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与式新闻浅析

参与式新闻浅析

参与式新闻浅析
参与式新闻浅析

新媒体

青年记者?2006年第22期

68

于互联网络、DV、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这些原本以信息交流或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新

技术,对传统的新闻业产生了有目共睹的深刻影响,使新闻传播的结构、方式、主体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突破了传统的载体藩篱。在这样的新闻传播变革的背景下,新闻信息的传递由传统的一对多变成了多对多,新闻传播的“传” 和“受”走向了一体化。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它的海量的存储信息、超级链接所带来的新闻背景的立体化呈现及其个性化的服务,使普通公众可以借助现代网络及数码技术主动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从而导致“参与式新闻”这一新名词出现在传播领域,“博客记者”、“公民记者”、“市民记者”成为这一概念的外在表现,“每一个人都可以当记者”则成为多元话语时代的传播理念。

“参与式新闻”这一概念源起于美国,英文名为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Participatory”的含义是“提供参与的机会、供人分享的”,参与式新闻即指普通公众可以借助现代数码和网络技术主动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又被称为“公民新闻”、“草根报道”。在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著作《We theMedia》一书中,他把参与式新闻定义为:“一个或一群公民,搜集、报导、分析、散播新闻和信息的积极行动,目的在提供民主所需的独立的、可信的、准确的、广泛的、切合需求的信息。” ① ,在书中他把民治和民享看做是这种草根新闻的根本特点。

参与式新闻的发展历程

被称为“个人媒体”的博客(亦即“网络日志”,台湾称之为“部落格”)近年风生水起,即是互联网络技术条件下促生的参与式新闻的一种典型表现。在国外博客新闻源于上世纪90年代德拉吉对美国总统克林顿性丑闻的报道,而在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期间,曾经做过《纽约日报》记者的奥布瑞顿开设了一个名为“回到伊拉克” (www.back-to-iraq.com)个人网站,向订购他的伊战新闻的网民收取一定的费用,他利用这些费用完成他到伊拉克的新闻采制,被称为“第一位专业化的博客战地记者”、“第一位独立的网络记者“。较早研究这一新闻传播现象的纽约大学新闻系主任Jay Rosen认为,网络技术为参与式新闻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因为“读者和观众现在有更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新闻来源渠道,他们

参与式新闻浅析

● 牛光夏

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丧失对传统新闻媒体的敬畏。”

在国内,自2003年“木子美现象”后,博客开始为人们认识,此后开始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和生活。在2006年的“两会”报道中,博客成为一个关键词。各媒体的一些名记者、名主持人纷纷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如王小丫的“小丫跑两会”博客等,籍此征集民众感兴趣和关注度高的选题。在人民网专门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设的“两会博客”中,有六位政协委员和两位人大代表开设了自己的博客,以倾听民声、搜集民意和传达民意。由此,中国的“选民”突然发现可以与他们的代表“零距离接触”和“互动”了,此举被网民和媒体盛赞为“拉近了两会同民众的距离”。

除个人博客外,各种网络社区、论坛、BBS等,都可以成为参与式新闻的发布和传播平台。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模式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一是受众主动参与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这类模式一方面表现为主流媒体或其记者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博客网页,而受众则通过电子邮件或直接发贴对某些新闻事实作评论或补充;另一方面表现为受众直接参与到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去,如有些报纸为某一新闻活动策划征集“市民记者”参与报道,这是2005年9月29日《南京晨报》刊登的一则启事:“十运盛会即将来临,南京晨报现招募200名‘十运市民记者’,您愿意抓住这个机会加入我们的报道队伍,用您手中的笔记录盛会一景吗?职责:负责报道与十运会有关的社会新闻;要求:身体健康、关注十运、新闻敏感性强,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吃苦耐劳并服从晨报统一调度……” 2006年《三峡商报》自4月27日征集10名“市民记者”现场播报各地黄金周旅游新闻,大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报名者众多,市民记者的报道也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和关注,他们想知道从普通人角度出发而报道的新闻事实。《南京零距离》等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则鼓励和支持那些拥有DV机的民众自己拿起摄像机,拍摄下身边的新闻,提供给他们,甚至聘请了一些素质较高人士作为特约记者,从而能够 “短平快”地把新闻现场零距离地呈现在屏幕上。

二是在各大新闻信息网站或综合网站的博客板块或社区新闻、BBS、论坛上,网民上传自已的文字或视频、音频的原始资料,发表自己的评论,发布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闻事实。

新媒体

69

青年记者?2006年第22期

三是独立的参与式新闻网站。如韩国的OhmyNews(我的新闻)网站,一个主要由业余记者提供新闻的网络媒体,它高举“每一个市民都是记者”的旗帜,在韩国掀起了市民个体参与新闻报道的浪潮。网站创办时,业余记者数是727人,现在已经有38000人以上,包括大学生、教师、白领、家庭主妇,每天有150-200条市民记者写就的新闻发布在OhmyNews上,平均每篇文章有3500条评论。

参与式新闻的价值取向

新闻价值是指一个事实本身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和各种素质的总和②,是人们衡量新闻的尺度和标准。新闻价值取向,则是指实践主体在进行新闻的采访、制作、编辑等活动中遵循的以相应价值为衡量标准的判断和决策方向。也就是说,是对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及时性、趣味性等新闻价值诸要素的侧重与取舍。对于这些非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参与者来说,他们对于所发布的新闻信息的价值判断是以接近性为第一要素,即与他们在地理、心理、职业、年龄等方面较为接近 ;其次是对趣味性的追求,是他们感兴趣的、也是他们认为会引起其他人的兴趣和关注的,再次是对及时性的追求,尽快地把自己掌握的新闻信息发布出去,但由于不像报纸、电台、电视台那样有截稿时间等等的限制,不发布也不会对自己有何不利,所以时效性并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至于重要性、显著性,他们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有时和传统媒体的会大相径庭。另外,一般而言,他们对新闻真实性的把关也不会像正规媒体那样严格和苛刻,也不会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

参与式新闻的报道方式

对参与式新闻的传播主体来说,他们对新闻信息的报道可以采取他们愿意采取的任意方式、任何体裁、任一角度和立场,他们没有传统媒体对新闻报道方式的束缚,文言或白话、方言或普通话、书信体或对话体、倒金字塔还是章回体,完全随心所欲、一吐为快,可以尽显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

