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针织物及其主要物理机械指标
- 格式:pptx
- 大小:5.71 MB
- 文档页数:31
针织物设计 第一节 针织物结构参数设计 针织物主要结构参数包括线圈长度、密度、平方米重量、纱线细度、未充满系数等内容。
针织物的这些工艺参数是工艺设计中最主要的依据之一,也是分析织物性质,计算各工序用量或产量的依据。
一、纬编针织物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一)线圈长度 针织物线圈长度是针织物的重要参数,它决定了针织物的密度,而且对针织物的脱散性、延展性、耐磨性、弹性、强力等性能有影响,对控制织物质量,改善服用性能有密切关系。
不同的组织结构,其线圈长度的计算方法不同。
纬平针织物可采用下式计算: B A P d P B d A l 1005.78257.1+⋅+=++=ππ (式12-1) 式中 l ——线圈长度,mm;A——圈距,mm; B——圈高,mm; P A ——横密,纵行/50mm; P B ——纵密,横列/50mm; d——纱线直径,mm。
另外,线圈长度也可以用拆散的方法测量其实际长度,或根据线圈在平面上的投影近似的进行计算,也常在编织过程中用仪器直接测量输入到每枚针上的纱线长度。
(二)密度 密度是我国目前考核针织物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一定纱支条件下,针织物的稀密程度可以用针织物的密度来表示。
它反映针织物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与织物组织结构、线圈长度和纱线线密度有直接关系。
通常以横密和纵密表示。
横密是沿线圈横列方向在50mm 内的线圈纵行数。
纵密为沿线圈纵行方向在50mm 内的线圈横列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 B P A P B A 50,50== (式12-2) 式中 P A ——横密,纵行/50mm;P B ——纵密,横列/50mm;A——圈距,mm;B——圈高,mm。
当已知横密P A 时,利用密度对比系数C可求出纵密C P P A B =。
当原料为棉纱时,纬平针组织的C=0.78~0.83;添纱衬垫组织的C=0.77~0.89 ;棉毛组织为C=0.8~0.85。
(三)未充满系数 未充满系数表示针织物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直径对其稀密程度的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针织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第一章容提要 --------------------------------------------------------2第二章针织织物的组织--------------------------------61.1 原组织--------------------------------------------61.2 纬平针组织---------------------------------------------------61.3 罗纹组织-----------------------------------------------------61.4 双反面组织---------------------------------------------------71.5 经平组织-----------------------------------------------------71.6 经缎组织-----------------------------------------------------71.7 衬垫组织-----------------------------------------------------81.8 衬纬组织-----------------------------------------------------81.9 提花组织-----------------------------------------------------82.1 移圈组织-----------------------------------------------------9第三章针织面料介绍--------------------------------91.1 平机织物----------------------------------------------------10 1.3醋酸纤维针织面料----------------------------------------------10 1.4莫黛尔纤维针织面料--------------------------------------------10 1.5经编针织面料---------------------------------------------------11 1.6 纬编针织面料--------------------------------------------------11 1.7经编和纬编区别-------------------------------------------------12 第四章针织物的性能----------------------------------12 1.1脱散性---------------------------------------------------------12 