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绞痛药物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4.73 KB
- 文档页数:2
一、抗休克、升压药1.肾上腺素(副肾)1mg/1ml适应症:适用于过敏性休克抢救、心跳骤停复苏、支气管哮喘等。
应用和剂量:(1)过敏性休克:皮下注射或者肌注0.5-1.0mg,也可以用0.1-0.5m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ml后缓慢静脉注射。
(2)解除支气管哮喘:皮下注射0.25-0.5mg。
(3)心脏骤停:往往配合心肺复苏抢救时的神药,(4)与局部麻醉药物配伍和局部止血:可减少局麻药吸收而延长其药效,并减少起毒副作用,减少手术部位出血,浓度为1:10万或1:20万,总量不超过1毫克。
(5)制止鼻粘膜和牙龈出血。
新生儿用量:宜稀释为1:10000应用每次0.01-0.03mg/kg,静脉滴注时常为0.05-2.0ug(kg.min)0.05-0.2ug(kg.min)为低剂量兴奋β受体0.5-2.0 ug(kg.min) 为高剂量兴奋α受体不良反应:心悸、头痛、血压升高、震颤、无力、眩晕、呕吐、四肢发凉。
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
禁忌症:高血压、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糖尿病、甲亢、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心源性哮喘等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宜避光、避热,药液氧化变色后不得使用,不宜与碱性溶液、强心苷类、KCL 混合使用。
2.重酒石酸间羟胺(阿拉明)1mg/ml适应症:适用于各种休克的早起治疗,可用于出血、过敏、外伤、手术、麻醉等发生低血压的辅助治疗。
也用于心源性休克和败血症所致的低血压。
应用和剂量:(1)肌注和皮下:0.04-0.2mg/kg,4-6小时1次。
(2)静注: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缓慢静注0.5mg-5mg,然后继以静滴。
(3)静滴:0.3-2mg/mg应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
不良反应:头痛、眩晕、震颤、恶心、呕吐。
注意事项:短期内连续使用,可出现快速耐受现象。
用药后必须观察10分钟以上。
才能根据血压调速和用量,以免引起高血压危象。
不宜于碱性药物共同滴注,不可与青霉素类药物配伍使用,药液滴漏可引起组织坏死。
CCU常用药物(共16个药物)一. 抗心功能不全药物二. 抗心律失常药物三. 抗心绞痛药物四. 降压类药物五. 抗休克活性药物一.抗心功能不全药物分类:1.强心类2.扩血管类3.利尿类常用药物:西地兰、地高辛、米力农、硝酸甘油、硝普钠、速尿、氢氯噻嗪、安体舒通西地兰:速效强心苷,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传导用于:心衰、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药动:静推时5~15min起效1~2h最大效应用法:0.9%ns20ml+西地兰0.2~0.4mg /iv极量<1.2mg/d地高辛:中效强心苷,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传导药动:0.25mg, 服1-2h起效,2-3h血浓度达高峰,4-8h获最大效应有效浓度:0.8-2.0ng/ml用法:多口服,0.125-0.25mg/d注意事项: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防止洋地黄中毒!洋地黄中毒临床表现:心外:1.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2.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倦怠、神志改变、精神异常、黄视、绿视等心内:1.突发心衰加重 2.心律失常处理:1.即刻停用药物2.停用利尿及排钾药物3. 营养心肌4.抗心律失常等对症处理米力农:分类:非苷类强心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功能:增加心肌收缩力、血管扩张,对心率影响小用于:顽固性心衰、难治性心衰用法:0.9%NS20ml+米力农7.5mg / iv0.9%NS250ml+米力农10mg /VD1.只用于顽固性心衰2.血压低时慎用3.极量:1.13mg/kg/d0.35-0.75mg/kg/min二、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变动作电位除极, 缩短负极,缩短QT,提高颤动阀)。
降低心脏的自律性、兴奋性,降低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提高室颤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颤、室扑用法:首用:原液50-100mg,iv,20分钟后可重复,5%GS250ml+利多卡因1000mg1-4mg/min注意:房室传导阻滞慎用胺碘酮: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动作电位时间,从而降低心脏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并可扩张冠脉。
心绞痛的分类和药物治疗作者:葛雷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27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心绞痛分型劳力性心绞痛因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发作,经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后,疼痛常迅速消失,可分为以下3类。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指病人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而现在发生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病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简称稳定型心绞痛,亦称普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
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心绞痛发作,病程稳定>1个月,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疼痛的性质和疼痛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用硝酸甘油后也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疗效。
恶化型劳力性心绞痛简称恶化型心绞痛,亦称进展型心绞痛,指原有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病人的痛阈逐步下降,于是较轻的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即能引起发作,故发作次数增加,疼痛程度较剧,发作的时限延长,用硝酸甘油后不能使疼痛立即或完全消除。
自发性心绞痛其疼痛发生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
疼痛程度较重,时限较长,含化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有以下几种特殊类型。
卧位性心绞痛亦称静息性心绞痛。
指在休息时或熟睡时发生的心绞痛,其发作时间较长,症状也较重,发作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无明显关系,常发生在半夜,偶尔在午睡或休息时发作。
其发生机制尚有争论,可能与夜梦、夜间血压降低或发生未被察觉的左心室衰竭,以致狭窄的冠状动脉远端心肌灌注不足;或平卧时静脉回流增加,心脏工作量增加,需氧增加等有关。
传统的观点将卧性位心绞痛列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
