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
安医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引言】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安医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了解招生政策,本文将详细介绍安医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名额】安徽医科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各专业招生名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报考条件】1.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报考临床医学专业需具备医学学士学位;3.报考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需具备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4.报考药学、护理学专业无特定学位要求;5.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如英语四级以上;6.身心健康,具备正常完成学业的能力。
【报名流程】1.网上预报名:按照招生办公室规定的时间进行;2.现场确认:携带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进行确认;3.缴纳报名费:按照招生简章要求及时缴纳;4.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公共课(政治、英语)和专业课;5.达到招生办公室规定的复试线后,参加学校组织的复试;6.收到录取通知书,办理入学手续。
【考试科目及时间】1.公共课:政治、英语,全国统一试卷;2.专业课:根据不同专业设置,考试时间及试卷由学校制定;3.考试时间:每年12月左右。
【培养方案】安医大非全日制研究生采用学分制管理,修满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后,可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学费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收取,学费可在学期间分阶段缴纳。
【奖学金及助学金政策】安医大非全日制研究生可申请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项目,具体政策请关注学校官方信息。
【就业方向及优势】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后,可在医疗、医药、教育、科研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实现个人价值。
同时,安医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具有以下优势:1.结合临床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2.拓展人脉资源,提升职业发展空间;3.培养具备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增加就业机会。
【结语】安医大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为在职人员和有意向深造的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安医大研究生毕业要求
1.学位课程学习:研究生需要完成学位课程的学习,同时需要通过考核。
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程是指对于学位授予专业来说必须修读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指学位授予专业或研究方向的选修课程。
2. 科研能力: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独立或合作的科研工作,撰写学术论文,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综合素质:研究生需要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实践素质等多方面有所提高,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包括但不限于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4. 毕业论文:研究生需要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结论明确、数据可靠、论证严密、文笔流畅。
同时,还需要经过学位论文答辩,通过答辩方可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总之,安徽医科大学要求研究生全面发展,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又要培养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 1 -。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开课学期:秋季(春季)主讲人及职称:
教学学时:(五号宋体)研究生课外自学学时:(五号宋体) 周学时:(五号宋体)学分:(五号宋体)
预修课程:(五号宋体)
教材(主要参考书、讲义):
课程要求:(限200字,五号宋体)
考核方式:(五号宋体)
课程内容:(五号宋体)
阅读专著或文献:(五号宋体)
适应专业、范围:(五号宋体)
(制定教师:五号宋体)
注:请各位课程教学大纲制定者以文件名:DGXX.DOC保存(XX:用院系代码代替,如土木系:DG土木。
DOC),并通过电子邮件将文件发送至。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8)
病原生物学(57)
儿科学(57)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7)
耳鼻咽喉科学(49)
法医学(20)
方剂学(22)
放射医学(8)
妇产科学(55)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3)
护理学(43)
急诊医学(37)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30)
军事预防医学(2)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27)
口腔基础医学(20)
口腔临床医学(45)
老年医学(22)
临床检验诊断学(43)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52)
麻醉学(47)
免疫学(55)
民族医学(5)
内科学(78)
皮肤病与性病学(40)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69)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44)
神经病学(54)
生药学(43)
外科学(77)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32)
卫生毒理学(31)
眼科学(53)
药剂学(40)
药理学(81)
药物分析学(47)
药物化学(66)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63)
运动医学(13)
针灸推拿学(29)
中西医结合基础(42)
中西医结合临床(64)
中药学(38)
中医儿科学(21)
中医妇科学(21)
中医骨伤科学(22)
中医基础理论(26)
中医临床基础(28)
中医内科学(36)
中医外科学(20)
中医五官科学(19)
中医医史文献(22)
中医诊断学(18)
肿瘤学(54)。
安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预调剂信息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信息
安徽理工大学2017考研预调剂信息已经公布啦,为帮助大家更好参加调剂,yjbys店铺为大家分享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申请有关通知全文如下: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申请有关通知
各位考生:
为便于调剂考生顺利报考我校,方便相关招生学院与考生联系,请意向调剂我校相关专业的.考生,登录“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在“资料下载”栏下载《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申请表》和《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预调剂申请人员信息汇总表》,填写完善后,发送到学院联系人指定邮箱(具体见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计调剂专业及联系方式一览表),发送的邮件附件注意按如下格式命名(姓名+XX专业调剂申请表,姓名+XX专业调剂申请人员汇总表)。
