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岩成因-1
- 格式:ppt
- 大小:65.53 MB
- 文档页数:145
沉积岩岩石类型1.洞穴角砾岩(陆源碎屑岩)新鲜面: 土褐色,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
碎屑物质: 含量60%。
其中石灰岩角砾 90%±,粒度 8cm-4cm。
石灰岩角砾灰色呈次棱角状,溶蚀后呈次园状,磨圆分选性较差。
石英角砾含量10%±,粒度4-2mm,白色,分选磨圆较差,次棱角状。
胶结物: 含量40%。
由钙质、铁质、泥质和更细的碎屑物质所胶结。
成因:分选性差,磨圆差,搬运距离较短或未经搬运快速堆积而成。
2.石英砾岩(陆源碎屑岩)新鲜面:灰白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
碎屑物质:含量60% ±。
石英含量 90-95%,粒度 10-6mm ,无色,磨圆好,分选中等,圆状、次圆状,岩屑5% :粒度3-5mm,灰色,分选磨圆较差。
胶结物:含量40% ±。
Si质、 Fe质、 Ca质胶结。
成因:碎屑物质在搬运过程中棱角被磨蚀成圆状、次圆状,长期搬运沉积而成。
3.铁质石英砾岩(陆源碎屑岩)新鲜面:紫红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碎屑物质:含量70%。
石英含量100%,粒度8-6mm 。
石英砾石分选差,磨圆较好。
紫红色,被铁质氧化。
呈圆状、次圆状。
胶结物:含量30%,Si质、铁质胶结。
成因:砾岩碎屑搬运距离较近,碎屑物快速堆积,分选差,磨圆较好。
4.燧石质砾岩(陆源碎屑岩)新鲜面:灰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
碎屑物质:含量70%。
燧石含量80%,粒度10-14mm,圆状、次圆状,分选较差,磨圆较好。
石英含量20%,粒度10-12mm。
次圆状。
白色透明、玻璃光泽。
胶结物:含量30%,由硅质、铁质、胶结而成。
成因:分选较差,磨圆较好,搬运距离较远5.石英粗砂岩(陆源碎屑岩)新鲜面:灰白色或浅黄色,砂状结构,块状构造。
碎屑物质:含量70%,以石英为主,含量85%±,粒度2-1mm。
石英圆状、次圆状,分选好。
其次长石含量10% ±,粒度1- 0.5mmm 。
长石有风化现象,分选磨圆较石英差一些。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白云岩与灰岩的区别于鉴定特征:石灰岩----一种以方解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常混入有粘土、粉砂等杂质。
呈灰或灰白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刻动,滴稀盐酸会剧烈起泡。
按成因可分为粒屑灰岩、生物岩、化学灰岩等。
由于石灰岩易溶蚀,所以在石灰岩发育地区,常形成石林,溶洞等优美风景区。
它是烧制石灰、水泥的主要原料,冶炼钢铁的熔剂,制化肥、电石的原料,也广泛用于制糖、陶瓷、制碱、玻璃、印刷工业中。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
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
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
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当黏土矿物含量达25%~50%时,称为泥质岩。
白云石含量达25%~50%时,称为白云质灰岩。
白云岩------一种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
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
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滴稀盐酸(5%)极缓慢地微弱发泡或不发泡。
白云岩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且较石灰岩坚韧。
白云岩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及后生白云岩,后二者称交代白云岩或次生白云岩。
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等。
白云岩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在高炉炼铁中作为熔剂,部分也用来提炼金属镁;在化学工业中用以制造钙镁磷肥,粒状化肥,硫酸镁等。
此外还可做陶瓷、玻璃的配料和建筑石材。