参与式新闻引发的思考

大量的事实证明:新技术产生的新媒介使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他们可以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新的传播平台,发布自己亲眼见到的、亲身感受到的、亲手拍摄下来的新闻,表达他们最直接、最真实的观点。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这一类来自“草根记者”的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已经产生了全球性的轰动效应,如美国的“9?11”事件、东南亚的海啸、英国伦敦的地铁爆炸案等等,这些突发事件中第一时间发出的现场新闻报道都来自普通民众而非职业记者。据美联社报道,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有3000个普通民众向美国航天管理部门和《达拉

斯晨报》,提供了他们的目击材料,包括文字、照片和影像,而之前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初次出现致命故障的时候,是美国的一家在线论坛首先披露了这一信息,比美联社对此发的电讯稿早了11分钟。

参与式新闻的出现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Grassroots媒体网的创始人丹?吉尔摩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以往的历史由新闻记者撰写,但现在的历史由人民大众书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新一代媒体将颠覆传统媒体扮演的角色”,新一代媒体颠覆传统媒体扮演的角色这句话有危言耸听之嫌,传统媒体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力量。但可以预言:在未来的新闻事业中,传统媒体的专职记者和一群出色的业余报道者将会形成共生共存的关系,民众在他们的博客或播客中所提供的信息将会成为传统媒体一个生生不息的、巨大的新闻信息源,在去年的哈尔滨松花江水污染造成的停水事件中,杭州的《都市快报》就连载了东北一市民的博客日志,作为对这一新闻事件的真实反映。那么由此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来自普通民众的新闻和言论在新闻传播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与此同时,新闻传播效果会具有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相应地新闻媒介组织对新闻传播的控制也会越来越难,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新闻传播现象。

同时,由于普通民众新闻职业素养的缺乏,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的监管缺失,非职业新闻工作者参与新闻传播,难免使新闻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对这些积极参与新闻传播的草根民众来说,如何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遵守法规、加强自律,如何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媒介,提高对新闻信息的选择和辨别力,增强对新闻信息的采编制作能力,是每一位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都面临的问题,这就又牵涉到了加强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参与式新闻的出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利用这些新的个体传播活动,更好地使参与式新闻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补互动;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事业内涵会不会由此改变;没有职业道德规则的界定及行业、协会纪律的管理,将由谁来约束和规范这些个体传播者的传播行为,普通民众的媒介素养教育亟待提上日程等等,都是应当引起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甚至是全社会关注的新课题。

注释:

①Dan Gillmor.We the Media「M」.O'Reilly Media,2005.p3.

②陈祖声,张宗厚.简明新闻学「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p 271.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浅议中西方新闻自由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议中西方新闻自由及对我国的启示 新闻自由思潮理论虽然不像西方其他社会思潮一样已然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有关新闻自由的讨论却也是由来已久。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地区在标榜本国新闻“绝对自由”的同时,不断指责中国新闻出版行业的不自由。加之近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媒体纷纷涌现,进一步促进了大众传媒的繁荣,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新闻自由的本质、把握好新闻自由的“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自由。 标签:新闻自由;国家安全;新闻真实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虽然有关新闻自由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定论,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新闻自由是指媒体人搜集、发布、传播、出版新闻的自由。《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的解释是:“新闻自由,亦即出版自由,属公民民主权利中的一种,是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1]从广义上看,新闻自由也应当包括公众的言论自由。由此可见,新闻自由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试从分析当今中西方新闻自由发展的现状出发,找出当前新闻自由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寻求发展新闻自由的路径,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应有之义。 一、新闻自由的缘起 新闻自由的思想由来已久,1644年,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就指出: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有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而禁止好书的出版,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2] 。《论出版自由》的出版标志着新闻自由思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美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说:“我们相信最终会证明,人是可以受理性和真理支配的。因此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给人打开所有通向真理的道路。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办法是新闻自由。”马克思也曾说过:“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3]201同时,新闻传播面向大众的特征,也就决定了新闻自由并不只与新闻工作者关系密切,也与大众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中西方新闻自由发展的现状 在西方,这里主要以美国为例,标榜自己的国家是真正拥有新闻自由的国度。“西方国家从总体上讲,历来有尊重新闻自由的传统,比较重视以法律的形式来处理涉及新闻自由的问题。在近20年中,尤其在冷战之后,西方国家在倡导新闻自由的同时已带上明显的政治目的,开始作为影响和干涉他国的一种手段。”[4]而中国经历过相当漫长的封建时期,社会主义历史仅有六十余年,新闻自由存在着诸多有待进一步解决和改善的地方。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虽然新闻自由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实行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最终目标是不会改变的。

浅谈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现实意义

浅谈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现实意义 2010年08月09日17:22 全看杂志赏析【大中小】【打印】共有评 论0条 【摘要】本文认为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从西方引入我国后,之所以受到了学术界和业界的欢迎,成为研究热点是由于我国新闻界存在的新闻真实性要求的降低,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报道有失公正等问题。而要在中国实践新闻专业主义还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做很多努力。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真实;客观 近年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从西方引入我国,并在国内新闻学界引起了一股研究热潮。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应该在中国大力提倡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努力实践新闻专业主义。何以新闻专业主义在我国受到欢迎,我们该如何实践新闻专业主义?笔者将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涵义、由来 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之外,担负独特地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规范和行业标准。 在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后,新闻界中发展起来一种“公共服务”信念,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并以传播真实、真相或真理为最高理想;其最主要的两个特征是:中立性和客观性。学者把这种信念称为“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实践中具体要求把关人在作必不可少的抉择时,按照“新闻价值”的中立标准进行取舍,当批评社会和国家时,它们是人民的代言人;同时,它们又是人民的教化者。在报道争议问题时,他们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而“客观性”则要求新闻报道者抛弃个人的任何偏见、情感和观点,这种客观性新闻学理论要求事实和意见的分离,要求事实的准确和报道方式的冷静。由于公众已经对党派新闻和黄色新闻泛滥很反感,这种在新闻报道上强调客观性的论调受到新闻界和受众的欢迎。 二、中国应大力提倡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因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把传播真实、真相作为最高理想,这和我们所说的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是相一致的。而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也是我国新闻工作者一直致力追求的,在中国新闻史上曾书写过辉煌一页的“新记”《大公报》提出了“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较早体现了对客观公正的追求。可以说新闻专业主义理念里很多理论对我们来说并不新