1.2卷边性---------------------------------------------------------12 1.3延伸性---------------------------------------------------------13 1.4弹性-----------------------------------------------------------13 1.5 物理性--------------------------------------------------------13 1.6 缩水性--------------------------------------------------------15 第五章总结-----------------------------------------16参考文献---------------------------------------------18第二章针织织物的组织1.1 原组织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
第一章.1.针织产品按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请列举一些具体品种的例子。
服用类:内衣、外衣、袜子、手套、羊毛衫装饰类:窗上用品、床上用品、家具用品产业类:渔网、包装网、复合材料骨架等2.简述针织物的主要服用性能,针织物与机织物的性能差异及原因。
1.内衣: 功能、保健、无害化2.外衣:运动、休闲、时装化3.羊毛衫:高档、多样化4.手套:防护5.袜子:保健、美体结构上:针织物由孔状线圈形成的,结构比较松散,而针织物具有透气性好、蓬松、柔软、轻便的特点。
线圈的弯曲使得针织物的延伸性大、弹性好,这是区别于机织物的最显著特点。
机织物的成布具有质地挺括,结构紧密,布面稳定,平整光滑,监牢耐磨的特点。
性能上:针织物抗皱性好,抗撕裂强力高等特点,且纬编针织物具有良好的悬垂性。
机织物透气性,弹性和延伸性差,易撕裂,易褶皱。
3.简述针织生产的特点。
⏹工艺流程短⏹原料适应性强、产品应用范围广⏹机器噪音小、占地小、能源消耗少⏹可以进行成形产品的生产第二章.1.简述对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
1.强力较高、延伸性较好2.捻度均匀且低于梭织用纱3.条干均匀度高、光洁度好4.一定的吸湿性和回潮率5.简述针织生产工艺流程。
原料进厂络纱(或直接上机加工)或整经编织染整成衣6.简述针织物的主要物理机械指标。
(一)线圈长度(二)密度(三)未充满系数δ(四)单位面积干燥重量Q(五)脱散性(六)卷边性(七)延伸性(八)弹性(九)缩率(十)钩丝与起毛起球7.针织机的机号时如何规定的?简述机号高地与所能加工的纱线线密度及织物密度的关系。
1.上限:由针与沉降片(或针槽壁、导纱针)之间的间隙决定2.下限:取决于织物的服用性能。
机号E越高,织针排列越密,织针越细,所用纱线越细,织物越薄。
!实际生产中,一般由经验决定某一机号最适合加工的纱线线密度,也可查阅相关手册和书籍。
8.简述针织机的一般结构。
纬编机给纱机构,编织机构,选针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辅助机构经编机送经机构,编织机构,梳jie横移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辅助机构第三章.1.简述络纱的目的和要求1.符合卷装形式。
第一章纬编概述针织技术的发展历史:手工编织到机器编织1、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手工针织品——1982年、中国、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的带状单面纬编双色提花丝针织物国外最早期针织品——现存于英国雷士德博物馆的5世纪产品——埃及羊毛童袜和棉制长手套2、机器针织开始的标志——1589年,英国威廉·李发明第一台手摇针织机针织物基本概念经编:由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经纱在一次成圈过程中,分别在织针上形成线圈,构成一个线圈横列。
(一根纱在一横列只形成一或两个线圈)纬编:由一根或几根纱线在织针上顺序编织,构成一个线圈横列。
(每一横列由一或几根纱线组成)线圈纵行:针织物中线圈沿纵向相互串套而成的一列。
线圈横列:线圈沿织物横向形成的一行。
圈距A:在线圈横列方向上,两相邻线圈对应点间的距离。
圈高B:在线圈纵行方向上,两相邻线圈对应点间的距离。
工艺正面:圈柱压圈弧。
工艺反面:圈弧压圈柱。
单面针织物:由一个针床编织,一面全为正面线圈,一面全为反面线圈。
双面针织物:由两个针床编织,任何一面都有正面线圈。
机织:经纱与纬纱交织。
针织:利用织针把纱线弯曲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和连接而成为针织物的形成织物的)针织加工的优点:(1)工艺流程短;纬编:原料__络纱__上机经编:原料__络纱___整经__上机(2)原料适应性强;(3)翻改品种快(4)产品应用范围广(5)机器噪音与占地面积小;(6)能源消耗小针织法成圈(1)退圈(2)垫纱(3)弯纱(4)带纱(5)闭口(6)套圈(7)连圈(8)脱圈(9)成圈(10)牵拉编结法成圈——舌针成圈过程(1)退圈(2)垫纱(3)带纱(4)闭口(5)套圈(6)连圈(7)弯纱(8)脱圈9)成圈(10)牵拉针织物主要物理机械指标(一)线圈长度1.定义:组成一个线圈所需要的纱线长度,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