但目前对卧位性心绞痛有重新认识,不同心功能状态下(心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障碍及左心功能不全),卧位性心绞痛的发作均是由于心肌耗氧量增加,并非心肌供血量减少所致。
因此,目前有人认为卧位性心绞痛应属劳力性心绞痛范畴。
变异型心绞痛本型病人心绞痛的性质与卧位型心绞痛相似,也常在夜间发作。
急救药品目录急救药品目录是用于指导医务人员在急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药品的指南。
本目录列举了常用的急救药品及其相关信息,包括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以下是本文详细介绍的急救药品目录。
一、基本信息1.药品名称:阿司匹林适应症:用于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75-300毫克,每日1-3次。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出血倾向等。
2.药品名称:肾上腺素适应症:用于心跳骤停、严重支气管哮喘等紧急情况。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一次0.1-1毫克,根据患者情况可重复使用。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心悸、血压升高等。
3.药品名称:硝酸甘油适应症:用于缓解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等症状。
用法用量:舌下含服,一次0.3-0.6毫克,根据需要可重复使用。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面部潮红等。
二、药品分类1.心血管急救药品1.1 降压药:如硝酸甘油、利尿剂等,用于急性高血压危象等情况。
1.2 抗心绞痛药:如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用于缓解心绞痛症状。
1.3 心肌营养药物:如谷氨酸钾镁注射液,用于改善心肌供血。
2.呼吸系统急救药品2.1 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用于急性支气管哮喘发作。
2.2 止咳药:如可待因、右美沙芬等,用于缓解剧烈咳嗽。
2.3 呼吸兴奋剂:如氨茶碱、茶碱钠等,用于呼吸抑制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
3.消化系统急救药品3.1 抗酸药:如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用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症状。
3.2 抗恶心药:如多潘立酮、盐酸小檗碱等,用于缓解恶心、呕吐等症状。
3.3 止泻药:如雅片类药物、肠道吸附剂等,用于急性腹泻等情况。
三、急救药品的储存和管理1.储存条件:急救药品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有效期:急救药品的有效期应定期检查,过期药品应及时淘汰并更换。
3.管理措施:急救药品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建立药品登记、领用、使用和报废等制度。
心绞痛(angina pectoris)简介心绞痛持续发作得不到及时缓解则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是心肌需氧与供氧的平衡失调,致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代谢产物(乳酸、丙酮酸、组胺、类似激肽样多肽、K+等)
聚积心肌组织,刺激心肌自主神经传入纤维末梢引起疼痛。
任何引起心肌组织对氧的需求量增加或/和冠脉狭窄、痉挛致心肌组织供血供氧减少的因素都可成为
诱发心绞痛的诱因。
因此,增加心肌组织供血、降低心肌组织对氧的需求量是治疗心绞痛的主要措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是诱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因素,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药、抗血栓药,也有助于心绞痛的防治。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①劳累性心绞痛(angina of effort );②自发性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at rest);③混合性心绞痛(mixed pattern of angina)。
2、决定心肌耗氧量的主要因素:①心室壁张力(ventricular wall tension)②心率(heart rate)③心室收缩力(ventricular contractility)。
抗心绞痛药物分类:
硝酸酯类包括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
单硝酸异山梨酯
戊四硝酯
b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
钙通道阻滞药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及普尼拉明
钙通道阻滞药是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心绞痛的常用药,特别是对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最佳。
钙通道阻滞药治疗心绞痛有如下优点:①钙通道阻滞药有强大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变异型心绞痛是最佳适应证;②钙通道阻滞药因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故更适合心肌缺血伴支气管哮喘者;③钙通道阻滞药抑制心肌作用较弱,特别是硝苯地平还具有较强的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作用且血压下降后反射性加强心肌收缩力,可部分抵消对心肌的抑制作用,因而较少诱发心衰;④心肌缺血伴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患者禁用β受体拮抗药,而钙通道阻滞剂因扩张外周血管恰好适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常用于抗心绞痛的钙通道阻滞药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zhuo、哌克昔林及普尼拉明。
由于钙通道阻滞药有显著解除冠状动脉痉挛的作用,因此对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对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等也有效。
钙通道阻滞药与β受体拮抗药联合应用,特别是硝苯地平与β受体拮抗药合用更为安全,二者合用对降低心肌耗氧量起协同作用,
β受体拮抗药可消除钙通道阻滞药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后者可抵消前者收缩血管作用。
临床证明对心绞痛伴高血压及运动时心率显著加快者最适宜。
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很多,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
(1)硝酸酯类化合物:如硝酸甘油,消心痛,疗效可靠,作用迅速,对上述三种心绞痛都能适应;
(2)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主要是通过它的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的作用来减少心肌需氧量,达到治疗心绞痛的目的.这类药只适用于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者慎用,变异型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如异搏停,心可定等,对上述三种心绞痛都有效.以变异型心绞痛疗效最佳,常为首选药物.对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疗效更为满意。
长期服用硝酸甘油等抗心绞痛药物,易产生耐药性,疗效会愈来愈差.若合用其他抗心绞痛药物,则能防止或推迟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