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用呼吸机及参数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5.92 MB
- 文档页数:49
呼吸机参数设置和调节应用呼吸机治疗时,各项参数设置和调节是呼吸机临床应用必不可少的内容,其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呼吸机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并发症。
在临床使用中,虽然依据呼吸机的类型不同,设置的参数也不完全相同,但作为呼吸机的应用者,必须掌握各种类型呼吸机常用参数的设置和调节原则。
一、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内机械通气的次数,是呼吸机治疗最常用的参数,呼吸频率设置合理,有利于减少呼吸肌做功,有助于自主呼吸和机械通气的协调。
呼吸频率一般按新生儿30~40次/min;小于1岁25~30次/min;1~2岁20~25次/min;2~12岁16~20次/min。
设置呼吸频率时,首先应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
若呼吸频率过快,则设置频率低于实测值5~10次/min。
其后根据血气分析调节,使PaCO2维持在30~35mmHg,或达到医师的要求。
二、潮气量(TV)潮气量是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人一般为8~10ml/kg,在机械通气时,初调潮气量按小于1岁10~15ml/kg;1~5岁8~12ml/kg ;5~10岁8~10ml/kg;大于10岁6~8 ml/kg,以后根据血气分析调节,使PaCO2维持在30~35mmHg。
三、每分钟通气量(MV)MV与TV的临床价值基本相同,但较单用潮气量全面。
每分钟通气量=通气频率×潮气量。
四、吸/呼时间比(I/E)I/E是指吸、呼气时间各占呼吸周期中的比例,是重要的机械通气参数。
从呼吸生理的角度分析,吸气时间有助于吸入气(氧气)的分布,但可能会对循环功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呼气时间主要影响二氧化碳的排出。
机械通气治疗时,应注意与呼吸频率配合,寻求一个合适的I/E比,使PaO2和PaCO2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并使吸气时间尽可能短,防止机械通气对各系统的影响。
正常婴幼儿一般I/E为1∶1~1∶1.5,平均为1∶1.2。
五、通气压力(吸气压力)机械通气均是应用正压吸气,以抵消胸、肺的弹性阻力使肺膨胀,一般以能达到满意潮气量的最低通气压力(15~20cmH2O)为妥。
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参数设置六、呼吸机工作参数的调节:四大参数:潮气量、压力、流量、时间(含呼吸频率、吸呼比)。
1. 潮气量:潮气输出量一定要大于人的生理潮气量,生理潮气量为6~10ml/Kg,而呼吸机的潮气输出量可达10~15 ml/Kg,往往是生理潮气量的1~2倍。
还要根据胸部起伏、听诊两肺进气情况、参考压力二表、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
2. 吸呼频率:接近生理呼吸频率。
新生儿40~50次/分,婴儿30~40次/分,年长儿20~30次/分,成人16~20次/分。
潮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通气量3. 吸呼比:一般1:1.5~2,阻塞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3或更长的呼气时间,限制性通气障碍可调至1:1。
4. 压力:一般指气道峰压(PIP),当肺部顺应性正常时,吸气压力峰值一般为10~20cmH2O,肺部病变轻度:20~25cmH2O;中度:25~30cmH2O;重度:30cmH2O 以上,RDS、肺出血时可达60cmH2O以上。
但一般在30以下,新生儿较上述压力低5cmH2O。
5. PEEP使用IPPV的患儿一般给PEEP2~3cmH2O是符合生理状况的,当严重换气障碍时(RDS、肺水肿、肺出血)需增加PEEP,一般在4~10cmH2O,病情严重者可达15甚至20 cmH2O以上。
当吸氧浓度超过60%(FiO2大于0.6)时,如动脉血氧分压仍低于80mmHg,应以增加PEEP为主,直到动脉血氧分压超过80毫米汞柱。
PEEP每增加或减少1~2毫米水柱,都会对血氧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数分钟内即可出现,减少PEEP应逐渐进行,并注意监测血氧变化。
PEEP数值可从压力二表指针呼气末的位置读出。
(有专门显示的更好)6. 流速:至少需每分种通气量的两倍,一般4~10升/分钟。
7、呼吸机触发灵敏度的设置:目前,呼吸机吸气触发机制有压力触发和流量触发两种。
由于呼吸机和人工气道可产生附加阻力,为减少患者的额外做功,应将触发灵敏度设置在较为敏感的水平上。