以上表格填写信息作为调剂审核依据,请务必填写准确、细致;填写的调剂专业名称及代码,须与我校公布的2017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一致;正式调剂最终必须经过中国研招网()调剂系统,否则不能参加复试。
特此通知。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二日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预计调剂学院联系方式一览
表
【安徽理工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预调剂信息】。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研究进展吕承秀1,2综述,陶欣荣1审校(1.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安徽淮南232001;2.淄博市第一医院检验科,山东淄博255200) 摘要: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可导致临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㊁头孢菌素类㊁喹诺酮类㊁碳青霉烯类及黏菌素抗生素的耐药,特别是质粒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导致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本文综述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及控制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提供依据㊂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质粒;耐药基因中图分类号:R378.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05X(2019)06-0104-05Research Progress of Drug Resistance Genes Carried by Plasmid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Lv Chengxiu1,2,Tao Xinrong1(1.Medical College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uainan232001China;2.Department of Laboratory,the First Hospital of Zibo,Zibo255200China)Abstract:The drug resistant genes carried by the plasmid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n lead to drug resistance of common clini⁃cal drugs,such as aminoglycosides,cephalosporins,quinolones,carbapenems and colistin antibiotics.In particular,the drug re⁃sistance of carbapenem antibiotics caused by carbapenase gene carried by plasmids has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clinical treatment.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lasmid carrying drug resistant gene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 reviewed,which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the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of drug resistant genes.Key words:klebsiella pneumonia;plasmid;drug resistant genes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属于肠杆菌科细菌,是健康人和动物胃肠道内的正常菌群㊂它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包括尿路感染,膀胱炎,肺炎,外科伤口感染以及威胁生命的感染(如心内膜炎和败血症);肺炎克雷伯菌也是导致严重的社区感染,如坏死性肺炎,化脓性肝脓肿和内源性眼内炎的重要病原菌㊂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重要的多重耐药(MDR)病原体,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首份抗生素耐药12种病原体清单,其中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科(包含肺炎克雷伯菌)细菌对新型抗生素的迫切需求程度列为第一优先级㊂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主要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㊁膜孔蛋白的缺失㊁抗菌药物主动外排等[1]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较高耐药性,可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常呈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特点,特别是质粒携带有bla KPC导致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的全球广泛传播,常导致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失败和病程延长以及较高的病死率, CHINET数据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耐药率从2005年的2.9%上升至2018年的28.6%,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㊂本文综述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指导临床治疗及控制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㊂1 质 粒质粒是一种能够自主复制的染色体外DNA分子,可携带对β-内酰胺类㊁氨基糖苷类㊁四环素类㊁氯霉素㊁磺胺类㊁甲氧苄啶类㊁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基因㊂质粒可获得可移动遗传元件(如插入序列㊁转座子)并动员耐药基因的表达㊂质粒根据它们寄主范围㊁接合特性和接合效率促进耐药基因在不同种㊁属细菌直接传播㊂抗菌药物耐药质粒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属于不相容性的F群(IncF)的窄宿主群和属于IncA/C,IncL/M和In⁃cN的宽宿主群㊂宽宿主群质粒可以很容易地在不同种细菌之间传播,窄宿主范围的质粒往往仅限于细菌种内传播㊂具有不同复制子类型(如FIA㊁FIB和FII)的IncF耐药性质粒具有获得耐药基因并在肠杆菌科细菌种内某些克隆中之间快速传播的能力[1]565-591㊂2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2.1 质粒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带正电荷的氨基糖苷结合到带负电荷的细胞壁上,被401锦州医科大学学报J J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2019Dec.40(6) 作者简介:吕承秀(1987),男,山东淄博人,主管技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㊂ 通讯作者:陶欣荣(1968),女,安徽怀远人,教授,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感染与免疫㊂摄入细胞,主要作用靶点是核糖体30S亚基,通过干扰mRNA的翻译,蛋白质合成也随之改变,异常蛋白质被合成并插入细胞膜,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最终细菌死亡㊂2.1.1 氨基糖苷修饰酶(AMEs)基因AMEs共价修饰特定的氨基或羟基基团,导致氨基糖苷不能与核糖体正常结合㊂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了质粒携带的编码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APHs)㊁核苷酸转移酶或腺苷转移酶(ANTs)以及乙酰转移酶(AACs)的耐药基因家族㊂研究发现[2],氨基糖苷类非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中aac(6’)-Ⅰb的携带率为91.5%(119/125),aac(3)-Ⅱ的携带率为78.5%(102/125)㊂2.1.2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Galimand等[3]对1株氨基糖苷类的高度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研究,发现1个编码16S