在野外的鉴定实践中,纯灰岩溶蚀比较均匀,溶蚀面很平整光滑,很多地段形成弧形面,白云质灰岩的溶解面很不平整,局部地段白云石溶解速度小于方解石的速度,形成凹凸不平溶蚀面。
《工程地质》习题一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课程作业年级:层次:专业名称:课程名称:作业序号:学号:姓名:作业说明:3、提交作业后,请及时查看我给你的评语及成绩,有疑义请在课程工作室内的在线答疑部分提问;需要重新上传时一定留言,我给你删除原作业后才能上传4、作业完成提交时请添加附件提交,并且将作业附件正确命名为学号课程名称作业次数2、将习题一内的多项选择题作为作业上交3、上交前正确命名自己的作业,方法:点击鼠标右键重命名输入你的学号工程地质1一、填空题(共52题,每题1分)﹡(2—1—1)1.矿物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型:、次生矿物和变质矿物。
(1m)(2—1—2)2.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矿物的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其它方面的特性。
(1m)﹡(2—1—2)3.浅色矿物多以含硅铝质为主,如(1m)﹡(2—1—2)4.深色矿物多以含铁镁质为主,如(1m)(2—1—2)5.矿物摩氏“标准硬度计”中,代表2级(度)的矿物名是(1m)(2—2—1)6.岩石按成因分为、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m)(2—2—1)7.岩石不仅是研究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矿产等的基础,而且也是人类一切工程建筑物的(1m)(2—2—2)8.岩浆岩按其生成环境,可分为岩和喷出岩。
(1m)(2—2—3)9.深成侵入岩体的产状有(1m)(2—2—5)10.组成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和长石类。
(1m)﹡(2—2—5)11.在岩浆岩的“共生组合规律”中石英和橄榄石在其成岩的过程中不会共生,故把这两种矿物列为矿物。
(1m)﹡(2—2—4)12.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的综合反映,也是研究岩石形成条件和岩石分类和命名的重要依据。
(1m)(2—3—3)13.碎屑沉积岩按绝对大小,划分为三种:砾状、砂状和结构。
(1m)(2—3—5)14.泥岩和页岩的主要成分是(1m)(2—3—5)15.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1m)(2—3—5)16.白云岩的主要成分是(1m)(2—4—1)17.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1m)(2—4—1)18.变质岩反映在矿物成分上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双重性,既有一定的继承性又具有自身的性。
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油气资源丰富,是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
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岩心观察和测井特征等资料,将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Ⅰ型层序界面是该地区主要的层序界面,初始海泛面和最大海泛面可作为地层界线,并据此分为三个体系域: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和早期高位体系域(EHST)。
继而可划分出三个岩性段,黄龙组一段、黄龙组二段、黄龙组三段,其中,黄龙组一段与低位体系域相当,黄龙组二段与海侵体系域相当,黄龙组三段与早期高位体系域相当。
标签:川东;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自1977年钻获工业气流以来,已成为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层之一[1-2]。
因此,有必要研究对于储层发育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的层序地层学。