新生儿常用呼吸机及参数调节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新生儿的呼吸支持和治疗中。
新生儿常用呼吸机主要包括常规机械通气呼吸机、高频通气呼吸机和连续气道正压呼吸机。
本文将对这三种常用的呼吸机及其参数调节进行详细介绍。
1.常规机械通气呼吸机常规机械通气呼吸机是最常用的呼吸机之一,可以提供控制通气、辅助通气和间歇正压通气等模式。
参数调节:(1) 潮气量(Tidal Volume,VT):对于新生儿来说,一般需要设置4-6 ml/kg的潮气量。
过高的潮气量可能引起肺损伤,而过低可能导致肺部气体滞留和二氧化碳潴留。
(2) 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PEEP一般设置在4-6 cmH2O。
PEEP的提高可以有效增加肺泡开放力,改善通气情况。
(3)呼吸频率:新生儿的正常呼吸频率大约是30-60次/分钟。
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调节呼吸频率,保证通气效果良好。
2.高频通气呼吸机高频通气呼吸机是专门用于新生儿的一种通气设备,能够提供高频率、小潮气量的通气。
参数调节:(1) 频率(Frequency):新生儿的高频通气频率一般在6-12 Hz之间。
频率的增加可以提高通气效果。
(2) 压力幅度(Pressure Amplitude):新生儿的压力幅度一般设置在20-30 cmH2O之间。
压力幅度的提高可以增加肺泡的充气和排气。
(3)氧浓度(FiO2):新生儿的FiO2一般设置在21-60%之间,根据血氧饱和度进行调节。
3.连续气道正压呼吸机连续气道正压呼吸机是一种能够持续对呼吸道施加正压的呼吸机,常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衰竭等疾病。
参数调节:(1) 潮气量(VT):连续气道正压呼吸机一般采用小潮气量(4-8 ml/kg),以减少肺部压力和气体潴留。
(2) 呼气末正压(PEEP):连续气道正压呼吸机一般设置较高的PEEP(6-12 cmH2O),以改善肺泡排气和气体交换。
儿科呼吸机参数设置儿科呼吸机是一种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和儿童的治疗过程中,帮助调节和控制他们的呼吸功能。
正确的参数设置对于儿科呼吸机的使用极为重要,能够确保患儿获得有效的通气支持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科呼吸机参数设置的要点。
1. 模式选择儿科呼吸机有多种工作模式,选择适当的模式对于患儿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最常见的模式包括控制通气模式、辅助通气模式以及压力支持通气模式。
在选择模式时,需要考虑患儿的病情、肺功能、氧合水平等因素。
2. 潮气量和通气频率设置针对儿科患者的特点,合理设置潮气量和通气频率是保障患儿通气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潮气量设置应适当,过高容易导致肺损伤,过低则可能引起通气不充分。
通气频率通常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和自主呼吸能力来确定。
3. 呼气末正压(PEEP)设置呼气末正压(PEEP)是在呼气结束时保持肺泡内压力不低于基础压力的一种方法。
对于患有肺部疾病或呼吸窘迫的患儿,适当设置PEEP 可以改善肺功能,增加氧合。
但需注意不可过高,以免影响静态肺容量和循环系统。
4. 吸气流速和流量曲线设置针对儿科患者的特点,呼气末流速和吸气流速的设置应适当。
呼气末流速过高可能导致呼气中断,增加患儿的呼吸负荷,而吸气流速过低则可能导致通气不足。
流量曲线设置需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体重以及病情等因素,以确保通气顺利进行。
5. 氧浓度设置氧浓度的设置对于儿科呼吸机至关重要。
鉴于儿童对氧的需求量较高,通常需要较高的氧浓度来维持合适的氧合。
但需注意不可过高,以免氧中毒。
此外,也需根据患儿的氧饱和度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氧浓度。
6. 报警设置儿科呼吸机的报警功能对于患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合理设置报警参数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包括高气道压、低气道压、低氧合等问题,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总结:儿科呼吸机参数设置是儿科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正确设置模式、合理调整潮气量、通气频率、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流速和氧浓度等参数,以及设置合理的报警参数,可以提供儿童以有效的通气支持,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