rRNA m7G甲基转移酶的基因与该菌株对大量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有关,并发现该基因位于质粒上㊂16S rRNA甲基化酶能对30S核糖体亚基进行修饰,影响氨基糖苷类与30S核糖体亚基的结合,在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包括ArmA㊁RmtB㊁RmtC㊁RmtD㊁RmtF㊁RmtH以及NpmA㊂质粒携带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主要为AMEs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MEs具有1个窄的抗菌活性,对一种氨基糖苷类耐药并不一定对另一种氨基糖苷类耐药,然而16S rRNA甲基化酶几乎对所有氨基糖苷类具有耐药性,并且发现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与16S rRNA甲基化酶之间似乎存在关联㊂因此,临床应重视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对细菌中携带有该耐药基因患者应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防止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㊂2.2 质粒携带的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Ambler分类系统依据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将β-内酰胺酶划分为4个不同的类别(A-D)㊂A㊁C和D类酶是丝氨酸β-内酰胺酶,而B类酶是金属β-内酰胺酶,需要1个或2个锌原子才能产生活性㊂2.2.1 A类β-内酰胺酶基因2.2.1.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主要包括头孢噻肟酶(CTX-M)㊁TEM以及SHV㊂TEM和SHV型ESBLs能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单环β-内酰胺类,CTX-M型ESBLs水解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能力强于头孢他啶,CTX-M型酶可被他唑巴坦和克拉维酸有效抑制,也可被阿维巴坦所抑制㊂1980s至1990s之间,质粒携带的大多数ESBLs基因主要是bla SHV㊁bla TEM,通常与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医院爆发有关㊂2011年研究发现亚洲国家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中CTX-M-15是主要的ESBLs,其高流行率可能与获得携带bla CTX-M-15的质粒有关,IncFIIA质粒主要与bla CTX-M-15相关[4]㊂Mansour等[5]对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研究发现所有菌株均产CTX-M-15,bla CTX-M-15大部分位于IncFIIk质粒上且医院的不同病房中发现了相同的克隆㊂质粒还可携带有bla CTX-M-2㊁bla CTX-M-8㊁bla CTX-M-59㊁bla CTX-M-65㊂2.2.1.2 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基因A类丝氨酸碳青霉烯酶在肺炎克雷伯菌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KPC)酶㊁圭亚那超广谱β内酰胺(GES)酶㊂产KPC酶的菌株对青霉素类㊁头孢菌素类㊁绝大多数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以及碳青霉烯类高度耐药,阿维巴坦对KPC酶有效㊂GES酶常具有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的特性,能水解广谱头孢菌素,其活性部位的变化增强了酶的活性,使其部分突变体具有水解碳青霉烯的能力㊂Yigit等[6]对1株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种碳青霉烯水解A类β-内酰胺酶(命名为KPC-1),编码基因位于约50kb的非接合质粒上㊂Smith Moland等[7]对4株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种编码基因位于质粒(接合质粒)上的碳青霉烯水解A类β-内酰胺酶(命名为KPC-2)㊂Wood⁃ford等[8]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爆发感染的肺炎克雷伯菌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碳青霉烯水解A类β-内酰胺酶(命名为KPC-3),编码进位于约75kb的质粒上㊂质粒携带有bla KPC-2或bla KPC-3的肺炎克雷伯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ST258在许多国家地区的医院爆发的菌株中高度流行[1]565-591㊂Poirel等[9]对1株超广谱头孢菌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A类超广谱β-内酰胺酶GES-1且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10]㊂Wachino等对6株头孢他啶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研究发现了两种新型的A类β-内酰胺酶GES-3及GES-4且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研究还发现GES -4具有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能力㊂Pedersen等[11]对2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8株肺炎克雷伯菌携带bla GES-5且均位于质粒上㊂质粒还可携带有bla GES-7(位于接合质粒)㊂2.2.2 B类β-内酰胺酶基因B类β-内酰胺酶活性可被螯合剂(EDTA)抑制,主要包括维罗纳整合子编码金属β-内酰胺(VIM)酶㊁亚胺培南(IMP)酶㊁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NDM)酶,对头孢菌素㊁碳青霉烯类㊁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㊁舒巴坦㊁他唑巴坦和阿维巴坦)耐药,对氨曲南的水解能力差㊂Giakkoupi等[12]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降低或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金属β-内酰胺酶VIM-1且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㊂Luzzaro等[13]对1株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的肺炎克雷伯菌研究发现该菌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VIM-4且编码基因位于可接合质粒上㊂Tokatlidou等[14]对9株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或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金属β-内酰胺酶VIM-12且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㊂Pour⁃naras等[15]对1株分离自尿路感染患者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金属β-内酰胺酶VIM-19,bla VIM-19携带在约150kb自身可转移质粒上㊂质粒上携带的bla VIM还包括bla VIM-24㊁bla VIM-27㊁bla VIM-2㊁bla VIM-33㊂Koh等[16]对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研究发现了金属-β-内酰胺酶IMP-1且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㊂Liu等[17]对2株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金属-β-内酰胺酶IMP-4且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㊂YAN 等[18]对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研究发现了501吕承秀,等: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研究进展IMP-2金属-β-内酰胺酶的突变体(命名为IMP-8)且编码基因位于质粒上㊂质粒携带的bla IMP还包括bla IMP-6㊁bla IMP-26㊁bla IMP-34bla