(二)密度1.横密PA: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内的线圈纵行数PA=规定长度/圈距2.纵密PB: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如50mm)内的线圈横列数PB=规定长度/圈高3.总密度:P= PA * PB4.密度对比系数C:横密和纵密的比值,反映了线圈在织物中的形态C=PA/PB=B/A(三)未充满系数和编织密度系数(紧度系数)1.未充满系数δ: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粗细对针织物稀密程度的影响。
针织概论⏹《针织概论》作为纺织专业的一门课程,主要学习针织基本知识、纬编、经编的组织结构及编织原理及应用。
⏹总学时:32学时⏹教材:❑赵展谊主编. 针织工艺概论.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第一章针织概述第一节针织及其发展一、针织及其特点1. 针织——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成线圈,然后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为针织物的一门工艺技术。
⏹纬编——将纱线沿纬向喂入针织机的工作织针,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穿套而形成针织物的一种工艺。
⏹经编——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由经向喂入平行排列的工作织针,同时成圈的工艺过程。
2. 针织特点:⏹工艺流程短;⏹生产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噪音小,劳动强度低;⏹具有可成型性。
经编人造血管二、针织发展史手工编织迄今发现最早的手工针织品距今约2200多年针织工业1589年英国威廉.李发明第一台手摇袜机;1758年英国J.斯特拉特制成手工针织罗纹机;1775年英国J·克雷恩发明经编机;1816年法国M.I.布吕内尔制成圆形针织机;1896年中国第一家针织内衣厂成立20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针织工业大发展。
三、针织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 现状与机织非织造布行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高新技术在针织业获得广泛应用,生产技术更趋完善,产品水平显著提高;针织品应用领域更为宽广⏹衣着用织物:内外衣、围巾、袜子、手套、毛巾等⏹装饰用织物:窗帘、帷幔、床罩、台布、蚊帐、沙发布、地毯等⏹产业用织物:车用内装饰、帘子布、农用、篷盖布、土工布、医用、航天航空等1、服用针织产品2、装饰用针织品3、产业用针织品⏹主要应用领域❑航天航空❑军事用❑建筑用❑医用❑农渔业用❑交通运输❑体育用❑其他工业用我国针织工业的现状⏹针织品生产企业在纺织工业中发展最快,数量最多;⏹针织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500人以下占95%⏹企业结构:国有为12.3%,三资为23.1%,其他64.6%;⏹原料和产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生产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针织物之物理性能收入纬博:专业知识针织物与梳织物有很大区别,针织物具有一定的特性,其主要物理机械性指标有多种,通过其物理机械性之特点,及测量数据便可成为针织物之基本指标。
[一]密度(STITCH DENSITY):织物的密度对外观影响很大,密度是表示针织物在一定纱线细度条件下的疏密程度,通常用规定长度的线圈数来表示,有横向密度和纵向密度两种:(1)横向密度(COURSEWISE DENSITY):简称横密,是指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数目。
PA=50/APA─横向密度A─圈距50─规定长度(mm)(2)纵向密度(WALEWISE DENSITY):简称纵密,是指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数目。
PB=50/BPB─纵向密度B─圈高50─规定长度(mm)总密度:针织物在规定单位面积内的线圈数。
密度对比系数:针织物横向密度对纵向密度的比值。
针织物的密度是目前考核针织物之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线圈长度(LOOP LENGTH):针织物的线圈长度,是指每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由线圈的圈干及其延展线段所组成。
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线圈长度的近似计算和测量方法有三种:(1)按线圈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进行计算。
(2)把线圈拆散再量度其实际线圈长度。
(3)在针织机编织时,利用仪表实测其线圈长度。