浅谈报纸人物专访的采写

内容摘要:人物专访是指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题访问的一种纪实性报道,是读者喜闻乐见的一种报道体裁。现在很多报纸都设有人物专访专栏,目的就是增强报纸的魅力,吸引更多读者的目光,同时更能凸显人物专访在报纸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掌握了人物专访的采访技巧和了解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那么它对广大读者来说不但越来越受到青睐,而且也对我们媒体记者素质的提高更是一种挑战。本文通过四个层次的分析和探讨,为怎样成功采写人物专访文本作为参考。 关键词:人物专访采访对象访前准备访问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业余时间里看报纸也成为人们的习惯。各家报纸怎样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呢?怎样才能抓住人们的新闻欲来作为自己最大的卖点呢?于是,人物专访这种纪实性报道体裁成为各家报社老总们重点安排采写的体裁之一。 纵览关于人物专访定义、分类的各种说法,尽管各家概括不同,但也有其一致之处:选准人物专访对象,进行专题采访;人物专访的真实性原则不容忽视;人物专访要有现场感,等等。除此之外,我认为人物专访是记者带有明确的目的,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题采访写就的稿子,不能和本报专访划等号。但人物专访与通迅却有共同之处,即与消息相比可以较为详细和生动地报道新闻人物,惟独不同的是人物专访却有自己的特点——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采写成功的人物专访呢?本文从采访对象的选择、专访前的准备、专访的访问技巧和采写人物专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人物专访的采访对象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新闻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人物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选择人物专访的对象要从是否有新闻价值着手,所采访的人物应是最近对社会、对群众有影响有关系的人,如历史变动时期涌现出的风云人物,某一新闻事件中有举足轻重的人物,从外国或外地来访的政治家、艺术家和其他知名人士,获得荣誉称号的先进人物,一举成名的新秀等。 如何选准人物专访的对象,直接关系到一篇人物专访的成败,人物专访的对象选准了,写成的报道才具有吸引力,才能有更多的读者群。但是,人物专访不是随便地采访一个人,而是需要经过精心的选择。怎样选择人物专访的对象,可以说是一门学问。一般来说,选择人物专访对象大致有以下几种人物:

《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创新

《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与创新 约五年前,学界关于中国新闻是否有提“职业化”必要有过一波讨论,最终没有结论。而在此之前,《南方周末》从实际出发,避开“职业化与党性原则是否有冲突”的争论,明确在内部加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 《南方周末》所强调的“新闻专业主义”,以承认新闻操作是一件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为前提,探索提升新闻操作水准的方法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探索有益于提高新闻专业水准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探索通过专业水准的提升带来新闻产品和媒体的整体创新。 多年实践表明,《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因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获得了一轮发展的动力。《南方周末》新闻专业主义的探索,可从报纸理念变迁、采编团队管理模式、新闻操作的创新三个角度去了解和把握。 彰显专业主义的报纸口号 《南方周末》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份市场化的报纸,故而一开始,就有着自我定位意识,创刊之初“服务改革,激浊扬清”,为采编团队厘清了使命,形成鲜明的题材指导,对市场也是一种报纸特征的宣示。 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周末》以现代营销的方式,正式启用“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的口号(SLOGAN),其后,十几年时间内,共更换了三次口号,依次是“深入成就深度”(2001年~2002年)、“记录时代进程”(2003年~2006年)、“在这里,读懂中国”(2007年至今)。 梳理这些口号,可以看到《南方周末》这份报纸始终紧扣时代脉搏。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改革从普遍受益的第一阶段走出,改革的失意者逐渐被抛甩出改革的主流,成为“弱势群体”。那一时期,社会保障体制尚未成形,法制建设还处于发展期,主流舆论未能有效及时地关注这一社会变化,于是,为“弱势群体”说话,针砭时弊成为社会最需要的媒介服务。其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这时,《南方周末》以“深入成就深度”、“记录时代进程”来自励,同时也在传达,认识时代必须秉持“深入”的态度,安于记录的本分。2006年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财富性增长,“复兴”成为民族愿景,但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却让人看不清,这时《南方周末》提出“在这里,读懂中国”,激励自己与读者一起去发现真实的中国、揭示真实中国的发展逻辑。 其次,统观《南方周末》的口号,可见这份报纸时刻未忘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而口号的变迁也折射出对新闻专业主义内涵理解的逐渐深入。上世纪90年代末,《南方周末》编委会在以弱势关怀、针贬时弊为努力方向时,就告诫团队,“要高度警惕市场与权力”,这实际上是要求新闻能够坚守客观公正,坚持对社会国家发展有益的专业取向。随后,“深入成就深度”、“记录时代进程”时期,《南方周末》对内对外都在宣示自己要做的事情以及如何做。“在这里,读懂中国”更是明确了新闻、媒介为读者创造价值的专业使命。媒介是一种信息服务提供者,其市场本质,是为服务对象创造价值,创造的价值越稀缺,媒介的价值也就越高。当下中国最稀缺的价值是什么?是中国要用40年时间走完西方国家数百年走过的发展道路,社会、人心发生的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让国人、海外的人都无法看清中国的发展状况和逻辑。“读

浅析新闻自由的合理性与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浅析新闻自由的合理性与法律监管的必要性 /h1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下中国媒体关于“新闻自由”等问题的争论,本文从马克主义新闻观出发重新审视新闻自由,并结合时代的发展阐释新闻自由的“相对”合理性,说明新闻自由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有必要实行法律监管。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自由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和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特别是在创办和编辑《莱茵报》、《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思想得到了集中而全面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自由应该遵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词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主要理论支撑。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真实是新闻的首要标准和第一选择。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新闻信息的采集和反映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人类认识自然,能动地改造自然,必然要求真实的新闻信息在相互之间传播和扩散;否则,人类将受到新闻规律的惩罚。①