IMP-38㊂Lai等[19]研究发现产IMP的肺炎克雷伯菌在中国呈散发流行,bla IMP-4是临床分离株中最常见的亚型,其次是bla IMP-1㊁bla IMP-26和bla IMP-38且编码基因均位于质粒上,大小约为30~320kb㊂Yong等[20]对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一种新的β-内酰胺酶基因bla NDM-1且位于质粒上㊂Khalifa等[21]对来自同一个病人的两株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2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含有NDM-4㊁NDM-5金属-β-内酰胺酶且编码基因位于2个不同的质粒(>93kb)上㊂质粒携带的bla NDM还包括bla NDM-7㊁bla NDM-9和bla NDM-10㊂2.2.3 C类β-内酰胺酶基因C类β-内酰胺酶又称氨苄西林水解(AmpC)酶,对除碳青霉烯类和第四代头孢菌素外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对克拉维酸㊁舒巴坦㊁他唑巴坦(对他唑巴坦的耐药性通常较弱)耐药,但新型抑制剂阿维巴坦对其有效㊂Bradford等[22]对3株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研究发现了质粒携带的AmpC酶基因bla ACT-1,研究还发现肺炎克雷伯菌产ACT-1合并外膜蛋白丢失可导致碳青霉烯类耐药㊂质粒携带的bla AmpC还包括bla CMY-2㊁bla CMY-4㊁bla DHA-1㊁bla FOX-5㊁bla FOX-7㊁bla MOX-2㊁bla CMH-2和bla ACT-6[23],研究发现bla AmpC中bla DHA-1最常见,bla CMY-2次之㊂2.2.4 D类β-内酰胺酶基因D类β-内酰胺酶也称苯唑西林水解(OXA)酶,OXA 酶导致细菌对多种青霉素类耐药,大部分OXA酶不水解头孢菌素或对头孢菌素的水解活性较弱,但具有较弱的碳青霉烯酶活性,抑制剂对OXA酶的抑制作用强弱不等㊂Poirel等[24]对1株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bla OXA-47㊁bla OXA-48且编码基因分别位于2个不同的质粒上,研究还发现OXA-47酶对抗生素水解活性很窄,不水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OXA-48酶不水解头孢菌素但对碳青霉烯类有很弱的水解活性,但膜孔蛋白缺陷同时存在时可造成碳青霉烯类高水平耐药㊂质粒携带的具有水解碳青霉烯类活性的bla OXA还包括bla OXA-663㊁bla OXA-427㊁bla OXA-204和bla OXA-436㊂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突尼斯,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中bla OXA-48的携带率最高(79/98)[25]㊂质粒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分类及基因亚型,见表1,检测质粒携带的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类型㊁熟知各类型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特点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能改善病人预后并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同时对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水平传播㊂表1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的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β-内酰胺酶Ambler分类β-内酰胺酶基因β-内酰胺酶基因亚型A类bla TEM bla TEM-3㊁bla TEM-68bla SHV bla SHV-2㊁bla SHV-5㊁bla SHV-12bla CTX-M bla CTX-M-15㊁bla CTX-M-2㊁bla CTX-M-8㊁bla CTX-M-59㊁bla CTX-M-65bla KPC bla KPC-2㊁bla KPC-3bla GES bla GES-1㊁bla GES-3㊁bla GES-4㊁bla GES-5㊁bla GES-7B类bla VIM bla VIM-1㊁bla VIM-2㊁bla VIM-4㊁bla VIM-12㊁bla VIM-19㊁bla VIM-24㊁bla VIM-27㊁bla VIM-33bla IMP bla IMP-2㊁bla IMP-6㊁bla IMP-8㊁bla IMP-26㊁bla IMP-34bla IMP-38bla NDM bla NDM-1㊁bla NDM-4㊁bla NDM-5㊁bla NDM-7㊁bla NDM-9和bla NDM-10C类bla AmpC bla CMY-2㊁bla CMY-4㊁bla DHA-1㊁bla FOX-5㊁bla FOX-7㊁bla MOX-2㊁bla CMH-2㊁bla ACT-1㊁bla ACT-6 D类bla OXA bla OXA-47㊁bla OXA-48㊁bla OXA-204㊁bla OXA-427㊁bla OXA-436㊁bla OXA-6632.3 质粒携带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直接抑制DNA合成发挥作用,靶点包括DNA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㊂质粒携带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包括喹诺酮耐药基因(qnr)㊁氨基糖苷乙酰基转移酶基因AAC-(6’)-Ib-cr㊁喹诺酮排出泵基因(Qe⁃pA)㊂Martínez等[26]对来自临床环丙沙星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中分离出的耐药质粒进行研究发现了qnr基因,研究还发现质粒携带qnr(qnrA)基因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很低,但是菌株合并膜孔蛋白缺乏时可导致高水平的耐药㊂qnr蛋白为五肽重复蛋白,可保护DNA 解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免受喹诺酮类的抑制㊂质粒携带的qnr基因还包括qnrB1,qnrB6,qnrB10和qnrS1㊂Park等[27]对环丙沙星MIC≥0.25且头孢他啶敏感性降低的肺炎克雷伯菌研究发现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上携带AAC-(6’)-Ib-cr,能够表达产生一种环丙沙星修饰酶,从而对环丙沙星产生低水平耐药㊂Luo等[28]对质粒携带喹诺酮耐药决定基因(PMQR)的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研究,发现了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携带QepA喹诺酮耐药决定基因㊂QepA蛋白是一种外排泵,可以排出亲水性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㊁诺氟沙星)㊂CHINET2018数据显示38635株克雷伯菌属对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已达37.6%,对临床用药选择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带来了巨大挑战㊂因此检测细菌质粒携带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防止耐药基因在医院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㊂601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12月,40(6)2.4 质粒携带的黏菌素耐药基因黏菌素和脂质A的磷酸化头部结合,通过破坏细胞膜对细菌发挥快速的杀菌作用㊂介导黏菌素耐药mcr-1是磷酸乙醇胺转移酶家族的成员,能导致脂质A中加入磷酸乙醇胺,干扰黏菌素和脂质A的结合[29]㊂Liu等在对质粒mcr-1基因介导的黏菌素耐药在动物和人类中流行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了3株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中存在mcr-1基因(3/420)㊂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携带的mcr还包括mcr-3㊁mcr-8㊂黏菌素可作为挽救性药物治疗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严重的㊁危及生命的感染㊂质粒携带的黏菌素耐药基因不仅引起对黏菌素的耐药,而且可引起耐药基因的在细菌间的水平传播㊂因此检测黏菌素耐药基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耐药基因在细菌间的水平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㊂3 