关于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层序地层,前人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有学者根据Galloway成因层序地层学,将研究区黄龙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三个四级层序和七个五级层序[3];也有学者将黄龙组划分为1个三级Ⅰ型层序和分别相当于C2hl1、C2hl2、C2hl3三个岩性段的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早期高位体系域[4-5]。
本文通过岩心观察及测井资料解释[6-7],以P.R.Vail 经典层序地层学为理论依据,对川东地区石炭系黄龙组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以期为研究区碳酸盐岩的勘探奠定理论基础。
1 区域地质概况川东地区北抵城口、南达涪陵、西至南充、东邻巫山,面积约5.78万km2。
构造上隶属于川东高陡弧形褶皱带。
受海西运动影响,研究区石炭系黄龙组地层不完整,其顶部与下二叠统梁山组呈不整合接触[8]。
2 层序界面及体系域界面的识别2.1 层序界面识别(1)Ⅰ型层序界面。
Ⅰ型层序是由于海平面上升速率低于盆地上升速率或海平面下降速率大于盆地的沉降速率形成的层序边界。
早石炭世,川东地区由于加里东运动,海平面上升速率低于地层抬升速率;晚石炭世,川东地区由于云南运动以及沉积物沉积速率等影响,相对海平面下降。
56【矿产资源】昌江县花梨山矿区白云岩矿地质特征符启基(海南省地质勘查局资源环境调查院,海南 海口 570260)摘要:花梨山矿区白云岩是以白云石为主的碳酸盐岩,是碳酸钙和碳酸镁的复盐岩石。
文章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指出该矿床的成因是海相沉积白云岩矿床,明确了石炭系青天峡组地层分布或出露的地区是直接找矿标志。
关键词:白云岩;地质特征;找矿标志;成因类型;海南昌江中图分类号:P61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386(2008)01-0056-02Geological Character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ion of HualishanDolomite in Changjiang Area of HainanFu Qiji(Institut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nd Survey of Bureau of GeologicalExploration of Hainan Province, Haikou 570206, China)Abstract: The dolomite of Hualishan ore area is carbonate that composed by dolomite, it is the composite salt rock of calcium carbonate and magnesium carbonat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 of this ore, the marine dolomite deposits is the genesis of this ore, the direct prospecting indication is the strata distribution or exposed area of Qingtianxia group in Carboniferous.Key words: dolomite; geological character; prospecting indication; genetic type; Hainan Changjiang白云岩矿是海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重点规划矿种之一,也是海南省的优势矿种。
岩石分类命名1——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第一部分岩石分类命名一、沉积岩类分类命名二、花岗岩类分类命名三、火山岩类分类命名四、变质岩类分类命名一、沉积岩类分类、命名(一)陆源沉积岩亚类陆源沉积岩有四种基本组成部分:1)碎屑颗粒,它占整个岩石的50%以上,是决定碎屑岩主要特征组分。
如砾岩中的砾,砂岩中的砂;2)杂基,也称基质或机械混入物,是粗-中碎屑岩石中较细的机械搬运物,其粒级通常指细粉砂质粘土物质;3)胶结物,主要为化学沉淀物质,如碳酸钙、硅质、铁质;4)孔隙,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占据的部分,它可以是原生堆积保留下来的,也可以是后生期矿物被淋滤掉而形成的。
在碎屑岩类的分类中,碎屑颗粒的大小(粒级)和成分决定了岩石的基本特征,为碎屑岩分类的主要依据。