2、新闻自由需要立法保障 “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出版法就是出版自由在立法上的认可,它是法的表现,因为它就是自由的肯定存在”,所以“没有关于出版的立法就是从法律领域中取消出版自由”②“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③法律许可的、承认的才是现实的、客观存在的,所以以法的形式来保障并体现新闻自由,显得尤为重要。 3、新闻自由是介于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第三权力,具体表现在舆论监督权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报刊的责任,正是代表社会舆论,表达社会舆论。”④他们公开声明创办《新莱茵报评论》的目的――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他们认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⑤ 二、新闻自由具有“相对”合理性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着名诗人、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首次提出了关于新闻自由的口号和思想。它既反映了资产阶级向封建专制主义争夺政治权利的需要,也反映了新闻传播活动自身的需要。有学者提出,“新闻自由主要是指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都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检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当然事后的追惩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即不允许报刊自由的损害国家社会和个人;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简单的说,新闻自由

新闻学名词解释一

1、公共新闻学(Public Journalism)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公共新闻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公共利益和民主。即媒体必须承认并把维护公众利益置于自己工作的首位,而不是把谋求媒体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媒体要唤起公众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积极投身到社区的民主协商中去。 优点:鼓励公众的参与,让公众自己达成共识,寻求问题的解决 缺点:①动摇了新闻客观性的原则。②低估了社区共识的复杂性,社区成员复杂,很多问题根本不可能达成共识。③往往成为报纸提高发行量的幌子。 2、公民新闻学(Civic Journalism) 在对电视民生新闻的批判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的一个概念。民生新闻过于琐碎,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了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这不利于公众利益的真正实现。公民新闻学指出要把市民当成公民,关注公共利益。 3、民生新闻 最早从《南京零距离》推出的一种新闻形式。民生新闻以给百姓排忧解难为目的,把平民在生活、生存中遇到的疾苦报道出来,为平民摆脱困境的一种新闻。 意义:①关注平民的日常生活,强调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体现了媒介的人文关怀。 ②提高了媒介的社会责任感。③帮助平民摆脱困境,让平民获得生存权,维护他们的公民权。 4、新闻策划 新闻媒介的一种运作方法,媒介从新闻事实出发,进行创造性地筹划和安排,合理地调动和利用新闻资源,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5、新闻炒作 媒介对不具备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大肆报道,或着力渲染、放大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从而吸引受众的眼球,为自己谋取利益。 6、新闻评议制度 最早由英国发起,后来得到很多西方国家的仿效。通过由新闻界、法律界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评议会,依据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对有争议的新闻传播行为进行民间评议,令新闻界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浅析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道德困境

浅析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道德困境 【内容摘要】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的困境,是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忠实地记录新闻,做一个冷漠的“旁观者”,还是尊重良知,把社会道德放在第一位?新闻专业主义下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俨然成为一对矛盾,记者的社会责任——谋求公共利益,是解决这对矛盾的契合点。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公众利益 一.新闻专业主义下记者的两难道德抉择 社会角色体现着人们对特定社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记者是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公众期望记者按照社会、受众的需要履行必须的权利和义务。用眼睛观察社会,用头脑思考现实,用文字、图像记录社会发展进程,这就是记者的工作;做历史的记录者,社会的瞭望哨,这就是记者的职责。 同时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念和特定的功能指向,新闻行业所提倡的新闻专业主义就是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的一种职业理想和职业理念,从职业化的角度讲,记者的基本职责是毫不犹豫的发现新闻,捕捉信息,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使公众了解所置身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思维和行为。【1】这是记者区别于其它职业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特征。 但是在具体的现实采访中,面对突发的的事件,尤其是面对弱者和不幸的时候,记者常常陷入一种两难的尴尬困境中,记者的所作所为也往往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历史上就有许多经典的案例 案例一: 十几年前,南非“自由记者”凯文·卡特以一张《饥饿的小女孩》获得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照片上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这张照片在《纽约时报》首发后举世震惊,成为南非儿童苦难的一个标本。凯文·卡特名声大噪,但同时,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人们不明白身在现场的凯文·卡特为什么不去救那个小女孩一把,就连凯文·卡特的朋友也指责说,他当时应当放下摄影机去帮助小女孩。有评论家称他见死不救,是另一只秃鹰,人们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只是以新闻专业者的角度,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鹰,看着小女孩离去。3个月后,即1994年7月27日夜里,警察在南非东北部城市约翰内斯堡发现了凯文·卡特的尸体,他用一氧化碳自杀身亡。据媒体报道,在凯文·卡特自杀身亡的前三个月中,他本人一直处于冲突的痛苦之中。凯文·卡特对朋友辩解说他同情非洲的灾难,“当我把镜头对准这一切时,我心里在说‘上帝啊!’可我必须先工作。如果我不能照常工作的话,我就不该来这里。” 案例二: 爱迪·亚当斯在美越战争中拍了一张《枪杀越共》的照片,刽子手将战俘当场打死了。爱迪·亚当斯真实记录了枪决的这一幕,看到这幅照片的人们,包括一些新闻界人士,都责怪亚当斯,当时不应该抓拍这一残酷的场面,而应放下相机阻止屠杀发生。第二年,这幅战地摄影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但是各方面的指责也越来越多,亚当斯由此陷入无休止的困惑之中,在很长的时间里,他不敢去看自己这幅作品,并且毕生都在寻找为战争创伤赎罪的机会。更让亚当斯痛心的是,当年枪杀越共的警官后来移民美国开了一家小店谋生,但人们去他的小店不是为了买东西,而是为了去看看这个著名的刽子手。这些现实折磨着亚当斯,他挖苦自己说:“两个人的生命因此而毁掉了,而我因此获了奖,我可真是个英雄。”2004年9月,爱迪·亚当斯在纽约辞世。 在坚持报道新闻和实施人道主义援助之间,爱迪·亚当斯和凯文·卡特选择了新闻专业主义,他们的报道震惊了世界,甚至影响了历史,但他们自己却因此而承担了无尽的道德谴责和心灵煎熬!从以上两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的困境,是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忠实