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的多种耐药基因Guo等[30]对2株MLST分型为ST37的多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进行研究发现质粒IncR携带有Arma, bla DHA-1和qnrB4组成的多重耐药区,研究还发现了质粒pY⁃DC676在插入序列903B-like与插入序列903-like之间包括了1个与质粒pKP048几乎相同的22088bp片段㊂Xiang 等[31]对产KPC酶且磷霉素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质粒pKP1034进行研究发现质粒同时携带了fosA3㊁bla KPC-2㊁bla CTX-M-65㊁bla SHV-12㊁bla TEM-1㊁catA2和rmtB并且发现质粒pKP1034可能是由携带bla KPC的质粒pKPC-LK30和携带fo⁃sA3的质粒pHN7A8进行重组进化产生㊂4 展 望随着β-内酰胺类㊁氨基糖苷类及氟喹诺酮类等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被美国感染病协会定义为ESKAPE病原菌之一,所展现出的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对临床治疗及公共卫生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挑战㊂质粒是捕捉㊁积累和传播抗菌药物耐药性决定基因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不同质粒或质粒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细胞内㊁外进行交换所形成新的重组质粒,在耐药基因积累和水平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及时发现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并监测当地的流行状况对指导临床治疗㊁预防和控制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具有重要意义㊂参考文献:[1] Mathers AJ,Peirano G,Pitout JD.The role of epidemic resist⁃ance plasmids and international high-risk clones in the spread ofmultidrug-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J].Clin Microbiol Rev,2015,28(3):565-591.[2] Nasiri G,Peymani A,Farivar TN,et al.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aminoglycoside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Klebsiellapneumoniae collected from Qazvin and Tehran provinces,Iran[J].Infect Genet Evol,2018,64(2018):219-224. [3] Galimand M,Courvalin P,Lambert T.Plasmid-Mediated High-Level Resistance to Aminoglycosides in Enterobacteriaceae Dueto16S rRNA Methylation[J].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3,47(8):2565-2571.[4] Lee MY,Ko KS,Kang CI,et al.High prevalence of CTX-M-15-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olates in Asian countries:diverse clones and clonal dissemination[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1,38(2):160-163.[5] Mansour W,Grami R,Ben Haj Khalifa A,et al.Disseminationof multidrug-resistant blaCTX-M-15/IncFIIk plasmids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olates from hospital-and community-ac⁃quired human infections in Tunisia[J].Diagn Microbiol InfectDis,2015,83(3):298-304.[6] Yigit H,Queenan AM,Anderson GJ,et al.Novel carbapenem-hydrolyzing beta-lactamase,KPC-1,from a carbapenem-re⁃sistant strain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J].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2001,45(4):1151-1161.[7] Smith Moland E.Plasmid-mediated,carbapenem-hydrolysingbeta-lactamase,KPC-2,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olates[J].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2003,51(3):711-714.[8] Woodford N,Tierno PM,Jr.Young K,et al.Outbreak ofKlebsiella pneumoniae producing a new carbapenem-hydrolyzingclass A beta-lactamase,KPC-3,in a New York Medical Center[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4,48(12):4793-4799.[9] Poirel L,Thomas I,Le,et al.Biochemical sequence analysesof GES-1,a novel class A extended-spectrum beta-lactamase,and the class1integron In52from Klebsiella pneumonia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0,44(3):622-632.[10] Wachino J,Doi Y,Yamane K,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cephamycin-hydrolyzing and inhibitor-resistant class Abeta-lactamase,GES-4,possessing a single G170S substitu⁃tion in the omega-loop[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4,48(8):2905-2910.[11] Pedersen T,Sekyere JO,Govinden U,et al.Spread of Plas⁃mid-Encoded NDM-1and GES-5Carbapenemases among 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and Pandrug-Resistant Clinical Enter⁃obacteriaceae in Durban,South Africa[J].Antimicrob AgentsChemother,2018,62(5):1-12.[12] Giakkoupi P,Xanthaki A,Kanelopoulou M,et al.VIM-1Metallo--Lactamase-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rainsin Greek Hospitals[J].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2003,41(8):3893-3896.[13] Luzzaro F,Docquier JD,Colinon C,et al.Emergence in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Enterobacter cloacae Clinical Isolatesof the VIM-4Metallo--Lactamase Encoded by a ConjugativePlasmid[J].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4,48(2):648-650.[14] Tokatlidou D,Tsivitanidou M,Pournaras S,et al.Outbreakcaused by a multidrug-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lonecarrying blaVIM-12in a university hospital[J].J Clin Micro⁃biol,2008,46(3):1005-1008.