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摘要::卵巢癌发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时多已进展为晚期,患者的复发率高、预后较差,60%~70%的患者易复发或在初次诊断后5年内死亡,病死率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
早期诊断可明显提高卵巢癌的治愈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是早期卵巢癌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但特异度不高,寻找一种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标志物无疑是卵巢癌患者的福音,从而为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或预后评估带来新希望。
分子靶向治疗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据越来越来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针对卵巢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卵巢癌的分子标志物及靶向治疗方法,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靶向抑制剂、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又称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关键词::卵巢癌;分子标志物;靶向治疗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737737..31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A doi:10.11877/j.issn.1672-1535.2021.19.07.05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但病死率居首位。
也是全球妇科恶性肿瘤病死的第二大常见原因[1]。
由于卵巢的解剖位置特殊,卵巢癌发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临床缺乏早期筛查手段,确诊时多已为晚期,5年生存率较低[2]。
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减瘤手术、以铂类化疗药物为基础的化疗,以及在减瘤效果不佳和晚期患者中增加抗血管生成药物[1],但铂类化疗药易耐药,患者复发率高、预后较差。
卵巢癌干细胞及其靶向治疗进展卵巢恶性肿瘤又称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生殖器官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妇女的生命健康。
卵巢癌病理类型复杂,定性、定位诊断以及分期未经腹腔镜或剖腹探查,难以明确。
因此卵巢癌的治疗存在着一定局限性,治疗效果欠佳,且多伴有转移和复发。
卵巢癌干细胞是导致卵巢癌发生、发展、复发及治疗抵抗的重要原因。
随着医学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卵巢癌干细胞的靶向治疗或可成为其治愈可能。
本文对卵巢癌干细胞及其靶向治疗进展作此综述。
[Abstract]Ovarian malignant tumor also known as ovarian cancer,is one of the common female genital tumors,and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women. Because of the complex pathological types,diagnosis and staging laparoscopy without laparoscopy or laparotomy,it is difficult to clear. Therefore,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has some limitations,and in the existing therapy after healing is not up to the expected effect,accompanied with metastasis and recurr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ovarian cancer stem cell targeted therapy to cure ovarian cancer is possible. This is to review progress in treatment of 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 and its target.[Key words]Gynecological tumor;Ovarian cancer stem cells;Targetedtherapy近年来,卵巢癌的病死率不断增高,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加之全球卵巢癌患者趋于年轻化,因此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靶向治疗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肖天龄;李娜;王娅丹;尚美芳;闫佳乐
【期刊名称】《癌症进展》
【年(卷),期】2022(20)14
【摘要】目前,卵巢癌的治疗方法以手术、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及靶向药物治疗为主。
虽然手术与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使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其低敏、易耐药成为卵巢癌治疗中的瓶颈。
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改变了卵
巢癌的治疗策略,突破了传统治疗的局限性,实现了个体化精准治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为卵巢癌患者带来新的曙光,使其由“不可治愈”变为“慢性病”,将卵巢癌的治疗推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靶向药物主要包括抗血管生成药物、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等,本文对抗血管生成药物、PARP抑制剂及ICI对卵巢癌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
【总页数】6页(P1428-1433)
【作者】肖天龄;李娜;王娅丹;尚美芳;闫佳乐
【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临床学院;包头市中心医院妇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1
【相关文献】
1.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2.PI3K/AKT/mTOR通路及其靶向治疗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3.siRNA在卵巢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4.卵巢癌肿
瘤干细胞及其标志物与卵巢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5.卵巢癌干细胞与卵巢癌化疗耐药和靶向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癌靶向治疗进展引言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但其治疗效果有限,病情容易复发和转移。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肿瘤靶向治疗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方向,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进展。
本文将从靶向治疗的定义、机制和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卵巢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什么是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通过针对肿瘤细胞中的具体靶向分子或信号通路,干扰或抑制其生长和传播,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
与传统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具有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
靶向治疗的基础是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寻找与肿瘤相关的关键分子,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应用相应的药物。
卵巢癌的靶向治疗机制卵巢癌的靶向治疗主要是基于该疾病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通路进行设计和应用的。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靶点,如ErbB家族受体、PI3K/AKT/mTOR信号通路、PARP酶等。
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靶点及相应的治疗策略进行详细介绍。
ErbB家族受体ErbB家族受体是一组与生长因子相互作用、参与细胞生长和增殖调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
其中包括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3(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3)和HER4(人类上皮生长因子受体4)等。
这些受体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为卵巢癌靶向治疗的重要靶标。
针对ErbB家族受体的靶向治疗主要是通过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来阻断其信号传导通路。
例如,Trastuzumab是一种抗HER2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已经被广泛应用于HER2阳性的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PI3K/AKT/mTOR信号通路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增殖、生存和转移等重要功能的信号传导通路。
研究表明,该通路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为卵巢癌靶向治疗的另一个研究热点。
靶向CCL2-CCR2轴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研究进展(完整版)免疫治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肿瘤靶向治疗后的新一代肿瘤治疗手段。
然而,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免疫治疗效果欠佳,考虑与其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相关。
研究发现,CC趋化因子配体2(C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2,CCL2)-CC趋化因子受体2(C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2,CCR2)轴不仅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还可将免疫抑制细胞募集到肿瘤微环境中形成抑制性免疫微环境。
因此,CCL2-CCR2轴在卵巢癌及其抑制性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就CCL2-CCR2轴在卵巢癌抑制性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靶向CCL2-CCR2轴的可行性及未来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以期为改善卵巢癌免疫治疗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一、CCL2-CCR2轴的概述趋化因子是在肿瘤发展中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和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类小分子细胞因子,根据其N端半胱氨酸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C、CC、CXC、CX3C 4个主要亚家族,并通过G蛋白耦联跨膜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细胞的相应受体[1 ]。
趋化因子除了介导肿瘤和抗肿瘤反应之间的平衡起到趋化剂的作用外,还参与肿瘤细胞生长、血管生成和转移等相关过程[2 ]。
人类首次发现的CC亚家族的趋化因子为CCL2,又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3 ],是一种由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产生的多功能因子,可以通过趋化作用直接将单核细胞和免疫细胞吸引到特定部位,也可以通过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s,TAM)的趋化作用形成肿瘤转移前微环境,为肿瘤细胞的定植提供适宜的环境[4 ]。
外源性CCL2已被证明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5 ]。
CCR2是一种G蛋白耦联受体,包括CCR2A和CCR2B两个亚型,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表面[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