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93
女性淋病的症状淋病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了,也是一种性传播的疾病,它的发病率是我国性传播的疾病中的第二位,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常见的有女性淋病,大家对于女性淋病的症状了解吗,特别是在青少年的男女中,淋病是最常见的,如果我们发现了淋病的症状是要及时的去治疗的。
近年来,淋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升高,特别是在年轻人中,它也是性病的主要的发病病种,对于女性淋病的症状我们都了解吗,一般女性患有淋病刚开始的时候症状是很轻的,有的时候也没有症状表现出来。
★(一)单纯型淋病★即无并发症者。
1、急性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性接触后2~5d发病,主要病变在宫颈及尿道,症状多不严重,甚至60%~80%无症状。
首先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
同时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或增多,常为黄色脓性白带,外阴有灼热刺痒感。
检查时发现外阴、阴道口及尿道口充血、红肿。
急性宫颈炎时,宫颈充血,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增多。
2、慢性淋菌性尿道炎和宫颈炎:发生在急性期2周后,症状可消失,因急性淋病未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所致。
患者诉下腹坠胀、腰痛、白带增多等。
慢性淋病的淋菌虽不存在于生殖道的分泌物中,但可长期隐藏在尿道旁腺、前庭大腺或宫颈黏膜腺体深处,作为病灶,反复引起急性发作。
3、妊娠期淋病:妊娠合并淋病的发病率约为2.5%~7.3%,对母婴危害较大。
易引起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可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还可引起产后子宫内膜炎,甚至产后败血症。
4、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淋菌污染的物品而被传染,主要表现为外阴及尿道口潮红、肿胀,呈鲜红色并有浸润,且伴疼痛、瘙痒或尿痛。
阴道口有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排出。
★(二)有并发症型淋病包括淋菌性前庭大腺炎、尿道旁腺炎、肛周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及盆腔炎。
若有尿道旁腺炎,以手指压迫尿道时,可见脓液自尿道口溢出,前庭大腺急性感染时常为单侧,腺体开口处红肿、剧痛,腺管闭塞可形成脓肿,而主要是输卵管炎、盆腔炎、输卵管卵巢脓肿。
女性泌尿系疾病有哪些类型?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因私处结构特殊,更容易患上泌尿系统疾病。
女性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有女性尿道综合症、膀胱过度活跃、压力性尿失禁、泌尿系感染、尿道肉阜、膀胱或尿道阴道瘘几大类。
不同类型的泌尿系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女性泌尿系疾病的几种类型。
★女性尿道综合征是指膀胱和尿道刺激症状,但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难。
该病的发生与婚姻不美满、生育、妇科疾病或妇科手术等有关。
情绪抑郁紧张、焦虑或神经衰弱,离异、家庭不和睦及性生活不协调的女性发生率偏高。
★膀胱过度活跃其特点是尿频,夜尿增多,有时伴随发生尿急和尿失禁。
其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是与膀胱肌肉神经调节功能障碍有关,部分病人可能是慢性膀胱炎症引起的后遗症。
目前治疗药物有盐酸托特罗定(舍尼亭)。
★压力性尿失禁是我国劳动妇女易患的一大类病种。
原因与多次分娩,或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等引起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有关。
目前已经有许多微创手术可以很好地治愈该病。
★泌尿系感染是最常见的女性泌尿外科疾病,在青春期主要与性接触有关,中年女性主要与劳累和经期感染有关,而在老年女性则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尿路上皮修复与抗感染能力下降有关。
除了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外,绝经期的女性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低剂量的雌激素。
★尿道肉阜该病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与长期炎性刺激和绝经后女性尿路上皮组织修复能力低下有关,少部分患者可以转为恶性尿路肿瘤。
★膀胱或尿道阴道瘘该病的发生多数与不正确的分娩方式有关,患者十分痛苦,长期尿液不自主自阴道流出,往往严重影响工作和正常生活,经常导致家庭关系破裂,是危害广大劳动妇女的隐形恶魔。
羞于启齿的女性疾病作者:王贞虎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2014年第07期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压力性尿失禁,被称为女性泌尿系统三大常见疾病,但却往往被女性朋友刻意忽略。
泌尿系统很重要,负责排放体内不需要的多余物质,尽管时下女性思想大不同,对于泌尿系统,依然选择一知半解,视为极度隐私甚至羞于面对身体的一部分。
然而,预防胜于治疗,再难以启齿,也要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健康,创造美丽幸福的人生。