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谈新闻报道体裁分类

不同新闻写作的教材书,对新闻报道体裁大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这给初学新闻写作的学生或爱好者带来不少困惑,其实也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感到难解的问题。 一 在新闻体裁的传统划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依据这些划分方法,对不同体裁的界定、区分仍很困难。如综合消息(或长消息)与通讯、深度报道,新闻特写与通讯,描写性消息与特写等等。 第二、对一些功能、性质相近的新闻作品,以不同的体裁进行界定、归类也是没有意义的。仍以综合消息与深度报道为例,两者都是运用大量的事实材料,包括大量的新闻背景,对一个较为复杂的事件进行报道。这两者都可以说既有综合的特征又有深度的特征。一般来说,综合了才有深度,或者说要有深度就必须综合。这样的区分反而让一些写作者犯糊涂,难以适从。 第三、有些教材的划分方法,在理解上存在着一些矛盾,如《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把新闻体裁归为上下编,即消息和通讯。在消息的编类中包括事件性消息、非事件性消息、描写性消息、分析性消息。在通讯编类中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社会观察通讯、专访、新闻特写。这个方法很简明,但也有些欠妥,如把分析解释性的新闻作品归为消息类,就会与该书中所说的消息有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就是简要、概括地反映事实这一说法自相矛盾。 第四、对新闻进行体裁分类,其目的是服务、方便于写作。这一点与其他文体并无区别,但在新闻写作中重视却不够。 在《当代新闻写作》(尹德刚、周胜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一书中,作者指出,区分不同报道体裁的依据是表现手法、口吻与人称、结构布局。不同的新闻体裁中,这些因素的构成是不同的,这种判断主要缘于对不同体裁进行的分类比较,是一种结果。要能有效地成为我们进行新闻写作的手段,我们首先要认清新闻报道的目的,因为目的决定方法和手段。况且,以这些依据去区分一些文体,如上文提到的综合消息与深度报道仍比较困难。 二 在初步学习新闻写作时,一个让多数人为难的问题可能就是如何告别以前的写作习惯、定势,许多人在写作中不知不觉走上以前写作的路子,写出来的像记叙文、小说或散文。究其根子,仍在于作者没有十分明确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这种目的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大概说来,新闻报道的目的主要分三类。一是告知读者是什么,二是告知读者为什么,三是向读者宣传一个道理,对他们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按照这三个目的,可以把新闻报道的体裁分为客观性报道、述评性报道和宣传性报道三大类。下面对这三类体裁略作一些说明。 1、客观性报道。客观性报道是指客观叙述事实,作者不进行任何主观评论,报道目的主要是让读者知道“是什么”。报道只提供事实(包括作为别人的言论的事实),记者是历史的记录者、旁观者,不发表个人意见观点,强调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其主要功能是让读者了解这个事实,由他自己对该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客观性报道包括消息、专访、调查等体裁。消息分为简讯、事件性消息、非事件性消息、描写性消息等。 2、述评性报道。述评性报道是在客观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可以加入适当的议论,以揭示反映事实的本质、作者的态度看法。这种报道是让读者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知悉为什么、及将来会怎么样。述评性报道强调报道的客观、公正、全面。 我们所说的新闻述评、特稿、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特别报道、特别关注等等都可以纳入这种体裁类型,这些报道的共同点就是可以有作者的主观性评论。再细化功能,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分析说明解释(原因)、总结判断(经验、性质、影响)、预测(趋势、走向)。 3、宣传性报道。宣传性报道是指围绕特定的报道主题,通过对事实材料进行有意识的

浅论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自由

作业 题目:浅论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自由姓名:肖璐 班级:新闻1001班 学号:201076250123

浅论新闻传播中的政治控制与新闻自由 摘要:新闻传播中,政治控制和新闻专业主义一直是媒体进行新闻报道时不得不衡量的两把标尺。<1>新闻专业主义,是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功能,传播学创始人施拉姆用了三个表述方式——监视者(watcher)、论坛(forum)和教师(teacher)。新闻专业主义者认为公民有“知”的权利,维护公民的知情权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2>而政治控制却刚好与此相反,它作为新闻调控者和管理者,主要在新闻的报道程度和范围上作限制。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对新闻报道的影响不同,由此呈现出来的新闻报道景观也迥然不同。总体看来,正面报道两者目标更容易达成一致;越是灾难新闻或负面报道,两者似乎更容易背离。 关键词:政治控制新闻自由矛盾 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在新闻中,知情权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众作为新闻接收的主体所具有的对有关情况了解的权利;二是亲属和受害者对事件全部真实情况与细节了解的权利。 下面就以灾害性新闻为例: 1、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重要性 一般说来,灾难有以下特征:突发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和信息不充分。前四者的合力加之公众处于信息“饥渴”状态,此时如果媒体权威缺席,很容易给流言,甚至谣言提供滋生至而蔓延的空间。而谣言一旦蔓延,在灾难事件中形成舆论,就很有可能导致群体冲动而引发失控行为,成为社会种种不稳定因素之一。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及时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对其行为进行引导和控制是灾难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为了维护社会安稳,政府就采用政治控制等手段,既满足人民对新闻的渴望,又能够把造成的影响弱化,有利于稳定人民的情绪。 2、满足受众知情权的必要性 (1)传播渠道多样化。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极大丰富使传统上属于国家专控的信息发布权和控制权正在丧失,一个全新的、平等的、没有强权与控制的信息空间正在产生,人类进入了“人际大众传播”时代。这不得不让政府担忧,更加让政府加强对信息的政治控制。 (2)法制社会民众权利意识空前高涨,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要求强烈。现代社会公众对信息已由被动接受渐变到主动寻求,政府的职能也由全能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变化,这些都要求作为社会最为重要的资源——公共信息资源一一实现进一步的社会分享此外,灾难新闻对缓解现代人的心理焦虑和痛苦压抑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灾难新闻中,通过对灾难的认知,不但可以自警,更在怜悯他人中获得自我安慰,增加自我保护。 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现状 (一)前期“失语”。后期“喧哗” <4>2005年6月12日,下午1时30分左右,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上游突降暴雨,镇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12个班级352名学生和31名教师正在上课,突如其来的洪水让他们猝不及防,瞬间夺去数十名孩子的生命。截至11日13时30分,经初步核实,因暴雨洪水和泥石流导致遇难学生62名,村民2名。正在医院抢救的学生17名,老师1名,干部1名,村民5名。据介绍,洪灾中心为地势较低的镇中心小学校。遗憾的是,此次事件中关键时候媒体“缺席”已是定论。