线圈长度与针织物的密度有关,对针织物的机械性能如:脱散性、延伸性、耐磨性、弹性、强力以及抗起毛球性和勾丝性等,存在很大的影响,是评定针织物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
[三]未充满系数(LINEAR MODULUS OF STITCH):未充满系数又称线圈线性模数,表示针织物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细度对疏密程度的影响,反映针织物的紧密程度,线圈长度和纱线直径是分不开的,未充满系数是表示在不同纱线细度情况下,反映针织物的疏密程度的指标。
未充满系数为线圈长度l与纱线直径f之比,用符号8表示:8=l/f8─未充满系数l─线圈长度(mm) f─线圈直径(mm)未充满系数分为两部份:(1)面积未充满系数(AREA MODULUS OF STITCH):亦称线圈面积模数,表示针织物结构疏密程度的工艺参数,是一个线圈在针织物中所占面积与纱线在线圈中所占面积之比值。
针织实验(一)针织物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2、了解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其部分物理机械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二、基本知识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包括:线圈长度、密度(横密、纵密、总密度)、未充满系数、平方米克重、厚度、脱散性、卷边性、延伸性、弹性、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缩水率、勾丝与起毛起球等。
三、实验设备、仪器和用具(1)织物:纬编针织物基本组织。
(2)测试仪器:线圈长度仪、密度镜、圆盘切割仪、烘箱、天平、厚度仪、起毛起球仪、织物强力仪四、实验内容(1)利用脱散法测试针织物的线圈长度,数100个线圈,做好标记,在线圈长度测试仪上实测100个线圈长度的数值,并除以100即得到每个线圈长度的值(单位:mm)。
(2)在织物的五个不同部位,分别用织物密度镜测试沿织物横向5cm内的线圈数Pa 和沿织物纵向5cm内的线圈数Pb,线圈总密度P=Pa×Pb。
(3)利用圆盘切割仪分别在织物上截取5块织物,在烘箱内烘干后,在天平上称重,得到织物的平方米克重。
(4)在厚度仪上测试织物的厚度。
(5)在起毛起球仪上测试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
(6)在织物强力仪上分别测试织物纵向、横向的强力和断裂伸长率。
五、作业与思考题1、简述针织物的主要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2、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3、针织物的密度和未充满系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适用什么场合?实验(二)舌针圆纬机的成圈系统和工作原理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舌针圆纬机的工作原理。
2、了解一种型号——单面四跑道变换三角圆纬机的结构。
3、了解单面四跑道变换三角圆纬机的成圈机件及工作原理。
二、基本知识单面四跑道变换三角圆纬机采用四种不同踵位的舌针配以四条三角针道,每一档起针三角有成圈、集圈和不编织三种变换。
故这种机器除了编织平针组织外,还可以根据花纹要求,编织各种单面变化组织。
三、实验设备、仪器和用具SGE2401单面四跑道变换三角圆纬机。
针织工艺与设备培训课程第一章针织概述本章知识点在学习了本章之后,应该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针织、线圈和针织物的概念,针织工艺的基本术语;2.针织物的主要参数与功用目的;3.针织机的基本结构与分类;织针的种类;4.针织机机号概念,机号与所加工纱线的关系;5.针织物构成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针织与针织物一、针织应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线圈,再将其相互串套起来构成织物的一种方法。
(一)针织的分类按构成方式可分为两大类:经编和纬编1.纬编:纱线沿纬向喂入织针停止编织构成织物。
2.经编:纱线沿经向喂入织针停止编织构成织物。
〔二〕针织的来源1.手工编织2.机器针织:来源于1589年,英国人威廉.李发明了第一台针织机。
3.中国针织工业来源:1896年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针织厂。
〔三〕针织开展现状1.针织加工的优点(1)工艺流程短;(2)原料顺应性强、产品运用范围广;(3)机器噪音小、占地小、动力消耗少;(4)可以停止成形产品的消费。
2.针织产品的开展方向(1)产品从服用向装饰、产业用范围扩展,在兴旺国度三类纺织品各占三分之一;(2)服用从内衣向外衣扩展;(3)内衣从普通内衣向温馨、保健和卫生等功用性内衣扩展;(4)原料从棉、毛向多样性开展。
二、针织物〔一〕针织物1.针织物:由相互串套的线圈组成的织物。
2.纬编和经编针织物〔1〕纬编针织物:每一横列由一根〔或几根〕纱线组成。
〔2〕经编针织物:一根纱线在一个横列只构成一个〔或两个〕线圈。
3.单面和双面针织物〔1〕单面针织物:采用一个针床编织而成,织物一面全为正面线圈,另一面全为反面线圈。