因此,女性朋友应摒弃传统观念,一旦症状出现,就要及早就诊,预防病情恶化,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膀胱和输尿管,其中膀胱是最易受病菌侵袭,尤其是女性泌尿系统,但大部分人却不甚了解,直到病发时才正视膀胱问题。
所以,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及压力性尿失禁,才会造成泌尿系统的疾病。
女性发病率偏高虽说男女都会患上尿路感染,但女性的发病率偏高,除了生理结构的不同,较高的气温及潮湿的空气也为细菌提供了繁殖的温床,为尿路带来潜在的感染危机。
正常人的尿道末端都会寄生细菌,但尿道上皮细胞的抵抗力较强,加上排尿时会把细菌洗掉。
因此,不会感染。
但在气候炎热的季节,人们会因为睡眠减少、食欲不振等原因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加上增加的排汗量,若不补充足够水分,尿液就会浓缩、排尿减少,冲洗细菌的作用降低,继而引发尿路感染。
当尿意频频,排尿多达数次以上,还有疼痛、异常出血等症状,尿液检查却查不出问题时,可能就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征兆。
不过,压力也会造成尿意频频,所以一般人常常混淆,分不清是膀胱过度活动还是压力导致尿失禁。
也因为不了解而将这种既常见又烦恼的疾病统称为“女性尿道综合症”、“不稳定膀胱”等等。
后来,医药研究人员发现这是因排尿功能障碍而引起的问题,直到2001年才正式命名为“膀胱过度活动症”。
泌尿系统疾病虽非致命大病,但患者的生活质量却大受影响。
总而言之,一旦发现身体有何异常,务必求诊确认,尽早治疗。
尿路感染研究显示,女性尿路感染是男性的8~10倍,而且多发生在婴孩及婚育期女性,因为女性尿道短,直而宽,尿道扩约肌薄弱,尿道口大,距离阴道、肛门较近,尿路上皮细胞堆细菌粘附性和敏感性也比男性高,还有每月的经血成为培养细菌的温床,所以,若稍不注意外阴清洁,则很容易滋生细菌,继而引发尿路感染。
尿道护理的措施概述尿道是连接膀胱和外部体表的管道,主要功能是排尿。
由于尿道位于人体最为敏感和易感染的部位之一,因此尿道护理对于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尿道护理的措施和注意事项。
尿道护理的重要性尿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尤其常见于女性。
尿道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感,严重时甚至可引发腰痛、发热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采取正确的尿道护理措施,尿道感染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泌尿系统感染,例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尿道护理的措施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良好的个人卫生是预防尿道感染的基础。
以下是一些保持良好个人卫生的措施:•经常洗手:在尿道护理前后务必洗手,使用温水和肥皂进行彻底清洁。
•前后擦拭:女性在如厕后应注意从前往后擦拭,以防细菌从肛门传播至尿道口。
•避免使用精致的洗液或乳液:一些洗液或乳液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容易引起尿道感染。
因此,在洗液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温和的产品,或者干脆使用清水清洗。
2. 注意尿道的清洁尿道的清洁是预防尿道感染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尿道清洁的措施:•排尿后轻拍:尿道口周围可能残留有尿液,轻轻地用纸巾轻拍来清洁附近的尿液。
•足够饮水:多喝水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有助于清洁尿道并冲刷掉可能存在的细菌。
3. 避免过度清洗尽管清洗尿道是重要的,但过度清洗也可能对尿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避免过多使用消毒剂或抗菌剂:长期使用强效的消毒剂或抗菌剂可能破坏尿道的正常菌群,增加感染的风险。
•避免频繁使用湿巾或护理纸:湿巾或护理纸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引起尿道刺激,导致感染发生。
4. 穿着舒适的内衣穿着舒适透气的内衣也是尿道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下是一些建议:•选择棉质的内衣:棉质内衣具有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的特点,有助于减少尿液在尿道周围的滞留。
•避免过紧或过松的内衣:内衣过紧过松都可能对尿道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选择合适尺寸的内衣。
5. 避免尿道刺激性物质有些物质可能对尿道产生刺激,增加感染的风险。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有哪些
泌尿系统是人体体内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系统。
该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有以下
几种:
1.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感染泌尿系统引起的疾病。
常
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感等。
2. 肾结石:肾结石是由尿中的矿物质结晶形成的固体物质。
患
者可能会出现腰痛、尿血、尿频等症状。
3. 膀胱炎:膀胱炎是膀胱发炎引起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膀胱