参与式新闻浅析

新媒体 青年记者?2006年第22期 68 由 于互联网络、DV、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这些原本以信息交流或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新 技术,对传统的新闻业产生了有目共睹的深刻影响,使新闻传播的结构、方式、主体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突破了传统的载体藩篱。在这样的新闻传播变革的背景下,新闻信息的传递由传统的一对多变成了多对多,新闻传播的“传” 和“受”走向了一体化。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它的海量的存储信息、超级链接所带来的新闻背景的立体化呈现及其个性化的服务,使普通公众可以借助现代网络及数码技术主动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从而导致“参与式新闻”这一新名词出现在传播领域,“博客记者”、“公民记者”、“市民记者”成为这一概念的外在表现,“每一个人都可以当记者”则成为多元话语时代的传播理念。 “参与式新闻”这一概念源起于美国,英文名为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Participatory”的含义是“提供参与的机会、供人分享的”,参与式新闻即指普通公众可以借助现代数码和网络技术主动地加入到传播活动中,又被称为“公民新闻”、“草根报道”。在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著作《We theMedia》一书中,他把参与式新闻定义为:“一个或一群公民,搜集、报导、分析、散播新闻和信息的积极行动,目的在提供民主所需的独立的、可信的、准确的、广泛的、切合需求的信息。” ① ,在书中他把民治和民享看做是这种草根新闻的根本特点。 参与式新闻的发展历程 被称为“个人媒体”的博客(亦即“网络日志”,台湾称之为“部落格”)近年风生水起,即是互联网络技术条件下促生的参与式新闻的一种典型表现。在国外博客新闻源于上世纪90年代德拉吉对美国总统克林顿性丑闻的报道,而在 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期间,曾经做过《纽约日报》记者的奥布瑞顿开设了一个名为“回到伊拉克” (www.back-to-iraq.com)个人网站,向订购他的伊战新闻的网民收取一定的费用,他利用这些费用完成他到伊拉克的新闻采制,被称为“第一位专业化的博客战地记者”、“第一位独立的网络记者“。较早研究这一新闻传播现象的纽约大学新闻系主任Jay Rosen认为,网络技术为参与式新闻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因为“读者和观众现在有更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新闻来源渠道,他们 参与式新闻浅析 ● 牛光夏 越来越自信,也越来越丧失对传统新闻媒体的敬畏。” 在国内,自2003年“木子美现象”后,博客开始为人们认识,此后开始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和生活。在2006年的“两会”报道中,博客成为一个关键词。各媒体的一些名记者、名主持人纷纷开设了自己的博客,如王小丫的“小丫跑两会”博客等,籍此征集民众感兴趣和关注度高的选题。在人民网专门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开设的“两会博客”中,有六位政协委员和两位人大代表开设了自己的博客,以倾听民声、搜集民意和传达民意。由此,中国的“选民”突然发现可以与他们的代表“零距离接触”和“互动”了,此举被网民和媒体盛赞为“拉近了两会同民众的距离”。 除个人博客外,各种网络社区、论坛、BBS等,都可以成为参与式新闻的发布和传播平台。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模式 参与式新闻的传播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一是受众主动参与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这类模式一方面表现为主流媒体或其记者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博客网页,而受众则通过电子邮件或直接发贴对某些新闻事实作评论或补充;另一方面表现为受众直接参与到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去,如有些报纸为某一新闻活动策划征集“市民记者”参与报道,这是2005年9月29日《南京晨报》刊登的一则启事:“十运盛会即将来临,南京晨报现招募200名‘十运市民记者’,您愿意抓住这个机会加入我们的报道队伍,用您手中的笔记录盛会一景吗?职责:负责报道与十运会有关的社会新闻;要求:身体健康、关注十运、新闻敏感性强,有一定的写作功底,吃苦耐劳并服从晨报统一调度……” 2006年《三峡商报》自4月27日征集10名“市民记者”现场播报各地黄金周旅游新闻,大家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报名者众多,市民记者的报道也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和关注,他们想知道从普通人角度出发而报道的新闻事实。《南京零距离》等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则鼓励和支持那些拥有DV机的民众自己拿起摄像机,拍摄下身边的新闻,提供给他们,甚至聘请了一些素质较高人士作为特约记者,从而能够 “短平快”地把新闻现场零距离地呈现在屏幕上。 二是在各大新闻信息网站或综合网站的博客板块或社区新闻、BBS、论坛上,网民上传自已的文字或视频、音频的原始资料,发表自己的评论,发布自己耳闻目睹的新闻事实。

一篇文章读懂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 基础篇 新闻专业主义是资产阶级新闻学的重要理论。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新闻专业主 义的核心理念,一是客观性新闻学,另一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 独特作用。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新闻学和新闻媒介的独立性这些概念,是相互 交叉的,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经历了发展变化。 新闻专业主义是美国政党报纸解体之后在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告服务”的一种理念。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 新闻事实。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的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传统上,新闻不是专业(profession),新闻工作者不被认为是“专业人士(professionals)”。【专业人士是指有专门知识并组成特定行业的人,他们 受过专门的教育,有体面的职业,受人尊敬,社会地位较高。】最初的新闻工作 者来自印刷行业的发行人或工人、学徒,是一些东奔西走道听途说的“包打听”, 社会形象不好,经济政治地位也不高。 当然,除了专业之外,新闻专业主义“还包括一套定义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 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以及一种服务公众的自觉态度”。 新闻专业主义追寻简单的事实——由此产生新闻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一种使新闻工作者将事实隔离于观点避免个人偏见的规定或机制,它要求新闻工作者站在中立的(neutral)立场上,以客观的方法报道新闻、反 映观点。 按照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报业是一种自治体系,必须对政府、对政党、对政 客采取一种独立的和批判的态度,否则便不可能保持它在公众中树立的“保护者”形象,便不可能拥有公众的信任。而良好的形象和高度信任,是媒介赢得市场的 重要资本之一。作为消息的发布者和事实、观点的反映者,归根结底,新闻事业 是以它的公信度立足的。