[15] Pournaras S,Poulou A,Voulgari E,et al.Detection of thenew metallo-beta-lactamase VIM-19along with KPC-2,CMY-2and CTX-M-15in Klebsiella pneumoniae[J].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0,65(8):1604-1607. [16] Koh TH,Babini GS,Woodford N,et al.Carbapenem-hydrol⁃ysing IMP-1β-lactamase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from Singa⁃pore[J].The Lancet,1999,353(9170):2162.701吕承秀,等:肺炎克雷伯菌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研究进展[17] Liu Y,Zhang B,Cao Q,et al.Two clinical strains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rying plasmid-borne blaIMP-4,blaSHV-12,and armA isolated at a Pediatric Center in Shanghai,China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9,53(4):1642-1644.[18] Yan JJ,Ko WC,Wu JJ.Identification of a plasmid encodingSHV-12,TEM-1,and a variant of IMP-2metallo-beta-lac⁃tamase,IMP-8,from a clinical isolate of Klebsiella pneumoni⁃ae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45(8):2368-2371.[19] Lai K,Ma Y,Guo L,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lin⁃ical IMP-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olates from a Chi⁃nese Tertiary Hospital [J].Ann Clin Microbiol Antimicrob,2017,16(1):42-47.[20] Yong D,Toleman MA,Giske CG,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anew metallo-beta-lactamase gene,bla (NDM-1),and a no⁃vel erythromycin esterase gene carried on a unique genetic struc⁃ture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sequence type 14from India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9,53(12):5046-5054.[21] Khalifa HO,Soliman AM,Ahmed AM,et al.NDM-4-andNDM-5-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Coinfection in a 6-Month-Old Infant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6,60(7):4416-4417.[22] Bradford PA,Urban C,Mariano N,et al.Imipenem resist⁃ance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CT -1,a plasmid -mediated AmpC beta -lactamase,andthe foss of an outer membrane protein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1997,41(3):563-569.[23] Matsumura Y,Tanaka M,Yamamoto M,et al.High preva⁃lence of carbapenem resistance among plasmid-mediated AmpCbeta-lactamase -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 during out⁃break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units [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5,45(1):33-40.[24] Laurent P,Claire H,Venus T,et al.Emergence of oxacilli⁃nase-mediated resistance to imipenem in Klebsiella pneumoniae [J].Antimicrobial Agents &Chemotherapy,2004,48(1):15-22.[25] Ben Helal R,Dziri R,Chedly M,et al.Occurrence andCharacterization of Carbapene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iace⁃ae in a Tunisian Hospital [J].Microb Drug Resist,2018,24(9):1361-1367.[26] Martínez -Martínez L,Pascual A,Jacoby GA.Quinolone re⁃sistance from a transferable plasmid [J].Lancet,1998,351(9105):797.[27] Park CH,Robicsek A,Jacoby GA,et al.Prevalence in theUnited States of aac (6')-Ib -cr encoding a ciprofloxacin -modifying enzyme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6,50(11):3953-3955.[28] Luo Y,Yang J,Zhang Y,et al.Prevalence of beta-lactamas⁃es and 16S rRNA methylase genes amongst clinical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olates carrying 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ants [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1,37(4):352-355.[29] Liu YY,Wang Y,Walsh TR,et al.Emergence of plasmid-mediated colistin resistance mechanism MCR-1in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in China:a microbiolog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study [J].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16,16(2):161-168.[30] Guo Q,Spychala CN,McElheny CL,et parative anal⁃ysis of an IncR plasmid carrying armA,blaDHA-1and qnrB4from Klebsiella pneumoniae ST37isolates [J].J AntimicrobChemother,2016,71(4):882-886.[31] Xiang DR,Li JJ,Sheng ZK,et plete Sequence of aNovel IncR-F33:A-:B-Plasmid,pKP1034,Harboring fo⁃sA3,blaKPC-2,blaCTX -M -65,blaSHV -12,and rmtBfrom an Epidemic Klebsiella pneumoniae Sequence Type 11Strain in China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15,60(3):1343-1348.