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正1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经济全球化早已惠及浙江,尤其相比其它省份浙江是茶叶出口大省,它的兴衰关乎整个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所以,解决浙江茶叶生产和出口中的问题就具有示范意义。本文考察了浙江茶叶的本地发展和出口概况,发现本地茶叶市场和企业的基础产业和设施教完善,各种茶公司非常多。通过SWOT分析模型可知,浙江茶叶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国际品牌凤毛麟角,还因为价格低经常遭受绿色技术贸易壁垒,让浙商和茶农蒙受损失。本文提出了要重视茶文化的传播和注意茶的保健作用,发展食品以外的行业,扩大产品销量。针对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三个解决方案:一、浙江应加强行业预警,切实提高茶品质,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二、树立国际品牌意识,做好品牌营销;三、巩固传统优势,加快产业化。

关键词:浙江茶叶;SWOT分析;国际竞争力;茶品牌

一、引言

浙江是产茶和出口茶叶大省,这种经济作物带活了浙江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像丽水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后去丽水的一个松阳县考察,发现近年来茶叶普遍种植,于是开始研究茶叶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力。为的是探索一些切实有用的,适合浙江中小企业实行的措施。根据swot分析模型,发现浙江茶叶的优势劣势等,据此提出了些减少贸易摩擦,树立品牌等的具体措施。真正解决问题才是为浙江茶叶出口注入的强心剂,保持活力的方法。

二、浙江茶叶的发展及出口概况

(一)浙江茶叶的发展状况

浙江是茶叶大省,其中的丽水,杭州及其周边等地有相当数量的茶叶。茶叶作为经济作物却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总体来说,这几年的茶叶发展势头趋好:

1、专业茶叶市场是外贸发展的原动力

浙江有几个较大的专业茶叶交易市场:新昌浙东名茶市场(年交易额已达4个多亿元,以大佛龙井茶为主);松阳浙南茶叶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近3亿元,

以松阳银猴、香茶等名茶为主);嵊州名茶市场(年交易额也在3亿多,以越乡龙井为主);淳安千岛湖茶叶交易市场(以千岛玉叶、千岛银针等名茶为主);开化“龙顶名茶市场”(以龙顶茶为主)。这些市场的活跃是浙江茶叶内贸和外贸发展原动力。地方茶叶市场是地方茶叶的枢纽和中转站,不同品质的茶叶到茶叶市场会根据不同用途被分类,分销。以松阳浙南茶叶市场为例,每到集市日就有很多农民卖家或者专收茶叶的农户拿茶叶到交易,一般以零售为主,如果品质好又适销对路,那就有机会大批买卖。而这些从茶叶市场采购茶叶的买家又会根据不同途径分销出去,据悉又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外销的——以中小卖家出口茶叶礼盒的居多。

2、茶园面积增大,经济作物带活地区经济

根据CNKI的统计(图1.1),截止至2006年浙江茶园面积165.5千公顷1,并且从2000年开始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其中2005年至2006年增幅明显见长,可见近年来茶叶这种经济作物越来越受地方欢迎和重视。以松阳实地考察为例,大片原来种植果园的农田变成了茶园。截止2010年五月,松阳全县三分之一人口从事茶产业,茶叶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茶产业的发展,为解决松阳“三农”问题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98年,松阳茶叶面积只有1.7万亩、产量只有1100吨,到2010年,面积已经扩大到10.9万亩、产量增加到8725吨,分别增长了5.4倍和6.9倍,松阳一跃成为全国十大特色产茶县。农民通过茶产业增收,据统计,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达5258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茶产业。可见,茶叶作为地区的“民生产业”带活地区经济。2

图1.1 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2000年-2006年,单位千公顷)