2020年人物专访的新闻标题的范文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写

人物专访的新闻标题的范文人物专访的新闻稿写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记者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呢? 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例如,有一篇题为《漳州飞来的小鸟——记八次叩响获奖大门的胡晓梦》的专访,作者在采访之前,仔细了解了胡晓梦同学是如何攀登文学殿堂的(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八次叩响获奖大门),并且认真阅读了胡晓梦的作品,于是,作者满怀澡情地写道: “果然不负众望。晓梦用她的一双纯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从江上那来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间拴着绳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独,以深切的同情写成了散文诗般的《白帆之歌》:从‘花市’的热闹景象中,发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优美的文笔写成了《买花》;从热闹的家宴中,发现冯科长的贪婪无耻,写了《客人》给以无情的鞭挞和

揭露;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发现那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封建积习,至今还吞噬着可怜的农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写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小河,小河》,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段文字,不仅使这篇专访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而且也使读者对晓梦的作品有了概貌的了解。 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小小发明家”。《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追踪他的发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给两三个年级上课。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前些时候,《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 “他四十多岁了,高了兴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

论出版自由 读后感 论文(总结类)

自由与真理之光——《论出版自由》读书笔记 “杀人只是杀死了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像;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真理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像。”反复读这一本从世纪流传下来的小册子,它思想之深邃,精神之纯粹,文字之准确,仿若使人沐浴在自由与真理的光束中,荡涤着整个身心,一遍一遍探寻,也记录下自己点滴的收获。 一、《论出版自由》的时代背景 从亨利八世开始,英国就实行特许出版制度。到玛丽女皇时期,英国成立了皇家出版特许公司。它规定,没有女皇的特许,不准出版书籍刊物,出版权利被严格限制在少数几个人手中。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设立星法院法庭,颁布星法院法令,对出版物出版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出版松动出现在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国会,取缔了严格控制的星法院法令,出版自由开始涌现,但年资产阶级长老派恢复了出版审查,思想领域生机勃勃的局面迅速消失。 世纪的英国是一个政局跌宕起伏的时代,代表封建利益的国王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兴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在议会冲突激烈,同时,宗教斗争复杂,清教运动和反清教运动的对抗一直持续不断;同时也是一个新思想、新经济、新文化和新阶级欲突破罗网,显示自己自主性和独立性的转折时期。在言论出版方面,突破就有的制度和陈腐的观念,寻求适合这些新生事物成长的言论出版空间成为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迫切要求。 在长老派出版审查条例付诸实施时,弥尔顿无视这一条例,既没有获得出版许可,也不刊印出版机构的名字,出版了《论离婚的原理和实施》。接着,他又直接以《论出版自由》为题表达了对出版审查制度的强烈批判和对出版自由的渴望。该册子同样没有经过许可,没有经过登记,也没有开列印刷商和书商的名字。它写成向国会演讲词的形式。 二、关于《论出版自由》几方面的探讨 (一)出版许可制的历史渊源 弥尔顿在行文的开篇以较长的段落赞颂了国会议员热爱真理的精神与正直的品德,并认为他们高人一等的证明即是“以深谋远虑的精神,听取并服从来自任何方面的理智的声音,并因之而乐于把一切议案,不论是自己通过的还是前人通过的,一视同仁地予以取消。”[2]随即指出一个事例,即“重新审议诸位制定的《出版管制法》,”[2]由此引入正题。这种表述既有演说的策略考虑,结合全文更可看出弥尔顿是将获得自由的希望寄托于国会的开明与议员们的理智决定的。他说,“要知道现在这种写作自由和言论自由从哪里得到,那么除开诸位仁厚宽宏而富于人到精神的政府以外就找不到更确实的来源了。”[2] 为了驳斥《出版管制法》的不合理性及专制性,弥尔顿从书籍许可制的发展历史谈起,认为古希腊是其源头,发现雅典只对“渎神和无神论的文字及诽谤中伤的文字”加以管制。公元年以后,罗马教皇开始发布严格的禁令,“凡属不合他们口味的东西他们都禁止阅读,并且付之一炬。”[2]他认为“这是从最反基督的宗教会议和最专横的宗教法庭上发出的……书籍法令的肇始者无疑就是这批人。”[2]在论证了许可制订立者的反动性之后,弥尔顿向议员们发出呼吁,认为他们应该不屑承认许可制的合法性。 (二)出版控制与出版许可 《论出版自由》被广泛的认为是英国传统上最伟大的与控制相对立的文章。而在《论出版自由》中,弥尔顿根本没有谴责出版控制,反而,他在多个章节声明支持出版控制。因而笔者在此探讨这一关于出版控制和出版许可的误区所在。

英雄赞歌——人物专访新闻评析

对《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的评论 一、原文: 英雄赞歌 --记独臂英雄丁晓兵 冯春梅朱玉张东波 2005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武警部队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和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时,与丁晓兵亲切握手,并勉励他说,你是党和人民的功臣,希望你保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出征--为了祖国 1984年,边陲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 战况惨烈。一个手雷砸在丁晓兵身上。 他想也没有想,抓起手雷就扔了出去。一团火光,他失去了知觉。 几秒钟后,丁晓兵睁开眼。突然他发现,右手使不上力气,侧头一看才发现,右胳膊已经被炸断了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 战友给丁晓兵简单包扎了伤口后撤,只连着一点点皮的右臂一次次挂在树枝灌木上。他又一次拔出了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割下来的右臂,被他插在自己的腰带上! 整整在山里跑了近4个小时,一看到迎面跑来的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上! 呼吸没有,脉搏没有,血压没有,心跳没有……有人开始为"烈士"丁晓兵换衣服。 战友们把着担架,不许将"牺牲"的丁晓兵抬到烈士陵园:"他没有死,刚才还和我们一起跑回来……" 野战医疗队恰好路过此地,一位老医生切开了丁晓兵小腿上的静脉,强行压进去了2600毫升血浆。 两天三夜后,丁晓兵睁开眼睛,看到了医院的白色天花板。然后,他发现了右大臂上包着一大团还在渗血的纱布…… "我的手呢?" "你们把我的手弄到哪儿去了?" "带我去找我的手!"大夫护士怎么忍心说出口呢?一个为国立了大功的功臣,要终生面对没有右臂的生活!