收稿日期:2019-03-26 作者简介:吴成玉(1992),男,安徽淮南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骨创伤㊁骨关节疾病㊂ 通讯作者:陶钧(1976),男,安徽淮南人,副主任医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骨创伤㊁骨关节疾病㊂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现状吴成玉,许克庆,葛迅,陶钧(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0) 摘要:对于肱骨远端骨折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fixation ,ORIF )是首选治疗方法㊂且术前应根据肱骨远端骨折类型和粉碎程度做详细的手术计划㊂肱骨远端内侧髁和后外侧髁相垂直或肱骨远端内外侧髁相平行的两块解剖锁定型钢板内固定是最佳的内固定方法㊂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获得坚强的内固定㊁允许术后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㊁防止关节僵硬㊂尽管内固定和手术技术取得很大的发展,但是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并发症仍然非常普遍如:内固定失效㊁尺神经病变㊁关节僵硬㊁异位骨化㊁骨不连,畸形愈合㊁切口感染以及鹰嘴截骨术后并发症等㊂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仍然是巨大的挑战,其需要精细的术中操作和手术经验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㊂关键词:肱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发症;异位骨化;内固定失效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05X (2019)06-0108-05801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12月,40(6)。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处二OO九年九月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安徽理工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成果考核规定(试行)(校政…2009‟37号)为贯彻落实《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实施意见(试行)》(校政…2008‟88号),根据《安徽理工大学关于修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校政…2009‟36号)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创新能力培养与成果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创新能力培养考核,安排不少于4学分;二是创新成果考核,安排不少于3学分。
一、创新能力培养考核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项目为:参加学术活动、主讲学术报告、参加科研实践活动。
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所列全部考核项目,累计不少于4学分。
(一)参加学术活动1.学术活动是指校内外组织的各类学术会议、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等。
2.参加国外学术会议,博士生每次记0.5学分,硕士生每次记1学分;参加国内学术会议,博士生每次记0.3学分,硕士生每次记0.6学分;参加校内学术讲座,博士生每次记0.1学分,硕士生每次记0.2学分;参加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每次记0.1学分。
博士生至少参加2次校外有关单位组织的学术会议。
3.研究生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后,应在《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考核记录本》中的“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登记表”(见附件1)中详细填写有关情况。
登记参加学术会议,必须提交主办方的会议通知(复印件)和本人参加会议的小结(1500-2000字)。
4.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一个月,将《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考核记录本》和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证明材料提交所在学院,由所在学院对学术活动环节进行审核和登记,再统一报研究生处记入学分。
(二)主讲学术报告1.学术报告是指校内外组织的,就某一学术研究方向或专题所做的介绍研究成果的报告(不包含课程研讨)。
2.各研究生培养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为研究生开展学术报告活动提供平台,做好学术报告会的组织工作。
校研究生〔2013〕4号签发人:王其东关于表彰2012—2013学年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的决定各学院及有关处级单位:为充分发挥优秀奖学金对研究生学习的激励作用,促进良好学风、校风建设,依据《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管理办法》(研究生〔2006〕27号)和《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学年总评实施办法》(研究生〔2006〕28号)等规定,学校开展了2012—2013学年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的评选工作。
经个人申请、学院初评、校学生资助管理委员会评审,并报学校批准,决定授予张周鑫等16名研究生一等奖学金,每人奖励1200元,授予张文影等54名研究生二等奖学金,每人奖励800元,授予董旭等212名研究生三等奖学金,每人奖励400元,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希望受表彰的先进个人谦虚谨慎,再接再厉,奋发成才,争做表率。
希望全体研究生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提高创新能力,为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件:安徽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获得者名单安徽理工大学二○一三年十二月四日附件安徽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优秀研究生奖学金获得者名单一等奖学金(16人)地球与环境学院(1人)张周鑫能源与安全学院(3人)孟龙、吕辰、闫书缘土木建筑学院(3人)吴娇、李书、邵琨机械工程学院(2人)潘广香、陈瑜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3人)邓金伟、王静、史太露化学工程学院(2人)倪源满、苏洪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1人)熊博杰经济与管理学院(1人)衡连伟二等奖学金(54人)地球与环境学院(4人)张文影、朱代双、储磊、邵亚红能源与安全学院(9人)徐雪战、冯飞胜、彭瑞、李同锁、王明重、梁世伟、牛心刚、刘盼、陈磊土木建筑学院(7人)武梦雅、张秋农、李操、孙康、王梦圆、张革革、张洪林机械工程学院(5人)解淇凯、陈凯、高青鹏、谢赛南、刘曼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9人)聂伦伦、李岳、沙成、华玉鹏、丁建群、李昊、刘佳、王漫、谢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人)刘同宣、杨政、钱潜化学工程学院(5人)万亚丽、孙静静、张林林、龚悦、周盼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人)轩小星、陈良文理学院(3人)刘静、马毓咛、欧阳虹医学院(1人)王文洋经济与管理学院(3人)谭颖、赵晶晶、严慧斌测绘学院(3人)袁佳佳、赵娜娜、蒋新源三等奖学金(212人)地球与环境学院(16人)董旭、李洪明、叶圆圆、刘延利、张荣飞、常靖靖、梁泽鹏、郑晨、刘兵昌、程乔、王元、王健、谷得明、聂凤琴、姚健健、罗晔能源与安全学院(36人)金声尧、王猛、马淑胤、董永、庞冬冬、昝赵琼、孙力、高岩、杜强、朱传奇、蒲保东、杨敏、张箫剑、王维、庞文华、曹雅婷、车志飞、颜松、戎立帆、王昆、王小坡、杨明东、张瀚、陆伟、宋新龙、韩东波、李占魁、潘飞、袁和勇、梅福树、陈霞、赵翠、赵宁、陶远、张笑难、孙东生土木建筑学院(30人)李冠豪、许兰保、屈施展、李海涛、戴国涛、周俊、陈明昌、王海滨、王健、施建波、沈琛、邹久群、张彩月、罗吉、刘阳、王松、陈征征、江曼、袁小永、汪浩然、王李曼、刘杰、王玲娟、李强、周洋、闫万永、贺亮、王瑞乐、焦露琳、李善利机械工程学院(22人)王超、王刚、朱锋、田冬林、屈淑亚、陈靓、张铜杰、孙帅、宋维新、李学明、徐曼曼、孙镇镇、韦朝坤、屠薇薇、杨晓东、唐珊珊、常娟、韩董董、马齐江、徐海洋、陈蕾、徐春云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36人)张晶、成恒珍、刘聪美、张玲玲、马修情、王丹、郭浩、唐彬、朱忠鹏、崔昊辰、李雄滔、沈美云、殷明、曹朋怀、朱敏、朱沧浩、韩永锋、舒志国、杨超、蔡加星、姚敏、王丽娜、顾先明、杨再甫、程晶晶、龙月红、任玉东、曹玲玲、汪前军、程结园、郑燕、吴琴、严彬、聂梦雅、郑津津、秦静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0人)费之奎、张娟、时士洋、孙庆、王辉、程雅丽、胡鹏飞、祝言亮、杨蕾、沈倩倩化学工程学院(22人)王宁宁、夏鹏飞、朱传浩、徐燕峰、邱明灿、刘伟龙、曹攀、王珊、周敏、陈春阳、余水情、李文婷、张颂、束学来、韩迎新、殷金昌、潘宗林、呼嘉敏、赵瑞、陈卓、刘铭、栾中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9人)周平义、赵洪宋、叶树球、郭荔荔、胡峰、崔大洋、吴以群、杨宜辰、杨文超理学院(7人)李闪闪、董海龙、张美玲、陶小燕、汪厚田、李小毛、冯宾医学院(3人)牛凯、王童玉、张雷经济与管理学院(11人)戚雅、张宏、高田田、张姗姗、刘玲、王璟、林翔、吴修灵、李东、张建伟、刘传德测绘学院(10人)韩凯、戴佳琪、章如芹、姚光虎、牛茂靖、李东风、李文佳、韩鹏志、吴金鑫、冉典安徽理工大学党政办公室 2013年12月4日印发共印45份。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是一个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