〔2〕双面针织物:采用两个针床编织而成,织物两面均有正面线圈。
〔二〕线圈1.线圈:组成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
由圈干和沉降弧组成。
圈干包括针编弧和圈柱。
2.线圈横列和线圈纵行〔1〕线圈横列(C):线圈沿织物横向组成的行列.〔2〕线圈纵行(W):线圈沿线圈纵向相互串套所构成的行列.3.圈距和圈高〔1〕圈距(A):沿线圈横列方向,两个相邻线圈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针织工艺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一)针织物主要参数与性能指标的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2、了解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其部分物理机械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①利用脱散法测试针织物的线圈长度,数100个线圈,做好标记,在线圈长度测试仪上实测100个线圈长度的数值,并除以100即得到每个线圈长度的值(单位:mm)。
②在织物的五个不同部位,分别用织物密度镜测试沿织物横向5cm内的线圈数Pa和沿织物纵向5cm内的线圈数Pb,线圈总密度P=Pa×Pb。
③利用圆盘切割仪分别在织物上截取5块织物,在烘箱内烘干后,在天平上称重,得到织物的平方米克重。
④在数字式织物厚度仪上测试织物的厚度。
⑤在起毛起球仪上测试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
⑥在电子织物强力机上分别测试织物纵向、横向的强力和断裂伸长率。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首先了解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包括:线圈长度、密度(横密、纵密、总密度)、未充满系数、平方米克重、厚度、脱散性、卷边性、延伸性、弹性、断裂强力与断裂伸长率、缩水率、勾丝与起毛起球等。
再根据仪器说明书来做实验。
四、所用仪器设备:(1)织物:纬编针织物基本组织。
(2)测试仪器:线圈长度仪、密度镜、圆盘切割仪、烘箱、天平、厚度仪、起毛起球仪、织物强力仪五、结果分析:验证实验内容所要的性能指标,分析数据。
实验(二)横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一、实验目的:了解横机的机架、编织机构、喂纱机构、牵拉针织物机构、针床横移机构(又称花型及控制机构)。
二、实验内容:1. 横机的组成:实验使用的是手摇普通横机,如图1所示。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图1 支撑机构(1)机架部分:是横机的支撑部分,也称为支撑机构。
支撑机构是横机的承重部分,如图1所示,它由机座1、机头导轨2和机座托脚(图中未画出)等组成。
1)机座:机座俗称车架,也称机身。
它是针织横机的支承主件用灰铸铁铸成,因此性脆,易断裂,经不起拷打。
绪论1、何谓针织?何谓针织物?何谓纬编?何谓经编?2、纬编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3、针织物有哪些主要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为什么说线圈长度是最主要的物理指标之一?4、简述针织用纱的基本要求。
第一章习题1、针织用纱常用的筒子卷装有哪些?其各适用什么纱线?分别在什么类型的机器上形成?2、什么是纬编针织物?什么是基本组织?什么是复合组织?3、什么是机号?机号与加工纱支的关系如何?4、试述络纱的目的与要求。
第二章习题1、沉降片的作用是什么?试述多三角机的主要成圈机件及沉降片的运动轨迹。
2、什么是垫纱横角?什么是垫纱纵角?其大小对垫纱可靠性有何影响?3、试比较钩针与舌针在成圈过程、成圈方式方面的异同点。
4、纬平针织物有哪些特性?5、简述纬平针组织和1+1罗纹组织在组织结构、性能、编织机件方面的不同点。
6、编织双反面组织所用的机件与编织平针组织有何不同?7、编织罗纹组织所用机件与配置及其方法与编织双罗纹组织有何不同?8、试比较平针、罗纹、双反面组织在结构特征、性能方面的差别。
9、何谓单式弯纱?复式弯纱?夹持式弯纱?非夹持式弯纱?无回退弯纱?有回退弯纱?10、试述弯纱三角角度与弯纱张力关系。
11、欲在一个24路成圈系统的双罗纹机上编织如图所示外观效应的双罗纹织物,其中“×”和空格分别代表两种颜色,试作出:(1)上、下针的排列与配置;(2) 1-24第三章习题1、指出下列织物的组织结构名称。
(1)(2)(3)(4)(5)(6)(7)2、指出下列织物的名称,并画出相应的编织图。
(1)(2)(3)(4) (5)(6) (7) (8)(9) (10) (11)3、指出下列织物应在几针道的机器上编织?做出织针和三角排列图。
4、指出下列织物(花纹意匠图)应在几针道的机器⨯⨯⨯•⨯••⨯•⨯•⨯⨯•⨯⨯⨯⨯•⨯•⨯⨯⨯⨯⨯⨯⨯5、欲在拨片式提花机上编织如下所示的3色提花织物,它们的正面花型意匠图如下。