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质奖章,整100枚,是那一年为嘉奖边疆儿女的突出贡献而设立的。受奖名单已经确定,颁奖仪式即将举行。为褒奖丁晓兵的壮烈表现,上级为他颁发了第101枚金质奖章…… 壮士断腕,动地惊天--这是为年轻的侦察兵特意增设的一枚奖章! 进攻--直面困难 丁晓兵成为全国知名的独臂英雄。他向组织要求,一要学习,二要继续留在部队工作!部队满足了丁晓兵的要求,他被送往军校学习。 在军校的第一次考试,丁晓兵没做完试卷。 丁晓兵向老师申请延长20分钟,一个惯于右手执笔的人,左手的写字速度怎么能与他人相比? 出乎意料,老师认为,学员丁晓兵能上学,就必须用左手按时答完答卷! 为了赶上别人写字的速度,倔强的他天天到图书馆抄书,一个月抄断了9根钢笔!之后,他独臂绘丹青,在书画界多次获奖;一手好书法,足以让绝大多数右手写字的人惭愧。 两年后,优秀学员丁晓兵做出了更让人瞠目的选择:下基层带兵去! 一次紧急集合,让刚到连队的他很没面子。 打背包是当兵的基本功,可是负伤以后,一只手怎么能干别人两只手做的事? 他用一只手好不容易把背包捆了个大概,跨出房门,傻了!全连官兵百十口子在等他一个人! 丁晓兵在全连面前扔下一句硬话:"今天我让大家丢脸了,一个月后,我一定再把这个脸给大家争回来!" 嘴脚并用,丁晓兵开始练着单手打背包。背包带硬,用牙叼着拉的力度一大,就像刀子一样,拉破了嘴角,拽裂了牙齿。 背包带上沾满了血迹。10多天后,丁晓兵单手打背包速度在全连数得着。 投手榴弹,全连只有丁晓兵一人不及格。丁晓兵天天跑到操场上,用教练弹砸。 时间到。丁晓兵一出手:58米! 系鞋带、越障碍、整内务、洗衣服,切菜、做饭、包饺子、蒸包子,一切都是单手操练;射击,包括立、跪、卧3种姿势,涵盖自动步枪、冲锋枪、手枪、轻机枪、火箭筒等多种武器;甚至,极高难度的单杠单臂引体向上、单臂大回环,丁晓兵都能高质量完成,8门军事训练课目,7门优秀,1门良好! 无法计量他到底吃过多少苦,这是一个把所有困难嚼碎了统统吞到肚子里、消化成为动力的人!是一个扔在地上丁当作响、站起来虎虎生风的男人!是一个永远呈进攻姿势的军人! 所有的高标准严要求,都是英雄下达给自己的死命令!丁晓兵说,一个军人,战时要忘死,平时要忘我!

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读《新闻专业主义研究》后的几个问题 一条新闻的诞生是多方权力角力的结果,新闻场域与政治场域的妥协,经济场域与新闻场域的较量,同时还有新闻场域内部的斗争。那么代表新闻场域力量的新闻专业主义在角逐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 在书中,作者引用了国内学者陆晔和潘忠党的观点。两位学者将新闻专业主义的要素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传媒是社会的公器,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是仅仅服务于任何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2)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而不是某一利益集团的宣传员;(3)他们是信息流通的“把关人”,采纳的基准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而不是政治、经济利益冲突的参与者或鼓动者;(4)他们以实证科学的理性标准评判事实的真伪,服从于事实这一最高权威,而不是臣服于任何政治权力或经济势力;(5)他们受制于建立在上述原则之上的专业规范,接受专业社区的自律,而不是接受在此之外的任何权力或权威的控制。 在这里,摘抄下新闻专业主义的五个标准,因为它将指导我批判地看待媒介的实践问题。 在任何一个国家,政治权力与新闻专业主义的博弈,无一例外,政治权力最终要战胜新闻专业主义。其实,在中国的媒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以前媒介作为党的宣传者,虽然现在,媒介在向为公众服务,社会公器角色的转变,但是党管媒体还是没有改变。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作者引用最多的案例均来自国外,引用国内案例且都不点名道姓,并且没有做深入的分析,我想从侧面可以认为是国内的新闻不够自由。很多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官方介入调查,最后有些结果总不了了之,又或者是从和谐的角度出发,并没有公布事件的结果。因此,学者们对很多典型的新闻事件并不能探析出真相来,而且国内几乎没有学者对中国的媒体被指违反宣传纪律进行过罗列和总结。我觉得做这个研究应该是有价值的,一方面可以让其他媒体引以为鉴,不再踩到“地雷”,从另一方面来讲,可以促进我们所谓的宣传纪律不断的改进。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利与弊。今年,湖南省市一级的行政部门正式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其新闻发言人多为市级行政部门内部的秘书或者主任、副书记之类的官员。发言人来自行政部门内部,这是无可厚非,因为他更熟悉他所在的部门的内部事务。但是我认为发言人应该具备做一个新闻记者的素质,更深层次来说,新闻发言人应该有新闻素养、公共关系知识,在政府和新闻媒介之间能协调好双方工作,尤其是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可以做到临危不惧,既不怕会丢了政府的面子,也不怕记者会深究下去。 在本书中,作者总结了新闻发言人的三点影响。其一,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可能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为借口,拒绝回答媒体的提问,众所周知,“踢皮球”历来是官场最成熟的潜规则之一;其二,新闻发言人也可以完全可能变成发布空话、废话、外交辞令和“报喜不报忧”的代名词,结果是公众无法获取真正关注的信息;其三,新闻发言人的“一言堂”结构,使记者只能通过这一个渠道去了解信息,无法利用权力之间的空隙去灵活发掘信息。 我认为,新闻发言人制度,无论是从新闻的角度,还是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是我们值得研究的一个议题。包括新闻发言人的选拔、素养、任期,以及该制度的利与弊。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新闻事件的冲突性框架,其中包括一些情感类节目的冲突性安排。作者说:“现代新闻媒介最喜好的报道模式就是冲突性框架,因为这种报道很容易激发起公众的情感共鸣,媒体在干预事件提供自信力的同时又可以提供收视率和发行量,可谓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双丰收。”我之前在看省内《情动八点》、《寻情记》这类节目,包括东方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