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我们去旅行》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84 KB
- 文档页数:5
六年级美术《我们去旅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旅行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表现旅行中所见所感的艺术能力。
3.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地域的风景特色,增进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旅行中的风景描绘2. 旅行中的见闻感受3. 旅行中的摄影作品展示4. 旅行中的手工制作5. 旅行中的故事分享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旅行中的所见所感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旅行相关的图片、视频、手工材料等。
2. 学生准备:绘画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旅行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分享旅行中的趣事。
2. 新课教学:讲解旅行中的风景描绘、见闻感受等。
3. 示范教学:教师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
5.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旅行中的收获。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旅行风景的描绘能力,观察学生的作品是否能生动表现出旅行中的景色和氛围。
2. 评价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关注作品的创意和完成度。
3. 评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旅行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旅行的乐趣,并将所见所感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2. 邀请摄影师或旅行作家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旅行经历和作品。
3. 举办一次班级旅行故事分享会,鼓励学生勇敢地讲述自己的旅行故事。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作品质量等。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旅行相关的图片、视频、书籍等资料。
2. 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3. 网络资源,如旅行博客、摄影网站等,用于学生参考和灵感激发。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 我们去旅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我们去旅行》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旅行的向往和回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旅行的乐趣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制作基础,对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也有一定的能力。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旅行的经历和感受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旅行经历和感受的方法。
2.培养学生对旅行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旅行经历和感受。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旅行中的细节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旅行中的景物和人物,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旅行相关的图片和案例,制作好PPT。
2.学生准备:准备好绘画和制作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自己的旅行照片,引导学生谈论旅行中的趣事和感受,激发学生对旅行的兴趣和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旅行中的景物和人物,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达旅行经历和感受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和感受,然后进行绘画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和制作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绘画和制作来表现旅行中的情感和体验,让学生进行创意实践。
第1课《我们去旅行》活动一教案教学目标:1.善于收集整理资料,认识表达情趣的符号,掌握手绘线路图简洁、明晰、有趣的特点。
2.能用手绘的方式描绘旅行线路示意图。
3.在有趣的美术活动中,寻访自然美景,了解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探究世界奥秘,激发热爱生活、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手绘线路图简洁、明晰、有趣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手绘的方式描绘旅行线路示意图。
教学流程:一、教学准备收集某次旅行相关的地图、门票、明信片、照片等资料。
二、情景引入,激发兴趣1.结合学校的出游地点或城市的著名风光播放录像,配以音乐,或展示收集的相关地图、门票、明信片、照片等资料。
2.提问:请根据录像内容,说明一下是哪里的风光,其特点如何?说说你最希望到哪里旅游?为什么?三、学习新知,趣味游戏1.旅途中看到的公共图标是一种醒目的无声语言,既形象又简明。
2.思考训练:①这些小图标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首都地级行政中心县以下居民地山峰河流、湖泊长城指南针铁路公路晴小阵雨大雨晴转多云②出示照片,指出相应的图标。
4.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或本省地图,学生结合地图认识图标。
四、相互学习,探讨研究以岳麓山为例,讨论旅行线路示意图绘制的方法和步骤1.提问:岳麓山有哪些景点?(岳麓书院、爱晚亭、古麓山寺、白鹤泉、鸟语林、黄兴墓等。
)2.师拿出6 张彩色小纸片:写上六大景点的名称,再加上入口与出口,按大致方位依次将六大景点的彩纸放置在作业纸上。
(注:解决构图问题)3.用线依次将各景点连接。
(注:弯道不必太多太具体,可省略部分弯道)4.将彩纸拿走,请六名同学上台画出各个景点。
(注:画时可参考课前收集的门票、明信片、照片等资料)5.加上图标或趣味性的图文,用醒目的箭头标明行动路线。
五、作品欣赏,拓展方法1.第一幅画是用动物的形象来突出主要景点的特征(是用水粉上色的方法),例如动物园、鸟语林、海底世界。
2.第二幅画是用蓝色带、红箭头来标明各景点的旅游顺序。
(用彩色铅笔着色3.第三幅画是用黑白线描的方法表达。
六年级上美术教案-我们去旅行1-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以《我们去旅行》为主题,结合湘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旅行中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旅行主题的绘画创作,学习风景画的构图与色彩运用,以及如何通过画作表达旅行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风景画的基本构图方法,学会运用色彩表达旅行中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态度,激发学生对艺术和旅行的兴趣。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将旅行中的情感体验通过绘画准确地表达出来,以及如何运用色彩和构图技巧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风景画作。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旅行风光图片和示例画作;画板、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 学具:学生自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旅行风光,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激发学生对旅行的兴趣。
2. 新授:讲解风景画的构图方法和色彩运用技巧,结合示例作品分析旅行情感的表达。
3. 实践:学生根据个人旅行经历,进行风景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回顾本课重点内容,强调旅行与艺术创作的关联性。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以简洁明了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课题:《我们去旅行》- 重点:风景画构图方法、色彩运用- 难点:情感表达、创造力培养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为课后的绘画创作,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所学,创作一幅体现个人旅行情感的风景画。
作业需在下次课时提交,并进行课堂展示和讨论。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教学内容、学生表现和教学效果进行。
教师需总结学生的创作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让六年级的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体验到旅行的乐趣,并通过艺术创作表达对旅行的独特感受。
《一起去旅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各式各样的门票,了解门票的特点、意义与作品。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学习门票的基本结构、基本要素和排版方法,学生能设计制作门票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门票设计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门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要素并掌握门票的版面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难点:设计主题突出、图文结合的门票作品。
教学准备:课件、彩笔、卡纸、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的收藏、纪念价值。
2、欣赏门票师:“让我们去欣赏更多的门票吧!”提问:你最喜欢哪张门票?门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3、门票的构成要素①师:“欣赏了这么多门票,你能找到门票由哪些要素构成了吗?以这张门票为例,请你找一找。
”②“我们先总体来看,你能发现门票被分成了几部分吗?”(主券与副券)③“再来观察主券部分。
”小结:主券:门票主题、主要图案、时间、地点等;副券部分要素根据实际用途改变4、门票常见的构图形式:横式、竖式5、门票排版①教师简介常见的排版方式:左右式、上下式、对角式、边框式等。
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个小组中门票的排版为什么形式。
补充:还有更多的排版形式,同学们呢可以自由创造。