已知该机成圈系统数M=18,每一滚筒上拨片数m=12,试做出:(1)选针滚筒号排列和色纱配置;(2)提花片排列;(3)第8横列拨片的排列(4)上三角及色纱配置图(织物反面呈芝麻点花纹)6、欲在提花轮针织机上编织以下结构意匠图所示(一个完全组织)的单面纬编针织物,已知该机总针数为N=570枚,成圈系统数M=9,提花轮槽数T=50,试作出:(1)提花轮排列顺序;(2)段号排列顺序;(3)7、何谓提花织物?它有什么特性?它是如何编织的?8、什么叫线圈指数?9、双面完全提花和不完全提花织物在结构上有何区别?10、双面提花组织的反面为什么常采用芝麻点效应?11、试写出双面双色、三色提花组织织物反面具有小芝麻点效应的意匠图、色纱配置及三角排列图。
针织物的主要参数及性能指标1线圈的长度L针织物的线圈长度由线圈的圈干和延展线组成。
2密度我国规定,纬编织物的单位长度为50MM。
横密P A;P A=50/A ,纵密:P B P bB=50/B台达PLC与交流伺服器在经编机上的应用1 引言传统的纺织工业工艺流程包括纤维、织造、后整理和服装四个部分。
织造工艺包括机织、针织、编织和非织造。
针织又分为经编和纬编。
经编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形成的针织物称为经编织物。
我国的经编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的结构调整,特别是近几年新兴地区经编企业起点高、产品结构合理、规模效益明显,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力量的注入,以及产学研的结合使我国的经编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正逐步成为世界经编工业的中心。
传统的经编机多为链条式经编机,由于其为机械主轴传动结构,没有导入电气传动,造成其以下缺点:织花速度慢,效率低;链条机构复杂,每更换一种花型,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且每一花型对应一种链块,这样更换花型时间长,成本高。
造成小批量定单失去生产意义;由于机构的复杂性,致使复杂花型无法在链块机上进行生产。
只能生产花型较简单的布料,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全伺服经编机已在纺织中渐渐得到应用。
现在全伺服的经编机在产量,效率,花型多样性,产品质量上都有很好的优势,因此将成为未来提花织布的主流。
2 全伺服经编机系统构架2.1系统架构全伺服经编机电控系统架构2.2系统配置系统配置1 控制部份。
系统采用DVP80EH00T+DVP08HN00T+DVP08HN00T+DVP08HN00R系统集成做为主控制器,进行横移信号的采集,进而再同步发送给各个分控制器(DVP32EH00T),系统分控制器共有28个DVP32EH00T,每组分控制器控制两轴梭节伺服。
分控制器与伺服分别通过RS485通讯到上位计算机上,进行监控。
2 驱动部份。
第二章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及基本性质.第二章织物的基本结构参数及基本性质★织物是扁平、柔软又具有一定力学性质的纺织纤维制品。
在不同场合,又被称为布料、面料。
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材料。
第一节织物分类概述★织物按织造加工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机(梭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
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了编织织物等。
目前,机织物和针织物应用最广,产量最高。
1、由相互垂直的两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叫机织物。
其中与布边平行的纱线是经纱,垂直布边的是纬纱(图10一1。
2、由一组或几组纱线以线圈相互串套连接形成的织物叫针织物(图10一2。
3、非织造织物是由纤维、纱线或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结合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图10一1机织物示意图(1纬编织物(2经编织物图10一2针织物示意图一、机织物的分类(一按使用的原料分类----可分为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织物三类。
1.纯纺织物---经纬纱均由同一种纤维纺制的纱线经过织造加工而成的织物。
2.混纺织物---经纬纱相同,均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混合纺制成的纱线经过织造加工而成的织物。
一般混纺织物命名时,均要求注明混纺纤维的种类及各种纤维的含量。
3.交织织物---用两种及以上不同原料的纱线或长丝分别作经纬织成的织物。
(二按纤维的长度分类----可分为:棉型织物、中长型织物、毛型织物和长丝织物。
1.棉型织物----即以棉型纤维为原料纺制的纱线织成的织物。
2.中长型织物----即以中长型化纤为原料,经棉纺工艺加工的纱线织成的织物。
3.毛型织物----即用毛型纱线织成的织物。
4.长丝织物----即用长丝织成的织物。
(三按纺纱的工艺分类---- 按纺纱工艺的不同,棉织物可分为精梳织物、粗梳(普梳棉织物和废纺织物;毛织物可分为精梳毛织物(精纺呢绒和粗梳毛织物(粗纺呢绒。
(四按纱线的结构与外形分类---- 按纱线的结构与外形的不同,可分为缕织物、线织物和半线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