(二)浙江茶叶的出口状况

1、浙江茶叶对全国茶叶出口影响大

茶叶是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从古到今最具有文化底蕴的名片产品之一。2009年中国茶叶出口量30.3万吨,同比增长2%,跃居世界第二出口大国,出口量仅次于肯尼亚,斯里兰卡出口量27.98万吨,退居世界第三。据海关统计,2010年1—4月,中国出口茶叶数量为94,274.6吨,同比下降6.7%,出口金额22 784.0万美元,同比增长3.2%,平均单价为2,416.8美元/吨,同比增长10.7%。3

而截止2009年,浙江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仍列首位,可以说浙江茶叶的出口影响了整个出口状况。与中国茶叶出口状况一致的是浙江也是以绿茶为主,浙江的十大名茶,如西湖龙井,开化龙顶,武阳春雨,松阳银猴等也基本都是绿茶。

2、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在最近几年,浙江茶叶屡屡遭受来自进口国的绿色壁垒。欧盟与日本是中国茶叶是浙江茶叶的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具有世界第二大产量国的中国茶叶出口量大幅提高,对欧盟、日本这些地区和国家的茶农、茶商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为了保护本地的茶农、茶商的利益,自1999年以来,欧盟与日本出台了不少茶叶检测新标准以限制茶叶出口。日本,涉及茶叶的农残限量指标从原有的83项提高到276项,并且部分农残项目改“茶汤检测法”为“全茶溶剂检测法”。2008年8月,欧盟新的农药残留标准又出台,这意味着壁垒的又一次加厚,茶叶出口额不容乐观。4贸易额的绝对减少使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农民增收受到影响。

三、浙江茶叶的竞争力分析

——SWOT理论的运用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生态条件适合种植各种好茶

前文提到浙江的茶园面积不断增大,客观上丰富了自然资源,稳定了供货源。浙江地处亚热带中部,东临东海,南靠武夷山,西邻皖赣,北接苏沪,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省地形复杂,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多丘陵缓坡,土壤为酸性红黄壤。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冬季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强烈,年平均温度为15~18摄氏度,日照1800~2100小时,平均降雨为1100~1900mm,适宜茶树种植成长,当中包括十大名茶。好的种植环境是保证自然资源的根本。

2、茶文化历史悠久

古往今来,在浙江这片奇川秀水里涌现出一大批爱茶、学茶、事茶之人,陆羽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期间,因安史之乱一度隐居余杭将军山麓之泉畔(今属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所辖),明嘉靖(1528年)《余杭县志》、《双溪十景诗》等中对此均有述及,现当地确有俗称陆家井的陆羽泉,然陆羽在余杭著书一事缺少唐宋期间的重要材料作为佐证,仍需作进一步研究。唐以后至清代的1200年间,共有茶书120余种,其中编撰者为杭州籍的有8人,茶书有10种。如宋代钱塘人沈括撰有《本朝茶法》和《茶论》等。

3、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基本完成

浙江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已经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各地方发展茶产业提供可能。全省各地有大小非常多的茶叶公司,茶叶散地数以千记,还有七个发展成熟的专业茶叶市场(主要几个已前面细数)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出口茶叶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品种单一

截止2011年8月,浙江去年虽然茶叶出口略有下降,但仍是国内产业出口第一大省,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超过50%以上。从茶叶出口品种来看,绿茶出口量遥遥领先,占所有出口的七成以上;红茶和乌龙茶的出口量和出口额依次居二、三位。花茶和普洱茶的出口也持续上升,并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五位。5但是由于绿茶长期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导致浙江茶叶出口的茶叶结构不完善,出口品种也显得单一。

2、缺乏国际品牌,茶文化传播不够

中国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名茶林立,但提起名茶品牌,却是寥寥无几。虽然近些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但在国际上享有名气的却是凤毛麟角。“品牌”茶已成为中国茶产业的薄弱环节,中国茶叶进入了“有种类、有名茶、无名牌”的瓶颈时期。而且在茶叶的国际贸易中,茶文化的传播没有受到重视,导致贸易产品特别是绿茶等优势产品的品牌张力不够,影响了茶叶的出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