6、副券设计①为什么设计副券(副券的作用)②副券有哪些要素。
7、欣赏优秀学生作品8、小结门票设计的方法主题鲜明、图文相符、排版美观补充:色彩和谐(适当运用对比色与邻近色。
)9、明确创作主题,为亚运会设计一张门票。
师:“同学们,杭州亚运会就要开幕了,让我们用今天学习到的知识,为亚运会设计一张欣赏门票找门票的构成要素学习门票排版的方法思考副券的作用欣赏门票,积累素材。
通过分类能更好的分清各类门票设计的不同之处。
通过欣赏各类优秀的门票设计作品能从中学习,激发灵感。
六年级上册美术《我们去旅行》两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 让学生了解旅行的意义,培养学生对旅行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旅行经历。
第二课时:1. 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旅行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或家人的旅行经历。
2. 讲解:讲解旅行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旅行可以增长见识、锻炼身体、增进感情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通过绘画表达旅行经历,强调观察、思考和创新的重要性。
4. 练习:学生动手绘画自己的旅行经历,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1.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2. 讲解:讲解如何通过作品表达旅行的乐趣和感悟,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感表达。
3. 合作:分组进行合作创作,共同完成一幅旅行主题的作品。
4. 展示:展示合作作品,让学生感受团队创作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1. 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学习、模仿。
3. 欣赏法: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提高审美意识。
4. 合作法: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讲解稿、示范作品、绘画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合作作品所需材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表现力。
2. 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3. 学生对旅行主题的感悟和表达。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一课时: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旅行经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新,以及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旅行中的美好瞬间。
第二课时: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水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感表达,以及团队协作中的创意发挥。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或家人的旅行经历。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1. 我们去旅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我们去旅行》是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旅行的向往和体验。
教材以旅行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绘画作品的欣赏,也有手工制作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和手工制作基础,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旅行的理解和体验较为有限,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打开他们的想象空间。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鼓励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创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旅行的向往和体验。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旅行作品。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将旅行中的美好瞬间和感受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旅行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旅行的乐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示范教学法:教师为学生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技巧和方法。
4.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旅行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带上一张自己喜欢的旅行照片或旅行用品,以便在课堂上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旅行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旅行的认识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技巧和方法。
六年级上册美术《我们去旅行》两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行的意义和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表现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了解旅行的意义和乐趣,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第二课时:分组进行合作创作,完成旅行主题的绘画或手工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旅行的意义和乐趣,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创新性地表现出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旅行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带上一张自己喜欢的旅行照片或回忆,准备好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1.1 教师展示旅行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分享旅行经历。
1.2 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旅行照片或回忆,分享旅行中的所见所闻。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2.1 教师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使用等。
2.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练习。
3. 创作实践(10分钟)3.1 学生根据自己的旅行经历,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3.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1. 合作创作(15分钟)1.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创作,每个小组共同完成一幅旅行主题的绘画或手工作品。
1.2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建议和帮助。
2.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2.1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2 全体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选出最有创意、最有趣的作品。
3. 总结与反思(5分钟)3.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反思旅行中的观察和表现。
3.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表达对旅行的热爱和期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和创作思路。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我们去旅行-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背包的种类、材质、功能和使用方法。
2.学习绘制旅游背包的形体和细节,掌握常用绘画技法。
3.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爱,发掘旅游所带来的美好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旅游活动。
二、教学内容1.旅游背包的样式和特点。
2.旅游背包的构造和功能。
3.旅游背包的使用方法。
4.利用绘画技法绘制旅游背包的形体和细节。
5.利用想象力和创造性,设计自己的旅游背包。
三、教学重难点1.旅游背包的构造和功能。
2.利用绘画技法绘制旅游背包的形体和细节。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示范法3.问答法4.观察法5.分组合作法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首先问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旅游?在旅游中,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好你的背包,如果没有准备充足的旅游背包,就会在旅游中遇到很多麻烦和不便。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绘制旅游背包。
2.讲解和示范(20分钟)首先,老师要介绍不同种类的旅游背包,比如双肩背包、单肩背包、登山包等,不同种类的背包有不同的材质、大小、容积和功能。
老师可以选用图片或者实际的物品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种旅游背包的特点和用途。
接下来,老师要示范如何绘制旅游背包的形体和细节。
首先,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概括出背包的基本形状和结构;然后,再细化到细节部分,比如拉链、扣子、肩带等。
教师示范的同时,可以在黑板上演示或制作一个简单的小模型让学生参考。
3.练习及讲解绘图技巧(25分钟)学生们可以先进行简单的练习,练习绘制不同种类的旅游背包。
在练习中,老师要注意向学生讲解如何利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呈现出不同的材质质感,比如细腻的绒面革、粗糙的尼龙布、柔软的棉麻等。
4.设计自己的旅游背包(20分钟)在练习完成后,老师可以布置一项任务,让学生们自己设计自己的旅游背包。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设计出一个旅行中使用的背包,并加以绘制。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