为了表明碎屑大小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关系,常采用自然粒级划分标准:>2mm砾,2-0.063mm砂0.063-0.0039mm粉砂<0.0039mm泥(粘土)根据碎屑粒级的不同,可以把碎屑岩分为砾岩及角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四大类。
1、砾岩及角砾岩的分类上述砾岩和角砾岩分类方案是成都地质学院的分类方案。
其中正砾岩的砾石含量占全部碎屑的30%以上(颗粒支撑),副砾岩杂基含量大于15%(杂基支撑),砾石含量为5-30%。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所见到的正砾岩,也称单成分砾岩,主要分于地形平坦的滨岸地带;而常见的是副砾岩,也称复成分砾岩,如河流成因的砾岩、洪积砾岩、冰川砾岩等。
(1)砾状岩石的研究方法①测定砾石的岩石成分:从露头上统计100-150个砾石的岩石成分,确定单成分砾岩和复成分砾岩。
②研究砾状岩石的填充物和胶结物成分:填充物一般是砂、粉砂或粘土,确定砾石和填充物比例;以及胶结物成分。
③测定砾石圆度:分四级: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状、圆状。
④测定砾石球度:就是测定砾石的长轴a、短轴b、最大扁平轴c,然后计算砾石等轴性指数:a+c/c和扁平指数a+b/c。
八种沉积相的沉积模式勘查10-5,2010042225,杨煦哲一、冲积扇冲积扇,是山麓—洪积相的组成部分之一。
冲积扇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形沉积体,椎体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其延伸长度可达数百米至百余公里。
冲积扇可以单个出现,但大多数情况下也可由多个冲积扇沿着山系的前缘在横向上彼此联结,形成冲积扇复合体系,其延伸可达数百公里。
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冲积扇划分为湿润型和干旱型两种类型。
湿润性冲积扇单个扇体大,表面积可为干旱型冲积扇的数百倍山体中河流作用较明显,发育河流作用产生的沉积结构和构造。
干旱型冲积扇呈面积较小的锥形体,山根处沉积厚度大,向扇缘处沉积厚度快速减薄。
冲积扇上的沉积物按成因可分为水携沉积物和泥石流沉积物两种类型。
前者可进一步按沉积的位置和沉积物特征划分为河道沉积、漫流沉积和筛状沉积。
按照现代冲积扇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可将冲积扇相进一步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缘三个亚相或称为近端扇、中扇和远端扇。
干旱型冲积扇的沉积特征:扇根: 沉积宽度小、坡度陡。
主要沉积物为泥石流沉积和河道冲天沉积。
岩石类型为成分复杂、分选差、无组构的混杂砾岩、具叠瓦状构造的砾岩和砂砾岩。
扇中:发育河道沉积和漫流沉积。
主要成分为复杂、分选差的砂岩、砾质砂岩和砾岩,砂岩和砾质砂岩可具有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
扇缘:位于冲积扇周边,缺少明显河流冲刷作用,沉积范围扩大、沉积物变细,主要沉积物为砂岩、粉砂岩和泥岩,分选相对较好,具有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
湿润型冲积扇的沉积特征:扇根: 由若干单元厚层格架砾岩组成。
沉积单元呈长条状,与水流方向平行,两侧为具交错层理的砂岩。
砾石主要为巨砾粒级,碎屑呈叠瓦状且磨圆良好。
扇中: 底部发育冲刷面,沉积物含砾不多,上部或过渡带为粗砾的斜长方形沙坝;下部为纵向沙坝。
在坝的侧方或下游一侧,砂楔具板状交错层理,河道砂质砾石中具槽状交错层理。
扇缘: 砾石仅分散在具槽状、板状交错层理的一些薄层砂岩和透镜体砂岩中。
碳酸盐岩第一节碳酸盐岩的成分 (1)第二节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及其组成特征 (2)第三节碳酸盐岩的构造 (18)第四节石灰岩的结构分类 (22)第五节白云岩 (25)第六节碳酸盐岩的主要类型 (32)第七节碳酸盐沉积物(岩)的沉积后作用 (38)碳酸盐岩是指主要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组成的沉积岩,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石灰岩(方解石含量大于50%)和白云岩(白云石含量大于50%)。
它们经常还和陆源碎屑及粘土组成各种过渡类型的岩石。
据统计研究,碳酸盐岩约占沉积岩总量的20%,它在地壳中的分布仅次于泥质岩和砂岩。
在我国,沉积岩占全国总面积的75%,而碳酸盐岩占沉积岩覆盖面积的55%。
南方的震旦系、古生界及三叠系,北方的元古界及古生界,都是以碳酸盐岩为主,分布比较广泛。