区疼痛、尿频、尿急等。
4. 肾炎:肾炎是肾脏发生炎症的疾病,可能导致尿蛋白、尿血、水肿等症状。
5. 尿失禁:尿失禁是指无法控制尿液排出的疾病,患者可能会
出现尿意无法抑制、尿漏等症状。
6. 肾衰竭:肾衰竭是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量减少、水肿、贫血等症状。
7. 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流弱等。
8. 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系统肿瘤包括肾癌、膀胱癌等,可能出现尿血、腰痛、压块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简要介绍。
如果你有相关疾病的症状或疑虑,建议尽快就医,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女性膀胱炎早期症状都有哪些?膀胱炎是泌尿系统多发疾病病种之一,女性患者常见,有急性和慢性两种不同的临床表现。
膀胱炎主要是膀胱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早期症状不显,常易被忽视,直到病情发展后出现排尿明显异常或腹部、腰肚不明原因疼痛,此时就医做检查后才知道患上了膀胱炎。
膀胱炎的早期症状1、易怒:因为一点儿琐事就哭泣,或许与你的性格不符。
这就需要检查甲状腺,中枢神经系统对甲状腺激素失调最敏感。
膀胱炎初期症状:容易激动、脾气暴躁、爱哭、失眠,且胃口虽好却日渐消瘦,月经紊乱。
2、腰痛:这可能是膀胱炎或者附件炎。
应该到医院验血、验尿,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做膀胱镜检查或妇科检查。
这时膀胱炎患者要多喝水,忌辛辣、含香料的食物。
可消炎治疗和理疗。
3、多汗:比往常出汗多可能是植物神经紊乱。
如果普通的镇静剂不起作用,就要去看医生了。
膀胱炎临床症状膀胱炎是发生在膀胱的炎症,主要由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引起,还有其它特殊类型的膀胱炎。
特异性感染指膀胱结核而言。
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其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
前者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
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
女性常见。
终末血尿常见,严重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
慢性膀胱炎的症状与急性膀胱炎相似,但无高热,症状可持续数周或间歇性发作,使病者乏力、消瘦,出现腰腹部及膀胱会阴区不舒适或隐痛。
疾病预防一、多喝水,最好每天两升。
二、及时排尿,不要憋尿。
三、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
女性解小便后用干净的卫生纸由前向后擦拭。
四、男女双方性交前后都要彻底将局部清洗干净,性交前及性交后立刻将膀胱的尿液排清。
诊疗室尿路感染是各种病原菌进入泌尿系统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泌尿道某一部分发生炎症的疾病。
尿路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和肾盂肾炎等疾病。
女性患尿路感染多于男性在成人中,女性患尿路感染明显多于男性,尤其是育龄妇女。
约40%~50%的妇女在一生中曾患过尿路感染。
这和女性泌尿系统解剖结构特点有关,女性尿道口与肛门接近,尿道长度仅3~5厘米,直而宽,尿道括约肌作用较弱,细菌容易沿尿道口上升至膀胱。
女性因上厕所不便,常有憋尿的情况。
憋尿会造成两种不良后果:其一,尿液在膀胱内停留时间长,万一有少量细菌侵入,便有更多时间繁殖,有更多时间侵入组织;其二,膀胱满盈,压力增高,尿液会逆流向上至输尿管,若已有细菌侵入,便会将细菌送到更上游的位置,引发肾盂肾炎。
另外,女性尿道周围的局部刺激(如月经期),妇科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等),性激素变化(如妊娠期、产后及性生活时等)均可导致阴道、尿道黏膜改变而利于致病菌入侵。
女性发生尿路感染有3个高峰期:一是小于2岁时,因会阴及尿道口被尿布污染而易感染;二是成年后,特别刚结婚性生活频繁时易患尿路感染;三是绝经后,因内分泌紊乱、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有老年妇科病,如子宫脱垂及老年性阴道炎等,均可诱发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时需要做哪些检查尿路感染的主要表现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区或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烧灼感。
尿频程度不一,严重者可出现急迫性尿失禁。
尿混浊,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程血尿,甚至见血块排出。
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体温正常或有低热。
诊断尿路感染通常要做以下检查。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含量常为微量、少量;镜下血尿见于40%~60%的急性尿路感染患者;白细胞尿(脓尿),指离心后尿沉渣镜下每高倍视野>5个白细胞,此为诊断尿路感染较为敏感的指标。
发作时尿白细胞可达++~++++。
尿培养应做清洁中段尿(要求在膀胱内存留4~6小时以上)培养。
培养应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等。
细菌培养菌落数≥105/毫升有意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女性会得膀胱炎吗?