供良好平台的学术机构。
作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场所,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
首先,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致力于为研究生提供良好
的学习条件和科研环境。
学院拥有一批优秀的导师团队,他们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指导。
同时,研究生院设有完善的实验室和科研设备,为学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其次,研究生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院积极推
动学术交流和学术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平台。
学生可以参与各种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和学术竞赛,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外,研究生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院通过
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如企业实习、科研实践、社会调研等,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团队合作
精神的人才。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总之,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
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和科研环境。
研究生院将继续不断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研究作者:张静静,付玉荣,伊正君来源:《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20期随着医疗界对医务人员要求的提高,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变得日趋严格和正规。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创新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国家的发展需要高学历的人才[1]。
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优化教育模式,已成为各高校探索教育发展改革的工作重点。
迫于工作竞争等压力,更多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选择考研这条深层次学习的途径,他们希望提高学历,有比本科生更佳的竞争优势。
尽管最近几年研究生的扩招规模扩大,但是学校检验专业研究生招生名额有限,以至于出现导师有余的状况。
医学科学学位检验专业研究生“双导师”制,即在研究生复试环节师生双选环节中,一位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选择一位科研型导师,同时另选一位临床型导师,即从事医学检验工作或输血工作的导师,在师生双选环节,达成双选一致。
为更好地优化导师资源,让研究生在求学的3年内学到更多更好的科研技术和临床检验思维,本文以科学学位检验专业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为剖析点,分析“双导师”制的构建方案和其在科学学位研究生学习中应用的优势。
1 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培养医学师资和从事基础或临床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要求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进行创造性学术活动和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能力[2]。
以潍坊医学院临床检验学系研究生为例,科学学位研究生在第一学年需要完成相关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学习,获得学校规定的学分,于学期末进行课程考试,教师再结合日常考勤给予学生评价。
研一阅读文献,撰写综述,了解课题方向,参加学术讲座和科研工作汇报。
研二上学期末进行中期考核和开题报告,进行课题实验探究,撰写科研论文,评审组长和导师团队给出课题评价,探讨课题的可行性。
研三完成实验,撰写毕业论文,进行毕业答辩。
━━━━━━━━━装━━━━━━━订━━━━━━━线━━━━━━━━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题 1 分,共10 分。
)1、土的不均匀系数Cu是()。
(A)d10/d60(B)d30/d10(C)d60/d10(D)d10/d302、无粘性土特有的结构是()。
(A)团聚结构(B)单粒结构(C)絮状结构(D)蜂窝状结构3、评价填土压实工程质量的指标是()。
(A)天然重度(B)浮重度(C)饱和重度(D)干重度4、导致土中产生附加应力的力是()。
(A)基底附加压力(B)自重应力(C)基底压力(D)土压力5、软土地基沉降量计算中,用分层总和法确定受压层深度原则是()。
(A)σz≤0.2σcz (B)σz≤0.025σcz(C)σz≤0.25σcz(D)σz≤0.1σcz6、在细砂土中,产生流砂的两个必要条件之一是动水压力J()。
(A)≧γ' (B)≧γsat(C)≦γsat(D)≦γ'7、按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时,墙背是何种应力平面?()。
(A)大主应力作用面(B)小主应力作用面(C)滑动面(D)与大主应力作用面呈450角8、临塑荷载P cr是指塑性区最大深度Z max为下列中的哪一个对应的荷载()(A)Z max=0 (B)Z max=1/4(C)Z max=b/4 (D)Z max=l/49、影响无粘性土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为()(A)土坡高度(B)土坡坡角(C)土的重度(D)土的粘聚力10、饱和粘性土主固结过程中,随时间过程()。
(A)孔隙水压力减小(B)孔隙水压力不变(C)孔隙水压力增加(D)有效应力减━ ━ ━ ━ ━ ━ ━ ━ ━ 装 ━ ━ ━ ━ ━ ━ ━ 订 ━ ━ ━ ━ ━ ━ ━ 线 ━ ━ ━ ━ ━ ━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级配良好的砂土是指不均匀系数≥且曲率系数为 的土。
2、能传递静水压力的土中水是水和 水。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工学:
(一)电子信息类
1、电子科学与技术
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4、微电子学
5、信息科学与技术
6、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7、自动化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自动化类
1、自动化
2、智能技术及应用
3、机器人学
4、测控技术与仪器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6、信息系统与管理
7、控制理论及应用
(三)交通运输类
1、交通运输
2、航空宇航技术
3、交通工程
4、物流工程
(四)轻工类
1、包装工程
2、印刷工程
3、染整技术
二、材料类:
1、无机非金属材料
2、有机材料
3、金属材料
4、材料物理
5、材料化学
6、材料加工工程
7、功能材料
三、农学类:
1、植物保护
2、植物病理学
3、园艺
4、植物科学
5、植物营养与肥料
四、管理类:
1、管理科学
2、信息资源管理
3、工商管理
4、投资学
5、会计学
6、市场营销
7、企业管理
8、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9、物流管理
10、房地产经营管理
五、艺术设计类:
1、艺术设计理论
2、工艺美术
3、环境设计
4、书法学
5、绘画
6、中国画
7、动画
8、影视文学
六、其他:
1、农业工程
2、生物技术
3、测绘科学与技术
4、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