碳酸盐岩中的矿产非常丰富,其中层状矿床有铁、铝、锰、磷、硫、石膏及硬石膏、岩盐、钾盐等;而且碳酸盐岩本身包括石灰岩、白云岩、菱镁岩等也是很有价值的资源,广泛用于冶金、建筑、化工、农业等各方面。
碳酸盐岩中蕴藏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世界上与碳酸盐岩有关的油气藏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0%,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
总之,碳酸盐的研究与许多矿产,特别是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绝大部分的碳酸盐岩都是在海洋中沉积的,而且主要的是浅海环境的产物。
在深海环境中,虽然局部有珊瑚环礁提供碳酸钙的堆积,但其规模远不足以和浅水台地及陆棚相比拟。
古生代和前寒武纪的深海沉积物中普遍缺乏碳酸钙,很可能是那时分泌石灰质的浮游生物和自游生物很少,甚至不存在所致。
白垩纪以后,海水地球化学条件改变,远洋的灰质浮游生物和自游生物大量繁殖,深海碳酸盐堆积有大面积分布。
现代深海沉积物中,碳酸钙沉积物约占32.2%(平均含量),主要是抱球虫和翼足类软泥,也有珊瑚泥和砂。
碳酸盐岩的形成作用随着地质历史演变也有不同。
在前寒武纪的海水中,Mg/Ca比值可能较高,pH值可能较低,这就阻止了钙质骨骼生物的形成。
手标本照片
岩石名称:残鲕灰质白云岩
英文名称:Relic-ooid limedolostone
颜色:深灰,风化面淡灰褐
构造:块状构造
结构:残余鲕粒结构
主要成分:白云质鲕粒,胶结物方解石
所属岩类:沉积岩\自生沉积岩\碳酸盐岩
鉴定依据:残余鲕粒结构,方解石占方解石、白云石之和的25-50%
成因:潮下高能浅水环境沉积鲕粒在同生期被白云石交代、后在成岩期被胶结的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刘东键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326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镜下照片
岩石名称:残鲕灰质白云岩
英文名称:Relic-ooid limedolostone
结构:残余鲕粒结构
主要成分:同心状或聚晶状白云质鲕粒(部分白云石晶体有雾心),世代性亮晶方解石胶结物 所属岩类:沉积岩\自生沉积岩\碳酸盐岩
鉴定依据:残余鲕粒结构,方解石占方解石、白云石之和的25-50%
成因:潮下高能浅水环境沉积鲕粒在同生期被白云石交代、后在成岩期被方解石胶结的产物 产地:南京 采集:刘东键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 藏号:B24
描述:邬金华数字化:邬金华。
如何进行岩性描述岩性描述一.灰岩与白云岩浅灰色-青灰色厚层块状白云质灰岩:颜色为浅灰色-青灰色,层厚大于1米,细晶结构,厚层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微晶-细晶方解石,约占90%左右,其次为白云石,含量小于10%,另含少许泥沙质。
表层致密坚硬,地貌上形成明显的陡坎或山峰,风化面常有白云石粉及纵横交叉的刀砍状溶沟,裂隙面可见方解石细脉充填。
灰色-青灰色砂屑白云质灰岩:颜色为灰色、青灰色,偶见深灰色,手摸砂感强烈,具砂屑结构,中厚层状或厚层块状构造。
主要成分为泥晶-粉晶方解石组成,约占80%左右,其次为砂屑,约占10%,白云石及少许泥质成分占10%。
方解石脉较发育,颜色为灰白色,脉宽约10~15cm不等,局部地段具不同程度的褐铁矿化或铁染现象。
因风化淋滤钙质流失的缘故,表层颜色变为土黄色,常见连续的陷坑或凹槽。
浅肉红色钙质白云岩:岩色风化面呈浅肉红色,新鲜面呈白色-浅肉红色,主要成分为白云石,占95%,其次为方解石及次生方解石,约占5%。
白云石多呈自形晶,或泥晶、粉晶。
呈亮晶、粉晶结构,厚层块状构造。
微晶生物屑砂屑含白云质灰岩:生物屑-砂屑结构,生物屑占30%,内碎屑占55%,胶结物占15%。
砂屑成分主要为泥晶灰岩,胶结物为方解石、白云石及少许泥质,为亮晶,粒径在0.02mm左右。
断层构造角砾岩:风化面为褐黄色、土黄色,新鲜面为青灰色,角砾状结构,块状构造。
角砾成分主要为青灰色白云质灰岩、深灰色灰岩、砂屑白云质灰岩、泥晶灰岩,其次为石英岩、火山岩等,砾石含量占40-70%以上。
胶结物成分以钙质、泥砂质为主,少许铁质,约占30-60%,胶结方式为接触式胶结。
砾石大小不等,一般为1-4cm 左右,大则可达10cm以上。
砾岩呈棱角状,砾径小的具一定的磨圆度,无分选性,固结成度较差,为典型的断层构造角砾岩特征。
白云岩:一种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盐岩。
常混入方解石、粘土矿物、石膏等杂质。
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滴稀盐酸(5%)极缓慢地微弱发泡或不发泡。