导语:膀胱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这种疾病不仅男性会患有而且女性更容易患有。
女性之所以更容易患有膀胱炎,是由于女性生理构造导致
膀胱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这种疾病不仅男性会患有而且女性更容易患有。
女性之所以更容易患有膀胱炎,是由于女性生理构造导致的,因为女性的阴道接近尿道口很容易细菌感染。
不过引起女性膀胱炎的原因还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具体都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细菌感染(35%):
膀胱炎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菌感染。
前者指膀胱结核而言。
非特异性膀胱炎系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
化脓菌的感染。
诱因有结石、异物、肿瘤或阻塞性病变,包括由于神经系统疾产生的排尿功能障碍等。
不良的生活习惯(30%):
性生活过频以及不洁性生活、共用浴巾,抽烟酗酒,经常食用辛辣食品,憋尿,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泌尿系感染,从而引发膀胱炎。
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尿路梗阻及排尿障碍(20%):
失去了尿液冲洗作用,残余尿则成为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
典型症状:尿频(80%) 尿痛(77%) 尿急(75%) 膀胱容量的减少(71%) 腰痛伴尿频、尿急、尿痛(70%) 尿泡沫(67%)
排尿时尿道有烧灼痛,尿频,往往伴尿急,严重时类似尿失禁,尿频尿急常特别明显,每小时可达5~6次以上,每次尿量不多,甚至只有几滴,排尿终末可有下腹部疼痛。
尿液混浊,有时出现血尿,常在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病例分析部分——泌尿系统疾病概述泌尿系统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慢性肾病(慢性肾脏衰竭)★、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
一、泌尿系统功能①排泄代谢废物;②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③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
所以泌尿系统题的副诊断常常有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高钾血症,大家请注意。
二、泌尿系统肿瘤无需考生掌握,再次提醒考生第一诊断不要出大纲的范围。
三、泌尿系统诊断公式:每章节中分述。
四、工具箱1.泌尿系统疾病常用检查项目一般常规检查血常规,生化(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气分析,凝血功能检查,尿常规,粪便常规免疫学检查抗O、补体C3、乙肝两对半、抗核抗体谱、抗GMB抗体细菌学检查尿细菌培养+药敏(泌尿系感染)酶学检查尿NAG检测(肾功能不全)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静脉肾盂造影(慢性肾盂肾炎),腹平片(腹痛疾病),泌尿系B超(泌尿系统疾病万金油),肾上腺B超(肾上腺占位),前列腺B超(前列腺增生),腹部B超,超声心动图(心脏功能不全)专科检查尿相差显微镜(血尿)、肾小管功能检查(肾间质疾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尿动力学检查(前列腺增生),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蛋白尿)内镜检查膀胱镜检查、输尿管镜病理检查肾活检1.尿相差显微镜:通过相差显微镜来观察人体的尿,能比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更加精细的尿的成分的改变。
需要受检者在前一晚起禁水12小时,第二日留新鲜晨尿10ml,30分钟内送检。
2.尿NAG酶:对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有极其重要价值,也是肾小管早期损伤标志酶。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一、诊断公式急性肾炎=青少年+链球菌感染史+血尿、蛋白尿、高血压+C3↓+ASO↑慢性肾炎=慢性病史+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二、慢性肾脏病分期及建议(八版内科学524页)3a GFR轻到中度降低45 -593b GFR中到重度降低30 -44延缓CKD进展。
评估、治疗并发症4GFR重度降低15 -29综合治疗;透析前准备5ESRD< 15或透析如出现尿毒症,需及时替代治疗注:CKD慢性肾脏病,GFR肾小球滤过率,ESRD终末期肾病既往的慢性肾衰分期与目前的慢性肾脏病分期之间关系(13版《实用内科学》2188页)三、注意事项1.高血压性肾病与肾性高血压的区别:简单说前者是高血压病史在前,后者是肾病史在前,做题的时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